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现状,挖掘信息技术应用的不足,然后分析初中历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与意义,最后分别阐述“读默讲练”与信息技术结合后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力求通过高精度阅读、默写历史信息、精心讲解、设置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点,自主探索知识内容,将知识要点串联起来并深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结构,打造充满魅力的人本化课堂。关键词:信息技术;读默讲练;历史教学引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读默讲练”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四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并渗透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变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教学效率显著提升。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农村历史课堂中,为“读默讲练”活动开展提供新的抓手,通过信息技术将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眼球,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更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和提升。一、初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现状过去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交通闭塞,致使许多地区尚未联网。学校的历史教学主要采用传统填鸭式方法,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历史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建设速度逐渐提升,网络逐渐渗透到千家万户,一些学校也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等,使历史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但因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素养低下,尽管引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仍然未能得以创新。例如,将原本黑板转成幻灯片教学,只是形式上发生改变,对教学内容与方法并未做出本质性变化,教学效果自然很难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高,大部分农村教师对信息技术认知不足,无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导致教学工作呆板,无论何种教学内容都利用电化教室授课,一些教师甚至将课件调成自动播放,再配上旁白音带领学生学习,此举无疑是将传统人为灌输变成机械灌输,本质上并无法强化教学效果,还可能引发学生反感,消磨学习热情。二、初中历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育优势(一)有助于激发历史学习热情以往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逐渐失去自我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日益削减。在此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中,把图像、动画、音频等元素融入课堂,将抽象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依靠多种教学元素增强知识记忆,促进教学质量与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当历史课本中的文字知识被转换为音频、视频、图像后,学生被动静结合的画面深深吸引,通过观看视频与动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由此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由感官认知朝着理性认知转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二)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学知识主要源于课本,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单一。在信息技术引入后,网络具有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展现,师生只需上网搜索便可获得更多知识,一些疑难点也可得到有效解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渠道传授知识、引经据典,在有限时间内融入更多历史知识,丰富学生的积累,并选取时下热点话题融入课堂,使学生能够透彻地看待历史知识,拉近古代与现代的距离。此举不但可开拓学生眼界,还可节约更多课堂时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三)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改变。教师通过融入音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把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融合起来,使教学模式得以创新,教学课件从原本的黑白板书变成幻灯片,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其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探索我国历史发展的奥秘。同时,在课余实践中教师还可将教学课件分享到班级群,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打破以往单一场所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三、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合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高精度阅读、默写历史知识、精细化讲解与深化练习等方式,使历史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一)高精度阅读,巩固知识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带领学生先逐句、逐段的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最后闭上眼睛完整的回忆课本内容。在“读”环节中,要求教师不仅备课阶段要精度教材与辅助资料,从中选出精华内容,并将其整合起来,提炼出有益的问题启发学生动脑,还要课前做好学生导读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課前预读,深刻感受课文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并在课后熟读巩固知识点。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教师可将教学课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可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的阅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段落、句子间的联系,尤其是小标题间的联系,要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将疑惑之处标记出来,线上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样既有助于理清知识脉络,又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查阅大量中考历史试卷可知,图文资料占据较大比例,材料解析题基本年年出现。对此,教师应锻炼学生解析材料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在线寻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有内涵的图文资料,在课上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其深刻感悟历史。例如,在学习“大跃进”时,教师可上网寻找相关漫画、宣传画等,如“稻穗上的人们”、“一个萝卜千斤重”等等,通过阅读和分析漫画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增强记忆。(二)默写历史信息,促进自主探索为了精准掌握知识点,学生平时阅读要细致,回答问题时排除干扰,要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些字词要与教材内容完全符合,不可出现多字、少字、错字等情况,如“戊戌变法”、“圆明园”等。通过准确熟练的默写,加快答题速度,获得更多分值。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了解历史信息,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其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科学技术成就”时,教师便可线上搜索上世纪50、60、70年代国内典型的科技成果,并制作成短视频,视频中包含成果名称、发明人以及诞生意义。在教学时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誊写到本子上,不仅有助于强化记忆,还可使历史知识讲解更加生动,学生们倾听讲解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在观看视频后获得深刻感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学生也会感叹先人的智慧,在课下自己主动借助网络搜集更多科技成果,了解不同成果对相应行业做出的贡献,增加自身的历史积累。再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结合課本内容与教学目标,课前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这一革命的经过,并动手设计这一革命活动历程的示意图。结果一些学生的作业成果大大超出老师的预期,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折线图形式将革命历程展现出来,不仅设计十分灵动完整,还充分体现了这一革命活动的特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加深了历史知识记忆与理解,进而提高自身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精心讲解,串联知识要点在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成败,教师可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再通过精心讲解,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由此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春天的故事》,并讲述这首歌的内涵,把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中去,成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南巡讲话等一系列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浓郁的历史氛围下主动跟随教师思路展开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好奇,并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和讲解,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奥秘。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现出北京奥运会、神七发射成功、长江三峡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当前祖国的繁荣与强大。当学生们进入状态后,紧接着播放“东方红”视频渲染气氛,并向学生讲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前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只有不断地建设国家,才能够让我们和后代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不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段历史,还增强了爱国精神与民族自信,实现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目标。(四)设置练习题,深化所学内容教师不但要锻炼学生的学识、德行与才艺,还要练习技能、口才与心智。在教学方法方面,练习属于应用模块,学生通过上述的“阅读”、“默写”与“讲解”已经获得了新的认知。为了巩固知识,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深化所学内容,加深记忆。从整体上看,练习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当堂课后练习,可帮助学生加深新知识印象,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问题;另一种是“一题多变”,通过解答某种习题掌握一系列相关习题的解答方法,锻炼学生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还有一种是精心挑选几道典型的综合题,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独立钻研的能力,实现内容深化的目标。在练习题设置时,教师可引入信息技术,围绕课本内容设计一些交互式习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在人机交互下完成。例如,在讲解一战爆发的原因时,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是落实基础知识,二是掌握根本原因,三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偶然与必然性,四是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清楚认知。对此,教师可设置以下练习题,“如果塞尔维亚青年不去刺杀奥匈帝国皇储便可免除一场人类浩劫,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这一问题可将上述教育目标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班级群内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自身的探究能力与表达能力也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