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县屯城镇东风路路网建设和土地储备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屯昌县屯城镇东风路路网建设和土地储备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屯昌县屯城镇东风路路网建设和土地储备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屯昌县屯城镇东风路路网建设和土地储备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屯昌县屯城镇东风路路网建设和土地储备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②弃土弃石处置防治措施弃土弃石均在其专门场所堆放,并加以管理,制定措施如下:弃土弃石的利用。建设挡水挡土石设施时选用不符合采石采土要求的弃土弃石为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起废弃物,减少堆场的面积和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根据弃土弃石堆场的位置和地形特点,设置拦渣工程,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弃土表面进行植被恢复。使其恢复土壤的性状,快速构建起稳定的植被群落。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各种运输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总烃等污染物,汽车尾气排放对道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负荷主要取决于营运期交通量的大小。项目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后,行驶车辆尾气中的主要成分为CO、NOX和碳氢化合物。CO是汽油燃烧的产物;NOX是汽油爆裂时,进入空气中氮与氧化合而成的产物;碳氢化合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比例增加,与车辆的类型以及汽车运行的工况有关。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的影响也增长。项目在运营期可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对道路的养护,使道路保持良好运营状态。(2)科学管理道路交通。在继续实施单向交通、专用路等交通组织措施的同时,加大交通总量控制力度,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交通的水平,完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提高车辆通告速度和道路通告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尾气排放。(3)道路两侧切实做好绿化工作,绿化设计与道路沿线的山坡、绿地相协调,达到降噪、防尘、遮荫、净化空气的效果,并与城市其它道路绿化相衔接连成一个整体。2、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进入营运期后,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交通噪声,主要是车辆发动机及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1)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次评价噪声预测采用石家庄环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噪声影响预测软件(NoiseSystem3.0)进行预测。该软件按照HJ2.4-2009推荐的预测模式,本评价预测本条路的建设对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水平贡献值。(2)预测模式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本次评价采用如下交通噪声预测模式:1)i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计算公式:式中:i—大、中、小型车;Leq(h)i—第i种车辆在预测点处昼、夜间的小时等效声级,dB;—第i类车速度为Vi,km/h;水平距离为7.5米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Ni—第i类车辆昼、夜间的通过某个预测点的平均小时交通量,辆/h;Vi—第i种车辆的平均车速,km/h;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h;ψ1、ψ2—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L—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L=△L1—△L2+△L3△L1=△L坡度+△L路面△L2=Aarm+Agr+Abar+Amisc式中:△L1—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L坡度—公路坡度引起的修正量,dB;△L路面—公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L2—声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dB;△L3—由放射等引起的修正量,dB;2)各型车辆昼间或夜间使预测点接收到的交通噪声值计算公式式中:——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交通噪声值,dB;3)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计算公式式中:—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交通环境噪声值,dB;—预测点预测时的环境噪声背景值,dB。 (3)噪声预测评价参数选择该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取决于交通量、车型比、车速、车辆辐射的声功率级以及道路纵坡、路面粗糙度等预测参数。1)交通量东风东延长线、供销东路表7-1道路交通量发展预测表(单位:辆/d)道路名称年份2026年2034年东风东延长线32064862供销东路24803856表7-2道路各类车型特征年交通量预测年均日交通量高峰期(辆/d)东风东延长线中期(2026年)3206小型车19241921443481中型车96296722241大型车3203224080远期(2034年)4862小型车29172922188729中型车14591461094365大型车48649364122供销东路中期(2026年)2480小型车14881491116372中型车74474558186大型车2482518662远期(2034年)3856小型车23142311736578中型车1157116868289大型车3863929078表7-3道路交通量实测道路名称年份2020东风东延长线2127供销东路1656(辆/d)表7-4道路各类车型交通量实测年均日交通量高峰期(辆/d)东风东延长线(2020年)2127小型车11921191040152中型车59660447149大型车3393425683供销东路(2020年)1656小型车1080108912168中型车43243324108大型车1441480642)车速车速计算方法详见工程分析小节。