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_第1页
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_第2页
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_第3页
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_第4页
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泰勒规则,作为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强调了利率调整对于稳定通胀和产出的重要性。而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则是将汇率因素纳入泰勒规则,以更全面地理解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重点将放在这一理论模型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应用,并结合相关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详细阐述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理论基础,包括模型的构建、假设条件以及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的机制,探讨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本文将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数据样本,对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将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各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实际作用。本文还将关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分析汇率波动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内外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汇率决定理论概述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旨在揭示货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规律。自20世纪初期以来,汇率决定理论经历了多次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多种流派和模型。其中,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理论模型,为理解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是在传统泰勒规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结合了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该模型认为,汇率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外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差异、国际收支状况、政策干预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货币供求关系、预期和实际汇率变动等渠道,共同决定了汇率的动态变化。在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中,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会影响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而影响外汇供求和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会影响货币购买力,进而影响汇率水平;利率差异会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国际收支状况、政策干预等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特点在于,它不仅考虑了经济基本面因素,还引入了市场预期和政策干预等因素,使得模型更加贴近现实情况。同时,该模型还强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然而,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该模型假设市场是有效的,忽略了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该模型难以完全涵盖所有影响汇率的因素,可能存在遗漏变量的问题;该模型对政策干预的刻画相对简单,忽略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为我们理解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和政策制定。三、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构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理论成为了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在解释人民币汇率动态变化时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基于拓展泰勒规则的汇率模型,以更准确地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动态变化。在构建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时,我们首先考虑了泰勒规则的核心思想,即利率的调整应同时考虑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缺口。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汇率因素纳入模型,形成包含利率、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汇率的拓展泰勒规则。模型设定如下:i_t=i^*+\pi_t-\pi^*+\alpha(y_t-y^*)+\beta(e_t-e^*)]其中,(i_t)表示国内利率,(i^)表示目标利率,(\pi_t)和(\pi^)分别表示实际通货膨胀率和目标通货膨胀率,(y_t)和(y^)分别表示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e_t)表示实际汇率,(e^)表示目标汇率。在模型中,(\alpha)和(\beta)分别表示产出缺口和汇率对利率调整的敏感度。当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会提高利率,此时(\alpha)为正;当实际汇率高于目标汇率时,为了维护汇率稳定,央行也会调整利率,此时(\beta)的符号取决于汇率制度和经济环境。通过引入汇率因素,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过程。在经验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该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各种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机制和程度。我们也要注意到,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经济政策调整等。因此,在运用该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准确性。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问题。通过引入汇率因素并综合考虑其他经济变量,该模型有望为人民币汇率的分析和预测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理论支持。四、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的理论分析基于拓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我们可以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泰勒规则作为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强调了利率调整应当对经济活动的变化做出反应,以维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在拓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中,我们将汇率因素引入,使得货币政策不仅要关注国内经济,还要考虑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从理论模型出发,我们可以分析人民币汇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根据模型设定,汇率水平受到国内外利差、国内外经济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以及货币当局对汇率波动的反应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汇率的动态变化。我们可以利用拓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取向,我们可以估计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从而得到汇率的预期变动趋势。这对于制定货币政策、调整汇率水平以及防范汇率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还可以利用该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探讨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机制,从而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基于拓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汇率变动的内在机制,还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五、经验研究为了验证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在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中的适用性,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经验研究。本研究采用了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至2023年的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权威机构。在经验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构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选择了适当的估计方法。