民事诉讼法 课件 江伟 第14-22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区际民事司法协助_第1页
民事诉讼法 课件 江伟 第14-22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区际民事司法协助_第2页
民事诉讼法 课件 江伟 第14-22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区际民事司法协助_第3页
民事诉讼法 课件 江伟 第14-22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区际民事司法协助_第4页
民事诉讼法 课件 江伟 第14-22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区际民事司法协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诉讼法(第九版)

第十四章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普通程序概述一、普通程序的概念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通常的民事诉讼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第一审程序又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类,除简单的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的第一审都应当适用普通程序。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所适用的基础性程序,它在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普通程序的特点(1)普通程序具有程序的完整性。(2)普通程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第二节起诉与受理一、起诉(一)起诉的概念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的或者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二)起诉要件根据《民诉法》第122条的规定,起诉必须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是原告提出的实体权利主张。(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二节起诉与受理(三)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民诉法》第123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根据这一规定,起诉可以采取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根据《民诉法》第124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一是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是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是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第二节起诉与受理二、受理(一)受理的概念与程序民事诉讼中的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将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的审判行为。当事人的起诉只有经法院立案受理后,才真正进入审理程序。原告向法院起诉后,法院应当对原告的起诉从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两个方面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受理:一方面,法院应审查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民诉法》第122条规定的起诉实质要件;另一方面,法院应审查原告起诉的形式要件是否合法,如起诉状的内容是否完备等。起诉状的内容如有欠缺,应当责令原告限期补正。经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定。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原告对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的,也有权提起上诉。第二节起诉与受理(二)受理的法律效力人民法院经审查,对原告的起诉决定立案受理后,产生以下法律效力:(1)程序法上的效力。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决定受理后,即在双方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之间发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实体法上的效力。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后产生的实体法上的效力即诉讼时效中断。(三)特殊情况的处理根据《民诉法》及《民诉解释》等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1.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作出相应处理的几种特殊情形(1)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第二节起诉与受理(3)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4)对本院没有管辖权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本院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5)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6)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不予受理。(2)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在发生纠纷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其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但仲裁条款或者仲裁协议不成立、无效、失效、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除外。第二节起诉与受理(7)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2.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的几种特殊情形(1)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且不属于前述不予受理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2)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二节起诉与受理(3)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公告送达诉讼文书。(4)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因新情况、新理由,一方当事人再行起诉要求增加或者减少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作为新案受理。(5)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6)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新的事实,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第三节审理前的准备一、审理前的准备的概念审理前的准备,是指原告的起诉被受理后,至正式的开庭审理之前,为使庭审顺利进行,审判人员与当事人依法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二、审理前的准备的内容(一)在法定期间内送达诉讼文书人民法院立案后,即应向原告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书。(二)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与合议庭组成人员依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第三节审理前的准备按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或独任庭。审判人员确定后,应当在3日内告知当事人,以便当事人及时行使申请回避的权利。(三)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审判人员应在审前准备阶段认真审核有关的诉讼材料,了解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需要庭审调查、辩论的主要问题。人民法院在审前准备阶段,还应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四)追加当事人追加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是全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需要。(五)程序分流程序分流,是指人民法院对受理后的民事案件,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决定所适用的具体程序。第四节开庭审理一、开庭审理的概念和形式(一)开庭审理的概念开庭审理,是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民事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二)开庭审理的形式(1)开庭审理必须采取法庭审理的形式,即开庭审理必须在法庭上进行。(2)开庭审理应以公开审理为原则,以不公开审理为例外。(3)开庭审理应当采取言词审理、直接审理的方式。第四节开庭审理二、开庭审理的程序开庭审理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来进行。根据《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普通程序中的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以及宣告判决五个诉讼阶段。