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聚焦
一、单元教材分析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单元学情分析
四、单元课时划分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议论文,它们或谈论读书做学问的方法,或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
本源,或阐释美学观念,既富有思想性,又蕴含艺术美。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艺术修养。
阅读时,要注意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其思辨的方法;发现疑难问题,独立思考,有自
己的见解;还要学习文中介绍的文艺欣赏方法,进而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欣赏实践中。
《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阐述了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和深远
影响,其中有很多警句对我们很有启发,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
《不求甚解》是新闻工作者马南邨写的一篇驳论文。他针对“不求甚解”一词,提出自己
的观点: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
分的理由。然后列举陶渊明、普列汉诺夫、诸葛亮等人读书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自
己的观点,令人信服,又觉耳目一新。
《山水画的意境》是画家李可染的作品。山水画是国画的一种,以描绘山川景色为主0
文中作者从什么是意境,作品中的意境、意境获得的方法,意境与意匠的关系等方面,逐层
深入地进行了阐释、思路清晰,浅显易懂。认真阅读本文,我们会学会欣赏山水画的方法,
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无言之美》是美学家朱光潜的文章。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会有意识地运用“无言”
来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为了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作者以文学、美学、音乐、雕塑等
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最后归纳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J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
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驱遣我们的想象》是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文章阐述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驱遣我们的想象。作者以欣赏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高尔基的《海
燕》中的一些诗句为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欣赏文学作品时,驱遣想象的途径和方法,
进而从鉴赏文艺的目的角度,再次强调想象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文章,我们要学校作者阐释
的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并运用到我们的阅读和写作中去。
本单元还安排了写作训练,旨在训练学生修改润色文章的能力,并让其通过长期坚持提
高修改水平。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辩论,旨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其思辨方法。
2.学习文中介绍的文艺鉴赏方法,进而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欣赏实践中。
3.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精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读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运用多媒体、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把探索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组织辩论,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5.通过修改润色自己或他人的文章,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并感悟文中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学会读书,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冰指导自己的
实践。
三、单元学情分析
对初中生来说,议论文阅读是一大难点。九年级的学生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逐
渐成熟,理解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学生考试压力逐渐增大,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有着比较
理性的学习态度,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学习本
单元并不是很困难。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障碍。因为本单元的文章虽以议论为主,却富于文
学性,特别是其中三篇文艺评论,学生第一次接触,存在一定的阅读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
生走进文本,理解和感悟作者的观点,并以实际例子为佐证,把课内所学拓展延伸到现实生
活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四、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共划分为8课时
《短文两篇》....................2课时
《山水画的意境》................2课时
《无言之美》.....................1课时
《驱遣我们的想象》..............1课时
写作...........................1课时
口语交际........................I课时
13短文两篇之一《谈读书》
【教材解读】
《谈读书》一文旨在提高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正确认识,丰富文化素养,
启发学生对读书作较深入的思考。本文是一篇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
黑格尔曾评价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有力的智慧、最聪明的议论”,因此要
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这些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
的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加
强合作交流,无疑是教师最好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为阅读议论文打下基础。
2.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3.能理解、背诵文中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
认识。
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将正确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读书实践中去,学
会读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将正确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读书实践中去,
学会读书。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的方法,解决重难点问题。
2.多媒体辅助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法:1.圈点批注法。在默读品味中养成圈点勾画这一收益终身的学习方法。
2.摘抄法。摘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增加知识积累。
3.辩论法。选取文中的观点,进行辩论,培养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1.利用工具书解决本课生字词,查阅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资料。
2.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或人物事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名人论读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
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二、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观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2.能够品析文中的句子,了解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走近作者
【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随笔》共58篇,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四、读准字音
怡(yi)情统筹(chou)藻(ZAO)饰狡黠(XiW)诘(jie)难要诀(jue)
蒸储(Iiu)劝诫(jie)滞(Zhi)碍吹毛求疵(cT)豁(huð)然贯通
咀嚼(jue)好读书(hao)
嚼味同嚼蜡(jiao)好读好书(hao)
五、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要诀:重要的诀窍。
六、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思考作者是从哪儿个方面来谈读书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第二部分(从“全凭观察得之”到“味同嚼蜡矣”)
第三部分(从“味同嚼蜡矣”到结尾)
1、第一部分
读书的目的
(1)正面提出三种目的
A足以怡情
B足以傅彩
C足以长才
(2)正反两面阐述读书的价值和负面影响:
A费时过多一易惰正反对比
B藻饰过多一则矫
C凭条断事一学究比喻论证
2、第二部分
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1)三种不当态度
A存心诘难作者
B尽信书中所言
C只寻章摘句
(2)方法
A或浅尝或吞食
