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I第一章总则 51.1规划背景 51.2评价目与内容 71.3评价根据 81.3.1关于法律、法规 81.3.2评价技术规范 91.3.3有关文献及技术资料 101.4环保目的 101.4.1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对象 101.4.2规划区域环保目的 101.5评价工作级别及范畴 121.5.1生态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 12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 121.5.3大气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 131.5.4声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 131.5.5评价时段 131.6评价原则 131.6.1环境质量评价原则 131.6.2排放原则 141.6.3、水土流失防治原则 151.7评价办法及评价工作程序 161.7.1评价办法 161.7.2、评价工作程序 17第二章规划概述 182.1规划范畴 182.2规划目的 192.3规划重要内容 192.3.1水资源规划 202.3.2节水规划 212.3.3防洪规划 222.3.4水电开发规划 232.3.5水资源保护规划 232.3.6水土保持规划 24第三章规划区域环境概况 263.1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与交通 263.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63.1.2社会经济 263.1.3交通 273.2自然环境概况 273.2.1地形地貌 273.2.2地质 283.2.3地震 283.2.4土壤 283.2.5水土流失 293.2.6气候 293.3水环境 293.3.1河流水文 293.3.2泥沙 303.3.2水质 313.3.3水资源运用现状 313.4生态环境 323.4.1植物 323.4.1陆生动物 363.4.3水生生物 363.5大气与声环境 363.6社会环境 363.6.1经济状况 363.6.2旅游资源、文物古迹 373.6.3人群健康 373.7规划区内重要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373.7.1重要环境问题 373.7.2规划区不受规划影响前提下环境发展趋势 38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0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04.1.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04.1.1.1对陆生植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404.1.1.2对陆生动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404.1.1.3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414.1.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24.1.2.1对陆生植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424.1.2.2对陆生动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434.1.2.3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434.1.2.4工程运营对电站下游生态环境影响 444.1.3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预测和分析 444.2水环境影响评价 454.2.1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54.2.1.1施工期对地表水质影响预测与分析 454.2.1.2施工期对水文影响预测与分析 464.2.2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64.2.2.1运营期对地表水质影响预测与分析 464.2.2.2运营期对水文影响预测与分析 474.2.3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84.3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494.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04.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04.6固态废弃物影响评价 514.6.1施工期影响 514.6.2运营期影响 524.7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524.7.1库岸稳定 524.7.2水库渗漏 534.7.3诱发地震 534.8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34.9人群健康影响评价 54第五章环保办法 565.1环境影响减缓办法目的 565.2环境影响减缓办法 565.2.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办法 565.2.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办法 575.2.3水土流失减缓办法 575.2.4大气环境影响减缓办法 585.2.5声环境影响减缓办法 585.2.6固态废弃物影响减缓办法 585.2.7人群健康影响减缓办法 59第六章公众参加 606.1公众参加概况 606.1.1公众参加方式、范畴、内容 606.1.2公众参加调查成果及阐明 616.2调查记录成果 616.3对公众意见贯彻状况 64第七章监测与跟踪评价 677.1对规划详细项目环评规定 677.2监测筹划 677.2.1施工期水质监测筹划 687.2.2运营期水质监测筹划 687.3跟踪评价筹划 69第八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708.1评价结论 708.2建议 71第一章总则1.1规划背景XX河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境内,为内陆河,属柴达木河水系,发源于鄂拉山西南约根涌,源头海拔5092m,由东南流向西北,最后汇入柴达木河。流域内地形条件复杂多变,中上游位于高山峡谷中,两岸均为荒山秃岭,地面坡度在40°-45°之间,植被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宽度20-50m,出山后进入XX山前倾斜平原,河水至此分散多股,与夏日哈河汇合变为潜流汇入柴达木河。XX河总河长123km,平均坡降12.6‰。流域属于温带荒漠区,为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少雨干燥,蒸发强烈。XX河近年平均径流量5.156m3/s,年径流总量16260万m3。XX河流经XX镇、热水乡和夏日哈镇。XX镇内万亩灌区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灌区渠系建筑物运用系数不高,大量已耕种近年土地由于灌溉困难,产量增长不明显,尚有某些耕地因表土盐分汇集过多而弃荒。热水乡沟深缺水,草原偏远,缺少骨干水利工程,缺水严重。夏日哈镇是农牧结合镇,有丰富水力和矿产资源,境内农田由于长期漫灌盐渍化限度较大,需要进行灌溉改良;由于长期使用和管理不善,渠道设施系统紊乱,农田用水无一定规则,村民各自为用,渠系建筑物破坏严重。跨渠排洪涵洞数量少,遇到大雨,山洪常冲毁渠道。随着乡镇发展,人为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总体来讲,XX河流域面临问题是:水资源开发运用矛盾突出,挥霍严重,运用效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洪灾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浮现上述问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理解决及遏制这些问题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协调水资源开发运用与生态环保关系,提高流域防洪减灾、生态环保和综合管理能力,实现水资源优化配备、节约和保护,加快开发本地水能资源,以水资源可持续运用增进本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青海省海西州水务局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XX河流域综合规划。规划重要内容涉及:依照XX水文站水文资料,全面精确地评价XX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和特点,系统评价流域水资源数量、质量、能量、可运用量等,依照社会经济发展预测、节水、水资源保护运用规划,做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保证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提出流域防洪规划,建立涉及各种工程办法和非工程办法在内,以乡镇为中心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依托防洪工程保证中心乡镇、人口汇集地和重要粮食生产区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非工程办法重要是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来规避洪灾风险;提出流域水电开发运用规划,建议建设3个水电站,合理开发水能以代替煤和生物能,既减轻农民承担,又减少对环境破坏;最后提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规划。