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重庆一中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重庆一中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重庆一中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重庆一中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秘密★启用前2013届重庆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卷2010。10历史试题共4页。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史载:周王朝最初所封的诸侯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诸侯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3。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A.科举制度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4.西周某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继承其爵位和财产的是() 妻室子嗣妻(正配)A.二哥(20岁)B.四弟(15岁)妾一(侧室)C.大哥(23岁)妾二(侧室)D.三弟(18岁)5.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刺史B.御史大夫C.太尉D.丞相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A.皇帝制度与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与世袭制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7。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①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③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④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8.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9.以下是中国古代的几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①军功爵制②察举制③九品中正制④科举制A.①——军功;②—-考试成绩;③——品行;④——门第声望B.①——军功;②——品行;③——门第声望;④——考试成绩C.①——考试成绩;②——品行;③——门第声望;④——军功D.①——考试成绩;②-—军功;③——品行;④--门第声望10.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禁止世家大族子弟入朝做官 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C。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 D.忽视实际学问降低官员素质11。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秦朝的御史大夫

②两汉的刺史

③北宋的枢密使

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下面是某电视记录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扬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应分别是()A。秦、唐、元B.秦、唐、明C。秦、元、清D。汉、宋、明13.(宋太祖)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杯酒释兵权C.派遣文臣担任州郡长官D.削减地方州郡的财政实力14.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年代年代A地方年代年代地方年代地方地方ABCD15.元朝为实现对辽阔疆域的管理,在地方实行()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两府三司制16.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17。“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18.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C.皇权不断加强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19.中国古代有两个大一统王朝是在经历了长期分裂割据后建立起来的,它们是()A。西周、秦B。秦、隋C。西汉、隋D.唐、清20.下列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是()A.汉、隋B。宋、辽C.元、清D。金、明21.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发源于A.爱琴海沿岸B.两河流域C.太平洋沿岸D.尼罗河流域22。下列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城市为中心B。是一种国家形态C。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国民D。包括周边的村社23.古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是()A.雅典、底比斯B.雅典、斯巴达C.斯巴达、米利都D.底比斯、麦加拉24.古希腊城邦政体中存在的政体有()①君主立宪制②民主制③寡头制④僭主制⑤共和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25.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不包括()A。发达的商品经济B。海外殖民吸收外来文化C。广土众民人才济济D。山多平原少的地理环境第II卷(综合题50分)26.(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如果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中国古代做一个时空旅行,以下场景中,哪些是你可能看到的,哪些是不可能看到的,请说明理由。场景一周王遭到进攻,各地诸侯出兵勤王。场景二唐玄宗开元九年,太原人王维因为八股文写的好考中状元.场景三北宋中期,地方节度使势力壮大,宋仁宗决定削弱节度使实权。场景四明成祖朱棣和丞相商量派郑和下西洋的事情.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西汉】晁错《削藩策》材料四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西汉】贾谊《治安策》(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3分)(2)材料二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1分)并说明其历史进步性?(4分)(3)材料三中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的做法被哪一措施所实现?(2分)(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看法?(4分)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武帝继位初期田蚡(fén)曾任丞相。《资治通鉴》记载:他推荐人做官,有的位居二千石,把皇上的权利都夺了去(任命官吏是皇帝的权利),武帝就对他说:“你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后来汉武帝多引用常侍或外戚担任中朝官员,中朝即内朝,内朝近臣自大将军、太傅、侍中以下,常领录尚书事以参决朝政。材料二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材料三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1)据材料一,秦汉时期中央机构的运行存在什么问题?汉武帝如何解决此问题?(4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种政治制度的运作方式?(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此政治制度。(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为什么“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4分)2010年重庆一中高2013级高一上期定时练习历史试题答案2010。10选择题(50分)1—5AACAD6—10CDABB11-15ABCAC16—20CBCBC21-25ACBBC综合题(50分)26。(12分)场景一可能,周代实行分封制,诸侯要承担军事义务;不可能,西周晚期,诸侯日渐强大,周天子地位动摇。(任一皆可)(3分)场景二不可能,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才采用八股取士。(3分)场景三不可能,宋太祖时期,已经剥夺节度使实权。(3分)场景四不可能,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制度。(3分)27.(20分)(1)对象:前代贵族、功臣、王族(亲族).(3分)(2)郡县制。(1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4分)(3)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日益激化(2分)分封制下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