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1.1研究背景1.1.1教育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倡导有效的幼儿亲子教育,家庭亲子教育成为社会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国家和政府制定了大量的相关文件,提出促进亲子教育的倡导。笔者在阅读大量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深度剖析文件里关于亲子游戏的要点。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明确指出,孩子的学习不能脱离日常的生活与游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对幼儿实施教育行为都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运用游戏的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里指出有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利用社区、家长委员会等途径为家长科普育儿知识。《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旨在幼儿园应给家长普及幼儿教育方面知识,引导家长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家庭亲子游戏是亲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对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1.1.2幼儿发展幼儿的天性就是玩游戏,亲子游戏符合3-6岁幼儿的学习特点。各种研究表明,家庭亲子游戏是随机发生的,也具有及时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有教育性和放松性等特征。在家庭亲子游戏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游戏,在游戏里和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地位,孩子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会考虑父母的感受,把父母当作游戏伙伴看待,亲子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在轻松的游戏氛围里,孩子可以愉快地参与游戏,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亲子游戏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幼儿加强对事物的感知和思维的拓展。同时亲子游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家长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能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行为指导,家长知道孩子的性格特点,这更加有利于家长对幼儿因材施教。因此,亲子游戏在育儿的过程中,对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非常有帮助。1.1.3个人兴趣笔者从小就十分喜欢和家人玩亲子游戏,在与父母游戏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同时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频率较低,开展的时间也都在20分钟左右,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笔者在求学过程中慢慢接触到了亲子游戏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幼儿园实习阶段逐渐发现了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幼儿老师也会指导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孩子的大部分学习过程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除了家庭与幼儿园,国家与政府也在重视家庭亲子游戏的发展。同时笔者在与小侄女进行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游戏指导方法以及小侄女在游戏里的表现情况,理论知识运用到了自己亲身体验的环境里,让我收获很多。因此对家庭亲子游戏的兴趣逐渐加深。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逐渐关注亲子游戏。然而,亲子游戏的开展现状却不尽人意。部分家长和幼儿老师对亲子游戏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亲子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在亲子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游戏内容也过于单一。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父母的引导也有待改善。我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与研究,能够为家长在进行亲子游戏时提出更好的改进策略,从而使亲子游戏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与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2.2研究意义1.2.2.1理论意义从理论层面,本研究查阅参考了众多涉及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文献,深入剖析徐州市3-6岁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情况,以此探讨3-6岁家庭亲子游戏的存在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本研究丰富了亲子教育的相关研究,为拓展家庭亲子游戏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依据。1.2.2.2实际意义从实践层面,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徐州市150名幼儿家长,获得了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提出促进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实践方法,提升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教育能力和亲子游戏的质量。(1)改进社会对家庭亲子游戏的引导。