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和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3/wKhkGWX449GAagUwAAJxbQKaONo039.jpg)
![历史-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和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3/wKhkGWX449GAagUwAAJxbQKaONo0392.jpg)
![历史-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和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3/wKhkGWX449GAagUwAAJxbQKaONo0393.jpg)
![历史-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和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3/wKhkGWX449GAagUwAAJxbQKaONo0394.jpg)
![历史-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和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3/wKhkGWX449GAagUwAAJxbQKaONo0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三第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郴州市渡头古城遗址的这一重要发现名列其中。我省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考古发掘,证实郴州临武渡头古城为汉代至六朝时期的"临武"县治所在地,发现了古城址(衙署区)、居址区、手工业遗址、墓地。其中,衙署区内发掘的两口孙吴时期水井内出土了近万枚简牍,包括木简、木牍、签牌、封检、削衣等,有黄武六年、黄龙三年、嘉禾元年等纪年,为东吴时期临武县的行政文书,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赋税、户籍、屯田、矿冶等。以此推断(A.汉代郴州临武渡头古城所在地曾是长沙国的统治中心B.六朝郴州临武渡头古城所在地尚未使用纸质书写材料C.为研究三国东吴历史提供了大量颠覆性的第一手史料D.可佐证该时期中央政权对南岭地区的开发和有效治理2.下表是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之间的户籍和口数统计数据。反映出()年度户籍(户)口数(口)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1223306269594978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427963421007820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1067796056486856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45984016163863A.在籍户口波动性下降B.这段时期分裂动荡C.东汉时期基层治理好D.西晋户口数据真实3.唐玄宗开元年间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这一变化反映出()A.国家根本制度变革B.中央决策方式改变C.地方割据基本解决D.中央集权有所削弱4.下图为汤阴岳飞庙《满江红》手书词碑,下列结论具有可信度的是()A.岳飞是抗辽英雄B.岳飞是尽忠爱国C.岳飞庙属于文庙D.碑文系岳飞手书5.据《元史》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材料揭示A.元朝治理远比汉唐优越B.元朝地方管理制度形成C.元朝的统一与疆域奠定D.元朝实现全国有效统治6.颜钧《颜钧》卷5《箴言六章》记载"《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反映了()A.明朝以礼代法B.明朝以法代礼C.明朝以法为教D.明朝礼法结合7."盐铁会议"中辩论双方分别是桑弘羊团队与贤良文学团队,他们的治国理财观点如下。中国封建社会后世理财遵行()团队观点(1)财政支出规模应该大,以支持国家履行积极的职能(3)盐铁等暴利性商品应该掌握在政府手中,实行国家专营。文学贤良(4)财政支出规模要小,国家在履行职能方面应该持消极主义。(5)经济政策上应该重农抑商,不应以工商业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6)盐铁等暴利性商品应该分散给民间经营,不应掌握在国家手中。A.按桑弘羊模式来运行经济B.按文学贤良模式运行经济C.文学贤良模式为主,桑弘羊模式为辅D.桑弘羊模式为主,文学贤良模式为辅8.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就是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可以直接证明的是()A.中国近代经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探索轨迹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B.近代西方对中国实施军事、经济、政治等的控制C.中国近代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D.中国民族资本从产生到初步发展再到短暂春天推进9.王奇生在《高山滚石》中曾说"1927年以后,一直是国共两党分别控制不同地域,只是控制的地盘有变化而已。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始终没有控制过全中国。两党的竞争只有部分输赢,没有全输全赢。"20世纪前半期国共两党关系()A.10年代是"相约建党"B.20年代是"国中有国"C.30年代是"党中有党"D.40年代是"一国两制"10.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一卷中记载: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该仪式主要体现了()A.封臣对封君要爱其所爱B.封臣对封君要仇其所仇C.封臣对封君要绝对效忠D.封臣对封君要卖身依附11.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据此可知()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B.安全协定保障了远洋探险顺利C.协定直接引发欧洲的商业革命D.协定直接引发欧洲的价格革命12.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它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现象()A.非洲追求不结盟运动B.非洲追求独立变革C.非洲殖民体系终结D.非洲实现独立自主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能印证上述论断的是()A.古希腊雅典的十将军委员会B.中国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议会D.巴黎公社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14.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从侧面反映()A.战时共产党政策已经不适应战后形势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有其必然性C.苏维埃的共产主义原则缺乏理论支持D.列宁直面社会主义探索的错误15.2023年2月,联合国反俄决议遭到7票反对、32票弃权,130多个南方国家不参与对俄金融制裁。占全球70%以上人口的南方国家在重大问题上没有与美西方保持一致。这反映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A.西方国家图谋分裂南方国家B.