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礼仪风俗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端砚知识竞赛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卷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各坑端砚石的石声有什么不同吗?2.雨霖墙青花有哪些特征?3.为什么古今文人多认为紫色砚石最为名贵?4.微尘青花有哪些特征?5.为什么说砚是“四宝之首”?6.鹅毛氄青花有哪些特征?7.马尾纹火捺有什么特征?8.坑仔岩砚石从何时开采的?9.梅花坑有什么特点?10.端砚镌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11.绿端有什么特点?12.砚石中的鱼脑冻是指什么?13.端砚在一开始时是什么样子的?14.为什么说鉴别端石以青花为最佳?15.猪肝冻有什么特征?16.坑仔岩的石品花纹都有哪些?17.老坑的石品花纹都有哪些?18.如何处理雕刻中的“繁简”问题?19.白线岩有什么特点?20.端砚有哪些专用词汇?21.什么是冰纹?22.要了解端砚,肇庆哪些地方最有代表性?23.端砚石色的形成与什么有关?24.老坑所以“叩之无声,磨墨亦无声”的原因是什么?25.青花都有哪些品类?26.好的端砚石是“扣击无声”吗?27.为什么老坑、麻子坑等名坑的端砚身价日升?28.雕刻对端砚能起到什么作用?29.解放后,端砚恢复生产后,()是最早重新开坑采石的。30.开采端砚的名坑--老坑有什么特点?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扣击端溪老坑以及优质的麻子坑、坑仔岩发出的是木声或泥声,而宋坑、梅花坑、绿端、朝天岩、白线岩、二格青,扣击时发出的声音带铿锵之音,即是石声。更进一步细分的话,各坑砚石所发出的声音亦不尽相同,这与砚石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坑所以“叩之无声,磨墨亦无声”,是因为它的石质极其细腻,岩石成分主要由水云母类和粘土矿物组成,泥质占很大的比重,其颗粒细小,分布均匀,使砚石质地柔和,故叩击时发木声或泥声。 更确切地分辨,老坑砚石所发的木声是湿木之声,麻子坑、坑仔岩和古塔等则如干木之声。 古人称端砚“无声”、“木声”或“泥声”,是指优质砚材之声,至于“磨墨亦无声”,则还须取决于墨,即使是徽墨也要优质油烟或超漆烟墨。除了墨和砚外,还要有人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所谓“磨墨亦无声”的效果。2.参考答案:雨霖墙青花又称点滴青花,其样像雨中从屋檐往下滴的士雨水,有时似风吹骤雨般,点点滴滴横斜在砚中;有时似连绵不断的小雨点。后者是雨淋墙青花的上品,如果这种雨霖墙青花在砚面上全面出现,算是特级绝品砚石。由于这种青花能给人带来安谧的气氛,很使人喜爱。3.参考答案: 端砚石色并非那样单纯,而且端溪各坑砚石色泽都有差异。乍看起来,端砚石色比较单一,但用水湿石仔细审视,色彩颇为复杂,有些佳石甚至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加上端溪砚石名坑众多,色泽也不尽相同。 很多古人都认为紫色砚石最名贵,这是前人经过观察和比较得出的结论。譬如故古人曾有”端石尚紫,淄石尚黑”之说,认为端石紫色最好,最为名贵。宋叶樾的《端溪砚谱》有这样的记述:“石性贵润,色贵青紫;干则灰苍色,润则青紫色。”明周天球在他的端溪砚镌上:“色以紫贵,而汝色则苍。” 所以,人往往把名贵的端砚称之为“紫石砚”,或把“紫石砚”。 唐诗人李贺有赞美端砚的诗篇《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句;唐刘禹锡有《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的诗篇;他们在诗作中均称端砚为“紫石砚”。 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谈到端砚石色云:“世之论端溪者,唯贵紫色,而不知下岩旧坑唯有漆黑青花二种。”又:“端溪中岩旧坑,石色紫如新嫩肝,细润如玉。”他还觉得不够完美,干脆把优质的端砚美其名为“紫玉英”或”紫石英”,如唐皮日休诗有“微润将融紫石英”;宋文同有“砚有紫石英”之说。可见,古人对端砚石的形容和赞美,都离不开“紫色”。4.参考答案:微尘青花点微细如尘土,必以水湿砚石方能显现,最好以盆盛水,将砚沉于水中,便能隐约浮现出来。微尘青花自古以来有青花中的姣姣者之称,它的色彩天然,浓淡与疏密相间,多数是聚集在砚石某一部位上,也有疏落地散布在其它部分;其最佳者是出现在鱼脑冻或蕉叶白的砚石中,在“冻”内和“白”内的微尘青花就更为名贵和罕见,可算是稀世绝品。5.参考答案: 自唐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 砚在我国的文明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四宝之首”。6.