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

语文

测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解析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理念中的“霍姆斯马车”堪称世界上最理想的设计。它所有部件的选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到恰到好处。以致当马车使用大限来临之际,它的轮子正常转过最末一圈之后,车轮、车辕、底盘、弹簧、车轴……一下子全都同时崩坏,没有哪一个零件比其他部分设计得更为牢靠耐用。

②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搅扰了人体原有的“霍姆斯马车”式的均衡。

③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来衡量咱们人类自身机体的构成,就可以发现,在总体设计绝妙完美之余,尚存几例明显的不谐之处。我们的身体虽然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电子时代,但我们的牙齿依旧停留在原始文明的石器时代。我们人类到现在还只有一套恒齿。对应于石器时代的人均寿命,这一套恒齿的使用期该是足够了。由于医疗的发达,现代人的寿命延长了,按照人类现在的平均寿命,我们至少应该进化出第二套恒齿,才能符合“霍姆斯马车”的设计原则。人类大脑开发很超前,而牙齿的进化滞后。每一位杰出人物的死亡都是一件独特“文物”的毁灭。有一些伟大的学者、科学家、思想家,他们的去世无异于大火焚毁了一座藏有大量孤本、善本的图书馆。诚如老子所言——“大成若缺”,一些真正伟大的作品常常因为人类身体与头脑的不匹配而来不及完成。超越了“霍姆斯马车”原则的先进大脑让人类损失了多少比钻石还要宝贵的智慧啊!

④人体器官不谐之责在人类自身,人类文明进化真的必须以人体机能退化为代价吗?食物变得越来越好嚼,让咱们的牙齿越来越省力,这难道不会让人类的牙齿出现退化倾向?我们又怎能再奢望人类牙齿与躯体寿命的延长而同步进化?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制品,人类自身也变得越来越依赖这些人工制品才能生存。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迅速扩展,人类对自己文明产品依赖程度的日渐加深,我们人类的某些机能是否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相应的退化呢?

⑤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在已经能够读写的各民族中,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的现象。而收音机和电视机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被应用后,读和写的能力似乎又有衰退的趋势。”人类各民族确实都有过一段超强记忆时期。许多民族都拥有过大部头口头传说的史诗性巨作,如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国藏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在文字尚未流行的年代,一些来自民间的“荷马”,全凭记忆就能胸藏二十几万行史诗,连续传唱几个月不竭!享受现代文明之人,又有哪一个能做得到?

⑥早期,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赫尔佐格说:“电影是文盲的艺术。”现如今,不是文盲的人也乐于花两三个小时观赏一部由名著改编的影视快餐,而不愿去啃长篇原著。长此以往,读的功能又怎能不退化?人类文化由原始的岩画、图形文字发展到现代文字,而今天的现代人却又躲避文字,回归画面,总不能说这也算是“返璞归真”吧。倘若今后电脑准确高效地实现了“人机对话”,由人口授,“电脑小姐”就能自动将声音变成文字,哪一个作家还肯用笔?到那时候说不定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有小说集问世。

⑦每一种人工制品的出现都会引起我们机体功能的部分退化。除了上述牙齿、记忆的例证外,每一类机器的发明都会带来人体相应部分的机能衰退。人类用自己创造的人工制品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甲壳”——人类只能生活在这个“甲壳”中,我们的子孙也许永远离不开这个“壳”了。

⑧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多少有点像传说中的“狗熊掰棒子”,新穗不停地更替腋下的旧穗。问题在于,我们所丢弃的旧物有没有某些独特优点是新物难以取代的?汤因比对此作了清醒回答:“新的能力恐怕不可能有全面地代替旧能力的作用。”事实上,人类取得每一项新进展都要面对一次“熊掌”与“鱼”的选择。“得到”的同时就意味着必须作出某种放弃。用惯了电脑打字的子孙后代,他们之中很难再出怀素、王羲之那样的大书法家了。电脑合成技术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天衣无缝地制作自己火箭登月或是与总统亲切握手的“历史镜头”,这个越来越虚幻的世界还有什么东西具备值得你充分信任的可靠依据?尚“真”的科学却为做“假”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

