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主旨情感练习题汇编
ɪ.下面诗句不能表现爱国情怀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D.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2.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冬奥梦交汇中国梦,奥运精神辉映中国精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们书写了一
个个奋斗圆梦的动人故事。为激励大家发扬拼搏奋斗的精神,学校将开展“冬奥精神我
传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冬奥精神”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古诗词赏析,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
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对以上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主要怀念三国时的孙权和
曹操。
B.上阕写词人登上北固亭北望中原,俯瞰长江,思接千载,流露出对被占领的中原地区
的怀念。
C.下阕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D.全词以三问三答结构全篇,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融古语入词,浑厚雄壮,意境高远。
5.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叙述详略得当,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别离、出征前的准备、
还家写得比较详尽,对军旅生活则写得较为简略。
B.“旦辞”领起的一组句子,以反复的句式写木兰用了两天时间,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
达战场,夸张地表现了木兰出征行程之艰难。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战争,“百战死”体现战斗的激烈
悲壮,“十年归”说明战争的旷日持久。
D.诗歌结尾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比喻作结,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6.读古诗,品情感。下列诗歌不能表现诗人追求宁静闲适生活情感的一项是()
A.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古代诗歌阅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星河”指银河,“帝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山”指的是蓬莱等三座仙山。
B.“九万里风鹏正举”中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逍遥游》对它也有描绘。
C.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D.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词人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任上。元珍:丁宝臣,
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
欧阳修,欧阳修为本诗作答。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
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戏答元珍》中“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笋以知觉,并被春雷
惊醒。同时用一“欲”字,写出竹笋在地下正要抽芽的情态,将一般人未察觉到的早春景象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三、四句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
期间的感触。
C.两首诗都写到了被贬谪的际遇,也都表达了不为人生失意而屈服的乐观、豁达的人生
态度。
D.两首诗都是酬和之作。前者运用典故,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
怅而不颓废,后者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亲切流畅。
9.下面对两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A.《秋词》另辟蹊径,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表达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B.《峨眉山月歌》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C.《秋词》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表现出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开阔的胸襟。
D.《峨眉山月歌》一诗超越时空,意境清朗优美,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写出了秋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B.甲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
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C.乙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
复渲染。
D.乙诗中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
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1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之景和诗人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在一起。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诗人船上所见之景。“阔”字传神地写了长江的广阔浩
淼,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境界。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
昏鸦”是诗眼。
1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
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
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B.《断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
对”的关系。
C.《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
去革“阎罗”命的说法,是因为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常见,能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
人民的战斗召唤。
1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
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1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蝉
[唐]虞世南
垂^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垂^(ruf):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这里指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
下面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怆争的一项是()
A.第一句以“垂”“饮”描写了蝉栖居高处饮食露水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
B.第二句用“疏”修饰“桐”,以梧桐叶落暗示蝉的栖居环境的萧瑟妻凉。
C.三四句揭示了蝉声“远”播是“居高”所致,并非世人认为的借秋风传播。
D.整首诗中借蝉来表达对品行高洁之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仰慕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这是一首游记抒情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诗人正罢官闲居在家。这首诗
抒写了诗人在丰收的大好年景,到山西农家做客的感受。
B.农家用腊月酿制的米酒待客,酒味虽薄,而情谊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诗人
对农家待客热情的满足和喜悦之情。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J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
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蜓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
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D.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诗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16.下列对《式微》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章,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了出来。
B.“式微式微,胡不归?”以故意设问的形式,引人注意,启人深思。
C.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D.《诗经》按所配乐曲性质分成风、雅、颂,《式微》出自《小雅》。
17.“统(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全诗的气氛
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是()
A.忧B.缓C.欢D.静
18.以下诗句,表达的情感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B.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C.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D.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其一》)
1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走马川行①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②,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③旋作冰,幕中草檄④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①走马川:指今阜康三工河。②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③连钱:马斑驳
的毛色。④草檄Xh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无碘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这首诗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作者在事物
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B.《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首边塞诗,表现了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
全诗“奇而入理”“奇而实确”,形象动人。
C.《雁门太守行》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都给人雄浑悲壮之感,都抓住有
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雁门太守行》写景又写事,善用典故,拟人,从听觉、视觉描写角度渲染战争的悲
壮残酷,《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
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20.中国自古不乏自强不息风骨的作品,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一项是()
A.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1.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鲁飞同学搜集了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一屈原《离骚》
B.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一《论语•泰伯》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一郑燮《竹石》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一《孟子•梁惠王上》
2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关于这首诗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B.“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感人。
C.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体现了在抗战艰难时期,民众冷漠、相互斗争不
止。
D.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
内容。
23.“诗歌与诵读”研究小组决定朗诵李白的《行路难》,小组成员针对诗歌的情感脉络展开
了讨论,以下折线图能正确反映李白情感起落的一项是()
24.《黄鹤楼》赏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B.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C.这是一首体现诗人满怀乡愁的思乡作品。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有志报国却无门的作品。
2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中的“国”,指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感时花溅泪”中的“感时”,