参考答案:鹅毛氄青花必须在阳光下,以水湿石方能辨别,它是一种极细而短小成条纹状,由上而下垂的有如雏鹅脱壳而出时的胎毛,沉水后看上去似一丛茸茸的细毛在水中浮动。有这种鹅毛氄青花的砚石,石质极其细腻和娇嫩。7.参考答案:所谓马尾纹火捺,是在端石上分散如马尾巴纹状的火捺,条纹呈紫红色,或横或斜或成水波纹。马尾火捺线条流畅,形态自然,粗细相间,别具一格。这是端石中赤铁矿呈条纹状分布所致。马尾纹火捺多出现在宋坑砚石中,其中以盘古坑、陈坑、全坑尤佳。8.参考答案: 坑仔岩开坑采石历史较长。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治平年间开坑采石以来,历代均有开采。相传咸丰九年采砚石时洞内曾大塌方,造成伤亡。在坑仔岩旧洞口旁不远处还立一石碑镌上“坑土地之神”以志,故有人称坑仔岩为土地坑。 从原石碑看,“坑”字之上还有一个字的位置,因为年久日深,字迹剥落,据采石工分析,前人采石事故很多,常有伤亡,坑仔岩尤甚,故立土地神碑以镇邪,或寄托安全感。“坑”字之上很可能是个“砚”字,全碑文应是“砚坑土地之神”。9.参考答案: 其坑开坑采石始自宋代,原出自岭羊峡以东的高要沙浦典水村附近,故古人称典水梅花坑。目前梅花坑砚石多在肇庆市北郊北岭山的九龙坑开采,据说与宋坑砚石同出一脉。梅花坑洞较深,洞内石分三格,上下格石粗不能作砚材,只有中间一格如无裂缝则可采用。 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似宋,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相比略为粗糙。然而,仍不失为端溪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典水梅花坑采出的砚石多眼,眼中有点,大而晕重不分明;九龙坑的梅花坑砚石色苍灰微带褐黄,眼多而无睛(无瞳子),眼呈米黄色。10.参考答案:一般而言,端砚镌铭自唐代就已开始,至明清已成风气,且十分盛行,而且砚铭内容丰富,文辞精炼,含义深刻,形式多样。镌铭书体篆、隶、楷、行、草俱备,多出自书画家之手,不少是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和艺术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乐于藏之。11.参考答案: 采石始于北宋,关于砚坑的地点,据《高要县志》云:“绿端石出北岭及小湘江峡(即现在的三榕峡),鼎湖山、皆旱坑。”绿端砚石最早在北岭山附近开采是事实,可能因砚石枯竭,人们就终止于此开采,转移至端溪水一带的朝天岩附近开采,再后绿端砚石与朝天岩砚石混在了一起,即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 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清纪晓岚在自己的一块绿端砚上镌铭:“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品,此自宋代之论耳。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嘉庆戊午四月晓岚记。”其砚侧镌诗云:“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是岁长至前三日又铭。” 纪晓岚对绿端的评价与前辈有所不同,是有一定根据的。目前绿端也是一种较为名贵的端溪砚石之一。史料的记载中很少谈及绿端的下墨与发墨之一,只有提到绿端水坑润而发墨(绿端坑洞原有水坑和旱坑之分),旱坑则没有谈及。近年沙浦苏一村附近亦发现绿端石砚材。 绿端虽然是指端州出产的绿石端砚,但绿色的砚石却不是只端州才有,广东恩平县有一种可以雕制成砚的绿石(但下墨不快,发墨也不好),吉林的松花石甘肃的洮砚均为绿石,因此必须加以区别。12.参考答案: 鱼脑冻是端溪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端溪砚史》描述:“一种生气团团(),如澄潭月漾者曰鱼脑冻。”又认为“冻”是“水肪之所凝也”。 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那么嫩滑。一般情况下,在鱼脑冻的外围都有胭脂火捺包围着,这种胭脂火捺是火捺中最为名贵的,其色泽鲜艳,紫中带红。而在鱼脑冻中一般都有青花,大多数是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蚂蚁脚青花,还有玫瑰紫青花等。13.参考答案:自唐朝初年就开始了端砚的生产。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14.参考答案: 端溪砚石中的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宝砚堂研辨》说:“鉴别端石,以青花为最佳。青花,石之细纹也。”青花是砚石中的精华,这是有根据的。 《砚赋》:“占领滴青花一语,以证古砚青花子石,然只云有青点如筋头大,其点如碧玉晶莹。”古人对青花早有评价:“青花细者佳,粗者次之;活者佳,枯者次之;沉者佳,露者次之。”所谓:“欲细不欲粗,欲活不欲枯,欲沉不欲露,欲晕不欲破。”