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部分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四川省资阳市部分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四川省资阳市部分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四川省资阳市部分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四川省资阳市部分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资阳市部分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2023年春季期中学业模拟试卷

八年级·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4分)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容不得束(shù)缚,容不得羁绊(pàn),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ǎi)途的寒冬。

C.月色便朦(móng)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jǐ)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D.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tiáo)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qiǎo),意味应是深长的。

1.D。(3分)A.羁绊(bàn)。B.风雪载(zài)途。C.朦胧(méngló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狂傲弥漫川流不息草长鹰飞

B.翩然帷幕海枯石烂天衣无缝

C.追溯慧星惊心动魄美不胜收

D.缄默漂渺人情事故戛然而止

2.B。(3分)A.草长莺飞。C.慧星。D.人情世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日郊游,站在湖边,眺望远山的美景,感受风口浪尖的爽快,岂不快哉

B.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开设了不少航空体验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航空城里一派热闹景象。

C.庄子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不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不修边幅。

D.在一组名为“古蜀家园”的灯组中,竹林、小屋、麇鹿、游鱼等景观令人目眩神迷。

3.A。(3分)A.风口浪尖:比喻生活最艰苦、斗争最激烈的地方。B.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用于来指人或事物。C.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指人穿着过于随便;比喻不注重仪容,衣着。D.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此前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和原始的聚落。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一切,还渐渐地在这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只要走出这地名一步,就不再属于这独特的历史文化了。如果说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那么这城市的生命密码就在其中。________。________。比如故乡的地名。

①如果你崇敬这地方的文化,这地名就是一种尊称。

②地名是城市生命的起点。

③此后,这些城市发生了一切一切,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看似只有几个字的地名里。

④如果你对这地方有情感,这地名就是一种深挚的爱称。

A.④②①③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

4.C。(3分)

5.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手法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内容上分为《赋》《比》《兴》,对后世影响很大。《关雎》和《回延安》中都运用了比兴手法。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C.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我们已学过他的散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作品。

D.《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说明文,是俄罗斯犹太裔德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该文指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5.B。(3分)A.《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C.《故乡》是小说。D.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学生长时间沉溺于刷手机短视频,不仅思考能力会逐渐削弱,睡眠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B.《阿凡达2》剧情虽老套,但经过完美的视效下呈现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潘多拉水下世界。

C.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们应自觉保守国家秘密,享受国家安全壁垒。

D.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将劳动课所占课时独立出来,是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一大变化。

6.D。(3分)A.“不仅……也”前重后轻。B.“经过……下”句式杂糅。C.“享受国家安全壁垒”搭配不当,应为“筑牢国家安全壁垒”。

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8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3)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兼葭》)

(4)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5)比兴手法是诗歌创作常用的手法,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关雎》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让人联想到男女欢爱,引出下文追求淑女的诗句。而贺敬之的《回延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绝好的比兴,表述了对延安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7.(1)天涯若比邻(1分)。(2)微君之躬(1分)。(3)蒹葭萋萋(1分)。(4)蒙络摇缀(1分)。(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4分)。(或“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错句,该句不给分。

8.综合性学习(8分)

“分门别类辑古诗”对学习古诗大有裨益。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下面是一组按内容分类整理的古诗,请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2分)

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大海喻指自己的胸怀,表现的是的志向、抱负以及开阔的胸襟;故是古诗中的胸襟抱负;或古诗中的理想抱负。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清幽,故是古诗中的清幽环境。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句引用典故,昔人离去,黄鹤楼留下,望楼而生情,结合其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有人愁”可知,这首诗表述的是古人的思乡之情。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句中的“别”表明是送别,表述对友人的不舍,故是古诗中的送别之情。

8.(1)①胸襟抱负(0.5分);②清幽环境(0.5分);③思乡之情(0.5分);④送别之情(0.5分)。

(2)阅读下面有关“怎样写诗”的短文,从语意连贯和表意准确两方面来填上空,④⑤⑥⑦句中有一句有错,请写出错误语句的字号并把内容改正过来。(4分)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②___________________。初学写诗时要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情感。

写诗要注意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现代诗歌虽然形式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⑤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⑥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凝练。⑦凝练的语言能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也能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和单一的思考。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句: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触发我们的情感(1分)。②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发情感(1分)。③讲究韵律和节奏(1分)。错误句是⑤。“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少主语。应为“有节奏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或去掉“让人”(1分)。