3)单车噪声排放源强(Lw,i)不同车型单车噪声排放源强计算方法详见本评价工程分析小节。4)道路纵坡修正量ΔL坡度道路纵坡修正量ΔL坡度可按下式计算:大型车:ΔL坡度=98×βdB(A)中型车:ΔL坡度=73×βdB(A)小型车:ΔL坡度=50×βdB(A)式中:β——道路纵坡坡度,%。本项目道路纵坡按2%计算。则道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分别为:ΔL坡度S=1.96dB(A);ΔL坡度M=1.46dB(A);ΔL坡度L=1.00dB(A)。5)路面修正量ΔL路面不同路面的噪声修正量见表7-5。表7-5常见路面噪声修正量dB(A)路面类型不同行驶速度噪声修正量km/h3040≥50水泥混凝土路面1.01.52.0注:表中修正量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测得结果的修正。本项目全线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修正量ΔL路面为1dB(A)。6)交叉路口的噪声修正根据声环境导则,道路交叉口的噪声修正量见下表。表7-6交叉路口的噪声附加量受影响点至最近快车道中轴线交叉点的距离(m)交叉路口噪声附加量(dBA)≤40340<D≤70270<D≤1001>10007)声波传播途径引起的衰减量ΔL2声屏障衰减量(Abar)计算:本项目不设声屏障,因此Abar为0。8)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Aatm)式中:a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一般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选择相应的空气吸收系数,见表7-7。本项目取a=2.8dB/km。表7-7倍频带噪声的大气吸收衰减系数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吸收衰减系数a,dB/km倍频带中心频率Hz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07032.8117.020702.85.09.022.976.630703.17.412.723.159.31528.8202.0155036.2129.0158023.782.89)地面效应衰减(Agr)和其他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衰减(Amisc)本项目噪声预测范围内均为坚实地面,因此不存在地面效应衰减;亦不存在其他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衰减。10)噪声影响预测软件(NoiseSystem3.0)相关参数设置本次预测中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预测的环境参数设置如下:气压101.3千帕、温度26℃、相对湿度60%,地面吸收采用导则算法,地面反射系数设为0.5。项目东风东延长线的行车速度为30km/h、供销东路的行车速度为20km/h,不需要作声源强的修正。(4)预测结果与评价1)道路两侧水平方向交通噪声预测结果与评价根据上述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式,在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在2020年、2026年以及2034年昼间和夜间的交通噪声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7-8~表7-9。见图7-1~图7-8。表7-8东风东路建设后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距道路红线距离(m)2026(中期)2034(远期)昼间夜间昼间夜间069.68657066.771565.3160.3665.7862.973060.2754.2260.7554.934556.6452.5957.1853.356054.6250.5755.1852.257553.1949.1453.7650.929052.054852.6349.7910551.147.0551.6848.8412050.2746.2250.8647.2713549.5445.4850.1246.615048.8644.8149.4545.9816548.2544.1948.8445.418047.6743.6148.2744.8720047.043.0847.7044.36表7-9供销东路建设后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距道路红线距离(m)2026(中期)2034(远期)昼间夜间昼间夜间065.4761.0866.1462.161058.8954.5160.3654.912054.1949.8255.051.683051.3246.9852.5248.694449.6845.3550.847.035048.5144.249.5945.876047.5943.2948.6344.957046.8242.5247.8444.198046.1541.8647.1543.539045.5541.2746.5342.9410045.0140.7445.9842.4111044.5140.2445.4641.9212044.0439.7844.9941.4613043.6139.3744.5441.0414043.238.9544.1240.6315042.8138.5643.7340.2516042.4338.243.3539.8917042.0837.8542.9939.5418041.7437.5142.6439.219041.4137.1942.3138.8820040.036.8741.9837.57表7-10项目交通噪声实测结果(2020年)(单位:dB(A))检测点/位置检测日期及结果执行评价结果4月17日4月18日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标准/N1东风路延长线起点(与昌盛路相接处)64536453昼间70/夜间55达标N2东风路延长线中点K0+20161516352昼间70/夜间55达标N2-1东风路延长线南侧第一排居民点1层59506250昼间70/夜间55达标N2-2东风路延长线南侧第一排居民点3层58476046昼间70/夜间55达标N2-3东风路延长线南侧第一排居民点5层57465845昼间70/夜间55达标N2-4东风路延长线南侧第一排居民点7层57455845昼间70/夜间55达标N3东风路延长线终点(与环东一路相接处)61506451昼间70/夜间55达标N4供销东起点(与昌盛路相接处)60496048昼间70/夜间55达标N5供销东路中点K0+19060435643昼间60/夜间55达标N6供销东路终点(与环东一路相接处)60486146昼间70/夜间55达标2)预测分析由表7-8~7-10,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得到各年份的达标距离,见下表7-11。