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生物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人工合成的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只是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人工合成病毒含有遗传物质B.该人工合成病毒能进行细胞呼吸C.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存在差异D.人工合成该病毒可视为人工合成生命【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详解】A、该人工合成病毒与天然病毒一样,也是有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因此也含有遗传物质--核酸,A正确;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B错误;C、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该人工合成病毒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因此推测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结构和功能存在一定差异,C正确;D、病毒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增殖,属于生物,故人工合成该病毒可视为人工合成生命,D正确。故选B。2.科研中使用高纯度的蛋白质研究其变性和复性,具体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B.蛋白质变性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C.变性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是不可逆的【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详解】AB、蛋白质变性改变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般不会打开肽键,A错误,B正确;C、变性后的蛋白质没有打开肽键,所以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C错误;D、由图示信息可知,在高浓度的尿素处理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改变是可逆的,但是在高温下,空间构象不能恢复,所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有时是可逆的,有时是不可逆的,取决于处理条件,D错误。故选B。3.维生素D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物质与维生素D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A.糖原 B.叶绿素 C.磷脂 D.血红蛋白【答案】A【解析】【分析】1、叶绿素分子中的元素为C、H、O、N、Mg;糖类物质的组成元素为C、H、O;脂肪分子的组成元素为C、H、O;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为C、H、O、N、S、Fe。2、题图分析:由图分析可知,维生素D分子中所含的元素有C、H、O。【详解】维生素D的组成元素为C、H、O,糖原的组成元素为C、H、O,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为C、H、O、N、S、Fe,所以,维生素D与糖原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据下表分析,叙述错误的是()项目食物(100g)蛋白质(g)脂肪(g)糖类(g)维生素D(mg)①2.50.1520②6900.440③659.58.814A.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①B.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D都可为人体供能C.如果长期将①作为主要食物,人体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D.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答案】B【解析】【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3、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详解】A、人体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表中主要能源物质最多是①,A正确;B、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属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但维生素D不能为人体功能,B错误;C、①中不含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磷和钙的吸收,所以长期将①作为主要食物,可能会出现缺钙症状,骨质疏松,C正确;D、食物①和②中分别富含糖类和脂肪,所以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D正确。故选B。5.生物学研究常运用特定的科学方法来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下列科学方法与对应的应用不相符的是()选项科学方法应用A建构模型概括真核细胞的特征B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D完全归纳法细胞学说的建立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2、用物质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详解】A、运用物理模型,以实物的形式直观地表现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称为模型构建法,A正确;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采用的是有氧和无氧的装置,是对比实验,B正确;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研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用3H标记的亮氨酸,检测放射性物质的途径,C正确;D、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该结论是建立在动植物细胞基础之上,并未将所有生物的细胞都进行研究,因此不属于完全归纳法,D错误。故选D。6.三酰甘油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疏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如图。一定量的三酰甘油分子在细胞内的水环境中会()A.聚集成三酰甘油脂滴 B.形成三酰甘油双分子层C.形成三酰甘油单分子层 D.散乱分布于水环境【答案】A【解析】【分析】脂肪是有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详解】三酰甘油是疏水化合物,在细胞内的水环境中,由于疏水性的原因,三酰甘油分子会聚集成三酰甘油脂滴,以避免与水分子接触。A正确,BCD错误。故选A。7.真核细胞中的细胞质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在结构上相差较大。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可能危害人体细胞的()A.细胞质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叶绿体【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详解】据题意可知,线粒体、叶绿体同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某种抗生素对细菌(原核生物)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因此推测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线粒体中的核糖体(注意人体细胞不含叶绿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8.如图是哺乳动物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1~4均为细胞结构。下列关于1~4的描述错误的是()A.1是无氧呼吸的场所B.2是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C.3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4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场所【答案】A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1~4均为细胞核的结构,则1是染色质,2是核孔,3是核膜,4是核仁,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1表示染色质,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B、2表示核孔,是核质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C、3是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C错误;D、4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AC。