B或细思或咀嚼消化
C价值不高可请人代读取摘要
3、第三部分
读书的价值
A读史一读诗一数学一科学一伦理学一逻辑修辞之学
皆成性格一举例论证
B各种运动、各种不善及其应对
弥补缺陷一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七、品析精彩语段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
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
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这几句话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
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
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储,味同嚼蜡矣。
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
只读摘要。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
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几句话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
八、说理艺术
培根深谙说理的艺术,观点明确,论述明晰,语言精警,极富启发性。
1.观点明确。作者往往直接阐发自己的观点,然后作出分析论证,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不
含糊。
如谈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问题,提出“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观点;
谈到读书态度问题,作者用三个“不可”,明确指出读书不可抱持三种错误态度,均直截了
当提出观点,支持或反对的意见都明确提出,不遮遮掩掩。
2.持论严谨。严谨的说理起于周详的思考,思考全面,认识深刻,说理就透辟、客观,更有
说服力。
比如文章突出读书的价值和功用,但也辩证分析了不会读书可能带来的弊端,从正反两面申
述,对事物一分为二看待,自然结论也会全面、完善。
再如谈及读书方法,提出“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紧跟着加了限制条件一
“但只限于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论述严谨,避免受人指摘。
3.善用多种说理方法。文章多采用比喻、对比、举例子等说理方法,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
使说理通俗易懂;一方面增强文采,使语言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
如为了阐发“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的观点,以借助相宜的运动
解除相应疾病作比,并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生动有趣,更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九、语言特点
1.王佐良先生的译本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形成一种简洁、庄重、
优雅的文风,不啻于一种再创造。
2.译文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语脉贯通,一气呵成,极有气势,增强了论辩的力度;最后以一句“凡
有所学,皆成性格”总括,戛然而止,引人深思,有余音袅袅之效。
十、课堂小结
文章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
出了一系列观点,颇具启发意义。
十一、板书设计
读书的目的—恰情、傅彩、长才
反对T存心诘难、尽一
读书的态度信书、只为寻章摘句
谈
主张T推敲细思、可
读和方法
浅凄、咀嚼消化
书
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的价值
弥补精神桀陷
十二、拓展延伸
对于本文中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将它们写下来。
13短文两篇之二《不求甚解》
【教材解读】
《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本文围绕“不求甚解”展开议论,谈论了作者对读书这一
问题的看法。文章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使得论述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学
好这一课,可为学生今后学习驳论文奠定基础。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
的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加
强合作交流,无疑是教师最好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为阅读议论文打下基础。
2.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3.能理解、背诵文中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
认识。
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将正确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读书实践中去,学
会读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将正确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读书实践中去,
学会读书。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的方法,解决重难点问题。
2.多媒体辅助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法:1.圈点批注法。在默读品味中养成圈点勾画这一收益终身的学习方法。
2.摘抄法。摘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增加知识积累。
3.辩论法。选取文中的观点,进行辩论,培养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1.利用工具书解决本课生字词,查阅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资料。
2.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或人物事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
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鲁迅的“随便翻翻”——广泛的浏览式的读书方法。
鲁迅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一下,或看序目,或读几叶内容,不费力,
不劳神,往往在看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拿来消遣。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二、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理解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三、“不求甚解”出处
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
上花工夫,属褒义。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四、走近作者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的几个问题》等。
五、背景资料
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
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
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
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字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
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一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
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
六、读准字音
要诀(jue)劝诫Cjie)曲(qu)解咬文嚼(jiɑo)字豁(hub)然贯通
不求甚解:只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开卷有益: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
七、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
行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的观点。
2.分析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
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
整体。
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八、合作探究
1.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
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
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4.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驳
论
5、驳论与立论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6、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荒谬
二、批驳对方论据不真实,难以置信
三、批驳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存在逻辑错误
7、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
8、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态度:
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含义:
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
第二,读书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9、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10、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
弃整体。
II、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如何的?