表7-11交通噪声达标距离(距道路红线)单位:m功能区2类4a类昼夜昼夜东风东路标准(dB(A))605070552026年45m75m0m30m2034年45m90m0m30m供销东路2026年10m20m//2034年20m30m//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规划临街建筑以高于3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区域划为4a类标准适用区域,执行4a类标准;若临街建筑以低于3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时,道路红线35m范围内的区域执行4a类标准;红线35m范围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根据以上噪声实测、预测结果分析,在不叠加背景值的情况下,项目东风东延长线在营运期2020年(实测)、2026年(中期)、2034年(远期)昼间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限值;东风东延长线2020年(实测)、2026年(中期)、2034年(远期)红线45m范围外区域昼间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供销东路2020年、2026年、2034年昼间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3)环境噪声对敏感点的分析根据对道路沿线的现场调查结果,确定道路沿线声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保护对象及受影响人群,采用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结合各个敏感点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环境,进行预测及评价。在考虑背景值时,离项目最近的临路居民预测结果见下表7-12。表7-12运营期环境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与评价表敏感点位置受影响预测预测贡献值背景值环境噪声预测值dB(A)执行评价人数年度时段dB(A)dB(A)标准东风东路临路第一排建筑物距道路红线5m350人2024昼间54.56465.070达标夜间47.95353.955达标2032昼间56.26466.370达标夜间49.55354.155达标供销东路临路第一排建筑物距道路红线5m180人2024昼间45.56061.060超标夜间38.94645.150达标2032昼间47.26061.560超标夜间40.54645.550达标根据预测结果可知:东风东路临路第一排建筑物2020年(实测)、2026年(中期)、2034年(远期)昼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准要求;供销东路临路第一排建筑物2020年(实测)、2026年(中期)、2034年(远期)夜间在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准要求,昼间噪声超标。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通过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在临路居民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还应该经常维持道路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道路沿线做好绿化设计,重点增强绿化降噪效果,尤其是本报告所列的敏感点路段区域应种植高大乔木,以增强降噪效果。综上,本工程在营运期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可行。3、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道路工程水环境影响主要是路面径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石油类。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时间、与车流量有关的路面及空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强、偶然性大,所以典型的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较难确定。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试验,路面径流在降雨开始到形成径流的30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比较多,30分钟后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快。路面径流对水体的污染,一般来说,在降雨初期,路面径流从路面两端进入水体后,将在径流落水点附近的局部小范围内造成污染物浓度的瞬时升高,但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水体的搅浑将很快在整个断面上混合均匀,其对这些河流污染物浓度升高的贡献微乎其微。由此可以确定,路面径流对水体的影响是十分轻微的,不会改变水体的水质类别。项目建设有雨、污水管网,路面径流可通过雨水管网排走,路面径流不会对地表水造成影响。综上所述,运营期间路面径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甚微。4、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行人生活垃圾。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垃圾产生量;生活垃圾用不透水的垃圾筒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并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杀灭害虫后由垃圾处理场进一步处理。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对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本项目属于市政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后,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沿线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加快地区建设脚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建立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体系,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和谐社会。(2)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道路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既有节约运输费用、缩短运输时间、减少交通事故、加快货物周转等直接经济效益,又有广泛的社会效益,能促进社会流通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道路用地的价值较高。但是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土地的农业利用价值是其它用地无法替代的。(3)对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4)环境损益分析影响分析项目的建成营运,交通运输条件的提高,将有利于缓解交通堵塞状况,从而降低由于频繁停车、起动引起的尾气污染,因而有利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项目通车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量以及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等,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损害。