(一)开庭准备开庭准备是开庭审理的预备阶段,具体是指在正式进入实体审理前,在开庭审理的准备阶段,人民法院应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日期。(2)发布开庭公告。(3)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4)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第四节开庭审理(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审查核实各种证据的活动。1.当事人陈述在我国,当事人陈述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因此,当事人陈述也应被视为质证的环节。实际上,在审判实务中,当事人陈述通常被视为质证的开始,因为此时审判人员可以向当事人发问,当事人也可以互相发问。我们认为,应将在法庭调查伊始阶段原告陈述诉讼请求和理由、被告陈述答辩理由与其后的对当事人的询问分开进行。当事人陈述是法庭调查的第一步。当事人陈述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依次进行。第四节开庭审理2.当事人出示证据并相互质证按照《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要求,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在法庭调查中,质证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进行,即先由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然后由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质证;最后由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质证。在对各类证据进行质证时,应当遵守以下程序要求。(1)证人作证。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2)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3)宣读鉴定意见。(4)宣读勘验笔录。第四节开庭审理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就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第二,案件有两个以上独立的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可以逐个出示证据进行质证。在法庭调查中,经审判长许可,当事人可以互相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询问当事人。第三,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即认定的,应当当即认定;当即不能认定的,可以休庭合议后予以认定。合议之后认为需要继续举证或者进行鉴定、勘验的,可以在下次开庭质证后认定。第四,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证过的证据。第四节开庭审理第五,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准许,重新进行调查、鉴定、勘验的结论,必须再次开庭质证。第六,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证据。当事人在法庭上提出新证据,该新证据属于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诉法》第68条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第七,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第八,法庭决定再次开庭的,审判长对本次开庭情况应当进行小结,指出庭审已经确认的证据,并指明下次开庭调查的重点。第二次开庭时,只就未经调查的事项进行调查和审理,对已经调查、质证并已认定的证据不再重复审理。第四节开庭审理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应当就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宣布法庭调查结束。(三)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就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进一步向法庭阐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主张,进行论证和辩驳的活动。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4)互相辩论。第四节开庭审理在法庭辩论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审判人员应当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辩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发言与本案无关或者重复未被法庭认定的事实,审判人员应当予以制止。第二,一轮辩论结束后当事人要求继续辩论的,可以进行下一轮辩论。下一轮辩论不得重复以前辩论的内容。第三,在法庭辩论中,如果发现新的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审判长可以宣布停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查,待事实查清后再继续辩论。第四,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可以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合并进行。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法庭辩论终结后,如有调解可能的,审判长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还可以进行调解。当庭达成调解协议的,由审判长签发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第四节开庭审理(四)合议庭评议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宣布休庭,案件进入合议庭评议阶段。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秘密进行。在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时,发表意见的先后顺序也应依法进行。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先由承办法官对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发表意见,审判长最后发表意见;审判长作为承办法官的,由审判长最后发表意见。合议庭评议的情况应当制成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合议庭评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即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如果合议庭成员有不同意见,则以多数成员的意见为合议庭的意见。但是,对于合议庭的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归案备查。第四节开庭审理(五)宣告判决人民法院经过合议作出的民事裁判,应当公开宣告。宣告判决分为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情况。当庭宣判,是指在开庭审理日期,于合议庭评议后立即宣判。定期宣判,是指在开庭审理之后,另定日期宣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判时,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应当起立。宣判的内容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结果和理由、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宣告离婚判决,还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三、审结期限审结期限是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结民事案件的时间限制,也称审限。规定案件审结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人民法院及时审结民事案件,防止诉讼拖延,提高诉讼效率,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民诉法》第152条、《审限规定》第2条第1款。第五节撤诉、缺席判决与延期审理一、撤诉(一)撤诉的概念撤诉,是指当事人将已成立之诉撤回,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行为。(二)撤诉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撤诉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1)以当事人撤诉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形态为标准,可分为申请撤诉与按撤诉处理。前者是指当事人主动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诉讼的申请,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继续进行审理,它是当事人对诉讼权利的积极处分;后者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某些行为,比照当事人申请撤诉处理,这是当事人对诉讼权利的消极处分。第五节撤诉、缺席判决与延期审理(2)以提出撤诉的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原告撤回本诉、被告撤回反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撤回参加之诉。本诉、反诉与参加之诉作为独立之诉,均有可能分别被当初提起诉讼的主体撤回。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任一诉之撤回,并不影响其他诉的审理。(3)以撤诉行为发生的不同审级为标准,可分为撤回起诉和撤回上诉。前者可以发生于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中,会导致一审程序的结束;一审中撤诉的,当事人就同一诉讼请求还可以再次提起诉讼,二审、再审程序中原审原告撤诉的,不得再行起诉。后者发生于二审程序中,其不仅会导致二审程序的结束,而且意味着当事人接受一审裁判的结果。