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湘教版_第1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湘教版_第2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湘教版_第3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湘教版_第4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课时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地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研专项前沿命题强基础增分策略一、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自然带类型分布主要特征森林自然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草原自然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半湿润、

半干旱

的内陆地区热带草原:稀树密草温带草原:短草荒漠自然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干旱地区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对于干旱环境,它们具有很强的

适应性

填图绘图·再实践写出下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或自然带类型。提示

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②亚寒带针叶林带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④热带季雨林带

⑤热带草原带

⑥温带海洋性气候

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⑧苔原气候二、地域分异基本规律1.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基础分异特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热量自然要素和整体性特征大体上沿

纬线

延伸,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分自然要素和整体性特征大体上沿

经线

延伸,随经度变化而变化(中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垂直分异规律

水分

热量

自然要素和整体性特征沿等高线延伸,随海拔变化而变化思维拓展·再提升说明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不明显的原因。提示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差异产生的。低纬、高纬地区东西方向上水分差异不显著。2.地方性分异规律(1)概念:指在较小尺度地域,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2)表现①有序性:自然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思维拓展·再提升草甸和草原有何区别?提示

草甸一般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自然带内,草层高而茂密,植物在不同季节开花。草原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三、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增素能精准突破考点地域分异规律知能体系新高考

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历来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尤其是垂直分异规律2.从近两年高考来看,自然环境差异性更趋向于更小尺度差异性的考查,因此对一些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小尺度上差异明显的区域需特别关注角度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归纳提升1.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1)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根据水热条件判断自然带类型

如图,①~④干燥度较低,水分条件较好,因此为森林自然带;⑤⑥干燥度处于过渡地带,应为草原自然带;⑦⑧干燥度大,应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自然带。再根据热量状况可判断其具体类型。考题示例(2021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思维流程

第(1)题:第(2)题:第(3)题:答案

(1)D

(2)B

(3)D对应训练(2022河北部分学校3月联考)植被覆盖度指示了植被的茂密程度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指示作用。下图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森林、草原和荒漠生态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内蒙古自西向东植被的分布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森林、荒漠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2.2001—2010年内蒙古森林、草原和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是(

)A.总体上均呈现下降趋势B.森林生态区下降趋势最明显C.草原生态区增加趋势最明显D.荒漠生态区增加趋势最明显答案

1.D

2.D解析

第1题,形成内蒙古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因此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导致植被的分布自西向东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D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M、N、Q,对应的生态区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从图中可以看出,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均未呈现下降趋势,A、B错误;草原和荒漠生态区的植被覆盖度都略有增加,但荒漠比草原在2001年植被覆盖度明显偏低,基数小,植被覆盖度增加更明显,因此2001—2010年内蒙古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增加趋势最明显,C错误,D正确。(2020全国Ⅱ卷)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3~5题。3.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5.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答案

3.D

4.A

5.B解析

第3题,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平原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对。两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对。D正确。第4题,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故物种组成差异最小,A正确。第5题,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南部较干,B正确。沼泽分布少和河流向北流均不是造成南部较干的主要原因,A、C错误。由题干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所以,南部较干的原因并不是远离北冰洋,D错误。角度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归纳提升1.山地垂直自然带基本判读2.自然带分布差异的比较(1)同一自然带,纬度越高的山地,分布海拔越低。如下图所示:(2)垂直自然带复杂程度的比较①高度大体相同的高山:纬度越低,植被带类型越多。②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植被带类型越多。(3)雪线高低的判断①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一般在高山上阴、阳坡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原因在于高山积雪带处海拔太高,无论阳坡还是阴坡,气温均低于0℃)②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雪线高低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林线高低的比较

考题示例(2020全国Ⅲ卷)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思维流程

第(1)题:第(2)题:第(3)题:答案

(1)A

(2)A

(3)B对应训练(2022河北唐山二模)林线是指高海拔地区的森林分布上限,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密切相关。山地暗针叶林带可作为青藏高原及边缘山地的林线标志。下图为沿30°N自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至高原腹地部分山峰垂直带谱中的山地暗针叶林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自东向西,图示山峰的(

)A.自然带基带相同B.暗针叶林带宽度变小C.林线呈上升趋势D.雪线的海拔有所降低2.就同一海拔而言,推测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普遍要比高原腹地的(

)A.树木生长季短B.平均风速高C.年均降水量小D.太阳辐射强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青藏高原从东部边缘向高原腹地,山麓海拔逐渐升高,受水热条件变化的影响,其自然带基带不同,A错误;自东向西,山地暗针叶林带宽度在第2座山峰处最小,在第6座和第8座山峰处宽度最大,B错误;自东向西,林线整体呈上升趋势,由最东部的3

000米左右到西部上升到4

500米左右,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雪线的变化趋势,D错误。第2题,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林线普遍比高原腹地要低,说明同一海拔,东部边缘普遍要比高原腹地的最热月平均气温要低,树木生长季短;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年均降水量要大,云量多,太阳辐射较弱;高原腹地受高原热力因素影响大,温差大,风力要大,东部边缘地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对风的阻挡作用明显,平均风速较小。A正确。(2022湖南百校大联考)某山地中部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结构(如下图所示)与该山地自然垂直带谱的结构基本一致。山地南坡的农田部分地区出现亚热带森林。近40年来,该山地裸地分布范围扩大,向高海拔方向发展。据此完成3~5题。3.图中所示的山地(

)A.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一致B.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南坡分布海拔较高C.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因季节而变化D.南北坡土地利用类型垂直带谱差异明显4.该山地南坡基带是(

)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近40年来,裸地分布范围向高海拔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减少

