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总体设计说明书样本_第1页
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总体设计说明书样本_第2页
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总体设计说明书样本_第3页
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总体设计说明书样本_第4页
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总体设计说明书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内部资料注意保密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Ver1.0总体设计阐明书苏州市水利(水务)局苏州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二○一三年一月

目录TOC\o"1-4"\h\zHYPERLINK第一章项目背景 1HYPERLINK第二章信息化现状与需求分析 3HYPERLINK2.1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现状 3HYPERLINK2.2苏州市信息化基本设施建设现状 4HYPERLINK2.3需求分析 5HYPERLINK2.3.1总体设计规定 5HYPERLINK2.3.2原则规范建设 5HYPERLINK2.3.3水利水务数据中心建设 6HYPERLINK2.3.4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管理平台 6HYPERLINK2.3.5水利水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7HYPERLINK2.3.6性能规定 7HYPERLINK2.3.7系统稳定性规定 8HYPERLINK2.3.8顾客操作规定 8HYPERLINK2.3.9系统安全保密规定 8HYPERLINK2.3.10故障解决规定 9HYPERLINK2.3.11进度规定 9HYPERLINK2.3.12项目其她规定 9HYPERLINK2.4需求分析结论 10HYPERLINK第三章建设目的、内容、周期 12HYPERLINK3.1建设目的 12HYPERLINK3.2本期建设内容 12HYPERLINK3.3建设周期 13HYPERLINK第四章总体设计 14HYPERLINK4.1建设思路 14HYPERLINK4.2指引思想 14HYPERLINK4.3设计原则 14HYPERLINK4.4设计根据 15HYPERLINK4.5总体框架 16HYPERLINK4.5.1水利水务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 17HYPERLINK4.5.2水利水务信息基本设施建设 19HYPERLINK4.5.3水利水务信息化综合应用体系建设 20HYPERLINK4.5.4本期建设内容 21HYPERLINK4.6开发实现路线 21HYPERLINK第五章原则规范建设 22HYPERLINK5.1原则建设必要性 22HYPERLINK5.2原则编制重要任务 23HYPERLINK5.3原则编制原则 24HYPERLINK5.4原则规范建设内容 25HYPERLINK5.4.1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数据规程 25HYPERLINK5.4.2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原则 26HYPERLINK5.4.3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建设规范 26HYPERLINK5.4.4水利水务数据互换规范 27HYPERLINK5.4.5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传播规范 27HYPERLINK5.5既有原则衔接 27HYPERLINK第六章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 29HYPERLINK6.1数据中心设计原则 29HYPERLINK6.2指引思想 30HYPERLINK6.3数据库建设目的 32HYPERLINK6.4数据库建设内容 32HYPERLINK6.5数据存储方式 34HYPERLINK6.6数据库概念设计 35HYPERLINK6.6.1空间数据库设计 35HYPERLINK6.6.2非空间数据库设计 37HYPERLINK6.6.3文献系统构造设计 37HYPERLINK6.6.4元数据库设计 38HYPERLINK6.6.5接口设计 39HYPERLINK6.7数据库管理模式 39HYPERLINK6.7.1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40HYPERLINK6.7.2空间信息库逻辑构造 40HYPERLINK6.7.3数据更新机制 42HYPERLINK6.7.4数据质量规范 43HYPERLINK第七章系统功能设计 44HYPERLINK第八章应用支撑环境设计 73HYPERLINK8.1软件环境 73HYPERLINK8.1.1操作系统平台 73HYPERLINK8.1.2数据库平台 73HYPERLINK8.1.3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74HYPERLINK8.1.4网上发布地理信息(WebGIS)平台 74HYPERLINK8.1.5系统开发平台 75HYPERLINK8.1.6其她有关软件 75HYPERLINK8.2硬件环境 75HYPERLINK8.3网络环境 75HYPERLINK第九章系统性能设计 77HYPERLINK9.1整体性能需求 77HYPERLINK9.2系统易用性设计 78HYPERLINK9.3系统高效性设计 78HYPERLINK9.4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79HYPERLINK9.5系统扩展性与可持续性设计 79HYPERLINK第十章重要技术问题 80HYPERLINK10.1地理空间数据多格式数据转换 80HYPERLINK10.2数据更新与维护 81HYPERLINK10.2.1维护更新目 81HYPERLINK10.2.2数据更新管理机制 81HYPERLINK10.2.3数据更新流程设计 82HYPERLINK10.2.4数据质量规范 84HYPERLINK10.3数据目录(元数据)管理及发布机制 85HYPERLINK10.4WebService数据共享机制 85HYPERLINK10.5系统维护工具化及更新维护方案 87HYPERLINK10.5.1系统维护工具化 87HYPERLINK10.5.2系统更新维护方案 88第一章项目背景为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一号文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推动水利改革发展指引思想、目的任务、基本原则,提出力求通过5到努力,从主线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因而,“十二五”时期是形成较为完善水利基本设施体系、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管理重要时期,是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动民生水利、增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时期,是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备和高效运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以水资源可持续运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攻坚时期。全省水利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以全面实行“金水工程”为抓手,基本构建智慧水利框架;江苏省水利厅编制《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我省水利信息化“十二五”期间发展目的、任务和重点工程进行了全面描述,无疑将进一步掀起水利信息化建设高潮,也将进一步增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化进行。4月,在苏州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发言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苏州水利工作总规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水利作为城乡基本设施建设优先领域,把保障水安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定,把保护水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把改进水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把彰显水文化作为提高都市品位重要特色,注重民生优先、人水和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建立健全高原则水利水务工程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走出苏州特色水利改革发展新路子,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水利当代化;12月,苏州市政府发布《市政府关于发布智慧苏州规划告知》(苏府[]245号)对苏州市“十二五”期间政府信息化、公司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引思想、发展目的、建设内容、重点产业及对策与办法等。水利当代化是苏州经济社会当代化重要构成某些,既是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当代化基本支撑和保障,也是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重要平台。,江苏省被水利部拟定为全国唯一水利当代化试点省份,苏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水利当代化试点都市,常熟市被列为省级试点县。4月,《苏州市水利当代化规划》经水利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通过(水规计[]207号)。水利水务信息化作为水利当代化基本和标志,是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是提高水利水务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实现水利水务政务公开、服务社会重要途径和必然规定,是武装和改造老式水利水务、增进水利水务改革与发展重要办法和迫切需要。同步,大力推动水利水务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水利水务工作科技含量,也是适应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趋势必然选取。7月,《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指引将来一段时期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建设大纲性规划文献。本期项目建设也是贯彻《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详细环节之一。