第五节撤诉、缺席判决与延期审理(三)申请撤诉的方式和条件(1)撤诉必须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明确的申请。(2)撤诉必须基于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3)撤诉申请最迟应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4)撤诉申请须经人民法院审查。(5)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须经被告同意。(四)按撤诉处理的法定情形根据《民诉法》第146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撤诉处理:(1)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第五节撤诉、缺席判决与延期审理(3)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4)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对该第三人按撤诉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依法按撤诉处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也应进行审查。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五)撤诉的法律效力(1)结束本案诉讼程序。(2)撤诉后可再行起诉。(3)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第五节撤诉、缺席判决与延期审理二、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庭审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所作出的判决。缺席判决是与对席判决相对应的概念。根据《民诉法》第146条、第147条、第148条及《民诉解释》第235条、第240条的规定,下列情形下,法院可以缺席判决:(1)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2)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4)被告反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5)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第五节撤诉、缺席判决与延期审理三、延期审理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已经确定开庭审理的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根据《民诉法》第149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在前述情形下,庭审活动均无法继续进行,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4)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这是一项弹性条款,它赋予人民法院在审判实务中根据具体情况裁量是否延期审理的权限。第六节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一、诉讼中止(一)诉讼中止的概念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法定情形的出现而使诉讼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受诉人民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诉讼中止与延期审理虽然都是因诉讼过程中发生特殊情况而导致诉讼无法顺利进行,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1)延期审理仅发生于确定开庭期日后或者开庭审理过程中,而诉讼中止可能于审判程序的任一阶段发生。(2)延期审理只是开庭审理的延期,其他诉讼活动并不停止;而诉讼中止导致整个诉讼程序的暂时停止。(3)由于延期审理的法定事由一般发生于诉讼之中,对于何时恢复开庭审理,受诉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加以确定;而诉讼中止的法定事由主要发生于诉讼之外,何时恢复诉讼具有不可预测性,受诉法院无法控制。第六节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二)诉讼中止适用的法定情形和方式根据《民诉法》第153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中止诉讼:(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裁定诉讼中止后,除已经依法作出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仍需继续执行外,人民法院应停止对本案的审理。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可以由当事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恢复诉讼时,不必撤销原裁定,从人民法院通知或准许当事人双方继续进行诉讼时起,中止诉讼的裁定即失去效力。原已实施的诉讼行为仍然有效,诉讼程序继续进行。第六节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二、诉讼终结(一)诉讼终结的概念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本案诉讼程序无法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时,受诉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二)诉讼终结适用的法定情形和方式根据《民诉法》第15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裁定终结诉讼:(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第十五章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第一节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概述一、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民事诉讼中,广义的简易程序包括争讼简易程序和非讼简易程序,争讼简易程序则包括“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目前仅规定了一审简易程序,对应于一审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相比,小额诉讼程序更简易,适用于更简易或诉讼标的额更小的案件。二、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取向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并非只是为了提高司法效率,它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司法的大众化,使当事人便于接近司法,获得简便快捷的司法救济。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征在于高度简化程序,使程序在灵活的同时出现了某种非确定性。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应当重视程序自身所应具有的最低限度公正性的保障,即简易程序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要求,应当平等保障双方当事人的辩论权等程序参与权。第二节简易程序一、简易程序的适用(一)简易程序的适用案件在我国,简易程序应当同时适用于:(1)简单民事案件及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普通民事案件;(2)一审程序;(3)基层人民法院和其派出的法庭。(二)简易程序的适用方式1.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对于简单民事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第二节简易程序2.当事人合意适用根据《民诉法》第160条第2款和《民诉解释》第264条的规定,对于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适用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民诉解释》第257条规定的案件除外),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在开庭前提出。口头提出的,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捺印确认。3.程序转化与适用异议在简易程序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前作出裁定转为普通程序。不过,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开庭后不得转为简易程序审理。第二节简易程序当事人就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文书样式》(法〔2016〕221号)中有对适用简易程序的异议书。,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认为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裁定以口头方式作出的,应当记入笔录。转为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审判人员及相关事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审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计算。转为普通程序前双方当事人已确认的事实,可以不再进行举证、质证。第二节简易程序二、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一)起诉之简易原告可以口头起诉。(二)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交费办法》第16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民诉解释》第199条。(三)传唤、通知和送达之简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诉法》第90、162条的规定采取捎口信、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传唤双方当事人、通知证人和送达诉讼文书。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不适用公告送达(《民诉解释》第140条)。