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州、衢州、丽水2023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I.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A.VB.AC.ΩD.C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压单位V,电阻单位O,电量单位C,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电流单位A是国际单
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故选B。
2.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h,
对接后速度约为7.68km∕s,则()
A.“6.5h”指的是时刻
B."7.68km/s”为平均速度
C.研究如何实现对接时,可将“天和”视为质点
D.对接成功后,“神舟十五号”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6.5h”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7.68km∕s”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
C.研究如何实现对接时,不可以将“天和”视为质点,否则无法实现对接,故C错误;
D.以地球为参照,对接成功后,则“神舟十五号”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o
3.灯笼为春节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灯笼用细绳悬挂,在水平风力E的吹动下偏
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并保持静止,此时细绳对灯笼的拉力为耳,则()
A.FT=G
B.FT=F
C.E与Er的合力与G相同
D.若尸增大,灯笼重新平衡时,则Er也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BD.根据题意,对灯笼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
ErSine=F
Fτcosθ=G
解得
FT=Q-
COS0
F=Gtan0
若尸增大,则。增大,Er增大,故AB错误,D正确;
C.由共点力平衡特点可知,E与Fr的合力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故选D。
4.某人从。点由静止开始做无动力翼装飞行,运动到4点后速度斜向下且保持不变,一段时间后运动到8
点,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此人从。点到8点的过程中()
A.加速度一直减小
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运动轨迹图可知,此人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从。到“过程中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故此时人处于失重状态,从/到8过程中人做匀速直线运
动,故人不失重也不超重,故B错误;
C.由于除重力外还有空气阻力做负功,故人的机械一直在减小,故C正确;
D.人一直下降,故重力一直做正功,则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当我们使用有线话筒扩音时,有些由于周围环境中产生的电信号会通过话筒线混入功率放大
器中进行放大,影响扩音的效果。因此,很多优质的话筒线在构造上都采取了防备措施。其原理与以下应
用相同的是()
A.在燃气灶中的电子点火器
B.野外高压输电线上方安装两条与大地相连的导线
C.使空气中的尘埃带电,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
D.汽车喷漆中常采用让油漆微粒与待喷工件分别带异种电荷实现均匀喷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优质的话筒线的原理是静电屏蔽
A.在燃气灶中的电子点火器原理是尖端放电,故A错误;
B.高压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这两条导线的作用是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
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故B正确;
C.使空气中的尘埃带电,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原理是静电除尘,属于静电的利用,
故C错误;
D.汽车喷漆中常采用让油漆微粒与待喷工件分别带异种电荷实现均匀喷涂,是静电喷漆,属于静电的利用,
故D错误。
故选B。
6.在离地一定高度的。点,同时斜向上抛出两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某时刻两小球运动到同一竖直线上,
如图所示,此时两小球均未落地且连线中点恰好与。点等高,阻力不计,则两小球在此过程中()
B.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C.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D.抛出时速度的大小可能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两小球在此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A错误;
B.根据
∆v=gt
可知两小球在此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故B正确;
C.根据
△p=m∖v
由于两球的质量不同,可知两小球在此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不相同,故C错误;
D.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由于水平位相等,所以两球抛出时的水平分速度%,相等;小球竖直方向
有
,12
h=v0yt--gt'
2
可知两球抛出时的竖直分速度/y不相等;根据
%=J*χ+喙
可知两球抛出时速度的大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7.如图所示,用相同表头改装成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用导线把电表的两个接线柱连在一起,能减小移动电
表时指针的晃动,则同等情况下减小晃动效果最好的是连接()
A.电流表“一、3A”B.电流表“一、0.6A”
C.电压表“一、15V”D.电压表“一、3V”
【答案】B
【解析】
【详解】连接两个接线柱后,电表构成回路,晃动电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有感应电流,电表
内的导线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阻碍指针的晃动;由于感应电动势是表头内的导线框产生的,故可将表头
看成一电源,当连接电流表“一、0.6A”时,回路电阻最小,通过表头的电流最大,导线框受到安培力最
大,减小晃动效果最好。
故选B。
8.安装适当的软件后,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及在手机上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手机显示屏所在平面为Xoy平面,X轴、y轴如图所示,Z轴垂直手机屏正面向外。经探测发现当磁场在X、
