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教学与辅导因素。2.问题教学3.学习策略在学生的学习中有何意义和作用?4.心理卫生三级水平5.道德信念6.知识应用的形式有哪些?7.问题解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8.如何解决个别学生纪律问题?9.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0.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主要有哪些?11.群体的功能有哪些?12.简述班级形成哪四个阶段。13.如何理解师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4.道德15.试述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及其形式。16.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三个环节来完成:()、()、()。17.为什么说教师的责任是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18.反应定势19.试述奥苏伯尔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作用。20.动机冲突21.道德感的表现形式分为哪三种?22.简述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内容。23.抗诱惑24.态度定势25.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的条件。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士气2.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3.论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4.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哪些?5.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6.皮亚杰发现了哪两种规律性?7.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8.教师与学生为什么容易发生冲突?(师生冲突的原因)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信念?10.创造性思维1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12.教师的性格特征对教育、教学具有哪些影响?13.挫折耐受性14.简述男女生的心理差异。15.试述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16.罗杰斯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观点是什么?17.简述人的气质有哪四种类型。18.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有哪些?19.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途径是()。20.对学习困难儿童应该注意哪些?21.道德感22.奥苏伯尔的概念同化模式有哪几种?23.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什么特点?24.品德25.学习迁移的理论是什么?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用隐喻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时可采用的两种教学模式。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哪些特色?3.教师对小学生的赞扬和批评应遵循哪些原则?4.班级群体5.请分析动机的概念。6.简述问题解决步骤的模式。7.学习8.怎样把握好品德形成的几个环节?9.教师的角色意识10.试论如何帮助学生减少道德动机与道德效果不相一致的问题。11.定势12.奥苏伯尔三个认知结构变量:()、()、()。13.教育和教学上如何因材施教?14.教育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15.群体16.简述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论的论点。17.概念的一般属性有哪些?18.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19.简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的主要观点。20.什么是问题教学?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及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1.小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22.简述小学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即角色构成)23.简述儿童学校恐怖症应采用哪些策略?24.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何启发意义?25.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哪几种?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在小学生的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辅导起很重要的作用。除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外,教师的教学和辅导方法对小学生概念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1)多用变式:多使用变式有利于突出关键特征,排除无关特征。 (2)多用比较:将概念实例的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进行比较。 (3)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使用肯定实例给学生掌握概念传递概括的关键信息,用否定实例给学生掌握概念传递用于比较的鉴别信息等,会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精确的掌握概念。2.参考答案:指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的实施步骤: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参考答案: 掌握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经验。比如,应用精细加工策略可以将新旧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所学的新内容变得有意义,易于掌握。应用复述与复习策略可以牢固记忆所学的知识经验。有些学生表现出知识基础薄弱,这实际上是学习策略缺失的一种表现。 掌握学习策略可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问题解决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受到学习策略的调节与控制。某些学生虽然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策略,致使知识的应用与问题解决常常受阻。 学习策略是构成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成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学习者所拥用的知识水平,也依赖于学习策略的掌握程度。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如能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可避免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盲目尝试,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学习策略既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4.参考答案: (1)一级水平:包括人从出生开始的各成长阶段所遇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处理,使其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2)二级水平:主要针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恶化。 (3)三级水平:指对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防止复发,减少因精神疾病引起的精神残废现象,防止精神衰退。5.参考答案:是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它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护与实现的道德需要,即观念的动机。6.参考答案: (1)应用已学知识完成有关的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 (2)应用已学知识去完成实际操作或实地作业; (3)应用已学知识去发现或解决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7.参考答案: (1)要解决的问题是新的,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初次遇到的。 (2)解决问题是通过思维加工、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3)问题解决是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8.参考答案: 解决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四点: (1)正确对待学生的纪律问题。 (2)有针对性地引导解决。 (3)善于奖励,不迷信惩罚。 (4)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工作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假手家长。9.参考答案: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工作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断时,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个体对成败原因的推断可归纳为三个维度和四项因素:三个维度是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四项因素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并依据归因理论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积极的影响。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形成“努力归因”,即恰当的努力可以导致成功。