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果蔬第一生产大国,2022年果蔬总产量达11.13亿吨。但是果蔬的应季集中上市,会出现经常性、周期性短缺与过剩问题,由此造成采后腐损率高达20%—30%。传统贮藏技术虽然贮藏成本低,但是贮存时间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为保持果蔬新鲜、延长贮存时间、抑制细菌的滋生,现代贮藏技术应时而生。

“产地预冷+热激处理+臭氧熏蒸+智能分级+低温贮藏"的技术集成模式,使鲜果贮藏期延长两个月。很多高温季节收获的水果,自身温度达到30摄氏度以上,果实呼吸作用旺盛,容易变质腐烂,需要尽快降温。产地预冷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内,将果实携带的田间热带走,降至适宜贮运的温度,保障果实口感风味,提高贮藏性能。臭氧熏蒸技术,利用臭氧杀灭细菌和病毒,又可氧化果蔬释放出的乙烯,从而延缓果蔬衰败。此外,臭氧熏蒸还能降解果蔬表面的有机磷等农药残留,清除贮藏库内的异味,保持最终食用或加工时的果蔬品质。

就拿现在大量上市的柑橘来说,柑橘收获的季节性特点,使其无法做到原料全年供应。而工业化贮藏保鲜及速冻技术,可以解决果蔬季节性供需矛盾。与速冻水饺不同,果蔬速冻调控技术难度更高,需要在3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将新鲜原料的中心温度降至冻结点以下,使原料中80%以上水分尽快冻结成冰。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要精准控制冰晶颗粒大小,以防速冻后冰晶把细胞膜胀破。应用这一技术,企业建起工业化速冻线,柑橘原料实现全年供应,不少加工企业由此取得长足发展。

(取材于单杨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水果加工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柑橘的加工也并不简单,为解决柑橘高温加工带来的品质下降、水耗高等问题,促进柑橘加工行业发展,我们研发了酶法脱囊衣、低温杀菌、全果制汁等绿色节能加工技术。目前,应用先进技术,我国柑橘罐头占国际市场高达80%的份额。

酶法脱囊衣技术解决了去除囊衣、留下完整果肉的难题。该技术先对柑橘进行选果和清洗,热烫去皮除脉络,然后将带囊衣橘瓣放入化学物质酶解液中进行酶解,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囊衣。相较于传统的酸碱法脱囊衣工艺,酶法脱囊衣生产效率高、尽可能保留了完整的营养物质、不污染环境。运用该技术,企业建立起集远程网络、在线检测和智能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生产线,实现不同柑橘原料的同线、同标、同质生产。

热杀菌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果蔬食品加工,但它的使用会不同程度破坏果蔬品质。通过研究柑橘产品中嗜冷、嗜温、嗜热三类微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用低温动态回旋连续杀菌取代高温静态杀菌,把杀菌温度从100摄氏度降到83摄氏度。应用此项低温杀菌技术制作的柑橘罐头,保留了柑橘原有的营养价值,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柑橘全果制汁技术,则让果汁等产品更有营养、原汁原味。这一技术类似于“榨果汁”,采用物理方法粉碎、微化柑橘果肉果皮等组织,获得果汁类产品。柑橘全果果汁作为制备果汁、果酱、果粉等的中间加工品,可最大程度保留完整营养,有效实现柑橘百分之百全利用,无皮渣废弃物。

柑橘加工业作为我国农业领域中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柑橘加工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取材于单杨、刘少伟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柑橘副产物是指在柑橘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质,如果皮、果汁渣等等。这些副产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压力和污染。然而,近年来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柑橘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柑橘含有大量类黄酮和香精油等功能活性物质,借助深加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保健品、化妆品和日化产品中。类黄酮有阻止氧化损伤、延缓衰老、降低心血管患病风险等作用。全球保健品排名前20的品类中,有12类是类黄酮产品。通过系统研究,我国开发的生物合成柑橘类黄酮技术,使我国类黄酮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以往被当做废品的落果,如果用来提取类黄酮,每亩可帮农民增收1000多元;香精油存在于外果皮油囊、花和叶中,其中,外果皮的精油含量最为丰富。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香精油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也可以用于化妆品、芳香清洁剂等生产,全球每年需求量达2万吨。我国开发的“组合式提取、超临界分离纯化、微胶囊缓控释"技术,实现了香精油高效制备与稳态化调控,有效提升了国产香精油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产香精油正逐步替代进口,使进口产品价格也下降了一半。

橘皮废渣利用定向重组成型技术,可以加工成不同用途的可降解农用包装器具,如育苗钵、抛秧盘以及蛋托、果托等,应用场景丰富。

我国柑橘产品资源丰富,每年产生柑橘副产物约1000万吨,柑橘废弃物的利用已成为影响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将这些副产物综合利用起来,可以更好服务人们生活。

(取材于单杨、彭卫福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果实呼吸作用旺盛致其温度高于30摄氏度。

B.产地预冷技术为柑橘后期贮藏提供了保障。

C.臭氧熏蒸技术明显优于其他鲜果贮藏技术。

D.果蔬速冻调控技术使80%以上原料很快结冰。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发展柑橘罐头产业,研发了绿色节能加工技术。

B.使用酸碱法脱囊衣工艺能够留下完整的橘子瓣。

C.高温静态杀菌技术的使用通常会破坏果蔬品质。

D.采用物理方法加工才能够保留柑橘的完整营养。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新技术,柑橘的贮藏期已经能够延长两个月。

B.市场上的某些柑橘类罐头运用了臭氧熏蒸技术。

C.工业化速冻线集网络、检测、控制等技术于一体。

D.果汁加工厂的柑橘全果果汁已能实现全年供应。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柑橘副产物可以用来提取许多功能活性物质。

B.从柑橘中提取的类黄酮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C.我国生产的香精油质优价廉,替代了进口产品。

D.可降解的育苗钵、果托等可以由橘皮废渣加工。

5.请分别为以上三则材料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小标题能概述材料主要内容,每个小标题不超过20个字。(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嗟乎!春秋之战多矣!鲜有出于义者;其或出于义,而又不纯焉,卒同于不义而已矣。然圣人不忍遽绝焉,且幸之,且惜之。

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唐武氏之祸,唐几亡矣,李敬业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此二人者,自以国家旧臣,义不忍靦颜俯首而立于怨家之朝,甘心屠刳而不悔,可谓知大义矣。