而以“如细尘掩明镜,墨沈濡纸者为绝品”。 无可否认,有青花的端砚石确实质细腻,幼嫩,滋润,青花是砚石之精华,是实用与欣赏的统一体。因此有这样一说:“得水岩(老坑)则诸山之石可废矣。” 为此,古人将有青花的端溪砚称为青花砚:“李贺青花紫石砚,端溪七匠昔如神;今看古锦留遗样,点点轻沤见古春。”15.参考答案: 色泽如猪肝色,形体带圆或椭圆,中心部位比一般火捺的颜色要深些,人们往往称之为猪肝冻。猪肝冻的色泽与其他火捺相似,它是火捺成熟和完成阶段,较一般火捺高级,成为名贵难得的“冻”。 猪肝冻也是一种含赤铁矿的泥质粉砂质组成的结核体,赤铁矿含量约为7%,与沉积物同时沉积并埋藏起来,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没有发生铁质转移,不断聚集了周围的铁质,形成数重晕圈,它属同生型铁质结核。16.参考答案: 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 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级砚材。坑仔岩砚石是含石英粉砂的绢云母泥质页岩。岩性:粉砂泥质结构,致密块状。矿物万分为泥质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赤铁矿、石英、电气石、金红石、绿泥石等微量。 站在坑仔岩新洞口前,可谓高瞻远瞩,端溪砚坑和羚羊峡尽收眼底。 附近的岩壁上镌刻着无数的碑记和诗文,内容丰富,文词简朴,形式多样,字体端庄,说明当时有不少文人雅士曾亲临坑仔岩游览和考察,如:“一耸奇峰自烂柯,数沟渺水透长波;神仙每玩同相往,我辈常游到此多。”“访游到此见斧柯,文峰对面是青波;端麻水坑人欲采,士农工商可爱多。” 也有出自石工之手,虽然说不上好作品,却拙中有巧,直率而亲切。坑仔岩在停滞不前采近百年后,1978年底重新开坑采石,为了避开断层,新开凿高度和宽度为1.8米长90多米的坑道,连接原坑仔岩采石工作面,采出一批批优质的坑仔岩砚石。17.参考答案: 老坑的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青花、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 其中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老坑,尤其是出自大西洞砚石中的鱼脑冻是最理想的,是砚石中最为娇嫩之处,最为难得。鱼脑冻或蕉叶白的周围必定有胭脂晕火捺,最好者是将整个“冻”团团围住。冻内或近边沿处必定有青花,有时还有玫瑰紫青花,这种鱼脑冻是非常罕见的,不要说是完整的白如晴云的鱼脑冻,就是碎冻亦属少见。 有专家认为,很有必要将老坑砚石中的“冻”,“晕”和“荡”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影响“冻”的真正价值。老坑砚石中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冰纹冻,这也是唯老坑水岩砚石所独有的。 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把“重与轻”,“刚与柔”这两对矛盾统一在一体之中,这是有根据和有道理的。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比原来的感觉要轻些。 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老坑砚石的确质地坚实而又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假如用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 这些特点是因为老坑砚石的矿物成分主要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同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很大,所以敲击它时发出“笃笃”的木声,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缺少铿锵之声。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作用,所以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 老坑砚石长其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的缘故,故使老坑砚石如引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效果。18.参考答案: 关于繁简的问题,业内专家认为刻繁则繁,应简就简,不赞成以繁简来划界线,或者单纯地说简单就好,繁就不好。这里为一些因“繁简”问题在端砚雕刻中引起的误解作一些必要的说明。 