XX河流域水污染重要来自城乡生活污水、农田施肥污染以及某些工矿公司生产用水,源头区重要为水土流失污染水源。因而要通过构造调节和技术革新,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还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工业废水重复运用率;加强城乡排水管网建设,污水集中解决排放;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管理,防止垃圾倾倒河岸污染水资源;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合理施用农药,要逐渐控制农作物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物种;积极营造各种防护林体系以及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减少水土流失。规划实行后将有助于流域水资源高效合理配备、生态环境改进、水污染防治、防洪以及水能资源合理开发运用。为贯彻国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关政策,需要对规划实行后也许导致不利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保之间关系。为此,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受海西州水务局委托,承担了XX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与规划编制人员、委托单位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和探讨,并积极开展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公众参加等工作,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流域内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状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规范和导则,对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评价,编制完毕《青海省海西州XX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2评价目与内容为缓和近年来XX河流域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矛盾,保证流域内城乡和重要粮食生产区防洪安全并增进下游生态平衡,海西州水务局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并完毕了《XX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拟通过各项工程办法和非工程办法加强流域综合开发运用和一体化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XX河流域属于生态脆弱区,规划实行后也许会对流域内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必要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重要目是:以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遵循初期介入、整体性、公众参加、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论证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运用规划与区域环境和有关规划协调性,提出规划方案也许涉及环境敏感问题,及时纠正规划缺陷,完善规划方案,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保之间关系。XX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详细内容如下:依照规划方案,结合规划流域段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分析该规划对周边环境也许产生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保之间关系;针对规划也许带来不良影响限度和范畴,提出减缓和避免不良影响防治对策;依照规划也许带来影响,提出对规划内详细项目环境评价规定,制定监测和跟踪筹划;依照国家关于法规和政策,从环保角度对该规划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规划内详细项目设计以及公司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根据。1.3评价根据1.3.1关于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行条例》1992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行条例》1993年9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务院1999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函[]4号《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函》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函[]11号《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函》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加暂行办法》(6月22号)其他有关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献等。1.3.2评价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评价》HJ/T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征求意见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1.3.3有关文献及技术资料XX河流域综合规划;都兰县XX河流域自然、社会现状详细资料都兰县XX河流域水文(涉及地下水)监测数据都兰县XX河流域植被退化、沙漠化等环境变化资料1.4环保目的1.4.1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对象XX河流域综合规划在发电、防洪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也将给建设工程施工区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依照工程特点和影响区环境特性,XX河流域综合规划评价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但是位于XX河畔热水古墓属于历史文物遗迹,热水古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水墓群有大小古墓余座。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其中织锦袜、丝织品极为贵重,是国内1996年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这墓葬群中血渭1号大墓系全国十大古墓之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XX河北岸山前洪积扇平台上,从正面看像一种“金”字,因而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大墓构造风格独特,为国内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XX河流域综合规划中水电工程处在热水古墓保护范畴之内。热水古墓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畴内进行其她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必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进行原址保护,保证工程施工不对文物导致损害。1.4.2规划区域环保目的生态环保目的保护XX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防止XX河下游泉集河——柴达木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水资源与水环保目的合理拟定XX河流域地表水可运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维持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供补平衡,保证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运用;维持和保护河流(湖、库)和地下水环境功能。水土流失对规划实行也许对规划区域导致水土流失进行综合防治,改进水土流失状况。重要保护对象是库区及库周边区土地、防洪堤、水电站主体建筑物及道路施工区土地及渣场范畴内土地。规定合理调配工程永久性占地和施工暂时性用地,尽量减少对耕地和经济林地占用和影响,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用办法防止导致新水土流失。声环境与空气质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XX河流域综合规划实行规划区内声环境现状为《都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1类原则,保护目的为规划区域内居民点以及规划实行建设时施工人员。规划河段沿线空气质量现状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保护目的为规划区域内居民点以及施工人员。