第二章信息化现状与需求分析2.1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现状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国内历史悠久文化名城与当代高新产业基地,城乡密集、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富庶。水是苏州全年不变文脉和主题。承载着吴文化核心与内涵,呈现着文明发展轨迹。苏州河湖资源丰富,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河湖相连,形成“一江、百湖、万河”独特水网,全市拥有长江和太湖岸线300多公里,大小湖泊300各种,各级河道2万余条。其中,列入江苏省保护名录湖泊94个,列入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河流93条;全市建成200亩以上联圩651个,建成防洪圩堤近5000公里,堤防达标率达到95%;全市固定灌溉泵站3466座。苏州市水利(水务)局是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水行政管理部门,除具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防旱防台等职能外,还将本来有关部门承担水利管理、水资源开发建设、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解决、水环境治理以及都市防洪、都市河道管理等职能综合在一起,实现了都市与农村、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等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结束了近年以来涉水事务面临“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智能交叉、各自为政”混乱局面。“十一五”期间,苏州市水利(水务)局环绕建设“三区三城”三区:科学发展样板区、开放创新先行区、城乡一体示范区。三城:以当代经济为特性高品位产业都市、生态环境优美最佳宜居都市、历史文化与当代文明相融文化旅游都市。目的,服务转型升级,大力开展“水惠民生”服务品牌创立活动,从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文化水利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工作,三区:科学发展样板区、开放创新先行区、城乡一体示范区。三城:以当代经济为特性高品位产业都市、生态环境优美最佳宜居都市、历史文化与当代文明相融文化旅游都市。2.2苏州市信息化基本设施建设现状当前,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比较成熟政务网络传播体系,覆盖全市所有党政机关并延伸到下辖市区党政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同步,结合政府大楼改造工程,苏州市数据中心也在同步建设中,将来将以机房大集中、应用大整合、数据大共享为目的,实现网管、信用、数据、应用、灾备、展示、培训等七大中心整合为一体,数据互换平台、协同工作平台以及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基本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四大基本数据库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全市政府网站群体系建设也基本完毕。“十一五”期间,以“数字苏州”为抓手,全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获得了令人瞩目成绩。作为“数字苏州”基本设施之一基本地理信息平台在地理信息原则规范方面、系统建设方面、数据建设方面、硬件网络设施方面都获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苏州市都市地理信息共享、数字都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本。当前,平台已经建立了全市统一地形图库、遥感影像图库、电子地图库、地名地址库、三维模型库,并运用数据定期更新机制保证了数据现势性;平台还实现了以上诸多基本地理信息共享发布。运用基本地理信息平台共享机制,当前平台已经为市规划局、建设局、公安局、电信局、环保局、供电局、气象局等三十多家部门提供了基本数据服务,避免了数据重复采集,节约了资金投入。同步,苏州市在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等基本信息库建设、数据互换平台、协同工作平台建立等方面也在不断完善,这些数据库和平台建设成果共享运用将是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建设中重要课题,同步也是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坚实基本。按照《“智慧苏州”规划》及《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定,在设计及开展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时,应充分与既有苏州市基本地理信息平台、既有数据原则保持兼容性和一致性,以保证将来系统平台和数据统一。2.3需求分析2.3.1总体设计规定在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总体设计中,需站在“智慧水利”及全局高度,统筹考虑本项目各某些建设内容之间层次关系,并充分考虑与省、市(县)之间接口以及“智慧水利”后继发展规定,以形成有机整体。为了保证本项目应用系统统一性、规范性、原则化和可扩展性,对所有应用软件规定如下:所有软件规定支持主流硬件平台。所有软件规定支持主流操作平台。所有软件规定支持主流网络合同。所有软件规定支持主流数据库系统。支撑软件规定采用当前较先进体系构造,保证高度兼容既有系统接口,保证可以以统一原则对外提供服务;满足分布式布置细粒度功能规定。在对系统更新时,系统所有数据可以无缝、平滑迁移到新系统中,不影响顾客正常使用。数据库系统规定充分满足大容量数据存储和运用规定,并保证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软件至少在5年内满足应用需要。2.3.2原则规范建设在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中,将结合国家、行业、江苏省原则及苏州市实际,制定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数据规范,制定本期项目有关、急需水利水务数据采集、建库规范或原则。也许形成若干编码规范列表如下,详细实行时将依照状况有所增删。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数据规程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原则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建设规范水利水务数据互换规范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传播规范2.3.3水利水务数据中心建设水利水务数据中心是本项目建设重要基本。依照水利水务管理工作规定,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各类数据存储和管理规定出发,根据“统一规划、统一原则、统一设计、共建共享、资源整合、分级维护”等原则建设水利水务数据中心。在建设数据中心时,需要设计相应工作流程、制定有关数据原则和操作规范,以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转,指引水利、水务、水文水资源等行业基本数据库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以及各基本数据建设应遵从苏州水利水务信息化有关规划,按照统一原则和规范,充分考虑与有关行业和部门之间协调,避免数据库封闭建设和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规范化、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考虑到数据中心建设所需要各种数据存储和管理特点,数据库整体构造采用“集中为主、集中与分布相结合”方式。放置在市数据中心数据库集中存储和管理全市范畴内水利水务管理和决策数据;放置在水利、水务、水文等管理部门和单位行业基本数据,通过汇总、结合本单位行业有关数据基本上,建立部门基本数据库,以存储本行业、本单位数据;通过网络传播方式将行业基本数据库进行抽取、整合、汇总到市水利水务数据中心,以便决策分析和信息共享。2.3.4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管理平台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管理平台是介于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之间媒介,是提供数据服务、业务服务和中间层服务数据互换、整合、集成平台,可为在建各类平台或拟在建各类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和功能支撑。依照水利水务业务管理需要,该平台将整合水利、供排水、水文等各行业基本数据,形成一种全市范畴内数据管理中枢系统。通过本平台接入数据重要涉及:水利基本数据、水务基本数据、实时监测数据、水环境数据、水利水务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政务数据、GIS数据及其她数据。市水利(水务)局自建应用系统及有关处室结合管理需要,分别建立了一批业务应用系统,这些业务应用系统及其数据基本处在自发建设状态,所采用开发语言、数据库平台、技术路线各异,缺少统一规划,没有原则数据接口与共享服务机制,推翻这些系统进行重建几乎是不也许事情。“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管理平台”将建立原则接口服务机制,逐渐与原有应用系统或新建应用系统实现数据或功能共享,最后形成面向服务公司级体系架构。2.3.5水利水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水利水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政务网内对外发布信息窗口和其她各应用系统统一进入门户。