今夫春秋之义,莫大于复仇;仇莫大于国之夺于人,而君父之死于人也。故吾力能报焉,而有以洗死者之耻,上也;其次,力不能报而报之,不克而死;最下则忘之,又最下则事之矣。吾尝读《春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鲁庄公也。庄公者,桓公之子,齐人实杀桓公。昔者,越败吴于槜李,阖庐死。夫差使人立于廷,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三年乃报越。晋王李克用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公受而藏之于庙,卒以灭梁。吾观此二君者,其晚节末路,不可谓贤,而皆能复父仇如此,其义烈岂不壮哉!自桓公死于齐,庄公立,筑王姬之馆【1】于外矣,公子溺会齐师伐卫矣,公及齐人狩于禚矣,师及齐师围郕矣,公及齐大夫盟于蔇矣,不惟忘其仇,而又报之德焉,所以事之者,惟恐其不足。孔子曰:“幸矣,乾时之役【2】,犹能与仇雠战也;惜哉,其非以仇故战。而师虽败,不可谓不荣,然而不纯于义矣。”圣人于此不忍遽绝,姑与以得失相半之辞,是亦圣人之不得已焉耳。

呜呼!庄公之事,吾无论矣。后之臣子,有遭其国亡,其君死,而忘其仇,而事其仇。且其国之亡也,彼实有以致之亡;君之死也,彼实有以致之死。然则彼亦与于逆乱者耳,又安知所谓仇耶?而一旦而仇之,曰:“吾力能报之。"天下且曰:“是直能扶义以晚节者也。”及问其名,则曰:“非以仇故然,而以己私故战【3】也。"如是,则覆败乱亡而莫之救,不亦宜哉。是故,揆以《春秋》之义,则师虽败,不可谓不荣,而不纯于义,卒同于不义而已矣。吾又不独叹息痛恨鲁庄公也。

(取材于戴名世【4】《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注释:【1】筑王姬之馆:周庄王嫁女王姬与齐襄公,命鲁主婚,庄王送女至鲁,鲁庄公命筑馆舍居之。【2】乾时之役:鲁庄公为助齐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在乾时与齐作战。【3】以己私故战:康熙十二年至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等三人先后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虽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号,实际是为自己的地位而战。【4】戴名世:明末清初人。

6.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鲜有出于义者鲜:很少

B.不克而死克:成功

C.公子溺会齐师伐卫矣会:恰逢

D.揆以《春秋》之义揆:揣度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且幸之,且惜之且其国之亡也

B.此二人者而有以洗死者之耻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义烈岂不壮哉

D.越败吴于槜李筑王姬之馆于外矣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圣人不忍遽绝焉___可是圣人不忍心一下子完全否定它们

B.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微小的武力都没有使用就篡夺了汉朝帝位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鲁庄公也对于鲁庄公没有一次不叹息流涕痛恨万分的

D.是直能扶义以晚节者也这仅仅能够在后期坚守道义啊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翟义讨王莽,李敬业讨武氏,虽然战败但是都合乎大义。

B.作者谴责了那些忘记亡国之恨甚至侍奉新朝的丧节之辈。

C.对于鲁齐乾时之战,孔子给予鲁庄公得失各半的评价。

D.尾段作者提出国亡君死不能归咎臣子,是国君自身问题。

10.本文第三段和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都使用了与庄宗有关的史实,但用意有所不同,请分别概括其用意。(6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3题。(共12分)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1】

陈与义【2】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3】,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4】影,残岁【5】聊相依。

天涯一樽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注释:【1】左通老:作者友人。陶潜还旧居:《还旧居》一诗作于陶潜逃难后回到旧居之时,陈诗所用韵脚(句末押韵的字)与《还旧居》完全相同。【2】陈与义:宋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避靖康之乱南逃、辗转多地之时。【3】去年事:陈与义出逃事。【4】竛竮:孤单。【5】残岁:指当时兵火遍地。

1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园”二句,用“非无路"与“不念归”,深刻反映出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

B.“秋入"二句,写江水澄清、落叶纷纷,交待诗人逃难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环境。

C.“东西”二句,写天下之大竟然无处安身,表明诗人当时漂泊不定、处境艰难。

D.“天涯"二句,诗人一直浪迹天涯,和友人开怀痛饮,流露出长留于此的心意。

1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用韵比较自由。本诗使用陶潜《还旧居》韵,含有深意。

B.本诗同《归园田居》一样,大量运用了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C.最后四句作者抓住细节,生动描述了一位借酒浇愁、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

D.本诗风格慷慨而悲壮,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激愤呼喊,语出慷慨,情思悲壮。

13.陈与义曾说:“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意思是:“只恨我平生了解世事不多,没有体会到杜甫辛酸悲苦的诗意。"但是经历了靖康之难的诗人,体会到了哪些与杜甫相似的悲苦?请结合本诗诗句加以分析。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遇到挫折,承受失败。但不要就此消沉,而要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正如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的乐观自信的情怀“_____________,"。

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结尾句“至今商女_____________,___”,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淡忘。

③儒家的学习内容,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德行,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④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示我们,要想了解事情的真相,须有实地探索、质疑求实的精神,切忌“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红楼梦》第六回写道:

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里闲寻气恼,刘氏不敢顶撞。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①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碗的饭呢。②你皆因年小时节,托着你那老家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③如今咱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④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的。"

(1)曹雪芹是善于创造和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如《红楼梦》中刘姥姥刚出场对女婿说的几句话,逻辑清晰,表达得体。请依次分析上面4句话的精彩之处。(4分)

(2)刘姥姥虽是一个小人物,但在《红楼梦》一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结合全书,请你简要分析刘姥姥这个人物的作用。(6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恰如这一杯好茶

从南昌出发时,还是细密的微雨,看不太清沿途景致,以致我对宁都之旅心中惘然。然而车到宁都地界,天空突然就亮堂了。远处矮山起伏,丘陵绵延,近处青石与茶树的纹理也都看得清白。

车窗外,叫梅江的河流,从北往南,贯穿全县域,时或露出它银白色的身影。万物勃发,稻田一块块的,像土地捧出的一张张餐盘,盛着大自然的美意。田里有人在劳作,卷了裤脚,偶尔直起腰。宁都一直都是“赣南粮仓”,端的有赖于这天地人和。

茶树也多,皆依矮山生长,齐人腰高,墩墩的。它们组队成一座又一座茶园,绿意漫布。此地出名的茶叶有两种,一种叫小布岩茶,一种叫小布茗茶,都是提神清心的美物。南昌有家大茶庄,窗玻璃上写的就是“小布岩茶专卖",可见声名远传。几乎所有茶叶的宣传画上都是年轻女子,面貌姣好,穿蓝花衣衫,于天朗气清时节作采摘的样子。我在宁都茶园里见到的劳作者,却多为面貌成熟,懂世故人情,因长时间劳作而体态略呈疲惫的中老年男女——我以为这也很美,甚至更美——这群劳动者代表的,正是茶之道的本质:本色、真实、娴熟。