社会经济增进XX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防洪安全;保障城乡生产、生活供水安全;合理开发运用水能资源,优化电能供应。1.5评价工作级别及范畴1.5.1生态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拟建工程建设影响范畴不大于50km2且不不大于20km2,在建设期和水库蓄水期,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将发生一定变化,重要生态影响鉴别如下:生物量减少<50%,物种变化不大,以为异质性限度减少不大,相对同质变化不大,物种多样性减少<50%,不会导致珍稀濒危物种消失,绿地数量减少<50%、分布不均,连通性变差,不会导致荒漠化,依照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档级拟定原则,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依照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互相依存关系划定本次生态环境评价范畴为:1水库沉没区水库正常蓄水位如下区域和水库迎水坡地段。2施工区水电站坝址所在河谷两岸以及坝址下游区域,涉及施工工地、弃碴场、场内新增交通公路、施工人员办公和生活区等。3坝址下游区规划各级电站库区范畴及也许引起减脱水河段。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坝址处近年平均流量5.156m3/s,属小河,XX河干流水体现状环境功能为Ⅱ类,该工程建成运营后污水排放量很小,只在施工期间有施工生产废水(重要是悬浮物浓度较高砂石料加工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排放,依照HJ/T2.3—93中分级判据,该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拟定为三级。评价范畴为规划各级电站库区范畴及也许引起减脱水河段。1.5.3大气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该工程运营自身无大气污染物排放,只在施工期施工场地与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建设、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粉尘与扬尘,施工机械和运送车辆排放少量废气,施工人员生活炉灶有少量烟尘、SO2等污染物排放,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远不大于2.5×108m3/h,工程所在区为山区,属于复杂地形。依照HJ/T2.2—93中分级判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评价范畴为以施工区为中心边长为2km×3km范畴内。1.5.4声环境评价级别及范畴该工程在运营期不排放噪声,施工期间山石钻孔、爆破、混凝土拌和、车辆运送等活动将产生噪声污染,但多为间歇性和暂时性。工程施工区涉及:水库、防洪堤、水电站主体建筑物及道路施工区。施工区声环境现状功能为1类区,依照HJ/T2.4—1995中分级根据,该规划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拟定为简评。评价范畴为施工区边界外1km范畴内。1.5.5评价时段XX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及运营期。1.6评价原则1.6.1环境质量评价原则大气环境质量原则见表1-1。表1-1环境空气质量原则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备注SO2日均值0.15mg/Nm3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原则》二级1小时平均0.50TSP日均值0.30mg/Nm3NO2日均值0.08mg/Nm31小时平均0.12环境噪声质量原则见表1-2。表1-2环境噪声质量评价原则评价时段原则限值单位备注昼间55dB(A)GB3096-1993《都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1类夜间45dB(A)地表水环境质量原则见表1-3。表1-3地表水环境质量原则项目浓度限值单位备注PH值6~9无量纲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原则》Ⅱ类悬浮物(SS)≤25mg/L高锰酸盐指数≤4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mg/L总砷≤0.05mg/L总磷(以P计)≤0.1mg/L总氮(以N计)≤0.5mg/L氟化物(以F-计)≤1mg/L硫化物≤0.1mg/L1.6.2排放原则规划产生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原则》16297-1996。由于水电项目和防洪堤产生大气污染属于无组织污染,因而,按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废气排放原则值见表1-4。表1-4废气排放原则污染物单位原则值备注二氧化硫mg/m30.40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原则》二级二氧化氮mg/m30.12颗粒物mg/m31.0污水综合排放原则见表1-5。表1-5污水排放原则项目浓度限值单位备注PH值6~9无量纲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原则》一级悬浮物≤70mg/LCOD≤100mg/LBOD5≤20mg/L石油类≤5mg/L厂界噪声执行《工业公司厂界噪声原则》(GBl2348—90)II类;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原则见表1-6,工业公司厂界噪声原则见表1-7。表1-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原则施工阶段重要噪声源噪声限值Leq[dB(A)]标准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构造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65表1-7工业公司厂界噪声原则评价时段原则限值单位备注昼间60dB(A)GB3096-1993《都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2类夜间50dB(A)该规划评价重要执行上述原则。对当前暂无评价原则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时,有公认阈值,按公认阈值进行评价;对既无公认阈值又无参照原则环境因子,拟相对于现状作影响分析。1.6.3、水土流失防治原则评价区水土流失执行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原则》,见表1-8。表1-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原则级别侵蚀模数t/(km2·a)微度侵蚀(无明显侵蚀)<500轻度侵蚀500~2500中度侵蚀2500~5000强度侵蚀5000~8000极强度侵蚀8000~15000激烈侵蚀>15000水土流失防治原则按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执行一级原则,各项指标限值表见表1-9。表1-9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标准指标一级原则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2土壤流失控制比1.51.23拦渣率(%)95954扰动土地整治率(%)*955林草覆盖率(%)*256植被恢复系数*98注:1、表内“*”表达:指标值应依照批准水土保持方案办法实行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根据之一;2、一级原则,系指依法划定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止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及省级防止保护区。1.7评价办法及评价工作程序1.7.1评价办法在现场勘查、环境监测、专家征询、基本资料收集等基本上,初步拟定规划区环境现状。结合规划项目特点及环境特性,拟定预测评价重点,对不同环境要素分别采用相应预测评价办法,详细如下:规划区域环境背景调查分析(1)生态环境:A、陆生植被: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与样地调查相结合;B、陆生动物:收集资料进行分析;C、水生生物:收集资料进行分析;(2)水环境运用规划内项目已有水资源论证报告,结合现场调查和监测资料;(3)环境空气及声环境采用现场踏勘,结合资料收集等办法。(4)规划区社会经济收集规划涉及到XX镇、热水乡和夏日哈镇社会经济资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辨认采用情景分析法辨认规划对规划区域周边环境影响。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采用情景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等,对规划产生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公众参加通过座谈会和调查表法收集公众个人和社会团队对该规划意见,记录整顿后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中。1.7.2、评价工作程序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放弃规划放弃规划有重大环境影响规划采纳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修改规划目的或规划方案评价结论规划分析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辨认与拟定环境目的/评价指标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办法编写报告书、篇章或阐明实行监测与跟踪评价公众参加图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第二章规划概述2.1规划范畴XX河流域综合规划范畴是整个XX河流域,地处柴达木盆地边沿,为盆地与高原交接地带,流域涉及热水乡、XX镇和夏日哈镇。