有时,我们听到不少人特别是对端砚讲求实用、精于鉴赏的书画家,批评端砚的砚堂太浅了,或是砚堂太小了,或是认为雕工太多了,这种意见单纯从实用的观点来说并不为过,甚至一些设计师和雕刻艺人也会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往往“天”不从人愿,所谓“天”即砚石本身不能给予艺术加工的机会。 砚堂要开大一点或开深一些,却遇上瑕疵,烂石和痕壳都冒出来了,佳石就那么一个小范围,故砚堂就只能开那么小了。如果硬要把砚堂开大,即所谓按比例去开的话,反而暴露了砚石的瑕疵,既不实用又降低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对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等高档砚石而言,因为它们的石层、石理和石质变化较大。其他的洞坑砚石则不同,瑕疵极少,不存在这个问题。 此外,端砚石的特性和“脾气”有时很怪,从表面看上去好好的石材,凿下去瑕疵就出来了,凿得越深瑕疵可能就越多,面积就越大;有时又出现相反的情况,表面上的瑕疵,凿下去就会消失。因此制砚艺人惟有“因材施艺”,“因石构图”,有些砚的砚堂会开得小些、浅些,有的砚雕刻得繁琐些。 端石眼更是如此,从表面很难看清石眼的位置和数目,常常在凿开后要改变原来的构思和设计。19.参考答案:位于羚羊峡以西、以北的山岭上,岩洞内分三层,第一层石皮青带翠绿色,质优者可作雕花砚材;第二层叫二格青,多作低档的顺水淌池砚;第三层是青石,质优之青石时有火捺,亦可作砚材。质优白线岩砚石多有白筋暗浮石面上,乍看有点象散碎的冰纹。20.参考答案: 在端砚的长期使用、鉴赏和珍藏过程中,逐渐产生和惯用(即所谓约定俗成)的许多专用词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砚台,砚的整体俗称,但并非指置砚之台。 2.砚堂,又称墨堂,或墨道、砚心,是指砚的中心研墨处。这是砚的核心部位,石质的好坏、使用价值之高低乃至石品花纹观赏,均取决于此。端砚石独有的“鱼脑冻”、“蕉叶白”、“火捺”、“猪肝冻”等名贵石品花纹,在设计和刻制时都尽可能保留在这一部位。 3.砚冈,指砚堂中间稍高的部分。砚冈向四周渐渐低下去,在研墨过程中墨汗可流向四周低洼处而贮存起来。 4.砚池,又称砚湖、砚沼、砚海、墨海、墨池、砚泓,是指砚储存墨汗的低洼处,一般都在砚堂之前端或周围。 5.砚唇,又称砚缘,砚堂周围微高的边缘,形成砚的轮廓,犹如砚堂之堤。 6.砚额,又称砚头、池头。砚的上部较其它三边砚唇更宽,一般是砚的主要工艺雕刻和纹饰的部位,砚的石眼,雕刻设计也尽量安排在这一部位,生在砚额的石眼谓之“高眼”。 7.砚面,指砚的表面、上面、正面。 8.砚阴,又称砚背、砚底、砚下、砚后。指砚的背面,或说与砚面相反的底面,人们经常于此镌刻铭记、诗词之类。 9.砚旁,又称砚侧,即指砚的四周侧面,亦常于这些部位镌铭记、边款。21.参考答案: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白中有晕,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而不像金银线那样将砚石分割开来,有时更像悬崖上的瀑布,一泻如注。冰纹有纯洁朴素之感,它是砚石形成后,产生的两组剪切裂隙,被碳酸盐充填而成的花纹,质地细嫩,形态自然。22.参考答案:据肇庆市有关部门介绍,要觅得端砚真谛,肇庆有两个地方不能不到,一个端砚陈列馆,再一个就是有“中国端砚第一村”之称的端州区白石村,这里是有千年历史的制砚作坊聚集地。23.参考答案: 端砚石色总色调虽是紫色的,但也有其它颜色,这取决于它所产的地理环境和位置。清朱竹垞在《说砚》中谈到过端砚石色的差异,他说:“上岩者质纯而艳,微紫;中岩者质润而凝,色渐青;下岩者质淡而细,色近白。” 据了解,唐宋时期所采的端溪砚石,绝大多数为深紫色,故人们评价端石总认为“色贵青紫”,而以灰苍色为下品。又如老坑采挖至明代则有大西洞和水归洞之分,其石色就不能以紫为贵了,它以紫蓝色为基调,俗称宝蓝,夹有青黑色、紫红色、苍白色,在紫蓝的基调上色彩越多,越丰富就越名贵。 端溪砚石除了以“紫色”为基调的各坑砚石外,还有以翠绿色为主调的绿端,以及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白端。绿端在端砚中是少数,在古砚中也不多见,但在端砚中有一定的位置。宋欧阳修《庐陵集》有端溪绿端枕诗;清纪晓岗对绿端有很高的议价,他在其绿端砚中镌刻上:“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 白端更是极少数的,近几十年来甚少开采和刻制,有专家认为是由于它不太适合研墨,大都以白端来研磨绘画所需的朱砂、石绿、白铅(锌)粉等颜料之用。对于白端砚下面我们还要细说。 除白端外,还有所谓黑端,就更为少见了,黑端不是涂上黑墨的端石,而是端石的一个品种,古时候曾发现过,现在已不大存在了。 事实上,认为其它颜色都不如紫色的名名贵,这种说法并不那么准确和具体。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构成砚石的岩石成分有所差异,致使端溪各坑砚石色泽有所异同,这是合乎情理的。24.参考答案: 老坑所以“叩之无声,磨墨亦无声”,是因为它的石质极其细腻,岩石成分主要由水云母类和粘土矿物组成,泥质占很大的比重,其颗粒细小,分布均匀,使砚石质地柔和,故叩击时发木声或泥声。 