10.参考答案: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2)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 (3)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4)智力水平。 (5)定势。11.参考答案: 生产性功能、维持性功能。 (1)生产性功能:体现为教学功能和教育功能; (2)维持性功能:学校和班级的维持性功能体现为对教职工及学生的凝聚功能。12.参考答案: 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1)松散期:班级组建初期,大部分学生互不认识,彼此之间还没有许多思想上的交流,互不了解。 (2)同化期:成员之间开始熟悉,在频繁来往中结成伙伴。 (3)凝聚期:是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 (4)形成期13.参考答案: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劳动成果是学生。因此,在教师的诸多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最经常、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 (1)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所谓民主是指师生相互尊重,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价值、权利、名誉、愿望、意见等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重视。所谓平等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平等还有“教学相长”的含义。 (2)师生之间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同时,师生之间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且还具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成人与儿童、长者与晚辈、有知者与求知者等多重关系。 (3)师生之间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双向交流的过程。双向性的特点是: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依赖。 (4)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所谓互动性是指师生通过交往达到彼此心理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促动。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彼此对双方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道德风貌及角色地位的认知,会引起对双方未来可能实现或应该实现目标的预想。这种预想又伴随着情感体验和想象,于是便产生了对对方不同于他人的期待。14.参考答案: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15.参考答案: (1)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针对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给予普遍性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健康指导,重在发展性和预防性的服务; (2)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及时、科学地解决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异常; (3)要与家长、教师和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与共识,从家庭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形式多样,主要包括: (1)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2)心理评估; (3)建立心理档案; (4)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16.参考答案:审题;联想;课题类化17.参考答案: (1)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的个性的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分班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2)教师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由校园、课堂、班级风气构成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是操纵者,而且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环境刺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活动。 (3)教学就是一个为适应学生和促进学生的适当反应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学生与教学、教师二者之间应是积极的互动关系。 (4)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而学生的行为受其个性和环境二者共同制约。因此,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就是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使之适合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18.参考答案:简称定势,指人们由于先前影响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19.参考答案: 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各有特点,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为此,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 (1)可利用性及其作用 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收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联系和固着点。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形成三种同化模式,即类属性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性同化。 (2)可辨别性及其作用 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的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辨。这种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可辨别性也就是说识别和区分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和相似的新材料(或者容易混淆的新概念)之间的差异所达到的程度。由于人们在认识与理解环境中有简化的趋势,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原有的知识倾向往往先入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被原有的知识取代。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地说出什么地方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学习任务不能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清楚地分辨,那么新获得的意义出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很快就会丧失。新的意义被原有的稳定的意义所代替,从而遗忘就出现了。只在有可以区分的变式或者包容范围较广的原有意义时,新的意义才有长期保持的可能性。 认知结构中原先学得的概念和命题与新学习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可以解释负迁移的原因。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学习的知识又不牢固时,便会导致负迁移。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文字母,当汉语拼音未牢固掌握时,常常干扰英文字母的学习,这就是负迁移的例子。 (3)稳定性与清晰性及其作用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三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改变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学生先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同以后学的有关的知识成正相关。20.参考答案: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或数个目标与动机,而不同的目标和动机又不能同时达到或满足,尤其当它们互相排斥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的现象,又称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或简称冲突。21.参考答案: 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 (1)直觉的道德感:如,人常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了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 (2)想象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 (3)伦理性的道德感:是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22.参考答案:试误说是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学说,是第一个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并明确提出解释的理论。它揭示了问题解决过程是建立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正确联结,而联结建立则需经过尝试错误的方式。23.参考答案:是指个人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社会所禁止但能得到酬偿的行动。24.参考答案: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25.