XX河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为柴达木盆地第六条大河,发源于昆仑山脉独龙山,河源海拔5092m,由东南流向西北,进入盆地与夏日哈河汇合后,以潜流形式注入柴达木河,最后流入北霍布逊湖。河长152km,集水面积4434km2,河道平均比降12.58‰,河宽20~50m,河床为沙砾石。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近年平均流量5.156m3/s,近年平均径流量16260万m3。图2-1XX河流域图夏日哈河是XX河一级支流,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都兰县境内,发源于哈次谱山西侧,河源海拔4720m。上游干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河源一带河床较窄,为时令河;中游流经南戈滩,流向转为从东向西,河水潜入地下,潜流至南戈泉后,以泉形式溢出地面,出山口后,河道转为从东北向西南,与XX河汇合后潜入戈壁滩,与香日德河汇成柴达木河,最后流入北霍布逊湖。河长80km,集水面积973km2,河道平均比降19.4‰,河宽10~20m,河床为沙砾石。河流以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近年平均径流量3873万m3。XX河流域见图2-1。2.2规划目的提出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方案,和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备、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总体布局及实行方案,增进XX河流域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关系改进,以水资源可持续运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提出规划目的见表2-1。表2-1XX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运用规划目的水平年规划目的2030年水资源配备·拟定流域水资源总量·预测社会经济生活用水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节水·,改进灌溉面积为6.6万亩·2030年改进灌溉面积9.3万亩水电建设·在XX河上规划建设2座水电站·在夏日哈河上规划建设1座水电站防洪目的·要以乡镇和局部重要地区防洪为重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工程办法与非工程办法相结合”综合治理办法水土保持·以草原水利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加大人工种草造林,休牧还草,封山育林力度,改进生态环境,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水资源保护·工业废污水所有解决达标·解决好城乡垃圾,防止垃圾污染水资源·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合理施用农药,防止面源水污染2.3规划重要内容XX河流域综合规划在水资源评价基本上,对社会经济生活用水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水资源开发运用规划,节水规划、水电开发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2.3.1水资源规划据XX站1956~45年实测径流资料记录分析,XX河近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应为1.626亿m3,水资源总量为2.5255亿m3(包括支流夏日哈河)。在此基本上,对社会经济生活用水进行了预测,对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由预测成果看,XX河流域规划水平年国民经济需水增长迅速,以现状用水水平,不考虑采用节水办法,预测和2030年需水将分别达到13818.1万m3和16647.7万m3,新增7008.6万m3。以当前节水投入水平,采用节水办法,则和2030年需水将分别达到11497.74万m3和11923.97万m3,新增2284.8万m3,比不节水方案需水量减少4723.7万m3,见表2-2。表2-2XX河流域国民经济需水总量单位:万m3项目现状需水量不考虑节水方案规划基本方案20302030生活用水城乡生活41.2552.3170.4858.5978.94农牧生活36.5562.38119.9362.38119.93牲口32.8956.5111256.51112小计110.69171.2302.41177.48310.87工业需水172.1398.6632.2239.16442.5农业灌溉农田灌溉7086.38729.59551.17301.56575.1林草灌溉22704518.861623779.64595.5共计9639.113818.116647.711497.7411923.97XX河流域实际工程可供水量9000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6447.2万m3,地下水供水2552.8万m3;与现状年相比缺水600万m3。在来水频率为近年平均、P=50%、P=75%和P=95%时,地表水供水量分别为15800万m3、14700万m3、10300万m3和5700万m3;XX河流域现状水平需水量9600万m3,其中农业需水9400万m3,工业和生活需水200万m3;缺水量分别为-6200万m3、-5100万m3、-700万m3和3900万m3,流域水资源运用率分别为41%、43.9%、63%。见表2-3—2-5。表2-3水资源供需平衡单位:万m3现状水平年()工业生活需水农业需水小计供水量缺水近年平均282.799356.39639.19000639.150%282.799356.39639.19000639.175%282.799356.39639.19000639.195%282.799356.39639.157003939.1表2-4水资源供需平衡单位:万m3不考虑节水方案()工业生活需水农业需水小计供水量缺水近年平均569.813248.313818.190004818.350%569.813248.313818.190004818.375%569.813248.313818.190004818.395%569.813248.313818.157008118.1表2-5203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单位:万m3不考虑节水方案(2030年)工业生活需水农业需水小计供水量缺水近年平均934.6115713.116647.790007647.7150%934.6115731.116647.790007647.7175%934.6115713.116647.790007647.7195%934.6115713.116647.7570010947.7从缺水部门分析,其中农业用水最为短缺。依照缺水类型划分原则,现状XX河流域为工程型缺水。因而,解决XX河流域缺水问题,需要在节水、再生水回用和产业构造调节基本上,充分开发运用本地水资源前提下,兴修水利蓄水工程,加大取水力度。2.3.2节水规划XX河流域水资源相对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而现状用水效率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和城乡化水平提高,工业和城乡生活需水量将呈迅速上升态势。因而,要大力推广节水办法,建立节水型社会,立足本地资源,在节水中求发展。农业节水:按照国家行业原则《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和正在实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规定,对于既有灌区,2030年灌溉水运用系数由现状0.35提高到0.51;对于已基本报废新发展灌区,规定灌区节水设施与灌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灌溉水运用系数至少在0.6以上。前一方面对万亩以上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6万亩;2030年,节水面积达到9.3万亩,使既有灌区所有改造一遍,达到节水原则。在搞好节水工程办法同步,必要采用配套农业办法和管理办法等非工程节水办法。工业节水:全面实行节水改造,重点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重复用水运用率由现状零提高到40%~50%,2030年加大工艺技术革新和工业设备改造,重复用水运用率达到75%~80%,接近国内先进地区用水水平。城乡生活节水:积极推广节水器具普及率,加快乡镇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减少管网漏失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供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5%如下;2030年供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0%如下。按照上述节水办法,和2030年规划节水量分别达到2320.4万m3和4723.7万m3。2.3.3防洪规划规划重要以乡镇和局部重要地区为防洪保护对象,重点保护对象是XX镇和夏日哈镇河段,防洪河道长度约100km(干支流河长)。此前,XX河干支流沿河两岸基本无防洪设施,沿河一小某些防洪设施是交通部门为保护公路和桥梁安全而修建护岸工程;此外存在少数防洪设施为在险工险段暂时修建防洪设施,基本没有什么工程原则。在中小河流防洪原则不适当也难以普遍提高状况下,规划在XX河干支流沿岸修建如下防洪工程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田,如表2-6所示。