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C.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上升D.南南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挑战16.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说明()A.世界城镇化趋势呈现曲折多元发展面貌B.世界城镇化发展难以反映生活水平提高C.得益于"知识经济"的持续有效推进D.得益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至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宋朝著籍户数由642万户增加到2088万户,人口峰值约11275万,年平均增长率达9.2‰。宋代的住房形势较此前历代更为严峻,租房是宋人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从官员到老百姓,都存在租房居住的现象,甚至军队也需要通过自己租房来解决居住的问题。租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士兵们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但使士兵脱离了正常的军营生活,对士兵、对社会都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摘编自梅波《宋代租房现象研究》材料茶叶成为主要饮料是在唐宋时期,宋代产茶的区域较唐朝扩大一倍以上。据统计,北宋中叶种植茶叶的面积有80万亩,年产量约相当于今6万吨以上。当时饮茶成风,茶叶种植分为官营和民营。民营的种植户多半从粮食种植中分离出来,时人向神宗的报告谓:"今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赋税一律折科,役钱一例——整理自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材料三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叶经济垄断权对西北游牧民族实行的一项羁糜政策,是融茶法、马政、边政于一体的一种边疆统治政策。它在唐宋时期开始萌芽,至明代臻于完善。明朝时实行税茶和榷茶垄断茶利,同时规定官买余茶的政策,从而集中了大量本色茶叶,这就为"以茶治边"政策提供了茶源。因此,朱元璋指出"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即通过官定比价推行不等价交换,以达到控制西北诸族,"以茶治边"的目的。"令茶价涌贵,番人受制,而良马将不可胜用",这种贵茶贱马的互市政策成为明代奉行不移的祖宗旧制——摘编自郭孟良《试论明代的"以茶治边"政策》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宋代出现租房兴盛现象的主要因素。(6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茶叶种植规模扩大的影响,简要说明茶叶种植所()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明朝"治边"之策。(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近代中国,遭逢世变,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有识之士对中国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梁启超与章太炎,在清末皆为思想界、舆论界影响极大的人物。在他们的论说中,如何分析、评判中国传统政治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这个问题在当时绝非仅限于学术层面,更与如何理解中国面临的变局与危局,未来中国的政治建设应如何进行息息相关。梁启超认为资本主义代议制度有助于"通上下之情",应效仿西洋各国,广泛成立各种学会,以此开启风气,传播改革思想。他提出,一部中国历史,即专制政治的范围不断扩大、专制程度不断加深、专制手段不断精细、专制伴随的暴力不断加强的历史。除此之外,很难在中国历史中找到其他方面的进步。与之不同,章太炎尝试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脉络出发来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他坚信,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历代典章制度里有重视平等与公平的因素,只有能以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这些因素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部分选自王锐《近代变局下的中国传统政治重估——以清末梁启超与章太炎的不同阐释路径为中心的探讨》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6分)历史试卷第5页(共6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观点起点主要的主张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部分中国学者1937年七七事变部分中国学者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国际上大部分学者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部分欧洲学者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部分苏联和俄罗斯学者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部分欧美学者——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材料传统观点认为,正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苏德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前处于绝对优势的纳粹德国在战役中元气大伤,而苏联则是乘势而上,不断取得重大战役的胜利,为最终打败纳粹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从世界意义上看,斯大林格勒战役极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更加坚定地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同意1943年是二战进入根本转折的一年,但他更强调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并未明确上升到二战转折点的高度。英国人似乎也不太同意这一论断,著名史学家查尔斯·富勒就曾指出:"阿拉曼战役是为保卫盟国利益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场陆战。"这无疑是把阿拉曼战役视为二战的转折。另一位英国学者H·鲍德温在《胜败之战》中,更是列举出了十几个二战的转折点,涵盖了二战的各大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只是其中之一。近几年,俄罗斯的学者也开始对这一观点表达不同看法。历史学家安.尼……梅尔察洛夫就认为二战的转折不可能在某一次战争中完成,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认为之前的莫斯科保卫战就已经开始了这一过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转折的继续。——摘编自高强《被误读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不同观点的认识。(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不同观点并给出合理解释。