第二节简易程序(四)审前准备之简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可以简便方式进行审理前的准备。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15日。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可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答辩期间。人民法院应当将举证期限和开庭日期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由双方当事人在笔录和开庭传票的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捺印。当事人双方均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以立即开庭审理或者确定开庭日期。诉答结束之时至法庭言词辩论期日之间的期间(就审期间)比较短,常常诉答一结束就开始法庭言词辩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并径行开庭审理的,可以当场口头委托诉讼代理人,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第二节简易程序(五)诉讼上先行调解《简易规定》第14条规定,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1)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2)劳务合同纠纷;(3)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4)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5)合伙合同纠纷;(6)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但是,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六)开庭审理之简易对没有委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诉讼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可以对回避、自认、举证证明责任等相关内容向其作必要的解释或者说明,并在庭审过程中适当提示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第二节简易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书记员担任记录。当事人双方可就开庭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准许。经当事人双方同意,可以采用视听传输技术等方式开庭。法庭审理的顺序,不受普通程序顺序的制约。应当注意,开庭审理中,应当保障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权利。(七)审限比较短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审理期限到期后,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理期限,但是延长后的审理期限累计不得超过4个月(《民诉解释》第258条第1款)。(八)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之简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在制作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裁判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第二节简易程序(1)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2)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承认对方全部或者部分诉讼请求的;(3)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要求简化裁判文书中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认为理由正当的;(4)当事人双方同意简化的。(九)案件卷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卷宗中应当具备以下材料:(1)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笔录;(2)答辩状或者口头答辩笔录;(3)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4)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的授权委托书或者口头委托笔录;(5)证据;(6)询问当事人笔录;(7)审理(包括调解)笔录;(8)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或者调解协议;(9)送达和宣判笔录;(10)执行情况;(11)诉讼费收据;(12)适用小额诉讼审理的,有关程序适用的书面告知。第三节小额诉讼程序一、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在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应当同时适用于:(1)小额诉讼案件和法律及司法解释明文规定的其他民事案件;(2)一审程序,且实行一审终审;(3)基层人民法院和其派出的法庭。所谓小额诉讼案件,是指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0%以下的“简单民事案件”。标的额超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0%但在2倍以下的,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指已经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上一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公布前,以已经公布的最近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准。第三节小额诉讼程序法院审理下列民事案件,不适用小额诉讼程序:(1)人身关系、财产确权案件;(2)涉外案件;(3)需要评估、鉴定或者对诉前评估、鉴定结果有异议的案件;(4)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案件;(5)当事人提出反诉的案件;(6)其他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当事人认为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开庭前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认为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裁定以口头方式作出的,应当记入笔录。第三节小额诉讼程序二、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1)关于法院告知义务。人民法院受理小额诉讼案件,应当向当事人告知该类案件的审判组织、一审终审、审理期限、诉讼费用交纳标准等相关事项。(2)关于管辖异议。当事人对小额诉讼案件提出管辖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裁定一经作出即生效。(3)关于驳回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小额诉讼案件后,发现起诉不符合《民诉法》第122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裁定一经作出即生效。(4)关于举证期限和答辩。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一般不超过7日。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答辩期间,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当事人到庭后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立即开庭审理。第三节小额诉讼程序(5)关于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提起反诉、追加当事人。小额诉讼程序中,允许当事人申请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提出反诉、追加当事人等,不过因此而致使案件不符合小额诉讼案件条件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若应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则裁定转为普通程序。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或者普通程序审理前,双方当事人已确认的事实,可以不再进行举证、质证。(6)有关庭审、宣判、裁判文书和审限。小额诉讼案件可以一次开庭审结并且当庭宣判。依据《繁简分流意见》,可以直接围绕诉讼请求进行庭审,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限制。小额诉讼案件的裁判文书可以简化,主要记载当事人基本信息、诉讼请求、裁判主文等内容。(7)关于上诉和再审。小额诉讼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得上诉。第十六章民事诉讼中的裁判第三节裁判概述一、裁判的含义与特征人民法院在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中或之后,一般要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及诉讼程序的进行与保障问题作出具有公权性质的断定,这种断定就称为裁判。具体来说,裁判具有如下特征:(1)权威性。(2)特定性。(3)法定性。(4)公开性。二、裁判的分类(一)判决、裁定、决定和命令根据裁判的内容不同,可以将裁判分为判决、裁定、决定和命令。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就案件实体问题所作的具有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第三节裁判概述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处理程序事项和个别的实体事项而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决定是指人民法院为解决诉讼过程中发生的影响诉讼正常顺利进行的特殊事项所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命令是指人民法院对程序进行的事项或者某些无争议的事实问题依法发出的指令。