XX河流域防洪规划应与城乡总体规划相协调,城乡防洪工程布局应考虑到城乡发展规定。表2-6XX河流域防洪规划表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工程类型建设效益建设规模备注察苏东山根新建五等小(二)保障240多人生命安全和2100亩农田修建防洪堤8公里282.4万元XX河(XX镇)新建五等小(二)保障16000多人生命安全和2.3万亩农田修建防洪堤20公里704.1万元夏日哈河新建四等小(一)保障多人生命安全和0.5万亩农田修建防洪堤18公里634.5万元夏日哈河新建四等小(一)保障多人生命安全和0.3万亩农田修建防洪堤9公里360万元XX河新建四等小(一)保障0多人生命安全和4万亩农田修建防洪堤18公里560万元宜发生水土流失区中小河流经常挟带大量泥沙,加强水土保持以及水土流失高发地区监测预报是中小河流防洪减灾有效办法。宜发水土流失中小河流治理要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工程办法与非工程办法相结合”综合治理办法。2.3.4水电开发规划规划在XX河流域新建3座水电站,见表2-7表2-7XX河流域小水电代替生态工程规划表序号建设地点工程类型建设效益建设规模投资备注1察苏河四等小(二)型年发电量400万度,解决农民燃料问题新建2*250千瓦电站一座600-2夏日哈河四等小(二)型年发电量400万度,解决农民燃料问题新建2*250千瓦电站一座600-20303察苏河四等小(二)型年发电量400万度,解决农民燃料问题新建2*250千瓦电站一座600-20302.3.5水资源保护规划XX河流域水质较好,但是随着人口增多,水污染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导致XX河流域水资源轻度污染主线因素是城乡生活污水、农田施肥污染以及某些工矿公司生产用水。为了保证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目的实现,需要采用办法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贯彻和强化区域水污染防治、调节区域产业构造和工业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和入河监督管理。工业污染防治: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重要污染物达标排放;通过构造调节和技术革新,节能降耗,综合运用,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节水、节能工艺和技术,提高工业废水重复运用率;随着产业发展,逐渐裁减污染严重落后生产工艺,结合国家工业生产总量调控目的,关闭质量低劣,挥霍资源,污染严重公司。城乡水污染防治:重点保护乡镇饮用水源,加强饮用水源管理。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新增排污口;加强城乡排水管网建设,污水集中解决排放。在人口集中地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解决好城乡垃圾,防止垃圾污染水资源:加快城乡生活垃圾解决、综合运用、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等环保基本设施建设,履行垃圾无害化解决。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管理,美化农村环境,同步防止垃圾倾倒河岸污染水资源。面源水污染防治: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合理施用农药,要逐渐控制农作物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物种,倡导食用有机肥,推广可降解性农药使用。2.3.6水土保持规划XX河流域生态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流域水土流失重要以风蚀、水蚀为主兼以冻融侵蚀,但是人为水土流失也成为当前水土流失急速发展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矿、修路严重破坏生态植被,导致了更为严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建设基本思路是“防止为主,保护优先,强化治理,加强监督”。规划总体布局为:在重点防止保护区(XX镇),积极营造各种防护林体系以及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对疏林地、幼林地实行封禁治理;在高地草原区,实行草场围栏封禁、草场改良和灾害防御,加强草场管理和防止监督工作;在山前区,以保护天然林、建立封禁保护制度为主,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在近期内,使规划区重点防止保护区新增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防止保护区内不新增水土流失,使规划区实行林草及工程办法不被破坏,发挥其正常防护作用。
第三章规划区域环境概况3.1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与交通3.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XX河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是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河流。XX河发源于昆仑山脉独龙山,河源海拔5092米,集水面积4434km2,河长152km,河道平均比降12.58‰,近年平均径流量1.626亿m3。地理位置在东经97°50′~99°16′、北纬35°27′~36°31′之间。XX河流域流经XX镇、热水乡和夏日哈镇。XX镇位于都兰县东部,是县政府所在地,海拔3191.1m,全镇现辖22个行政村,其中除上西台村、下西台村为半农半牧、农牧结合外,其她各村均为纯农业村;热水乡位于都兰县东南部,是都兰县重要牧业乡之一,全乡辖3个行政村、16个牧业社;夏日哈镇位于都兰县东北部,109国道贯穿全境,海拔3140米,全镇共辖河南、河北、夏塔拉、沙珠玉、查查、果米、新乐、联合、沙柳河九个村民委员会,23个村社。3.1.2社会经济规划所涉及乡镇是XX镇、热水乡和夏日哈镇,其社会经济状况分别简介如下:XX镇:位于都兰县东部,为县政府所在地。全镇现辖22个行政村,其中除上西台村、下西台村为半农半牧、农牧结合外,其她各村均为纯农业村。全镇土地面积16.794万亩,有可耕地面积约10万亩,耕地面积3.7万亩。夏日哈镇:位于都兰县东北部,109国道贯穿全境,距县城18公里。全镇共辖河南、河北、夏塔拉、沙珠玉、查查、果米、新乐、联合、沙柳河九个村民委员会,23个村社,1481户,总人口5963人,其中农业人口3939人,牧业人口1775人,城乡人口174人,流动人口75人。居住着汉、藏、蒙古、回等少数民族,藏族人口3352人,占全镇总人口56.3%,是一种农牧业结合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9068.74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2220.33亩,总产量3880.32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848.41亩,总产量718.93吨。各类牲口存栏5.8214万头(只)。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多,重要有铅、锌、铜、金等矿产资源,具备一定开采价值。热水乡:位于都兰县东南部,东与果洛州玛多县相邻,东南与海南州兴海县接壤。热水乡是都兰县重要牧区乡之一。全乡辖3个行政村、16个牧业社。总人口3787人,涉及汉、藏、蒙、回等民族。非农业人口1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农牧业生产总值为917.3万元,人均纯收入2548.17元,全乡粮油总产量347.22吨,粮食单产300公斤。3.1.3交通XX流域交通以公路为主,其中109国道纵贯整个流域,分别通过夏日哈镇河北、河南、夏塔拉;热水乡扎么日村;XX镇上庄、北园、中庄、下滩、上滩东、上滩西等村。3.2自然环境概况3.2.1地形地貌XX河流域地处封闭内陆断陷盆地—柴达木盆地东南,地势复杂多变,总体地势东南高北西低,流域地貌由中上游高山峡谷、下游河谷小盆地和XX冲洪积平原构成。中上游区位于高山峡谷中,区内以剥蚀堆积地貌为主,两岸山体高大陡峻,多为尖脊状山,少量低山呈浑圆状,山体基岩裸露,两岸基岩坡体边坡较陡,多在40°-45°之间,局部为陡崖。流域下游在XX河出山口前,以剥蚀堆积河谷阶地和两岸高大陡峻山体地貌为主,形成间断分布河谷盆地,热水乡和热水灌区位于该区域。XX河出山口如下是XX洪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海拔在3100~3200m之间,是流域经济社会现状和将来发展重要区域。3.2.2地质XX河流域综合规划中各级水电站工程区从属于昆仑褶皱系二级构造单元——东昆仑褶皱带北缘,其北以深断裂带与祁连山褶皱系相隔,西接柴达木地块。由于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限度不同,流域流域综合规划中工程区位于三级构造单元印支——燕山期火山岩、花岗岩带上,在工程区附近重要体现为断裂。在工程区附近分布重要是XX河北山断裂组,该组断裂分布于XX河以北,总体走向为NW300°~310°,与XX河走向基本平行,涉及三条断层。库区较大断裂构造为XX隐伏断裂,延伸长度60km以上,总体走向NW,该断裂深埋于河谷中,分布于库区,穿坝址向下游延伸,其规模较大,对库区蓄水具备一定影响。3.2.3地震XX河流域综合规划中各级水电站工程区位于三级构造单元印支——燕山期火山岩、花岗岩带上,在地震分带划分上位于柴达木地震带以南与巴颜喀拉地震带以北部,属于地震活动相对稳定地段。从历史地震震级及震中分布上看,与工程区较近XX河北山断裂组及XX隐伏断裂不具备发生强震能力。依照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动特性周期反映谱区划图》该区地震特性周期为0.45s。建议工程区重要建筑物应按Ⅶ度设防。3.2.4土壤