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的调查透视江苏省徐州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目前的钱开展现状,找出家庭亲子游戏的问题根源,围绕家庭亲子游戏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促进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2)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亲子游戏的质量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和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同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幼儿对事物的感知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家庭亲子游戏的有效开展能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受幼儿喜欢,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亲子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3)提高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教育能力。研究分析徐州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与原因后,希望通过正确的策略科学改进,能使父母对亲子游戏的参与度得到较大的提升,提高父母在亲子游戏过程中的教育技能,让父母在亲子游戏的开展过程中给幼儿更好的游戏体验。1.3研究方法1.3.1文献分析法笔者阅读了教育部和中央的有关方针和规定,利用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专著。本文参考了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输入关键字“亲子游戏”和“幼儿家庭亲子游戏”,以期从这些文献中到家庭亲子游戏的相关理论。分析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现状存在的不足,这些为本文提供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坚实的理论基础。1.3.2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徐州市5所幼儿园内150名3-6岁幼儿家长。采用尹芳、曾欣的问卷,依据徐州市的基本教育情况,阅读了相关的文献,最终编制为《徐州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问卷》,问卷一共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基本情况,另一部分是亲子游戏开展的具体情况。1.3.3访谈法笔者为了更深入了解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真实情况,在5所幼儿园内随机访谈了10位家长。对10为家长进行单独访谈,每位家长30分钟左右,全程录音记录。希望依据访谈的结果可以更好地分析家庭亲子游戏各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访谈提纲、录音、视频回校后对访谈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2文献综述2.1核心概念界定2.1.1游戏我查阅了相关文献书籍,发现游戏的定义并不具体,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游戏的定义各不相同。乌申斯基认为游戏就是一项有意识的活动,人们进行游戏时并不是无意的,同时它也带有一定的自觉性[1]。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幼儿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对目前存在的认知结构重新了解。我国研究学者黄人对于游戏的观点是被幼儿喜欢的活动,它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2]。艾里认为游戏是不存在于真实的情景里都是借助人的想象进行的活动[3]。本文认为游戏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让幼儿身心得到愉悦、不脱离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规则束缚、让幼儿玩耍的特殊活动。2.1.2亲子游戏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发现,对于亲子游戏的概念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陈喆认为亲子游戏就是经常发生在亲子之间的活动,它由家长和孩子任意一方主动发起,父母可以通过这项活动来与幼儿增进情感[4]。陆丽萍对于亲子游戏的定义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以幼儿为主体和以父母为主导的活动[5]。刘媛认为亲子游戏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游戏。沈金燕认为亲子游戏是成人与孩子间的一种亲子教育方式[6]。李生兰对亲子游戏持有的观点是,亲自双方密切接触、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活动,并且借助相关材料进行游戏[7]。2.1.3家庭亲子游戏目前,关于家庭亲子游戏的活动场所有不一样的观点,尹芳认为亲子游戏是在家庭内,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8]。刘立明认为亲子游戏就是发生在家庭里或者家庭外孩子与父母共同参与的活动[9]。曾欣等人将亲子游戏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上的家庭亲子游戏活动代表的是父母和子女双方在亲子情感基础上发起和参与的具体活动,它可以发生在室内也可以发生在室外。狭义的家庭亲子游戏是指由父母双方发起和参与,具有自主性、快乐性、互动性、过程性、平等性,并且在家庭内进行的活动。本文认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是发生在室内的,父母和子女建立在双方亲子情感基础上的共同参与的活动。2.2国外研究综述2.2.1亲子游戏跨文化的研究亲子游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就是亲子游戏的跨文化研究。Hoom等人特别考察了亲子游戏在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表现,发现传统游戏形式的相似性达到82%。海特对中国人和爱尔兰家庭亲子游戏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爱尔兰儿童倾向于与兄弟姐妹或同龄人玩耍,中国孩子更喜欢和大人玩角色游戏,尤其是和他们的父母。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也许是不同国家的儿童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机会不同。美国学者佛罗斯特认为在工业化国家的幼儿没有充裕的游戏时间,他们的父母认为学习工作比游戏重要,而中国和韩国的孩子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父母经常选择非专门的玩具作为游戏材料。