(二)中间裁判和终局裁判根据裁判是否产生终局法律效力,可以将裁判分为中间裁判和终局裁判。中间裁判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制作的针对争点而非诉讼标的所作的裁判。终局裁判是指在案件审理结束时人民法院制作的能终结诉讼程序的裁判。第三节裁判概述(三)书面裁判和口头裁判根据裁判是否表现为书面形式,可以将裁判分为书面裁判和口头裁判。书面裁判是指人民法院用书面形式制作的裁判。口头裁判是指人民法院以口头形式所作的裁判,不用书面形式,但一般要记入笔录。三、判决、裁定、决定和命令的关系判决、裁定、决定和命令被称为裁判的四种形式,但从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即公正价值和效率价值的角度来看,这四种形式因各自所负载的使命不完全一样,所体现的价值侧重点也并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判决、裁定、决定和命令与其所体现的公正价值大小成正比,而与其所体现的效率价值大小成反比,即判决所体现的公正价值最大而所体现的效率价值最小,依此类推。第三节裁判概述判决与裁定是裁判的两种最主要形态,其中又以判决为最典型,在形式和救济机制上都最完整。具体来说,裁定与判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作用不同。裁定主要解决程序事项,而判决主要解决实体事项。第二,表现形式不同。除法律有明确规定外,裁定既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而判决只能用书面形式。第三,适用的时间不同。裁定适用于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而判决只适用于审判阶段。第四,可否多次适用不同。在一个审级内,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适用裁定,但一般只作出一个判决。第五,上诉期间不同。对于国内民事诉讼来说,一审未生效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天,裁定的上诉期间为10天。第三节裁判概述裁定相对于判决而言比较重视诉讼效率,而决定比裁定更重视诉讼效率,法院的职权色彩更为明显。关于决定与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解决事项的性质不同。决定主要解决诉讼过程中发生的影响诉讼正常顺利进行的一些特殊紧急事项;判决主要解决案件的实体性事项,裁定主要解决案件的一些重要程序性事项。第二,能否通过上诉加以救济不同。当事人对决定一律不能上诉,而当事人对一审未生效判决和个别裁定可以上诉。命令所体现的诉讼效率价值最大,法院的职权色彩也最明显,其与判决、裁定和决定的最大区别在于命令并不针对争议事项进行判断,而只是要求特定主体单方履行,且几乎没有救济机制。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法院裁判类型的体系化还很不够,不少规定还显得比较混乱,法院适用的裁判类型与处理的事项存在诸多的不相称性,欠缺应有的科学性,致使当事人和某些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和救济。第二节判决一、判决的概念与特征所谓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就案件实体问题所作的具有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判决具有如下特征:(1)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结果,只有人民法院才能作出判决,因此判决的制作主体具有特定性。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作出判决,即使作出也只能是无效的。(2)判决一般只涉及案件实体问题,即主要是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判决的内容具有特定性。(3)判决必须依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后才能作出,且必须有充足的事实依据和准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判决具有法定性。(4)判决一旦作出并生效,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更改和撤销,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主体都应受到判决的拘束,因此判决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第二节判决二、判决的分类(1)诉讼案件判决和非讼案件判决。(2)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变更判决。根据内容和性质不同,判决可分为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变更判决。给付判决是人民法院制作的具有给付内容的判决,如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判决返还货款。确认判决是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某项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判决,如确认收养关系无效的判决。变更判决也称形成判决,是人民法院制作的变更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某项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判决,如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3)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4)终局判决和中间判决。第二节判决(5)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根据双方当事人出庭情况不同,判决可分为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对席判决,是指在双方当事人都参加了庭审程序的前提下,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制作的判决。缺席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庭审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6)原判决和补充判决。(7)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三、判决的内容判决的作出只能采用书面形式,即判决书的形式。根据《民诉法》第155条的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以下几点:(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2)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3)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4)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第二节判决(一)是否为判决一般认为,民事判决成立须具备以下条件:(1)作出判决的主体必须是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在具体案件中表现为进行本案民事审判的合议庭或者独任法官。非属法院民事审判机构的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所作出的决定,都不是判决。(2)法院民事审判机构所作出的判决原则上必须向外宣告,没有经过言词辩论的判决虽然可以不向外宣告但必须送达当事人。(二)是否为有效判决“是否为有效判决”是就判决的内容效力而言的。从判决的形式效力上看,判决不存在无效的问题,只要是判决,就应当具有形式上对法院的拘束力(不能随意撤销或变更)和形式上的确定力(即确定判决的“不可撤销性”或“不可争辩性”)。第二节判决(三)有效判决的效力内容有效的判决即具有实质效力的判决,又可以分为两种,即“效力待定的判决”和“完全效力的判决”。所谓效力待定的判决,是指因为作为判决基础的诉讼行为有瑕疵而需通过“确定”,即通过上诉或者再审才能补正瑕疵,效力溯及判决作出时的判决。1,拘束力拘束力又称羁束力,是指针对法院自身而言的一种判决效力,判决一旦宣告或者送达当事人后,作出判决的法院自己必须受到判决的拘束,在同一审级内不得随意地予以撤销或变更。2.确定力判决的确定力包括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实质上的确定力。形式上的确定力也称外部确定力,是指当事人不得以上诉的方法,请求上级法院将该判决废弃或变更的效力。第二节判决3,形成力所谓形成力,又称变更力或创设力,是指判决所具有的变更原有法律关系、产生新的法律关系的效力。如离婚判决就解除了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一般来说,只有变更判决和非讼案件判决才具有形成力。4.执行力所谓执行力,是指具有给付内容的判决可以作为执行根据而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具有给付内容的判决生效以后,判决履行义务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判决义务,权利方当事人则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使判决所确定的权利得到强制实现。第二节判决五、既判力(一)既判力的含义既判力又称判决实质上的确定力,是指当事人之间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经人民法院判决解决并确定生效,当事人不得对此再提起诉讼或在以后的诉讼中主张与该判决相反的内容,人民法院也不得对当事人之间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再进行判决或在以后的诉讼中作出与该判决相冲突的判决。(二)既判力的时间范围所谓既判力的时间范围,又称既判力的时间界限、既判力的基准时或既判力的标准时,是指已确定判决产生既判力作用的时间点。第二节判决(三)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指确定判决对哪些事项产生既判力。一般认为,判决是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判断,因此,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就是判决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生效判决所确定的诉讼标的。(四)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是指确定判决对哪些主体产生既判力。一般来说,既判力只及于当事人,而不及于与诉讼标的无关的案外人。