依照国家土壤分类系统原则、规定和分类根据且土壤自身特性,XX河流域土壤可划分为11个土类。11个土类分别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棕漠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风砂土。3.2.5水土流失XX河流域水土流失甚微,河水较清澈。XX河流域地区水土流失重要以风蚀、水蚀为主兼以冻融侵蚀,但是人为水土流失也成了当前水土流失急速发展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矿、修路、滥牧,严重破坏生态植被,已成为新水土流失特点。3.2.6气候XX河流域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属于温带荒漠区,为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性是干燥少雨,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夏热冬寒,冷热变化激烈,冬春多风。该流域地区近年平均降雨量为198mm,并且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年内降雨分派很不均匀,蒸发量为1294.3mm,却由东向西逐渐增长,空气干燥,年相对湿度37.3%,近年平均气温-1.9-5.1℃,平均无霜期为120-185天,平均日照数为3110.2小时,极端最低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3℃,年平均风速3.5M/S,最大冻土深度250cm。3.3水环境3.3.1河流水文XX河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盆地第六条大河,发源于昆仑山脉独龙山,河源海拔5092m,由东南流向西北,进入盆地后,与夏日哈河汇合后,以潜流形式注入柴达木河,最后流入北霍布逊湖,河长152km,集水面积4434km2,河道平均比降12.58‰,河宽20~50m,河床为沙砾石。XX河为降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为辅混合型补给河流。降水与冰雪消融同步,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融冰雪季节常有春汛发生,夏季汛期常有较大洪水发生,年内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比较小,近年平均变差系数Cv为0.47。依照XX水文站1956~45年实测径流资料记录分析,XX水文河年径流量及年际变化状况见表3-1。表3-1XX河年径流量及年际变化参数表单位:亿m3集水面积(km2)近年平均径流量天然年径流量极值比最大模比系数最小模比系数CV历年最大年份历年最小年份44371.6263.92319890.416919659.412.410.260.47CS/CV不同频率年径流量20%50%75%95%22.2101.5081.0670.6033.3.2泥沙河流泥沙(悬移质泥沙)不但反映河流水土流失状况,还是河川径流质量一种重要标志,影响着水资源开发和运用。河流泥沙大小受降水、径流及流域下垫面条件制约。山区既是径流形成区,也是河流泥沙发源地。高山区以冰雪融水为主,产沙量相对较少;中低山区植被条件较差,为重要降雨汇流带,流域扛侵蚀能力弱,沙源丰富,是河流重要产沙区。河流含沙量年内分派极不均匀,受春汛和夏汛洪水影响,河流洪水普通出当前4月或者7、8月,泥沙年内分派与之相应。XX河没有泥沙观测资料,采用邻近上尕巴水文站观测资料进行代表分析,上尕巴站近年平均含沙量月分派状况见表3-2。表3-2上尕巴站近年平均含沙量月分派状况表单位:kg/m3月平均含沙量全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0.0230.1130.1931.2592.5073.1647.7923.4920.9270.0100.0440.0081.953.3.2水质XX河水质良好,矿化度较高,为适度硬水,对人体有害物质均未超标,是抱负生活饮用和灌溉水源,且水垢较少可作工业用水。依照XX河地表水水质监测站记录资料,XX河水质监测成果见表3-3。表3-3XX河地表水质状况表评价项目XX站()全年水质均值水质类别超标倍数pH值8.2Ⅰ溶解氧8.1Ⅰ高锰酸盐指数1.3ⅠCOD19.2Ⅲ总磷0.02Ⅰ氨氮0.15Ⅰ挥发酚0.001Ⅰ砷0.004Ⅰ五日生化需氧量2.2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25Ⅰ石油类--汞02铜0.0005Ⅰ铅0.005Ⅰ锌0.025Ⅰ镉0.0005Ⅰ六价铬0.002Ⅰ水质类别Ⅲ3.3.3水资源运用现状XX河流经XX镇、热水乡。XX镇都市用水引水枢纽位于XX水文站上游进水口拱水坝处,日供水能力6000m3,由于运营时间长,泥沙淤积严重。建成地下水备用水源,位于XX水文站上游公路左侧,日供水能力4000m3。都市供水150万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33万m3,工业用水95万m3,第三产业用水22万m3。工业重要有都兰县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海鑫矿业有限公司、西旺矿业、昆仑钢铁、金都铅冶炼等公司钢铁、铅锌矿选矿用水,年用水量167万吨,除自来水公司供应95万m3外,别的72万m3有公司自备水源解决。农业灌区有3处,自上而下依次为热水乡灌区、XX灌区以及在支流上取水英德尔羊场灌区。总灌溉面积7.8万亩,其中耕地5.61万亩,林地0.78万亩,草地1.4万亩。热水乡灌区在XX河上有引水口6处,灌溉面积0.9万亩,其中耕地0.88万亩,林地0.02万亩。XX灌区建有西台水库,实际灌溉面积6.5万亩(含城乡绿化面积),其中耕地4.74万亩,林地0.76万亩,草地1万亩。英德尔羊场灌区在XX河支流英德尔沟建有小型水库1座,跨坝,实际灌溉0.4万亩。按照河流记录,XX河总用水量6850万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33万m3,农村生活用水20万m3,农业灌溉用水5260万m3,林草灌溉用水1216万m3,牲口用水31万m3,工业用水167万m3,第三产业用水22万m3,建筑用水7万m3,城乡绿化顾客94万m3。夏日哈河有河北、河南、朝阳三处小型灌区,实际灌溉面积2.7万亩,其中农田2.2万亩,草地0.31万亩,林带0.19万亩。此外有两集铅锌矿选矿厂,产量及用水量均较小。按照河流记录,夏日哈河总用水量1907万m3,其中农村生活用水8万m3,农业灌溉用水1672万m3,林草灌溉用水200万m3,牲口用水23万m3,工业用水4万m3。3.4生态环境3.4.1植物XX河上游海拔4200以上多裸露岩石;海拔约3900-4200米是高山草甸分布带;昆仑山北坡海拔约3500-3900米之间是祁连圆柏常绿针叶林分布带;盆地边沿相对高度200米(海拔3300米)如下小山几乎裸露而植被很少;盆地底部地下水出露带以上细土带是以梭梭、柽柳、白刺为主典型荒漠植被,山前冲洪积扇戈壁带为盖度很低荒漠植被,如下平原区为沼泽、草甸植被。7~8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在XX河流域进行了荒漠地灌木植被分布以及伴生植物状况调查,共选样30个,样方面积为10mx10m,采用尺测法,对各自然植被冠幅和株数进行记录分析。评价区自然植被共有24种,分属12科19属。大多数属于藜科、菊科、豆科、蒺藜科。藜科最多,都是旱生、盐生或超旱生种,如梭梭、猪毛菜、合头草、驼绒藜等。自然植被详情见表3-4所示。表3-4自然植被调查一览表种名拉丁名科名属名祁连园柏SabirmprzewalskiiKom柏科园柏属齿叶白刺YitrariaroborowskiiKom蒺藜科白刺唐古特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br蒺藜科白刺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Buuge藜科梭梭驼绒藜Ceratoideslateens(J.F.Cree1.)Revenf藜科驼绒藜合头草SympegmaregeliiBge藜科合头草雾冰藜Bassiadasyhllao.KuntzeRevis.Gen.pl.藜科雾冰藜猪毛菜SalsolacollinaPall.Illustr.34.tab.26.藜科猪毛菜枸杞LvciumchinensMil1.var.potaniniiA茄科枸杞沙蒿ArtemisiadesertorunlSpreng.Syst.Veg菊科蒿属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r.pl菊科蒿属垫型蒿ArtemisiaminorJacq.exBess.inBull菊科蒿属中亚紫箢木Asterothamnuscentrall--asiatic菊科紫箢木刺叶柄棘豆OxytropaciphyllaLedeb豆科棘豆沙枣EhwagnusangustifoliaL.胡颓子科胡颓子冰草Agropyroncristatum(L)J.GaertninNov.C禾本科冰草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Cav.)Trin.ex禾本科芦苇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Trin.)Nevskiin禾本科芨芨草车前PhmtagoasiaticaL.sp.Pl.113车前车前锐枝木蓼AtraphaxisPungens(M.B.)Jaub.etSpach蓼科木蓼多花柽柳TanmrixhohenackeriBungeTent柽柳柽柳短穗柽柳TamarixlaxaWilld.inAbh.Akad.W柽柳柽柳甘蒙柽柳TamarixaustranmngolicaNaZiin柽柳柽柳宽叶独行菜Lopidiumlatifiuml.Sp.Pl.644十字花独行菜重要植被特点如下:(1)梭梭梭梭群系生态幅比较宽,可以生长在戈壁边沿沙地上,也可以是山麓淤积滩地低洼地和古湖相沉积物上,还可以生长在戈壁上。梭梭生长所需要水分既可以单纯依托大气降水,也可以靠地下水补给,但长势有很大差别,靠地下水生长小乔木类梭梭,属于小乔木类,小乔木类梭梭重要分布在XX河两岸沙地,这里梭梭高1~1.5m,伴生有沙鞭、沙蓬、沙蒿等。覆盖度约10%。(2)柽柳:柽柳科灌木或小乔木,普通高2-3m,多分枝,枝紫红色或红棕色。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0.5-2mm,先端锐尖,略内弯。根系发达,直根进一步土中,接地下水,最深者可达10m。侧根多水平分布,甚辽阔,且多细根。根株萌发力强,耐沙埋,沙埋后可于根颈处萌发大量纤细不定根,枝条亦迅速向上生长。由于这种特性,在沙区往往形成高大柽柳沙堆,成为独特景观。重要分布在冲积、洪积平原细土带。潜水埋深5~10m,矿化度不大于1g/L,土壤含盐量0.8~10%。伴生种有白刺、盐爪爪。