更确切地分辨,老坑砚石所发的木声是湿木之声,麻子坑、坑仔岩和古塔等则如干木之声。 古人称端砚“无声”、“木声”或“泥声”,是指优质砚材之声,至于“磨墨亦无声”,则还须取决于墨,即使是徽墨也要优质油烟或超漆烟墨。除了墨和砚外,还要有人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所谓“磨墨亦无声”的效果。25.参考答案:青花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称,包括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蚁脚青花、萍藻青花、雨霖墙青花、鱼仔队青花、子母青花、蛤肚纹青花、玫瑰紫青花,此外还有所谓青花结、鹅毛氄青花结等。26.参考答案: 鉴别端砚石质的优劣,不仅要察看其色,还要细听其声,就是说要细心辨别“石声”。 敲击物体肯定会发出声音,端砚石当然也不例外。端砚石是石质,扣击时发出清越的石声是毫不奇怪的,实际上却非如此,这才使人感到奇异。 说扣击端砚石无声不大符合实际,端砚石声大致分为金属声和非金属声,非金属声即木声或泥声,此外还有大小之分、厚薄之分、清越与沉闷之分。 人们认为,石质差者扣之发出瓦声和金属声;石质优、细腻、娇嫩者扣之则发出木声或泥声。古人说的“扣击无声”,是有意忽略了好的端砚石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并不是一点声音也没有。有人甚至认为端砚石开采时在水中是软的,采出来后才逐渐变硬,是“邃古之时纯泥凝结地中(成砚石),至人得之琢之砚”,所以扣击端砚石发出的不是石声而是泥声。 对于端砚石声,前人留下了很多文字记载。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中对端砚石声的看法是“叩之无声,磨墨亦无声”,张海鹏的《砚史》认为“磨墨无声,贮水不耗”,又称“石细,扣之清越,石嫩,甚者如泥无声”。《端溪砚史》指出:“石以木声为上,金声、瓦声为下。木声拍拍然,金声珰珰然,瓦声玲玲然。老坑皆作木声,麻子坑佳者亦然,余则否。盖石润则声沉,石燥则声浮,清越以长如泗滨之磬者,弗良也。”27.参考答案: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更是不少人心头之结。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来很多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如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产的端砚身价日升,因为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稀难觅。28.参考答案: 雕刻对端砚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对端砚的影响可以与玉石雕刻的重要性相提并论。通过雕刻可以掩饰砚石中的瑕疵,使有瑕变无瑕,这与玉石雕刻十分相似。 人们知道,一块偌大的端砚石,尤其是像老坑那样的名贵砚石不可能没有瑕疵或裂痕(砚工谓之痕壳),玉石亦然,特别是名贵的翡翠更是如此。 北京的著名玉雕老艺人王树森精心雕刻的一对翡翠玉佩“龙凤福寿”,在香港竞卖了180万元。他谈到他的亲身体验时说,那对玉佩原料是上乘的,颜色艳绿,可惜玉材上布满黑色斑点,是明显的瑕疵。如何变有瑕为无瑕,关键是去脏和突出翠绿。最后他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深刀浮雕的方法,刻制出玉佩上的龙凤、蝙蝠和猛兽,不仅避开并去掉了瑕疵,而且使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喜气盈盈又显得庄重华丽。王树森认为:“作为玉器艺人首先要懂得看料,懂得用料,每块材料的形状不同,色泽花纹也各异,质地也有优劣之分。一件好的玉器要料好、工艺好,这样才能成为宝。”玉雕如此,砚雕也同样。29.参考答案:麻子坑30.参考答案: 老坑--砚石岩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 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 大西洞与水归洞同称老坑砚石,在色泽上粗看大致一样,其实仔细审视仍可分辨出来。大西洞石色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蓝;水归洞则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紫。 大西洞之冰纹似乎多些,水归洞则相对少些。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无铿锵之声(与宋坑比较有明显不同)。卷I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麻子坑的砚石质量怎样?2.蚁脚青花有哪些特征?3.欣赏端砚为什么要从砚堂着眼?4.白石村是个怎样的村庄,有什么关于制砚的历史古迹吗?5.萍藻青花有哪些特征?6.