B.草甸退化C.全球变暖

D.森林破坏答案

3.D

4.B

5.C解析

第3题,该山地南坡土地覆被类型完整多样,北坡相对简单,南北坡之间的土地覆被垂直带谱差异明显,D正确;由于该山地中部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结构与自然垂直带谱的结构基本一致,山地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结构为南六北四式,因此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差异明显,A错误;对同类型的土地而言,南坡较北坡分布海拔低,B错误;土地利用类型的界线并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C错误。第4题,“山地南坡的农田部分地区出现亚热带森林”,故该山地南坡基带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正确。第5题,裸地以上是冰雪带,以下是草地,D错误;裸地分布范围增大,向高海拔方向发展是由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而形成新的裸地区域,向下发展主要是由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而造成的,A、B错误,C正确。角度三

地方性分异规律归纳提升1.地方性分异现象的判断(1)判断方法若在实际自然带分布中,某自然带的分布与上图所示理论分布不符,则为地方性分异规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出现的热带雨林,并不在赤道附近,为地方性分异现象。(2)地方性分异现象的表现

2.常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及成因

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况)地方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苔原带、针叶林带分布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处于西风背风坡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较低,对流弱,降水少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况)地方性分布(现实状况)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的自然带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水分昆仑山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考题示例(2022山东卷)下图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题。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C.地形 D.岩性思维流程

答案

C对应训练(2022河北唐山一中期中)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丹霞梧桐最有可能属于(

)A.针阔叶混交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2.丹霞梧桐的主要生长习性是(

)①耐盐碱②耐洪涝③耐贫瘠④耐干旱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③3.丹霞山中难以见到成片分布的丹霞梧桐,其原因是(

)A.植被种类众多 B.植株矮小C.山中云雾多 D.分布位置独特答案

1.C

2.B

3.D解析

第1题,丹霞梧桐位于南岭山脉中段南麓,该地地处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丹霞梧桐最有可能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针阔叶混交林是中温带的主要植被,南岭所处纬度较低,海拔较低,一般不会有针阔混交林分布,A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B错误;热带季雨林是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植被,D错误。第2题,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且秋季叶子变黄,崖壁地带水分条件差,土层浅薄,据此可推测丹霞梧桐的主要生长习性是耐贫瘠,耐干旱,③④对;崖壁上不会出现洪涝和土地盐碱化的现象,①②错。B正确。第3题,丹霞山中难以见到成片分布的丹霞梧桐,其原因是崖壁上水土资源欠佳,不能满足植被成片分布,D正确;崖壁上水土资源差,能适应崖壁环境的植被种类少,A错误;成片分布与植株高度关系不大,B错误;山中云雾多,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部分水分,这不是丹霞梧桐分布稀疏的原因,C错误。(2023届陕西咸阳高三调研)我国某山地随着海拔升高,山地蕨类植物物种数量有大幅度变化,且最低值出现于坡顶两侧(海拔2

000米左右)。考察发现,该山地坡顶两侧的灌木层(杜鹃矮林)几乎长满箭竹,盖度达95%。下图示意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4~6题。4.该山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为(

)A.新疆

B.山西C.贵州

D.吉林5.该山地基带植被类型异常,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气温异常B.人类活动C.物种入侵D.降水异常6.蕨类植物物种数最低值出现于坡顶两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土壤答案

4.C

5.B

6.A解析

第4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山地的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新疆地处内陆中高纬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少有植被(山麓多为温带荒漠带或温带草原带)。山西地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山麓多为落叶阔叶林带)。吉林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同为温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带)。贵州地处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5题,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山地西北坡山麓地区,原生植被类型为常绿林,如果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次生林,仍应是常绿林。山地基带的次生落叶阔叶林应是受人类活动干扰破坏后形成的,或因人类的砍伐和后期补种,或因种植经济林木而生成的次生(落叶阔叶)林。坡向不同会影响垂直自然带的排列,但是结合山体上下垂直自然带差异(即在低山次生林之上仍有常绿、针阔混交林)来看,气温、降水等气候没有什么异常。物种入侵将是无差别侵入,不会有远近高低或者坡向上的较大差异。第6题,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山地蕨类植物物种数最低值出现在海拔2

000米左右,该处灌木层几乎长满箭竹,盖度达95%,因此光照不足是蕨类植物物种数少的主要原因。研专项前沿命题图形突破(六)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技能提升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六看”1.确定上图山地位置或区域气候类型时,不能以基带河谷灌丛带来确定。原因在于河谷灌丛带为垂直自然带中的特殊现象,因此利用基带确定位置和气候类型只能以常绿阔叶林带来确定,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2.确定南、北半球或阳坡、阴坡时,山脉须是东西走向。如上图所示为南北走向山脉,因此无法判断阳坡与阴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3.图示东坡雪线海拔为4900米,西坡雪线海拔为5100米。东坡雪线低,说明东坡可能为迎风坡。4.图示西坡4000米以下无植被带分布,说明西坡相对高度小,东坡植被带多,相对高度大。5.利用同一植被带分布的海拔差异比较山地所处纬度高低,须是两山地相比,单一山地是无法比较的。6.图示基带为河谷灌丛带,出现“倒置”现象,主要是因为气流下沉,降水少,并不能说明该山地所在地区气候干旱。培优演练(2020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图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甲、乙两山地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山地基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两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横断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都处于温带地区,秦岭处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南坡基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植被为落叶阔叶林,D正确。第2题,乙山地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属于非地带性现象,C正确。乙山地基带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充足,A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与山谷风影响无关,B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是因为基带受焚风作用强烈,气候干热,并不是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D错误。(2020山东卷)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3~5题。3.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4.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5.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