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2 20 33 43 53 54附图附件附件1三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迁改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附件2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申请出具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迁改工程项目规划意见附件3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迁改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附件4项目“三线一单”综合查询报告书附件5监测报告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3项目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保护目标图附图5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6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局部图附图7项目地块权属信息示意图附图8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总图附图9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10项目与海南省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叠图附图11项目与三亚市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叠图附图12三亚市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图附图13三亚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14项目用地范围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三线三区版)叠图附图15项目现状图建设项目名称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迁改工程项目项目代码2305-460200-04-01-958305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迎宾路中段处,南丁岭西南侧地理坐标①新建排洪涵起点经度:109度32分33.273秒,纬度:18度17分34.132秒终点经度:109度32分14.169秒,纬度:18度17分26.228秒②现状排洪沟疏浚起点经度:109度32分12.784秒,纬度:18度17分26.436秒终点经度:109度32分3.770秒,纬度:18度17分26.393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一、水利”第127项“防洪除涝工程”中的“其他(小型沟渠的护坡除外;城镇排涝河流水闸、排涝泵站除外)2/长度(km)新建排洪沟:用地面积3325.0m2/长度0.832km;现状排洪沟疏浚:施工占地面积5084.4m2/长度0.272km。13500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三发改投〔2023〕149号总投资(万元)1649.89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比(%)0.7施工工期4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规划名称:《三亚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1-2025年)》审查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审查文件及文号: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1-2025)》的通知(三府〔2022〕240号)—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项目与《三亚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1-2025年)》相符性分析根据《三亚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1-2025年)》中“第六节河道管护与治理水平全面见效”:截止“十三五”末已批复划定宁远河、藤桥河、大茅水等11条河流13个河段的河道治导线,有序实施分段控制引导与管理;河道整治有序推进,陆续开展宁远河、亚龙溪、冲会河、漳波河等河道综合整治,龙潭河等3条河生态修复,海坡内河水系连通工程,藤桥西河生态补水工程,三亚西河、大兵河等4条河堤防工程建设以及半岭水、三亚内河、大茅水、槟郎河、亚龙溪等8条河流清障、清淤工作,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明显,河流水环境质量、河岸景观面貌、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现状排沟行洪断面窄小,防洪能力较低,现状排沟排入三亚东河,但现状排沟无法满足排沟需求,导致山洪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内涝。因此,本项目通过对上段排洪沟进行迁改,新建一段排洪沟,并对下段现状排洪沟进行清淤,本项目排洪沟最终流入半岭水(三亚东河),在改善该区域排洪行洪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半岭水的河道行洪能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与《三亚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1-2025年)》相符。其他符合性分析1、项目于《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的相符性分析根据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关于申请出具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迁改工程项目规划意见的复函》(三自然资市政〔2023〕191号附件2)及《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局部图》(附图6),项目排洪沟迁改段规划用地性质为园地、Ⅳ级保护林地、自然保留地及公路用地。现状排洪沟疏浚段规划用地性质为一般耕地及城镇建设用地,清淤段仅清淤,不会改变其用地性质。本项目各个建设内容及其用地相符性见表1-1。表1-1各建设工程用地类型序号工程类别工程用地性质符合性备注1排洪沟迁改段新建一排洪沟园地、Ⅳ级保护林留地及公路用地整段采用箱埋于地下,不改变其表面用地性质/2现状排洪基本农田仅涉及河道根据海南省国土空间排洪沟疏浚段沟清淤疏浚,不涉及建构筑物施变用地性质。基础信息平台查询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三区三线版)详用地并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本项目清淤段与用地规划相符。图1-1项目用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三区三线版)叠图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善城市排洪,应按程序推进。项目采取地埋方式敷设箱涵,不涉及新增用地,无需办理用地预审,建成后应及时恢复原场地地貌,涉及现状水田不得破坏耕作层。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排洪涵和现状排洪沟疏浚。其中新建排洪涵起点从迎宾路中段三亚小院门口处现有公路涵,沿迎宾路及学院路旁敷设,终点至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共修建排洪涵长为831.5m(含倒虹吸49m长);现状排洪沟疏浚起点从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至三亚东河堤岸,共疏浚长度约272m,同步在出口汇入三亚东河堤岸处修建1座穿堤涵及进水池。