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端砚雕刻有哪些作品?7.怎样靠手感去选择砚石?8.古人是怎样评价蕉叶白端石?9.朝天岩有什么特点?10.端砚石眼的颜色取决于坑洞吗?11.为什么砚工在端砚雕刻中特别注重“线”与“面”的对比?12.金钱火捺有什么特征?13.为什么入选“国家非遗”的不是端砚本身,而是端砚的制作技术?14.被誉为我国”文房四宝”之珍品,四大名砚之首的是()15.端溪砚石中,石色与石质的优劣有关系吗?16.历史上,文化名人赋予端砚什么样的文化内涵?17.端砚中的翡翠与石眼有什么异同?18.最佳的鱼脑冻应是什么样的?19.铁捺有什么特征?20.端砚的石质与石品花纹有多少种?都有哪些?21.为什么称肇庆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22.肇庆哪些地方产的砚石最佳?23.麻子坑是哪年停止开采的?24.火捺是怎样的?25.除了端砚,肇庆市还有其它入选的“国家非遗”吗?26.端砚一般多为什么颜色?27.肇庆于()年被授予“中国砚都”称号。28.端砚起源于何时?29.火捺有什么类别?30.端砚石主要出产于哪里?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麻子坑--有水坑和旱坑之分,两洞口相隔不过5米,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洞内泉水从岩壁不断渗出;旱坑在上,亦为”泉生石中”,不过积水时间比水坑稍短。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四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之端溪水约600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不易,上落困难。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2.参考答案: 蚁脚青花其形状如蚂蚁脚般细小的青花。一般是疏落地散布在砚石的某一部位,或与其它青花混合在一起出现,却甚少像鹅毛氄青花或微尘青花那样聚集一处。蚁脚青花一般是青黑色,偶然也有白色,横向在砚石中。3.参考答案: 我们知道,端砚所以被誉为四大名砚之首,主要是石质比其他石砚好,因此,挑选端砚时,首先是看该砚的石质。选择题材、构思、设计和雕刻都要考虑突出端砚石的石质以及名贵的石品花纹。 端砚自问世以来,看一块端砚石质的优劣并不是对整块砚石而言,而主要是看砚堂的石质,其他部分往往不侧重,或可以忽略。至于砚背,无瑕当然好,但从整体来说即使有瑕亦无关紧要,如果砚背瑕疵太多,或痕壳太多,刻砚艺人会把砚背挖空成淌池砚的砚堂般的长方形,可在此镌刻砚铭。 如果砚石中有名贵的鱼脑冻或蕉叶白、天青、冰纹冻等,作者会千方百计将“冻”或“白”留在砚堂中,供人鉴赏,或者利用其作比喻,借题发挥。如日本相浦紫端先生藏的明代“端溪水岩招潮砚”,就是利用砚堂中如浮云状的鱼脑冻喻作潮水卷起的白浪。 砚边的天然虫蛀,稍事加工(纵横直线)构成海岸的岩石,同时又利用鱼脑冻喻作浮云,把圆形的砚堂喻作月亮,将冰纹作飞瀑,就会体现出很好的艺术效果。4.参考答案: 白石村位于端州区黄岗镇,面向西江,背靠肇庆北岭山,面积约1.2平方公里,现在白石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生,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高峰,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端砚的发源地的地位。 顺着环村大道随意行去,到处可以见到,屋门前、瓜棚下、村道旁、厅堂里都有砚工埋头刻砚的场面,活脱脱一幅幅“白石制砚图”。 据悉,从选石、磨石、划线、雕刻到成形,一块端砚的制成少则七八天,多则半年,可见端砚的名贵除了其品质还在于它的手工。 遗憾的是,这个古老的村落仅在村尾还保留着大片古屋,窄窄小巷里除了制砚工人劳碌背影外,就只有来回遛达的大狗。在村首则是清一色的小楼房了,只遗下少量几处古迹。 白石村最有名的现存文物是一块端砚生产的碑文。该碑文坐落在堂明端砚厂,穿过两道铁门,“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贡品事碑”赫然出现眼前。 此碑刻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碑高130厘米,宽83厘米,端砚石质,楷书,竖行阴雕,共1172字。石碑的字迹斑驳,碑前有两棵枝繁叶茂的松柏。 据悉,文革时期,石碑几被毁掉,村民们想尽一切办法,冒着生命危险把它藏起来才逃过一劫。这是目前仅存的有关端砚生产的碑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已被列为肇庆市重点保护文物。5.参考答案:萍藻青花这种青花像萍藻在水面浮动,时隐时现地连成一串,沉入水中观看,萍藻青花会变得更加活跃。朱竹()《说砚》中说:“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花。”