考虑到数据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征,我们采用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引入了状态空间模型来处理潜在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还采用了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在模型估计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外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经济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我们发现国内外利差、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以及国内外经济增长率差异等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结论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除了对模型的参数估计外,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确保经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具体而言,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样本、估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检验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得到的结论均保持一致,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我们根据经验研究的结果,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内外利差、通货膨胀率差异和经济增长率差异等因素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以实现汇率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经验研究,我们验证了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在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中的适用性,并深入分析了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这些结论对于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动态行为、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六、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对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在解释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适用性,这为我们理解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发现经济基本面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强调了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汇率稳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保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平衡。这包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经济结构、加强金融监管等。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和透明度。这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我们还建议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深化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加强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挑战等方式,可以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我们得出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的重要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参考资料:人民币汇率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动态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外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也在加大。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其基本思想是中央银行应设定并调整短期利率,以使其与经济状况相匹配。在泰勒规则的基础上,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考虑了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反馈效应,从而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有效地结合起来。该模型认为,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会影响国内利率,还会通过影响汇率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我们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受到国内外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当国内利率上升或通货膨胀率下降时,人民币汇率通常会升值;而当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时,人民币汇率可能会贬值。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条件等因素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外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等。因此,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央银行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具体操作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影响国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同时,中央银行也需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如贸易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等。我们也可以利用更多的数据和更复杂的方法来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进行深入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汇率动态决定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汇率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政策调整、市场情绪等。本文将聚焦于汇率预期和央行外汇干预这两个重要因素,探讨其对汇率动态的决定作用,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于汇率预期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Mackinnon(2006)认为,汇率预期受到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央行外汇干预方面,许多学者如Baillie(2012)和Choudhry(2014)研究了央行外汇干预的动机、手段和效果。他们认为,央行通过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或发布政策声明来影响汇率走势,以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基于汇率预期与央行外汇干预,汇率动态的决定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基本面: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利率差异等,是决定汇率长期走势的重要基础。政策预期:投资者对未来政策的预期,包括利率政策、货币政策等,将影响汇率预期。市场情绪:市场的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等,通过影响资产价格间接影响汇率。央行外汇干预:央行通过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或发布政策声明来影响汇率短期走势。上述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汇率的动态变化。在这其中,央行外汇干预的作用尤为关键。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干预稳定市场预期,减轻市场波动;另一方面,央行也可能通过干预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如维持汇率稳定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定量分析汇率预期与央行外汇干预对汇率动态的影响,我们选取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至今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来说,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将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市场情绪和央行外汇干预作为解释变量,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模型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各因素对汇率动态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和市场情绪对汇率动态具有显著影响,而央行外汇干预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央行逐渐减少了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转而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引导汇率走势。实证结果还显示,政策预期对汇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即政策调整后的一段时间内,汇率才会做出相应调整。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汇率预期与央行外汇干预对汇率动态的决定作用,并通过经验数据检验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和市场情绪是影响汇率动态的重要因素,而央行外汇干预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特定情况下,如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剧烈波动时,央行外汇干预仍可能对汇率走势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汇率动态决定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和模型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考虑更多影响汇率动态的因素,如国际贸易状况、地缘政治风险等。还可以运用更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如机器学习算法等,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汇率决定理论(ExchangeRateDeterminationTheory)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国际借贷学说(TheoryofInternationalIndebtedness)出现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时期。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4世纪,1861年,英国学者G.I.Goschen较为完整地提出。