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条文说明样本_第1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条文说明样本_第2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条文说明样本_第3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条文说明样本_第4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条文说明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GB50180-)条文阐明修订阐明国标《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GB5018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月10日以第142号公示批准发布。本原则是在《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基本上修订而成。《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主编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北京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市规划局、重庆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州市规划局、同济大学都市规划设计研究所;重要起草人员是王玮华、吴晟、颜望馥、杨振华、涂英时。《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主编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北京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技术研究院;重要起草人员是涂英时、吴晟、刘燕辉、杨振华、赵文凯、张播,其她参加人员是刘国园。《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主编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北京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要起草人员是鹿勤、付冬楠、谢映霞、朱子瑜、刘燕辉、张播、谢颖。本原则修汀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涉及有代表性典型都市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国内都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实践经验与存在问题,同步参照了国内外关于法规与技术原则,充分贯彻了国家关于方针、政策和发展理念与规定,征求了专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并与有关国标进行了衔接。为便于规划设计、规划管理、科研、学校等单位关于人员在使用本原则时能对的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原则条文阐明,对条文规定目、根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关于事项进行了阐明。但是,本条文阐明不具备与原则正文同等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本原则规定参照。1总则1.0.1本条是制定本原则目和意义。国内都市居住区(社区)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4年原国家经委和1980年原国家建委,先后颁布关于都市规划文献,对都市居住区规划某些定额指标作了规定。国标《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如下简称93版《规范》)是国内颁布实行最早,也是使用普及率最高都市规划原则之一;是在吸取国外经验、总结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建都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经验基本上制定,为规范国内都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着国内住房体制改革深化,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居住水平提高以及住宅市场化变革,对93版《规范》进行了局部修订,形成了《规范》。,为配合海绵都市建设工作,依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都市排水有关原则制修订工作函》(建标标函[46]号)规定,《规范》针对低影响开发再次进行了局部修订,重要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道路、竖向等技术内容进行了局部增补和修改,形成了《规范》(如下简称《规范》)。当前,93版《规范》主体内容已使用十余年,这些年正是国内城乡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重要历史时期。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巨大变化,涉及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住房体制改革;都市人口剧增,大都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等都市问题凸显;以及都市居住区开发模式、建设类型与建设模式更加多元化、建筑设计与生活需求更加多样化等诸多变化与问题,《规范》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都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需要,面临挑战。为贯彻贯彻党和国家新时代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提高《规范》政策性、导向型、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符合中央城乡化工作会议提出“按照增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总体规定,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构造”规定,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有效规范都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行为,增进都市居住区持续健康发展,依照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关于单位对《规范》进行修订。为贯彻国标化改革统一布置,依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则定额司关于统一变更工程建设原则特性名告知》([]140号)规定,实当前原则规范名称上可直接区别“强制、推荐”属性目的,即全文强制为“规范”,其她均为“原则”,本次修订将《规范》改名为《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如下简称本原则)。1.0.2本条明确了本原则合用范畴。本原则是都市总体规划选取居住用地、控制开发强度、预测居住人口规模、配套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间根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定都市居住区建筑容量和人口规模,配备各项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有效管控居住用地建设根据;是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涉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住宅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合理组织建筑空间、道路交通,设立配套设施,设计绿地等公共空间,保障居住生活环境安全、宜居根据。1.0.3本条明确了都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基本原则。都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应以营造宜人居住生活环境为中心,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都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推动发展更加开放便捷、尺度适当、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生活街区”。坚持节约集约运用土地和空间,坚持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并应满足居民合理生活需求,提供便利公共服务,创造绿色出行生活条件。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条“制定和实行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原则,改进生态环境,增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运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老式风貌,防止污染和其她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需要”。提出营造安全、卫生、以便、舒服、美丽、和谐及多样化居住环境。2术语2.0.1本条明确了“都市居住区”概念。“居住区”是都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地区,与原《规范》术语“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居住生活聚居地”概念基本一致。居住区根据其居住人口规模重要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居住街坊四级。2.0.2~2.0.4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含义。“生活圈”是依照都市居民出行能力、设施需求频率及其服务半径、服务水平不同,划分出不同居民寻常生活空间,并据此进行公共服务、公共资源(涉及公共绿地等)配备。“生活圈”普通不是一种具备明确空间边界概念,圈内用地功能是混合,里面涉及与居住功能并不直接有关其她都市功能。但“生活圈居住区”是指一定空间范畴内,由都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居住功能区域;普通依照居住人口规模、行政管理分区等状况可以划定明确居住空间边界,界内与居住功能不直接有关或是服务范畴远不不大于本居住区各类设施用地不计入居住区用地。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面积规模约为130h㎡~200h㎡,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面积规模约为32h㎡~50h㎡,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面积规模约为8h㎡~18h㎡。采用“生活圈居住区”概念,既有助于贯彻或对接国家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到基层政策、办法及设施项目建设,也可以用来评估旧区各项居住区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配套状况,如校核其服务半径或覆盖状况,并作为旧区改建时“填缺补漏”、逐渐完善根据,北京市对老城区规划管理就实行了“查漏补缺、先批设施、后批住宅”管控原则。