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拥毳衣炉火拥:裹,围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更加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客居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人罚酒用的酒杯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日出而林霏开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D.更有痴似相公者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A.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没有人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痴的人啊!”

B.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没有人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啊!

C.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啊!”

D.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痴的人啊!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情景交融,韵味无穷。既描绘了大雪后西湖的朴素淡雅,也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B.文章谴词用字精炼传神。“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写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傲岸自恃。

C.文章意境唯美又充满宇宙哲思。“上下一白”与“舟中人两三粒”对比。让人痴迷于天地之空阔,也慨叹人之渺小。

D.文章结尾饱含深意。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道出了的“痴”情,也道出了舟子对的指责。

(2020·四川成都·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岂直五百里哉直:只,仅仅

C.秦王色挠挠:屈服

D.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鹏之徙于南冥也

B.挺剑而起已而之细柳军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徒以有先生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A.况且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因为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认为他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是错误的主意。

B.况且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因为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他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是错误的主意。

C.况且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认为他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D.况且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他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自然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唐雎临危受命,任务异常艰巨。

B.选文第②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鄙:身份低微B.小惠未遍遍:遍及

C.必以信信:实情D.齐人三鼓鼓:击鼓(进军)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公将鼓之B.可以一战以我酌油知之

C.战于长勺然侍卫之城不懈于内D.忠之属也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1.对画线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A.那些大国是难以揣测的,害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特意下令去追击他们。

B.(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我)害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C.(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我)害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没有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D.那些大国是难以测量的,害怕在那儿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2.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记叙战役的佳作。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以弱胜强的必要条件。

B.本文详略得当。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等一概不提。文章紧扣“论战”来写,详写了曹刿的言论和其论述取胜的原因。

C.从曹刿有意无意使鲁庄公出丑,证明了“肉食者鄙”的断言,借此使曹刿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加突出的表现,更是为了对比突出鲁庄公的昏庸无能,急于求成、轻率的性格特点。

D.“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均与“肉食者鄙”的“鄙”相照应。

(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蹴尔而与之蹴:踩踏。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

C.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向来。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诸生学于太学所欲有甚于生者

B.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C.无冻馁之患宫室之美

D.呼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A.万两黄金的俸禄,不分辨一二就接受了,万两黄金对我来说也是没有好处的!

B.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C.万两黄金的俸禄,不分辨一二就接受了,万两黄金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D.(见了)优厚的俸禄不讲礼仪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也是没有好处的!

1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文章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过渡到精神修养,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举例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以“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诠释和证明了面对生死和尊严两难的选择时,应舍身而取义。

C.文章最后,孟子对“不辩礼义”接收厚禄的人的心理作了几种推测,认为不是面对生死时,人们受物欲和人情的影响,也是情有可原。

D.文章结尾提到的“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其内核就是仁义礼智。“本心”是不学而有,不教而在。修身就是保有“本心”。

二、课外阅读

(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①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②,仅可步。系马石嘴③,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①温洳(rù):低湿的地方。②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③石嘴;石角。④相值:相对。

1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曲者如盖(盖:这盖)

B.有蹊介然,仅可步(步;步行)

C.乃闻鸡声(乃:才)

D.且莫,皆宿(且:将要)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①有情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

②天高露清,山空月白,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

19.本文和《湖心亭看雪》都长于写景,但写景手法各有不同,请你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②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③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④署华阳时所为也。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⑤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千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⑥,可以应世,如孔子徽服主司城贞子⑦。时也。

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

①玦(jué):似环而有缺口的玉佩。②潆(yíng)回:水流回旋的样子。③舁(yú)夫:抬轿子的人。舁,抬。④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⑤严公:指严武。杜甫漂泊四川,依靠镇守成都的严武。⑥暇整:即“好整以暇”,形容遇事从容不迫。⑦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死后尊为司城贞子。

2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皆浣花溪委也委:水流所聚之处,下游。

B.一亭树道左树:树木。

C.犹能择胜胜:美好。

D.迫暮趣归趣:同“促”,急速。

2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

(2)亚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22.本文远承柳宗元《小石潭记》的移步换景,在抒情上却不相同,试加以分析。

(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偃虹堤记

欧阳修

有自岳阳至者,以书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三司决之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而惠其民。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夫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其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2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覆溺之虞虞:担心

