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第五章测评A_第1页
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第五章测评A_第2页
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第五章测评A_第3页
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第五章测评A_第4页
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第五章测评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解析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是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不足,必然会开垦土地,土地的开垦带来的问题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的破坏带来的问题是自然灾害频繁。答案A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解析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状态,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量并不低。答案B3.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由题目可以看出,西部的问题在于“生态环境较差”,所以在开发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改善其生态环境。答案A4.下图为PPE怪圈,它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它表明()A.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解析人口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人们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导致生活贫困,生活贫困导致人们更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使环境更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贫困、环境和人口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答案B5.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综合三幅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环境容纳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大,在遭到破坏时反而会缩小;所以,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答案B6.导学号10894086下图为我国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请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曲线为“J”型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解析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仍然受到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图中曲线虽然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量却没有优势可言。答案C7.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保护这些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C.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解析保护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但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所以最有效的措施是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移到适宜的地方保护起来。答案B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消费意识有了改变,现在旅游消费逐渐升温,在旅游时,会看到很多游客既不买玩具,也不买衣服,而是专门给老人和妇女买了较多的天麻、三七、藏红花、灵芝、冬虫夏草等动植物干制品。游客的这种做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A.科学研究价值B.美学价值C.药用价值D.潜在价值解析题中告诉我们游客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干制品,这些动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答案C9.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解析外来物种引入本地,只要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就属于生物入侵。答案B10.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解析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文学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意义等实用意义的价值。答案A11.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解析在五年内,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A项正确;甲被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B项不正确;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项不正确;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项不正确。答案A12.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解析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区,其可能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构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避免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属于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答案B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和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高于它的间接价值D.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答案C14.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等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解析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的CO2,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如引入外来物种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可能会造成当地物种减少,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依靠科技,大量开垦草地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答案C15.人具有较强的能动性,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的面貌。下列关于人类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应想方设法改造自然B.集体力量大于个体之和,故应大力增加人口数量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使用D.人类的活动应在兼顾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解析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资源、能源等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有限的,若人类一味地为了自身的发展,向大自然无止境地索取,那只能使自然环境恶化,使人类无法正常生存、生活下去,所以人类活动应兼顾自然发展规律,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答案D16.导学号10894087下列有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SO2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解析生活污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会使池塘和湖泊的水质恶化,从而出现富营养化现象。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的冰雪、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答案B17.上海世博联手哥本哈根掀起“低碳”浪潮。下列叙述与“低碳”理念相符的是()A.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过度使用化石燃料B.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土地耕作频繁C.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森林破坏、草场退化D.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解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答案D18.为了保护生物圈的稳态,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①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②实施“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禁止利用和开发野生生物资源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人们应当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能源方面,既要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又要开发新能源;在物质生产方面,应当努力建立无废料生产体系,也就是将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改变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对于野生生物资源,应当在合理利用的同时加以保护,对濒危物种禁止采伐或捕杀,采取人工繁育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进行保护。答案C19.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减少汽车使用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提高绿化面积 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解析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使雾霾天气增多。答案B20.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指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漠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③要制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A.①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土地沙漠化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以及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植被破坏等。防治土地沙漠化要制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土地沙漠化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答案D21.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迁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但不管哪种保护措施都不能改变生态系统或物种自然的生存和进化规律。一部分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饥饿的威胁,对于幼鹭个体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对于整个池鹭种群的进化是有利的。所以人们不用给幼鹭提供食物,不干扰幼鹭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的优胜劣汰。答案A2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D2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A.五灵脂、海螵蛸、蝉蜕等都是常用的取自动物的中药B.各种野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调节作用的间接价值;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本题中A项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为间接价值,C项为潜在价值。答案A24.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土地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外来物种由于在当地缺少天敌,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不能为美化城市环境而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黄鼠作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不能为了控制水葫芦,将其天敌引入我国,因为水葫芦的天敌在我国可能没有天敌,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答案C25.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是栖息环境的减少,A项正确;种群变小后,其基因库减小,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B项错误;当新物种的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时,物种的多样性就会降低,C项正确;栖息地减少的重要原因是人为干扰,D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表”,回答下列问题。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表年龄结构指标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0~14岁人口/%36.2840.6933.5927.6265岁以上人口/%4.413.564.915.57老少比例/%12.158.7414.6020.16(1)1949~198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出生的人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是我国实行了政策。

(2)1990年和1953年相比,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上趋于,发展到目前,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的趋势。

(3)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4)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解析从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可以发现,1949—1982年,曲线的斜率增大,因此该时间段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上升,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率也有所下降。答案(1)上升计划生育(2)上升老龄化(3)人口基数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4)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土地资源丧失环境污染27.(10分)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暴发提供了。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暴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

(3)海水的pH一般在8.0~8.2,赤潮发生时海水pH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上升的主要原因:。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H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解析富营养化的海水含有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为赤潮生物大规模暴发提供了物质基础;赤潮暴发时,其光合作用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上升。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很大,主要是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2)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3)赤潮暴发时,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上升(4)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他浮游植物、水草的光合作用28.(10分)为有效防止海洋生物附着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生长,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料,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污染物通过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