本道路工程将加强丰富屯昌县基础交通建设的重要内用,有利于全县交通各干道的衔接,形成网格状路网结构,对改善交通环境、与外部交通联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6、道路景观影响评价沿线道路的绿化对景观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道路沿线主要种植小叶榄仁、樟树、非洲楝、小叶龙船花、树池篦子等植物,在选择绿化植物时采用灌木与乔木相结合的方式,边坡草皮选择时兼顾一定数量的彩叶或开花种类,产生参差错落美感,来改善沿线区域较为单调的景观条件;同时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增加了沿线景观的“动感”,对沿线区域的景观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本项目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在便利了交通,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度的同时,注意道路景观与绿化环境与沿途的景观协调建设,道路的景观建设十分重要,可以提高道路景观的实效性,美化度。7、排水管网的环境合理性分析本次排水工程设计采用雨污分流式,雨水管道沿路单侧布置,埋设于车行道下,管径DN1200,雨水平面布置井间距按30~40米进行考虑,便于道路雨水系统和各地块雨水的接入。道路两侧设计雨水口,用于收集雨水。项目的污水经管网收集后,污水管与起点处污水管相接,终点与现状道路污水管相接;在道路左侧非机动车道下铺设雨水管道,项目雨水通过管网收集后,雨水管与起点处现状道路雨水管相接,终点与现状道路雨水管相接。管线选择上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坡降,管道挖深较浅,避免了过大的土石方量,节约投资,同时有利于水土保持。本工程排水管网主要沿道路布设,排水管网采用地下埋设方式,无永久性占地,其临时占用的土地均属道路交通用地,无植被生长。总体而言,本工程管线布置、管径设置较为经济合理,本工程的管线布置是合理可行的。8、环境风险分析(1)环境风险因子识别风险评价是评价建设项目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的风险。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是针对建设项目本身引起的风险进行评价的。该项目为市政道路,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交通事故风险。交通事故和危险品运输是风险评价的重点,道路建成营运后,因交通事故而产生的污染风险是有可能的,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2)环境风险分析一般物品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如果运输石油、化学物品等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的车辆发生翻车或爆炸等突发性事故时,其造成的污染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这种情况虽然极少发生,却也不能彻底排除。因此,必须具有高度的警觉性来加以预防这种事故的发生。如发生事故现场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如下污染:当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翻车或碰车等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流入污水管网中,如果污水管网破损时将造成周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上述情况所产生的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取决于事故车辆大小、运量、运输物质性质、泄露量及事故发生地点的环境敏感度、扩散性等多种因素。具体情况难以给予准确的预测。但事故污染的后果往往比一般性污染后果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各个环节预防这种事故的发生,并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事故风险防范措施①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采用专用合格车辆进行运输,并配备押运人员,运输人员及押运人员需持证上岗,车辆不得超装、超载,并按公安部门指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进行运输,并做到文明行车;在运输车辆明显位置贴示警示标记;不断加强对运输人员及押运人员的技能培训。②对危险品泄漏风险的防范。风险路段树立减速与危险标志;禁止在昼间运输危险品的车辆通行;依托于项目设置的事故应急系统处理运输车辆危险品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报告。③道路管理部门应做好道路的管理、维护与维修,路面有缺损、颠簸不平、大坑凹和设施损坏时,应及时维修,并设立警示标志,同时严禁超载车辆进入本道路路段。④项目污水管网入口、接口应合理设置,污水管网接、入口须紧密防渗,接口的材料、构造、形式、设置位置应恬当合理,抹带接口须用砂浆抹压密实,并及时进行覆盖养护。(4)制订应急预案对于交通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处理,仍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尤其对诸如突发性油污染或其它污染,只有通过应急方式来处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强化管理。②在做好突发性污染环境风险研究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事故应急计划,把事故损失减到最小。实施的前提是做好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只有在明确了项目存在的风险类型、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环境影响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事故的防范措施,从而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或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应急反应计划制定大概包括以下有关方面:a.建立突发性事故反应体系为对突发性事故做出快速反应,应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指挥协调中心、咨询中心、监测中心和善后工作小组。b.指挥中心由道路建设单位牵头,包括各环保部门、自来水公司、水利局、水产局、清污公司等有关单位。配备完善的通讯设备,有条件时,启动社会联动110报警系统,提高反应效率。其任务是建立应急体系,协调应急反应多边关系,指挥消除污染事故的行动。c.咨询中心由科研部门承担,主要任务是根据历史资料、自然资源资料和科研成果作出评价,提出配备防污设备、器材的种类、数量及贮存地点的建议,并根据事故可能类型,如碰撞、爆炸等,迅速而科学地作出处理突发性事故决定的指南,以供指挥协调中心决策,同时对事件进行跟踪,对自身工作做出评价,以便改进工作程序或调整研究方向。d.监测中心目前主要由环保或环境监测部门承担,建立化验室,配备相应的分析检测仪器,如气相色谱仪等。其主要任务是对水体环境总体状况作污染分析,提交报告。e.善后工作小组由环保专业人员组成(必要时聘请法律顾问),主要负担清除费用和对污染损害的索赔工作进行法律研究和谈判。