(3)白刺白刺为蒺藜科,灌木,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枝条无刺或少刺;叶互生,密生在嫩枝上,4、5个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叶长1-2cm,先端钝,基部斜楔形,全缘,表面灰绿色,背面淡绿色。大白刺果酸甜可口,有“沙漠樱桃”之称。白刺适应性极强,耐旱、喜盐碱、抗寒、抗风、耐高温、耐瘠薄,为荒漠地区及荒漠平原典型植物,是国内寒温、温和气候区盐渍土批示植物。喜沙埋,埋后枝节生出不定根,逐渐形成丘状沙堆。白刺分布于荒漠草原及荒漠,生于沙漠边沿、湖盆低地,河流阶地微盐渍化沙地和堆积风积沙龟裂土上。其生存土壤涉及半固定风沙土,草甸型沙土,结皮盐土以及山前棕钙土等,对土壤最适应含盐量范畴0.119-0.228%。(4)芦苇近年水生或湿生草本,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匍匐根状茎,茎秆直立,杆高1-3m。对水分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9)芨芨草芨芨草属近年生高大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须根粗壮,根径2-3mm,入土深达80-150cm,根幅在160-200cm,其上有白色毛状外菌根。喜生于地下水埋深1.5m左右盐碱滩沙质土壤上,在低洼河谷、干河床、湖边,河岸等地,常形成开阔芨芨草盐化草甸。可构成有各种伴生种草地类型,它是盐化草甸重要建群种。根系强大,耐旱;耐盐碱、适应粘土以至沙壤土。芨芨草分布与地下水位较高、轻度盐渍化土壤关于,地下水位低或盐渍化严重地区不适当生长。芨芨草可为牧区寻找水源,打井批示植物。3.4.1陆生动物XX河流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分高山、中低山、荒漠三种不同海拔高度,栖息着雪豹、大头弯羊、野牦牛、藏羚羊、野驴、棕熊、白唇鹿、马鹿、马麝、猞猁、兔狲、藏狐、沙狐、岩羊、盘羊、藏原羚、雪鸡、石鸡、松鸡、猎隼、金雕、秃鹫、玉带海雕、白腰雪雀、狼、豺、高原兔、高原鼠兔、喜马拉雅旱獭等三十余种珍稀动物,其中雪豹、藏羚羊、白唇鹿、西藏野驴、蒙古野驴、玉带海雕、金雕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棕熊、马鹿、马麝、猞猁、兔狲、岩羊、盘羊、藏原羚、雪鸡、猎隼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4.3水生生物河流生物是维持整个河流生态系统构造稳定重要构成某些,也是增进河流生态演变,保障河流功能核心因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月在XX河取样分析成果,XX河没有鱼类,河道内有一定底栖动物,涉及短尾石蝇、四节蜉、摇蚊和大蚊。3.5大气与声环境规划区域属农牧区,总体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现状空气质量属二类空气环境功能区,声环境现状为《都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1类原则,3.6社会环境3.6.1经济状况XX镇:都兰县府所在地,总人口2.883万人,其中城乡常住人口0.802万人,乡村人口2.081万人,灌溉面积7.8万亩,大小牲口12.6万头(只)。热水乡:是一种纯牧业藏族乡,全乡总占地面积为606万亩,其中草场面积454.54万亩,饲草饲料地4300亩,别的均为石山、河流、沙地及乡村工交用地。全乡辖3个行政村、16个牧业社。总人口3787人,非农业人口1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农牧业生产总值为917.3万元,人均纯收入2548.17元,全乡粮油总产量347.22吨,粮食单产300公斤。夏日哈镇:是一种农牧业结合镇,境内草场面积324万亩,耕地面积2.23万亩。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多,重要有铅、锌、铜、金等矿产资源,具备一定开采价值。全镇共辖九个村民委员会,23个村社,1481户,总人口5963人,其中农业人口3939人,牧业人口1775人,城乡人口174人,流动人口75人。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19068.74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2220.33亩,总产量3880.32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848.41亩,总产量718.93吨。各类牲口存栏5.8214万头(只)。3.6.2旅游资源、文物古迹XX河流域共有古文化遗迹2处,均为墓葬——热水墓群和英德尔墓群,其中热水墓群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英德尔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依照现场调查走访,规划水电站坝址在热水墓群保护范畴之内。3.6.3人群健康依照文献调查,XX河流经地区重要地方病有鼠疫、碘缺少病、地方性氟中毒、布病。这些地方病多发于贫困边远地区,牧业区病情重于农业区,农业区病情重于城乡。3.7规划区内重要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3.7.1重要环境问题(1)XX河流域农业引水量多,导致下游生态恶化由于绿洲引走了大量地表径流用于灌溉,已经导致了河道向下游排泄水量持续减少。同步,不断扩大新开垦农田、草地、园地等对绿洲区水资源开发产生了很大压力。在枯水季节XX河道来水量已经满足不了灌溉需要。XX河流域农业用水量多还对下游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XX河流域地处柴达木盆地边沿,为盆地与高原交接地带,受高低压冲击和高压西风控制,长期受风沙和风蚀侵害与降雨洪水猛涨猛落冲刷,树木枯萎、草地退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影响了本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进。(3)人类生存发展与环保矛盾突出规划区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人口教诲素质低下。规划区农村生活能源重要有畜粪、秸杆、薪柴和煤炭等,在某些贫困地区能源清费以生物质能为主。生物质能所占比重过大,意味着用能方式落后,畜粪和秸秆等有机还田少,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某些地区薪柴樵采量超过天然植被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本地居民为了生存,对自然环境导致了破坏,同步也使得人类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了本地居民生存发展和环保之间矛盾日益突出。3.7.2规划区不受规划影响前提下环境发展趋势(1)水环境XX河沿线无大型工业污染源,仅有各乡镇居民生活污水进入地表水水体,污染物构成简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轻微。依照水质监测成果,XX河水质良好,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原则》Ⅲ类水体水质规定。在不受本规划影响状况下,XX河水质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并且在水量空间分派和时间分派上也不会发生变化。(2)陆生生态环境在不受本规划影响状况下,陆生生态植被不会因占地和沉没受到影响,但由于本地居民重要以木柴作为能源,砍伐和破坏植被现象将持续发生,而规划实行后来将一定限度上变化本地这种能源构造,实现“以电代柴”。(3)水生生态环境在不受本规划影响状况下,XX河水生生态环境将保持原急流持续性,但是由于XX河中不存在鱼类,仅有底栖生物,因此规划实行不会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4)社会环境在不受本规划影响状况下,XX河流域将得不到1.2万度电力来源。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林生态环境举措实行,将会使煤炭资源缺少都兰县牧民群众生活燃料问题突出,而规划实行后来将一定限度上改进农牧民生存生活环境。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1.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4.1.1.1对陆生植物影响预测与分析XX河流域综合规划对植物及植被影响重要集中在水电站库区、厂房、压力管线、施工道路及拦河坝等永久占地区域及某些暂时占地区域和防洪堤坝取土场、施工道路。在各级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永久占地区域植被及植物将永久消失,暂时占地区域植被及植物在施工过程中将受到较大影响,但工程结束后,这些影响将逐渐削弱,暂时占地区域上植被将逐渐得到恢复。由于本水电开发规划、防洪规划涉及区域植被均为荒漠植被,此类植被在规划区非常普遍,并且无狭域分布种,因而水电开发规划和防洪规划实行既不会变化该地区既有植物区系构成,也不会对植物资源导致影响。规划区域内无名木古树分布,不必采用专门保护办法。从总体上说,XX河水电开发规划和防洪规划实行后,虽然对评价区植物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影响范畴和限度有限,不会使该区域内物种在空间分布格局和遗传构造发生明显变化,也不会变化规划区域内植被类型及导致某一种物种在该区域消失。4.1.1.2对陆生动物影响预测与分析随着XX河水电站工程施工,施工区公路建设,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进场,石料、土料堆积场及施工噪声均破坏了既有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导致动物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对该区域野生动物将产生不利影响,但不利影响大小取决于各类动物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居留状况以及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由于工程规模较小,施工期间对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影响重要是噪声污染。