指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B.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着诗人忧国
伤时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滴尽致。
C.颔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D.书信在古代是游子与家人联系的纽带,如同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的“乡书何处
达?归雁洛阳边”一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
感。
26.古诗文阅读。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浩荡离愁白日斜”点明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此时正值夕阳西坠,日
暮摇落之际,诗人不禁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
B.“落红不是无情物”一句中,诗人以“落红”自比,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又
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为全诗主题升华做铺垫。
C.“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势力抗争的宣誓,表明他虽然
脱离官场,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D.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
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7.古诗文阅读。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
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地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
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的现状的无限悲哀。
28.与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的情感相同的是()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29.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
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B.“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
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C.天上“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
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
的概括;名为演绎人事,实则阐释物理。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30.下列诗句能体现“以和为贵”思想的一项是()
A.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杜甫《伤春五首》)
B.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赵执信《萤火》)
C.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左思《咏史八首》)
D.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殷遥《送友人下第归省》)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下面诗句不能表现爱国情怀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D.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名句情感的理解。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
【解答】ABD.都表达爱国情;
C.从诗句中地点的转换,以及“思君”,可知诗句表达的是诗人对家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故选:Co
【点评】学习古诗词不仅要正确背诵、默写,还应理解意思,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2.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分析】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
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
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
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
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能力。
A.有误,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
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
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
B.有误,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
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C.有误,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
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D.正确。
故选:D。
【点评】诗歌赏析句子的切入点:
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从表达的情感角度赏析句子;
5、从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句子。
3.冬奥梦交汇中国梦,奥运精神辉映中国精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们书写了一
个个奋斗圆梦的动人故事。为激励大家发扬拼搏奋斗的精神,学校将开展“冬奥精神我
传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冬奥精神”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说赢得民心的重要性。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
关注民生,百姓安居乐业,一个国家才能强大。
故选:D。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
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4.古诗词赏析,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
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对以上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主要怀念三国时的孙权和
曹操。
B.上阕写词人登上北固亭北望中原,俯瞰长江,思接千载,流露出对被占领的中原地区
的怀念。
C.下阕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D.全词以三问三答结构全篇,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融古语入词,浑厚雄壮,意境高远。
【分析】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
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
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
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
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参考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
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
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
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
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有误,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
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BCD.正确。
故选:At.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
1.了解诗歌基本意思;
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注意重点句子。
5.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叙述详略得当,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别离、出征前的准备、
还家写得比较详尽,对军旅生活则写得较为简略。
B.“旦辞”领起的一组句子,以反复的句式写木兰用了两天时间,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
达战场,夸张地表现了木兰出征行程之艰难。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战争,“百战死”体现战斗的激烈
悲壮,“十年归”说明战争的旷日持久。
D.诗歌结尾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比喻作结,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正误的判断。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旦辞”领起的一组句子,表现了木兰行军的速度快,军情紧急,也表现了木
兰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她的儿女深情。“夸张地表现木兰出征行程艰难”的句子是“万里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故选:Bo
【点评】学习古诗重在理解与背诵,关键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写作背
景综合分析。
6.读古诗,品情感。下列诗歌不能表现诗人追求宁静闲适生活情感的一项是()
A.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江雪》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
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阊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
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表现了作者特立独行的高
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故选:D。
【点评】诗歌赏析的步骤:
L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3.鉴赏作品的语言。
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7.古代诗歌阅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星河”指银河,“帝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山”指的是蓬莱等三座仙山。
B.“九万里风鹏正举”中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逍遥游》对它也有描绘。
C.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D.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词人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常考题型: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
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2.这首诗
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解答】A.有误,“帝所”指的是天帝的住所,不是皇帝的住所;
B.有误,孟子的《逍遥游》不正确,应是庄子的《逍遥游》;
C.有误,词人的生活并不美满,她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
施展,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
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词人渴望有
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D.正确。
故选:D。
【点评】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
(2)抓意象、意境;
(3)抓诗眼、关键词;
(4)懂典故;
(5)懂手法。
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任上。元珍:丁宝臣,
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
欧阳修,欧阳修为本诗作答。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
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戏答元珍》中“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笋以知觉,并被春雷
惊醒。同时用一“欲”字,写出竹笋在地下正要抽芽的情态,将一般人未察觉到的早春景象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三、四句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
期间的感触。
C.两首诗都写到了被贬谪的际遇,也都表达了不为人生失意而屈服的乐观、豁达的人生
态度。
D.两首诗都是酬和之作。前者运用典故,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
怅而不颓废,后者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亲切流畅。
【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首先紧承
白居易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
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