同时本项目山洪标准取5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15.2m3/s。本项目应按资规局复函要求,在施工期间做好安全组织工作,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地埋箱涵探明地下已有管线位置后再进行施工,敷设需满足与其他管线机建构筑物的有关净距和最小覆土深度要求,注意避让已有管线,避免盲目施工造成其他管线损坏。涉及沿线单位的用地、绿化等问题需与有关单位协调。同时项目建设需按程序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满足上述要求后,项目符合《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2、项目与《海南省“十四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南省“十四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其规划目标为重要河流和主要城区基本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增强。三亚城市重点区域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主要城镇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进一步完善堤闸结合的防潮工程体系,提高沿海地区抗御风暴潮能力。完成城市建成区易涝积水点整治,缓解易涝点积水现象。规划主要任务为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内涝治理全过程,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着力恢复城区河流水系的自然调蓄能力,完善联排联调工作机制,逐步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排洪涵和现状排洪沟疏浚,共修建排洪涵长为831.5m(含倒虹吸49m长),现状排洪沟疏浚长度约272m,同步在出口汇入三亚河堤岸处修建1座穿堤涵及进水池。同时本项目山洪标准取5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15.2m3/s。项目建成后将使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涝能力得到提升,解决该区域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十四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1年修改版)》相符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修改版)》,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二、水利,9、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和14、灌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海南省产业准入限制禁止目录(2019年版)》的相符性分析《目录》指出,通过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的发展。本项目为防洪治涝工程建设项目,不属于《海南省产业准入限制禁止目录(2019年版)》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产业政策。4、项目与“六水共治”的相符性分析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海南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6项工作。其中“排涝水”指出,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内涝治理全过程,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着力消除易淹易涝片区,着力恢复河流水系的自然调蓄能力,着力畅通城市排涝通道,逐步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增强城市韧性。“防洪水”指出强化流域统筹、疏堵并举,推进重点河流防洪防潮整治,完善堤防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加快沿海市县生态海堤建设,完善堤闸结合的防潮工程体系,提高沿海地区抗御风暴潮能力中部市县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监测预警,落实群测群防措施强化省内水库联合调度,对一些病险水库水闸,要加大除险加固力度,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农村低洼易涝地区开展水网建设和河渠疏浚。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现状排沟行洪断面窄小,防洪能力较低,现状排沟排入三亚东河,但现状排沟无法满足排沟需求,导致山洪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内涝。因此本项目对该排洪沟进行排洪沟迁改和现状排洪沟疏浚。其中迁改的排洪涵起点从迎宾路中段三亚小院门口处现有公路涵,沿迎宾路及学院路旁敷设,终点至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共修建排洪涵长为831.5m(含倒虹吸49m长现状排洪沟疏浚起点从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至三亚东河堤岸,共疏浚长度约272m,同步在出口汇入三亚河堤岸处修建1座穿堤涵及进水池。通过本项目建设使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涝能力得到提升,解决该区域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六水共治”要求。5、项目施工临时用地与《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施工临时用地使用三亚市迎宾路中段学校(三亚市迎宾路小学、三亚市第九中学)用地,该学校并未开始施工,现状为空地,可作为临时施工用地使用。临时施工用地包括施工仓库、施工工棚、材料堆场、弃土堆场、施工设备停放及移动厕所等。项目办公场及员工住宿所拟租借周边居民房,不设置在临时施工用地内,项目临时施工用地位置见附图3。根据《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局部图》(附图6),本项目临时施工用地的用地性质为“城镇建设用地”(见图1-2),可作为临时施工用地使用,项目使用完成后需将该用地进行恢复,因此本项目施工临时用地与《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相符。临时施工用地图1-2临时施工用地与《三亚市总体规划》叠图6、项目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根据《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琼办发〔2021〕7号)和《关于三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经过项目与《海南省陆域管控单元分布图》(附图10)及《三亚市陆域管控单元分布图》(附图11)叠图,可知本项目红线位于重点管控单元。本项目与海南省及三亚市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符性分析见表1-1。表1-1项目与“三线一单”生态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海南省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况乐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收集处理率,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净施工过程中布置三亚市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况区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段排涝能力得到(1)生态保护红线(/index.html#)—生态保护红线(三区三线版生态保护红线一般控制区位于本项目西侧70m,项目用地红线与海南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一般控制区位置关系见图1-3。