4*t羊匕子~、
弓]比处
年衍行卜CiM进拿£珀,
举5三正
九、课堂小结
1、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
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
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十、拓展延伸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提示: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
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参考:①“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
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
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②“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③“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
低下”的新意。
十一、板书设计
「树靶子、
厂
不引出处事实论证
求
甚释新意>里边引用论证
解
举例证对比论证
Ij
结上文
14.山水画的意境
【教材解读】
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成就最高。《山水画的意境》则是他的一篇议论文。课文首先论述意
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从山水画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的不同入手,指出山水画是有
感情的有生命的,令人感动的艺术作品;又以李白的诗和毛泽东的诗创设意境,论证了诗画
有意境就有了灵魂。接着指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
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同时列举齐白
石画虾和荆浩画松的事例,使论述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很有说服力。最后谈作画不但要有
意境,还要有意匠,这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本文的教学,应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
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应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
学的意境,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以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层层阐述、思路清晰的写作特点。
3.品味语言,赏析关键语句。
4.学习诗人、画家注重意境的创作原则,学会领悟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全文脉络,体会引用、举例论证方法的运用。
难点:了解山水画意境产生的途径,训练概括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1情境导入法。利用诗歌、图片创设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帮助人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体现人文性。
3.诵读法。引导学生充分诵读,理解文章内容,感知山水画的意境。
学法:1.圈点勾画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
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2.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问题一探究”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
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下面这幅山水画,谈谈你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二、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观点。
2.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
三、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以山水画成就最高。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四、字词积累
惆怅Ch6uchlng真挚Zhi暮霭汨夔门kuɪ颐和园yf演染xu&n
身临其境jing胸有成竹惨淡经营朝朝暮暮ZhOo浮光掠影Kie
惆怅:伤感,失意。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作诗或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
下苦功夫。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感情与画作
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
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六、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探究:1.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本文观点简要分析。
明确:山水画不仅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人对自然的认知
和情感,景与情是相融合的。而摄影往往是从实用性和视觉美感出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山水
画不会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探究: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诗歌在描绘景色的时候,往往将情感含蓄的寄托其中,使人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感受
到无限的情感与意蕴。
作者大篇幅的分析诗歌的意境,是因为二者是相通的,是想更直接的让人体会到“意境就是
景与情的结合”,从而更好的领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探究: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
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
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
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探究: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
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
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
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七、课堂小结
本文探讨了山水画的意境,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什么是意境,怎样获得意境,最后指出意境
和意匠是山水画的关键。让我们明白如何欣赏山水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艺术作品的领悟
力。
八、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文段,用自己的话描述“三种境界”的含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
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一王国维《人间词话》
答案示例:王国维所谈人生成就的“三种境界”,即由苍茫彷徨至苦心孤诣,最终得见真
理(获得成功)返璞归真,蔚为大观。
九、请您欣赏
李可染《万山红遍》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
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
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
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
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
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
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I960
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
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的方法,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
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十、板书设计
山水概念定4:景与情的结合
画的,Γ获得「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意境[方法,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15.无言之美
【教材解读】
《无言之美》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专门讲述了完美和残缺美的辩证关系。
本文生动流畅,深入浅出,内容切实,说理透彻。朱光潜先生是现代美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一,他的美学体系涉及美、艺术作品、审美经验和审美人生等基本问题。其瑰丽思想在清新
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作者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
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最
后归纳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因为在
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出的印象和美感,越含蓄越深刻。
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美,不是只
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所谓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概况信息,了解有关美学的知识。
2.学习举例子、引用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学习艺术家运用“无言”来获得更好艺术意蕴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举例子,引用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难点:分析各类艺术作品表现的“无言之美”。
【教法和学法】