因为民事诉讼只解决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判决也必须以特定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主张的内容为前提,所以判决也只能对当事人发生既判力;其他人既然没有参加诉讼并提出主张,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则判决不能对其发生既判力。第三节裁定、决定与命令一、裁定(一)裁定的概念所谓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处理程序事项和个别的实体事项而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二)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民诉法》第157条第1款的规定,裁定主要适用于下列范围:(1)不予受理;(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3)驳回起诉;(4)保全和先予执行;(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9)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10)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11)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如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对法院执行行为的异议;等等。第三节裁定、决定与命令(三)裁定的内容和效力除法律明确规定用书面形式外,裁定也可以用口头形式,但司法实践中通常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的裁定即裁定书。不同裁定与案件实体问题的关联程度不同,不同裁定的救济途径也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关联程度高的,可以上诉;其次的,可以申请复议;裁定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执行。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法院也不得改变或撤销已经生效的裁定,即裁定对法院自身具有拘束力。二、决定(一)决定的概念所谓决定,是指人民法院为解决诉讼过程中发生的影响诉讼正常顺利进行的特殊事项所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第三节裁定、决定与命令(二)决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民诉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主要适用于以下事项:(1)对当事人回避申请的处理。(2)对当事人顺延期限申请的处理。(3)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的处理。(4)对当事人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申请的处理。(5)对当事人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申请的处理。(6)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认为需要再审的裁判的处理。(7)对当事人暂缓执行申请的处理。(8)对其他需要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的事项的处理。(三)决定的内容和效力决定书一般应写明人民法院名称,决定书种类和案号,当事人基本情况,决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决定内容,准予申请复议的也要注明,同时注明决定作出的时间,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决定的,应当记入笔录。第三节裁定、决定与命令决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一律不允许当事人上诉。对决定一般也不允许当事人申请复议,但对于一些对当事人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决定,如人民法院就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所作的决定和人民法院作出的罚款、拘留决定,法律允许当事人不服时申请复议一次,但复议期间不影响决定的效力和执行。决定对法院自身的拘束力相对要小一些,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自行撤销原决定。三、命令命令原属行政用语,较多用于军事方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命令指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或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命令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特定主体必须履行。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法院可以根据情况需要撤销原命令。第十七章上诉审程序第一节上诉审程序概述一、上诉审程序的概念上诉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尚未确定的裁判。二、上诉审程序的目的上诉审程序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正不正确的下级裁判以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二是保障法律的统一解释和适用。从上诉审程序实际运行的作用和效果上看,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保障法律的统一解释与适用,则是上诉审程序的两个主要功能:(1)保护当事人的权利。(2)保障法律的统一解释和适用。第一节上诉审程序概述三、上诉审程序的审理模式关于上诉审程序的审理模式,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根据上诉审程序中审理的内容是否仅限于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可将其分为事实审与法律审;二是从上诉审与原审的不同关系角度,可将其分为复审主义、事后审主义、续审主义。(一)事实审与法律审在实行三审终审制的立法例中,第二审程序与第三审程序的审理内容和功能一般有着明确的区别,即第二审为事实审,第三审为法律审。所谓事实审,是指既审查案件的事实认定问题又审查法律适用问题。法律审则是指仅审查案件的法律适用是否适当的上诉审程序,也即在该上诉审程序(在大陆法系中表现为第三审程序)中,不需要对下级法院裁判认定的事实问题进行审理,而只是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进行审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裁判。第一节上诉审程序概述(二)复审主义、事后审主义与续审主义从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关系角度来说,第二审程序的构造在立法例上有三种,即复审主义、事后审主义、续审主义。第三审程序为纯粹的法律审程序,不存在这种分类。1.复审主义复审主义是指第二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不受第一审程序的拘束,全面地重新收集一切诉讼资料,当事人亦可以无限制地提出新事实和新证据,再度从头进行审理的审理方式。2.事后审主义事后审主义是指第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时,仅以第一审程序中法院据以裁判的诉讼资料与证据资料为限作事后的审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原裁判是否妥当作出判断的审理方式。第一节上诉审程序概述3.续审主义续审主义是指第二审法院以第一审言词辩论终结时的全部诉讼资料为基础,并与第二审中新提出的诉讼资料与证据资料相结合,对当事人提出的不服申请是否妥当作出裁判的审理方式。在此模式下,当事人在第一审中所为的诉讼行为仍有效力,并且可在第二审中提出新资料重新为攻击防御;法院在必要的范围内,通过独立的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来对案件进行审理,并审查第一审裁判结果是否正确。续审主义是复审主义与事后审主义两种立法例的折中,从理论上讲,是贯彻诉讼经济原则与发现案件真实这两个目标的妥协。德、日等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采取此种模式。第二节上诉的提起与受理一、上诉的概念上诉,是当事人对于下级法院尚未确定的裁判,向上级法院声明不服,请求撤销或变更该裁判的诉讼行为。二、提起上诉的条件(一)提起上诉的实质要件1.上诉人与被上诉人须适格。2.上诉人须具有上诉利益。(二)提起上诉的形式要件1.裁判具有可上诉性。2.上诉须在法定期间内提起。3.上诉须向一审法院的直接上一级法院提起。4.上诉须采取书面形式。第二节上诉的提起与受理三、上诉之提起和受理的程序(一)上诉状等诉讼文书的提交与送达根据《民诉法》第173条第1款的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法院提交,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可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二)诉讼案卷和证据的报送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后,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法院。至此,案件全部脱离原审法院的系属,而移审于二审法院。第二节上诉的提起与受理(三)二审法院的立案二审法院接到一审法院报送的上诉状、上诉答辩状以及全部案卷材料后,在进入本案实体审理程序之前,应首先审查上诉人的上诉是否具备法定条件并作相应的处理。二审法院经审查后,应当在收到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5日内立案。如果二审法院在审查立案时发现上诉案件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在2日内通知一审法院,一审法院应当在接到二审法院的通知后5日内补齐。四、上诉的效力(1)阻断一审裁判的确定(2)诉讼案件移审于二审法院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一、上诉案件的审判范围根据处分原则的要求,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应当基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裁判,而不能超出当事人的请求范围,否则便会构成诉外裁判。