⑨变革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完全不触动自然就不成其为人类,但我们必须遵循对大自然的“尽少触动原则”。人类文明的每一步进展都会扰动大自然的固有和谐,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心中有架“霍姆斯马车”也许会使我们主动地顺应自然,有意识地从另一面做些补偿,尽量减免人类由于自己的浅薄任性、短视愚昧而带来大自然的鞭笞。

(摘编自詹克明《“霍姆斯马车”随想》)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姆斯马车”的设计讲求每一个构成部分的质量,力求完美极致,因而成为最理想的设计。

B.第⑤⑥段都用了“哪一个”的反问句式,体现了对人体机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退化的担忧。

C.“狗熊掰棒子”在文中指的是人类获得一项新的能力的同时,就可能会丢弃另一项旧的能力。

D.认为,人类必须反思文明进程中的得与失,一味地创造便利于自身的人工制品,定会引起人体机能的衰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类能够进化出第二套恒齿,人类的寿命将符合“霍姆斯马车”的理想设计,从而更加长寿。

B.文章用大火毁灭图书馆这一论据,主要用来论证杰出人物的去世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一观点。

C.文章中汤因比与赫尔佐格的观点态度是一致的,两人都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会带来身体机能的衰退。

D.文章借对“霍姆斯马车”理念的认识来谈人体机能的变化,并指出人类应尽量保持大自然固有的和谐。

3.下列选项,最符合“霍姆斯马车”设计理念的一项是(3分)

A.达尔文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观点,强调环境会导致生物器官的使用或不使用,从而引起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被遗传给下一代,继而导致物种的后续进化。

B.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分成一个个小部分,然后每次能把每个小部分都提升百分之一的效率,那么你要做的这件事整体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C.火药枪械的出现,像李广那样能拉硬弓射穿巨石,像关羽那样凭臂力能挥舞82公斤大刀,像斯巴达克斯那种具有高超角斗能力的人均不见了。

D.一个富有效率的团队,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最有能力的,而在于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和发挥。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4分)

5.人类应如何对待在文明进程中制造的人工制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街吃家刘建超

①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②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炒面。炒面上桌,吃客只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你家大厨的手艺。徒弟只好把炒面端回。大厨一笑,把炒面倒回锅里,双手抓面揉搓了几下说中了。徒弟再端上去,吃客尝一口,嗯嗯,就是这个味。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吃家。被称为吃家在老街就是最高荣誉了,他们类似于在电视餐饮大赛节目中的美食家评委,会吃会做会摆活,譬如今天要给您说的费爷。

③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

④正是清晨匆忙时分,街上都是急匆匆奔走的人,许多人手里拿着早点,边走边吃。费爷一身休闲唐装,脚踏千层底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平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

⑤熟人打招呼,费爷,您老去哪啊?费爷头不低,步不停,喝汤。您老今儿个是去哪家喝汤?大石桥火街羊肉汤。

⑥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

⑦费爷微微笑着,不再回话,踏上大石桥。

⑧老街有句谚语:吃喝不用瞅,只管跟着吃家走。费爷的身后就跟随了一群吃货。

⑨生在古城,食在老街。外地人来老街吃个热闹,老街人却是要吃门道的。

⑩在古城开个汤铺不难,难的是在老街开个汤铺子。老街人喝汤都喝成精怪了,嘴巴刁钻认熟欺生、爱逛老店铺,不太凑新店铺的热闹。你若开个新汤铺子,如果没老街吃家的光顾,三五年也别想在老街兴起。唉,还就这么邪。

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老街,吃着佳肴,听着吃家给你数叨着店铺的趣闻轶事,那才算得上享受。

费爷站在铺子前,并不急着进店,背着手看着店门上方的牌匾。

费爷自言自语道,火街羊肉汤这几个字撇捺放纵,笔画粗重,尤其这火字,夸大捺脚,雄健足可扛鼎。颜黄融化合度,磅礴大气。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