中国的父母与韩国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差异,他们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具体过程中有所区别,中国的父母习惯帮幼儿整理游戏材料,而韩国的父母更倾向于让幼儿自己整理完成。2.2.2亲子游戏心理治疗的研究Wongs等人以158名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为观察研究对象,观察结果显示91%的孩子在亲子游戏的影响下病情有所好转,亲子游戏帮助他们提高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行为,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最为重要的是增强了有心理问题儿童的安全感,使得他们对外界逐渐建立信任,开始慢慢融入集体。艾里斯对随机抽取的父母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训练,并要求他们用游戏来治疗孩子。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亲子矛盾得到明显解决[12]。在西方文化中,亲子游戏加强了双方的情感交流,增进双方相互了解。Zella等人为3-10岁的儿童提供了为期一年的亲子游戏治疗,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有所增加,在游戏过程中亲子互动增强,亲自双方情感加深,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有所降低[13]。2.3国内研究综述2.3.1心理学与亲子游戏整合的研究李燕燕等人研究亲子游戏与心理学的关系,研究表明了控制年龄因素后,母亲可以通过改变参与方式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14]。当母亲的游戏参与度增加,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越来越稳定,游戏满意度增强,幼儿的心理问题逐渐得到改善。陈会昌等人在家庭自由游戏和智力任务游戏中母亲对孩子的态度特征的研究中发现了游戏的类型会影响母亲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当从自由游戏转化为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游戏时,母亲的直接要求、提问等高度控制行为增多,对孩子的拒绝行为和态度增强,而相互商量、赞扬、积极情绪等接受行为减少,和孩子的语言交流也有所减少[15]。高峻岭中等人研究发现了通过亲子游戏进行心理治疗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的接纳度有所增强,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睦,孩子情绪问题减少,能够与父母心平气和沟通,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为家长考虑,共情能力得到提高[16]。2.3.2医学与亲子游戏整合的研究在特殊儿童治疗方面,亲子游戏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董思雨将亲子游戏与多动症儿童医学治疗结合,研究发现以亲子游戏作为治疗方法,儿童的专注时间有所增加,家长的心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亲子游戏在医学领域不仅作用于幼儿,对家长的治疗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祖燕飞对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由于儿童病情的不确定性让幼儿家长一直处于焦虑抑郁的精神状态,而亲子游戏的合理开展让家长的消极情绪和压力得到缓解,家长不再因为幼儿的病情而过度担忧,逐渐将生活中心转移到对幼儿的陪伴与病情的耐心治疗上,家庭氛围日益轻松。合理有效运用亲子游戏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儿童的病情有所好转[17]。2.3.3幼儿园对亲子游戏的指导研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应全面科学地指导父母育儿方式,让父母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具备基本的游戏组织能力。孙丽影等人则从家庭指导的细节入手[18]。她们的观点是幼儿的指导应从亲子游戏的开展过程与亲子游戏的总结两个方面进行。在游戏过程中注重父母的引导意识是否强烈。在游戏结束后,家长是否进行游戏总结。幼儿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使用不同的游戏方法在不同的游戏环境里中对幼儿进行指导,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亲子游戏发挥它的教育意义,也让幼儿的游戏过程开心愉悦[19]。严岭等人认为应从幼儿教师的角度考虑,幼儿教师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次数较多,幼儿老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对家长普及亲子游戏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利用座谈会等帮助家长与幼儿更好地进行游戏,发挥亲子游戏的重要意义。2.3.4亲子游戏的开展现状研究家庭亲子游戏的目前的状况有以下三个角度的研究;从家庭亲子游戏态度的角度,于爱华等人在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方面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理解亲子游戏是亲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行为中,当幼儿要求父母一起玩游戏时,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先处理自己手头上的事情,结束自己的事情以后再陪孩子玩游戏,父母认为亲子教育只有让幼儿娱乐的作用,在教育方面意义不大。父母在工作之余不会主动带孩子进行亲子游戏[20]。从游戏条件的角度,曾欣等人主要从游戏时间、地点、材料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大部分家庭的游戏时间在30-60分钟以内,游戏地点以室内为主,游戏材料方面家长并不重视用专门的玩具从家庭亲子游戏内容角度,李燕等人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的家长喜欢带幼儿重复他们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不会从孩子自身兴趣出发,家长了解到的关于游戏的知识也是和朋友间闲谈得到,少部分家长是依据已有经验,极少数家长通过幼儿老师或者教育专家的指导。2.4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家庭亲子游戏已经引起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亲子游戏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存在以下三个层面的不足:首先是缺乏了从幼儿的角度对亲子游戏的探究。