本项目用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但在施工期间,由于需要建设排放口需设置临时施工围堰,在围堰建设及拆除的时候会扰动水流,使得水中悬浮物增加,从而影响生态保护红线。但临时施工围堰不会占用到生态保护红线,同时围堰建设及拆除时间都较短,施工结束后影响也会随之停止,项目建设不会对生态保护红线造成永久影响。符合生态红线要求。图1-3项目与生态红线关系图(2)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属于防洪治涝工程,项目运营期无废气、噪声、废水产生,固体废物合理处置;施工期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垃圾、土石方和植被破坏,由于项目施工期短,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减小,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能维持环境功能区质量现状。(3)资源利用上限—7—项目建设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施工用水取用市政园林用水,施工用电采用自发电(柴油发电机发电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本项目未在《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范围。综上所述,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7、项目与《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相符性分析经登录“海南省三线一单成果发布系统”查询,项目选址及周边缓冲区涉及的陆域综合管控单元为“三亚市吉阳区重点管控单元2(ZH46020320002)”、“三亚市吉阳区优先保护单元4(ZH46020310004)”及“三亚市吉阳区重点管控单元3(ZH46020320003)ℽ,经对比分析《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中对各管控单元的具体管控要求(详见附件4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2021年版)》。具体管控要求及分析结果见表表1-2项目与海南省“三线一单”分析一览表(摘录)管控纬度要素符合情况空间布局约束水环境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砍伐和其他破坏饮用水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及其他植被的行规定的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本项目为排洪沟目施工期间禁止向排洪沟及三亚倒垃圾及其他废产生的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均不项目建设不会对符合1.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本项目为排洪沟并不涉及排污口符合2.现有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控区空间布局约束水环境项目施工期间禁止向排洪沟及三倾倒垃圾及其他期会设置移动卫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不外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水环境符合燃区空间布局约束自然资源使用柴油发电机在气缸内完全燃柴油及经常检查与更换柴油滤芯发电机使用时产符合符合空间布大气环“两高”行业项目。不新增高污本项目不涉及上符合—9—局约束境污染物排放管控大气环境应实施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本项目施工期主地进行洒水降尘要加盖帆布遮盖或使用密闭运输前用水将车厢和环境风险防控大气环境符合空间布生态空本项目用地红线不涉及生态保护符合—10—局约束间本项目红线不位符合空间布局约束大气环境本项目为排洪沟施工结束后污染符合—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迎宾路中段。新建排洪涵起点从迎宾路中段三亚小院门口处现有公路涵,沿迎宾路及学院路旁敷设(起点经度:109度32分33.273秒,纬度:18度17分34.132秒),终点至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终点经度:109度32分14.169秒,纬度:18度17分26.228秒)。秒)从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至三亚东河堤岸(终点经度:109度32分3.770秒,纬度:18度17分26.393秒)。项目详细红线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一、项目组成及规模现状横穿迎宾路中段沿三亚小院旁边横穿三亚市迎宾路中段学校(规划建设)及学院路延伸路段排入三亚河的排洪沟上游部分已被规划建设占用,同时下游部分现状该排洪沟已被土掩埋阻断,导致排洪水不通畅,该排洪沟主要排放南丁岭西南侧山洪水,暴雨期间不能及时排放山洪水,造成区域内涝严重,直接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项目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拟将现状排洪沟上游部分进行迁改,下游部分则进行疏浚。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排洪涵和现状排洪沟疏浚。其中新建排洪涵起点从迎宾路中段三亚小院门口处现有公路涵,沿迎宾路及学院路旁敷设,终点至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共修建排洪涵长为831.5m(含倒虹吸49m长);现状排洪沟疏浚起点从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至三亚河堤岸,共疏浚长度约272m,同步在出口汇入三亚河堤岸处修建1座穿堤涵及进水池。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649.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09万元,占总投资的0.7%,具体建设内容见表2-1。表2-1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表工程名称主体工程),拟对现状排洪沟下游学院路公路涵至出口三亚河段(—12—构筑物工程倒虹吸拟在排洪涵段下游部分(桩号排0+697~0检修井倒虹吸前后两端各配备一个检修井,两个检修井长×宽×高尺寸均为穿堤涵进水池),公用工程环保工程施工期:①生产废水:施工废水由简易废水收集和处期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②生活施工期:在施工区域设置围挡,并定期洒水降尘;运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冲洗轮胎;施工期:在高噪声周围和部分施工场界设置隔声屏,运输路线避开居民施工期:施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土石方及时回填,当地指定地点堆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红线,各施工单位要在进场前面积,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积;施工结束后及时实施水复工程;主体工程结束后,拆除临时设置,恢复原样,施工场地设置编织袋挡土墙、防风抑尘网临时覆盖堆临时工程),但车辆可在学院路停靠,施工便利。新建排洪沟南二、项目主要工程量项目主要工程量见表2-2。