2.0.5本条明确了“居住街坊”概念。“居住街坊”尺度为150m~250m,相称于原《规范》居住组团规模;由都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用地规模约2h㎡~4h㎡,是居住基本生活单元。围合居住街坊道路皆应为都市道路,开放支路网系统,不可封闭管理。这也是“小街区、密路网”发展规定详细体现。2.0.7本条明确了“公共绿地”概念。公共绿地是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园绿地及街头小广场。相应都市用地分类G类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中公园绿地(G1)及广场用地(G3),不涉及都市级大型公园绿地及广场用地,也不涉及居住街坊内绿地。2.0.9本条明确了“配套设施”含义。与居住区别级相相应,各级生活圈和居住街坊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总称为配套设施。其中涉及都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A)、商业服务业设施(B)、市政公用设施(U)、交通场站(S4),也涉及居住用地内服务设施(服务五分钟生活圈范畴、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社区服务设施,以及服务居住街坊、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便民服务设施)。2.0.10本条明确了“社区服务设施”含义。依照调研数据记录,国内大多数社区常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人(约1000户~3000户),因而本原则将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作为社区服务设施,与基层社区管理进行对接,有助于社区服务设施贯彻并实行管理。但在实际应用中,每个都市对社区规模划分也许各不相似,都市可结合我市社区管理规划对接社区服务层级。总之,为居民配建相应生活服务设施才是居住区别级主线目。2.0.11本条明确了“便民服务设施”含义。居住街坊用地规模为2h㎡~4h㎡,是居住着1000人~3000人基本生活单元,因而也应配备最基本生活服务设施,该类设施重要服务于本街坊居民,其用地类别为住宅用地(R11、R21、R31);普通应依照居住人口规模、住宅建筑面积规模或住宅套数按一定比例配建。3基本规定3.0.1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必要遵守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都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在总体规定中提出:贯彻“合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着力转变都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都市特色风貌,着力提高都市环境质量。并针对强化都市规划工作明确提出:“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办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都市规划全过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关于规定,居住区规划设计及有关建设行为,应符合都市总体规划,并应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控制规定。2居住区规划建设是在一定规划用地范畴内进行,对其各种规划要素考虑和拟定,如建筑布局、住宅间距、日照原则、人口和建筑密度、道路、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等,均与所在都市地理位置、建筑气候区划、现状用地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特色、文化习俗等密切有关。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运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区规划建设水平创造条件。3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出“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改进生态环境,增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运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老式风貌,防止污染和其她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需要”原则。4国内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依照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记录公报》,截至底,国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086万人,占总人口16.7%,其中65岁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10.8%;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长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发展报告()》预测,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34.1%。依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国内0岁~14岁人口为22245万人,占总人口16.6%;残疾人口为8502万,其中肢体伤残者占有相称比例。为老年人小朋友、残疾人提供活动场地及相应服务设施和以便、安全居住生活条件等无障碍出行环境,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小朋友高兴成长、残疾人能享有国家、社会予以生活保障,营造全龄和谐生活居住环境是居住区规划建设不容忽视重要问题。如居住区内绿地宜引导服务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康复花园建设。康复花园普通运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例如栽培活动、植物陪伴、感受植物、采收成果等对来访者实现保健养生作用。5在旧区进行居住区规划建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遵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并与老式风貌相协调。6为提高都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能力,提高都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都市洪涝灾害发生,居住区规划应充分结合自然条件、现状地形地貌及河湖水域进行建筑布局,充分贯彻海绵都市关于自然积存、自然渗入、自然净化等建设规定,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办法,更多地运用自然力量控制雨水径流,同步有效控制面源污染。7居住用地是都市建设用地中占比最大用地类型,因而住宅建筑是对都市风貌影响较大建筑类型。居住区规划建设应符合所在地都市设计规定,塑造特色、优化形态、集约用地。没有都市设计指引建设项目应运用都市设计办法,研究并有效控制居住区公共空间系统、绿地景观系统以及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创造宜居生活空间、提高都市环境质量。3.0.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居住区规划选址必要遵守安全性原则。居住区是都市居民居住生活场合,其选址安全性、适当性规定是居民安居生活基本保障。1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灾害是国内自然灾害导致人员伤亡重要灾种,发生频率十分频繁,每年都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居住区应避开有上述自然灾害威胁地段进行建设。2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是都市重要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影响范畴广、居民受灾限度严重。因而居住区与周边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必要保持一定距离并符合国家对该类危险源安全距离关于规定,可设立绿化隔离带保证居民安全。3噪声和光污染会对人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减少居民居住舒服度。临近交通干线或其她已知固定设备产生噪声超标、公共活动场合某些时段产生噪声、建筑玻璃幕墙日间产生强反射光或夜景照明对住宅产生强光,都也许影响居民休息、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因而,建筑规划布局应采用相应办法加以防护或隔离,减少噪声和光污染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如尽量将商业、停车楼等对噪声和光污染不敏感建筑邻靠噪声源、遮挡光污染,可采用设立土坡绿化、种植大型乔木等隔离办法,减少噪声和光污染对住宅建筑不利影响。4根据环保部《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规定,在有也许被污染建设用地上规划建设居住区时,如原二类以上工业用地变化为居住用地时,需对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拟定为污染地段,必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办法进行无害化治理和修复,在符合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规定前提下,才可以规划建设居住区。未经治理或者治理后检测不符合有关原则,不得用于建设居住区。3.0.3本条是居住区规划布局应兼顾安全性规定。应急避难场合和疏散通道是都市综合防灾设施重要构成某些,是应对灾害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必要设施。居住区规划布局应统筹其道路、公共绿地、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住宅建筑以及配套设施等公共空间布局,满足居民应急避难和就近疏散安全管控规定。在突发灾害时,承担疏散通道或救援通道居住区道路应可以满足居民安全疏散以及运送救援物资等规定,并设立相应引导标记。3.0.4本条是居住区别级控制规模划分规定。居住区别级是便于配套设施和配建公共绿地,贯彻国家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规定,满足居民基本物质与文化生活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都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提出了“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合理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原则,加强社区服务场合建设,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本,市、区级设施衔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大力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以便快捷生活圈”。