将实现全市水利水务综合信息资源目录、各专项数据、水利水务专项应用系统集中展示。水利水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将在WEBGIS等新技术支持下,将气象、水情、工情、灾情信息、洪涝预报成果、灾情评估成果、指挥信息等多源异构水利水务信息在网络上集成发布,搭建“一种平台”、“一种门户”、“一张地图”水利水务综合应用,向全市各级防汛抗旱、政府提供精确、及时、全方位、多层次信息服务,提供灵活快捷在线查询和业务解决服务。平台规定采用流行客户端技术,支持主流浏览器。平台规定响应速度快,整体规定人性化设计。2.3.6性能规定(一)整体性能需求网络平台规定数据传播网络畅通、快捷、安全、可扩展;系统平台规定采用通用性好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操作系统以及大型数据库系统,保证系统良好性能;应用支撑平台规定为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并具备灵活可扩充性和高度可配备管理性;应用系统应满足顾客规定,稳定、可靠、实用,人机界面和谐,输出、输入以便,图表生成美观,检索、查询简朴快捷;安全性能按照信息密级,在不同信息安全域实行相应安全级别保护,对不同安全级别信息,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授权访问,同步,整个系统具备数据备份、容灾恢复和应急响应等功能。数据应及时、精确、完整,可以满足汇总记录、制表制图、分析计算等规定。(二)系统运营性能指标需求由于系统同步接入访问顾客数多,数据量庞大、数据关系复杂,因此系统应在响应时间、更新解决时间和数据转换和传送时间上具备很高规定。在网络速度正常状况下,规定本系统对顾客寻常操作平均响应速度不得不不大于5秒。2.3.7系统稳定性规定系统有效工作时间≥99%,系统故障平均间隔时间≥90天。2.3.8顾客操作规定软件界面和谐,简朴易操作,符合顾客操作习惯。可以简朴以便地解决相应业务,顾客不需要懂特殊技术均可以以便地操作系统。2.3.9系统安全保密规定系统在实行过程中须在通讯链路、数据输入/输出、应用操作以及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保证安全,对系统所有顾客进行分级管理,设立不同角色,每个角色分派不同操作权限和数据权限,符合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关于数据保密性规定。系统安全特性、访问控制须到页面级,具备较强系统安全性和劫难恢复能力。2.3.10故障解决规定数据库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稳定性及对顾客误操作容错功能,保证在正常状况下系统能保持长时间无端障运营。但对于由于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系统故障,应提供各种故障解决恢复机制使系统在尽量短时间内恢复运营,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2.3.11进度规定本期项目建设(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系统集成、试运营等阶段)筹划在6月底前完毕各项建设任务。2.3.12项目其她规定(一)项目管理规定1.项目综合管理:在本项目实行过程中必要严格认真做好项目管理工作;2.项目范畴管理:在项目启动时细分工作内容并和苏州市水利(水务)局严格拟定项目建设范畴,如有变动需征求苏州市水利(水务)局意见,并获得苏州市水利(水务)局允许;3.项目进度管理:投标人应采用分阶段建设方式,提供完善进度筹划并定期核算工程进展限度,阶段建设成果和检查成果及时向苏州市水利(水务)局报告工程进展状况;4.项目质量管理:投标人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应遵守质量管理筹划内容。(二)项目工作内容及成果1.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数据系列规范。2.苏州市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3.水利水务数据管理互换平台软件安装盘、水利水务政务网信息门户软件安装盘。4.系统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实体模型、互有关系和数据字典描述。5.提供其他技术手册(中文),涉及:(1)需求分析报告(含软件功能需求与数据规定);(2)系统总体设计阐明书;(3)系统测试设计方案;(4)数据库安装手册;(5)程序安装维护手册;(6)软件使用操作手册;(7)软件培训资料;(8)系统测试报告。(9)项目工作总结。(四)项目培训与服务应依照项目实行筹划、进度和需要与甲方合理规定,及时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对于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培训目的是可以独立、纯熟地完毕系统操作,并可以保障系统寻常维护、数据更新维护;对于系统使用人员应使其可以独立地完毕系统操作。(五)知识产权规定本项目最后顾客为甲方,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2.4需求分析结论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是整个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开局项目。任务重点是制定原则规范、搭建数据中心、开发布置数据互换管理平台、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立起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为下步全面开展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基本。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面向顾客群当前重要是政府部门顾客。同步,将来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系统应用可以扩展到公司顾客和公众顾客。水利水务政务业务目的需求重要体当前:通过制定数据原则规范,建立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管理平台、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等,能实现市水利(水务)局业务数据原则化、统一化,能以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互换,能基于“一张底图”实现水利水务政务协同办公。同步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利水务信息系统作用,规定制定科学合理数据更新方案并贯彻贯彻,以保持数据更新。总之,苏州市水利水务政务应用对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规定比较明确、也十分迫切。它是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是提高水利水务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实现水利水务政务公开、服务社会重要途径和必然规定,是武装和改造老式水利水务、增进水利水务改革与发展重要办法和迫切需要。

第三章建设目的、内容、周期3.1建设目的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总体目的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紧扣“一张底图、共享建库、单点登录、分级应用”水利水务共享应用新格局建设,完善水利水务信息综合采集与工程监控体系;整合和开发运用既有信息资源,逐渐形成水利水务“一张图”数据库;在水利水务综合服务基本平台支撑下,建立市、市(县)区、镇多级互联互通水利水务政务应用系统,形成较为完善智慧水利水务信息化体系,为构建宜居、宜业、宜商“智慧苏州”提供有力支撑。总体目的可归纳为如下四点:建立覆盖全面水利水务信息采集监控体系,实时监测、迅速反映;建立原则统一水利水务“一张图”数据库,信息共享、无缝集成;建立功能完备水利水务综合应用系统,精细管理、智能、创新;建立安全可靠运营保障体系,管理服务有序畅通。3.2本期建设内容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某些建设内容涉及:数据原则规范制定。制定本期项目有关、急需水利水务有关数据原则规范。规定服务于苏州大市范畴。水利水务数据中心建设。规定服务于苏州大市范畴。但本期重要满足数据建库和平台运营基本规定,随着市云数据中心建成或后期项目实行,逐渐完善。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管理平台建设。规定服务于苏州大市范畴。水利水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规定服务于苏州大市范畴。3.3建设周期本期项目建设(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系统集成、试运营等阶段)筹划在6月底前完毕各项建设任务。

第四章总体设计4.1建设思路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建设既要遵循《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又要与《苏州市水利当代化规划》、《“智慧苏州”规划》保持一致,充分共享应用苏州既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同步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IT技术,多、快、好、省地实现各项目的。4.2指引思想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应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治水理念,遵循“统一规划、协调推动;需求牵引,应用主导;平台共用、资源共享;基本先行、分步实行;实用先进、发挥效益”建设方针,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推动水利水务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发展,加强纵向(省、市、市(县)区、镇之间)、横向(与规划、水文、气象、环保、建设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增进政府水利水务管理效能、效益、效率提高,全面提高水利水务管理能力,为苏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水利当代化目的提供有力支撑。4.3设计原则1.统一规划、协调推动水利水务信息化中关系全局基本设施和重点业务应用建设,必要在统一规划指引下逐个贯彻,注意协调推动水利水务各业务部门信息化进程,注重发挥市、市(县)区、镇多级水利水务信息化整体效益。2.