B.问其大小之制制:制度

C.而欲有纪于后也纪:记载

D.滕侯志大材高材:通“才”,才干

2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夫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2)其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可以为后法。

25.《岳阳楼记》和本文都赞美了滕子京的什么品质?本文中滕子京还有哪些突出之处受到欧阳修的赞赏?请简要分析。

(2020·四川成都·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单将攻狄①,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

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④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厉气循⑤城,立于矢石之所及,乃援枹⑥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①狄:本为齐邑,为北方少数民族所据。②蒉:kuì,草编的筐子。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党:处所。⑤循:同“巡”,巡视。⑥枹:fú,鼓槌。

2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七里之郭郭:城墙B.上车弗谢而去谢:告辞

C.三月而不克之也克:攻下D.先生志之矣志:记住

2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2)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

28.田单之前三个月不能攻下狄城,后来却只用一天就攻克,请分析其原因。

(2020·四川成都·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二千石。……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①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②,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③,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④,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⑤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威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⑥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若皓卒⑦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⑧,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①怀辑:怀柔、安抚。②徼外:塞外、边外。③舫:船形建筑物。④楼橹: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⑤鹢:古代一种像鹭一样的水鸟。⑥荆扬:古地名。⑦卒:通“猝”。⑧乖:违反、背离。

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拜浚为龙骧将军寻:不久B.以勋封关内侯以:因为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苦:艰苦D.三者一乖,则难图也图:图谋

3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2)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31.王浚上书武帝,从哪几方面陈述了伐吴的理由?他的劝谏方式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劝谏方式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1·四川·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①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②,侍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以此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③。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卷书一,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赀:资财。②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③苑囿(yòu):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玩乐的园林。

3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相如见而说之说:说服

B.未足观也足:值得

C.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推:推演

D.其遗札书言封禅事遗:留下

3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2)长卿未死时,为卷书一,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

34.选文是如何刻画司马相如的文学才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021·四川成都·统考一模)孟浩然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①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②,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③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④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⑤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⑥。”浩然叱曰:“业已饮,遑⑦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⑨。

(选自《新唐书》)

①振:帮助。②对:回答。③诏:命令。④诬:冤枉。⑤剧:猛烈。⑥期:约定。⑦遑:空闲。⑧辟:征聘。⑨卒:去世。

3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何惧而匿匿:隐藏

B.浩然再拜再:第二次

C.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偕:一起

D.欲荐诸朝诸:之于

3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2)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37.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2021·四川成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校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画舫斋记

欧阳修[宋代]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矧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鼋之出没,波涛之汹欻,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3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不戾哉戾:违反情理B.穴其上以为明穴:山洞

C.自汴绝淮绝,渡过D.今得除去宿负宿:往昔的

3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

(2)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40.本文与的《梦中作》一诗,都提及自己的贬谪经历,但流露的心迹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王忳,字少林,广汉新都人也。忳尝诣京师,于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愍①而视之。书生谓曰忳:“我当到洛阳,而被病,命在须臾,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赠,死后乞藏骸骨。”未及问姓名而绝。忳即鬻②金一斤,营其殡葬,余金悉置棺下,人无知者。

后归数年,县署忳大度亭长。初到之日,有马驰入亭中而止。其日,大风飘一绣被,复堕忳前,即言之于县,县以归忳。忳后乘马到雒县,马遂奔走,牵忳入它舍。主人见之喜曰:“今禽盗矣。”问忳所由得马,忳具说其状,并及绣被。主人怅然良久,乃曰:“被随旋风与马俱亡,卿何阴德而致此二物?”忳自念有葬书生事,因说之,并道书生形貌及埋金处。主人大惊号曰:“是我子也。姓金名彦。前往京师,不知所在,何意卿乃葬之。大恩久不报,天以此章卿德耳。”忳悉以被马还之,彦父不取,又厚遗忳,忳辞让而去。时彦父为州从事,因告新都令,假忳休,自与俱迎彦丧,余金俱存。忳由是显名。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①愍:同“悯”。②鬻(yù):卖。

4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死后乞藏骸骨藏:埋葬

B.县署忳大度亭长署:暂任某官职

C.天以此章卿德耳章:彰显

D.假忳休假:假期

4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忳尝诣京师,于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愍而视之。