参考答案: 产生社会助长作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增加互相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等。 产生社会阻抑作用:群体情境使个体活动减质减量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分散和干扰了个人对活动的精力集中。 什么情况下发生社会助长作用?什么情况下发生社会阻抑作用?研究表明,这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个人技能熟练的程度。在复杂的脑力劳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体有助长作用。但即使在简单的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的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指群体在完成任务时的工作精神。士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士气高不一定工作效率高,而士气低决不会有高效率。2.参考答案: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级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在教学中,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二是活动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问题,以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3.参考答案: 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时,迁移量是随着讲授教材和学习教材的方式而变化的。教学方法是获得迁移的主要手段。许多优秀教师往往使用了最佳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去促进迁移就显得十重要了。 A.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许多知识和技能,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在教学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都包含某些一般原则和共同成分,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谓基础知识是指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事实、概念和原理。基本技能是指运用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去完成某种动作或智力活动的基本行为方式和能力。就知识的结构来说,不过是概念和概念、原理和原理间所形成的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可以说,它们就是知识结构的“骨干”,是教材的中心,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已经把有关的经验全部概括化,比个别经验和事实更具普遍性,更有实现正迁移的可能性。越是基本的东西,越具普遍性,也越具概括性,越容易产生广泛的迁移。所以一个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就越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B.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 只了解概念并不能保证迁移的发生,还必须有充分的应用机会,在学习情境以外的其他不同情境中正确地运用概念、原理,才能真正学会弄懂原理的性质,掌握概念,才能真正学会弄懂原理的性质,掌握概念,才能认识到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或巩固知识技能的重要方式。学生将已学过的概念、原理应用于实际课题的具体化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理解。因为解决具体的、接近实际的课题比解答抽象问题要难得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气其所隐含的抽象概念和原理,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联系起来,会反过来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学生对间接经验的理解,只有与本人的直接经验相结合,互相印证,才具有实际意义,才能把基础知识同化于认知结构中。如何加强应用呢?在课时安排上给原理的应用以较多的机会;布置练习时,要有接近实际的作业量,将同类的和类似的内容归纳在一起来安排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进行适当练习。练习要有计划、有步骤,而且种类应多样化,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还应加强学习指导,促进迁移。 C.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把所学知识技能顺利地进行应用,促进更广泛更一般的迁移。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学习方法包括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应用原理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研究探讨的方法,等等。学习方法这种经验中不仅包含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包括有关的技能。因此,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要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构思技能,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帮助学生认识问题之间的关系,寻找新旧知识或课题的共同特点,归纳知识经验的原理、法则、定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以促进更有效的迁移。4.参考答案: (1)教师的有关特征。教师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教学方式是小学生学习方法的原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监督和评估学习策略的主导者,知识经验丰富、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的需要选择教授一些被证明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的教学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等各种心理品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掌握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比较典型的关于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有三种:一是通用的学习策略教学方式。即单独开设的教授一般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训练课。二是学科学习策略教学方式。即根据具体学科而教授的适合特定领域的方法与技巧。三是交叉式式学习策略教学方式。即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先教通和的学习策略,再与具体学科结合,让学生把新学的策略用于具体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应用广,具有广泛的迁移性。教师以何种方式教授学习策略直接决定着学习策略的掌握水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式。5.参考答案: (1)外在因素:家庭(父母之爱、家庭的不完满、家庭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思想、教师、学校类型)、社会环境(社会形态、文化)。 A.家庭: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家庭;儿童从出生至五、六岁时,在家庭中所获得的经验,是他思想、情感及行为习惯的基础;儿童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的基本原因是爱的缺乏;有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教养方式是民主型。 B.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大的的教师。 (2)内在因素:学生的心理发展、应激、内在的冲突、挫折和自我防卫机制。6.参考答案: (1)儿童在判断行为的对错时,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2)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发展的。(自律道德亦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出现年龄在10岁以后)7.参考答案: (1)认为官能可以独立地加以训练,使之发展提高,学习就是加强或训练心理的官能; (2)强调无条件的迁移; (3)认为某些学科对于训练发展某一种或某几种官能具有特殊的训练作用和训练价值; (4)认为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进行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而自动实现的,从而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8.参考答案: 师生冲突是指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究其原因如下: (1)由于角色地位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教师是成人群体的体现者,成人社会把权威给予教师,学生要服从权威,接受教师领导。 教师代表成人社会,他的期望要求与学生自发性生活愿望常常不尽相同。因此,一旦教师和学生进入各自的角色,就容易发生冲突。而且,这种由于角色地位不同所造成的冲突可能长期存在。 (2)由于年龄“代沟”产生冲突。所谓“代沟”就是指由于年龄差距而产生沟通困难的一种社会现象(名词解释)。客观上,师生之间存在着年龄差距,有的可相差半个世纪之多。年龄差距越大,人们的历史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差异也就越大,从而导致沟通上产生一定的困难,出现互不理解,互不协调的矛盾冲突。 (3)由于价值观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人们的价值观不一致,对事物的看法及追求也不同,冲突会因此而生。师生价值观的冲突集中体现在“好学生”的标准上。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自己的“好学生”的标准不符时,就往往运用自己的权威去同化和规范学生。而学生往往并不接受、认同教师的价值观。 (4)奖励与惩罚带来的师生冲突。奖励与惩罚往往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不当的惩罚会导致师生冲突。