需求牵引、应用主导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必要紧扣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配备、水生态环保、水文化水景观等水利水务当代化中心工作,积极开发和应用业务信息系统,在业务工作中发挥效益。3.平台共用、资源共享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必要符合国标和行业原则,依照需要可对原则进行扩充,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整体协调性和兼容性,也便于数据和应用规范化解决,以及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应充分运用苏州市公共信息基本设施和已建水利水务信息基本设施,全面推动水利水务信息化体系和综合性共享业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以水利水务数据中心为支撑,增进信息资源广泛共享。4.基本先行、分步实行信息化建设项目要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行”实行方略。优先启动基本设施和基本数据建设,然后逐渐推动水利水务各专业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与完善。在建设方略上要区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积极营造信息化保障环境,提高水利水务信息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增进水利水务信息化健康发展。5.实用先进、发挥效益在系统总体设计上,规定借鉴各系统成功经验,注重吸取同类系统建设教训;在技术选型上,规定采用国际上先进且成熟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同步要充分考虑苏州市现状和特点,注重实效,注重解决水利水务建设与管理突出问题,在此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并力求有所创新,建立示范模式。4.4设计根据本《规划》编制重要根据国家及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部门关于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水利水务管理关于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献规定,结合苏州市水利水务工作和信息化实际状况编制。重要编制根据涉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中发[]1号)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及省推动水利当代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7月)《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月)《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1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解决实行方案》《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3月)《江苏省信息化“十二五”规划》(6月)《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行方案》《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智慧苏州”规划》《苏州市水利当代化规划》《关于苏州市水利当代化规划批复》(水规计[]207号)《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4.5总体框架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建设将以进一步完善水利水务信息基本设施建设为先导,大力推动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起完善水利水务信息化综合体系,使信息化对水利水务工作整体支撑提高到一种新水平。结合苏州市水利(水务)局业务应用需求,参照国家、省电子政务一系列规范以及《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形成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总体布局如下图所示。图4-1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中,针对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中“三要素”(保障环境、信息基本设施和综合业务应用)进行了细层次划分。1.保障环境建设由原则规范体系制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核心技术研究、人才队伍培养等某些构成;2.信息基本设施涉及了信息采集、工程监控、视频会商、通信设施、信息网络、监控指挥中心与数据中心等,咱们将它细分为设施、采集和资源三某些;3.综合应用体系是指满足水利水务业务管理、公示公开、便民服务、辅助决策和应急指挥需要各项信息系统建设,咱们将它细分为基本、应用、服务三某些,分别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应用需求。4.5.1水利水务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1.原则规范和规章制度制定原则规范、规章、制度建设是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保障。原则规范重要是针对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数据、接口、业务管理,如水资源、河道水系、农村水利、水利工程、水务、防汛、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环保、水文、气象等内容技术原则规范等。原则规范制定以采用国标、行业原则为主,同步需要结合苏州市实际进行恰当扩充,最后确立适合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需要信息化原则体系,保证网络和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互换。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要着力创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思路和体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江苏省、苏州市已发布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营所需管理规范、制度等。如保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办法、网络运营管理办法,等等;同步又要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发展及苏州市水利当代化对水行政管理模式整合再造等应用需求,积极创新,建立适当管理体制。原则规范、规章、制度研究与制定是一种长期过程,需要经历“理论——实践——理论”循环往复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容小视。必要采用有效管理办法和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网络和信息内容安全。除了在基本设施建设某些配备必要信息安全设施,还应进一步加强全市水利水务系统信息安全工作协调力度,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办法,建立起严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3.核心技术应用研究加强水利水务信息化基本研究和科研能力建设,开展以物联网、云计算、遥感、虚拟现实与仿真等核心技术在水利水务信息化应用实践研究,解决一批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技术难点,为全面开展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充分体现“智慧水利”实用性、先进性和可靠性。4.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要加强领导,完善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组建专门技术队伍负责详细项目实行和维护;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伙,走产学研一体化路子,引进和培养信息化技术带头人,形成水平较高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有筹划、分阶段组织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在实践中迅速提高信息化技术、管理人才队伍素质。4.5.2水利水务信息基本设施建设水利水务信息基本设施建设分为设施、采集和资源建设三某些。1.信息化基本设施建设设施建设是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构成某些,也是水利水务信息系统运营物理基本及必要保证条件,涉及机房、硬件设备、数字化监控指挥中心、平台支撑软件、信息安全设施及网络环境。信息安全设施涉及劫难备份与恢复、信任体系和信任服务(顾客身份安全认证体系等)和网络监控安全体系(防火墙、IDS等)等;网络环境涉及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和互联网等,将在苏州市政务外网基本上构建水利水务专网,实现各级水利水务部门与其她政府部门之间横向、纵向上信息互联互通。2.信息化采集监控设施建设采集某些涉及了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设备(如自动监测、视频监测、无线监测及人工观测等)、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图、影像图、电子地图等,通过遥感、测绘等手段采集、更新,将由基本地理信息平台提供共享)、互换数据(如气象数据、环保数据、水文数据等,由其她部门采集、更新后,共享使用)。3.信息化资源数据库建设资源某些重要指水利水务综合信息资源库,它是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和基本成果之一。规划期间将环绕推动电子政务、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水务管理等重要业务工作需要,充实信息内容,整合信息资源,为各项业务提供全面、客观支持和指引。