火街羊肉汤的老板叫袁成,四十开外的豫西汉子,憨厚豪爽。老板袁成迎出店外,拱手作揖连连点头称是。

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随着费爷一同进店的人也附和着,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

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

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

羊汤端上,费爷端起碗先嗅了嗅,嘴贴着碗沿轻嘬一口。懂行的都知道,老街人喝羊汤是喝甜汤的,这个甜就是不放盐、淡的意思。

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上好的羊汤,羊,要当天宰杀,羊骨砸断铺在锅底,再将成坨的羊肉羊杂铺在羊骨之上,放入自家的香料秘方,一锅汤烧开,中途不能再兑水,慢炖八个小时以上,这叫原汤原味。

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说,羊是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远闻清香,近闻不膻,肉质鲜嫩,味美清口。

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

吃货也跟着喊,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

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

袁老板点头称是。

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

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大早,费爷就走在了老街青石板路上,碰到熟人也头不低,步不停,他将前去给袁成新开张的汤铺店捧场。

B.老街是浸染过九个朝代皇帝的紫气的老街,老街的店主做生意有情怀、有格调、有格局,与老街的吃家相得益彰。

C.费爷对袁成所制作的羊汤进行了细细品味与鉴定,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仍对此加以高度肯定。

D.费爷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很鲜明,文中运用了烘托等多种描写手法对其进行塑造,人物形象显得更有立体感。

7.关于小说开头介绍老街食客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街食客层次不一,最高层次属吃家,其次是吃客,最招饭铺待见的是吃货。

B.文中对老街三种食客的介绍,体现了老街饮食文化上的浓厚氛围与历史底蕴。

C.文中所述老街一位吃客的故事,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

D.文章开头对老街食客中的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叙述,引出下文吃家费爷的出场。

8.刘建超的“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

材料二: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②而察青黄③,区冶④不能以必⑤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⑥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显学篇》)

①埃墨:烟灰。②锻锡:古人锻炼金属时掺的锡。③青黄:蓝黄色,冶炼金属时的火色。④区冶:区冶子,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⑤必:判断。⑥臧获:奴婢。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世主之听A眩乎B仲尼C为悦D其言E因任F其身G则焉得H无失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给予,与《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与”意义相同。

B.全,使……保全,与《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字用法相同。

C.形容,指形体容貌,与现代汉语“喜悦之情难以形容”中的“形容”意义不同。

D.宰相,古代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文中泛指高级行政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子生活贫困,面对鲁君的赏赐做了出人意料的选择,孔子对其所言大加赞赏,认为他可以保全名节。

B.孔子信任颜回,子贡告诉孔子颜回偷吃米饭后,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C.材料二认为华阳之战的惨败、长平之战的大祸,是由魏、赵两国任用能言善辩的孟卯与马服造成的。

D.材料二运用类比手法,通过如何识别剑器的钝锈与锋利、马匹的低劣与优良,形象地阐释了识人之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

(2)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

14.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有何用意(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狂夫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③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①筿(xiǎo):细竹。②裛(yì):同“浥”,沾湿。③故人:严武。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严武接济,分赠禄米。

15.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相互衬托,自然天成,诗人在经历颠沛流离后获得了一处安居之所,心情是轻松舒展的。

B.杜甫诗中善用叠字,如“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本诗颔联中“娟娟”“冉冉”既生动形象,又富有音韵之美。

C.颔联用比喻、色彩对比、多感官描写等手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微风轻吹,翠竹轻摇,细雨蒙蒙,荷花妖娆,红翠相映,色彩鲜明。

D.颈联中的“厚禄”“恒饥”放在句首,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尾联的“欲填沟壑”的说法不致有失实之感。

16.本诗运用哪些手法塑造了“狂夫”这一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写词人梦归与妻子相见,却只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两句是:“,。”

(2)在《十二章》中,孔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3)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述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这样的经典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每集讲述一幅画作与画家的故事,以艺术与技术的“完美邂逅”阐释画作的艺术价值,展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格。