②忳悉以被马还之,彦父不取,又厚遗忳,忳辞让而去。

43.唐代李瀚的《蒙求》将文中故事编成了“王忳绣被,张氏铜钩”的蒙句,请结合选文内容谈一谈故事可以向儿童传递哪些美德,至少列举三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解析:

1.B2.A3.C4.D

1.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还。故选B。

2.A.都表示顺承。

B.哪里/用在句尾,不译。

C.代词/表诘问语气。

D.……的人/表判断。

故选A。

3.注意关键词的翻译:莫:不要。似:相像、类似。这句话正确翻译是: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啊!”故选C。

4.D.“也道出了舟子对的指责”错误。没有对的指责。故选D。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5.D6.A7.D8.B

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词义。“长跪而谢之曰”意为“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意为“道歉”。故选D。

6.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表顺承/已而:不久;

C.到/在;

D.因为/把;

故选A。

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译为“凭借”。“以君为长者”,“以”译为“把”。故选D。

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断然拒绝“易地”不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唐雎拔剑捍卫国家主权的部分才是高潮部分。故选B。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加以注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9.A10.A11.B12.C

9.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A项有误,“鄙”意思是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10.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之:结构助词,的∕凑足音节,无意义;

B.以:凭、靠∕凭、靠;

C.于:在∕在;

D.属:类∕类;

故选A。

11.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意思:夫,发语词,不译;测,推测,估计;故,所以;靡,倒下。据此分析B项翻译正确。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12.C.表述错误。曹刿请见庄公是为了引导庄公认识到作战中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作战中后发制人,准确判断敌情是为了让庄公认识到战略战术的重要性,所以“有意无意使鲁庄公出丑”的表述是错误的。这样写是为了将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形成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庄公政治上的无能。故选C。

选自《左传》:左丘明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齐国是国,他们的情况难以推测,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3.C14.C15.B16.C

13.C.乡为身死而不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乡:同“向”,从前。故选C。

14.A.介词,在/介词,比;

B.为了/动词,做;

C.都是结构助词,的;

D.动词,给/通“欤”,语气词;

故选C。

15.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好益处。句子翻译为: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故选B。

16.C.“认为不是面对生死时,人们受物欲和人情的影响,也是情有可原”错误。结合文章末尾“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分析,孟子对“不辩礼义”而接受厚禄的人的心理作了几种推测,认为这样的人可能经受不住宫室、妻妾之美的诱惑,也可能是想得到贫困的亲戚朋友的赞许。虽然“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但受物欲、人情的蒙蔽,人们往往又会丧失这样的初心。因此感叹:那些不顾礼义而贪求富贵的人,丧失了他们固有的“羞恶之心”。

故选C。

参考译文: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17.A18.①有僧人穿着布袍踩着鞋子前来相迎,跟他交谈,他惊愕地看着我们,像麋鹿一样不可接近。

②天空高旷,露水清莹,山间空寂,月光皎洁,仰看星斗都又明亮又大,好像正在人头顶上。19.《湖心亭看雪》写景采用白描手法,如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一痕”“一芥”“两三粒”,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西湖的朴素淡雅;《新城游北山记》写景则是细致描绘,如以比喻摹写物形,“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细致形象:如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蜿。”声形兼具。

17.A.曲者如盖(盖:名词,车的华盖)。故选A。

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字词有:布袍蹑(niè)履(lǚ):穿着袍子、鞋子。接:接近。光大:指的是星既亮且大。适:正,刚。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景物描写的赏析能力。文本景物描写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多种分类:正(直接)、侧面(间接)描写;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景物描写)。描写景物方法: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或由外而内等)。《湖心亭看雪》写景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呈现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本文中对自然景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加以穷形尽态的摹写。如用“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对山顶数十间屋的结构形态,做了简明、贴切而又生动的刻画。他摹写声音,草间的泉水堕入石井,是“锵然而鸣”;赤冠长喙的鸟儿俯而啄食,是“磔然有声”。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描写松树的比喻是“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着如人,卧者如虬”,用十六字即道出松树的多姿多态,真是言简意赅。山僧“布袍蹑履”“愕而顾”“不可接”表现了此地人迹罕至,一行的出现让山僧意外吃惊,侧面描写,表现了山的幽深。

参考译文:

新城的北面三十里,越往里走山就越深了,尽是野草树木、泉水岩石,环境越来越幽静。开始时还骑马行进在乱石纵横,的路上。旁边都是大松树,松干弯曲的像车盖,笔直的像垂筒形的旌旗,挺立的像人,平卧的像有角的小龙。松树下的草丛间有泉水,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时隐时现;泉水落人石井中,发出锵然的鸣声。松树之间有藤长数十尺,弯弯曲曲像一条大蛇。树上有鸟,黑色羽毛很像八哥,红顶长嘴,俯而啄食,发出清脆的声响。

稍稍往西,一座山峰很高,山下一条小路,窄得只可容人行走。把马的缰绳系在岩石的尖角上,大家相扶相携着往上攀登。竹子一片,抬头看不见太阳,走了约四五里,才听到鸡叫声。有僧人穿着布袍踩着鞋子前来相迎,跟他交谈,他惊愕地与你对视着,像麋鹿一样不可接近。山顶有数十间房屋,曲折回旋,依崖壁而建,筑有栏杆,要像蜗牛一样爬行,老鼠一样攀援,迂回着走,才得以出奉,而这间屋的门和那间屋的窗正好相对。坐定之后,山风一阵吹来,堂殿上的铃铎都响了起来。大家相视而惊慌,不知道自身正在什么地方。将近黄昏了,就都睡在山上。

此时正是九月,天空高旷,露水清莹,山间空寂,月光皎洁,仰看星斗都大而光亮,好像正在人头顶上。窗间数十竿竹子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凄厉的声响。竹子间的梅树和棕榈树森然耸立的样子,如同相对而立鬓毛突出的鬼魅。大家又面面相觑惊恐不安而未能人睡。等到天亮,就都离开那里。

之后,还是恍恍惚惚地脑海中浮现出山上的情景,于是追记了这些。后来,我没有再到北山去,然而往往想起这次游山的事。

20.B21.(1)过了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2)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22.①《小石潭记》借景物写感受,含蓄地反映了柳宗元寂寞的处境,凄怆、衰怨的心情。②本文直接抒发患难见知己的可贵并高度赞扬杜甫在穷愁奔走中择胜而居的浩荡豁达胸怀。(意对即可)

20.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B.“一亭树道左”的意思是:道路的左边立着一座亭子。“树”是“立着,树立”的意思,不是“树木”。故选B。

2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洲(水中的陆地)、如(好像)、周(围绕)”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可老(可以安度晚年)、于(对)、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22.《浣花溪记》是明代文学家钟惺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写的一篇游记。文章以简洁清秀的笔调写出了浣花溪所经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之后又大发感想,对诗人杜甫在穷愁中犹能“择胜境而居”的安详胸怀表示赞赏。可结合“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徽服主司城贞子”来分析作答。《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文章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含蓄地抒发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可结合写作背景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来理解分析。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罢了。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平望像一片荠菜。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走尽了桥,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

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惟妙惟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

钟惺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这位老诗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现罢了: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变换服装、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其时为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云开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县长官邀请参加饮宴,官场中人稠杂而浑浊,像石磬那般弯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满四方。将近黄昏时分连忙回家。

23.B24.(1)建筑者最初并不是不想让它长久坚牢,然而后来者却经常会把它荒废弃置。(2)他深思熟虑,故而事半功倍,这种做事的方法很值得后来者效法。25.①两文都赞美滕子京郁郁不得志时,仍能勤政爱民、为民兴利的美好品质。本文还赞赏滕子京:②精明能干,做事的方法值得后来者效法;③同情关怀民生疾苦,为百姓考虑长远利益;④不慕荣利。

2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问其大小之制”的意思是问堤坝的大小规模;“制”是古今异义词,规模。故解析选B。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1)句中,“夫”读fú,句首发语助词,无实义;“而”表转接,然而;“殆废”指荒废弃置。(2)句中,“熟”,仔细,细致;“法”,动词,效法。

2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相同点:《岳阳楼记》中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偃虹堤记》中修建的偃虹堤,都可以看出滕子京虽遭贬谪,但仍能勤政爱民、为民兴利。不同点:从“其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等可以看出,本文还赞美滕子京精明能干,做事深思熟虑,效果是是事半功倍,做事的方法值得后来者效法;从“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等可以看出,本文还赞美滕子京不慕名利,同情关怀民生疾苦,为百姓考虑长远利益。

参考译文:

有位从岳州到滁州来的人,带着书信和图对我说道:“希望能写一篇记文。”我打开书信和地图,见从岳阳门到金鸡堤的右方,有一道隆起的,又高又长,名叫偃虹堤。我问来人此堤是何人所修,客人回答说:“是我岳州郡守滕大人修建的。”我又问修建这道堤坝能带来何种利益,客人回答说:“洞庭湖乃是天下最险要的去处之一,那些需要到岳州办事的人,到州衙十分遥远,往来也很辛苦,又经常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有颠覆沉没的担心。如今到岳州的船只都可以停靠在偃虹堤下,需要到州衙办事的,既便捷又没有危险。”我继续询问此堤的大小规模、用了多少劳力,客人答道:“堤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是自上而下增加二尺,总共用了一万五千五百个劳力,没用一季就建成了。”我又问此堤修建之前是如何谋划的,客人回答说:“州里把这个计划上报给转运司,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视察该计划是否可行,反复了数次,最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最后决定,三司审议后认为可行,这些上级部门一概没有改变我们滕侯的方案。”

大凡考虑百姓利益比较深入的人,在谋划某些事情时都是十分精审的,所以能做到用工少而取得的功效却很大。凭借这道百步之长的堤坝,却可以抵御天下最险恶的风波和无法预料的凶险,惠及了当地百姓。如果堤坝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太守惠及的人事,还能用数字来计算吗事情不怕做不成,只怕时间久了容易损坏。建筑者最初并不是不想让它长久坚牢,然而后来者却经常会把它荒废弃置。如果后来者都能像初建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实惠。这也正是滕太守担心的事,所以想托我写篇记文留给后来者。

滕太守志向远大、才干超群,是当世颇有名声的良吏。他还没能建立丰功伟业,便被迫退下担任了一州太守。由于他深思熟虑,故而事半功倍,这种做事的方法很值得后来者效法,这是我写这篇记文的第一个理由。不贪图眼前的好名声,而是考虑如何让子孙万代都由此获利,告诫后来者不要将它废弃,这是我写这篇记文的第二个理由。岳州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希望有人为滕太守留下一篇记文,这是我写此文的第三个理由。有上述三个理由就不能不写了,于是写下了此篇文字。

26.A27.(1)先生说我攻不下狄城,请让我听听您的道理吧。(2)听了您的号召,(士卒们)没有一个不挥泪振臂,奋勇求战,这就是当初您打败燕国的原因。28.因为田单在攻打狄城的时候,开始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沉溺与安逸享乐之中,没有了忧患意识。后来舍生忘死,身先士卒,鼓舞了士气,所以攻克了狄城。

2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词义。“七里之郭”意为“方圆七里的外城”。“郭”译为“外城”。故选A。

27.本题考查文言句的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要做到逐字逐句。注意:谓,说。下,攻下。说,言论,主张。若,你。所以,……的原因。

2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由“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及,乃援枹鼓之,狄人乃下”可知,田单在攻打狄城的时候,开始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沉溺与安逸享乐之中,没有了忧患意识。后来舍生忘死,身先士卒,鼓舞了士气,所以攻克了狄城。

田单将要进攻狄城,去拜见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进攻狄城,是会攻不下的。”田单说:“我曾以区区即墨五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带领残兵败将,打败了有万乘(战车)的燕国,收复了齐国的失地,为什么进攻狄城,就攻不下呢?”说罢,他登车没有告辞就走了。随后,他带兵进攻狄城,一连三月却没有攻下狄城。

田单听了有些害怕,便去问鲁仲连:“先生说我攻不下狄城,请让我听听您的道理吧。”鲁仲连说:“将军从前在即墨时,坐下去就编织草袋,站起来就舞动铁锹,身先士卒,您号召说:‘勇敢地杀上战场吧,我们祭祀的宗庙就要失去了,我们先祖的魂魄就要丢失了,我们将要回到哪里去呀!’在那时,将军有战死的决心,士卒没有幸存的想法,听了您的号召,(士卒们)没有一个不挥泪振臂,奋勇求战。这就是当初您打败燕国的原因。现在,将军您,东可收纳夜邑封地的租税,西可在淄水之上尽情地欢乐,金光闪闪的宝剑横挎在腰间,驰骋在淄水,渑水之间,只有活着的欢乐,而没有战死的决心。这就是您不能取胜的原因。”

田单说:“我有决死之心,先生您就看着吧!”