这种青花色青蓝而带淡紫,往往像重叠起来似的。6.参考答案: 《别有洞天砚》是变废物为活宝的好例子。从废石堆上捡回的原石,利用其虫蛀和瑕疵去设计,在池头山崖雕刻一棵倒挂的老松,整个画面和意境就体现出来了,构图贵“巧”“妙”而不贵繁琐。不会每块砚石都是完美无瑕的,端砚的设计师、刻砚艺人总是将瑕疵用雕刻来去掉或加以掩盖,从而突出优质的部分,以名贵的石品花纹作砚堂。 除石眼外,鉴别端砚的石质优劣、鉴赏端砚的石品花纹都集中在砚堂。7.参考答案: 看端砚石质要看砚堂,无论出自端溪哪个坑洞,砚堂石质一要纯净无瑕,二要滋润细腻,这除了凭视觉去分辨外,用手抚摩砚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砚堂部位,用手心轻按砚堂,慢慢抚摩至砚池。 如果是佳石,其手感细腻滋润,有抚摩婴儿肌肤的感觉。用手掌来回抚摩,然后用掌心按在砚堂上停留几秒。有人说,好的端石会有一阵清凉的感觉,掌心按处则有小片水气,此为滋润。故古人称端溪老坑(水岩)可以“呵气研墨”,虽然有些夸张,但确有此现象。 现在大部分的端砚在成品后上腊(即将砚石加热上腊),加强外观美感和掩盖瑕疵,但砚堂是不能上腊的,否则就影响研墨和鉴赏。8.参考答案: 蕉叶白又称蕉白。它的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蕉叶白者,石之嫩处,膏之所成,故其色白。其一片纯洁,微有青花。” 又云:“如秋云绵密,或如水波微尘,视之不见,浸于水中乃见。”古人曾在一块有蕉叶白和青花的端溪老坑砚(因砚形体小,称袖珍砚)背镌上诗云:“蕉白如剪,青花满身;不逾三寸,恰称袖珍。” 清黄莘田甚爱端石中的蕉叶白,他干脆把自己珍藏的有蕉白的端砚称为蕉白研,铭之曰:“羚羊峡里秋月高,彩云一片沉红皋;欲散不散能坚牢,风纹水纹相周遭。穷渊蕴结而甄陶,石工下缒斤斧操;深求窟宅驱鲸,羊肝鲜割微腥臊。附不溜手濡其膏,白叶芭蕉青蒲萄。”此外还有:“蕉白清,碧盖倾;求净友,逢石卿;心泉涌,滋华英;风雨骤,打叶声。”又有:“蕉白隐现朱螺纹,大璞不雕含其芬”等等。9.参考答案:位于宣德岩附近,开始采石于清康熙年间,由端溪水拾步登麻子坑,朝天岩是必经之地,且两边距离相当。朝天岩洞不深,洞内宽敞,因洞口大且朝天而开,故名曰朝天岩。朝天岩砚石质地较细腻,砚石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这是朝天岩独有的。10.参考答案: 石眼的颜色,的确与坑洞有一定的关系,但同一砚坑各段砚石的石眼颜色亦有不同,甚至在同一块砚石眼出现的几颗石眼的色泽也会有别。 所以,要准确分辨端石色泽最好是利用自然光,在室内靠近窗户处观察,因为在阳光下或光灯下会出现不同的效果。11.参考答案: 端砚雕刻中“线面对比”的表现十分重要,由于存在大面积的“面”,如砚堂、砚池、砚背和砚边,在雕刻的物象中不是凹面就是凸面,制砚艺人常以“线”来将“面”连接起来。 所谓线就是在块面或物象的边缘刻上细腻的线条,明清以后这一表现手法兴盛起来,如用细腻色勒祥云的边缘,同时又刻上非常精致、准确的线条,雕刻龙须时更要一条一条地来刻划,由许多线集成须,还有大海的波浪,同样需要一组组的线去刻划。砚的四边边线也喜欢加刻这种细线,砚工称之为“起二线”,即一线是粗线,第二线是细线。 端砚的二线要刻在恰当之处,要刻得非常准确和均衡,才能使“线”与“面”产生强烈的对比,“面”显得更宽广和粗犷,“线”显得更细腻、婉转和流畅。 端砚雕刻就是利用“线”与“面”的结合来表现“动”,利用“动”与“静”、“线”与“面”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正如著名画家李可染给“中国端砚展览”的题词:“天工人工,两臻其美。”12.参考答案: 其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部位深紫色,比一般火捺的颜色要深,外形像古时候的铜钱,中心部呈圆形,从内向外一圈圈成轮状(由中心往外火捺色素逐渐变淡),这种火捺谓金钱火捺或金钱冻。 金钱火捺比较少见,是火捺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如果出现在砚堂的中心部位,就更为难得。其成因是铁质围绕粘土碎屑为中心发生集聚,形成了球形结核,在成岩过程中形成这种石品花纹。铁质即赤欣矿,呈粉末状及微点,含量7%~10%,粒径0.11毫米左右,赤铁矿自核心向外逐渐减少,所以中心部位色泽较外围要深。13.参考答案: 这是因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更为关注的并非是端砚的物质层面,而是隐含在物质层面之后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早在唐代就已确立盛名,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端砚制作技艺而不是端砚本身。