表2-2项目主要工程量12123m3/s1m2m1座12座13座14座1总平面及现场布置一、工程布局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排洪涵和现状排洪沟疏浚。其中新建排洪涵起点从迎宾路中段三亚小院门口处现有公路涵,沿迎宾路及学院路旁敷设,终点至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共修建排洪涵长为831.5m(含倒虹吸49m长);现状排洪沟疏浚起点从横穿学院路段现有公路涵处至三亚河堤岸,共疏浚长度约272m,同步在出口汇入三亚河堤岸处修建1座穿堤涵及1座进水池。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二、施工布置1、临时施工用地和生活设施的布置本项目在项目用地外,新建排洪沟尾部空地设一临时施工用地,占地面积为13500m2,临时施工用地内设置施工仓库(占地380m2)、施工工棚(占地380m2)、材料堆场(占地3000m2)、弃土堆场(占地6000m2)、施工设备停放及移动厕所等。项目办公场及员工住宿所拟租借周边居民房,不在设置在临时施工用地内。2、临时堆场及临时施工通道临时施工用地内设置弃土堆场(占地6000m2),本项目排洪沟主要对雨水进行引流排放,整段排洪沟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现象,疏浚物主要为雨水冲刷下来的泥沙,现场调查过程中,并未有异味,疏浚物疏浚物上岸后晾晒2-3天,及时运往三亚市指定弃渣场处置。新建排洪沟南侧(即远离迎宾路及学院路侧)临时建设一施工便道,长度为830m,宽度为3.5m,采用20cm厚石渣路面推平压实;排洪沟清淤段北侧临时建设一施工便道,长度为272m,宽度为3.5m,采用20cm厚石渣路面推平压实。项目施工布置图见附图3。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本项目属非污染类型项目,其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在施工期。施工期将对建设区域的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工艺流程详见图2-1及图2-2。(1)新建排洪沟工艺流程图2-1新建排洪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2)排洪沟清淤工艺流程图2-2排洪沟清淤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2、施工期产污节点简述(1)废水结合项目特点及施工工艺,本项目施工期的废水污染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施工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石油类等。②排沟开挖、围堰修筑等施工活动产生的基坑排水,主要污染物为SS。③临时施工生活区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等。(2)废气①施工机械作业中燃油排放的烟气。②临时堆土场等泥砂堆放场地产生的扬尘。③施工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3)噪声①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等噪声影响。②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4)固体废物①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②其它废物(树枝、草根、石块等)、建筑垃圾。(5)生态①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占地,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②地表扰动,土质松散,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③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影响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服务功能的行为,包括施工期向水体排放施工废水、倾倒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等行为。二、施工工艺流程简述(1)新建排洪沟工艺简述①路面拆除将新建排洪沟用地红线上的沥青、混凝土及花岗岩路面进行拆除。②淤泥开挖及清运在施工前,需对涵洞内的淤泥进行开挖清运,保证后续施工有效进行。采用挖掘机进行围堰疏淘的机械方式,清理出的泥沙沿道路两侧进行堆放,经沉淀后,退水流入河道内。待清理出的淤泥运往临时推土场,不得随意丢弃。③基础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根据不同土质放坡开挖,同时考虑基础立模板、基坑排水需要,各边基底尺寸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比设计增宽0.5~1.0m,弃土堆坡离基坑上口边缘不小于1.0m,以免引起坑壁坍塌,同时考虑好材料进出道路,避免弃土堵塞。基坑开挖过程中及结构施工中,均应进行临时施工排水,坑内配备污水泵向外排水,保证基地不被水浸泡。基地排水工作要一直延续到回填结束。排洪沟施工后沟槽不得长期停置,应及时回填以保证沟槽回填质量。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请设计人员、监理、业主现场验槽,确保排洪沟基础达到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骤。④混凝土浇筑本项目混凝土为商品硂,浇筑采用泵送入模。排洪沟现浇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以下事项:1)清理模板内的杂物;修补嵌填模板缝隙,加固好模板支撑;2)钢筋模板办理隐检,并在模板上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3)搭设好必要的进入基坑的脚手马道和浇筑脚手平台。4)混凝土浇筑自由下落高度不宜超过2m。5)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30s为宜,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⑤硂浇筑养护本项目采用商品砼,不在现场搅拌。砼浇筑前须检查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是否稳固可靠,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浇筑砼。浇筑时,必须派专人经常检查模板支架脚手架等是否有松动现象,发现后及时纠正或补救。砼浇筑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保证砼不发生离析,超过2m,应采用串筒溜槽等设施滑落砼,底部砼堆积高度不得超过2m。砼应按一定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顺序方向分层浇筑,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上层浇筑。墙身砼浇筑可按沉降缝间隔分段浇筑,为保证沉降缝两侧受压均匀沉降缝顺直,墙身砼浇筑应两侧同时进行,并随时检查沉降缝加固情况。箱涵浇筑需二次进行,第一次浇筑砼,自箱涵底板至墙身30cm处,第二次浇筑砼,侧板与顶板一次连续施工。第二次浇筑的接缝处应保证有良好的衔接面,衔接面粗糙、干净并不得有堆落的砼、砂浆等。施工后及时覆盖,予以保湿,夏季严防烈日暴晒。洒水养护时保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侧模的拆除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或在破强度超过2.5MPa时,方可拆模。承重的模板应在砼强度能承受其本身重力及其他叠加荷载时,一般在强度达到80%以上时,方可拆除支架及模板。砼浇筑时宜加适量早强剂,争取尽早拆模。⑥放置箱涵箱涵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节点部位的施工。