f.建立监视和报告制度一个应急反应体系,最主要的是制定操作性较强、适应性较好的作业计划,该计划对处理突发性事故的作用关系甚大。主要包括通知、评价、处理决定、调动和善后处理等,日常监视及接收信息的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一旦发生事故(第一个信息来源可能来自包括公众在内的许多来源中的一个)收到信息后立即按报告程序通知指挥中心等相关单位,启动反应体系。g.培训和演习制定了突发性事故应急计划后,应急队伍(包括水利、环保等部门)要根据计划的要求,在假设的情况下进行定期演练和理论学习,以检验计划的可操作性、适应性和严密性,并组织人力编写《突发性应事故应急手册》,人手一册,便于查阅。工程营运期必须按项目环境保护的需要,实行环境管理措施,本评价根据《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和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表的环境管理计划及要求,供业主及设计、施工承包商参照执行。环境问题采取或将采取的行劝及管理要点负责机构运输管理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运输,将需要有交通部门颁发的3证—准运证、驾驶证和押车证。根据交通部规定所有运送危险品的车辆将有一个统一标志。公安和运输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将为运送危险品的车辆指定专门的运输路线,危险品车辆只能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场。交通部门车辆管理1)加强车辆管理,上路车辆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进行年检和定期检查。2)加强对宣传群众有关车辆产生空气污染、噪声及相关法规的教育。交通部门道路维护加强道路维护,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减少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排放,避免交通阻塞。2)合理安排路面维修时间,避开高峰期。交通部门噪声根据监测结果,在噪声超标的地方实行交通管制。交通部门排水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的清淤,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市政工程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可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切实有效地落实,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环境保护计划。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的监测项目主要为废气、噪声,这些项目的自行监测可以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进行。本项目自行环境监测方案见下表7-14。时段监测重点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与频率实施单位营运期大气环境监测TSP、PM10、CO道路终点1次/年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声环境质量噪声(同步监测车流量)道路终点1次/年10、产业政策符合性以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市政工程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9年本)》,城市基础设施属于“鼓励类”中的第二十二大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道路红线路幅宽度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东风路东延长线道路红线宽度为30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供销东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0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不属于“十六、其他--第1条规定、用地红线宽度(包括绿化带)超过下列标准的城市主干道路项目:小城市和重点镇40米,中等城市55米,大城市70米(2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主干道路确需超过70米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应有专项说明)”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鼓励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3)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屯昌县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局部图》(详见附图7),项目用地属于城镇建设用地,项目用地范围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区等法律法规禁止开发建设区域,项目选址基本合理。(4)生态红线符合性分析经套核屯昌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图(详见附图8),本项目用地不涉及Ⅰ类生态保护红线、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屯昌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划。纵上所述,经过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生态红线相符合性分析,项目选址是合理的。三、项目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主要为水土保持工程,恢复植被,及事故风险预防与应急措施的设备等方面。本环评在此将本项目环保投资汇总估算列于表7-15。表7-15环保工程投资估算单位:万元环境保护措施实施部位措施内容投资(万元)备注社会环境经过居民区“行人小心”标志牌等1已投临时挡墙3生态环境施工期主体工程区道路绿化、水土保持等50已投绿化工程水环境施工期主体施工场地临时挡墙、排水沟、沉淀池等施工工程废水处理8已投施工营地三级化粪池3环境空气扬尘污染控制施工期临时抑沉覆盖物(帆布、草包等)、洒水降尘措施、洒水车1台6已投拆迁期围栏、洒水降尘10施工期经过居民点围挡、隔声屏障200m13运营期居民区加强绿化带建设30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场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清运9已投合计--133-四、环保验收清单根根据建设单位项目”三同时”原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拟建项目建成运营时,应对环保措施进行验收,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清单见表7-16。