大部分的研究以父母的角度为核心,考虑幼儿方面的问题较少,而亲子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家长为主导的活动,也应多从幼儿的角度研究家庭亲子游戏。其次,对亲子游戏设计的研究过于笼统,缺乏地域性设计。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设计家庭亲子游戏的最佳资源,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最后,对家庭亲子游戏的实地调查较少,关于家庭亲子游戏的空间界定比较模糊,很少有研究区分了家庭内与家庭外。本文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弥补了家庭亲子游戏中缺乏幼儿角度的不足,拓展了亲子游戏的相关理论3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调查3.1调查对象与工具3.1.1调查对象本文选取了徐州市5所幼儿园:徐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徐州市金太阳幼儿园、徐州市鼓楼区实验幼儿园、徐州市大学城幼儿园和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的幼儿家长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每个幼儿园各抽取30名幼儿家长,调查对象涵盖了小中大班幼儿家长。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剔除空白以及没有做完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145份。3.1.2调查工具3.1.2.1调查问卷在认真学习并研究了西华师范大学曾欣教授关于家庭亲子游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的具体情况,编制了《徐州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问卷》(见附录1),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的基本情况(1-3题),第二部分是亲子游戏开展的具体情况(4-22题)。一个22道题目,涵盖了亲子游戏的认识、条件、内容和过程这四个层面。3.1.2.2访谈提纲为了更深入了解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家庭亲子游戏的存在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关措施,制定了《徐州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现状的访谈提纲》,选取了徐州市5所幼儿园调查样本中的10位家长进行了个别访谈,作为对3-6岁家庭亲子游戏的问卷调查的补充。获得了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为本研究的原因分析及改进策略提出奠定了良好基础。3.2调查结果分析3.2.1父母对亲子游戏的主观态度3.2.1.1父母对亲子游戏与家庭关系的观点对于“您认为亲子游戏对家庭关系重要吗”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详见表3-1):排在首位的是“非常重要”,占58.62%,家长对亲子游戏的观点持积极的态度。其次是“一般”这个选项,占了17.93%,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家庭关系与亲子游戏并没有必要联系。然后在第三位的是“重要”这个选项,占比10.34%。最后是“不重要”,占6.20%。排在前三位的选项超过百分之五十,说明大部分家长认为亲子游戏对家庭关系非常重要,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亲子游戏对于家庭关系而言不重要。表3-1父母对亲子游戏与家庭关系的认识选项频数百分比非常重要8558.62%重要1510.34%一般2617.93%无所谓106.89%不重要96.20%3.2.1.2父母对亲子游戏的参与意识针对“孩子主动邀请您一起玩游戏,您会”这一问题,51.03%的家长会先答应,忙完以后再一起玩,20%的家长会立即与孩子一起玩,15.17%的家长会不想玩,找各种理由推迟,13.79%的家长会直接拒绝孩子的邀请。该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家长会在孩子提出邀请后答应与孩子一起玩,也有一部分家长并不喜欢参与亲子游戏。表3-2父母对亲子游戏的参与度选项频数百分比先答应,忙完再一起玩7451.03%立即与孩子一起玩2920%不想玩,找理由拒绝2215.71%直接拒绝2013.79%3.2.1.3父母对亲子游戏与学习关系的认识关于亲子游戏是否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方面的提高,67.58%的家长认为亲子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26.89%的家长认为亲子游戏是学习之余的放松方式,5.51%的家长认为亲子游戏是浪费时间的一种方式,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家长认为亲子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在父母这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家长不重视的情况下亲子游戏的开展会受到消极影响。表3-3父母对亲子游戏与学习的认识选项频数百分比亲子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9867.58%亲子游戏是学习之余的放松方式3926.89%亲子游戏是浪费时间的一种方式85.51%3.2.3家庭亲子游戏的开设条件3.2.3.1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机会为探究成人和幼儿创设游戏机会的情况,问卷中提到亲子间的游戏大部分是由谁发起的,有60位家长在与孩子的亲子游戏中是由自己发起的,占41.37%。由数据可知父母发起的频数超过幼儿发起的频数,体现了家庭亲子游戏的机会创设者主体是父母,幼儿主动发起的次数普遍低于父母发起的次数。表3-4家庭亲子游戏的机会创设选项频数百分比成人8558.62%孩子6041.37%3.2.3.2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时间为了调查父母可以为孩子的亲子游戏提高多少时间,在问卷中设计了这个题目,依据收回的有效问卷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每天和孩子一次亲子游戏时间在30分钟以内,20%家庭每天亲子游戏的时间在30分钟,12.41%的家庭每天和孩子的亲子游戏的时间在30-60分钟,0.68%的家庭每次亲子游戏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时间上的不同是影响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的重要因素,家长应引起必要的重视。表3-5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时间选项频数占比30分钟以内9766.89%30分钟2920%30-60分钟1812.41%60分钟以上10.68%3.2.3.3家庭亲子游戏的使用材料针对:“您与孩子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使用的是非专门的玩具还是专门的玩具?”