本原则修订以居民可以在步行范畴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基本划分原则,对居住区别级控制规模进行了调节。重要考虑因素是:1居住区别级以人基本生活需求和步行可达为基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居住街坊是居住区构成基本单元;结合居民出行规律,在步行5min、10min、15min可分别满足其寻常生活基本需求,因而形成了居住街坊及三个级别生活圈居住区;依照步行出行规律,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可分别相应在300m、500m、1000m空间范畴内,该空间范畴同步也是重要配套设施服务半径。据此,本原则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街坊、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四个层级,综合考虑土地开发强度差别,四个层级相应居住人口规模分别为1000人~3000人、5000人~1人、15000人~25000人、50000人~100000人。2居住区别级兼顾配套设施合理服务半径及运营规模,以利于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开发建设强度,相应居住人口规模会相差数倍。设施规模太小,也许导致配套设施运营不经济;规模过大,又会导致配套设施不堪重负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因而,配套设施要达到较好服务效果,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在适当服务半径内即步行可达,以保障提供优质服务;②具备一定规模居住人口即服务人口,以利于设立合理规模设施,保障其运营效率。以居住区教诲设施为例,《规范》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服务半径控制规定分别是不适当超过1000m、500m和300m(此规划设计控制指标已沿用近年且受到居民普遍承认),分别与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相相应,其建设规模需依照生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进行配建。因而,居住人口规模与设施服务半径是双控指标,既要保证设施在合理步行服务范畴内,又要保证配套设施与居住人口规模相相应。3居住区别级宜对接都市管理体制,便于对接基层社会管理。实际运用中,居住区别级可兼顾都市各级管理服务机构管辖范畴进行划分,都市社区也可结合居住区规划分级划分服务范畴设立社区服务中心(站),这样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和管理,又有助于各类设施配套建设及提供管理和服务。如居委会管辖范畴,可相应2个居住街坊或1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街道办事处管辖范畴,可相应1个或2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都市社区可依照其服务人口规模相应居住人口规模相似生活圈居住区,配备各项配套设施。4居住街坊是构成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基本单元;普通3个~4个居住街坊可构成1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对接社区服务;3个~4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构成1个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3个~4个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构成1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个~2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对接1个街道办事处。都市社区可依照社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相应本原则居住区别级,实行管理与服务。3.0.5本条明确了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各项设施和绿地。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应依照居住区别级控制规模所相应居住人口规模进行配备,并满足不同层级居民寻常生活基本物质与文化需求。如居住街坊应配套建设附属绿地及相应便民服务设施;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含幼儿园)和公共绿地;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小学、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中学、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助残等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配套设施设立规定及规定详见本原则第5.0.3条。公共绿地及附属绿地设立规定及规定详见本原则第4.0.4条~第4.0.7条、第7.0.4条、第7.0.5条及附录A第A.0.2条。1对于新建居住区,应全面执行本原则。都市规划可综合考虑都市道路围合、居民步行出行合理范畴以及都市管理辖区范畴划分各级居住区,并相应居住人口规模规划布局各项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在实际应用中,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往往是进一步贯彻上位规划对居住用地进行控制根据,如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与居住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相应配套设施依照环境条件、服务范畴进行规划布局,拟定重要配套设施、绿地系统和道路交通组织形式,形成完整居住区别级配套体系;在详细规划阶段,对于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应依照其居住人口规模及建筑容量,规划设立相应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2旧区指经都市总体规划划定或地方政府经法定程序划定特殊政策区中既有居住区。旧区改建时,应按照本原则进行管控。由于土地开发强度增长,将导致建筑容量及人口密度增长,规划管理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依照居住区规模分级进行配套设施承载能力综合评估并提出规划控制规定,如根据配套设施承载能力合理控制新增居住人口数量及新增住宅建筑规模,或相应居住人口规模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保障居住人口规模与配套设施匹配关系;但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可依照实际状况采用分散补齐方式达到合理配套效果。如果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建设规模局限性居住街坊时,应在更大居住区范畴内进行评估,统筹校核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并按规定进行配建管控。3.0.6本条强调了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及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等行为,必要满足有关保护规划保护与建设控制规定。3.0.7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低影响开发基本原则。基于海绵都市“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建设规定,居住区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建筑布局及雨水运用、排洪防涝,对雨水进行有组织管理,形成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居住区应按照上位规划排水防涝规定,预留雨水蓄滞空间和涝水排除通道,满足内涝灾害防治规定;应采用自然生态绿色雨水设施、仿生态化工程设施以及灰色基本设施,减少都市初期雨水污染,满足面源污染控制规定;应做好雨水运用有关规划设计,配套滞蓄设施,满足雨水资源化运用规定。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海绵都市建设指引意见》(国办发[]75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都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告知》(建规[]50号)规定,“编制都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有关专项规划时,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编制或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根据海绵都市专项规划中拟定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规定,并依照《海绵都市建设设计指南》关于规定,结合所在地实际状况,贯彻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3.0.8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适度开发运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运用是节约集约运用土地有效办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三条“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和运用,应当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运用原则,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和通信等需要,并符合都市规划,履行规划审批手续”。本条规定地下空间开发运用应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适度开发,为雨水自然渗入与地下水补给、减少径流外排留足相应土壤透水空间。3.0.9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必要执行有关原则。居住区规划建设关于工程管线综合及用地竖向设计等技术内容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或原则规定或规定。因而,本次修订取消了《规范》“竖向”及“管线综合”两章,居住区规划建设关于工程管线综合技术规定与规定应符合现行国标《都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关于规定,关于竖向规划设计技术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原则《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关于规定。4用地与建筑4.0.1本条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构成及控制指标。