施工缝施工前应凿毛处理,去除松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刷一道高一标号的素水泥浆,然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临河侧的施工缝处理时应在上一道工序施工时埋设止水钢板,止水钢板规格-3×300,施工时应注意止水钢板应埋入上层工序中15cm,且止水钢板的中心线距离底板应≥30cm。变形缝的施工应在本段箱涵施工时进行橡胶止水带的预埋,埋设前要检查橡胶止水带的完整性,接口位置是否严密达到设计要求。埋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止水带的位置、牢固,施工过程重要派专人进行看护,防止发生移动、破坏。变形缝处在施工时应注意配置加强钢筋。⑦土方回填排洪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采用砂石土回填,回填的土方采用原土,回填前先清除槽底积水及杂物,沟槽两侧同步人工回填高差不超过0.3m,小工作面的土方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回填土密实度达96%以上。回填时,按基坑的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分层厚度小于0.3m。沟槽内不得回填淤泥质土或含有机物的大块状物。⑧临时施工便道施工便道采用石渣铺设,与排沟建设同步进行,石渣推平夯实后为20cm厚的路面,宽度为3.5m,长度为830m。道路与项目区现状道路相结合,先开始与施工布置有关的道路。⑨“三场”设置施工“三场”设置在靠近施工作业面的平坦位置。(2)排洪沟清淤工艺流程①清障对疏浚区域进行整体灌木清表,清理出来的植被由卡车运至临时堆土场堆放。②临时施工便道施工便道采用石渣铺设,石渣推平夯实后为20cm厚的路面,宽度为3.5m,长度为272m。③设置施工围堰按照淤积河道自上而下方式进行,河床底高程与宽度保持与上下游河道良好顺接,在基本保持原有河势不变的基础上,对河道边滩、河底泥沙进行清除开挖。疏浚比降为1/270,底宽为2.3m,边坡为1:1.5,待清理出的淤泥脱水后运往临时推土场,不得随意丢弃。④清除淤泥按照淤积河道自上而下方式进行,河床底高程与宽度保持与上下游河道良好顺接,在基本保持原有河势不变的基础上,对河道边滩、河底泥沙进行清除开挖。疏浚比降为1/270,底宽为2.3m,边坡为1:1.5,待清理出的淤泥脱水后运往临时推...土场,不得随意丢弃。...⑤排洪口建设拟在终点三亚河堤岸处设穿堤涵1座,为钢筋砼箱涵。涵长约21m,净宽为3m,净高为2m,底板厚为40cm顶板厚为40cm,侧墙厚为40cm,加腋尺寸30cm,出口设置一座拍门。⑥围堰拆除建设完毕后拆除围堰,拆除的围堰运至临时堆土场,不得随意丢弃。三、建设周期工程施工人员平均人数20人,每天工作8小时,本项目拟于2023年9月开工,四、土石方平衡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建设过程中土石方来源主要是沟渠开挖和表土剥离。本项目总挖方量为45440.77m2,填方16271.50m2,弃方29170.01m2,开挖淤泥量为643.5m2。沟渠开挖产生的建筑垃圾委托专业公司负责外运至当地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处置,其余可回填土方堆放在施工区临时堆土场合理存放,待施工回填利用,不得乱堆影响环境。剥离表土应在临时堆土场划定专门区域单独保存以备后期复垦,弃方及时运至当地指定地点堆放。项目土方平衡见表2-3。表2-3项目土石方平衡表123456其他无—19—生态环境现状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情况1、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2013年12月),海南省主体功能区类型按开发方式可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重点开发区域、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和海南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又分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本项目位于三亚市吉阳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项目位置与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分总图叠图见附图9。该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较大的发展潜力。其中该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为:完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保护生态环境。事先做好生态环境、基本农田、南繁制育种基地、城市“菜篮子”建设基地等保护规划,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努力提高环境质量。本项目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场地进行绿化恢复,采取施工围堰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同时本项目为防洪治涝工程,项目建设能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涝能力得到提升,解决该区域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项目正常运营期无废气、噪声、废水、固废产生,因此本项目符合《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要求。2、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的生态功能区划为“I-3-2三亚旅游与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海岸侵蚀、海岸带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人工化;生态环境敏感性为地质灾害、洪涝、风暴潮;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带防护、社会生产功能;产业发展方向为滨海旅游业、房地产业、海港航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本项目与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图叠图见附图9。本项目为防洪治涝工程,运营期无废气、噪声、废水、固废产生,仅在施工期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垃圾、土石方和植被破坏,由于项目施工期短,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止措施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减小,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其选址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有限,项目建设能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涝能力得到提升,解决该区域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海南生态功能区划》是相符的。二、生态环境现状1、项目影响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5),项目排洪沟迁改段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交通服务场站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其他园地及水田。本项目清淤段现状为明渠。项目土地利用情况见表3-1。表3-1项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2、项目陆域区域植被类型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工程范围及两侧200m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建筑物和空地,植被主要以人工植被和水田为主。