调查显示68.96%的家长会使用专门的玩具。31.03%的家长不会使用专门化的玩具。家庭亲子游戏的使用材料影响着幼儿对事物的感知,专门化的玩具会让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更加吸引幼儿,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由数据可知大部分的家长已经有使用专门化的玩具的意识。表3-6家庭亲子游戏的使用材料选项频数百分比专门化玩具10068.96%非专门化玩具4531.03%3.2.4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内容3.2.4.1家庭亲子游戏的类型因为游戏的种类丰多彩,可供幼儿的选择也非常多。父母在与孩子游戏的时候一般会选择玩哪些类型的游戏值得探究如表3-7所示:语言类游戏的占比最多,家长最喜爱与幼儿进行语言类游戏,占29.26%:益智游戏第二位,占了15.15%,建构游戏第三位,占14.47%;角色表演和电子类游戏第四位,占12.45%,体育游戏第五位,占8.41%。其中可以体现出家庭亲子游戏的类型相对集中在语言游戏方面,而体育类游戏偏少。为了促进幼儿全身心发展,应该注重游戏类型的结合。表3-7家庭亲子游戏的类型选项频数占比体育游戏258.41%电子游戏3712.45%角色表演游戏3712.45%益智游戏4515.15%建构游戏4314.47%语言游戏8929.96%其他217.07%3.2.4.2家庭亲子游戏内容的获得途径针对:“您所了解的关于亲子游戏的知识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一问题,调查显示:48.27%的家长是上网时和与朋友沟通交流时获得,46.2%的家长说通过书籍方面获得,36.55的家长是通过从小到大的经验,27.58%的家长是通过教育专家,24.13%的家长是通过幼儿园老师的指导获得。这显示了家长获得家庭亲子游戏的途径相对单一。表3-8家庭亲子游戏的获得途径选项频数百分比网络7048.27%书籍方面6746.20%教育专家4027.58%朋友同事交流7048.27%从小到大的经验5336.55%社区1913.10%幼儿园老师3524.13%3.2.5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过程3.2.5.1父母的引导行为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求成人应给予相关的指导。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题目来探究家长在游戏中引导的意识:“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您通常怎样做?”数据显示:84.07%的家长会进行表扬、鼓励,64.6%的家长时注视、观察,52.21%的家长进行示范的行为,49.56%的家长会进行提问,30.09%的家长对幼儿提建议。1.77%的家长会对幼儿进行否定。表3-9家庭亲子游戏中父母的领导行为选项频数百分比表扬、鼓励12284.07%注视、观察9464.60%示范7652.51%提问7249.56%提建议4530.90%否定31.77%3.2.5.2幼儿的参与行为针对:“在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您的孩子在亲子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如何”,调查数据显示:85%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开心愉悦。15%的幼儿在有戏过程中表现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游戏并不感兴趣。表3-10幼儿的参与兴趣选项频数百分比注意力集中12385%注意力不够集中2216%4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问题及归因4.1家庭亲子游戏存在的问题4.1.1父母对亲子游戏的认识不足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父母被问及是否认为亲子游戏在家庭活动中有存在的必要,部分家长的回答是因为每天工作的原因,下班时间只想好好休息,幼儿想要玩游戏的话会直接拒绝,让幼儿先去看动画片。在休息日的时候会主动带幼儿进行游戏,但是在游戏中没有与幼儿保持平等的玩伴的关系。4.1.1.1对幼儿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认识不清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家长认为亲子游戏是有利于幼儿的各方面的学习,但是还是有家长认为亲子游戏是浪费时间的,通过访谈了解到,家长更愿意把时间用来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幼小衔接班,现在的社会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辅导机构遍地生长,家长越来越焦虑。因此家长不愿意把时间花在游戏方面。家长也不认为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家长对幼儿学习与游戏的认识关系模糊。4.1.1.2对幼儿引导意识欠缺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家长参与游戏的态度过于敷衍,甚至有的家长直接喜欢命令幼儿应该如何做。这导致幼儿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没有很好的体验感,幼儿体验不到游戏的乐趣。亲子游戏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也存在一部分家长拒绝了幼儿的邀请,幼儿在父母这里经常被拒绝的话,孩子的积极性被降低,幼儿在进行其他活动时失去信心,在日常交往中合作行为明显减少,也会模仿家长拒绝别人的邀请。4.1.2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条件不成熟4.1.2.1父母在创设亲子游戏机会上存在性别差异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到:因为父母工作岗位不同的原因,母亲与幼儿的接触时间较多。母亲在幼儿亲子游戏中参与次数高于父亲。但是因为性别原因,母亲选择亲子游戏的种类与父亲选择的游戏类型不同,母亲更偏向于语言与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对幼儿的性格塑造偏向女性化。父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利于幼儿的性格培养。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父亲参与幼儿游戏的次数偏低。4.1.2.2亲子游戏时间不够合理3-6岁幼儿的注意力只能维持在30分钟以内,游戏持续时间太长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让他们感到疲惫,降低游戏的参与效果。持续时间太短也不合适,幼儿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短时间内幼儿吸收不了太多知识。游戏进行之前需要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从理解到适应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而太快结束游戏的话也会影响亲子游戏的开展效果。