人均居住区用地面积、居住区用地容积率以及居住区用地构成之间彼此关联,并且与建筑气候区划以及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紧密有关,因而本原则将居住区用地有关控制要素统一在相应生活圈中,以一张表格表达控制规定。实际使用中,应依照生活圈居住区规模,相应使用控制指标表格。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划分,对接了现行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普通空间尺度范畴越大,现实中所有建设低层住宅建筑或所有建设高层住宅建筑状况就越少见。因而,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没有纳入低层和高层Ⅱ类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则没有纳入高层Ⅱ类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比值。需要注意是,生活圈用地和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区别,前者也许包括与居住功能无关用地,应注意避免误用。建筑气候区划决定了同等日照原则条件下,当容积率相似时,高纬度地区住宅建筑间距会不不大于低纬度地区,因此三个生活圈居住区人均居住区用地面积及用地构成比例有如下特性:1)住宅用地比例,以及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在高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高值,配套设施用地和公共绿地比例偏向指标低值,低纬度地区则正好相反;2)都市道路用地比例只和居住区在都市中区位关于,接近都市中心地区,道路用地控制指标偏向高值。4.0.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居住街坊各项控制指标。居住街坊(2h㎡~4h㎡)是实际住宅建设开发项目中最常用开发规模,而容积率、人均住宅用地、建筑密度、绿地率及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指标足密切关联。本原则针对不同建筑气候区划、不同土地开发强度,即居住街坊住宅用地容积率所相应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及住宅建筑控制高度进行了规定。近年来国内高层高密度居住区层出不穷,百米高住宅建筑也日渐增多,对都市风貌影响极大;同步,过多高层住宅,给都市消防、都市交通、市政设施、应急疏散、配套设施等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都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针对营造都市宜居环境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都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都市建成区绿地率,变化都市建设中过度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状况,让都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本原则对居住区开发强度提出了限制规定。不勉励高强度开发居住用地及大面积建设高层住宅建筑,并对容积率、住宅建筑控制高度提出了较为适当控制范畴。在相似容积率控制条件下,对住宅建筑控制高度最大值进行了控制,既能避免住宅建筑群比例失态“高低配”现象浮现,又能为合理设立高低错落住宅建筑群留出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形成居住街坊由于建筑密度低,应设立更多绿地空间,因而对绿地率指标相应进行了调节。4.0.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住宅建筑采用低层和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各项控制指标。在都市旧区改建等状况下,建筑高度受到严格控制,居住区可采用低层高密度或多层高密度布局方式,结合气候区别布,其绿地率可酌情减少,建筑密度可恰当提高。多层高密度宜采用围合式布局,同步运用公共建筑屋顶绿化改进居住环境,并形成开放便捷、尺度适当生活街区。本原则表4.0.2、表4.0.3在实际应用中,可按照居住街坊所在建筑气候区划,依照规划设计(如都市设计)但愿达到整体空间高度(即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及基本形态(即与否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来选取相适应住宅用地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此外,由于每个指标区间涉及层数和气候区划,普通层数越高或者气候区越靠南,容积率就可以越高,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应依照详细状况选取区间内适当指标。本原则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及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均按小康社会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原则进行计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应达到舒服原则,但也不是越大越好,以适应国内人多地少国情,许多发达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基本在30㎡~40㎡。4.0.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地关于规定。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应分级集中设立一定面积居住区公园,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绿地系统,创造居住区内大小结合、层次丰富公共活动空间,设立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设施,满足居民不同寻常活动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都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提出“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以便居民文体活动,增进居民交流。强化绿地服务居民寻常活动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可以见到绿地、亲近绿地”精神,本原则提高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配建指标。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2㎡/人设立公共绿地(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如下级公共绿地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1㎡/人设立公共绿地(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如下级公共绿地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1㎡/人设立公共绿地(不含居住街坊绿地指标)。对集中设立公园绿地规模提出了控制规定,以利于形成点、线、面结合都市绿地系统,同步可以发挥更好生态效应;有助于设立体育活动场地,为居民提供休憩、运动、交往公共空间。同步体育设施与该类公园绿地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土地混合、集约运用发展规定。4.0.5本条明确了旧区改建公共绿地控制规定。旧区改建状况下,当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确无法满足本原则第4.0.5条关于规定期,可酌情减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原则,但不应低于相应原则70%。旧区普通指都市总体规划划定政策区范畴。4.0.7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了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控制原则。居住街坊应设立集中绿地,便于居民开展户外活动。居住街坊内人均集中绿地面积不应低于0.5㎡/人,在旧区改建时可酌情减少,但不应低于0.35㎡/人。集中绿地应设立供幼儿、老年人在家门口寻常户外活动场地,因而本原则对其最小规模和最小宽度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居民能有足够空间进行户外活动;同步延续《规范》有关规定,即居住街坊集中绿地设立应满足不少于1/3绿地面积在原则建筑日照阴影线(即日照原则等时线)范畴之外规定,以利于为老年人及小朋友提供更加抱负游憩及游戏活动场合。4.0.8本条明确了住宅建筑间距控制应遵循普通原则。本原则明确了住宅建筑间距应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规定。其中,日照应满足本原则第4.0.9条规定;消防应满足现行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关于规定;管线埋设应满足现行国标《都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关于规定;同步还应通过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满足视觉卫生需求(普通状况下不适当低于18m),营造良好居住环境。4.0.9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了住宅建筑日照原则。日照原则是拟定住宅建筑间距基本要素。日照原则建立是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必要条件,是保障环境卫生、建立可持续社区基本规定,也是保护社会公平重要手段。从1993年《规范》颁布施行以来建设实践证明,按照两个日照原则日,分不同气候区控制日照原则基本适应各地都市建设与发展,对国内居住区空间环境控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有效地控制了住宅建筑间距。本原则延续《规范》对日照原则规定(详细建筑日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标《建筑日照计算参数原则》GB/T50947关于规定),并对如下特定状况提出了控制规定:1国内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体机能、生活能力及其健康需求决定了其活动范畴局限性和对环境特殊规定,因而,为老年人服务各项设施要有更高日照原则,在执行本规定期不附带任何条件。2针对建筑装修和都市商业活动浮现实际问题,对增设室外固定设施,如空调机、建筑小品、雕塑、户外广告、封闭露台等明确了不能减少相邻住户及相邻住宅建筑日照原则,但如下状况不在其列:①栽植树木;②对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国内早年建设居住区已逐渐进入改造期,大量既有住宅建筑都面临进行无障碍改造需求,其中,加装电梯也许会对住宅建筑日照原则产生影响。在此状况下应优化设计,减少对住宅建筑自身相邻住户及相邻住宅建筑日照原则影响。如因建筑自身限制,无法避免对相邻住宅建筑或自身某些居住单元产生影响时,日照原则可酌情减少。国内早年建设居住区,大某些为无电梯多层住宅楼,由于当时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所限,住宅功能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生活需要。