下榻的宾馆位于并不宽的一条街上,相比簇新、巨大的豪华酒店,它的质朴、不事雕饰更得我心。夜色中出门散步,街边小店灯火可亲,几个本地男人在街角闲聊。我特意驻足倾听,捕捉宁都方言里独特的音韵与意蕴。宁都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因此宁都话属于客家方言,听上去很是复杂难懂。我却暗自欣喜于这种晦涩与难懂。方言正是一地无形的名片,只要方言不灭,乡土便长存。

第二日早起,前往小布镇参加活动。乡人将镇子拾掇得洁净,房屋多为黄色外墙,黑灰屋檐,兼有樟桂环绕,真是宜居之地。

大概有半数小城文化人来,写作的、摄影的、研究美食的,以及精通茶艺的,皆谈吐从容,热情明朗——尤其是,眼睛都很亮。或许所有从事艺术者,眼睛都应该如此明亮。眼亮,代表水土的富饶与滋润,代表人的敏感与敏锐,代表人对外部世界精华精髓竭尽全力的吸纳。

不禁想到有“文乡诗国”美誉的宁都史上的两位文化名人——魏禧和罗牧,他们也该是有这样标志性的亮亮的眼睛。

魏禧文采斐然,文风不拘法度,居于“易堂九子"之首。易堂九子,是明末清初九位宁都本地文学志士的聚合,九子为避清,于翠微峰顶建“易堂”,办馆兴学,潜心著述。后世“易堂九子"亦成一大文学现象,昭示宁都曾经的文风之盛、文人风度之坚。魏禧住地便在易堂一侧,自号“勺庭”,因其庭前有池塘,形状如一柄勺。魏禧虽避居,却有不少诗文反映民生疾苦,凌厉善辩,求稿者众多。《文乡宁都》一书中用好几个页码写魏禧生平,称他“身材修长,两目炯炯,英武挺拔"。

罗牧善画,清代画坛扛鼎者之一。成就大不说,更难得的是“有趣”。罗牧自号“罗饭牛"。饭牛,即喂牛。于名字里自道布衣出身,不仅是不忘原本,更见其心胸坦然。年岁愈长,我愈爱“坦然”二字。罗牧工画山水之外,又善制茶,这一道行助他从宁都“杀"到南昌,广为结交画友文友天下友——试想,谁不愿与一个画得好,茶也制得好的人挨得更近些?

山水养人。宁都这个地方出魏禧和罗牧这样的人杰是不奇怪的。宁都天赐好景,今人亦惜之重之。譬如东山坝一带,兴生态旅游,沿途有许多原木小屋,城市倦客莫不愿意在此歇息一程,一洗尘埃。夜来木屋边篝火簇簇,多少古意与诗意,就着木材香与噼噼啪啪的烧材声,萌发与复活。又譬如春日,竹笮乡钓洲岛一带满布油菜花田,黄花密密地开,简直没法下脚。人要进到花田深处,先要享受分花拨柳之趣。当明黄色的油菜花围簇着自己,旅人路途的劳顿不知抵消了多少。

在竹笮,我们围坐一处喝小布岩茶。一位诗人一胸宁都掌故,讲眼前杯中的茶,讲熟识的茶人,讲茶之渊源。他说小布岩茶产量向来不高,每年就是那么一些。2008年奥运会前夕,当地收到一个发自北京的大订单,只因茶叶没有那么多,遂辞。我听闻这一旧事,心内一震:江西产好茶的地方不在少数,宁都并未去买来冒小布岩茶之名售出,就这样辞了大订单,此举一如茶之天性,洁而纯。我素来以为小布岩茶是岩茶的一种,他却道,此茶是正宗绿茶,因产于小布岩边、岩上而得名。我一下豁然,有认了个宁都“茶师傅”的感觉。

边饮小布岩茶,边抬头四顾。远处青山层叠,茶树丛簇,近处三五人轻声细语。阳光透过头顶的树木,落在我们的脸上,隐约、明朗。不禁想到,虽然归程已近,宁都却恰如眼前的这一杯好茶,我对宁都的品评才刚开始。于是跟“茶师傅"约定,我会再来,到时你领我再到小布,到东山坝,访茶,访人,访宁都。

(取材于王晓莉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对宁都之旅心中惘然惘然:精神恍惚的样子

B.端的有赖于这天地人和端的:果然,的确

C.绿意漫布漫布:满布,遍布

D.凌厉善辩凌厉:文风雄健,有气势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中的“亮堂”“清白"等词语,点明了宁都的自然风光特点与作者的感受。

B.第四段作者赞美茶园中真实的劳作者,通过对比说明虚假的茶叶宣传画不可取。

C.作者对晦涩难懂的客家方言是认可的,这表明了作者对于乡土情结的独特认识。

D.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了即将离开宁都时的不舍之意和再访茶乡的愿望。

18.作者在文章第八、九段中记述了宁都史上的两位文化名人魏禧和罗牧的故事,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标题“恰如这一杯好茶”包含了哪些涵义。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20.语言基础运用(6分)

①北京加大力度推进胡同的整治提升工作。②走进今天的雨儿胡同30号院,当年14户人家挤在一起的“公共房"摇身一变,成为古今交融、新老共存的“共生院”。③近年来,北京本着“老城不能再拆了"的精神,用珍爱之心善待历史遗存。④以渐进式的微改造取代大拆大建,以“绣花”功夫推动胡同街巷恢复肌理。⑤未来胡同的改造需注重利用胡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其转化为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利用效益。⑥此外,注重通过胡同的绿化和生态化改造,使胡同环境的品质和人居舒适度提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句中的成语“摇身一变"使用恰当。

B.③句中的“遗存”一词应改为“遗址"。

C.④句“渐进式”可加双引号表示强调。

D.⑤句画波浪线的两处不能互换位置。

(2)不改变原意,请修改⑥句中的画线句,使之表达连贯、准确。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近年来,短视频风靡全网。班级就“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利大于弊”,有的同学认为“弊大于利"。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请从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节气中选择一个,向同学介绍此节气的由来、物候特点,习俗或相关诗文等。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请以“回望2023”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对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语言交谈。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的形式多样了,对话的内容丰富了,对话的意义越来越深远了……