教法:1.臼读点拨法。结合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研读文章,概况信息,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情境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理解文
学、音乐、雕塑等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学法:1.阅读品味法。通过反复研读与细致品味等活动,深入文本,感受这篇文章的独特魅
力。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充分准备,学习理论性文章的语
言和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P
学生: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勾画重点语句,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A:大溪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
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
法像A句一样呈现出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
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
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三、走近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
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朱光潜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
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
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四、积累字词
意蕴(yun)笼(lðng)统蛾(6)眉寂寥(Iiao)怆(chuang)
然
谚(yAn)语铢两悉称(ch4n)心旷(kuAng)神怡惟妙惟肖(XiAo)栩(Xii)
栩如生
目不忍睹(du)信手拈(nian)来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
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六、细读感悟,品味无言之美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
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
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
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三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4.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
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③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来论证。
七、思考探究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
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
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数万言都是难以说尽的,这不是意
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八、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明确:“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
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
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二
九、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欣赏艺
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之美"。
十、板书设计
文学的意蕴之美无
言
音乐的无声之美
之
雕刻的含蓄不露美美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材解读】
《取钱我们的想象》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集》第十卷)。人的思想之所以能
够凭借语言符号再造审美的形象,是因为凭借了想象。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把经验或想
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来,那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
译成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驱遣我们的想象》告诉我们:欣赏文学作品
时,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现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
的愉快。本文用平实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这一基本
方法,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概况信息,初步了解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技巧。
3.能够合理运用作者的观点及方法欣赏文学作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作者所做的鉴赏示范,掌握用驱遣想象的方法去欣赏文艺作品。
难点:学习以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技巧。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自读点拨法。结合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研读文章,概况文中的主要信息,感悟文章
的写作技巧。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情境感,引领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引导我们
驱遣自己的想象去欣赏作品的。
学法:1.阅读品味法。通过反复研读与细致品味等活动,深入本文,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章的语言和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
学生: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勾画相关语句,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那篇文章中,我们感受了叶老的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
和风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叶圣陶先生的作品《驱遣我们的想象》,体味文章平实而又
严谨的语言,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领悟文学作品的真谛。
二、学习目标
L能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能够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会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
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四、字词积累
驱遣(qi&n)歌谣(yGo)桥⅜⅛(tii)契(qi)合旷(kuAng)远海啸(XiAO)
苟(gðu)安拘泥(nι)怅然(ChAng)掠过(Iue)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六、细读课文,思考探究
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
联系?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
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
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
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2.阅读第5—7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
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
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
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
结果;
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
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
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3.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
“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
重要作用。
七、写法探究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
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明确:①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是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
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
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见”字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
见深度;
“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
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察,多积累;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
早。
③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
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
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
进而去体味。
八、拓展延伸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
重要性,你能在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
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