不仅第一审法院在进行审判时应当恪守这一要求,而且第二审法院在审判上诉案件时也应予以遵循。第二审法院的审判范围不能超出当事人的上诉请求的规定,在理论上可以概括为“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与“禁止利益变更原则”这两项诉讼原则。(一)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是指在一方当事人上诉的情况下,第二审法院不得作出比一审判决更不利于上诉人的判决。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主要理由在于:(1)处分原则和司法消极原则的内在要求。(2)保障上诉权的行使和实现上诉目的的必然要求。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二)禁止利益变更原则禁止利益变更原则,是指二审法院的判决不得超出上诉请求范围增加上诉人的利益。换言之,对上诉人而言,通过上诉所能得到的最大的裁判利益是第二审法院所作的裁判全部支持其上诉请求。二、上诉案件的审判组织与审理方式(一)审判组织根据《民诉法》第41条的规定,对于上诉案件,第二审法院原则上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但是,中级人民法院对第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或者不服裁定提起上诉的第二审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二)审理方式《民诉法》第17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据此可知,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三、上诉案件的裁判类型(一)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的裁判根据《民诉法》第177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而提起的上诉案件,第二审法院经审理后,根据不同情形,可以采取以下裁判方式:1.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3.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4.裁定撤销原判决,驳回起诉。5.裁定撤销原判决,移送管辖。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二)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的裁判《民诉法》第178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依据这一规定和《民诉法》第177条第1款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案件,第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如下处理:1.维持原裁定的裁定。2.撤销或变更原裁定的裁定。3.撤销原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四、二审中的法院调解根据《民诉法》第9、96、179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上诉案件,第二审法院也可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从上诉案件的性质上讲,法院调解应当仅适用于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案件,而不适用于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案件,因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和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所处理的事项都是诉讼要件事项,在性质上不能调解。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五、撤回上诉与第二审程序中的撤诉(一)撤回上诉撤回上诉,是指上诉人依法提起上诉后,在第二审法院判决宣告前,要求第二审法院停止上诉案件的审判的制度。1.撤回上诉的要件根据《民诉法》第180条和《民诉解释》第335条的规定,撤回上诉的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撤回上诉的主体是上诉人。(2)撤回上诉应当向第二审法院为之。(3)撤回上诉的申请应当在第二审法院判决宣告前提出。(4)是否准许撤回上诉,由二审法院裁定。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2.撤回上诉的效力撤回上诉,系当事人于提起上诉后,以终结第二审程序为目的的诉讼行为。因此,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为第二审法院裁定准许后,第二审法院即停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第二审程序因撤回上诉而终结。3.关于撤回上诉的拟制根据《民诉法》第181、146条以及《民诉解释》第235、318条的规定,上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上诉处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上诉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回上诉处理;上诉人递交上诉状后,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交纳上诉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二)第二审程序中的撤诉根据《民诉法》第148条的规定,一审宣判前,原告可以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而对于在第二审程序中一审原告能否撤诉(撤回一审中的起诉)的问题,《民诉法》没有明确规定(第180条仅规定了申请撤回上诉问题)。从诉讼法理来讲,即使案件已系属于第二审法院,由于一审判决尚未确定,基于处分原则的要求,也应允许一审原告撤回起诉。第二审程序中的撤诉与撤回上诉存在重要区别。撤回上诉是由上诉人所为,该上诉人可能是一审原告,也可能是一审被告,而第二审程序中的撤诉仅一审原告可为之;撤回上诉仅导致第二审程序的终结,对原判决并不产生影响,而第二审程序中的撤诉将产生整个诉讼事件不再系属于法院的诉讼法上效果,不仅第二审法院须停止案件的审理,而且原第一审法院所作的判决也失其效力。

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六、第二审程序中的诉之追加与反诉关于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能否进行诉之追加或者原审被告能否提起反诉的问题,《民诉法》没有明确规定。从维护当事人的审级利益考虑,诉之追加和反诉原则上应当在第一审程序中为之,但为了一体化解决当事人间的相关民事纠纷且防止法院裁判的矛盾,有必要规定一定条件下应允许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为诉之追加或原审被告提起反诉。第二审程序中也允许原审原告为诉之追加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但为维护当事人的审级利益,避免第二审程序中所追加的请求或反请求的审理在事实上成为一审终审,《民诉解释》第326条规定该情形下不能直接由二审法院采取判决的方式审结,宜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结案;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就该追加的请求或反请求,只能向有管辖权的一审法院另行起诉予以解决。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七、审结期限与宣判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二审法院宣告判决可以自行宣判,也可以委托原审法院或者当事人所在地法院代行宣判。第十八章再审程序第一节再审程序概述一、再审程序的含义再审程序,是为了纠正已经生效裁判的错误而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二、再审程序的特点(一)再审程序的补充性再审的补充性,是指再审相对于上诉、申请复议等救济途径而言,是一种补充性的救济方式。造成裁判错误的事由,有些在第一审程序中就已经存在,对此,当事人完全可以通过上诉、提出异议和请求复议这些常规的方式寻求救济,而不应当等到判决生效后再来提起再审之诉。(二)再审发动主体的特殊性提起再审程序的,只能是特定的机关和人员。如各级法院院长、上级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定的方式提起再审。第一节再审程序概述(三)再审的提起须具备法定事由提起再审程序,意味着不再受原确定裁判既判力的拘束,因此提出再审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法定事由(具备其中之一即可),即裁判主体不合法、裁判根据不合法、裁判程序不合法。因此,提起再审,必须限于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而不像当事人起诉或者上诉那样宽松。(四)再审程序阶段的两分性再审程序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再审审查程序和再审审理程序。再审审查程序以再审事由是否存在为中心,只有经审查程序裁定再审的案件,才能进入后续的对于本案实体权利争议的再审审理程序。这种两分法,是大陆法系民事再审程序构造所具有的共通特点。第一节再审程序概述三、再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关系再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虽然都是为了保证判决、裁定的正确性,纠正原判决、裁定错误的法定程序,但确有明显的不同。(1)审理的对象不同。依再审程序审理的对象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它既包括二审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也包括一审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而第二审程序审理的对象,只能是地方各级法院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裁定。(2)提起的主体不同。按照《民诉法》的规定,有权提起再审程序的,是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符合申请再审条件的当事人、案外人。而有权提起上诉程序的,是原第一审程序中的双方当事人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一审裁判中被确定负有实体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第一节再审程序概述(3)提起的期限不同。