(9分)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2024·高三第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答案AACBCCB题号答案CABBC解析湖南区域考古成果。材料来自新闻热点,为最新的考古成果。A汉初临武不属于长沙国,而是桂阳郡,更不可能是长沙国统治中心,A错误。B西汉末在甘肃放马滩已发现绘制地图的纸,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即在全国推广,六朝时纸已广泛应用,B错误。C,提供大量第一手史料没错,"颠覆性"表述错误。D处于南岭地区的临武大量的考古史料可以证汉代至六朝时期政府的有效管理。D正确。A解析西汉至西晋户口变化。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最高,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急剧下降,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有较大回升,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断崖下降。反映在籍户口出现波动性降低,A正确;这阶段历史时期是由两汉一统走向三国鼎立,再到西晋短暂统一,B错误;东汉光武帝到桓帝间户口数有所回升,但也体现不了基层治理好,特别是东汉初户口急剧下降,反映东汉时期对基层的控制失序,C错误;西晋时期地方豪强势力壮大,不向政府独立申报户口,难以证明表中数据的真实性。D错误C解析唐宋地方军政管理。材料分别来自纲要上P37和P52的表述。A中国古代的国家根本制度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A错误。B.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与中央决策方式无关,B错误。C.唐玄宗军镇的设置,随节度使膨胀而不利于统治。宋太祖用文官任知州,使节度使成虚衔,为解决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创造了条件,并基本解决。C正确。D.北宋一系列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就是解决并防止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错误。B解析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评价。以文物古迹入题。A.史实错误,岳飞抗金。B.岳飞的精忠报国,倍受后世景仰与爱戴,立庙、书碑均是为纪念这位爱国主义者。B正确。C.岳飞庙是武王庙,定性错误。D.仅凭一块碑文无法实证是岳飞手写,且立庙往往是后世人为纪念他而立,不实C解析元朝的统一与疆域。材料未涉及治理,A错误;元朝地方管理制度主要是行省制度,材料未提及,B错误;材料体现了统一历程以及疆域四至,并相比汉唐更广阔,C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全国的有效统治,D错误。解析中国古代法律。材料取自选必1,P48"问题探究"中的第三段史料,材料体现礼法立教,出礼入刑,是礼法结合,而非以礼代法,也非以法代礼,A.B.错误。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C错误。从《大明律例》可知明朝是礼法结合。D正确析7.C解析:析书对《盐铁论》中的观点归纳。桑弘羊主张国家要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履行积极的财政职能)以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而贤良文学主张国家要实行消极的财政职能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来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但两者均有利有弊,后世其实是结合两者的合理部分进行综合治理,以更好的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进一步巩固统治。在此后历史的发展中,长期占据正统的观点是用低财政支出规模履行消极的国家职能,实行量入为出;财政上以农业收入为主,努力实现"履亩而税",并在政治上抑制商业活动、贬低商人地位;将盐铁等暴利性商品掌握在国家手中,以增加财政收入。所以既不是桑弘羊模式,也不是文学贤良模式,而以文学贤良模式为主结合桑弘羊模式运行经济,ABD错误,C正确。B解:材料取自纲要上P102"问题探究",侧重于西方列强罪恶的侵华史。A.体现的是中国近代在外强入侵之下逐渐由被动到主动的探索史,是侵略引发的救国救民思想与行动。B.西方列强往往通过军事征服,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从瓜分中国到妄图灭亡中国,最后寻找代理人间接控制中国。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图画的直接证明。C.伴随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中国人民首先的反应是不断的抗争,革命不断进步与转型。D.外强入侵主观掠夺中国经济,直接破坏中国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只是客观上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把中国经济卷入世界市场。ACD均是冲击之后的间接应激反应。B正确解析材料取自王奇生的《高山滚石》,国共并未相约建党,A错误;20年代是"党中有党"(中共党团员加入国民党),B错误;30年代是"国中有国"(中华民国之内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C错误;40年代是"一国两制"(中共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国民党承认中共边区的合法存在)。D正确。C解析材料取自纲要下P15"学思之窗",西欧中古时期,封君授予封臣土地,封君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臣的主要义务是服兵役。该仪式主要体现了封臣对封君要全面绝对效忠。C正确,AB不全面,D错误。A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材料取自纲要下P36"学思之窗"。这是一份产权契约,激发航海者探险的热情,A正确;这不是一份安全协定,B错误;协定无法直接引发欧洲的商业革B解析材料取自选必3,P78"问题探究"。1960年不结盟运动还没有兴起,A错误。二战后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推动非洲独立变革,1960年是"非洲独第2页(共5页)立年"。B正确。非洲殖民体系终结是在20世纪90年代。C错误。1960年的非洲并没有完全实现独立自主。D错误解析A.古希腊雅典的十将军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构,平时各将军权力平等,轮流执掌军事指挥权,并非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也未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A不准确。B.皇帝制度是高踞社会之上制度,整个社会要服从它,当然它也不是机关。B不正确。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议会仍在王之下。C不对。D.巴黎公社是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规定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而公职人员受人民监督、罢免,符合题意,D正确B解析材料选自纲要下P92"学思之窗"。A是材料中所示错误的证明;B正因为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战后形势,所以列宁直面错误并及时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正确;C"缺乏理论支持"的表述错误;D是材料直接反映出的问题。