节目致力于用3D建模技术“活化”2D作品,让平面二维的美术作品变得生动立体起来,网友纷纷称赞其展现了“唯美中国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①的视觉盛宴。在第一集中,齐白石的名画《虾》被分解成了不同的局部,游动的虾们恢复了现实世界里的生机活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配合着第一人称的解说词,让观众②,仿佛走进了“水草青青的世界”。

该纪录片用3D技术手段满足了观众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带观众一起走进作品所处的那段历史,让观众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它还注重讲述画家创作美术作品的历程。首期节目通过情景再现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展示在观众面前,在动人的生命故事中观众得以基本充分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人生追求。齐白石画螃蟹讽刺侵略者③,画寒鸟鼓舞激励大众,这种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艺术表述最终走进了人民心底,齐白石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与时代精神的指向相得益彰。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句子分析其构成和表述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午睡对健康是好是坏与午睡时长有关。适时的午间小憩有助于补充脑力与体力的消耗;一旦午睡时间过长,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对于人类来说,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为70~110分钟。一般来说,入睡后15~30分钟属于浅睡期,30~60分钟属于熟睡期。①,大脑各中枢的抑制过程明显加强,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减少。

如果人在熟睡时突然醒来,由于大脑皮层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大脑会供血不足,人就会感到非常难受。因此②,以免醒后陷入“迷糊”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午睡时间应尽量安排在下午三点以前,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扰乱生物钟。

除了午睡时长,③。很多人午睡过后不仅疲劳未减,反而感觉自己腰酸背痛,越睡越累,这很可能就是午睡姿势不对引起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下列各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加点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与草料场的“火”,既是自然环境的呈现,又暗示林冲生活环境的严酷和凶险。

B.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C.“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隐形变异培训依然存在。

D.仲冬时节,在广东韶关等地,森林已披上了“红装”,色彩斑斓的树叶,展现着冬日南国独具特色的自然之美。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干扰。在意他人的看法,关注外界的评论,沉迷冗杂的信息。日积月累之下,渐渐地把自己的一生,从一条康庄大道,走成狭窄隧道。拥有屏蔽力,才是现代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仁寿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

语文参考解析

A本题考查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讲求每一个构成部分的质量,力求完美极致”错,由原文第一段“理念中的‘霍姆斯马车’堪称世界上最理想的设计。它所有部件的选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到恰到好处”可知,“霍姆斯马车”的设计强调的是所有部件选材的匹配度要达到最佳。

2.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从而更加长寿”错,由原文第三段“按照人类现在的平均寿命,我们至少应该进化出第二套恒齿,才能符合‘霍姆斯马车’的设计原则”可知,没有更加长寿的结论。B项,“用大火毁灭图书馆这一论据”错,由原文第三段“他们的去世无异于大火焚毁了一座藏有大量孤本、善本的图书馆”可知,“大火毁灭图书馆”是一个比喻,强调每一位杰出人物的死亡都是一件独特“文物”的毁灭。C项,“观点态度是一致的”错,由原文第五段“而收音机和电视机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被应用后,读和写的能力似乎又有衰退的趋势。’”可知,汤因比强调收音机和电视机会带来“读、写能力衰退”趋势,但由原文第八段“问题在于,我们所丢弃的旧物有没有某些独特优点是新物难以取代的?汤因比对此作了清醒回答:‘新的能力恐怕不可能有全面地代替旧能力的作用。’”又可知,汤因比又强调“新的能力恐怕不可能有全面地代替旧能力的作用”;而由原文第六段“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赫尔佐格说:‘电影是文盲的艺术。’”可知,赫尔佐格强调的是“电影是最直观的艺术”,至于后面说的“长此以往,读的功能又怎能不退化?”也只是的延伸阐释,且与汤因比的综合观点不一致。综上可知,文章中汤因比与赫尔佐格的观点态度是不一致的。

3.D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霍姆斯马车”设计理念是“它所有部件的选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到恰到好处”,强调机体的平衡、和谐。A项,强调环境的改变,不符合“霍姆斯马车”设计理念;B项,强调效率,不符合“霍姆斯马车”设计理念;C项,强调科技发展的影响,不符合“霍姆斯马车”设计理念;D项,“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和发挥”强调平衡、和谐,符合“霍姆斯马车”设计理念。