不善于分析学生不当行为的性质,不了解奖惩的技巧,就会导致教师过滥、过多地使用惩罚。而这往往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把避免惩罚作为保护自己的目的,从而产生说谎、欺骗、虚伪的心理和性格,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9.参考答案: (1)教育者的言行一致; (2)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 (3)培养学生道德评价的能力。10.参考答案: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11.参考答案: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其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学科。12.参考答案: 性格处于个性结构中核心地位,而在性格特征中占主导地位又是道德品质,因此,大部分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教师的性格,就能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对教育、教学有显著的影响。 (1)教师的性格特征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因此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影响极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教师的性格特征有许多类似的地方。由热情的教师教过的儿童,比由冷漠的教师教过的儿童乐于助人。热情使教师成为更有效的教师,成为同情和帮助人的榜样。因此,教师应该表现出更多的积极的性格特征,从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和激发动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与学生共同合作的学习气氛。 (2)教师的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性格特片通过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一种舒适、宽松而活泼生动的学习气氛,从而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反之,也可能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环境。“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充分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热望而对这些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关心、亲近,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极大的影响。 (3)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教师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提高工作效率,并使工作富有成效,就必须重视培养和陶冶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具有自信、坚强、乐观]进取、百折不挠等优良性格。13.参考答案: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打击时能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是抗挫折能力的指标。14.参考答案: (1)智力的差异。在智力成分上,女性在感知、人的注意、机械记忆、形象思维、言语流畅性等方面优秀。男性则在视觉、物的注意、理解记忆、抽象记忆、抽象思维、言语的逻辑推理上优秀。男性在智愚上较为悬殊而女性的智力发展均匀。女性智力发育早于男性,也比男性发育终止早,所以先是女性优于男性,随后男性赶上并超出。 (2)兴趣的差异。男性兴趣偏于理科,爱好科技、体育和国内外见闻;女性则爱好文科,对文艺作品感兴趣。 (3)成就动机的差异。女性成就动机低于男性,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 (4)社会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差异。女性在同情他人、关心集体等方面的认识和情绪体验都明显强于男性。意志品质上男性勇敢刚强、开朗但急躁粗心,缺乏自制,而女性安静怯懦、心胸狭窄、认真踏实、责任感强。15.参考答案: 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小学生个体的本身因素。 A.年龄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年级与概念学习的水平是一致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普遍达到具体水平和认同水平,三年级的学生能达到分类水平,规范水平要到高中阶段才能达到。(布鲁姆指出,以17岁智力100%为例,4岁达50%,10岁左右达80%,16岁达100%) B.智力:正常的智力是小学生进行正常学习活动的前提,学生智力开发程度不同,达到相应的概念学习水平的速度也不一样。 C.经验:概念的学习也依赖于适当的经验,所以,要多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充实和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2)概念本身的因素。 A.概念类别:一般来说,具体的概念要比抽象的概念容易学习。 B.概念的属性:概念的层次越高,学生掌握起来越困难。 (3)教师教学与辅导因素。 A.多用变式:多使用变式有利于突出关键特征,排除无关特征。 B.多用比较:将概念实例的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进行比较。 C.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使用肯定实例给学生掌握概念传递概括的关键信息,用否定实例给学生掌握概念传递用于比较的鉴别信息等,会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精确的掌握概念。16.参考答案: (1)学习是有意义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地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过程。 (2)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的。 (3)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等。17.参考答案: (1)胆汁质:行动迅速,强而有力;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 (2)多血质: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 (3)粘液质: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 (4)抑郁质: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如果一旦发生情绪反应,却深刻、持久;能体验到别人觉察不出的事件。18.参考答案: (1)创造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2)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发展; (3)鼓励实践并尽力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 (4)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具体包括: A.容忍异议; B.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 C.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 D.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刺激。19.参考答案:同化20.参考答案: (1)对儿童的困难给予理解; (2)应及早发现,寻求专业人员的训练矫治; (3)教师应给予耐心、细致、具体的帮助,多表扬,少批评,不能伤害儿童的自信心。 (4)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发展感觉统合能力。21.参考答案:是与一定的道德观念密切关联,并由它激起的情绪体验。如,人的自尊感、荣辱感、集体荣誉感、友谊感、人道感、同志感等等,统称为道德感。22.参考答案: 类属性同化(下位学习)、总括性同化(上位学习)、并列结合性同化。 (1)类属性同化:原有观念的概括和统摄水平高于新学习的概念。两种形式: A.派生类属学习(新学习的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即上位概念的一个特例),如,原有概念“猛兽”,现学习了“黑熊”;派生类属学习也叫派生的下位学习。 B.关系类属学习(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与新学习的概念之间只有相关关系),如,已获得“保护能源”是爱国行为,现学习保护历史亦是。 (2)总括性同化:新概念在概括和统摄程度上高于原有的概念。23.参考答案: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直观—操作性,第二是指导—模仿性,第三是基础—再现性。 (1)直观—操作性:是指小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其形象性的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基本的经验与基本的态度。 (2)指导—模仿性: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师的教授活动及其他同伴的学习活动的模仿而获得的。 (3)基础—再现性: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取和再现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内化基本的生活态度为目的的,而不是以掌握当代的前沿性的知识经验或创造、发现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24.参考答案:是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性与倾向。25.参考答案: (1)德国沃尔夫—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 (2)美国桑代克和武德沃斯—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 相同要素说: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武德沃斯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单独心理机能的改善,未必能使其他通常所谓有同一名称的那些机能的能力得到改善,也可能会损害它”。学习中训练某一种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而任何一种官能的改善也只限于一定的活动范围。 (3)美国贾德—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强调概括在迁移中的重要性) (4)苛勒实验—格式塔学派的关系转换说;(迁移的实质是顿悟) 关系转换说: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认为是概括化理论的继续与发展。他们并不否认学习依赖于学习原理的迁移,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则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者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5)美国奥苏伯尔—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戈登的隐喻训练法包括用个人类推、直接类推和强迫冲突等具体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的应用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让学生以一种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旧问题、旧观点;另一种是让学生把新的、不熟悉的观点变成熟悉的观点。2.参考答案: (1)不断引进进和出版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献与教材。 (2)正式出版了我国自己编写的教材与资料。 (3)全方位地开展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心理学课题的研究。 (4)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电脑的普及对教育心理学,特别是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社会心理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发展又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加重视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对学生素质的影响。3.参考答案: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适当性原则; (4)儿童化原则。4.参考答案:学校行政部门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构成的学生群体就是班级群体。5.参考答案: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而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这一定义明确告诉我们: (1)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之后,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要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4)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一个“中间变项”。6.参考答案: 杜威的五步模式、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现代认知派的模式。 (1)杜威的五步模式:疑难、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2)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3)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一般的范围、功能的解决、特殊的解决。 (4)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接纳者、处理者、记忆、作用者。 (5)现代认知派格拉斯的模式四阶段:形成问题的初始表征、制定计划、重构问题表征、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7.参考答案:是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8.参考答案: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应探讨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以便根据学生品德形成规律,采取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应气氛好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 (2)道德信念的形成。 (3)道德感和“良心”的培育。 (4)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的培养。 (5)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9.参考答案:是指教师对相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10.参考答案: (1)对学生不仅要进行道德动机的教育,而且要进行道德行为方式的指导。 (2)教师行为示范。 (3)结合课文、电影中的行为范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做结论。 (4)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5)重视运用内、外部强化手段,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运用外部强化—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舆论褒贬等。11.参考答案: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12.参考答案: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13.参考答案: 教育的对象是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在分析学生的差异心理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能动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在学生的心理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才能被他们接受而转化自己的需要,构成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环境要求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学生的心理获取发展。要提出适当的要求就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其知识能力的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工作。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然后才能针对需要进行激励,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并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发展高级需要,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 (3)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每个学生的个性中都存在不同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教师的培养就在于调动起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并形成良好品德。因此,教师要首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其发展性即可改造性,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长处,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4)了解学生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教育塑造人是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不是制造“标准件”。因此,教师需了解学生的个性,扬长抑短,培养能适应社会的有良好个性的学生。14.参考答案: 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和自然实验)、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特殊手段,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是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实施背景是自然条件;特点是简便易行。 (2)实验法:特点:需严格控制条件(尤其是实验室实验),数据可反复论证。 A.实验室实验:“蔡戈尼克效应”; B.自然实验:是指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心理实验,它既排除了实验室实验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性,又保留着实验研究所固有的特色。 (3)问卷调查法:科学性的保证是被试者的诚实合作。15.参考答案: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16.参考答案: (1)求成的动机、成功的期望值、成功的诱因价价值三者数值越大,则争取成功的行为趋向也越强。 (2)成功的期望值和任务的难度大小密切关联,任务越难,成功概率就越小,任务越易,成功概率就越大。 (3)当两个人所处的任务难度和诱因价值都相同时,求成动机越高者就越有可能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17.参考答案: 可学性、可用性、明晰性、一般性、动力性。 (1)可学性:是指概念的难易程度; (2)可用性:是指在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这个概念使用的频率; (3)明晰性:是指界定的关键属性是否明确; (4)一般性:是指概念范畴概括的范围; (5)动力性:是指某一个概念获得后对其他概念获得的促进作用。18.参考答案: (1)创造性与智力。创造力和智力并不是一回事。诚然,创造性要以一定的智力发展为前提,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创造力是智力发展的结果。但是智商高又决不等于创造性高。非常聪明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创造性,可能有高的创造性、一般的创造性、或者较低的创造性。而中等水平的智力,却也可能具有高创造性,中等水平创造性或低创造性。所以智力高者未必有高的创造性。 (2)创造性与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是创造活动的基础,知识经验与创造性有一定的正相关,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创造。知识一旦成为教条,就会限制人的创造。 (3)创造性与左、右脑的优势。左脑是处理言语信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