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秦灭六国,结束了百年的战乱B.加强了北部的边防C.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D.将“西南夷”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2.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3.《后汉书》记载:“王景任庐江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从材料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①王景是牛耕技术的推广者②古代农业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③东汉农用动力发生了根本的变革④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征之一⑤当时出现了曲辕犁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⑤4.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5.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提到,唐代的人均收入相比以前的朝代增长了大约三分之一,相比当时的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下列关于唐代经济发展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客舍、邸店和车坊等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B。“草市"逐渐演进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C.继续推行商人应入市籍并不得为官的制度D.“唐三彩”等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7.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8.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A.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B.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C.严重阻碍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9.下图是1911年10月湖北军政府成立时的照片,作为史料可以直接用来佐证A。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B。中华民国的国旗C。清王朝统治的结束D。武昌起义的结果10.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曾令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因而政府举行庆典,并在天安门举行阅兵式。教育部特令京中各校放假,尽管已近严冬,朝野乐此不疲,知识分子尤其亢奋.据此推断,这一历史班件应是中国A.义和闭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B.成为一战的战胜国C.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D.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1.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12.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发展生产,扩大商品流通,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先后建立了数十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统称为“抗币”。右图是浙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发行的货币.该货币发行的具体时间应该在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年

13.依据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出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B.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跟历代政府的提倡和鼓励有关C.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D.乡民职业的变化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近代经济的兴起有关1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15.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每次变化都会给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下图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脉络图,影响对应正确的是①1段-—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出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2段——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抗争和探索的重要力量奠定了基础③3段--为中共诞生和新民族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④5段—-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投身到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战斗中去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6.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7.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18.下表是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表,下列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时间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 4.51958~1962年4。31963~1965年11。11966~1970年3。91971~1975年4.01976~1980年5。11981~1985年8.1——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A.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逐年上升B.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原因相同C.“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改造是农业总产值较高的原因D.1966~1970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导致农业总产值下降19.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位政治家在一次会议后说“会议的结果是对印度支那、东南亚和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贡献,这些结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国际上的一切分歧是可以通过和平协商得到解决的。”这次会议A.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重大转变D.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建立后的首次外交博弈20.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该评论A.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B.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C.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21.《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是指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B.农村生产合作社C.农村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自主权。这一举措在当时的最主要意义是A.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B.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C.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 D.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23.张定河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不是最终结果,如果被公民法庭认定为与现行法律相违背或者通过的时候不符合法定程序,仍可将其推翻.”上述主旨反映的是A.公民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B.古希腊政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权力制衡C。古希腊建立了完善的三权分立机制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24.在罗马法演进过程中,有一个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阶段,其间起主要作用的是A.梭伦改革的实施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商品经济的发展D.自然法思想的传播25.《十二铜表法》第6表第3条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占有取得所有权。"该项法律规定A.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B.调节财产所有人与占有人之间权利矛盾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D.导致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2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在刺激、挑战中发展的。以下对资本主义构成最大刺激、挑战的是A.巴黎公社革命B.俄国社会主义革命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7.陈独秀曾说:“人权为法国大革命之赐,自《人权宣言》刊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君主,废贵族,各国宪章赖以成立。”下列内容可以作为其论据的是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英国《权利法案》C.北美《独立宣言》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8.下列对中外历史上的“内阁”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明朝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内阁成员地位和权势始终不高B.英国沃波尔开创了内阁一旦遭到下院反对,即可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的先例C.法国众议院有权任命内阁,内阁需对众议院负责D.德国内阁最高长官为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与皇帝共同掌握行政权

29.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D.物资匮乏,国家债务高,经济萧条

30.1961年9月,有25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发表宣言:“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材料表明与会各国提倡①建立社会主义阵营②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③维护国家的独立 ④结成联盟反对霸权主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③④31.《资治通鉴》中记载:“上(唐太宗)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时任门下省正五品给事中)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瓮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皇帝决策融入三省运行机制中②三省制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皇权的制约③三省制通过分割相权来强化皇权④门下省掌握最高决策权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2.关于唐代“市”的发展,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会要》:“景龙元年(707年)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材料二来自于《全唐文》:“唐大历十四年(780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旅舍)店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楼阁临市人家,勒百日内毁拆。至九月二十日,京兆尹严郢奏:坊市邸店旧楼请不毁。”对上述两则材料理解最为合理的是A.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说明唐朝对市的管理和限制日益放松B.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C.材料二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说明唐代已完全突破了空间限制D.两则材料反映的时间和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相互矛盾3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长平之战中“(赵)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后世便称白起“活埋了赵国40万战俘”。1995年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现:许多尸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迹,还有仅有躯干而无头颅,说明这些士兵都是被杀死后掩埋的.对此,下面说法合理的是A.史书记载必须与考古发现相印证才能判定真实性B.从上述看司马迁的记载并不完全符合史实C.司马迁是著名的史学家,《史记》本身就是真实可信的D.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真实34.《党史知识大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中提到某一时期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根据材料判断,以下说法符合材料中的“某一时期”的是A.国共两党合力进行抗日战争B.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C.中共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D.中共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大决战,最终推翻三座大山35.右图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统辖区。据此判断,在这一局势下召开了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6。(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37.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大革命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文革时期38.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雅典公民参政的意识强B.民主政治参政纪律严明C.雅典公民强调轮流执政D.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39.1848年出版的《瀛寰志略》有如下记载:“英国之制……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大约刑赏征伐条例诸事,有爵者主议,增减课税,筹办帑饷,则全由乡绅房主议。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由此可以判断A.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体现“师夷长技”B.文中所述基本道出西方代议制的内涵C.当时英国民主选举产生的议员有权决定刑赏、对外战争和条约的签订D.材料所述的英国“公会所"制度的完善大约在18世纪初40.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B.国会众参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

C.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41题24分,第42题13分,第43题13分,共50分。)41.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材料二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请用一句话概括汉、唐、宋丞相职权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罢丞相"的举措对君臣关系、决策机制、政体转型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并概述82宪法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意义。(8分)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位:10万元)注: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材料四据统计,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本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量的75%,拥有中国布机总数的59%,日本资本控制了中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人民版·必修二》(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境内近代工业发展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3)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前途的认识.(4分)43.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材料四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北约(美国为首)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2分)(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4分)(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4)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这一目的的有利条件.(3分)(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2分)2013学年第二学期诸暨中学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CBDCDBDADB11121314151617181920BDBBBCDCAC21222324252627282930DDBBBBADAB31323334353637383940ABBBDCCAB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