C解析据材料在俄乌冲突的联合国相关决议和重大问题上,南方国家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并未保持一致,结合所学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材料强调南方国家对美西方说不,而非西方分裂南方,亦非南南合作携手,排除AD;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排除B。解析材料取自选必2,P64"学思之窗"。从图表中可以判断世界城镇化趋势是持续发展,A错误;世界城镇化发展变化原因主要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等。B不正确。D正确。而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C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解析(1)考查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宋朝著籍户数由642万户增加到2088万户,人口峰值约11275万,年平均增长率达9.2%。"可知,人口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材料"宋代的住房形势较此前历代更为严峻,租房是宋人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从官员到老百姓,都存在租房居住的现象,甚至军队也需要通过自己租房来解决居住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活跃,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冗官、冗兵现象的加剧,以及城市化水平提高等因素。(2)考查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本题是影响类和对比类材料分析题。影响:根据材料"茶马贸易的繁盛"可分析出推动茶马贸易的繁盛。新变化:根据材料"赋税一律折科,役钱一例均出"以及王安石变化内容可分析出种茶户采取折科方式征税,保证国家赋税,而王安石变法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官府募人代役。(3)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原因:根据材料"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以及茶马互市可分析出"以茶治边"有利于明朝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控制。措施: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册封首领,如俺答汗、修长城。参考答案:(1)因素:人口保持较快增长;商品经济活跃;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冗官冗兵现象的加剧;城市化水平提高。(共计6分,每点2分,答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相近,可适当给分)(2)影响:茶马贸易的繁盛(2分)。新变化:参照两税采取折科变通方法,可以物折物、以钱折物、以物折钱等(2分);统一征收役钱(或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官府募人代役)(2分)。(共计6分,意思相近,可适当给分)(3)策略:进行茶马互市,实现"以茶治边"有利于明朝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控制;册封首领,如俺答汗;修长城、设置重镇等。(共计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相近,可适当给分)解析本题材料取自《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中国史研究部分王锐《近代变局下的中国传统政治重估——以清末梁启超与章太炎的不同阐释路径为中心的探讨》。本题结合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知识,通过阐述两位学者对传统政治的观点,揭示了学者的观点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的任务,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相关核心素养。一是运用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利于考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二是通过考察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认识,进而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智慧,有利于培养文化自信和体现家国情怀。三是让学生意识到政治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时局、自身实际进行调整,体现唯物参考答案:观点中国的传统政治有其智慧,不能一味否定,要有选择地进行传承与创新。(2分)论述中国具有延续数千年之久的政治文明。如郡县制的大一统国家治理架构,一整套较为理性与规范的铨选、考核、监察制度,礼法结合的社会运作机制(2分),使一代又一代参与政治活动的人能够具备相应的政治素养与责任伦理(2分),使敬天法祖、经世济民、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观念成为影响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核心政治伦理(2分)。(共计6分,意思相近,可适当给分)中国历史经验之所以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并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中国拥有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2分)。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政治与文化共同体(2分)。因此,一旦基于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氧地坪施工与防滑性能提升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贸易装船货物质量与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教育贷款合同模板(含奖学金资助)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合同质量验收及保修期限
- 2025年度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穿戴设备研发与市场推广合同-@-1
- 2025年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投资借款保证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劳务大包合同施工人员管理规范
- 2025年度公路集装箱运输车辆维修保养合同
- 2024年英语高考全国各地完形填空试题及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餐饮管理及无线自助点单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年服装门店批发管理系统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法规课件
-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1:Python简介与应用领域
- 各类心理量表大全
-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 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