4.①文章首先由“霍姆斯马车”理念引出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体原有的均衡这一观点;②然后举例说明人类牙齿、大脑和其他器官之间发展的不均衡;③接着探究原因,人类过分地依赖于人工制品,而导致机体功能的衰退;④最后指出人类发展必须遵循对大自然的“尽少触动原则”,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文章首先由第一、二段“理念中的‘霍姆斯马车’堪称世界上最理想的设计”“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搅扰了人体原有的‘霍姆斯马车’式的均衡”等“霍姆斯马车”理念的评说引出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体原有的均衡这一观点。

②然后以第三段“我们的身体虽然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电子时代,但我们的牙齿依旧停留在原始文明的石器时代”“人类大脑开发很超前,而牙齿的进化滞后”举例说明人类牙齿、大脑和其他器官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③接着在第四至八段“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制品,人类自身也变得越来越依赖这些人工制品才能生存”“每一种人工制品的出现都会引起我们机体功能的部分退化”等探究原因,人类过分地依赖于人工制品,而导致机体功能的衰退。

④最后一段由“变革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完全不触动自然就不成其为人类,但我们必须遵循对大自然的‘尽少触动原则’。人类文明的每一步进展都会扰动大自然的固有和谐,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指出人类发展必须遵循对大自然的“尽少触动原则”,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5.①一方面,要利用人工制品为人类改造自然和世界提供便利;②另一方面,要看到它是一把双刃剑,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做工具的主人,趋利避害,而不该成为它的奴隶;③利用现代化工具变革自然时,应坚持“尽少触动原则”,主动顺应自然,保持大自然的固有和谐。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一方面,由“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搅扰了人体原有的‘霍姆斯马车’式的均衡”“变革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完全不触动自然就不成其为人类”等可知,要利用人工制品为人类改造自然和世界提供便利;②另一方面,由“人体器官不谐之责在人类自身,人类文明进化真的必须以人体机能退化为代价吗?”“每一种人工制品的出现都会引起我们机体功能的部分退化”可知,要看到它是一把双刃剑,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做工具的主人,趋利避害,而不该成为它的奴隶;③由“我们必须遵循对大自然的‘尽少触动原则’。人类文明的每一步进展都会扰动大自然的固有和谐,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心中有架‘霍姆斯马车’也许会使我们主动地顺应自然,有意识地从另一面做些补偿,尽量减免人类由于自己的浅薄任性、短视愚昧而带来大自然的鞭笞”可知,利用现代化工具变革自然时,应坚持“尽少触动原则”,主动顺应自然,保持大自然的固有和谐。

6.C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错,由文中“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和“袁老板点头称是”等相关信息可知,费爷告知了袁成其汤的不足之处,而且提出了建议,并没有不动声色。

7.C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C项,“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错,由文中对三类食客的介绍与后面叙述的故事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使叙述产生波澜性,烘托出吃家的地位,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①本文交代了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火街的命名来源以及火街的羊肉汤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老街人的生活习俗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这些内容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增添了老街的神秘色彩。

②本文写老街人开店做生意有情怀、有格调、有格局;吃家能把老街的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作为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费爷对喝汤的步骤很懂行,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新店铺的牌匾为老街写家后人所写;等等。处处体现了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①由“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可知,本文交代了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火街的命名来源以及火街的羊肉汤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老街人的生活习俗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这些内容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增添了老街的神秘色彩。

②由“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可知,本文写老街人开店做生意有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如此才有格调、有格局;从“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可知,吃家能把老街的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从“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可知,作为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费爷对喝汤的步骤很懂行,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从“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可知,新店铺的牌匾为老街写家后人所写。综上可见,文章处处体现了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9.①情节上:照应了费爷给新铺子捧场一事的原因,对袁老板的妻子的发问进行了释疑。