同步,结合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实际状况,大量既有住宅建筑面临无障碍改造需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也许对相邻建筑及自身日照导致遮挡,因而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应尽量地进行优化设计,不得附加与电梯无关任何其她设施,并应在征得有关利害人意见前提下,把对相邻住宅建筑及有关住户日照影响降到最低。3本条所指旧区应为经都市总体规划划定或地方政府经法定程序划定特殊政策区中既有居住区。旧区改建难是国内都市建设中面临一大突出问题,在旧区改建时,建设项目自身范畴内新建住宅建筑的确难以达到规定日照原则时才可酌情减少。但无论在什么状况下,减少后日照原则都不得低于大寒日1h,且不得减少周边既有住宅建筑日照原则(当周边既有住宅建筑原本未满足日照原则时,不应减少其原有日照水平)。需要特别阐明是,《规范》日照原则将都市分为“大都市”和“中小都市”两类,从而应对国内不同规模都市用地紧张限度差别性,其都市规模划定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第四条,即“大都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都市;中档都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都市;小都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都市”。由于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已废止,本原则仍沿用《规范》对都市规模划分人口规模节点(即人口规模50万及以上和不满50万)为分界点,以保证原则制定控制节点原意不变,保持原则一致性。4住宅建筑正面间距可参照表1全国重要都市不同日照原则间距系数来拟定日照间距,不同方位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可采用表2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进行换算。“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指以日照时数为原则,按不同方位布置住宅折算成不同日照间距。表1、表2普通应用于条式平行布置新建住宅建筑,作为推荐指标仅供规划设计人员参照,对于精准日照间距和复杂建筑布置形式须另作测算。表1全国重要都市不同日照原则间距系数注:1本表按沿纬向平行布置六层条式住宅(楼高18.18m,首层窗台距室外地面1.35m)计算;2表中数据为90年代初调查数据。表2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换算系数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方位角;2、L为本地正南向住宅原则日照间距(m);3、本表指标仅合用于无其她日照遮挡平行布置条式住宅建筑。5配套设施5.0.1本条提出了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布局基本原则。居住区配套设施是为居住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各类必须设施,应以保障民生、以便使用,有助于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统筹布局,集约节约建设。居住区各项配套设施还应坚持开放共享原则,例如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宜错时开放,作为居民体育活动场地,提高公共空间使用效率。配套设施布局应综合统筹规划用地周边条件、自身规模、用地特性等因素,并应遵循集中和分散布局兼顾、独立和混合使用并重原则,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提高设施使用便捷性。1)当前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管控普通依照千人指标配套规定,采用图标形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标注管理,在实际建设中由开发建设项目进行配套建设。由于缺少详细规范引导和建设控制规定,诸多都市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分散、位置偏僻,导致使用不便,配套设施长期不能配齐状况也普遍存在。因而本原则明确规定,有条件都市新区应勉励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公益性设施)集中或相对集中配备,打造都市基层“小、微中心”,为老百姓提供便捷“一站式”公共服务,以便居民使用。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同级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绿地宜集中布局,可通过规划将由政府负责建设或保障建设公益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如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等集中布局,来引导市场化配备配套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居民综合服务中心。2)在居住区土地使用性质相容状况下,还应勉励配套设施联合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将文化活动中心、街道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养老院等设施集中布局,形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模较小,更应勉励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和经营性服务设施组合布局、联合建设,勉励社区服务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顾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设施联合建设,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独立占地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用地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地应涉及同级别体育活动场地。3)都市旧区改建项目应综合考虑周边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建设实际状况,合理拟定改建项目人口容量与建筑容量,旧区改建项目人口规模变化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居住人口规模变化对居住区配套设施需求影响,增补必要配套设施。补建配套设施,应尽量满足各类设施服务半径规定,其设施规模应与周边服务人口相匹配,可通过度散多点布局方式满足千人指标配建规定。5.0.2本条规定了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立规定。为增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设施配备应相应居住区别级控制规模,以居住人口规模和设施服务范畴(服务半径)为基本分级提供配套服务,这种方式既有助于满足居民对不同层次公共服务设施寻常使用需求,体现设施配备均衡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发挥设施使用规模效益,体现设施规模化配备经济合理性。配套设施应步行可达,为居住区居民寻常生活提供以便。结合居民对各类设施使用频率规定和设施运营合理规模,配套设施分为四级,涉及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层级配套设施和居住街坊层级配套设施。1按照现行国标《都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原则》GB50137关于规定,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性质不尽相似。十五分钟、十分钟两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属于都市级设施,重要涉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类用地)、交通场站设施用地(S4类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U类用地);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即社区服务设施属于居住用地中服务设施用地(R12,R22,R32);居住街坊便民服务设施属于住宅用地可兼容配套设施(R11,R21,R31)。因而,本原则将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单列成表。2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立为非包括关系。上层级配套设施不能覆盖下层级居住区配建配套设施,即当居住区规划建设人口规模达到某级生活圈居住区规模时,其配套设施除需配备本层级配套设施外,还需要相应配备本层级如下各层级配套设施。例如当居住区规划建设规模达到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别级控制规模时,除需配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外,还需要根据各个居住街坊相应人口规模配备居住街坊层级配套设施。3居住区配套设施分为“应配建设施”和“宜配建设施”两类,其中▲,即标记黑色三角设施为“应配建设施”,属于居住区必要配备底线设施;△,即标记白色三角设施为“宜配建设施”,因设施需求差别性较大不适当作为底线设施;或因设施服务半径较大,在各层级生活圈居住区中列为按需设立,可依照各都市实际状况按需配建。为适应居民生活需求多样性,本原则在各类设施中都预留了“其她”设施,属于“宜配建设施”,各都市可结合实际状况添加特色或新生设施类型,以满足发展需求。4为提高都市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居民使用设施便捷限度,本原则提出了勉励土地功能混合使用关于建议,重要分为“应独立占地”、“宜独立占地”和“可联合设立”及“可联合建设”四类。“应独立占地”表达不应与其她设施混合使用建设用地;“宜独立占地”表达应尽量保障该类设施独立用地,该类设施重要涉及体育活动场地、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服务设施、派出所等用地;“可联合设立”及“可联合建设”表达该设施可以考虑与其她设施混合设立或联合建设。可将功能相近、服务人群相近配套设施统筹布局或联合建设,例如老年人日间照顾中心可与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中布局,以便老年人使用;有些体育活动场可结合公共绿地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5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相应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应配套满足寻常生活需要一套完整服务设施,其服务半径不适当不不大于1000m,必要配建设施重要涉及中学、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院、老年养护院、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司法所、商场、餐饮设施、银行、电信、邮政营业网点等,以及开闭所、公交车站等基本设施;宜配建配套设施重要涉及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该项目与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内容类似,可作为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代替设施,但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中体育活动场地应满足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设立规定。