请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中药有“和解”之剂。其实,生活中也处处需要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异见和解,与纷争和解;与过去和解,与现在和解……每一次和解,都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和解"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果蔬第一生产大国,2022年果蔬总产量达11.13亿吨。但是果蔬的应季集中上市,会出现经常性、周期性短缺与过剩问题,由此造成采后腐损率高达20%—30%。传统贮藏技术虽然贮藏成本低,但是贮存时间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为保持果蔬新鲜、延长贮存时间、抑制细菌的滋生,现代贮藏技术应时而生。

“产地预冷+热激处理+臭氧熏蒸+智能分级+低温贮藏”的技术集成模式,使鲜果贮藏期延长两个月。很多高温季节收获的水果,自身温度达到30摄氏度以上,果实呼吸作用旺盛,容易变质腐烂,需要尽快降温。产地预冷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内,将果实携带的田间热带走,降至适宜贮运的温度,保障果实口感风味,提高贮藏性能。臭氧熏蒸技术,利用臭氧杀灭细菌和病毒,又可氧化果蔬释放出的乙烯,从而延缓果蔬衰败。此外,臭氧熏蒸还能降解果蔬表面的有机磷等农药残留,清除贮藏库内的异味,保持最终食用或加工时的果蔬品质。

就拿现在大量上市的柑橘来说,柑橘收获的季节性特点,使其无法做到原料全年供应。而工业化贮藏保鲜及速冻技术,可以解决果蔬季节性供需矛盾。与速冻水饺不同,果蔬速冻调控技术难度更高,需要在3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将新鲜原料的中心温度降至冻结点以下,使原料中80%以上水分尽快冻结成冰。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要精准控制冰晶颗粒大小,以防速冻后冰晶把细胞膜胀破。应用这一技术,企业建起工业化速冻线,柑橘原料实现全年供应,不少加工企业由此取得长足发展。

(取材于单杨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水果加工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柑橘的加工也并不简单,为解决柑橘高温加工带来的品质下降、水耗高等问题,促进柑橘加工行业发展,我们研发了酶法脱囊衣、低温杀菌、全果制汁等绿色节能加工技术。目前,应用先进技术,我国柑橘罐头占国际市场高达80%的份额。

酶法脱囊衣技术解决了去除囊衣、留下完整果肉的难题。该技术先对柑橘进行选果和清洗,热烫去皮除脉络,然后将带囊衣橘瓣放入化学物质酶解液中进行酶解,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囊衣。相较于传统的酸碱法脱囊衣工艺,酶法脱囊衣生产效率高、尽可能保留了完整的营养物质、不污染环境。运用该技术,企业建立起集远程网络、在线检测和智能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生产线,实现不同柑橘原料的同线、同标、同质生产。

热杀菌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果蔬食品加工,但它的使用会不同程度破坏果蔬品质。通过研究柑橘产品中嗜冷、嗜温、嗜热三类微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用低温动态回旋连续杀菌取代高温静态杀菌,把杀菌温度从100摄氏度降到83摄氏度。应用此项低温杀菌技术制作的柑橘罐头,保留了柑橘原有的营养价值,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柑橘全果制汁技术,则让果汁等产品更有营养、原汁原味。这一技术类似于“榨果汁",采用物理方法粉碎、微化柑橘果肉果皮等组织,获得果汁类产品。柑橘全果果汁作为制备果汁、果酱、果粉等的中间加工品,可最大程度保留完整营养,有效实现柑橘百分之百全利用,无皮渣废弃物。

柑橘加工业作为我国农业领域中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柑橘加工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取材于单杨、刘少伟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柑橘副产物是指在柑橘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质,如果皮、果汁渣等等。这些副产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压力和污染。然而,近年来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柑橘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柑橘含有大量类黄酮和香精油等功能活性物质,借助深加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保健品、化妆品和日化产品中。类黄酮有阻止氧化损伤、延缓衰老、降低心血管患病风险等作用。全球保健品排名前20的品类中,有12类是类黄酮产品。通过系统研究,我国开发的生物合成柑橘类黄酮技术,使我国类黄酮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以往被当做废品的落果,如果用来提取类黄酮,每亩可帮农民增收1000多元;香精油存在于外果皮油囊、花和叶中,其中,外果皮的精油含量最为丰富。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香精油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也可以用于化妆品、芳香清洁剂等生产,全球每年需求量达2万吨。我国开发的“组合式提取、超临界分离纯化、微胶囊缓控释”技术,实现了香精油高效制备与稳态化调控,有效提升了国产香精油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产香精油正逐步替代进口,使进口产品价格也下降了一半。

橘皮废渣利用定向重组成型技术,可以加工成不同用途的可降解农用包装器具,如育苗钵、抛秧盘以及蛋托、果托等,应用场景丰富。

我国柑橘产品资源丰富,每年产生柑橘副产物约1000万吨,柑橘废弃物的利用已成为影响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将这些副产物综合利用起来,可以更好服务人们生活。

(取材于单杨、彭卫福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果实呼吸作用旺盛致其温度高于30摄氏度。

B.产地预冷技术为柑橘后期贮藏提供了保障。

C.臭氧熏蒸技术明显优于其他鲜果贮藏技术。

D.果蔬速冻调控技术使80%以上原料很快结冰。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发展柑橘罐头产业,研发了绿色节能加工技术。

B.使用酸碱法脱囊衣工艺能够留下完整的橘子瓣。

C.高温静态杀菌技术的使用通常会破坏果蔬品质。

D.采用物理方法加工才能够保留柑橘的完整营养。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新技术,柑橘的贮藏期已经能够延长两个月。

B.市场上的某些柑橘类罐头运用了臭氧熏蒸技术。

C.工业化速冻线集网络、检测、控制等技术于一体。

D.果汁加工厂的柑橘全果果汁已能实现全年供应。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柑橘副产物可以用来提取许多功能活性物质。

B.从柑橘中提取的类黄酮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C.我国生产的香精油质优价廉,替代了进口产品。

D.可降解的育苗钵、果托等可以由橘皮废渣加工。

5.请分别为以上三则材料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小标题能概述材料主要内容,每个小标题不超过20个字。(6分)

【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A.“果实呼吸作用旺盛致其温度高于30摄氏度"错误,结合“很多高温季节收获的水果,自身温度达到30摄氏度以上,果实呼吸作用旺盛,容易变质腐烂,需要尽快降温”可知。C.“臭氧熏蒸技术明显优于其他鲜果贮藏技术"错误,无中生有,结合“此外,臭氧熏蒸还能降解果蔬表面的有机磷等农药残留,清除贮藏库内的异味,保持最终食用或加工时的果蔬品质”可知。D.“原料很快结冰"错误,结合“使原料中80%以上水分尽快冻结成冰”可知。