②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等句子突出了费爷扶贫济困的形象特点。

③主题上: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出了老街人美好的人性光辉。

④效果上:“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一句意蕴悠悠,使文章生出一片温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由“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可知,照应了费爷给新铺子捧场一事的原因,对袁老板的妻子的发问进行了释疑。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由“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等句子可知,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袁老板家境的艰难,突出了费爷扶贫济困的形象特点。

从揭示主题的角度看,由“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可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赞扬了费爷对生活艰辛的袁老板一家的帮扶,点出了老街人美好的人性光辉。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看,“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一句意蕴悠悠,通过充满暖意的环境的烘托,使文章生出一片温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非常耐人寻味。

10.CEG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迷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乎”相当于介词“于”,比的意思,“乎仲尼”是后置状语,所以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尼”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悦”的宾语为“其言”,所以应在“言”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任”的宾语为“其身”,所以应在“身”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并且“焉得……乎”为固定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故选CEG。

11.A本题考查理解、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古代文化常识在文中的意思的能力。A项,错误,意义不同,“给予/和、同”。句意: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和你一起排遣这无穷无尽的忧愁。B项,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保全/使……活命”。句意:曾参的话足以使他的名节保全了。/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C项,正确,“形体容貌/描述”。句意: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喜悦的心情难以描述。D项,正确。故选A。

12.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错,由原文“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可知,孔子并不是直接询问颜回,而是借用自己的梦境。故选B。

13.(1)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鲁国耕种,鲁国的国君听说这件事后就请他到城邑里做官,曾子坚决推辞没有接受。

(2)可是在官职上试验他,用办事成效考核,就是庸人也不会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弊”,破旧的;“耕于鲁”,介词结构后置句,在鲁国耕种;“固”,坚决。(2)“试之官职”,省略句,“试之(以)官职”,在官职上试验他;“课”,考核;“不疑于愚智”,介词结构后置句,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

14.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是为了证明认识事物或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实践来验证;进而提出选拔官员的见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可知,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是为了证明认识事物或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实践来验证。

由原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可知,进而提出选拔官员的见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鲁国耕种,鲁国的国君听说这件事后就请他到城邑里做官,曾子坚决推辞没有接受。有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坚决推辞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即使鲁君主动赠送给我,又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怎么能不害怕呢?”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足以使他的名节保全了。”

孔子被困于陈、蔡之地,跟随的人七天吃不上饭。子贡拿着携带的货物,偷偷跑出包围,请求村民让他换些米,得到一石米。颜回、仲由在一间土屋下煮饭,有块烟灰掉到饭中,颜回把弄脏的饭取出来吃了。子贡在井边望见了,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在偷吃。他进屋问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穷时也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称得上仁人廉士吗?”子贡问:“像颜回这样的人,他不会改变节操吧?”孔子说:“是的。”子贡把颜回偷吃饭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怀疑他,这一定有原因吧。你待在这里,我来问问他。”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这难道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我要进献给祖先。”颜回回答说:“刚才有烟灰掉入饭中,如果留在饭中则不干净;想要扔掉,又觉得很可惜。我就把那部分吃了,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孔子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吃掉它。”颜回出去后,孔子看着弟子们说:“我相信颜回由来已久,不是等到今天啊!”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

材料二:

澹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信以为真君子,就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现他的品行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说起话来非常文雅,孔子相信他是真文雅,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现他的智力远不及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按照容貌取人吧,在子羽身上行不通;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行不通。”看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明,也还有看人失实的结论。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大大超过了宰予,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迷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因此,魏国听信孟卯的花言巧语,结果带来了华阳之战的惨败;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结果造成了长平之战的大祸。这两件事,都是任用能说会道的人而铸成了大错。如果炼铜造剑时只看所掺的锡和火色,就是区冶也不能判断剑的好坏;可是用这把剑到水上砍死鹄和雁,在陆上劈杀小马和大马,那么,就是奴婢也不会把剑的利钝搞错。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就是伯乐也不能判断马的好坏;可是让马套上车,看马究竟能跑多远,就是奴婢也不会把马的优劣搞错。如果只看一个人的相貌、服饰,只听他说话、议论,就是孔子也不能判断这个人能力怎样;可是在官职上试验他,用办事成效考核,就是庸人也不会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所以,明君手下的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就越受鼓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职越高他们就越能办事。高官厚禄,公务大治,是称王天下的正道。