(3)感受诗歌文化——请模仿下面“边塞诗”的示例,在以下几种题材中任选两种分别续写一句话。(2分)

示例:边塞诗是戍边将士胸中的一腔乡怨,浓烈而哀伤,归雁、浊酒,满眼凄凉。

可选诗歌题材:田园诗送别诗登高诗思乡诗

(3)示例: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田野、炊烟,尽收眼底。思乡诗是羁旅游子心中的一缕乡愁,忧伤而绵长,明月、夕阳,魂牵梦萦。送别诗是真挚友人胸中的一股豪情,旷达而豪放,柳枝、清风,尽显牵挂。句式结构上可模仿示例,0.5分;通顺且生动,0.5分;情感贴合此种题材的诗歌,0.5分;所选的意象正确且尽可能具有代表性,0.5分。

二、名著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未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

(1)上面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你”是___________。(2分)

9.(1)经典常谈;司马迁。(2分)

(2)文段中的"你"听了这段话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2)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努力整理史料,用十多年时间,写出了《史记》(2分)。启发:专注于一个正确目标,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会成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2分)。(大意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0—12题。(共10分)

趣谈航天员失重生活

⑴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于3月23日下午开课。广大网友在线上观看精彩太空授课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航天员好像变胖了。是因为“太空伙食”太好了吗?其实,真实原因是失重。

⑵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聂海胜对此给出了详细解释:航天员在太空中“变胖”,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因为人失重以后,体液需要重新分布,而且往头部分布得更多一些,所以航天员看上去会显得比较胖。此外,在太空中由于肌肉失去地心引力牵引,还会出现“拉皮”的美容效果。

⑶航天员陈冬在日记中写道:第一次进入太空,确实感到非常奇特。刚开始,连自己的身体都控制不住,简单的走路也不正常了。还好,有师兄景海鹏在旁边帮忙,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也越来越感受到失重给自己带来不少乐趣。

⑷首先聊聊就餐。在太空,航天员可不能像地面的人们那样轻轻松松地吃喝了。进餐时稍不注意,有些食物碎渣就会到处飘飞,迷眼钻鼻,还容易损坏仪器设备。因此,在航天飞行早期,航天食品都会制成糊状,装进牙膏管一样的容器内,种类也非常单一。

⑸后来,科研人员想方设法改善相关工艺,航天食品的品种和花样因此大增。除了种类繁多的鱼、肉类罐头、面包等,还有中式菜品,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比西餐更加色香味美。

⑹再说说睡眠。失重环境下,你以为航天员是站着的,其实他们自己认为是躺着的。虽然睡姿不受限制,站着躺着都可以睡,但睡着的宇航员会到处乱飘,如果撞到设备或开关,可能造成险情。所以,航天员需将自己和睡袋固定在舱内。

⑺现如今,我们的空间站已有了独立睡眠区,确保睡觉不受干扰。虽然还要把自己“装进”睡袋,但实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独立的睡眠区能让航天员更放松,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让他们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元气满满”。

⑻最让人向往的,莫过于航天员可以在空中飘着。但长时间的漂浮状态,会影响航天员的健康。在失重情况下,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会发生改变,肌肉容易萎缩,骨量也会减少。随着飞行时间越来越长,失重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⑼但航天员总归有一天要再次返回地球生活,如果不采取措施预防或减少这些变化,航天员回到地面后就不能再适应重力环境了。因此,航天员在空间站要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⑽保持有规律的锻炼,才可以减少失重对航天员的影响。据介绍,对于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来说,他们一天的运动时间都不少于两个小时。

⑾另外,人们在地面处理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在太空中往往都会复杂起来。空间站水资源非常有限,水滴还会四处漂浮,所以洗脸、洗澡、刮胡子等都充满着技术含量:洗脸一般只能用湿毛巾擦,刷完牙要将泡沫集中在纸上统一处理,胡屑要小心装袋,防止水珠、泡沫、胡屑四处乱飞。当然了,在地面时,设计师已对洗发液、牙膏、刮胡刀、澡池等都进行了特别设计。

⑿比如在太空理发,就首先要把身体固定好,还需要一种特殊的理发装置——吸尘式理发器,即在理发器的后面连接一个能产生负压、类似于吸尘器的装置。理发器快速将头发剃下来后,吸附装置便把发屑全部吸入所连接的软管中。

⒀听到这些趣事,您是否觉得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而是处处充满着挑战呢?