详见图3-1。图3-1项目两侧200m范围内现状图本次植被现状调查引用《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系统调查和研究项目—三亚河流域植物多样性监测报告》(北京森旺林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8)中三亚东河流域的调查数据,往年历史调查资料引用《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植物资源调查报告》(天泽(北京)湿地保护技术研究院,2018.06)中六罗水流域的调查数据。调查显示,三亚东河流域植物群落主要为蕹菜群落,流域并未分布濒危植物。植物群落分布见图3-2,流域珍稀濒危植物的空间分布见图3-3。图3-2三亚河流域植物群落分布图图3-3三亚河流域珍稀濒危植物的空间分布3、项目区域陆生动物类型(1)鸟类本次鸟类现状调查引用《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系统调查和研究项目—三亚河流域鸟类监测报告》(北京森旺林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8)中三亚东河流域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三亚河全域鸟类优势种为牛背鹭(Bubulcusibis)、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常见种为小白腰雨燕(Apusnipalensis)、白鹭(Egrettagarzetta)、暗绿绣眼鸟(Zosteropsjaponicus)、家燕(Hirundorustica)、黄腹花蜜鸟(Cinnyrisjugularis)、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鹊鸲(Copsychussaularis)、斑文鸟(Lonchurapunctulata)、麻雀(Passermontanus)、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大白鹭(Ardeaalba)、灰燕鵙(Artamusfuscus)、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棕背伯劳(Laniuschloropus)、白胸苦恶鸟(Amaurornisphoenicurus)。三亚河流域主要保护动物位置见图3-4。(2)兽类本次兽类现状调查引用《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系统调查和研究项目—三亚河流域兽类监测报告》(北京森旺林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8)中三亚东河流域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三亚东河流域中的城市区域流域兽类主要为倭花鼠、赤腹松鼠、褐家鼠。三亚河流域主要保护动物位置见图3-4。(3)两栖爬行类本次两栖爬行类现状调查引用《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系统调查和研究项目—三亚河流域两栖爬行类监测报告》(北京森旺林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8)中的调查数据结果。本项目位于迎宾路中段,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市区河流公园物种组成简单,监测记录均为分布广泛物种,如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泽陆蛙Ranalimnocharis、沼水蛙、饰纹姬蛙Microhylaornata、花姬蛙Microhylapulchra、南滑蜥Scincellareevesii、锯尾蜥虎Hemidactylusgarnotii、中国壁虎Gekkochinensis等。本项目位置主要的爬行类保护动物为虎纹蛙、灰鼠蛇。三亚河流域主要保护动物位置见图3-4。图3-4三亚河流域主要保护动物位置图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依据评价所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气象资料等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质量、代表性等因素,选择近3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1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本项目选取2022年为评价基准年,采用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2年三亚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公报数据:2022年,三亚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为15~95。2022年三亚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共365天,其中,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属一级(优)的天数共309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84.7%,属二级(良)的天数共56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15.3%。三亚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年平均浓度见表3-1。表3-1三亚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全市(μg/m3)3NO26PM10PM2.5度4(mg/m3)(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修改单,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25—四、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迁改后的排洪沟最终排入三亚东河,根据三亚市水功能区划(附图12),三亚东河水质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三亚东河有一省控断面,具体位置见图3-5。根据《三亚市环境质量月报》(2023年7月2023年7月全市6个省控断面进行监测,监测可知半岭水(三亚东河)海螺村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因此,项目周边地表水环境现状良好。项目红线半岭水海螺村断面三亚东河图3-5地表水监测断面图五、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三亚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13),本项目位于声环境2类区,新建迁改排洪沟起点与迎宾路相距8m,迎宾路为城市主干道,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城市主干道35m±5m处执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因此新建迁改排洪沟起点处(即6#)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其余项目用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对项目所涉及区域周边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实测,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噪声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时段监测值Leq主要声源监测结果2023年9昼间49生活噪声达标109.5392388°,N:18.2882826°)夜间45生活噪声达标2023年9昼间50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6生活噪声达标2#18.2885287°2023