15.C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比喻……等手法”说法错误,颔联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颔联句意是: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嫩竹,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浸湿了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由此可见,这里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C。

16.①烘托手法。诗的前两联描写草堂环境。翠竹明净悦目,荷花清香可闻,以优美的自然景象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②反衬手法。颈联写自己的现实生活处境,在全家人快要饿死的情况下,“狂夫”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反衬了“狂夫”的乐观旷达。③直抒胸臆。尾联“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诗人进行自我解嘲,表述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面对严酷现实愈加顽强的旷达之情。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

①烘托手法。诗的前两联传神地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其中颔联的意思是说,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细枝疏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象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狂”做铺垫。

②反衬手法。颈联写了诗人的现实生活处境,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恒饥”的贫困处境。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而这故人一旦音书绝,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长久的饥荒之中。在全家人快要饿死的情况下,“狂夫”也并未消减自己的“狂”,这些现实的困境反衬“狂夫”的乐观旷达。

③直抒胸臆。尾联“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直接表述心志。“填沟壑”,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若是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是“惟疏放”,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面对严酷现实,甚至自称自己为“狂夫”,并且“老更狂”,表现出了愈加顽强的放达态度。

(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

(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本题考查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惟”“衰”。

18.①精美绝伦或精妙绝伦②身临其境③横行霸道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本处是说这一节目致力于用3D建模技术“活化”2D作品,让平面二维的美术作品变得生动立体起来,并且网友称赞其展现了“唯美中国风”,所以这一节目为观众带来的是一场非常美妙的体验,可填“精美绝伦”或“精妙绝伦”。“精美绝伦”,精致美妙,无与伦比。“精妙绝伦”,精美巧妙到了极点。

第二处,本处是说齐白石的名画《虾》在3D建模技术下活化了起来,游动的虾们恢复了现实世界里的生机活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让观众感觉亲身走进了水草青青的世界,可填“身临其境”。“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第三处,本处是说讽刺了侵略者的行为,可填“横行霸道”。“横行霸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19.首期节目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动人的生命故事中观众得以充分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人生追求。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语句有三处语病:第一处,“通过情景再现”成分残缺,“通过”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可改为“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第二处,“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展示在观众面前”搭配不当,“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和“展示”搭配不当,可改为“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第三处,“基本充分了解”成分赘余,可改为“充分了解”。

20.这一句运用反复修辞,连用三个“为人民……”短语,强调了齐白石作品“为人民”的绘画风格和追求,突出了对齐白石作品“人民性”的肯定;具有再三咏叹的效果,增强了韵律感,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指出“反复”这一修辞的构成,再分析其效果。

从手法构成来看,“这种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艺术表述最终走进了人民心底”运用了三个“为人民……”的短语,构成反复。句中三次重复“为人民”,这是突出强调齐白石作品“为人民”的艺术风格和追求;同时用“走进了人民心底”表明对其作品“人民性”的特征的认可和赞扬。反复手法的运用能够表述强烈的情感,同时因词语或句子的反复运用可以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再三咏叹的效果,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21.①人一旦进入熟睡期;②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③午睡的姿势也很重要

本题考查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面把人的睡眠分为浅睡期和熟睡期,而结合后文“大脑各中枢的抑制过程明显加强,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减少”“如果人在熟睡时突然醒来,由于大脑皮层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可知,此处应该是熟睡期的表现,因此可填:人一旦进入熟睡期;

②前面说“人在熟睡时突然醒来”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这里用“因此”总结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做法,当然是控制午睡时间,不要进入熟睡期,而浅睡期的时间是15~30分钟,因此可填: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

③由“除了”可知此处用“也”之类搭配,空白内容是除午睡时长之外影响午睡效果的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