⒁仰望头顶的璀璨群星,就让我们向一直默默坚守在空间站的航天员们送去真挚的祝福和敬意吧!

10.选文第①段画横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此题考查对句段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画线句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航天员的失重生活,设问能够突出重点,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采用设问的形式(1分),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航天员的失重生活(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1.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本道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本段列举了一些我国的航天食品,这是举例子。“比西餐更加色香味美”与西餐进行了对比,这是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具体突出地说明了我国航天食品的品种和花样种类之多。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1.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列举航天食品的多个品种(0.5分),同时将我国的航天食品与西餐进行对比(0.5分),具体形象地凸显出我国航天食品的美味,及其种类之多(1分)。

12.请简要分析第⑺段和第⑽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4分)

①独立的睡眠区能让航天员更放松,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让他们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元气满满”。

②据介绍,对于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来说,他们一天的运动时间都不少于两个小时。

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元气满满”的含义是“精神饱满,健康向上”,用在此处是说明宇航员的睡眠达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此变革使宇航员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精神饱满,健康向上,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据介绍”,点明了“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一天的运动时间都不少于两个小时”这一说法来源于别人的介绍;强调这一说法是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述的科学、严谨、准确性。

12.①“元气满满”在文中指相对高质量的睡眠让航天员精神更加饱满(1分),体现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②“据介绍”,点明了材料的来源;强调材料不能作为完全的科学依据(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最是花影难扫

①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清冷无疑是花店了。

②因为这时节大自然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样的花儿都是野花,达子香、白头翁、蒲公英、百合、芍药、铃兰、鸢尾、绣线菊等,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红红白白,紫紫黄黄的,绚丽极了。

③这时节的居民区也是花团锦簇,农人们栽种在花圃的虞美人、大丽花、步步高、牵牛花、金盏菊等,呼应着菜圃中的土豆花、豆角花、茄子花和倭瓜花。野花和花圃中的花儿,专为悦人眼目的,不肩负给人提供食物的使命,大抵是只开花不问结果,如热烈的情人,不计前程,恣意盛开。而菜圃中开花的植物,命系人类的餐桌,花开得就规矩,适度,收敛,除了倭瓜花开大朵,其余的细细碎碎的,它们得留着精气神儿坐果呀。

④菜圃中每朵花的背后,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果实。西红柿能否饱满红润,决定了它与鸡蛋为伍时,能不能在金黄和雪白之间,为它注入最炫目的落霞;茄子是否硕大,决定了它与鲶鱼相遇时,能吸纳多少鲶鱼肌理的鲜香;豆角是否厚实,决定了它出锅时是否跟入锅时一样的出息,不让主人的碗盘亏空;土豆是否圆滚滚,决定了它们在被蒸煮的过程中,能否像孩子一样绽开笑脸;辣椒是否挺实鲜辣,决定了它能为姑娘们省下多少口红。

⑤花圃和山间的花儿还开着呢,菜圃的花儿早就谢了,结了果子。待到秋天,人们收获了果实,霜也来了。霜是花朵的敌人,它们一来,花季就结束了。被霜打过的花儿,在阳光中耷拉着脑袋,憔悴不堪,满脸是泪。它们哭也是没用的,想要绰约的风姿,想要蜜蜂与蝴蝶同欢的快乐,只有等待春回大地了。此时它们也许会羡慕菜圃那些不起眼的花儿,它们结了果,在冬天还活着——谁家的地窖不储藏着土豆和萝卜呢。

⑥冬天的花朵是什么呢是雪花和霜花,可这样的花儿太素白了,又太脆弱了,说化就化,于是喜欢鲜亮颜色的女孩子们,不想让漫漫长冬为这样的花儿所统帅,她们在深秋糊窗缝时,就在两层窗中间的隔层里,造了一个花园。

⑦那是独一无二的梅园。

⑧极北的房屋,为了抵御寒流,玻璃窗都是双层的。这双层窗,一拃间距。深秋时节,人们在用毛边纸或是废报纸糊窗缝时,会在二层窗间,放上二三十公分厚的保暖的锯末子,然后插几枝用蜡油捏成的梅花。