故选B。

(2)A.“研发了绿色节能加工技术"错误,以偏概全,结合“柑橘的加工也并不简单,为解决柑橘高温加工带来的品质下降、水耗高等问题,促进柑橘加工行业发展,我们研发了酶法脱囊衣、低温杀菌、全果制汁等绿色节能加工技术”可知。B.“使用酸碱法脱囊衣工艺能够"错误,张冠李戴,结合“酶法脱囊衣技术解决了去除囊衣、留下完整果肉的难题。该技术先对柑橘进行选果和清洗,热烫去皮除脉络,然后将带囊衣橘瓣放入化学物质酶解液中进行酶解,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囊衣。相较于传统的酸碱法脱囊衣工艺,酶法脱囊衣生产效率高、尽可能保留了完整的营养物质、不污染环境”可知。D.错误,无中生有。

故选C。

(3)C.“工业化速冻线集……"错误,无中生有,结合“运用该技术,企业建立起集远程网络、在线检测和智能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生产线,实现不同柑橘原料的同线、同标、同质生产”可知。

故选C。

(4)C.“替代了进口产品"错误,未然变已然,结合“目前国产香精油正逐步替代进口,使进口产品价格也下降了一半”可知。

故选C。

(5)①结合“为保持果蔬新鲜、延长贮存时间、抑制细菌的滋生,现代贮藏技术应时而生"可知,应用现代贮藏技术,保证果蔬口感和加工品质。②结合“水果加工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柑橘的加工也并不简单,为解决柑橘高温加工带来的品质下降、水耗高等问题,促进柑橘加工行业发展,我们研发了酶法脱囊衣、低温杀菌、全果制汁等绿色节能加工技术”可知,创新产品加工技术,实现绿色节能加工(或保证柑橘营养物质)。③结合“近年来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柑橘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可知,借助深加工技术运用,实现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

答案:

(1)B

(2)C

(3)C

(4)C

(5)①应用现代贮藏技术,保证果蔬口感和加工品质。②创新产品加工技术,实现绿色节能加工(或保证柑橘营养物质)。③借助深加工技术运用,实现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

【点评】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嗟乎!春秋之战多矣!鲜有出于义者;其或出于义,而又不纯焉,卒同于不义而已矣。然圣人不忍遽绝焉,且幸之,且惜之。

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唐武氏之祸,唐几亡矣,李敬业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此二人者,自以国家旧臣,义不忍靦颜俯首而立于怨家之朝,甘心屠刳而不悔,可谓知大义矣。

今夫春秋之义,莫大于复仇;仇莫大于国之夺于人,而君父之死于人也。故吾力能报焉,而有以洗死者之耻,上也;其次,力不能报而报之,不克而死;最下则忘之,又最下则事之矣。吾尝读《春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鲁庄公也。庄公者,桓公之子,齐人实杀桓公。昔者,越败吴于槜李,阖庐死。夫差使人立于廷,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三年乃报越。晋王李克用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公受而藏之于庙,卒以灭梁。吾观此二君者,其晚节末路,不可谓贤,而皆能复父仇如此,其义烈岂不壮哉!自桓公死于齐,庄公立,筑王姬之馆【1】于外矣,公子溺会齐师伐卫矣,公及齐人狩于禚矣,师及齐师围郕矣,公及齐大夫盟于蔇矣,不惟忘其仇,而又报之德焉,所以事之者,惟恐其不足。孔子曰:“幸矣,乾时之役【2】,犹能与仇雠战也;惜哉,其非以仇故战。而师虽败,不可谓不荣,然而不纯于义矣。”圣人于此不忍遽绝,姑与以得失相半之辞,是亦圣人之不得已焉耳。

呜呼!庄公之事,吾无论矣。后之臣子,有遭其国亡,其君死,而忘其仇,而事其仇。且其国之亡也,彼实有以致之亡;君之死也,彼实有以致之死。然则彼亦与于逆乱者耳,又安知所谓仇耶?而一旦而仇之,曰:“吾力能报之。"天下且曰:“是直能扶义以晚节者也。”及问其名,则曰:“非以仇故然,而以己私故战【3】也。"如是,则覆败乱亡而莫之救,不亦宜哉。是故,揆以《春秋》之义,则师虽败,不可谓不荣,而不纯于义,卒同于不义而已矣。吾又不独叹息痛恨鲁庄公也。

(取材于戴名世【4】《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注释:【1】筑王姬之馆:周庄王嫁女王姬与齐襄公,命鲁主婚,庄王送女至鲁,鲁庄公命筑馆舍居之。【2】乾时之役:鲁庄公为助齐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在乾时与齐作战。【3】以己私故战:康熙十二年至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等三人先后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虽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号,实际是为自己的地位而战。【4】戴名世:明末清初人。

6.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鲜有出于义者鲜:很少

B.不克而死克:成功

C.公子溺会齐师伐卫矣会:恰逢

D.揆以《春秋》之义揆:揣度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且幸之,且惜之且其国之亡也

B.此二人者而有以洗死者之耻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义烈岂不壮哉

D.越败吴于槜李筑王姬之馆于外矣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圣人不忍遽绝焉___可是圣人不忍心一下子完全否定它们

B.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微小的武力都没有使用就篡夺了汉朝帝位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鲁庄公也对于鲁庄公没有一次不叹息流涕痛恨万分的

D.是直能扶义以晚节者也这仅仅能够在后期坚守道义啊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翟义讨王莽,李敬业讨武氏,虽然战败但是都合乎大义。

B.作者谴责了那些忘记亡国之恨甚至侍奉新朝的丧节之辈。

C.对于鲁齐乾时之战,孔子给予鲁庄公得失各半的评价。

D.尾段作者提出国亡君死不能归咎臣子,是国君自身问题。

10.本文第三段和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都使用了与庄宗有关的史实,但用意有所不同,请分别概括其用意。(6分)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实词的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理解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实在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4)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解答】(1)C.会:联合。句意:公子溺联合齐国军队讨伐卫国。

故选:C。

(2)A.连词,并且/连词,况且。

B.助词,表停顿/助词,……的人。

C.副词,一定/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D.介词,在/介词,在。

故选:D。

(3)C.恨,遗憾。句意:对于鲁庄公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

故选:C。

(4)D.“是国君自身问题”错误,原文“且其国之亡也,彼实有以致之亡;君之死也,彼实有以致之死"意思是况且自己的国家灭亡,他的确有致使国家灭亡的罪责;君王身死,他的确有致使君王身死的罪行,指出国家灭亡臣子也有罪责。