年9昼间51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8生活噪声达标2023年9昼间50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5生活噪声达标3#18.2886492°2023年9昼间53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4生活噪声达标2023年9昼间53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6生活噪声达标4#18.293067°2023年9昼间54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2生活噪声达标2023年9昼间55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2生活噪声达标5#18.292517°2023年9昼间54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2生活噪声达标2023年9昼间54生活噪声达标夜间41生活噪声达标6#18.292827°2023年9昼间65交通噪声达标夜间52交通噪声达标2023年9昼间64交通噪声达标夜间52交通噪声达标根据表3-2,可知项目新建迁改排洪沟起点处(迎宾路南侧40m范围内)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其余监测点位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现状声环境现状良好。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现状主要环境问题为:横穿迎宾路中段沿三亚小院旁边横穿学校(规划建设)及学院路延伸路段排入三亚河的排洪沟上游部分已被规划建设占用,同时下游部分现状该排洪沟已被土掩埋阻断,导致排洪水不通畅,该排洪沟主要排放南丁岭西南侧山洪题水,暴雨期间不能及时排放山洪水,造成区域内涝严重,直接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用地不涉及生态红线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本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3。保护目标图详见附图4。表3-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距离声环境心段场段段段大气环境段侧期段侧府段侧岸段1段段所段商住混合区2段侧段侧段心段场段段侧段段3段侧段生态环境境段————水段——段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要求执段段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要求执段线段——段坏评价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3-4。 表3-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粒径小于等于2、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三亚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13),本项目位于声环境2类区,新建迁改排洪沟起点与迎宾路相距8m,迎宾路为城市主干道,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城市主干道35m±5m处执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因此新建迁改排洪沟起点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其余项目用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现状学院路并未开通,故学院路两侧35m±5m处仍为声环境2类区。具体标准限值见表3-5。表3-5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单位:dB(A)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排洪沟排入三亚东河,三亚东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3-6。表3-6地表水质量标准(摘录)单位:mg/L(标注除外)二、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废气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废气和施工扬尘等,属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3-7。非道路移动机械执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36886—2018)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标准限值要求,参见表3-8、3-9。表3-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限值(摘录)表3-8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1111表3-9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NOx-------2、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3-10。表3-1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3、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其他无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临时占地情况项目临时施工用地占地面积为13500m2,同时在新建排洪沟南侧(即远离迎宾路及学院路侧)临时建设一施工便道,长度为830m,宽度为3.5m,采用20cm厚石渣路面推平压实;在排洪沟清淤段北侧临时建设一施工便道,长度为272m,宽度为3.5m,采用20cm厚石渣路面推平压实。施工临时用地现状为空地,可作为临时施工用地使用。临时施工用地包括施工仓库、施工工棚、材料堆场、弃渣场、施工设备停放及移动厕所等。(2)施工导致的生物量损失本项目共分为两段,一段为新建排洪沟迁改段,该段排洪沟沿线主要为空地或混凝土人行道路面,并无植被。本项目另一端为清淤段,该段清淤前会将周边灌木清理,清理的面积为5084.4m2,其生物量约为1.0-2.0kg/m2,此处以2.00kg/m2计,由此计算可得本项目施工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约为1.02t。待施工完成后,对区域生态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3)对动物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项目周边已无大型动物出现,仅有少量的两栖类动物、爬行响动物和鼠类动物,以及一些鸟类,主要的保护动物为虎纹蛙、灰鼠蛇,均为自主迁徙能力较强的物种。项目作业时,一些敏感的鸟类会因施工而躲避开项目区,作业结束后,沿线动物将陆续返回。另外,项目区内的动物都是当地普通常见的种类,不会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变化,仍可维持现状,工程实施不会使动物种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项目建设对评价范围内的沿线动物影响不大。(4)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通过对未施工区域现场调查,本项目施工建设陆域范围内未发现涉及珍稀和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林木高大古老的特有类型,亦未发现涉及有重要野生动物或鸟类集中栖息繁殖等敏感生境,分布在本项目施工陆域范围内的动植物均是地域性的常见和广布物种。由此,项目的建设对陆域范围的小面积临时占用不会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其影响程度可以接受。