但由于评价区涉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活动范畴大,并且数量少,因此施工对它们不利影响甚微。坝址附近动物,由于受到施工噪声惊吓,将远离本来栖息地,当工程竣工后,它们仍可以回到本来栖息地。因而影响只是暂时,等施工结束影响即消失。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影响预测见表4-1。表4-1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影响预测中文名生境保护级别工程影响雪豹常栖于海拔2500~5000米空旷多岩石高山。国家一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藏羚羊重要栖息于海拔4300-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国家一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白唇鹿分布海拔在3500米-5100米山地灌丛及高山草甸处。国家一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西藏野驴生活于高寒荒漠地带,夏季到海拔5000多米高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地方。国家一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玉带海雕栖息于高海拔河谷、山岳、草原开阔地带,常到荒漠、草原、高山湖泊及河流附近寻捕猎物。国家一级施工噪声及水质污染,非法捕猎金雕生活在草原、荒漠、河谷,特别是高山针叶林中,最高达到海拔4000米以上。国家一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棕熊适应力比较强动物,从荒漠边沿至高山森林,甚至冰原地带都能顽强生活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马鹿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马麝重要栖息在海拔-4500米之间高山草甸、灌丛或林缘裸岩山地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猞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兔狲栖息在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岩羊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无林山地。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盘羊喜在半开旷高山裸岩带及起伏山间丘陵生活,分布海拔在3500米至5500米左右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藏原羚栖于各类草原,活动上限海拔5100米。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雪鸡栖息在海拔-5000米左右裸岩、荒漠或半灌丛地带,活动于雪线附近。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猎隼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国家二级施工噪声,非法捕猎4.1.1.3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与分析(1)对浮游生物影响施工期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施工机械机修及工作时油污跑冒滴漏产生含油污水等废水、废渣及生活污水排放必然会对水质产生一定限度污染,将使某些河段浮游藻类构成和优势种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但由于浮游藻类普生性及种类相似性,影响不是很大,且电站建成后,由于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变化,也许会利于浮游植物多样性增长。因而,施工期对浮游生物不利影响是暂时。(2)对底栖生物影响如上所述,施工期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对河流、水库水质影响,而石蝇为适应栖息于较干净水体物种,污染必然导致此类物种减少,沿线水生底栖动物在附近其他地区相似环境中亦有分布,并非是本地区特有种,因而从物种保护角度看,该工程建设不会导致这些物种消灭。4.1.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4.1.2.1对陆生植物影响预测与分析电站建成后,正常运营期除沉没普通物种为不可避免损失外,建设施工不会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在工程运营期内对植物区系产生影响较小。评价区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评价区受沉没范畴内,以荒漠植被为主,水库蓄水后直接影响将使该区域植被生境沉没,生物个体失去生长环境,影响限度为不可逆。但是受沉没影响荒漠植被均为普通常用种,沉没线以上地带可见到相似群落,在其他地区均有分布,其受沉没影响物种适应性强,不存在因局部植被沉没而导致种群消失或灭迹。取水工程在建成运营后,灌区开发建设,使种类较多原生植被被种类单一人工植被所代替,对灌区植物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而灌溉则使灌区内单位面积生物量和植被生产力将有所增长。宜农土地开垦,使XX流域某些原有生境被其她植被类型所代替,但由于这些原植物在灌区别布广泛,工程建设对XX流域原有物种影响,也只是数量相对减少而已,不会导致这些物种灭绝。虽然植被覆盖率有所变化,但幅度很小;从景观格局演变角度看,规划实行后对流域土地运用方式变化较小,对影响流域景观格局整体林地、草地、耕地变化也较小,因而,景观优势度变化不大,从而景观稳定性变化不会很大。4.1.2.2对陆生动物影响预测与分析建库后,岸边、河谷地带既有野生动物生境将被沉没,将使得陆生动物栖息地相对缩小。由于原分布区被某些破坏,导致这些动物生活区向上迁移。对于某些低海拔灌丛、草丛中栖息鸟、兽,其栖息地将会被小某些破坏,但它们都具备一定迁移能力,食物来源也呈多样化趋势,因此电站建设施工不会对它们栖息导致较大影响。水库蓄水后,将使它们觅食范畴有所缩小,但不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水库蓄水沉没对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不利影响甚微。规划中各级水电站建成后将变化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条件。拦河建坝,河面加宽,库弯和库叉增多,相应湿地面积也随之增大,使得游禽和涉禽栖息生境增大。取水工程运营后,人类活动增强,土地运用构造重新调节。灌区取水工程运营对不同生境中野生动物产生不同限度影响,影响重要反映在野生动物分布格局以及分布密度变化上,但不会对其生存和繁殖导致威胁。对于重点保护动物,灌区工程运营会或多或少对其产生影响,但由于灌区周边类似生境诸多,她们可以迁移到附近相似生境中生活,因而对其影响不会很大。4.1.2.3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与分析(1)对浮游生物影响建库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环境由河流变为水库,上游河水入库后,水流速度逐渐削弱,变为缓流状态。库区内蓄水前陆生植被掩没后腐烂,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氮、磷等营养物质,由上游河道及汇水区进入库区腐屑和营养盐等随处表径流不断汇入水库,水温也比较稳定并有所升高,这种环境变化更有助于浮游植物生长发育。(2)对底栖生物影响在河流向水库转化过程中,由于水位加深,库区底层溶解氧减少,底栖动物种类将发生演替。在河流中需氧量较大种类,如石蝇将明显减少或消失,取而代之是需氧量较低摇蚊幼虫类,如摇蚊将成为底栖动物优势种。随着库龄增长,库区底栖动物经初始阶段种类演变后,最后成为较稳定构造类群。此外,在库尾一带将浮现河流--湖泊型底栖动物种群过渡带。4.1.2.4工程运营对电站下游生态环境影响XX河流域综合规划中各级水电站为混合式和引水式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在非溢洪时段内取水发电后,取水口至发电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做账实操-保险行业的账务处理示例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主任工作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维建模与贴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微电子工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波谱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管理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财经大学《生物学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模板(内部版)课件
-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 弱电系统巡查记录表(办公楼)
- 预防接种人员岗位培训习题(Ⅰ类培训练习题库共385题)
- 现场经济签证单范本
- 《网店运营与管理》课件(完整版)
- 《跨境电商B2B操作实务》教学大纲
- 河口区自然资源
- 精益改善项目管理制度
- 2012数据结构英文试卷A及答案
- 机翼结构(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