调查数据显示12.4%的家长将亲子游戏的时间持续到了一个小时,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4.1.3家庭亲子游戏内容匮乏4.1.3.1家庭亲子游戏类型较少家长和幼儿经常玩的游戏可以分为语言游戏、体育游戏、电子游戏、益智游戏、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其中父母喜欢和幼儿玩的游戏中语言游戏占比很多,其他类型的亲子游戏选择的很少。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全面且综合的过程,父母在亲子游戏的类型上应有类型的选择,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的全面和谐发展。3-6岁时幼儿身心发展的多个关键期,家长应重视各种类型的亲子游戏。集中选择语言类游戏不利于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4.1.3.2家庭亲子游戏获得途径单一家庭亲子游戏获得的途径从网络上较多,而从幼儿园与教育专家方面获得较少。由于现代家庭上网频数增进,父母通过网络的途径获得家庭亲子游戏的方式较多,但是网络上的亲子游戏的内容良莠不齐,不少家长会因此采取不恰当的游戏方式和游戏内容。幼儿园的亲子游戏开展活动也相对较少,家长通过幼儿园的途径获得亲子游戏相关知识也占比较少。4.1.4家庭亲子游戏引导方式不合理4.1.4.1家长在家庭亲子游戏中指导意识薄弱父母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更注重幼儿的游戏体验感,觉得只要孩子在游戏中玩的开心就好了,不在意幼儿是否遵循游戏规则。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家长会不自觉帮助孩子,没有让幼儿独立解决困难的意识。当游戏结束以后,很少有父母对游戏进行总结,指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恰当的行为。3-6岁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家长应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要引导幼儿在与父母玩游戏的过程中养成好习惯。4.1.4.2家长在亲子游戏中角色定位错误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家长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仅仅是一位观察者,并不参与游戏的实施过程。家长只起到了看护的作用。在遇到幼儿不恰当的行为时是直接否定幼儿的行为,没有加以引导。父母与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是平等的游戏伙伴的关系,不应该以家长的身份去直接否定幼儿,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家长在与孩子游戏时角色是多变的,幼儿表现得好的时候要进行夸赞,幼儿出现不恰当行为时家长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家长既是幼儿的朋友,又是幼儿的老师。4.2家庭亲子游戏问题的归因4.2.1社会4.2.1.1家长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显示,家长应受到教育局与幼儿园的科学指导。但是社会上的家长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想要学习的家长都找不到合适的培训机构。家长培训机构的服务功能已经远超它的教育功能。有些培训机构仅仅以盈利为目的,类似销售行业,失去了本身的教育意义。在访谈中家长提到自己去家长培训机构学习过,但是效果并不好,里面的老师只想着让家长续课。同时家长委员会的数量比较少。家长也需要学习怎么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因此家长培训机构的缺失就影响了家长的教育素质与教育技能,从而降低了家长与幼儿间的亲子游戏的开展质量。4.2.1.2教育竞争不合理通过访谈也了解到现在的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当被问到孩子放学以后一般都做什么,其中一位家长的回答是:“放学以后我们就带孩子去了舞蹈班,舞蹈课结束了还有书法课和思维课。回去以后就是吃饭休息的时间了。没办法,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即使是幼儿阶段,教育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教育内卷的想象越来越严重。留给孩子的自由游戏的时间少之又少,家长们被整体的社会氛围影响着,一心想着为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不想让孩子输给别人。现在的大众传媒也在传播着关于孩子的竞争要从小抓起,不重视幼儿现阶段的身心特点,一味超前教育。4.2.1.3社区指导不完善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通过社区获得亲子游戏的人数较少,社区关于家庭亲子教育的指导不够充分。社会、学习和家庭是支撑教育发展的三大模块,这三者同样重要。社区应当给予家长充分的育儿指导,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教育素质。在理论方面社区的指导不够全面,在现实方面社区举办的亲子活动较少,通过访谈了解到,社区举办的活动中关于亲子教育的少之又少。家长一般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组织亲子游戏,没有得到社区相关的指导。4.2.2幼儿园4.2.2.1幼儿园教师对家长缺乏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接触机会很多,但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幼儿教师沟通的大部分是幼儿在校的表现情况,很少涉及亲子游戏相关知识。幼儿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家长的引导基本在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方面。通过访谈了解到家长曾询问过亲子游戏的情况,幼儿教师认为亲子游戏只是父母和孩子间的游戏,和老师没有太大的关系,没有给予家长有效的建议。幼儿教师没有意识到亲子游戏也应是家园共育很好的途径,导致家长获得亲子游戏知识的渠道有限。4.2.2.2幼儿园亲子活动形式单一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家长在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游戏时,活动时间很仓促,有些幼儿活动形式单一,家长每次参加亲子活动都是同一个类型的游戏。幼儿园在举办亲子游戏时考虑到人员多的情况,往往选择简单的体育类的游戏,家长能够学到的也就是单一的体育类的游戏知识,在游戏结束以后,幼儿园煤油带家长进行游戏总结,指导家长使用哪些游戏材料,运用哪些游戏方法,这也导致了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质量不佳。