派出所因各都市建设规模不一、变化较大,可结合各都市实际状况进行建设。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设施可结合有关专业规划或原则进行配备。6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相应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其配建设施是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必要补充,服务半径不适当不不大于500m,必要配建设施重要涉及小学、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菜市场或生鲜超市、小型商业金融、餐饮、公交首末站等设施。健身房作为十五分钟、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配备项目,可通过市场调节补充居民对体育活动场地差别性需求。7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相应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人,其配套设施服务半径不适当不不大于300m,必要配建设施重要涉及社区服务站(含社区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疾人康复室)、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顾中心(托老所)、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美发店等)、再生资源回收点、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普通与都市社区居委会管理相相应。随着国内社区建设不断发展,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服务都已经作为基层社区服务重要内容,因而本原则将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设施称为社区服务设施。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但可结合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园进行建设,并应满足本原则提出居住区公园体育活动场地占地比例规定。随着都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某些都市已经浮现了某些新社区服务设施或项目,例如服务小学生养育托管、服务老年人或双职工家庭社区食堂等设施,本原则修订将社区食堂纳入配套设施按需配建项目,养育托管服务建议纳入社区文化活动站统筹组织安排,各都市可结合居民需求、都市服务能力,拟定配建方式。8居住街坊,普通为2h㎡~4h㎡,相应居住人口规模为1000人~3000人,应配备便民寻常服务配套设施,普通为本街坊居民服务;必要配建设施涉及物业管理与服务、小朋友老年人活动场地、室外健身器械、便利店(菜店、日杂等)、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生活垃圾收集点、居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等。居住街坊配套设施普通设立在住宅建筑底层或地下,属于住宅用地可兼容服务设施,其用地不需单独计算。5.0.3本条明确了居住区配套设施分级配备原则。居住区配套设施配建水平应以每千居民所需建筑和用地面积(简称千人指标)作为控制指标,由于它是一种包括了各种影响因素综合性指标,因而具备总体控制作用。本原则表5.0.3有关控制指标,是综合分析了国内已建居住区建设实例,同步贯彻国家关于公共服务基本规定,并剔除了不合理因素和特殊状况后综合拟定,是对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总体控制指标。1本原则将原《规范》中提出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千人指标”包括关系,调节为不包括关系,以便于使用者更加明确地把握各级居住区配套设施项目内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相应关系。例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指标可直接使用表格中有关指标,但计算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设施用地或建筑面积,应叠加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规划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可直接使用表格中有关指标,但计算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应叠加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所有用地面积。2居住人口规模处在居住街坊、五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十五分钟生活圈之间居住区,在规划配套设施时,如浮现居住人口规模与服务人口规模不匹配时,应依照规划用地四周设施条件,对配套设施项目进行总体统筹。以人口规模处在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之间为例,配套设施应优先保障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配备完整,同步对居住区所在周边地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配备状况进行校核,然后按需补充必要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如规划用地周边已有有关配套设施可满足本居住区使用规定期,新建配套设施项目及其建设规模可酌情减少;当周边有关配套设施局限性或规划用地内配建设施需兼顾为附近居民服务时,该配建设施及其建设规模应随之增长以满足实际需求。3由于都市状况千差万别,因而各都市可以依照自身生活习惯、生活服务需求水平、气候及地形等因素,制定本地居住区配套设施原则,其配套设施内容和控制指标可依照居住区周边既有设施状况,在配建水平上相应增减,但不应低于本原则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千人指标总体控制规定。4配套设施千人指标下限值只涉及本原则附录B中“应配建设施”,未含“宜配建设施”;用地指标中涉及与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相应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未含市政设施用地。便民服务设施指标不含居民机动车停车场(库)、居民非机动车停车场(库)指标。5居住区配套设施是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在不同都市发展状况差别较大,本原则仅列出满足各层级居住区基本服务需求控制指标,各都市可依照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提高控制指标。6国家一、二类人防重点都市应依照人防规定,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应贯彻平战结合原则,战时能防空,平时能民用,如作居民存车或作第三产业用房等,应将其使用某些面积分别纳入配套公建面积或有关面积之中,以提高投资效益。7为强化配套设施有序建设、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建议居住区别级控制规模划分及其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尽量与都市现行行政管理辖区及基层社会治理平台进行对接,如可将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别别对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有条件都市可进行行政管辖范畴与配套设施服务范畴原则化对接,使其尽量相耦合。5.0.4本条是居住区配套设施配备原则和设立规定。本原则附录C中所列各类配套设施项目普通规模是依照各类设施自身经营管理及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决定。不同类型、规模设施均有其自身特点,诸多设施设立规定,可参照有关国标、行业原则及关于规定与规定,本次修订重要针对其中有一定规律,但尚未原则化配套设施提出普通性设立规定,如对服务半径、环境、交通规定,多少套住宅设立1处等。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1)教诲设施初中、小学建筑面积规模与用地规模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关于原则规定。中、小学设施宜选址于安全、以便、环境适本地段,同步宜与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相邻。本原则提出选址应避开都市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路段,学校选址应考虑车流、人流交通合理组织,减少学校与周边都市交通互相干扰。承担都市应急避难场合学校,应坚持节约资源、合理运用、平灾结合基本原则并符合有关国标关于规定。学校体育场地是都市体育设施重要构成某些,合理运用学校体育设施是节约与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有效办法,应勉励学校体育设施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依照教诲部有关研究预测,二孩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将从当前12‰提高到16‰。据此测算,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下限宜配备2所24班初中,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备1所24班初中和2所36班初中。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人口规模下限宜配备1所36班小学,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备1所24班小学和1所30班小学。依照《都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原则》GB50137,教诲机构幼儿园,其用地不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本原则将其纳入社区服务设施章节。(2)文化与体育设施依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依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构造、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大众健康和文化意识不断加强,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使用人群不断扩大,已经接近全体居民,因而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应布局于以便安全、人口集中、便于群众参加活动、对生活休息干扰小地段。文化体育设施需要一定服务人口规模才干维持其运营,因而相对集中设立既有助于多开展某些项目,又有助于设施经营管理和土地集约使用。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应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宜结合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应避免或减少对医院、学校、幼儿园和住宅等影响。