再审程序的发动,除当事人申请再审,原则上在判决、裁定、调解书生效后6个月内提出外,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发动再审,不受时间限制,任何时候发现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有错误,都可以提起再审程序。而上诉人提起上诉必须在一审判决、裁定尚未生效的期限内提起。(4)审理的法院不同。按照再审程序审理案件的,不仅有上级人民法院,而且包括原审人民法院和其他同级人民法院。而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的,只能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第一节再审程序概述四、再审程序的意义和功能再审程序不是审判程序的一般审级、一般阶段,而是审判程序的特殊阶段。通过审判监督,可以保障人民法院院长和上级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权;通过纠正错误的案件,维护人民法院裁判的严肃性。再审程序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功能:(1)纠错功能,即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中存在的错误;(2)救济功能,即为当事人提供权利救济的途径;(3)监督与保障功能,即以审判权监督、制约审判权与保障当事人的主体地位。第二节民事再审事由一、民事再审事由概述(一)民事再审事由的含义和意义民事再审事由,是指《民诉法》规定的启动民事再审审理程序的法定理由或根据。在理解该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民事再审事由是启动再审审理程序的程序性理由,是取消原生效(即确定)裁判的既判力,使案件重新进入再审审判程序的理由,而不必然是对案件进行改判的理由。(2)民事再审事由与一审起诉所要求的诉讼理由不同,一审起诉时所要求的理由是当事人主张成立的根据,不是一审程序启动的程序性理由。(3)民事再审事由存在法定化的内在要求。第二节民事再审事由民事再审事由有如下的意义:(1)再审事由被视为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保障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实现。(2)再审事由的法定化,有利于规范再审制度,合理平衡判决既判力与有错必纠之间的关系。(3)再审事由的科学设定,有利于当事人明白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行使申请再审的权利,避免出现当事人与法院判断再审事由以及“错案”标准上的偏差,有助于法的正义性与法的稳定性的和谐实现。(4)再审事由是划分再审之诉不同类型的依据。撤销之诉和回复原状之诉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原审判违背了程序上的规定为理由,后者以原审判损害当事人实体上的权利为理由。第二节民事再审事由(二)民事再审事由的分类1.再审事由的理论分类根据再审发动方式的不同,再审事由可以分为四类: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案外人申请再审事由、法院发动再审事由、检察院发动再审事由。现行《民诉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案外人申请再审事由、检察院发动再审事由予以法定化,但对于法院发动再审事由规定得比较模糊,笼统地表述为对于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即可发动再审。2.再审事由的立法分类现行法对民事再审事由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对于人民法院依职权对生效裁判发动再审,可以“发现确有错误”为再审事由(《民诉法》第209条)。第二节民事再审事由二是当事人对生效调解书的申请再审,要以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为再审事由(《民诉法》第212条)。三是人民检察院对生效调解书启动再审,要以“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再审事由(《民诉法》第219条)。四是对于小额诉讼判决的申请再审,当事人可以原审法院“不应按小额诉讼案件审理”为再审事由(《民诉解释》第424条第2款)。五是《审判监督解释》对于案外人申请再审单独规定了再审事由。六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以及检察院抗诉的13种法定再审事由.《民诉法》第211条。第二节民事再审事由二、民事再审事由(Ⅰ):裁判主体不合法(1)裁判机构不存在或法官对本案没有审判权。(2)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实施了职务犯罪行为。三、民事再审事由(Ⅱ):裁判根据不合法(一)事实根据方面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而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6.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第二节民事再审事由(二)法律根据方面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不正确、不准确、有错误,或者原判决、裁定无明确的法律根据,都构成原判决、裁定法律适用的缺陷,都构成广义上的“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根据再审纠错的要求,应当作为一项独立的再审事由提起再审程序。四、民事再审事由(Ⅲ):裁判程序不合法(1)剥夺当事人程序参与权。(2)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3)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4)审判组织不合法或违反回避规定。(5)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第二节民事再审事由五、案外人申请再审的事由案外人申请再审是立法机关在2007年修改《民诉法》时确立的一种救济手段。它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主要区别在于申请再审的事由。当事人申请再审须符合《民诉法》第211条规定的法定再审事由,而案外人申请再审的事由为案外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其法源是《民诉法》第238条。由于案外人并非原审裁判程序的当事人,因而,案外人申请再审至少不能适用《民诉法》第211条第5、8~11项的事由。据此,案外人申请再审应当限于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对生效法律文书载明的执行标的主张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的情形。案外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所能够主张的权利类型,可以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享有的“所有权或者其他阻止标的物转让、交付的权利”。第三节再审发动方式一、概述(一)再审的三种发动方式按照《民诉法》的规定,再审程序有三种发动方式:当事人申请再审(第210~216条)、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第209条)、检察院发动再审(第219~224条)。三种再审发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应当奉行申请再审优先原则(《民诉法》第220条)。(二)再审发动方式的改革大陆法系各国的法律都规定,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唯一手段是申请再审人提出的再审请求,即由申请再审人通过行使诉权的方式重新启动本案的审理程序。第三节再审发动方式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再审制度负载的多重功能,在解释论上应当将当事人、案外人申请再审作为我国再审程序的主要发动方式,实践中应当强化当事人申请再审,而将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列为次要的或者辅助性的再审发动方式。1.取消法院决定再审。2.限制检察院发动再审二、当事人申请再审(一)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含义和意义当事人申请再审,也称再审之诉,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认为有错误,向法院提出变更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的请求,并提请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民诉法》赋予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有着以下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改变“申诉难”的状况和依法制止滥用申诉权利的行为。(2)有利于将宪法规定的申诉权在民事诉讼中贯彻落实。第三节再审发动方式(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性质1.两种视角下的两种学说讨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性质时,有两种观察问题的角度:一是外部视角,二是内部视角。关于申请再审的法律性质,前者持“普通诉讼说”,后者持“再审之诉说”,其中,“再审之诉说”为通说。通说认为,再审之诉内含两种不同的制度内容:一是撤销已经确定的生效裁判,二是对本案的实体权利主张重新进行审判。2.再审之诉的法律性质理论上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上诉类似说”,二是“诉讼上形成之诉说”。后者属于学界的通说。“上诉类似说”是指在判断再审之诉的法律性质时,将再审程序与上诉程序相类比,认为再审程序和上诉程序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两者都是对于前审判决不服,请求变更前审判决的一种诉讼救济方法。第三节再审发动方式“诉讼上形成之诉说”认为再审之诉是当事人要求法院以新判决的形式变更当事人之间因生效裁判而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要求变更诉讼法上效果(即变更或撤销原生效裁判)的诉,其本身属于独特的形成之诉,是基于诉讼法上形成权而提起的形成之诉。(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讼标的作为独立的“诉讼上形成之诉”的当事人申请再审,也应具备诉的三个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