9.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下列证据不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B.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C.真核细胞内的DNA有极高比例的核苷酸序列经常不表现出遗传效应,线粒体DNA和细菌的却不是这样D.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有少数几种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详解】A、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这支持内共生学说,A正确;B、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这支持内共生学说,B正确;C、真核细胞内的DNA有极高比例的核苷酸序列不表现遗传效应,线粒体和细菌的DNA却不是这样,这支持内共生学说,C正确;D、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有少数几种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指导合成,这不支持内共生学说,D错误。故选D。10.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结果如图。若图中a点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b点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分析】液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详解】依据图示信息,从a点到b点,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变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因此,a点外表皮细胞液浓度小于b点外表皮细胞液浓度,即甲乙,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用α、β、γ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A.α位 B.β位 C.γ位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远离腺苷的特殊的化学键很容易水解,形成ADP和Pi,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详解】已知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特殊的化学键断裂,产生ADP和Pi,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据此并结合题意可知: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己糖激酶可催化D-葡萄糖和磷酸反应,但不能催化L-葡萄糖和磷酸反应。这说明己糖激酶的催化作用具有()A.高效性 B.专一性 C.作用条件温和 D.稳定性【答案】B【解析】【分析】酶的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高效性:是指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己糖激酶可催化D-葡萄糖和磷酸反应,但不能催化L-葡萄糖和磷酸反应,这说明己糖激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己糖激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某一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在无酶条件下产物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中的曲线甲,若在t时加酶,反应曲线在t时后为()A.I B.Ⅱ C.Ⅲ D.IV【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由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最终产物的量。【详解】A、酶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最终产物的量,加酶和无酶产物的量是一致的,Ⅰ产物的量大于甲,A错误;B、酶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最终产物的量,加酶和无酶产物的量是一致的,Ⅱ产物的量等于甲,B正确;C、酶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最终产物的量,加酶和无酶产物的量是一致的,Ⅲ产物的量小于甲,C错误;D、酶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最终产物的量,加酶和无酶产物的量是一致的,Ⅳ产物的量小于甲,D错误。故选B。14.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几种不同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图中最可能表示与CO2结合的化合物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C5相对增多;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生成物C3生成量减少,由于C3的消耗不变,所以C3的含量下降。【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首先,与CO2结合的化合物是C5,第二,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时,CO2含量由高到低,CO2的固定速率减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C5相对增多,而同时C3的还原速率不变,生成的C5不变,所以,与CO2结合的化合物C5含量先增多,后面减少保持平衡,故表示与CO2结合的化合物是②,B正确。故选B。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装置还应通过管口2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连通,以便比较酵母菌两种细胞呼吸方式产生CO2的多少B.实验开始前应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C.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需要打开阀a,通过管口1泵入空气D.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打开阀b经管口3取样检测是否产生酒精【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管口1为进气口,管口2为排气孔,管口3可以检查液体中的成分,因此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应打开阀门a通入氧气,管口3可以检测酒精,管口2可以与澄清石灰水相连以检查二氧化碳。【详解】A、管口2为排气孔,其应与澄清的石灰水试剂瓶相连,可以根据石灰水的变浑浊程度来判断产生CO2的多少,A正确;B、实验开始前应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B正确;C、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需要打开阀a,通过管口1泵入氧气,如果直接泵入空气,空气中的CO2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C错误;D、该装置的优点就是可以随时打开阀门b经管口3取样检测是否产生酒精,D正确。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的D1蛋白以不对称方式分布在膜上,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1蛋白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D1蛋白肽链的氨基端位于叶绿体基质中C.D1蛋白的疏水部分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D.D1蛋白可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答案】BC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详解】A、D1蛋白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A错误;B、依据题图可知,D1蛋白肽链氨基端位于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C、磷脂的尾部疏水,头部亲水,故D1蛋白的亲水部分分布于脂双层外,疏水部分分布于脂双层内,C正确;D、D1蛋白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所以D1蛋白可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D正确。故选BCD。17.Ca2+从肌质网(一种特殊形式的内质网)进入细胞质基质会刺激肌细胞收缩。