表7-16工程项目“三同时”污染防治措施验收表序号调查因子环保措施验收内容/标准1“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是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2环保部门对报告表的批复意见落实--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报告表、各级环境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3固体废物现场是否设置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4水环境雨水按照设计排入周边水体雨污水管网按设计要求进行5声环境道路两侧达到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沿路受交通噪声影响敏感点加强绿化等沿线声环境达到相应的2类、4a类标准。6大气环境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的完善程度道路绿化工程应按设计要求种植,树木成活率是否达到90%以上,禁止使用外来入侵物种做绿化。7其他在现场是否还有未处理的建筑垃圾、土方施工期不存在遗留问题8环境管理状况环境监测1.调查本项目现有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能力情况,提出健全项目营运期的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和加强环境管理的建议;2.结合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特点,并考虑沿线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场地施工扬尘、汽车尾气加强设备、车辆的维护保养、洒水、增湿降尘。可有效降低粉尘、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运营期汽车尾气CO、NOX营运期,严格控制尾气污染,带有大量泥土的车辆进行清洗,从而减少道路扬尘。水污染物质施工期施工场地施工废水收集后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减少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路面径流以分散的形式分别进入两侧的雨水沟。对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场地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运到屯昌建筑垃圾处理场。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行人垃圾用不透水的垃圾筒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噪声营运期噪声: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可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规定车辆经过敏感点附近时禁止鸣笛,并经常保持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其他加强好绿化和美化工程。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无项目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东风路东延长线、供销东路路线均为东西走向的城市道路。东风路东延长线、供销东路起点均与昌盛路相交,终点与环东一路相交,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东风路东延长线全长402.9m,为双幅4车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0m,设计时速30km/h,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供销东路全长380m,为双幅4车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0m,设计时速20km/h,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通道工程、绿化工程等。项目总投资940.7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3万,占总投资的14.14%。2、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修改单)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4a类标准。3、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调查结论(1)水环境该项目水环境污染源主要有项目施工产生的工程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回用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期废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大气环境项目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施工扬尘、粉尘污染、车辆尾气,表现为局部污染,无组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为施工作业机械和施工车辆,施工机械噪声。建设单位施工中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523-2011)中的规定。加强管理和调度,提高工效,午间和夜间禁止施工。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振动大的设备采用减振基座。(4)固体废物对于可回收的建筑垃圾,要分别类的进行分捡,以便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往其余交由屯昌县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5)生态环境项目工程建设占地主要是城市生态系统,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甚微。项目临时占地区选址合适,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4、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1)大气环境本项目建成后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排出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且本项目沿线目前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很好,大气环境容量较大,产生的汽车尾气能较快在大气中扩散。总体而言,本项目道路在营运期CO、NO2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2)声环境项目交通噪声对沿线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必须采取加强绿化,工程降噪等防治措施,以减少道路周边工厂的影响。(3)水环境工程营运期对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车辆在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