4.2.3家庭4.2.3.1家庭环境对亲子游戏的影响(1)现实环境家庭亲子游戏的发生地点在室内,所以室内的环境影响亲子游戏的开展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些家庭会在游戏开展之前布置游戏场地,给幼儿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幼儿准备专门的玩具。而有些家庭因为家庭条件、家庭人口众多,所以室内空间不大,不能为幼儿准备良好的环境,家长会给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当作游戏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对游戏的满意度。(2)精神环境除了现实的条件问题,家庭的氛围也间接影响了亲子游戏的开展。在访谈中一位母亲就表示因为自己与婆婆的育儿观念存在巨大的反差,因此婆媳关系很差,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彼此意见不一导致游戏中断。家庭中如果氛围很僵硬,亲子游戏是很受影响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父母和孩子参与游戏,幼儿可以更好地融入游戏之中,从而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4.2.3.2传统观念对家庭亲子游戏的影响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父亲一直承担着工作养家的重任,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就落在了母亲身上。父亲角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父亲参与亲子游戏可以更有助于幼儿养成勇敢、果断的性格。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教育和培养幼儿,他们容易溺爱幼儿,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一直扮演保护者的角色,生怕幼儿受到伤害。祖辈的教育观念和幼儿就应由母亲来教育与培养的观念都在影响着亲子游戏的发展。5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改进策略5.1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家庭亲子游戏的内容5.1.1完善家长培训机构亲子游戏需要家长与幼儿的共同参与,3-6岁的幼儿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所以家长在他们面前的行为表现都会被他们有意无意地模仿。家长虽然是大人,但是家长也是第一次成为父母,家长也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优秀的父母。关于家长的培训机构应当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引导,让家长有亲子游戏相关的知识。亲子游戏不仅是简单的父母与孩子进行的游戏,它还需要一定的指导方法,需要有关游戏内容和游戏材料的选择,这些都需要家长去学习。当地的教育部门可以完善家长培训机构的建立,让家长获取亲子游戏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网络和已有经验。5.1.2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应当提高传播正向积极能量的力度,减少制造大众焦虑的相关报道。同时可以利用幼儿动画片来帮助幼儿学习多样化的亲子游戏。内容健康积极的动画片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幼儿可以通过动画片学习不同的游戏主题,进行不同种类的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喜欢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我在实习期间了解到的幼儿喜欢看《小猪佩奇》,那么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卡通人物的角色扮演游戏,也可以用类似的卡通人物来进行建构游戏积木的搭建,也可以用卡通人物来进行语言游戏、益智游戏等。但是也要注意不要用眼过度,不让幼儿依赖上动画片,在动画片的内容选择上一定要慎重,选取积极阳光的内容,否则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微信的公众号、微博、抖音等都有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游戏相关知识。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可以丰富家庭亲子游戏的种类与内容。5.2利用幼儿园优势,提高家长亲子游戏指导技能5.2.1提升幼儿教师引导意识幼儿教师连接着幼儿与家长,幼儿教师应加强与幼儿父母的沟通,引导家长正确组织和参与家庭亲子游戏。首先幼儿教师要学习好专业的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其次幼儿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座谈会,与幼儿家长见面交流亲子游戏的心得体会。最后在日常的家园共育的活动中都可以加入亲子游戏环节,促进家长教育技能的提高。幼儿教师平时也应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与家长一起让幼儿在亲子游戏中的体验感增强。幼儿教师在亲子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提升幼儿教师对家长的引导意识,让幼儿家长对亲子游戏有足够的重视,有积极的态度参与亲子游戏。5.2.2落实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家长最能够最直观地感受亲子游戏的开展情况就是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有利增进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一方面可以引导家长如何具体开展亲子游戏,幼儿园选择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材料对幼儿父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幼儿园内亲子游戏的开展不再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而是认真准备并落实开展。在访谈中一位家长曾提到因为幼儿在学校亲子游戏中非常喜欢语言游戏,回家以后家长找到幼儿的兴趣点,结合幼儿教师指导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幼儿园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会了解到亲子游戏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现场的参与给幼儿家长最直接的体验,因此幼儿园要落实开展亲子游戏活动。5.3发挥家庭优势,改进家庭亲子游戏引导方式5.3.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亲子游戏是在室内进行的,家长在游戏开展之前应为幼儿整理合适的游戏空间,过于狭小的场所限制了幼儿选择游戏的种类,幼儿就不能进行活动范围较大的体育活动。