该学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这一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清楚哪些因素是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崩溃,各国货币发行摆脱羁绊,导致物价飞涨,汇率出现剧烈波动。1922年,瑞典学者Cassel出版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学说。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A,B国的物价水平为P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PA/PB。假定t0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B0,A国货币的汇率为e0,t1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B1,A国货币的汇率为e1。PA为A国在t1时期以t0时期为基期的物价指数,PB为B国在t1时期以t0为基期的物价指数,则依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的缺陷主要有:(1)该学说只考虑了可贸易商品,而没有考虑不可贸易商品,也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更没有考虑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如:环保、绿化、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也没有考虑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如:制度、社会稳定程度、社会文明程度等);(2)该学说没有考虑到越来越庞大的资本流动对汇率产生的冲击;(3)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一般物价水平(物价指数)很难计算,其难点在于:选择何种物价指数,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还是GDP平减指数,还是其他指数。即使指数选定了,如何选择样本商品也是个问题;(4)过分强调物价对汇率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绝对的,汇率变化也会影响物价;(5)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有个前提,即t0时期的汇率e0是均衡汇率,如果t0时期的汇率是不均衡的,那么e1也就不可能是均衡的。利率平价学说(TheoryofInterestRateParity)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1923年由凯恩斯系统地阐述。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该理论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投资者投资于国内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应该与按即期汇率折成外汇在国外投资并按远期汇率买回该国货币所得到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一旦出现由于两国利率之差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其结果是使远期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利率平价学说可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iA是A国货币的利率,iB是B国货币的利率,p是即期远期汇率的升跌水平。假定投资者采取持有远期合约的套补方式交易时,市场最终会使利率与汇率间形成下列关系:p=iAiB。其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平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A国远期汇率必将升水,A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将贬值。反之亦然。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假定,Ep表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则Ep=iAiB。其经济含义是:远期的汇率预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A国货币在远期将贬值。利率平价学说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现实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有特别的实践价值,它主要应用在短期汇率的决定。利率平价学说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之间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利率平价学说的缺陷是:(1)忽略了外汇交易成本;(2)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实际上,资本在国际间流动会受到外汇率管制和外汇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阻碍;(3)假定套利资本规模是无限的,现实世界中很难成立;(4)人为地提前假定了投资者追求在两国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现实世界中有大批热钱追求汇率短期波动带来的巨大超额收益。1944年到1973年布雷登森林体系实行期间,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这一期间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国际收支均衡的角度来阐述汇率的调节,即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这些理论统称为国际收支学说。它的早期形式就是国际借贷学说。这一期间,有影响的汇率理论主要有局部均衡分析的弹性论、一般均衡分析的吸收论、内外均衡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Model)以及注重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中重要作用的货币论。国际收支学说通过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国际收支作用到汇率上。假定Y、Y'分别是该国及外国的国民收入,P、P'分别表示该国及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i、i'分别是该国及外国的利率,e是该国的汇率,Eef是预期汇率。假定国际收支仅包括经常帐户(CA)和资本与金融帐户(K),所以有BP=CA+K=0。CA由该国的进出口决定,主要由Y、Y'、P、P'、e决定。因此,CA=f1(Y,Y',P,P',e)。K主要由i,i',e,Eef决定。因此K=f2(i,i',e,Eef)。所以BP=CA+K=f1(Y、Y、P、P'、e)+f2(i、i'、e、Eef)=f(Y、Y'、P、P'、i、i'、e、Eef)=0如果将除汇率以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已经给定的外生变量,则汇率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到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即:国际收支说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和决定。国际收支说并没有对影响国际收支的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具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结论。国际收支学说是关于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1973年,布雷登森林体系解体,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决定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资本市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成为了汇率理论的主流。与传统的理论相比,汇率的资本市场说更强调了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理论的作用,汇率被看作为资产的价格,由资产的供求决定。依据对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可替代性的不同假定,资产市场说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两者可完全替代。而资产组合分析法假定两者不可完全替代。在货币分析法内部,依对价格弹性的假定不同,又可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假定所有商品的价格是完全弹性的,这样,只需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的。其基本模型是:lne=(InMs-InMs')+a(1ny'-lny)+b(1ni'-lni)a、b>0该模型由Cagan的货币需求函数及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D/P=L(y,i)=kyaib,MD=MS及购买力平价理论三者导出。它表明,该国与外国之间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对各自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决定了汇率水平。1976年,Dornbuseh提出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也即所谓超调模型(overshootingmode1)。他认为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在超调模型中,由于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的超调。1977年,Branson提出了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方法。与货币分析方法相比,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的替代物,风险等因素使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不成立,从而需要对本币资产与外汇资产的供求平衡在两个独立的市场上进行考察。二是将该国资产总量直接引入了模型。该国资产总量直接制约着对各种资产的持有量,而经常帐户的变动会对这一资产总量造成影响。这样,这一模型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了起来。假定该国居民持有三种资产,该国货币M,该国政府发行的以本币为面值的债券B,外国发行的以外币为面值的债券F,一国资产总量为W=M+B+e'F。一国资产总量是分布在该国货币、该国债券、外国债券之中的。从货币市场来看,货币供给是由政府控制的,货币需求是该国利率、外国利率的减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从该国债券市场来看,该国债券供给同样是由政府控制的,该国债券的需求是该国利率的增函数,外国利率的减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从外国债券市场来看,外国债券的供给是通过经常帐户的盈余获得的,在短期内也是固定的。对外国债券的需求是该国利率的减函数,外国利率的增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在以上三个市场中,不同资产供求的不平衡都会带来相应的变量(主要是该国利率与汇率)的调整。只有当三个市场都处于平衡状态时,该国的资产市场整体上才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在短期内,由于各种资产的供给量是既定的,资产市场的平衡会确定该国的利率与汇率水平。在长期内,对于既定的货币供给与该国债券供给,经常帐户的失衡会带来该国持有的外国债券总量变动,这一变动又会引起资产市场的调整。因此,在长期内,该国资产市场的平衡还要求经常帐户处于平衡状态。汇率决定理论博大精深,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