八Z方向的分量与所建坐标系对应正方向相同时显示的示数为正值,反向时为负值。某同学在某地对地磁
场进行了六次测量,前四次测量时手机屏面保持水平且正面朝上。根据表中测量结果可推知()
测量序号Bx/μTBy∕μTBz∕μT
1-25.130-36.50
2-24.560-36.00
3024.22-36.40
40-24.14-36.50
5-43.94-7.310
6-26.6834.560
A.测量地点位于南半球
B.当地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60μT
C.第3、4次测量时X轴均与磁场方向垂直
D.第5、6次测量时手机屏均与磁场方向垂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磁场如图所示
地磁S极地磁北极
地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由表中Z轴数据可看出Z轴的磁场竖直向下,则
测量地点应位于北半球,A错误;
B.磁感应强度为矢量,由表格可看出此处的磁感应强度
B=啊+B;=5OμT
B错误;
C.北半球的磁场指向北方斜向下,第2、4次测量纥=0,故X轴与磁场方向垂直,C正确;
D.第5、6次测量时,星=0,故Z轴与磁场方向垂直,XQy平面(手机屏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错误。
故选C。
9.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一铅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月球在20
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已知铀一铅定年技术依赖的其中一种衰变链为:2嚷U经一系列a、0衰变后形成aPy
则()
A.Pb比黑U少10个中子
B.2北Pb的比结合能大于端U
C.2£u适合用于医学中的放射性示踪剂
D.U衰变为Pb需经过7次a衰变和6次用衰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2;;Pb的中子数为207-82=125,2北U的中子数为235—92=143,显然气Pb比*U少18
个中子,故A错误;
B.2:沙经一系列a、β衰变后形成更加稳定的毛Pb,且由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可知舞Pb的比结合能大于
2北U,故B正确;
C.2;;U不适合用于医学中的放射性示踪剂,因为其衰变释放的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故C错误;
D.设衰变为2;;Pb需经过"次a衰变和,〃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及电荷数守恒,可得
235=207+4«
92=82+2»-m
联立求得
”=7
〃?=4
故D错误。
故选B。
10.“羲和号”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取得了多项国际首次记录,其运行于距地面高度为517km的太阳
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1.49x10”m,万有引力常量
G=6.67×10^"N∙m2∕kg2,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IOm/s?,则“羲和号”的()
地球公转轨道
L-----------4
/'—冬阳同步轨道
AA/
'、、,,
J------,
A.绕地运行周期约为96分钟
B.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C.绕地运行周期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
D.绕地运行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2.0x10-8倍
【答案】A
【解析】
【详解】A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瑞丁姆(RM)
在地球表面上有
CMm
G-=mg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T≈96min
可知其绕地运行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故A正确,C错误;
B.“羲和号”仍然围绕地球运动,故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故B错误;
D.地球公转的周期为7=365χ24χ6Omin=52560Omin,则其绕地运行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
96
二二=2x]0T倍,故D错误。
525600
故选Ao
II.家用风力发电机可分布在用户附近,是一种可靠的发电模式。某户家庭安装了一台风力发电机,它的叶
片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0.9m的圆面。某段时间内该地区的风速是IOnVs,风向恰好与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kg/Il?,假如这个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内10%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π取3,则此
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大小为()
A.14.5WB.29.2WC.145.8WD.29I.6W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f时间内空气动能为
Er=-mv2=ɪpvtSv2=ɪpπr1vit
k222
则此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约为
10%Ek
Pd=----------
t
代入数据解得
P=145.8W
故选C。
12.在X轴上有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V、N,分别位于X=-7m和x=6m处,振幅均为4=8Cm,起振方
向均向上,产生的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大小相同。£=0时刻M开
始振动,7s后两波源产生的波均恰好传到坐标原点此时M点处于波谷,OM间还有一个波谷。则()
,”/Cm
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一√0^6x/m
A.M的相位比N超前不
B.∕=6s时,A/移动到X=-Im处
C.0~10s内,X=I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16Cm
D.两列波相遇后,X=-2m处的质点位移始终为0
【答案】C
【解析】
【详解】A.7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6x/m
3
由题可知,OW间恰好等于1-4,因此波长
λ=4m
IJi
两列波恰好同时到达。点,波速相同,波源M比N提前振动了一T,因此M点的相位比N超前一,A错
42
误;
B.波源州只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会随波迁移,因此不会移动到X=-Im处,B错误;
C.波速
%7m.