结合苏州市水利(水务)局业务职责范畴,水利水务综合信息资源库由基本地理数据库、水利水务专项数据库(涉及水资源、河道、湖泊、堤防、水闸、泵站、供水、排水等)、水利水务政务信息库以及其她部门(如环保、水文、气象等部门)共享数据库四某些构成。4.5.3水利水务信息化综合应用体系建设1.基本平台在规划期内,苏州市水利(水务)局将重新整合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将原有面向业务办公流程为导向、众多纷杂系统转变到面向各类数据库对象为导向集成平台上来,因此在总体框架设计中增长了水利水务综合服务基本平台,类似于信息系统架构中公司服务总线(ESB)作用。在实现水利水务基本设施信息管理、实时监测数据管理基本上,可以进一步将水利(水务)局众多业务应用系统与各数据库关联起来,实现水利水务信息互换和共享,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以及数据安全、共享与集成,为应用软件开发、运营和整合提供统一平台。2.业务应用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水利水务业务应用系统,满足水利水务业务管理需求。以水利水务综合服务基本平台为总线,新建和改造一批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整合。业务应用系统涉及: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生态环保系统、河湖工程管理系统、农村水利管理系统、引调水工程管理系统、城乡供排水管理系统以及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系统等综合电子政务系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应遵循新建业务系统基于统一平台搭建,既有业务系统基于统一平台进行迁移改造方略,逐渐提高资源共享能力和业务协同效率。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需要将信息共享作为一种重要前提,信息共享体当前四方面:一是水利(水务)局内部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二是与市级公共信息平台(如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市电子监察系统等)之间对接;三是与省水利厅下发各类软件(如水资源管理软件、水利水务执法监察系统等)之间信息接口,需实现信息对接,以便信息上报;四是与市(县)区水利水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3.服务门户服务某些是指水利水务基本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以及共享互换体系对外服务,分为政务网信息门户平台以及基于互联网公众服务信息门户。服务对象重要涉及苏州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三类对象。服务渠道重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类渠道重要通过门户统一呈现,即各类水利水务信息资源、业务系统通过统一接入门户,门户按照不同类别重组各类资源,最后实现统一呈现服务;第二类渠道重要是通过各个系统自有登录服务,以单点登录方式直接登录应用系统服务渠道。服务内容针对不同顾客角色及顾客业务需求,进行不同资源梳理,最后为不同顾客提供符合其业务需求资源内容服务。服务内容重要涉及:寻常办公服务、政务协同服务、领导决策、政务公开服务、公共资源服务五个层面。4.5.4本期建设内容在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中,本期建设内容相应到原则规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管理平台、水利水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水利水务政务网信息门户)等四个某些。框架中应用系统某些(如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本期项目将不涉及,重点是做好与这些应用系统接口。4.6开发实现路线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将采用ArcSDE+Oracle数据管理方式,数据库平台为Oracle,GIS平台重要采用ArcGISServer。这种开发技术路线与苏州市基本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一致,从而能以便与苏州市基本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无缝连接。

第五章原则规范建设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资源库涉及内容和领域广泛,如何将它们有机组织,有效地进行存储、管理和检索应用,是一件十分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数据库乃至整个应用系统应用效率。只有将所有信息按一定规律进行分类和编码,使其有序地存入计算机,才干对它们进行按类别存储,按类别和代码检索,以满足各种应用分析需求。5.1原则建设必要性原则化是反映一种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重要标志,也是保证信息互换与共享前提,特别是在信息社会里,其意义极其重要。原则规范研究与制定是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基本性工作。在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发展建设中,要实现全市水利水务信息统一建库和信息共享,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数据资源、共享规则和实行技术手段。在这些基本条件中,特别是数据资源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原则化问题十分突出。以数据为例,为了实现行业、区域、国家或国际进行数据互换和共享,必要有不同级别与层次原则,用以界定它们分类、编码、格式、科学定义和互相转换格式原则等等。只有这些都实现了区域统一原则,才具备交流、互换和共享前提。同样,为了达到信息互换与共享目,特别是在网络化技术条件下,技术原则同样重要。通过网络传播地理信息,实现分布式数据共享,就必要制定相应网络原则合同,设计信息资源和网络管理中心系统技术原则,进行各分网站原则技术改造,形成统一构造原则,以达到在网上实现信息传播、下载和共享目。因此,为了交流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必要实现信息和数据原则化(涉及它们互换原则化),实行技术原则化和应用原则化。既有水利水务信息系统共享化限度低,除了数据封闭、数据壁垒和数据垄断等许多人为因素外,数据原则化滞后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凡是原则化限度高领域,普通其信息化共享限度和国家化水平也较高。例如,民用航天遥感信息,其技术与数据原则化限度较高,可以在世界范畴内应用。信息共享立法在于保障信息实现共享,但若没有信息原则化作前提,信息连最基本互换与共享条件都不具备,那么立法保障便会显得毫无意义。原则规范研究与制定是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基本性工作。数据建库、信息系统建设、数据互换、数据共享等均要遵循相应原则规范;水利水务当代化过程中涉及业务行政审批和内容整合,需对各项水利业务流程、业务模型等重新梳理、再造和规范化;数据更新、系统运营维护等需要管理制度保障。凡此种种,均规定信息分类、数据格式、技术流程和配备设备等有一系列互相配套原则、规范、规程和商定,以保证信息互换共享、系统间互相兼容、系统各个环节和各个某些之间上下连接,历史、现时和预测将来信息互相可比等等,以达到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各个子系统之间、各个部门之间、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苏州市与其他都市之间、与上级部门之间联系等,均能实现共享资源,互相通讯。原则规范制定是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中始终要抓紧一项重要工作,并且要通过大量实践,逐渐予以完善。5.2原则编制重要任务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涉及原则与规范体系重要涉及: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数据规程、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原则、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建设规范、水利水务数据互换规范、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传播规范、数据组织与数据库设计原则、网络与硬件环境设计原则等。要建立原则化技术体系,必要依照系统内在技术规律,从实际应用出发,环绕系统共同特性,针对统一术语定义、统一设计与实行办法、统一体系构造、统一信息分类编码、统一空间定位、统一数据质量规定、统一数据描述、统一数据互换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等问题,制定一系列原则化原则和详细规定。同步也要对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项目软硬件环境、数据通信与系统互连、系统安全与保密等方面提出相应原则化、规范化规定。只有这样,才干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目,并为系统开放打下基本。建立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原则化体系任务是:制定、发布和实行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所需关于原则,同步对原则实行进行监督。其原则化工作应注意做好下列事项:1.分析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对原则化工作需求,编制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原则体系表。2.调研已有和正在制定关于国标、行业原则、地方原则以及国际原则,依照苏州市实际提出相应原则制定项目建议和原则制定规划。3.针对当前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系统和数据中心设计等原则,虽急需而短期因条件尚不成熟、暂不能制定关于原则,可先组织制定某些内部规定或指引性文献,通过实践发展提高,为制定关于原则创造条件。4.关于各专业部门信息化原则,建议在制定时重点参照国家、行业、江苏省原则等,以“采标”为基本原则,并不是所有专业应用系统都要重新编制原则,普通建议各专业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字典或者数据库设计。