⑨那时北方偏僻的山村大都没通电,蜡烛是我们的光明神。蜡烛通常红白两色,从供销社买来。蜡烛将要燃尽时,烛芯气数已尽,侧歪了身子,人们只得吹灭蜡烛,留下烛头。女孩子们最喜欢那一块块润泽的蜡烛头了,尤其是红色的。我们会把它们珍藏起来,到了糊窗缝时,将收集到的蜡烛头,放到一个空的铁皮盒里,坐到火炉上融化了,一手擎着选好的形态妖娆的干树枝,一手在滚烫的烛油和凉水之间飞转,让干树枝瞬间成了干枝梅。

⑩捏蜡花要眼疾手快,勇气也不能少。大拇指和二拇指要紧密团结,先是共同探入滚烫的烛油(有点赴汤蹈火的意味),然后赶紧撤兵,再探入事先备好的一碗凉水中,让沾在指尖的那层烛油,瞬间冷却而不失黏性,再飞速移兵至干树枝,随你选什么位置,以枝条为主心骨,大拇指二拇指对着它一捏,奇迹出现了,花瓣似的烛油从指尖脱落,一朵粉红娇嫩的梅花,灿灿绽放了!一朵,两朵,三朵,七八朵,数十朵,干树枝瞬间春色贯通,梅花点点了!因为女孩手指粗细有别,再加上所蘸蜡油厚薄不同,蜡花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深有浅。但不管怎么的,它们都是霜雪时节开得最烂漫的花儿!我们把这样的梅花,插在二层窗格芳香的锯末子上,它们就像开在金色的泥土里。这时你封上窗,一个冬天就有花儿看了。

这样的梅园什么时候消失呢当寒风撤兵,春风长驱直入,把山岭涂抹上绿色,野花和庭院的花儿姹紫嫣红时,人们要开窗闻花香鸟语,破败的梅园也就成为春风中的垃圾,被清理掉了。

我很喜欢苏轼的那首《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研究者说是苏轼在抒发他内心的愤懑,可我更愿意把它看做一首清新的自然诗。花影在台阶摇曳,任凭什么扫把,也扫不开它。这日光和明月下永不消散的花影,就是时光,不管它穿越多少年,总会把美留在人的心头。就像我遥想逝去的花儿,无论是山间的,还是花圃和菜圃中的,抑或是我们亲手在二层窗格打造的梅园,它们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被遗忘,而是像风一样,一直吹拂着我的记忆,不让它沉睡。

哦,还忘了说,我父亲当年看我捏蜡花,还帮我修剪过干树枝呢。他会掰下一些枝条,让它变得疏朗,且斜斜地朝向一侧,好像拱着虾米腰。我嫌这样的花枝没有精神,老态龙钟的,撇进炉膛烧掉。他还叫我不要在干树枝上,捏那么多的蜡花,说花多了反而不受端详。我才不听他的呢,那时我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觉得花满枝头才美。等我到了父亲那般的年龄,真正懂得美以后,父亲已去了另一世界,再无人为我修剪那样的梅枝了。而且,我们也不再捏蜡花,村落通了电,我们不用蜡烛了。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光明,却失去窗格里的梅园了。

13.“花影”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4分)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各段描写的主要内容。第①段是写山间的花,第②段写花圃中的花,第③段写菜圃的花,第④至⑧段是写冬天窗格里的花;还要注意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去分析。结合上述分析,可总结出解析。

13.借苏轼的《花影》,引出了标题中的“花影”二字(1分)。“花影”一方面指现实中山间的花,居民区里花圃和菜圃的花影,二层窗格中的梅花,这花影会随季节变化而消逝(2分);另一方面,花影指时光,它是永不消散的,它会将美留在人的记忆中,不会被遗忘(1分)。

14.分析题目“最是花影难扫”的妙处。(4分)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的理解分析.答题时,首先要知道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通读全文,很容易得出标题的含义:美好的回忆不能被遗忘。在内容上,起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用:对过去记忆的回忆;主旨上:表述了的情感,揭示文章的主旨(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珍惜);结构上: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含义:即使时光流逝,那过去美好的回忆不能被遗忘,他们将永存心间(1分)。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过去记忆的回忆(1分);(2)表述了的情感,揭示文章的主旨: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珍惜(1分);(3)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5.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1)被霜打过的花儿,在阳光中耷拉着脑袋,憔悴不堪,满脸是泪。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述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述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是写景的句子,根据答题要求点明其修辞手法,说明其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15.(1)拟人,(1分)赋予花儿以人的神态和心理。生动形象(1分)的写出了被霜打过的花儿失去往日的风姿,无奈低落的心情(1分)。