V------=I1mZs
t7s
波源N比/点迟振动Is,当片6s时,波源N产生的波传播到X=Im处,该质点开始振动,当Z=8s时,恰
好经过工了,通过的路程
2
s=2力=16cm
此时,M点产生的波恰好到达该点,在该点两列波的相位相反,该点是振动减弱点,以后保持静止不动,
因此0~IOs内,X=I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16cm,C正确;
D.两列波相遇后,x=—2m处是振动加强,振幅为16cm,D错误。
故选C。
13.如图所示为一直径处镀银的半圆形介质,。点为圆心,半径为七一细黄光束从C点平行直径48入射,
入射角6=60°。光束经48边反射,在圆弧BC上某处折射后,恰好以垂直48的方向向上射出,已知
SinI5。=理二&,cosl5。=®^,则
A.该介质的折射率为G
B.光束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为
C.仅将入射点下移,光束可能无法从介质中射出
D.仅将黄光束改为紫光束,光束可能无法从介质中射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可知,光路图如图所示
。为光线反射点,E、E点相对于底面/8对称,C、。和厂三点共线,光的入射角为i=60°,折射角为
r,出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由几何关系得:
ZDCO=NDFo=NDEO=r
根据折射定律有
sinz_sini'
sinrsinr
代入数据解得
i'=ι=60o
连接ER,即有
NOEF=NoFE=60o
即得:
ZEOF=60°
NFOD=NEOD=30o
于是由几何关系得
NCo9=150。
则
180o-1500=2r
由上各式联立解得
/•=15。
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sinzsin60o
n=------=---------
sinrsinl5o
解得
3√2+√6
n=------------
2
A错误;
B.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为
√6+√2
x=2Λcosl50=-——R
2
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
cy—_—2c___________
〃3V2+ʌ/ð
光束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为
X(3+2√3)/?
t——―--------------
Vc
B正确;
CD.由上光路图分析可知,仅将入射点下移或者仅将黄光束改为紫光束,光束都能从介质中射出,CD错
误。
故选B。
二、选择题U(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压力传感器可制成电子秤
B,波长越长的电磁波更有利于雷达定位
C.楞次定律的得出运用了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
D.为减少输电过程中感抗、容抗等带来的损耗,输电时常采用直流输电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电子秤使用的测力装置通常是压力传感器,所以利用压力传感器可以制成电子秤,A正确;
B.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因为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可以更好的反射,因此雷达使
用的电磁波是波长比较短的微波,B错误;
C.楞次定律的得出运用了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C正确;
D.高压输电线路中的感抗和容抗都是因为交流电所产生的,如果采用直流输电,没有了交流效应,也就没
有了电感或电容,就没有了感抗和容抗,只剩下电阻了,D正确。
故选ACDo
15.氢原子从某一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了频率分别为匕、匕的两种光I、II。用光I照射图中的实
验装置,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I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0。此时保持装置
不变,改用光∏照射,电流表示数为0,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时,电流表中开始有电流通过。
A.ηt∕2=v2t∕1
B.产生光I时,氢原子跃迁到的能级更低
C.用同一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光∏的条纹间距更大
D.改用光∏照射后,滑片P向α端移动电流表中才能有电流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当电压表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0,则有
EkI=牝-%,eq=Eld
联立解得
吗=牝一%
同理,当电压表示数为时,则有
eU2=hv2-Wn
联立解得
hvi-eU}=hv2-eU2
故A错误;
B.由题可知,光I的频率更大,故光I的能量更高,所以氢原子跃迁到的能级更低,故B正确;
C.由题可知,光∏的频率更小,则其波长更长,根据
∆x=-λ
d
可知用同一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光11的条纹间距更大,故C正确;
D.改用光∏照射后,滑片尸向6端移动,则A端电势更高,则AK之间的场强向左,故电子受到的电场
力向右,此时电流表中才能有电流,故D错误。
故选BCo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实验题:图1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的实验方案,图2是实验测量得到的纸带,其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挂上托盘和祛码,调节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ii)取下托盘和祛码,测出其总质量为,”,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
(iii)改变祛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尸的关系。
(1)纸带1是步骤(i)中打出的纸带,由此可以判断。
A.调节后木板的倾角过小
B.调节后木板的倾角过大
C.调节后木板的倾角适中
(2)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可读出纸带2计数点3处的读数为cm,打下该点时小
车的速度为m/so(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满足小车质量例远大于托盘和祛码的总质量加
B.实验在作α-/图象时,把mg作为尸值
C.改变祛码质量再次实验时,斜面倾角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答案】①.C②.6.55Cm(6.50~6.60cm均给分)③.0.40(0.39~0.41m∕s均给分)④.