为了从收缩中恢复,必须通过Ca2+泵将Ca2+逆浓度运回肌质网。Ca2+泵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2+泵对Ca2+的转运过程利用了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B.Ca2+泵通过构象变化向细胞质基质运输Ca2+导致肌收缩C.若Ca2+泵数量不足可能导致肌细胞从收缩中恢复发生异常D.随着待转运Ca2+浓度的增加,Ca2+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答案】AC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依题意,钙泵将Ca2+逆浓度运回肌质网腔,则运输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据图可知,钙泵运输Ca2+过程中,Ca2+与钙泵中钙结合位点结合,ATP水解供能,且钙泵上的天冬氨酸被磷酸化,从而引起钙泵结构改,然后把钙运输至内质网腔。Ca2+与钙泵脱离后,天冬氨酸与pi也脱离,钙泵结构恢复原来的结构。【详解】A、Ca2+泵是一种跨膜蛋白,作为转运蛋白起转运Ca2+的作用,它通过ATP水解来提供能量,实现Ca2+的逆浓度转运,A正确;B、Ca2+泵的作用是将从肌质网中释放的Ca2+逆浓度转运回肌质网,以使肌肉细胞恢复原状,而非导致肌收缩,B错误;C、如果Ca2+泵数量不足,那么肌细胞在收缩后无法有效地将Ca2+逆浓度转运回肌质网,导致肌肉无法恢复原状,从而可能导致肌细胞功能异常,C正确;D、据图可知,钙泵转运Ca2+时,Ca2+与钙泵发生特异性结合。在Ca2+浓度较低时,Ca2+与钙泵结合概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转运速率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肌质网上的钙泵数量有限,当Ca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Ca2+与钙泵结合达到饱和,即达到钙泵的最大转运能力,转运速率将趋于稳定,D正确。故选ACD。18.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Fe3+(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O2;如果悬浮液中缺乏氧化剂则在光照下放氧不明显并很快停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离体叶绿体时,提取液中应含有适宜浓度的溶质,以保证其结构完整B.该实验能够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C.该实验能够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D.悬浮液中缺乏氧化剂导致放氧不明显并很快停止的原因是NADPH不能被氧化为NADP+,光反应因缺乏原料而无法继续【答案】D【解析】【分析】希尔反应是水的光解过程,需要光照、水等条件;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和糖的合成是不同的过程。【详解】A、制备离体叶绿体时,提取液中若含有适宜浓度的溶质,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A错误;B、虽然该实验中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但不能保证叶绿体悬浮液中不含有其它含氧元素的物质,B错误;C、此过程中只有水的光解,但并没有糖的产生,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C正确;D、悬浮液中缺乏氧化剂导致放氧不明显并很快停止原因是没有氧化剂不能消耗水光解产生的氢,氢的积累抑制了水的光解,D错误。故选C。19.硫细菌能氧化硫化氢,并把硫积累在体内。环境中缺少硫化氢时,可以把体内的硫氧化成硫酸。硫细菌可利用这两个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合成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硫细菌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硫细菌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硫细菌制造有机物的方式与硝化细菌相同D.硫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答案】BD【解析】【分析】硫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二者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详解】A、硫细菌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作为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B、硫细菌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C、硫细菌和硝化细菌均通过化能制造有机物,C正确;D、硫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D错误。故选BD。20.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并且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B.几丁质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多糖物质C.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将几丁质运到胞外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答案】C【解析】【分析】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真菌的细胞壁中。分析题图可知,几丁质合成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几丁质合成酶将细胞中的单糖转移到细胞膜上用于合成几丁质糖链。第二阶段,新生成的几丁质糖链通过细胞膜上的转运通道释放到细胞外。第三阶段,释放的几丁质链自发组装形成几丁质。【详解】A、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A正确;B、几丁质是一种多糖,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因为几丁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所以几丁质运到胞外的过程没有跨膜运输,C错误;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打断生物合成几丁质的过程,从而让缺乏几丁质的害虫、真菌死亡,故可用于防止病虫害,D正确。故选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溶酶体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行使细胞内的消化作用。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上的H+泵和TMEM175蛋白共同参与溶酶体内酸碱稳态的调节,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MEM175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与分泌蛋白相似,TMEM175蛋白的合成过程是先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上合成一段肽链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由囊泡包裹沿着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由内质网到达_________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该过程所需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填细胞器)提供。(2)据图可知,溶酶体膜的_____________对H+具有屏障作用,膜上的H+泵将H+以___________方式运入溶酶体,TMEM175蛋白将H+以___________方式运出,两者共同调节使溶酶体内pH维持在4.6~5.0。(3)TMEM175蛋白空间结构改变将影响溶酶体的功能,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①.氨基酸②.游离的核糖体③.高尔基体④.线粒体(2)①.磷脂双分子层②.主动运输③.协助扩散(3)TMEM175蛋白结构变化使其不能把溶酶体中多余的氢离子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而使溶酶体中的pH下降,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溶酶体的消化功能【解析】【分析】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小问1详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与分泌蛋白相似,TMEM175蛋白的合成过程是先在细胞内的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由囊泡包裹沿着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由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该过程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小问2详解】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对H⁺具有屏障作用,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维持其中pH的相对稳定,TMEM175蛋白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可将H⁺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为4.6~5.0。