但端砚制作技艺不可能单独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它需要通过端砚这一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因此,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砚制作技艺”并不单单是指端砚从采石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的技艺,它是端砚艺人在长期与大自然相处中产生的,包括了与端砚制作相关的各个方面,如行业传统、民风民俗等,是与之相关的历史传承、价值认同、文化观念、口传身授的民间知识等无形文化的整体呈现。14.参考答案:端砚15.参考答案: 是的,石色与石质的优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石质的优劣、发墨的好坏,往往可以通过石色反映出来,还可以从石色上鉴别是否端溪石,或辨别端溪石的坑洞出处。 因此,石色是鉴别端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16.参考答案: 这有很多,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砚视为珍宝。 端砚自问世以来,不少人专门从事端砚研究。历代帝王(唐武则天、宋徽宗、宋高宗、清乾隆帝等),名人(柳公权、李贺、褚遂良、刘禹锡,李白、杜甫、米芾、欧阳修、苏轼、岳飞、文天祥、赵孟頫、唐寅、祝允明、纪昀、吴兰修、张之洞等等)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和赞美端砚的诗词歌赋,砚铭与题跋。文人学士对端砚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石质石品、制作、使用与收藏均有详尽的记述和评论。 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得到唐太宗赐给端溪石渠砚,引以为耀; 名相狄仁杰把武则天赐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端砚视为稀世之宝,并在砚台上镌刻铭文寄托忠君爱国和坚贞的精神; 宋代名臣包拯在端州任职三年,铁面无私,公正廉明,离任时”不持一砚归”成为端州人民至今传颂的佳话; 抗金名将岳飞,在端砚亲笔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个行草大字,以此表明抗金卫国,还我河山的意志和绝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决心。17.参考答案:翡翠是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因为它既无瞳子,又不像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但它跟石眼有着密切的关系,石工有时称条状翡翠为青脉,并说“有青脉者必有眼”,即按青脉的走向追下去采砚石,一般情况下会有石眼出现。18.参考答案: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刻砚艺人一般把有鱼脑冻那部份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19.参考答案:铁捺像烧焦的铁。它的颜色较深,苍黑色略带紫色。砚堂中有铁捺的部位石质比其他部位坚硬、耐研磨。20.参考答案:一般来说,端砚石质与石品花纹种类繁多,不胜枚数。主要有天青、金线与银线、翡翠、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冰纹与冰纹冻、石眼等,其中每种下面又分不同的类别。21.参考答案: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 端砚位居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天下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所喜爱和珍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份保本协议书
- 花店入伙协议书
- 租赁终止协议书
- 玉器鉴定协议书
- 统一安装协议书
- 土地入股合作社协议书
- 破除阴婚协议书
- 职工贷款协议书
- 资产调出协议书
- 药店代销协议书
- 临床三基培训
- 2022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 4.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 主动脉夹层完整版课件
- 《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课件
- 科学普及讲座模板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5-配置DNS服务实训
- 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DL∕T 995-201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