5.3原则编制原则编制原则必要贯彻国标化法。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应根据原则化管理体制运营,同步需考虑到苏州市详细状况和特点。编制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原则体系必要遵循如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体系中层次划分和信息分类原则项目拟订不能以行政系统划分为根据,而必要以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技术体系及其所涉及社会经济活动性质为重要思路和科学根据。在行业间或门类间项目存在交叉状况下,应服从整体需要,科学地组织和划分。2.系统性。原则体系在内容、层次上要充分体现系统性,按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规定,恰本地将原则项目安排在不同层次上,做到层次分明、合理,原则之间体现衔接配套关系,反映出纵向顺序排列层次构造。3.全面性。对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系统工程各行业所涉及各种技术、管理工作和各类型数据原则对象,都应制定相应原则,并列入原则体系中。这些原则之间应协调一致,互相配套,构成一种完整、全面体系构造。4.兼容性。列入原则体系中原则项目,应优先选用国标(GB)和行业原则,同步应充分体现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原则和国外先进原则精神,尽量使苏州市地方原则体系与国际原则接轨,为实现行业、地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兼容性奠定基本。5.可扩充性。在编制原则体系、拟定原则项目时,既要考虑到当前需要和技术水平,也要对将来科学技术发展有所预见,因此,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原则体系应具备可扩充性,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定和需求。5.4原则规范建设内容在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中,将结合国家、行业、江苏省原则及苏州市实际,制定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数据规范,制定本期项目有关、急需水利水务数据采集、建库规范或原则。也许形成若干编码规范列表如下,详细实行时将依照状况有所增删。5.4.1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数据规程《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数据规程》重要对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中各类地理信息数据格式、内容做出某些统一原则化规定。《规程》目录构造初步拟定如下:前言范畴规范性引用文献术语和代号都市空间定位水利水务地理要素分类编码原则水利水务地理要素分类与编码办法水利水务地理要素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库建库规定5.4.2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原则元数据是描述数据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具备数据量大、保密规定高、共享应用需求广泛等特点,因此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库,通过元数据来实现地理空间信息查询、发布是行之有效手段之一。《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原则》即是对水利水务综合地理数据元数据格式和内容定义。《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原则》目录构造初步拟定如下:术语元数据涉及水利水务综合地理数据元数据层次构造元数据分级和特性元数据内容制定原则元数据详细内容元数据扩展原则元数据保存方式参照文献5.4.3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建设规范《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建设规范》重要对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内容及格式、采集、建库、更新等做出规定。《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建设规范》目录构造初步拟定如下:主题内容和合用范畴引用原则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分类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命名规则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各类数据格式原则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各类数据采集规定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各类数据建库流程水利水务核心数据库各类数据更新流程其她规定5.4.4水利水务数据互换规范《水利水务数据互换规范》重要对水利水务数据进行上传、下载、互换等做出规定。《水利水务数据互换规范》目录构造初步拟定如下:范畴规范性引用文献术语和代号水利水务数据互换流程管理职责管理规定管理制度5.4.5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传播规范《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传播规范》重要对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传播做出规定。水利水务实时监测设备涉及水文站、雨量站、墒情站、水位监测井、水质监测井等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和收集重要水雨情信息、水资源信息、水环境信息等。《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传播规范》目录构造初步拟定如下:范畴规范性引用文献术语和代号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分类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方式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传播方式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传播格式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接受水利水务实时监测传播管理5.5既有原则衔接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原则建设将在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水利水务数据互换等方面将形成若干编码原则,某些原则需借鉴“数字苏州”建设工程中成果,整体上保持原则衔接性和一致性。在基本地理数据、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原则方面。在近十年“数字苏州”建设实践中,苏州市已在基本地理数据、综合地下管线数据等方面发布了关于原则,并在苏州市基本地理信息平台、综合地下管线系统等系统建设与推广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水利水利信息化原则制定时需优先引用类似这样可直接引用苏州大市区数据原则;与苏州市实际状况有所出入,要在苏州大市区数据原则基本上予以研究和扩展,整体上保持原则衔接性和一致性。

第六章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是本项目建设重要基本。依照苏州市水利水务管理工作规定,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各类数据存储和管理规定出发,根据“统一规划、统一原则、统一设计、共建共享、资源整合、分级维护”等原则来构建水利水务数据中心,一期重点完毕某些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6.1数据中心设计原则在建设数据中心时,需要设计相应工作流程、制定有关数据原则和操作规范,以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转,指引水利、水务、水文、水资源等行业基本数据库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以及各基本地理数据建设应遵从苏州市水利水务有关规划,按照统一原则和规范,充分考虑与有关行业和部门之间协调,避免数据库封闭建设和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规范化、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详细设计原则涉及:1.数据一致性和原则性数据库设计除遵从数据库设计行业原则外,还遵从国家和地方原则及行业习惯性事实原则,以以便数据交流及功能实现,为以便与其她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互换,数据设计将充分考虑此前已建立系统数据库。2.数据分级管理机制依照系统访问角色,将顾客分为领导决策分析顾客、系统管理顾客、运营调度顾客和普通浏览顾客几种角色,分派不同访问数据权限和使用功能权限,严格控制角色登陆,实现数据分级管理,保证数据安全。3.统一考虑空间、属性、设施、模型数据兼容性数据库设计要充分考虑数据采集、入库、数据应用紧密结合,便于在空间数据基本上进行设施及有关属性考虑;空间数据格式设计时充分考虑与模型所需数据结合,利于模型直接使用空间及设施有关数据。4.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成熟、稳定、完善产品和技术,满足当前应用需求。尽量采用先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数据解决规定,使整个集中运营平台在一定期期内保持技术上先进性,并具备良好扩展潜力,以适应将来应用发展和技术升级需要。5.高性能和高负载能力数据库建设必要可以承载较大系统和应用运营负载,提供高性能数据解决和应用响应能力,保证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库高效运营。6.