己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
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
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
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
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戏答元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
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
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
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
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
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
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表现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译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
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
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戏答元珍
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有的是未
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
着竹笋赶快抽芽。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
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
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叹惊讶?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赏析。
ACD.正确;
B.有误,“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
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
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与题干中“被贬期间感受"不符。错误。
故选:Bo
【点评】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
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
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
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
解诗歌的主旨。
9.下面对两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A.《秋词》另辟蹊径,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表达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B.《峨眉山月歌》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C.《秋词》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表现出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开阔的胸襟。
D.《峨眉山月歌》一诗超越时空,意境清朗优美,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诗歌内容,再作出判断。
参考译文:
【甲】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乙】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感情。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写出了秋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B.甲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
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C.乙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
复渲染。
D.乙诗中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
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诗歌内容,再作出判断。
参考译文:
【甲】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乙】
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解答】A.有误,由“杨花落尽”可知,诗歌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1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之景和诗人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在一起。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诗人船上所见之景。“阔”字传神地写了长江的广阔浩
淼,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境界。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
昏鸦”是诗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
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全曲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诗眼,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枯藤老树昏鸦”不是诗眼。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
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诗词
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1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
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
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B.《断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
对”的关系。
C.《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
去革“阎罗”命的说法,是因为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常见,能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
人民的战斗召唤。
【分析】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下,结合选项仔细对比作答,
注意生活常识和过于绝对化、片面化的说法一般都是错误的。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梅岭三章》中陈毅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去革“阎罗”命的说
法,表达自己革命到底的决心,而不是用“鬼神怪异让读者理解”。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注意通读全词,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1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
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分析。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
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
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同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歌拍具体判断。
【解答】ABD.分析正确;
C.有误,“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的说法不正
确。上阕写景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下阕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必胜的信念,对
无产阶级群众的赞美;
故选:Co
【点评】诗歌鉴赏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选择题
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
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蝉
[唐]虞世南
垂^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垂^(ruι):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这里指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
下面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以“垂”“饮”描写了蝉栖居高处饮食露水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
B.第二句用“疏”修饰“桐”,以梧桐叶落暗示蝉的栖居环境的萧瑟妻凉。
C.三四句揭示了蝉声“远”播是“居高”所致,并非世人认为的借秋风传播。
D.整首诗中借蝉来表达对品行高洁之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仰慕之情。
【分析】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
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第二句用“疏”修饰“桐”,意为: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
故选:Bo
【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托物
言志的手法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这是一首游记抒情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诗人正罢官闲居在家。这首诗
抒写了诗人在丰收的大好年景,到山西农家做客的感受.
B.农家用腊月酿制的米酒待客,酒味虽薄,而情谊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诗人
对农家待客热情的满足和喜悦之情。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
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蜓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
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儿问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D.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诗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分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首联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颔联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
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尾联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足”是“备足”的意思,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
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16.下列对《式微》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章,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了出来。
B.“式微式微,胡不归?”以故意设问的形式,引人注意,启人深思。
C.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D.《诗经》按所配乐曲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装配式厂房买卖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方木产业园区建设与购销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快递物流服务合同汇编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空压机设备零配件供应与仓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文化活动兼职主持人聘任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快递驿站快递服务场地租赁及配套设施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无线基站场地天面租赁及维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能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绿色认证合同文本2篇
- 二零二五年知识产权贷款抵押担保合同标准版2篇
- 预防保健科主任竞聘课件
- 团队成员介绍
- 水泵行业销售人员工作汇报
- 《流感科普宣教》课件
- 离职分析报告
- 春节家庭用电安全提示
-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通用课件
- 厨邦酱油推广方案
-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 保险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培训课件
- (完整文本版)体检报告单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