BC##CB
【解析】
【详解】(1)[1]纸带1上的点间距是均匀的,说明小车打纸带1时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可以判断调节后
木板的倾角适中。
故选C。
(2)[2]纸带2计数点3处的读数为6.55cm;
[3]由纸带2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为
T,13
T=3x∙s=s
5050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匕=迎
32T
代入数据解得
V3=0.40m∕s
(3)[4]A.实验过程中挂上托盘和祛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例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然后去掉托盘和祛码,则小车下滑过程中的合外力就等于托盘和祛码的重力,不需要满足小车质量"远大
于托盘和祛码的总质量,",故A错误;
B.由A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力就等于托盘和祛码的重力〃?g,故实验在作α-尸图象时,把Mg
作为产值,故B正确;
C.改变祛码质量再次实验,则改变了小车所受的合力,即改变了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小车所受
沿斜面向上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故斜面倾角需要重新进行调整,故C正确。
故选BCo
17.有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做“验证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在竖直木板上贴有白纸,
在木板上方4处固定一根带有两个绳套的橡皮筋,一绳套悬挂钩码,另一绳套用弹簧秤水平拉着,静止后
记录两绳套方向及结点。的位置,读出弹簧秤读数耳,测出钩码重量G:后仅用弹簧秤将橡皮筋仍拉至O
点并读出此时弹簧秤读数E。
(1)乙、丙两图是两位学生作出的验证图,你认为合理的是O(选填“乙”或“丙”)
(2)保持橡皮筋拉力与弹簧秤拉力间的夹角不变,弹簧秤从水平位置开始拉动橡皮筋,直至橡皮筋变为水
平,在此过程中,弹簧秤中显示的拉力耳将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①.丙②.A
【解析】
【详解】(1)[1]以。点为受力分析对象,实际作用效果的力一定在W这条直线上,而通过作图法得出的
理论值与实际值会有一定的偏差,所以丙图合理。
(2)[2]作出。点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
根据作圆法可知,为保持橡皮筋拉力与弹簧秤拉力间的夹角不变,即K从1位置移到2位置过程中,耳一
直变大。
故选Ao
18.某小组想研究“探究电磁感应电流的方向”实验中的小线圈乙,小组成员想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线圈的内
径以绕制一个相似的线圈,他可利用图甲中游标卡尺的(选填"A”、"B”、“C”)部件,测出
螺线管的内径大小如图丙所示,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mm。
【答案】①.A②.19.30
【解析】
【详解】[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线圈的内径以绕制一个相似的线圈,他可利用图甲中游标卡尺的A部件;
⑵游标卡尺读数
19
d=2.5cm-6×——mm=19.30mm
20
19.某小组要测一量程为3V电压表V的内阻先采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如图所示为采用的挡位和
【答案】2.6kQ(2.6〜2.7k。之间均给分)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欧姆表的挡位是XIO0,则其读数为
26×100Ω=2.6kΩ
20.某小组要测一量程为3V电压表V的内阻Hv,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其内阻约为2.6kQ。小组成员
想进一步精确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0.10;
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为5kQ;
电阻箱4:阻值为0-9999。;
滑动变阻器尺2:最大阻值5Q,额定电流3.0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Y和电流表A直接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l的电压和电流,再
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小组成员利用图(甲、乙)所示电路进行测量,请用笔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3)设电阻箱读数为4,分别测得电压表Y的读数为U∣,电压表V2的读数为。2,写出电压表Y内阻
的表达式&V=(用火1,5,等物理量表示),不断改变电阻箱阻值,根据测得数据绘制图像如
图(丙)所示,可求得RV的值约为kΩo(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甲
【答案】①.电流表A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Y的电流②.