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保证业务应用不间断运营,数据库建设必要具备极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系统构造、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等方面须进行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系统达到C2级以上原则安全级别,具备一定防病毒、防入侵能力。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负载均衡等可靠性技术基本上,采用有关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管理机制和控制手段,以提高整个系统安全可靠性。7.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数据库建设可以依照生产信息化不断发展需要,以便地扩展系统容量和解决能力,具备支持各种应用能力。同步可以依照应用发展需要进行灵活、迅速调节,实现信息应用迅速布置。8.开放性和原则化数据库建设要具备较好开放性,有关系统和设备应是业界主流产品,遵循业界有关原则,保证数据库建设选用主流系统和设备可以随时无障碍地接入集中运营平台,实现系统和数据集中运营和统一维护管理。6.2指引思想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中心建设将贯彻“一张图”指引思想,在共享调用苏州市基本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本地理数据共享服务基本上,整合建库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并以此为基本,实现水利水务基本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库、政务数据库集成。数据通过各个层面收集、整顿、筛选、抽取、汇总到综合数据库中形成一种综合、统一、有机数据载体和共享中心,同步业务部门和跨行业部门可以通过数据中心祈求到其她行业有关数据,从而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回路和共享。基于“一张图”都市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模式作为社会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具备独特优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苏州市基本地理空间数据与各部门专业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区域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统一为政府提供可视化决策分析和数据共享服务。在“一张底图”上开展政务应用和公众服务,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挥霍,从而更好地发挥所投入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61苏州市信息资源“一张图”整合模式示意图在信息资源“一张图”整合模式中,基本地理数据作为公共底图数据地位特别重要。这是由基本地理数据专业性强、采集制作成本大、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作为“智慧苏州”基本设施之一苏州市基本地理信息平台在地理信息原则规范方面、系统建设方面、数据建设方面、硬件网络设施方面都获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苏州市都市地理信息共享、数字都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本。当前平台已经为市规划局、建设局、公安局、电信局、环保局、供电局、气象局等三十多家部门提供了基本数据服务,避免了数据重复采集,节约了资金投入。6.3数据库建设目的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目的是建立统一、原则化、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一体化全市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该数据库规定能与各种数据实时监测、采集手段有较好接口,以便地将各类采集到数据通过格式转换、整顿入库等过程顺利入库,实现数据及时动态更新。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将由点到面逐渐展开:一方面划定一块实验区范畴,在该范畴内各类水利水务数据建库过程中,完善数据原则,磨合软件功能,并建立起数据采集、入库与更新机制,为系统开发测试以及全市范畴数据入库打好基本;另一方面是苏州市城区范畴内数据建库;最后是苏州市全市范畴数据建库,最后构建出整个苏州市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基本框架。6.4数据库建设内容水利水务数据中心是水利水务综合服务基本平台基本,是整个行业及跨行业管理基本。数据重要来源水务水利行业基本数据以及行政管理数据及地理空间数据等,数据通过各个层面收集、整顿、筛选、抽取、汇总到综合数据库中形成一种综合、统一、有机数据载体和共享中心,同步业务部门和跨行业部门可以通过数据中心祈求到其她行业有关数据,从而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回路和共享。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要建立水利水务综合信息数据库应涉及:各部门基本数据库和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其中:各部门基本数据库涉及:水利水务基本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库、政务与规划类数据库及其她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重要是整合、规范各业务单位数据,通过数据互换,传到综合数据库内。同步,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包括了局水利水务业务系统产生有关数据。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和各业务基本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布置模式,各业务基本数据库可以布置在局层面也可以布置到各业务单位层面,通过数据互换中心和网络技术将各个数据库构建成一种有机整体,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和各业务基本数据库共同构建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中心。图62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内容1.水利水务基本数据库该库是整个数据中心核心数据库和基本库,涉及建立苏州市范畴内河道水系、海塘堤防、区域除涝、供/排水、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基本信息数据库。数据详细内容涉及:水利水务基本设施空间属性和基本业务属性。数据库建库方式涉及:数据互换中心从其她已建库中抽取、通过数据数字化自建数据/导入数据两种途径。在一期项目建设时,以第一次全国水资源普查数据,同步增长对图形和属性数据数字化来建立水利水务基本数据库。当前这项工作已经在开展。2.实时监测类数据库涉及水利水务各类监测设施实时采集、传播数据整顿建库。监测设施涉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水质等基本监测站网和地下水资源专用监控站网,水文遥测系统监测点,水位雨量实时监测设施、自动采集点,地下水位自动监控点,取水数据监测点,视频会议接入点,水利工程、闸站等处设立视频监控点,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水利设施监测监控设备,自动气象站等涉及水利、供水、排水、气象、水文等业务领域设备。数据互换方式重要采用数据互换中心进行实时同步互换。在一期要连接监测设备不会太多,此处不是数据库建库重点。3.政务数据库涉及水行政管理数据库、水务管理数据库以及水利管理数据库、巡逻数据、保洁数据、规划数据、工程项目数据等。这些政务数据库重要由市水利(水务)局自建应用系统及有关处室结合管理需要分别建立一批业务应用系统而建立,政务数据库建库原则是:保存原有业务系统独立性和数据规范性,重要通过数据互换管理平台实现从有关系统数据库中同步互换。在一期项目建设中,这某些内容也不会太多。4.地理空间数据库以市基本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本地理数据为底图,结合收集到各类水利水务空间信息建立水利水务综合GIS地图数据库。详细涉及但不限于:区段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人口分布图、河道水系分布图、堤防分布图、水闸、泵站分布图、水质状况图、供水管网图、排水管网图、河道规划图、蓝线图、防汛风险图等。本期建设苏州市水利水务综合GIS地图数据库范畴重要是在苏州市五区范畴,即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下辖各市(县、区)(涉及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和吴江区等)GIS地图由各地自建;但是苏州市GIS地图要能与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和吴江区GIS地图无缝对接。在开展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中心数据库建库时,还需考虑通过数据中心汇交制度建立数据更新维护管理长效机制,保证数据现实性、精确性,以更好满足都市对地理信息共享需要。6.5数据存储方式考虑到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中心建设所含各种数据存储和管理特点,水利水务数据库整体构造采用“集中为主、集中与分布相结合”方式。全市范畴内水利水务管理和决策数据将被集中存储在市水利水务数据中心数据库中统一管理,一期项目重要是存储在市水利(水务)局若干台服务器上;水利水务政务基本数据将分别保存在水利、水务、水文等管理部门和单位中,通过汇总、结合本单位政务有关数据,建立水利水务各业务部门政务基本数据库,以存储本行业、本单位数据;同步,借助网络传播和数据抽取、整合、汇总,将会将政务基本数据库信息同步到市水利水务数据中心(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以便决策分析和信息共享。6.6数据库概念设计6.6.1空间数据库设计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大某些空间信息在通过解决转换后,普通以数据库表形式保存在基于Oracle11gArcSDE中。少量变化频繁且仅供查看、不需要查询分析空间数据直接以AutoCADDwg文献形式存储在文献服务器上,由各应用系统直接加载,与来自ArcSDE空间数据叠加查看。