(2)大拇指和二拇指要紧密团结,先是共同探入滚烫的烛油(有点赴汤蹈火的意味),然后赶紧撤兵,再探入事先备好的一碗凉水中,让沾在指尖的那层烛油,瞬间冷却而不失黏性,再飞速移兵至干树枝,随你选什么位置,以枝条为主心骨,大拇指二拇指对着它一捏,奇迹出现了,花瓣似的烛油从指尖脱落,一朵粉红娇嫩的梅花,灿灿绽放了!

(2)动作描写(1分),生动细致地写出捏蜡花的过程(1分),突出了捏腊梅花要眼疾手快,富有勇气的特点(1分)。

16.本文与吴伯萧的《灯笼》)在主旨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能力.解答时,要在理解分析相关段落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内容、主旨上的异同点。

16.相同:都表述了对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如:①本文通过父亲指导我捏蜡花,表述了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1分);②对如今已失去的窗格里的梅园(乡村淳朴、充满趣味的生活)而感到惋惜、遗憾、失落;③对故乡过往生活方式(自然景物、手捏蜡花)的向往与怀念(1分)。④吴伯萧的《灯笼》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1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1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jì)水。漈水者,东越方言以挂泉为漈。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然之墟。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连栋架险,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鸟耘①,人甚知礼。野鸟名鸲(qú),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服,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晁贼平未②,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为置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节选自顾况《仙游记》)

①象耕鸟耘: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早期吴越之地的耕作方式。②袁晁贼平未:袁晁农民起义发生在公元762年,次年被平定,至这位老者问话的时候已经过去8年。

温州李庭等人,在大历六年,到深山老林里伐木取材,(由于山林密集而)迷了路,遇见了涤水(瀑布)。傺水在东越的地方语言中称山上的泉水为涤。当中有人烟鸡犬的声音,(于是李庭他们)寻找声音,渡过溪水,忽然到了一个村落,(村落)大约坐落在温州与福建的中间,天地之间有草木茂盛的地方,有好的农田、泉水、竹林、果树和草药之类的,在连着的横木上架设桥梁(廊桥),(村落)有三百余户人家。(村落)四面环绕着高山,道路曲折,掩映在茂林之中。这里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人们非常懂得礼节,野鸟叫做鸲(亦称“八哥”),飞起来很像鹤。人们的家中只有祭祀时才宰杀,没有原因不能杀生,杀生就会发生地震。有一个老人,被众人所信服,容貌很祥和,每年收几百匹布,用来为寒暑做准备。突然见到李庭一行后,也深感惊异。问他们从何而来,袁晁之乱是否已经平定,现在国家形势如何,当时的朝政怎么样。(李庭)详细地据实回答。(李庭)于是说:“愿意来此居住,可以不可以?”(老人)说:“这里的地方狭窄,住不下。”(接着)老人招待他们吃饭,其间被当作主客敬重对待。然后辞行,砍树做记号。回到家,(李庭)再次入山寻找上次的踪迹,但群山万壑,再也寻找不着上一次到过的村落。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便扶向路()

(3)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4)不可寻省()

17.(1)延:邀请(1分)。(2)扶:沿着、顺着(1分)。(3)属:类(1分)。(4)省:探寻(1分)。

18.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忘路之远近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隶而从者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众所服

D.以其境过清以备寒暑

18.B。(3分)A.的/这。B.表并列。C.向/被。D.因为/用来。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分)

19.(1)(桃源中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他们不再从这里出去了,于是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

(2)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3分)

(1)李庭把实情详细的告诉了他们。(李庭)于是问:我们愿意来这里居住,行吗?

20.钱钟书说顾况的《仙游记》是“刻意拟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钱钟书作此评价的原因。(3分)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根据两文的内容找到其共同点即可。

两篇文章的情节非常相似,《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写“发现桃花源——(处处志之)辞别桃花源——再也找寻不到桃花源”;本文以温州李庭等人的行踪为线索,写“发现隐秘美好的村落——(斫树记道)辞别——再也找寻不到隐秘村落”;可见两文都有“发现乐土——辞别乐土——再寻乐土而不得”的情节;

根据《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知,桃花源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