第二天,他就激励士气,巡视城防,选择敌人的石头箭弩攻击范围之内的地方擂鼓助威,狄城终于被攻下了。

29.C30.(1)王浚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条款,减轻他们的徭役课税,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

(2)如果孙皓突然死去,吴人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恰当的安排),那么吴国就成强敌了。31.(1)伐吴的理由有三点:①从眼前的有利条件看:孙皓荒淫凶暴,民怨载道,统治者失去了百姓支持。②从未来可能的不利条件看:若吴人更换了贤明的国君,吴国就将变成强敌,难以对抗。③从器械、人员状况看:战船日渐腐朽,自己日渐衰老,不宜拖延。

(2)劝谏方式不同。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是直言进谏。邹忌以小见大,运用类比说理,让齐王自己悟出道理,是委婉劝谏。

29.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句意:不久晋武帝拜王浚为龙骧将军。寻:不久;

B.句意:因功封关内侯。以:因为;

C.句意:此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苦:意动用法,以……为苦;

D.句意:以上三事都背离,伐吴就难以图谋。图:图谋;

故选C。

30.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1)中,重点词有“严(使……严格)、科条(法规条款)、宽(使……宽松)、全(保全)”。“所全活者”即“为其所全活者”,意为“被(他)保全成活的”,被动句式。

句(2)中,重点词有“卒(突然)、更立(更换)、各得其所(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本句是省略句,后三句主语为“吴人”,译时补上。

31.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

第一问:对于伐吴的理由,要紧扣王浚的原话分析。结合“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可知,从眼前的有利条件看,吴人统治者失民心,没有“人和”。结合“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可知,从未来可能的不利条件看,若吴人更换了贤明的国君,吴国就将变成强敌,难以对抗。结合“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可知,从器械、人员状况看,战船日渐腐朽,自己日渐衰老,不宜拖延。

第二问:本文中王浚的劝谏方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劝谏方式不同。王浚力排众议,从敌我两方面的三个条件分析,力主伐吴,直言进谏。而邹忌以小见大,用自己因各种原因得不到真正解析来类比齐王,使齐王明白自己的“蔽甚矣”,是讽谏,即委婉劝谏。

参考译文:

王浚,字士治,是弘农湖人,家中世代为二千石。……后任巴郡太守,此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孩多不愿养育。王浚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条款,减轻他们的徭役课税,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转任广汉太守,实施恩惠仁政,百姓依赖他。等到贼人张弘杀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迁王浚为益州刺史。王浚设下计谋,将张弘等贼人全部杀掉,因功封关内侯。王浚在任,怀柔不同习俗的人,并用威严信用待人,当地各族百姓,多来归附。王浚被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一向知道王浚奇略过人,便密上表章,请仍留王浚于益州。于是复任王浚为益州刺史。

晋武帝谋划灭吴,下诏让王浚修造舟舰,王浚造连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装载二千余人。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来往驰马。又在船头画上鹢首怪兽,以恐吓江神,船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自古未有。王浚在蜀地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满江面,顺流漂下。不久晋武帝拜王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当时朝中大臣对伐吴纷纷议论谏阻,王浚给皇帝上疏说:“臣多次查访研究吴楚的情况,孙皓荒淫凶暴,荆扬一带无论贤愚,没有不怨恨的,观察目前形势,应从速伐吴。今日不伐,形势变化不可预测。如果孙皓突然死去,吴人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则吴国就成了我们的强敌。再者,臣造船已经七年,船日渐腐朽损坏,另外臣年已七十,死期临近。以上三事都背离,伐吴就难以图谋。诚恳希望陛下不要失去良机。”武帝内心同意王浚的意见。

32.A33.(1)译: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奉孝景帝,担任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2)译: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34.正面描写,如文章第一段写司马相如与读书人及游说之士一同居住并完成了著名的《子虚赋》;第二段中司马相如假借《子虚赋》中“子虚”“乌有先生”“吴是公”等三人写成文章,为汉武帝著写《天子游猎赋》,用以规劝皇帝节俭;第三段,司马相如口吃,却善于写文章等。侧面描写,如第二段中汉武帝读《子虚赋》的惊喜、读《天子游猎赋》的高兴,第四段得到有关封禅之事的相关书籍的惊异反应;第四段天子派所忠去取司马相如全部书籍时,相如妻子告之所作之书皆时时被取走等。

