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庆四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庆四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庆四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庆四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庆四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庆四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静脉输液技术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是目前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药液通常包

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输液袋)中,使用时通过输液管把药液注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为使输液瓶中的药液能够均匀地流入静脉,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2.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

中,这样做是()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死病菌

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

C.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

D.防止水蒸气液化

3.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Ig某种液体的体积一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温度越高体积越大B.液体密度不随温度变化

C.7。C液体密度比3℃液体密度大D.4~12°C液体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4.下列各组有关物理原理、现象及应用的连线中有错误的是()

光的反射小孔成像

A.光的折射水中倒影

此的在线传播光的色散

平面镜、^汽车观后镜

B.凹而镜望远镜

凸透镜J-太阳灶

,舞M递信息S

c∙声汗文有能玳K'网声.定位

n土电话/气体传声

・听老师讲课hc冏体传内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图甲的手影游戏

B.图乙中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

图丙中水面上的倒影

图丁中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6.如图是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虚像

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7.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

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9.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C.如果是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左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呈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10.冬天开车时,汽车的前窗玻璃会出现水雾,司机打开除雾开关,不一会儿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外表面

C.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D.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11.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

启发了量子通信,下列各选项中的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寒冷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干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C.一定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D.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二、填空题

13.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超导体的的特性,可以用细导线输送电流;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

有的特性,可以用来判断电流方向。

14.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为<

15.“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

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

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成蒸气,并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

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成液体,并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16.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如图为群众游行中的“扬

帆大湾“广东彩车和“壮美广西”彩车,它们以相同的速度驶过天安门广场,如果以“广西彩车''为参照物,“广东彩车”

是的;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观众觉得“广东彩车”是运动的,他们选取的参照物是;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

三、实验题

17.(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是的,

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⑶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

透镜之间放一个(选项“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

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5)在(1)的基础上,将与交换,在光屏上可得到的像,这一现象说明折射光路是的。

18.(8分)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图所示,图甲读数为cm,图乙读数为S0

(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AB间距离SAB=40.0cm,AC间距离SAc=80.0cm,小车从A到5所用时间IAB=2S,A到C

所用时间〃c=3s,则48间平均速度VAS=m∕s,AC间平均速度%c_________VAB(选填“>"、"=”或“〈”),小车

做(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9.(8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选择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二是便于确定像的大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

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加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对上述实验现象分析之后,你认为当你向平面镜靠近时,你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像(选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

四、作图题

20.(8分)在图甲中,挡板使球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A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21.(8分)两条入射光“(经过光心)、b(经过焦点)射向凸透镜,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入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

射光线。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柳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45,到达8地时,

钟表显示为11:15,求:

距柳州距柳州

120km-I7Okm→∙|

Il____Il

AB

⑴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

(2)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8地到达柳州需要多长时间?

23.(12分)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o=5OOcnτ∖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

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3kg的水(水的密度P*=1.0×103kg∕m3,石

33

块密度P5=2.6×10kg∕m),求:

(1)瓶中水的体积V”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详解】A.A图所示装置中,随着瓶内药液流出,输液管出口处药液压强减小,药液下滴的速度减小,不符合题意;

B.B图所示装置中,瓶上边与大气相通,故瓶口处液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因药液不断输入

血管时,药液高度降低,致使瓶口处压强减小,药液的下滴速度将减小;不符合题意;

C.C图所示装置中,当药液输入一部分后,液面降低至进气管上端开口以下时,瓶口处液体压强的变化将与B完全

相同,因此也不能保证药液匀速下滴;不符合题意;

D.D图所示装置中,随着液体的下滴,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之和减小到大气压强之下时,空气就会

进入瓶内,因此在整个输液过程中,瓶口处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强,这样药液便匀速下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解析】牙科医生为了看清病人口腔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的病情,需要借助小平面镜,将平面镜放入口中,通过观

察该部位平面镜中的像来诊断病情.由于口腔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小镜子发生液化而附着在平面镜上,使镜面

变得模糊不清,为了防止水蒸气液化,医生总是先把小镜子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故D正确为答案.

3、D

【详解】A.由图像可知,0~40C时,温度越高,体积越小,A错误;

B.由图像可知,温度变化时,体积是变化,而质量不变,密度会发生变化,B错误;

C.由图像可知,7℃液体密度比3℃液体体积大,密度小,C错误;

D.由图像可知,4~12°C液体温度越高,密度越小,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噪声碎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回声定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土电话是利用固体传播声音,听老师讲课是利用空气传播声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手影是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手挡住,在后面的屏(墙)上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故A不

符合题意;

B.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由于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手机相当于物体,在投影仪的应用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A错误;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或增大像距,所以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或增大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故D

错误。

故选Co

7、D

【详解】A.男生的质量大约是55kg,故A符合实际;

B.正常体温大约是37℃,故B符合实际;

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故C符合实际;

D.人正常脉搏Imin约70次,所以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50s左右,故D不合理。

故选D。

8、C

【解析】A.行李箱下的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错误;

B.磁悬浮列车,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瓶盖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

9、C

【详解】A.由图可知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所以利用这一成像规律不能制成投影仪。

故A项错误;

B.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光屏上将出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故B项错误;

C.蜡烛向左移动远离凸透镜,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所以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故C项正确;

D.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仍然呈烛焰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暗一些。故D项错误。

10、D

【详解】ABD.冬天汽车玻璃窗的水雾是车内空气遇到冷的玻璃窗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所以水雾出现在窗内,故AB

错误,D正确;

C.水雾消失是小水珠变成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A.由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若垂直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错误;

B.寒冷的冬天,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B正确;

C.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电阻为零单向导电

【详解】[1]超导体电阻为零,所以不需要考虑增大横截面积的方法来减小电阻,可以用细导线输送电流。

⑵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电流只有从它的长脚流进、短脚流出它才可以发光,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可以用

来判断电流方向。

14、1mm;3.50

【详解】⑴⑵由图知,刻度尺上Ie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I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Imm;物体

左端与6.00Cm对齐,右端与9.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9.50cm-6.00cm=3.50cm

15、汽化吸收液化放出

【详解】“热管”里面的液体会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而汽化;

当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一端时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而液化,而且会放出热量.

16、静止天安门相对的

【分析】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详解】口]当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相同时,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⑵⑶当行驶的车辆相对于地面上固定的物体而言,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而言的.

三、实验题

17、倒立缩小照相机D近视眼镜向上移动光屏蜡烛光屏倒立放大可逆

【详解】(1)[1∏2]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⑵网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自蜡烛的光经凸透镜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

成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的光线少了,像变暗,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⑷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即像比原先延迟了成像,根

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⑸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向下移动,烛焰在主光轴下面且距离主光轴越来越远,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则光

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者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5)[6∏7∏8]在(1)的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交换,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在光屏

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9]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18、2.65220.50.2>变速直线偏大

【详解】⑴⑴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4∙00cm刻度对齐,末端与6.65Cm刻度对齐,因此待测物体长度为

6.65cm-4.00cm=2.65cm;

[2]由图像可知分针位于3min至4min之间,偏向4min位置,秒针指向40.5s刻度处,因此时间为

3min40.5s=220.5s;

(2)[3]Ab间平均速度

cm

VΛB==^θ=20cm∕s=0.2m∕s.

tAB2S

[4]AC间平均速度

cm

v.c==^θ≈27cm∕s=0.27m∕s

&3s

因此VAC>VAB;

⑸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变速直线运动

(3)[6]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的时间偏小,由v=±可知,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偏大。

t

19、反射光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大小相等改变蜡烛的位置,用刻度尺量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和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靠近

【详解】(1)⑴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

4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大小相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