在与幼儿进行游戏之前应准备好专门化的玩具,带着幼儿自制游戏材料也可以。在于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应避免带有消极情绪,为幼儿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变高,在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也要避免直接否定的态度,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需要家长悉心指导,在游戏过程中家长于幼儿都处于一个轻松的氛围当中,彼此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幼儿的游戏满意度才会增加,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发展。5.3.2改变固有的错误观念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的陪伴,不能因为工作的原因减少对幼儿的陪伴。家长不单扮演父母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还要扮演很多其他角色。家长要时刻观察幼儿,当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时要让幼儿自己去做,这时家长只是一个观察者,并不干扰幼儿。当幼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家长要扮演一个引导者。当幼儿行为不恰当的时候,家长要扮演一个管理者。当幼儿需要别人共同完成工作时,家长要扮演一个合作者。在父母与孩子玩游戏时,父母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同时父母要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将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教养孩子也不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父亲的参与会让孩子更加全面发展。结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亲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社会、幼儿园、家庭等层面的影响,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质量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笔者从徐州市5所幼儿园随机抽取的150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利用了调查问卷、访谈和文献分析法。研究发现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条件缺乏、内容单一、过程不佳等问题。依据研究分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幼儿园优势和发挥家庭优势。由于研究者的时间精力有限,本次研究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对于访谈的内容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研究成果不够细致深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让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展自己的思维,让自己对亲子游戏的研究更加深入。希望未来关于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研究领域能够不断加深和拓展。参考文献[1]ZhangHuanting.SelectedReadingsinBooksonSchoolsofEducationalThoughtofModernWesternBourgeois[M].Beijing:People'sEducationPress,1980:28.[2]FengXiaoxia.ThinkingandTryingonKindergartencurriculumConstructionBasedonActivityTheory[J].PreschoolEducationStudiesJournalAgency,1997(4):9.[3]ZhanGuiren.NewEncyclopediaofChineseTeacher[M].EncyclopediaofChinaPublishingHouse,2003:471.[4]LiJimei,FengXiaoxia.GuidetoLearningandDevelopmentof3-6YearOldChildren[M].People'sEducationPress,2013:39.[5]LiuYan.KindergartenGameTeachingTheory[M].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Press,1999:97,280:32.[6]白汶鑫.家庭亲子游戏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2021(01):75-76.[7]高万青.亲子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J].甘肃教育,2020(19):138-139.[8]宁乐.亲子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0(20):25-31.[9]薛官星.亲子游戏对4-5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89-97.[10]湛倩.亲子游戏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个案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班立秋美术课件
- 护士言行规范专项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数学试卷(含解析)
- 护理文书书写新规范
- 幼儿园年轮课件
- 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
- 护理骨干工作总结
- 华为全场景培训
- 宗教场所消防安全培训
- 场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新员工入职登记表(模板)
-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论文(董连慧)2017最新整理
- 软件著作权申请课件
- 广州市三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 BD 420008-2015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电子地图应用开发中间件接口规范
- 钢板桩项目方案设计(范文参考)
- 山钢钢板材质单
- 男性公民兵役登记表.docx
-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方案汇编
- 景津压滤机说明书(共62页)
- 普通车床作业指导书(共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