32.A.相如见而说之: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他们)。说:通“悦”,高兴、喜欢。

故选A。

3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下面重点词语的意思:

(1)以:凭借;赀:财产、财富;为:成为;事:侍奉;为:做、担任;好:爱好。

(2)为:写;卷书一:一卷书;求书:求取书卷;奏之:献上它。

3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使用。文章的主要手法是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司马相如文学才华的。

从第1自然段“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可知,司马相如完成“子虚之赋”,直接正面表现了他的才华。从第2自然段“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以此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可知,他为汉武汉写《子虚赋》,并向他“明天子之义”,可见他文思敏捷,很有才华;再从第3段“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可知,文段用“善著书”直接表现司马相如的文学才华。以上这些是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第2段中“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用汉武帝的评价和读《子虚赋》的惊喜,间接表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写得非常好;第2段中“奏之天子,天子大说”可知,文章用汉武汉读《天子游猎赋》的高兴神情,侧面表现了文章言辞好,道理佳,深得皇帝认同。第4段从天子评说“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可知,天子非常重视司马相如作品,侧面烘托其作价值之高。

参考译文: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蜀郡人杨得意担任狗监,侍奉汉武帝。一天,武帝读《子虚赋》,认为写得好,说:“我偏偏不能与这个同时。”杨得意说:“我的同乡人司马相如自称,是他写了这篇赋。”武帝很惊喜,就召来相如询问。相如说:“有这件事。但是,这赋只写诸侯之事,不值得看。请让我写篇天子游猎赋,赋写成后就进献皇上。”武帝答应了,并命令尚书给他笔和木简。相如用“子虚”这虚构的言辞,是为了陈述楚国之美;“乌有先生”就是哪有此事,以此为齐国驳难楚国;“无是公”就是没有此人,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所以假借这三个人写成文章,用以推演天子和诸侯的苑囿美盛情景。赋的最后一章主旨归结到节俭上去,借以规劝皇帝。把赋进献天子后,天子特别高兴。

相如口吃,却善于写文章。他经常患消渴病。他同卓文君结婚后,很有钱。他担任官职,不曾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参与商讨国家大事,而借病在家闲呆着,不追慕官爵。

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对之感到惊异。

35.B36.(1)(他)曾经在太学写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

(2)你不求做官,但我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冤枉我呢?37.长期隐居山林,40岁才到京城;诗中语句不为帝王所喜:率性而为,不喜约束。

35.B.错误,句意:孟浩然拜了两次。再,两次。故选B。

3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①尝,曾经;赋,写;一座,满座;嗟,赞叹。

②仕,做官;未尝,不曾;奈何,为什么;诬,冤枉。

3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抓住“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不才明主弃”“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的理解,可得知他仕途坎坷的原因:长期隐居山林,40岁才到京城;所写诗句不为帝王所喜:率性而为,不喜约束。

参考译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年轻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写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赞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入自己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把实情告诉了唐玄宗,皇帝高兴地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拜了两次,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可我也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冤枉我?”于是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要把他推荐给朝廷。适逢他的老朋友来了,一起畅饮,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告辞走了,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去世。

38.B39.(1)于是暗自感叹,认为如果不是贪图利益和身不由己的人,谁愿意到这里来呢?

(2)考虑到我确没有空闲的时间,而“舫”是一种休憩娱乐的船,姑且用来命名我的斋室,为什么说不合适呢?40.本文以舟名斋,借题发挥,追忆被贬之事,警醒自己要居安思危,渴望日后能东山再起,有所作为。《梦中作》一诗表述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38.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B。“穴其上以为明”的意思是:就在顶部凿洞开窗,使屋子明亮起来。穴:名词用如动词,凿洞,挖洞;不是“山洞”。故选B。

39.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窃(暗地里)、以(认为)、非(不是)、不得已(身不由己)、孰(谁)、是(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顾(顾念,考虑)、诚(确实,实在)、暇(闲暇,空闲)、嬉(嬉戏)、姑(姑且)、奚(为什么)、不宜(不合适)”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0.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本文抓住“以舟名斋”这个中心主题,先从《周易》说起,用渡河比喻处境危难,用船来摆渡,比喻自己从政治漩涡中摆脱出来,从汴水出发,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