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
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九、课堂小结
文章以诗句和散文诗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时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
能接触作者的意境,进而获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的方法,以深厚的学养和鉴
赏示范,引领我们把握正确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十、板书设计
驱遣我们的想象
举一句你的例子_图画5现眼前印心怛软
文字是连接作ħ接受美速
,陵者的桥里一►
7——得到受用
少一四散文的例子一接触作者意境
写作修改润色
【写作背景】
作文修改与润色是指我们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调整、补充、调动和修饰,是一个自我完善
的过程。它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练习手段。但在长期
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沿袭传统的方法:即老师命题,学生作文,写完之后,
由老师逐一批改、点评。而老师辛辛苦苦评价完几十篇甚至一百多篇作文后发还学生,学生
则是拿到自己的作文后,最多瞥一下后面的批语和分数,就丢到一边去了。下次写作文还是
上一次的重复,原来出现的写作上的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进步微乎其微。教师尽管付出
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是效果总不理想,打不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重要的修
改练习机会,失去了多写的可能性,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的养成了学生对作文修
改的惰性和依赖性,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
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
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写作文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却不愿意修改作文。他们常常写完作文后,
长吁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判完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
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的评语,就一切了事;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
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如果不是要求,绝没有谁愿意将文章再
改一遍。以上种种行为和看法都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润色,
从某种意义上,应该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学生要重视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
字的运用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冰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修改润色作文的快乐。
3.灵活运用各种修改润色的方法,熟练地修改作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修改润色作文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修改润色自己的作文中。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能从自己和他人的习作中找到优点及需改进的地方。
【教法与学法】
教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视频等,创设适于写作的课堂情境。2.范例鉴赏法。
通过对比相关作品的原稿与修改稿给学生提供借鉴的范例,便于学生参照。
3.启发引导法。通过师生对话,设置相宜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攻克修改中的难点。
学法:1.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修改习作的经验,探究修改润色作文的思路和
技法。
2.借鉴法。在梳理作文思路、赏读范文的基础上,借鉴写法,形成较为成熟的修改润色
思路。
3.互评互改法。同桌或小组合作,对写好的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从而在改中体会,
在改中提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文段、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修改润色文章的方法技巧;准备自己写过的习作。
【课时安排工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
导入:大屏幕展示《贾岛推敲故事》
一天,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
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
好一些。他想得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
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挡住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的路。等贾岛把事情说
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说:"还是‘敲'字
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笃笃’地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贾岛于是将“推”
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反复考虑的意思。
教师:诗人为了一个字而反复推敲,千锤百炼,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今天我们就向贾岛学习,来修改润色我们自己的作文。
二、写作形成阶段。
(一)作文修改润色的角度(大屏幕展示)
材料一: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
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
了什么呢?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
年务。”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
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材料二:我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说都是这样的顽皮。
材料三: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
各样的,五彩缤纷。
1.学生自读三则材料,交流探讨其中的错误,并说说怎么改。
2.学生讨论并归纳:
材料一:①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北
还有一个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②段文字中“严烈”“为人民多服几
年务”这两句用词不当。首先没有“严烈”这个词,应将其改为“严格”;其次“服务”不
能拆开来用,应是“多服务几年”。③段文字太啰嗦,可以概况为“我们选择走中路去目的
地
材料二中前后矛盾。前面明明写着是“小孩”,可后面又写“自小到大”,故可以把“小
孩”改为“人L
材料三中的描写有些空泛。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
何,都未能写出来。
3.学生讨论并归纳作文修改润色应从哪些角度入手。
4.教师总结: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
意和思想内容。“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
等,要一一改正,不留硬伤。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
使之通畅连贯。改“对”,也包括对文章段落的进一步调整和加工。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
与段之间是否衔接,详略安排是否恰当等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进一步的要求,是
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
更充实,语音更富有文采。
(二)修改润色的方法步骤
1.例文展示
银杏赞
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银杏树,就吵
着要去看。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路上车子很多,摩托在车流中穿行,我真佩
服堂哥的技术。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下车,就觉得热得不行,我们在村头吃了个西瓜,喝了
点汽水,才进村看树。
在一所小学门前,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学校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建设工程合同
- 纸币清洗机器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牙桥材料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协议
- 贵金属制钢笔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污水处理设备采购与运营合同
- 2024年度招标办公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合同
- 蜂窝纸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照相用回光灯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海外房产购置咨询合同
- 绘本:《幼儿园的一天》
-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23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和实施方案
- 科幻小说赏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
- 二年级上册生命 生态 安全 全册教案
-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柱式分析
- 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案
- 医疗机构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 WS/T 431-2013护理分级
- GB/T 5606.1-2004卷烟第1部分:抽样
- GB/T 41300-2022民用无人机唯一产品识别码
- GB/T 28202-2011家具工业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