故选:D。

(5)本文概括使用了庄宗受父遗命、负矢报仇成功的事例,和夫差矢志报父仇的事例并举,共同论证了虽然二者晚节不贤,但是他们孝义节烈的复仇行为值得赞扬,阐明了戴名世所宣扬的《春秋》大义,即臣子应为君父为国复仇;《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对比庄宗忧劳兴国和仇灭之后逸豫亡身的史实,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古讽今,告诫北宋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不要耽于享乐,困于所溺。

答案:

(1)C

(2)D

(3)C

(4)D

(5)本文概论证了虽然晚节不贤,但是他孝义节烈的复仇行为值得赞扬,阐明了戴名世所宣扬的《春秋》大义,即臣子应为君父为国复仇;《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古讽今,告诫北宋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不要耽于享乐,困于所溺。

参考译文:

孟子说:“春秋时没有符合道义的战争。”哎!春秋时期战争很多啊!很少有出自道义的;其中有的出自道义,但是却不纯粹啊,最终和没有道义的战争相同罢了。然而圣人不忍心一下子对它们完全否定,又庆幸,又痛惜。

从前,王莽趁着西汉的衰落,微小的武力都没有使用就篡夺了汉朝帝位,翟义出兵讨伐王莽,兵败身死;唐代武氏的祸乱,唐朝差一点亡国了,李敬业发兵讨伐武则天,兵败身死。这两个人,自己认为是国家老臣,坚守道义不忍心在仇人的朝堂厚颜低头地生存,能够称得上懂得大义啊。

如今《春秋》中的道义,没有什么比复仇更大;仇恨没有什么比国家被别人所夺、君父死在别人手中更大的了。所以我的力量能够报仇,并且有洗刷死者耻辱的能力,是上等;次一等,力量不能够报仇却坚持报仇,没有成功而身死;再下一等是忘记仇恨,最下一等是侍奉仇敌。我曾阅读《春秋》,对于鲁庄公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鲁庄公,是鲁桓公的儿子。齐国人的确杀死了鲁桓公。从前,越国在携李打败吴国,阖闾战死。夫差让人站立在朝廷,如果自己进出于此,一定要对自己说:“夫差,你忘记越王杀死你父王的事了吗?"就回答说:“是,不敢忘记!”三年就报复了越国。晋王李克用将死的时候,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愿!"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最终用它们消灭了梁国。我考察这两位君王,他们人生的后期,不能够说贤德,但是全都能为父报仇,他们的孝义节烈难道不壮烈!从鲁桓公在齐国身死,鲁庄公即位,在朝堂之外建造王姬的馆舍、公子溺联合齐国军队讨伐卫国,鲁庄公到禚和齐人一起打猎,鲁国军队和齐国军队一起围攻郕国,鲁庄公和齐国大夫在蔇会盟,不只是忘记了自己的仇恨,而且以德报怨,用来侍奉齐国的事情,只怕自己做的还不够。孔子说:“幸运啊,乾时之战,尚且能够和仇人作战;可惜啊,鲁庄公不是因为复仇而战。军队虽然战败,不能不说光荣,但是在道义上却不纯粹。”圣人对于这种情况不忍心一下子完全否定,姑且给以得失各半的评价,这也是圣人无可奈何啊。

哎呀!鲁庄公的事情,我不做评价了。后世的臣子,也有遇到自己国家灭亡,自己的君王身死,却忘记自己的仇怨,侍奉自己仇敌的情况。况且自己的国家灭亡,他的确有致使国家灭亡的罪责;君王身死,他的确有致使君王身死的罪行。既然这样,那么他也参与了败国的逆乱,哪里还知道所谓仇敌呢?然而一旦报复仇敌,说:“我的力量能够报仇雪恨。"天下人尚且说:“这仅仅能够在后期坚守道义啊。”等到询问报仇的名义,就说:“不是因为仇敌的缘故这样,而是因为一己之私作战。"像这样,那么倾覆败亡却没有人去拯救,不也是应当的。因此,用《春秋》的道义去揣度,那么军队即使战败,不能说不光荣,但是在道义上不纯粹,最终和没有道义相同啊,我又不仅仅叹息痛心遗憾鲁庄公了。

【点评】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第一步,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读懂个大概即可。

第二部,细读文章,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读中,要结合选项的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较为简单的题目。

第三部,在读文章,加深理解。这一步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进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3题。(共12分)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1】

陈与义【2】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3】,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4】影,残岁【5】聊相依。

天涯一樽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注释:【1】左通老:作者友人。陶潜还旧居:《还旧居》一诗作于陶潜逃难后回到旧居之时,陈诗所用韵脚(句末押韵的字)与《还旧居》完全相同。【2】陈与义:宋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避靖康之乱南逃、辗转多地之时。【3】去年事:陈与义出逃事。【4】竛竮:孤单。【5】残岁:指当时兵火遍地。

1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园”二句,用“非无路"与“不念归”,深刻反映出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

B.“秋入"二句,写江水澄清、落叶纷纷,交待诗人逃难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环境。

C.“东西”二句,写天下之大竟然无处安身,表明诗人当时漂泊不定、处境艰难。

D.“天涯"二句,诗人一直浪迹天涯,和友人开怀痛饮,流露出长留于此的心意。

1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用韵比较自由。本诗使用陶潜《还旧居》韵,含有深意。

B.本诗同《归园田居》一样,大量运用了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C.最后四句作者抓住细节,生动描述了一位借酒浇愁、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

D.本诗风格慷慨而悲壮,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激愤呼喊,语出慷慨,情思悲壮。

13.陈与义曾说:“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意思是:“只恨我平生了解世事不多,没有体会到杜甫辛酸悲苦的诗意。"但是经历了靖康之难的诗人,体会到了哪些与杜甫相似的悲苦?请结合本诗诗句加以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D.“流露出长留于此的心意”错,诗人在天涯边举起酒杯,寄托对江山的期望,却也感到自己身体的衰败,内心充满了百感交集的情绪,他向远方的你挥动着清澈的泪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故选D。

(2)A.正确。

B.“大量运用了白描手法"“不加渲染”错,由“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中的“可怜”“残"等可知,本诗运用了渲染地手法。

C.“生动描述了一位借酒浇愁、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错,诗的最后四句感叹山河破碎,路长体衰。在这百感交集之时,挥泪与君告别。

D.“慷慨而悲壮"错,诗人把描写个人颠沛流离之苦与抒写家国之痛结合起来,诗风沉郁悲壮。

故选A。

(3)①“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意思是所以园不是无路可走,现在已经不想回家。暗含回乡之路已被战乱阻断,故暗含徒有思念却不得而归的悲愤之情。