承担都市应急避难场合文体设施,其建设原则应符合国家有关原则规定。本原则增长了大、中型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并对设施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提出了各类球类场地宜恰当结合居住区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文化与体育设施中文化活动中心是服务全体居民全龄文化设施,应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功能规定。“老年活动中心”职能纳入文化活动中心。(3)医疗卫生设施居住区卫生服务设施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都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卫妇社[]239号)第九条规定“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社区,可恰当设立礼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布局在交通以便、环境安静地段,宜与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等设施相邻,不适当与菜市场、学校、幼儿园、公共娱乐场合、消防站、垃圾转运站等设施毗邻;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符合国家现行关于原则规定。(4)社会福利设施社会福利设施项目设立原则是根据现行国标《城乡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社区老年人日间照顾中心建设原则》建标143-等有关原则、规范和政策文献拟定。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若干意见》([]35号文)提出“生活照顾、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规定,居住区需配备社会福利设施涉及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同步应将老年人日间照顾中心(托老所)纳入社区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养老院、老年养护院选址应满足地形平坦、阳光充分、通风和绿化环境良好,便于运用周边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定。老年人更需要医疗设施,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宜临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并以便亲属看望;同步为缓和老年人孤单感,可临近幼儿园、小学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设施布局。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符合国家现行关于原则有关规定。(5)行政办公设施居住区管理与服务类设施考虑与国内民政基层管理层级相应,即相应街道、社区两级。其中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属于都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社区服务站属于社区服务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规定应按照每百户30㎡原则配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原则上每个城乡社区应建有1个社区服务站;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服务中心。当前街道级服务中心没有出台建设原则,从都市调研实践案例汇总看,约半数都市选取在街道、居委会两个层面都设立服务中心(站),符合国家配建规定。本次修订提出按照街道和居委会两个层级设立服务中心(站)。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应满足国家对基层管理服务基本规定,特别要提供老年人服务功能,应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代理服务、法律征询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街道和社区服务职能会不断扩大,因而在规划配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时应留有一定发展空间。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组织机构,是都市司法局在街道派出机构,负责详细组织实行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涉及法律事务援助、人民调解、服务保释、监外执行人员社区矫正等事宜。依照《司法业务用房建设原则》规定,街道应设立1处司法所,并应满足该建设原则有关建设规定。派出所是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在选址上,既要考虑民警迅速出警等工作需要,也要满足便民、利民、为民需要。本次原则修订依照《公安派出所建设原则》建标100-有关配备规定,按照一种街道配备2个派出所,每千人1个警员基本规定;提出千人指标取值为32㎡~40㎡;建筑面积宜为1000㎡~1600㎡,用地面积恰当考虑训练场地需求,宜为1000㎡~㎡。(6)商业服务业设施菜市场既是广大居民寻常生活必须基本保障性商业类设施,又具备市场化经营特点。考虑到市场经营规模化需求,菜市场应布局在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服务范畴内,应在以便运送车辆进出相对独立地段,并应设立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宜结合居住区各级综合服务中心布局,并符合环境卫生有关规定。菜市场建筑面积宜为750㎡~1500㎡,生鲜超市建筑面积宜为㎡~2500㎡。其她基层商业类设施,涉及:综合超市、理发店、洗衣店、药店、金融网点、电信网点和家政服务点等,可设立于住宅底层。银行、电信、邮政营业场合宜与商业中心、各级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立。(7)公用设施与公共交通场站设施本原则在配套设施设立表中列出了为居住区服务市政公用设施,由于各类设施均有有关专业规划原则,因而本原则大多未提出千人控制指标;其配建原则建议根据有关规划原则或专项规划拟定。交通场站设施中,非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配备指标除考虑按照各都市机动车发展水平拟定之外,在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结合公共交通换乘接驳地区设立集中非机动车停车场;还应考虑共享单车停车布局问题,宜在距离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车程15min内居住街坊入口处设立不不大于30㎡非机动车停车场。2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1)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依照《都市社区服务站建设原则》建标167-,都市社区服务站含服务厅、警务室、社区办公室、居民活动用房(活动室、阅览室)等。本原则结合居住区别级控制规模适度微调并提出建设指标,社区服务站应承担老年人服务中心功能,应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代理服务、法律征询等。(2)文体活动设施社区文体活动设施涉及文化活动站、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和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是社区服务设施重要内容,而小朋友、老年人和残疾人是社区文体设施重要使用者,该群体对文体设施运用频率高,而自身活动能力有一定限制,其需求和使用特性应着重考虑。文化活动站应满足周边居民室内文化活动需求,特别应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功能规定,同步宜增长小朋友之家相应活动服务功能。社区体育设施配备了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其中涉及给老年人活动门球场地,宜结合中心绿地布局,并应提供休憩服务和安全防护办法。老年室外活动以锻炼身体、交流休憩为主,应充分考虑老年人活动特点,做好动静分区,同步应在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设立公共卫生间。室外综合健身场地重要为给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可服务于广场舞活动,但应注意避免活动产生噪声扰民。(3)教诲设施新建幼儿园宜独立占地,不应与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幼儿安全场合毗邻;并应设于阳光充分、接近集中绿地、便于家长接送地段。幼儿园建筑面积规模和用地规模应符合《幼儿园建设原则》建标175-控制规定。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下限宜配备1所12班幼儿园,每班20人;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备1所6班幼儿园和1所12班幼儿园,每班35人。托儿所设施重要服务于3周岁之前婴幼儿,其单项设施建筑规模和用地面积建议结合托儿所设立详细规模、婴幼儿年龄状况综合拟定。(4)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社区,需要设立社区卫生站加以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与药店、托老所综合设立,并安排在建筑首层,有独立出入口。3居住街坊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用房是针对居住开发建设项目而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本原则建议宜按照不低于物业总建筑面积2‰配备物业管理用房,详细比例由各省市人民政府依照本地区实际状况拟定。居住街坊文体活动设施重要考虑为活动范畴较小小朋友和老年人使用,设立小朋友活动场地、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居住街坊设立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可设立老年人健身器械、散步道以及亭廊桌椅等休憩设施。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居住街坊老年人、小朋友活动场宜结合街坊附属绿地设立,以提高公共空间使用效率。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冬日要有温暖日光,夏日应考虑遮阳。同步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别,在设计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时,因考虑地区气候影响,南方地区日照比较强烈,日照时间长,应侧重考虑设立遮阴场合;而北方冬季较长,应侧重考虑设立冬季避风场合。为以便居民接受快递送达服务,本原则存居住街坊增设了邮件和快件送达设施,可在居住区街坊人流出入便捷地段设立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以及其她可以接受邮件和快件设施或场合,但该场合设立不应影响居民对公共活动空间正常使用。居住街坊范畴内市政设施规划配备应符合有关原则或专业规划规定。5.0.5本条明确了居住区配套设施需配建停车场(库)配建规定。