乙
③∙RL磊名④.2.67
【解析】
【详解】(1)[1]将电压表M和电流表A直接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由于电压表Y内阻很大,
使得通过电流表A的电流很小,可知电流表A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的电流,故方案实际上不可行。
(2)[2]根据电路图,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
乙
(3)[31设电阻箱读数为4,分别测得电压表Y的读数为G,电压表V2的读数为。2,则通过电压表Y的
电流为
!.U「U、
可得电压表Y内阻的表达式为
RV旦=5R
Au2-ui
[4]根据
RV=-U'-R∖
U「U\
可得
UI_RT
-----------ʌv-----
U「U\Ri
U.1
可知〃〃一刀图像的斜率为
u2-u∖Rl
08
Λ=A=ʌkΩ≈2.67kΩ
v0.3
21.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三个不同过程,分别是。状态到b状态的等温变化、6状态到C
状态的等压变化、C状态回到到。状态的等容变化。已知。状态的压强为4=3.0xl()5Pa,温度为7;=300K,
b状态的压强为£=4.0XIO'Pa,到C的过程中体积增加了IOOCm3。
(1)在α到b过程中热量传递的情况(写出是“吸热”或是“放热”);
(2)求C状态时对应的温度4,
(3)求6到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的大小。
【答案】(1)放热;(2)400K;(3)40J
【解析】
【详解】。到6过程体积减小,外界对内做功,因为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即
IV<0
AU=O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α到6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2)由查理定律可知
空=2
4.0×IO5
×300K=400K
3.0×105
(3)b到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
W=PhW
代入数据解得
^=4.0X105×100×10^6J=40J
22.有一游戏装置,在光滑水平面/C上安装一弹簧发射架,已知/8为弹簧原长,弹力做功〃与压缩量Ax
1,
的关系为少=—左AT,弹簧劲度系数左=80N∕m,压缩量AX可调,斜面。的倾角为6=53。,长为
2
L∣=2m.质量根=0.05kg的物块P被弹簧弹出,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物块P与斜面。。间的动摩
19
擦因数χ∕1=—«斜面在D点处与半径R=0.40m的光滑圆形轨道相切连接,圆轨道的最低点E与水平轨
道E/相切连接,E尸轨道与CO斜面略错开。质量为M=O.15kg的物块。放在距离E点4=L60m的G
点处,两物块与水平轨道EF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外=J,紧靠尸点右侧下方有一距EF为h=0.80m的平台,
O
平台足够长。物块P与物块0碰撞后粘在一起向前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物块均可看成质点。
(1)若压缩量Ar=5cm,求物块产第一次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物块尸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则物块尸通过圆轨道最低点E时对轨道的压力;
(3)若物块P不脱离轨道且能够撞上物块。,Ax至少为多少?
(4)若物块产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G点右侧轨道长度S可调,则S多大时两物块在平台上的落点与E
点水平距离最远?水平最远距离为多少?