存储在ArcSDE中数据在逻辑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地图,依照空间数据性质划分,例如1:500地形图、交通规划图等;第二层为逻辑图层,依照数据现实意义划分,例如1:500地形图分为水系、交通设施、地貌土质、居民地等逻辑图层;第三层为物理图层,依照数据GIS特性划分,例如点层、线层、面层等。存储在ArcSDE中数据在物理上分为两层:要素集和要素类。要素集是具备共同空间参照要素类容器,普通与逻辑上地图相相应;要素类直接存储具备共同GIS特性和属性构造空间数据,与逻辑上物理图层相相应。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库内容重要涉及:地形图、影像图、地名、管线等基本地理数据;同步也涉及区段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人口分布图、河道水系分布图、堤防分布图、水闸、泵站分布图、水质状况图、供水管网图、排水管网图、河道规划图、蓝线图、防汛风险图等专项数据等。详细如下表所示。编号逻辑图层名逻辑图层中文名编号物理图层名物理图层中文名1HHQK河湖基本状况1HL_POLYGON河流基本状况2HLDM河流断面状况3SWZ_POINT水文站和水位站状况4HP_POLYGON湖泊基本状况2SLGC水利工程5SZ_POINT水闸6BZ_POINT泵站7DF_LINE堤防8DFDM堤防特性断面9WQ_POLYGON圩区10TB_LINE塘坝3JJYS经济社会用水11GQYS灌区用水12GMHXQYZC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3GGGSQY公共供水公司14GYQY工业公司15JZYJDSCY建筑业及第三产业16HDWSTHJ河道外生态环境4KFZL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状况17HHQSK_POINT河湖取水口(规模以上)18HHQSK河湖取水口(规模如下)19SYD_POINT地表水水源地20HLBHZL_POLYGON河流治理保护状况21HPBHZL_POLYGON湖泊治理保护状况22RHHPWK_POINT入河湖排污口5STBC水土保持23STBCCS水土保持办法6HYNL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24XZJG_POINT水利行政机关25SYDW_POINT水利事业单位26SLQY_POINT水利公司27SHTT_POINT水利社会团队28XZGLDW_POINT乡镇水利管理单位7GGZX灌溉专项29GGMJ灌溉面积30GQ灌区8QSJ地下水取水井专项31JDJ_POINT规模以上机电井32JDJRGJ规模如下机电井人工井6.6.2非空间数据库设计除了地理空间数据库之外,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还涉及大多数非空间数据,分别涉及:水利水务基本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库、政务数据库等。非空间数据库保存在Oracle11g中。非空间数据库涉及如下内容:水利水务基本数据库。重要是指苏州市范畴内河道水系、海塘堤防、区域除涝、供排水、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基本信息数据库。数据涉及:设施空间属性和基本业务属性,这某些数据属于静态水利水务资源数据;水利水务实时监测数据库。涉及水利水务各类监测设施实时采集、传播数据整顿建库。监测设施涉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水质等基本监测站网和地下水资源专用监控站网,水文遥测系统监测点,水位雨量实时监测设施、自动采集点,地下水位自动监控点,取水数据监测点,视频会议接入点,水利工程、闸站等处设立视频监控点,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水利设施监测监控设备,自动气象站等涉及水利、供水、排水、气象、水文等业务领域设备。这某些数据属于动态变化数据,普通是与静态资源数据有关联;水利水务政务管理数据库。涉及水行政管理数据库、水务管理数据库以及水利管理数据库、巡逻数据、保洁数据、规划数据、工程项目数据等。这某些数据属于业务管理数据,普通随着业务系统在办理过程中自动生成;字典库。字典库存储各子系统共用数据字典;系统管理库和人员权限库。系统管理库存储子系统信息、全局参数、网络监控信息、打印模板信息等,人员权限库存储机构定义、人员定义、权限定义、顾客个性定制信息等。6.6.3文献系统构造设计除了存储在数据库中信息外,尚有某些数据适合以文献形式保存在文献服务器上。这些数据涉及:影像图(也可以选取保存在数据库中)、少量变化频繁且仅供查看CAD文献、打印模板文献、空间要素附件、规划成果资料等。这些文献分类保存在文献服务器上一种隐藏共享目录下各个子目录中。这个共享根目录途径加密后保存在数据库系统参数配备表中。为了保证数据安全,需要在文献服务器操作系统中控制有权访问该目录顾客及其拥有操作权限。6.6.4元数据库设计元数据是描述数据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具备数据量大、保密规定高、共享应用需求广泛等特点,因此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库,通过元数据来实现地理空间信息查询、发布是行之有效手段之一。元数据普通是针对水利水务地理空间数据,在本期项目中,依照需要也可以针对某些非空间数据建立相应元数据库。咱们一方面将制定《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原则》,然后通过手工输入或是数据导入方式建立元数据库。根据咱们以往经验,下面阐明元数据内容、元数据分级和数据目录(元数据)管理及发布机制。详细元数据原则将在项目实行时研究制定,然后进行调节。1.元数据内容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元数据内容将记录八个方面内容,详细是:(1)数据基本信息:包括数据集中表达及阐明其空间和时间范畴、状况、结律限制和保密限定等所需信息。(2)参照系统信息:包括数据集中应用空间和时间参照系统阐明。(3)空间数据表达信息:包括数据集中表达空间信息所用办法等方面信息。(4)数据质量信息:包括数据集质量评价信息。(5)数据志信息:包括数据集应用、数据源、以及生产数据集时所用工艺办法等信息。(6)要素分类信息:包括数据集中具备要素类型、功能、属性和关系定义和阐明。(7)数据发行信息:包具关于获取该信息所需数据提供者及买卖权限信息。(8)元数据参照信息:包括元数据现势性及其负责单位信息。2.元数据分级和特性元数据可以分为两级,即一级元数据和二级元数据。一级元数据是指唯一标记一种数据集所需要最小元数据实体和元素;二级元数据是指建立完整数据集文档所需要所有元数据实体和元素。在本系统中元数据为二级元数据。3.数据目录(元数据)管理及发布机制数据目录(元数据)是关于数据描述性信息。地理空间数据具备数据量大、保密规定高、共享应用需求广泛等特点,建立元数据作用是可以通过它检索、访问数据库,可以有效运用计算机系统资源,从而满足社会各行各业顾客对不同类型数据需求以及互换、更新、检索、数据库集成等操作。数据目录(元数据)管理核心是要能保持和地理空间数据一致性,及时、精确反映地理空间数据基本信息,通过几级审核后可以及时地发布出去,为地理空间数据使用者提供迅速有效服务。为保证数据目录(元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一致性,咱们建议事先制定各类空间数据元数据原则和入库中间文献格式原则,规定数据采集和数据整顿单位在提交基本空间数据入库同步,提交相应元数据,某些需要在入库时补充元数据则在数据入库时提供元数据输入界面或是在入库完毕后提供元数据编辑功能进行更新。6.6.5接口设计在苏州市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研究数据共享与互换机制建立,应与“智慧苏州”共享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基本地理信息、人口、气象、水文等信息共享;并实现市、市(县)区、镇三级水利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与互换,以及与省水利厅之间数据共享与互换。由于水利水务综合数据建库与水利水务信息化一期软件建设均是以“一张底图”为基本,基本地理信息共享与应用在本期水利水务信息化建设中具备举足轻重作用,因此在本期项目建设中特别需要注意做好与苏州市基本地理信息系统之间共享接口,做到无缝衔接与集成。6.7数据库管理模式如上所述,苏州市水利水务数据库建设重要内容涉及非空间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等。其中,地理空间数据库由于专业性较强,下面咱们多费些笔墨从管理模式、逻辑构造、更新机制、质量规范四个方面来重点阐明针对水利水务综合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6.7.1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苏州市水利水务综合地理空间数据库中大某些空间信息在通过解决转换后将以Oracle+ArcSDE形式保存。少量变化频繁且仅供查看、不需要查询分析空间数据直接以图形文献形式(如AutoCADDwg等)存储在文献服务器上,由各应用系统直接加载,并可与ArcSDE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存储在ArcSDE中地理数据在逻辑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地图,依照空间数据性质划分,例如1:500地形图、交通规划图等;第二层为逻辑图层,依照数据现实意义划分,例如1:500地形图分为水系、交通设施、地貌土质、居民地等逻辑图层;第三层为物理图层,依照数据GIS特性划分,例如点层、线层、面层等。存储在ArcSDE中数据在物理上分为两层:要素集和要素类。要素集是具备共同空间参照要素类容器,普通与逻辑上地图相相应;要素类直接存储具备共同GIS特性和属性构造空间数据,与逻辑上物理图层相相应。ArcSDE具备如下特点:1.ArcSDE融入RDBMS后,提供了对空间、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率操作数据库接口;2.由于ArcSDE采用是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构造,大量顾客可同步针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3.ArcSDE采用协作解决方式,解决既可在ArcSDE客户端也可在ArcSDE服务器一端,取决于详细解决在哪一端更快。有功能不需要与服务器通讯,可由ArcSDE客户端完毕,进而避免大量网上操作,提高效率;4.ArcSDE在服务器端采用缓冲数据解决方式,提高了数据解决效率,并使网上负载大大减少。对于应用操纵数据库中成百上千万数据记录至关重要;5.ArcSDE提供长事务解决和版本控制使工作流程更加流畅。6.7.2空间信息库逻辑构造苏州市水利水务综合GIS地图数据库涉及地理空间数据各种各样,详细涉及但不限于:区段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人口分布图、河道水系分布图、堤防分布图、水闸、泵站分布图、水质状况图、供水管网图、排水管网图、河道规划图、蓝线图、防汛风险图等。它们被统一保存在服务器端。数据均被保存在Orac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