【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TMEM175蛋白结构改变将不能把溶酶体中多余的氢离子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而使溶酶体中的pH下降,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的功能。2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透析袋的透性提出以下实验思路:在透析袋中装入甲溶液后,将透析袋放入烧杯中的乙溶液进行透析处理,如图所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袋),观察透析袋内、外的颜色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为可溶性淀粉溶液、乙为碘溶液,袋内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袋外溶液不变蓝,则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2)若甲为可溶性淀粉和少量物质a的混合溶液、乙为碘溶液,透析袋内的溶液最终不呈现蓝色,结合(1)中的实验结论,推测物质a是___________。(3)若甲为葡萄糖溶液、乙为斐林试剂,水浴(55℃)一段时间后透析袋内、外均不出现砖红色,则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4)若甲为麦芽糖溶液、乙为斐林试剂,结合(3)中的实验结论,推测水浴(55℃)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答案】(1)碘可通过透析袋,可溶性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袋(2)淀粉酶(3)葡萄糖和和斐林试剂都不能通过透析袋(4)透析袋内、外均不出现砖红色【解析】【分析】1、要发生渗透作用,需要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水分子总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热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小问1详解】依据信息,袋内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袋外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袋,碘可以通过透析袋。【小问2详解】透析袋内的溶液最终不呈现蓝色,说明加入的物质a导致淀粉被分解,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推断出,a为淀粉酶。【小问3详解】水浴加热后,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和斐林试剂没有相遇,说明了葡萄糖和斐林试剂都不能通过透析袋。【小问4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和(3)中的结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袋,葡萄糖和斐林试剂都不能通过透析袋,麦芽糖比葡萄糖的分子量大,所以,麦芽糖也不能透析袋,这样,麦芽糖和斐林试剂就不能相遇,透析袋内、外均不出现砖红色。23.土壤中氧含量随土壤水分和土壤板结程度而变,O2浓度不仅影响细胞呼吸速率还影响细胞呼吸类型。苹果根系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苹果根系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且无氧呼吸类型只有一种,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曲线表示___________(填“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乙曲线表示___________(填“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2)当O2浓度为0时,苹果根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当O2浓度由0增加到b的过程中,苹果根系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___________,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_________;当O2浓度为b时,苹果根细胞产生的CO2来自_________(填“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3)某同学认为当O2浓度为a时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所以在该O2浓度下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这种观点是_________(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答案】(1)①.CO2释放量②.O2吸收量(2)①.酒精和CO2②.加快③.降低直至为0④.线粒体(3)不正确的【解析】【分析】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小问1详解】依据题图信息可知,当O2浓度为0时,曲线甲CO2释放量不为0,所以曲线甲表示CO2释放量,曲线乙表示O2吸收量。【小问2详解】当O2浓度为0时,苹果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当O2浓度由0增加到b的过程中,苹果根系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加快,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降低直至为0,当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失,苹果根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CO2来自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小问3详解】某同学认为当O2浓度为a时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所以在该O2浓度下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据图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约为0.6,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总量,此时氧气的吸收量为0.3,据此推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05,无氧呼吸释放的CO2=0.6-0.3=0.3,根据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15,则a点消耗的葡萄糖总量为0.05+0.015=0.2;b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氧气的吸收与CO2的释放均为0.7,可计算得此时葡萄糖的消耗量约为0.12,小于a点消耗量,所以,a点的葡萄糖消耗速率不一定最小。24.有科学家提出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合成可用化学渗透假说解释,即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ATP的直接驱动力来自H+浓度差。贾格道夫和他的同事通过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该假说,他们将菠菜叶绿体的类囊体悬浮在pH为4的缓冲液中,待缓冲液充分过膜后,类囊体内、外的pH均为4,将处理后的类囊体快速转移到pH为8的缓冲液中,然后观察到ATP的合成突然出现,类囊体内、外的pH差别逐渐消失,实验过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菠菜类囊体时,为避免类囊体膜蛋白被酶降解,提取液应保持______________(填“低温”或“常温”)。(2)该实验应在______________(填“有光”或“无光”)条件下进行,原因____________。(3)用菠菜类囊体和人工酶系统组装的人工叶绿体,能在光下生产糖类。若要实现黑暗条件下生产糖类,需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生产中发现即使增加光照强度,产量也不再增加,若要增产,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答案】(1)低温(2)①.无光②.无法证明某种能量是来自于光能还是来自膜内外氢离子浓度差(3)①.NADPH、ATP和CO2

②.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和适当提高环境温度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