停车场(库)属于静态交通设施,其设立合理性与道路网规划具备同样重要意义。配套设施配建机动车数量较多时,应尽量减少地面停车,居住区人流较多商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机动车停车场(库)设立宜采用地下停车、停车楼或机械式停车设施,节约集约运用土地。非动车车配建指标宜考虑共享单车发展,原则设定控制指标未涉及共享单车停车指标,在居住区人流较多地区、居住街坊入口处宜提高配建原则,并预留共享单车停放区域。5.0.6本条提出了居住区内居民停车场(库)设立规定。居住区停车场(库)配备应符合所在地都市规划关于规定。1当前国内都市机动化发展水平和居民机动车拥有量相差较大,居住区停车场(库)设立应因地制宜,评估本地机动化发展水平和居民机动车拥有量,满足居民停车需求,避免因居住区停车位局限性导致车辆停放占用市政道路。详细指标应结合其所处区位、用地条件和周边公共交通条件综合拟定。如都市郊区用地条件往往较中心区宽松,可配建更多停车场(库);都市中心区轨道站点周边,可以结合都市规划有关规定,适度减少停车配备。2使用多层停车库和机械式停车设施,可以有效节约机动车停车占地面积,充分运用空间。对地面停车率进行控制目是保护居住环境,在采用多层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设施时,地面停车位数量应以原则层或单层停车数量进行计算。3无障碍停车位应接近建筑物出入口,以便轮椅使用者到达目地。随着交通技术迅速发展,新型交通工具也不断浮现,如残疾人专用车、老年人代步车等,停车场(库)布置应为此留有发展余地。4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布局应考虑使用以便,以接近居住街坊出入口为宜。依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告知》(安委办[]13号)提出“勉励新建住宅社区同步设立集中停放场合和具备定期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智能充电控制设施”等规定,当都市使用电车自行车居民较多时,勉励新建居住区依照实际需要,在室外安全且不干扰居民生活区域,集中设立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有条件宜配备充电控制设施,集中管理,因而对其服务半径作出规定。5在居住街坊出入口外应安排访客暂时车位,为访客、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等提供停放位置,维持居住区内部安全及安宁。6为贯彻国家发改能源《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本设施发展指南(-)>告知》([]1454号)规定,本原则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预留充电基本设施安装条件,按需建设充电基本设施。6道路6.0.1本条明确了居住区道路规划建设应遵守基本原则。居住区道路是都市道路交通系统构成某些,也是承载都市生活重要公共空间。居住区道路规划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倡导绿色出行,综合考虑都市交通系统特性和交通设施发展水平,满足都市交通通行需要,融入都市交通网络,采用尺度适当道路断面形式,优先保证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安全、便利和舒服,形成宜人宜居、步行和谐都市街道。6.0.2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路网系统规划建设规定。1影响居住区交通组织因素是多方面,其中重要是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规划布局形式、用地周边交通条件、居民出行方式与行为轨迹和本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等。同步还要综合考虑居住区内建筑及设施布置规定,以使路网分隔各个地块能合理地安排下不同功能规定建设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都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于意见》针对优化街区路网构造,对都市生活街区道路系统规划提出了明确规定,指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都市道路布局理念”。因而,居住区道路系统应控制街道尺度,提高路网密度。普通而言,居住区内都市路网密度应符合现行国标《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原则》GB/T51328对居住功能区路网密度规定,不应不大于8km/k㎡,居住区内都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居住街坊是构成都市居住区基本单元,普通由都市道路围合,居住街坊规模宜为2h㎡~4h㎡,相应道路间距宜为150m~250m。2居住区内步行系统应持续、安全、采用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标《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有关规定,并连通都市街道、室外活动场合、停车场合、各类建筑出入口和公共交通站点。道路铺装应充分考虑轮椅顺畅通行,选取坚实、牢固、防滑、防摔材质。3从地理和气候等因素考虑,除了山地及现行国标《建筑气候区划原则》GB50178中规定寒冷地区以外都市,均适当发展非机动车交通,都市道路资源配备应优先保障步行、非机动车交通和公共交通路权规定。除都市迅速路主路、步行专用路等不具备设立非机动车道条件外,都市迅速路辅路及其她各级都市道路均应设立持续非机动车道,形成安全、持续自行车网络。4道路是形成都市历史肌理重要要素,对于需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有历史价值老式风貌地段,尽量保存原有道路格局,涉及道路宽度和线型、广场出入口、桥涵等,并结合规划规定,使老式道路格局与当代化都市交通组织及设施(机动车交通、停车场库、立交桥、地铁出入口等)相协调。6.0.3本条明确了居住区内各级都市道路规划建设规定。1两侧集中布局了配套设施道路,两侧建筑退线距离应与街道尺度相协调,形成尺度宜人生活性街道。2支路是居住区重要道路类型,其红线宽度应符合现行国标《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原则》GB/T51328中有关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街巷宽度可酌情减少,符合关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3道路断面设计要考虑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便捷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应不大于2.5m。同步需要考虑都市公共电、汽车通行,有条件地区可设立一定宽度绿地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卉。都市道路宽度应依照交通方式、交通工具、交通量及市政管线敷设规定拟定,并符合现行国标《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原则》GB50220中有关规定。4都市支路应采用交通稳静化办法减少机动车车速、减少机动车流量,以改进道路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同步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使用者安全。交通稳静化办法涉及减速丘、路段瓶颈化、小交叉口转弯半径、路面铺装、视觉障碍等道路设计和管理办法。在行人与机动车混行路段,机动车车速不应超过10km/h;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路段,车速不应超过25km/h。6.0.4本条明确了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设立规定。居住区道路应尽量持续顺畅,以以便消防、救护、搬家、清运垃圾等机动车辆通达。居住区中内道路设立应满足防火规定,其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7章中对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和入口等内容有关规定。同步,居住区道路规划要与抗震防灾规划相结合。在抗震设防都市居住区道路规划必要保证有畅通疏散通道,并在因地震诱发如电气火灾、水管破裂、煤气泄漏等次生灾害时,能保证消防、救护、工程救险等车辆通达。1依照其路面宽度和通行车辆类型不同,居住街坊内重要附属道路,应至少设立两个出入口,从而使其道路不会呈尽端式格局,保证居住街坊与都市有良好交通联系,同步保证消防、救灾、疏散等车辆通达需要。但两个出入口可以是两个方向,也可以在同一种方向与外部连接。重要附属道路普通按一条自行车道和一条人行带双向计算,路面宽度为4.0m,同步也能满足现行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对消防车道净宽度规定。其她附属道路为进出住宅最末一级道路,这一级道路平时重要供居民出入,基本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为主,并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和搬运家具等需要,按照居住区内部关于车辆低速缓行通行宽度规定,轮距宽度为2.0m~2.5m,其路面宽度普通为2.5m~3.0m。为兼顾必要时大货车、消防车通行,其她附属道路路面两边应各留出宽度不不大于1m路肩。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都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国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社区”。对人行出入口间距规定是为了提高住宅社区开放性,强调住区与都市联系,同步也是为了保证人行出入便捷,以及紧急状况发生时疏散规定。如果居住街坊实行独立管理,也应按规定设立出入口,供应急时使用。3对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控制是为了保证车辆安全行驶,以及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安全和便利。在本原则表6.0.4中,机动车最大纵坡值8%是附属道路容许最大数值,如地形容许,要尽量采用更平缓纵坡。山区由于地形等实际状况限制,的确无法满足本原则表6.0.4中纵坡规定期,经技术经济论证可恰当增长最大纵坡,在保证道路通达前提下,尽量保证道路坡度舒服性。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依照非机动车交通规定拟定,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路段,应一方面保证非机动车出行便利,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规定,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规定控制。设计道路最小纵坡是为了满足路面排水规定,附属道路不应不大于0.3%。6.0.5本条明确了居住区道路边沿与建筑物、构筑物最小距离。道路边沿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重要是考虑在建筑底层开窗开门和行人出入时不影响道路通行及行人安全,以防楼上掉下物品伤人,同步应有利设立地下管线、地面绿化及减少对底层住户视线干扰等因素而提出。对于面向都市道路开设了出入口住宅建筑应保持相对较宽间距,从而使居民进出建筑物时可以有个缓冲地段,并可在门口暂时停放车辆以保障道路正常交通。7居住环境7.0.1本条明确了居住区居住环境规划建设应遵循基本原则。居住区用地日照、气温、风等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物等自然条件,用地周边交通、设施等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