RWWW∖Λ(^
AB
【答案】(1)vc=2m∕s;(2)3N;方向竖直向下;(3)Δx=0.20m;(4)s=0.30m,XmaX=21m
【解析】
【详解】(1)由8到C,根据能量守恒可知
-kΛx2=-^
22mvc
解得
vc=2m∕s
(2)物块产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
2
mg=戈
得
v0=2tn∕s
从最高点到E点,根据动能定理
I2I2
mg2R=~mv-5加%
可得
V=V20m∕s
在E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_mv1
F—mg=-----
R
解得
F=3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E"=3N
方向竖直向下
(3)当恰好过圆周运动最高点的情况下
2
-μ2mgL=O-^mv
解得
Zz=8m>1.60m
能撞上物块Q
根据能量守恒
I..OrLC。TLCC(R-Rcos53)=ɪ/wvθ
-κ∕∖x-mgLxsin53-μxmgLxcos53-mg
解得
ʌr=0.20m
(4)从E点到。点,由动能定理
71mv21tnv2
-R,mgLI=~∖~2
可得
V1=4m∕s
根据动量守恒
mvy=(Λ∕+WJ)V2
可得
v2=lm∕s
则从G点到轨道右侧
2
-μ1(Λ∕+m^gS=ɪ(ʌ/+W)V3-ɪ(ʌ/+m
可得
V3=ɅPF
由平抛公式
,12
h=2gt
得
t=0.4s
所以水平距离
X=I.60+S+=—I[1—1∙s)++2.0
所以当S=0.30m时
XmaX=2∙Im
23.如图所示,电阻为2R、半径为2r的粗细均匀的金属轮环4可绕其中心轴Q转动,有一质量为机的重
物通过绕绳挂在半径为,•的绝缘轮盘4边缘,在重物的带动下4、4轮以相同的角速度同轴转动(不考虑
由于绕绳引起的半径变化)。电阻不计、半径为厂的另一金属轮环4在4轮的带动下绕中心轴°?转动,两
轮始终保持接触且无相对滑动。4轮的另一端通过电刷与导线相连,其左右两侧的接触点与轴心在同一直
线上。4轮的中心轴由导线与外接金属轨道相连,其中心轴与环之间由3根电阻均为R的导体棒连接,相
邻两根导体棒间夹角为120。,两圆环接出的导线通过金属轨道形成闭合回路。一质量为用、电阻为R/2的
导体棒MN放置在倾角6=37°的轨道上,导体棒MN与轨道垂直,与轨道的动摩擦因素为〃=0∙5(可认
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轨道间距为L=(L〉3尸)。在图中的120。扇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
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8,开始时导体棒MN被固定。(不计轮环与电刷、中心轴之间的阻力,轨
道、导线及各接触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轮盘4在重物拉动下转动,判断导体棒MN上电流的方向;
(2)当轮盘4以角速度⑦转动时,求4轮中导体棒转动所产生电动势E的大小;
(3)当重物匀速下落时,求其速度V的大小;
(4)若在倾斜轨道间加上磁感应强度为8且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重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当重物下
落速度在多大范围内时,解除导体棒MN固定装置后其仍能维持不动。
7M
□
【答案】(I)电流方向由N指向A/;(2)Bωr…”辨;⑷嬲<”簧
【详解】(1)根据右手定则知电流方向由N指向M-.
(2)由题可知4轮的角速度为20,则有
E=如"=B"
2
(3)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βr2vY
3BW
mgv/
V4R
解得
4mgR
V=-------
3B2r2
(4)电流为
Bcor2
r1=-------
47?
根据平衡条件,当静摩擦力最大且沿轨道向上时有
.BVT2C
mgsm"N=8N——!—LR+μmgcos8
4Rr
解得
4mgR
vɪ=---
15B2rL
当静摩擦力最大且沿轨道向下时有
.CnBfT2r
mgsintz)ι+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5009.31-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分析化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果树病虫害防治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中药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翻译批评与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双语食品营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反应工程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口腔探究性学习(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英语读写(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际贸易实务销售合同
- 《MySQL数据库入门》教学设计X
- 巡察培训课件村级
- 富士康集团流程管理制度(附流程表单)全套
-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 足浴技师培训管理制度
- JGJ362-2016 塑料门窗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
- 粤教版小学科学《探究技能:控制变量 》课件
- 红砖砌墙施工方案范本
- 第十三章进化计算课件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认证备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