②“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意思是不要说去年事,战火侥幸逃脱留下。写自己在金人的侵袭下,仓皇出逃,四处躲避,居无定所的悲痛之情。故有漂泊流离之悲。

③“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意思是可怜竛竮影,残岁且相互依存。写值此凶年,自己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的孤独悲凉之情。故有孤独无依之悲。

④“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意思是拿着酒杯望江山,路永远悲伤自身衰。写举杯遥望大宋江山,感叹山河破碎,但路长体衰、徒有担忧的悲伤之情。

答案:

(1)D

(2)A

(3)①不能回乡之悲。“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暗含回乡之路已被战乱阻断,徒有思念却不得而归的悲愤之情。

②漂泊流离之悲。“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写自己在金人的侵袭下,仓皇出逃,四处躲避,居无定所的悲痛之情。

③孤独无依之悲。“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写值此凶年,自己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的孤独悲凉之情。

④忧国伤时之悲。“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写举杯遥望大宋江山,感叹山河破碎,但路长体衰、徒有担忧的悲伤之情。

译文:

所以园不是无路可走,现在已经不想回家。

秋季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哀。

东西与南北,想去还觉得不是。

不要说去年事,战火侥幸逃脱留下。

可怜竛竮影,残岁且相互依存。

天涯一杯酒,仔细斟酌你别催。

拿着酒杯望江山,路永远悲伤自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回答您指挥。

赏析:

这是一首用陶潜《还旧居》原韵所作的和诗。左通老的名号事迹均不详。根据诗中“秋入汉水白”两句与“勿云去年事"两句,以及陈与义诗集中反映的与左通老的结识、交往来看,诗当是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离均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去岳州(州治在今湖南岳阳)时所作,作者时年三十九。

诗用陶潜《还旧居》韵,含有深意。陶诗是在社会动乱,归田之后三次移居,再次回到旧居之时所作。当他回到旧居时已是“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但总还算有居可还,而陈与义作此诗之时,就连这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陈与义避乱,自河南南逃,于建炎二年八月至均阳,秋天又离均阳再往南到岳州。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金人已牢牢控制着北中国的广大土地,而且还不时向南进逼,时势岌岌可危,故诗开头即语含悲痛地写道:“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所谓“不念归”,并非是不想或不愿回去,而是有路已回不去了。陈与义另一首与此诗同时写的《均阳舟中夜赋》所云:“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可以帮助理解“故园”两句的内涵。两句用“非无路"与“不念归”,一正一反,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动乱现实和诗人的悲愤心情。“秋入汉水白"两句,交代这次离均阳南去的路线和时间。“汉水白”“叶脱",点明时间已是江水澄清、树叶飘坠的秋天。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有“江城八月枫叶凋”之句,知其离均阳在八月。他由汉水舟行入长江,于十月抵岳州。这两句虽是对客观景物的实写,但在气氛上却更增添了“行人"的悲凉心情。

“东西与南北”两句承“行人"表明诗人当时行踪飘忽,感到天下之大,竟难觅一个安身之所。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感叹已再无人理解与漂泊无依的处境。韩愈《感春四首》之一“东西南北皆欲往,千山隔兮万山阻",亦只叹息欲见所思道路之难。陈与义在此所表现的却是动乱年代人们欲寻一安宁之地而不可得的心情。“勿云去年事”两句,指建炎元年,金兵袭邓州(今属河南),陈与义仓皇出逃事。是年末,诗人自邓州出奔,明年正月初,陈与义逃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复遇金兵,仓皇奔入州南数里的南山中躲避,春末始出山。其《房州遇虏入南山》云:“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造物亦恶剧,脱命真毫厘。"此诗“兵火偶脱遗”指此,不过,在时间上,是把去年末与今年初从邓州出奔直到避入南山连并叙述,笼统曰“去年"罢了。

“可怜竛竮影”以下四句,感叹自己形单影只,值此凶年(残岁,此处似不宜解作岁将尽。残,可解作凶恶,此指当时兵火遍地),漂流到此相依。(竛竮,即“伶俜"。)在这即将离别之际,希望多停留一些时候,与君(指左通老)细酌共话。

诗的最后四句回应开首,感叹山河破碎,路长体衰。在这百感交集之时,挥泪与君告别。

诗人生当南北宋交替时代,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接触到广阔的社会现实,对杜甫的诗歌也有了新的体会。他在避乱中写的《发商水道中》云:“草草檀公策,茫茫老杜诗。”《正月十二日自房州遇虏至……》更为明白地说:“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他学习杜诗的最成功之处,在于能像杜甫那样,把描写个人颠沛流离之苦与抒写家国之痛结合起来,而使他成为这一时期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这首诗无论就写实的手法,还是就沉郁悲壮的风格来说,都明显地受到杜诗的影响。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遇到挫折,承受失败。但不要就此消沉,而要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正如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的乐观自信的情怀“_____________,”。

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结尾句“至今商女_____________,___",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淡忘。

③儒家的学习内容,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德行,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④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示我们,要想了解事情的真相,须有实地探索、质疑求实的精神,切忌“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重点字:材)

(2)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重点字:遗)

(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敏、慎)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重点字:臆)

【点评】《将进酒》经典名句辑录: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红楼梦》第六回写道:

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里闲寻气恼,刘氏不敢顶撞。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①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碗的饭呢。②你皆因年小时节,托着你那老家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③如今咱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④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的。”

(1)曹雪芹是善于创造和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如《红楼梦》中刘姥姥刚出场对女婿说的几句话,逻辑清晰,表达得体。请依次分析上面4句话的精彩之处。(4分)

(2)刘姥姥虽是一个小人物,但在《红楼梦》一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结合全书,请你简要分析刘姥姥这个人物的作用。(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得体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再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了解相关的名著内容,再分析作答。

【解答】(1)由“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碗的饭呢"可知,①句先说村庄人家都是老老实实过着和实际情况匹配的日子,暗指我们家也应该这么过,委婉指出问题。

由“你皆因年小时节,托着你那老家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可知,②句分析家里的实际问题,你吃喝惯了,只管眼前,只会生气。这都是因你小时候生活好,所以也就有情可原。但这样可不是个顶门立户的男子汉!既有理解,又有批评。

由“如今咱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可知,③句说长安城中遍地是钱,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由“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的”可知,④句再次指出狗儿的做法于事无补。

(2)刘姥姥在全书中的作用有四点:

一是刘姥姥是一种象征,象征一种田园生活,一种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安顿浮躁灵魂的最终归宿。她二进贾府时回答鸳鸯酒令时所说的,便有着一种象征意义。例如:“是个庄稼人",大观园唱诵和主张的主题之一就是追求劳动人民的田园生活。又如:“大火烧了毛毛虫”,贾雨村把以贾府代表的旧社会机体比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大火烧了毛毛虫,象征僵而未死的“百足之虫”的必然灭亡;“一个萝卜一头蒜",这些东西都是一般平民生活中常食之物,以此表示作者弃权贵而褒平民安康生活的思想;鸳鸯行酒令说:“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回答:“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象征大观园像朵花,最后的果实就是“大倭瓜”,它所体现、所象征的是劳动人民的田园生活。酒令看似闲散游戏,实际上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故刘姥姥代表着底层世界,与贾府贵族之家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了贾府的荣华富贵。

二是刘姥姥到了贾府主要的表演是少见多怪,常出憨相:“……身子就像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砸嘴念佛而已。"大观园中的人们就只欣赏她这一点,刘姥姥因此而被一些读者认为是丑角,也就在这一点上,作者写出不少很出色的故事。几乎她每一回动作,每一次语言,都引起人们的轰然笑声。这些小故事有其共同的意义,即作者从她处处外行,种种可笑,反映出贾府的处处豪贵,种种奢侈,而人间竟有如此悬殊的生活境界和大不相同的生活规律。二进荣国府时,究竟是夫人小姐们戏弄刘姥姥,还是刘姥姥戏弄了贾家人?我的看法是后者。王熙凤要刘姥姥为自己女儿巧姐取个名字,说要靠靠老人家的福。这是作者预先安排的,以便将来荣国府溃败,巧姐被卖而去投靠她。到那时,只有一个刘姥姥是有义气敢担当的。到那时,刘姥姥的面貌就一点不滑稽了。再说走时,刘姥姥带了一大堆的东西,可以说是满载而归,这样一个善良且世故的老人你能说她不聪明吗?你能用嘲笑的眼光看她吗?这也足见作者既写出了刘姥姥自觉扮丑角为人帮闲凑趣的一面,也指出刘姥姥平日生活中本非丑角的一面。人们对她先是嘲笑,而终于同情,为什么?因为作者要人们理解刘姥姥本质是善良的。

大概是作者出生贵胄,享惯荣华,后来又受尽贫困无援之苦,既知深锁朱门生活的空虚,也深知一切小人物的哀愁。于是使读者从刘姥姥的眼中看到了富贵豪门之奢侈浪费,饱暖无聊,不自知惭愧,反以穷人开心。试看贾府那些有权有势的管家奶奶们,有谁能像刘姥姥这样心地善良?曹雪芹让这个角色粉墨登场,看似游戏文字,实是意味深长。曹公大笔一挥,在《红楼梦》的精致画面中扫过的这粗糙而遒劲的一笔,与那些精雕细琢、娇生惯养的什么宝们、玉们、钗们和凤们相比,恰如一块横空飞来的山野之石,毛里毛糙,却结结实实,有棱有角。当那些宝们、玉们都已灰飞烟灭,只有这块石头万古长青,贾府的一缕香火得靠刘姥姥来守护。作者用这样一个乡村老妇人和那么多城市贵妇人对比,刘姥姥就成了贾府的一面镜子。故作者借刘姥姥的眼睛,以平民视角交待了贾府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贾府。

三是刘姥姥对刻画其它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显现作用。在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场面中,贾府上上下下的人们,都纷纷露面登场。这些人物当中,有贾府的主子们,如贾母、凤姐、宝玉,还有黛玉和宝钗;也有贾府的丫头们,如平儿和鸳鸯。甚至还有栊翠庵的妙玉等等,涉及面广。宝玉是红尘中的俗人,妙玉是佛门中的修行人,两人关系暧昧、微妙。栊翠庵品茶这场戏,因为有了刘姥姥的介入,我们看到了两人对“佛”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有了区别,最终走向不同的归宿。宝玉是有佛缘的,但他并不敬佛拜佛,而是领略了佛的真谛,如佛的慈悲、平等、无我、无常思想,这些精髓融入了他的性情和言语行动之中。宝玉是善良的、慈悲的,如栊翠庵品茶这一细节当中,刘姥姥本是一个乡间老妪,在妙玉看来是俗不可耐的,所以刘姥姥吃过的杯子,她嫌脏了,不让收回来。宝玉却可怜刘姥姥,“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撩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了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吗?"宝玉是积善行德的,他努力地一件件去做好事,而且不以善小而不为。妙玉虽是出家人,却怪僻、孤洁,自称“畸人”“槛外人",不合时宜。如贾母等人离开栊翠庵时,妙玉“也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把门闭了”,而且还要用清水冲地,显示了对权门贵族和世俗之人的蔑视。佛门讲究平等、慈悲,妙玉则完全没有领悟。宝玉由红尘走向空门,妙玉由佛门走向红尘,这不同的人生轨迹昭示了两种意思,性格的发展历程,通过刘姥姥这个小人物的介入而显现,使我们知道,这“入世"与“出世”也不过是种形式而已,修身而在于修心。故从众人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彰显了贾府中许多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是刘姥姥这个人物本身有故事情节,有性格,在小说中又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有了她,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事件才得以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以一贯之。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荣国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一是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接济之恩;二是亲眼目睹贾府的彻底败落。作为结构人物,如果说冷子兴主要从外围、从远距离对贾府进行概括介绍的话,那么刘姥姥则从内里、从近处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小说因此而深入细腻地展示了贾府的生活情景,形象的表现了贾府贵族生活的享乐和奢侈,既写出了贾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又预示着贾家将走向腐朽没落的结局。故刘姥姥贯穿了整部小说,三次进贾府,推进情节发展,见证了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

答案:

(1)①句先说村庄人家都是老老实实过着和实际情况匹配的日子,暗指我们家也应该这么过,委婉指出问题。

②句分析家里的实际问题,你吃喝惯了,只管眼前,只会生气。这都是因你小时候生活好,所以也就有情可原。但这样可不是个顶门立户的男子汉!既有理解,又有批评。

③句说长安城中遍地是钱,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④句再次指出狗儿的做法于事无补。

(2)①刘姥姥代表着底层世界,与贾府贵族之家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了贾府的荣华富贵。

②作者借刘姥姥的眼睛,以平民视角交待了贾府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贾府。

③从众人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彰显了贾府中许多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刘姥姥贯穿了整部小说,三次进贾府,推进情节发展,见证了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