1.2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在项目建设中,土地平整、植被清除,扰动和破坏了原地貌,将可能加剧施工区内的水土流失,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水土保持措施,将对施工区土壤与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工程施工损坏原地表土壤覆盖物,降低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加剧施工区内水土流失,土壤营养成分流失、肥力下降和生产力降低。(2)加剧水土流失,由于本工程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地貌状态和自然侵蚀状态下的水文网络系统,植被受到破坏,极易诱发水土流失;同时施工裸露地面面积增加,扰动了原土层,为面蚀、细沟侵蚀等土壤侵蚀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3)破坏视觉形象和区域景观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裸露地面等的出现将与自然景观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影响景观环境。项目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见表4-1。表4-1施工期分区水土流失量积预测值流失预测失背景流失区5——————51——————84表4-2自然恢复期各分区水土流失量积流失预测流失1区1——————本项目使用的临时施工用地为三亚市迎宾路中段学校(三亚市迎宾路小学、三亚市第九中学)项目用地的一部分,项目使用完后需要在该用地上建设学校(临时施工用地见附图3因此临时施工用地在自然恢复期内不再计算。通过表4-1、—34—4-2可知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50.398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7.294t;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4.668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1.076t。因此项目水土流失总量为55.066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8.370t。1.3、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临时堆土场使用场地周边用地,该用地现状为空地。项目周边已无大型动物出现,仅有少量的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和鼠类动物,以及一些鸟类,植物主要为草地以及少量树木,不存在国家级或省级保护动植物。2、施工期洪涝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现状排洪沟目前排入三亚东河排口已截停,项目施工完成后再开通排放口。由于海南岛多台风暴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发生过程及其前后几天也作为禁止疏浚期,施工期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到极端天气应停止施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本项目施工围堰使用年限小于1.5年,建筑物等级为5级,相应的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应取5年一遇。同时疏浚后,洪水经过工程排洪沟时流态趋于稳定,流速较疏浚前有所减少,疏浚后排洪沟过流能力增加,有效的减少洪水淹没区。因此,只要施工单位做好本报告及防洪评价提出的措施,施工期洪涝风险较小。3、临时用地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在项目用地外,新建排洪沟尾部空地设一临时施工用地,占地面积为材料堆场(占地3000m2)、弃土堆场(占地6000m2)、施工设备停放及移动厕所等。以上用地均不占用居民用地,没有迁安任务。同时在新建排洪沟南侧(即远离迎宾路及学院路侧)临时建设一施工便道,长度为830m,宽度为3.5m,采用20cm厚石渣路面推平压实;排洪沟清淤段南侧临时建设一施工便道,长度为272m,宽度为3.5m,采用20cm厚石渣路面推平压实。施工结束后,在拆除施工便道并铺洒草籽,将施工便道恢复成原有状态。因此,经过合理利用及恢复后,项目临时用地选址可行,对环境影响较小。4、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4.1、施工机械废水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机械废水主要含SS、微量机油的雨水以及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洗废水,排入临时修建的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澄清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浇洒,以及用于周边林地绿化和农耕田地浇灌使用,经沉淀处理后,废水对环境影响较小。此外,施工单位需加强对砂石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输管理和机械养护监督,杜绝事故隐患和燃油、机油的跑、冒、滴、漏现象,防止燃油、机油等污染水质对疏浚河段水质产生不利影响;严禁施工机械直接向水体排放含油污水。4.2、施工生活污水的影响分析项目施工营地不设置临时宿舍,施工人员就近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利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并在施工现场配置移动式环保厕所,污水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严禁排入三亚东河中,对水环境影响较小。4.3、河道疏浚扰动对水质的影响分析项目对严重影响河道行洪的河底表层淤积物进行清除。本次清淤采用挖掘机挖装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将造成河道水体内悬浮物不同程度的二次扩散,使局部河段SS增加。本工程河道清淤清障采用湿法疏浚,采取防污屏对河道疏浚扰动产生的悬浮物进行过滤处理,悬浮物排放浓度较小。河道疏浚工程采用水路两用小型挖土机作业,按照河道设计标准断面开挖,疏浚过程中将会使施工区域水体内悬浮物含量升高,高SS浓度水体通过施工过程中周围设置的防污屏后,SS浓度降到30~40mg/L之间,悬浮泥沙物质为颗粒态,它随着河水运动的同时在河水中沉降,并最终淤积于河底,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是有限的,疏浚工程引起的悬浮物扩散的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通过在清淤段建设施工围堰、施工导流管及沉淀池,可以有效减缓疏浚过程中对三亚东河的影响。且由于河道清淤施工时长较短,上述不利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4.4、排水口工程扰动对水质的影响分析工程施工过程采取分段施工和围堰施工方式进行。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排沟开挖和坝体拆除过程和施工结束后围堰拆除过程,此过程会使施工区域水体悬浮物含量升高,对三亚东河影响较为明显,高SS浓度水体通过施工过程中周围设置围堰,SS浓度降到30~40mg/L之间,悬浮泥沙物质为颗粒态,它随着河水运动的同时在河水中沉降,并最终淤积于河底,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是有限的,工程引起的悬浮物扩散的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4.5、工程施工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完成后,河道行洪断面增大,过水能力增强,河道粗糙率有所变小,使得河流流速增大,河道洪水水位降低,河道泄洪能力进一步加强,项目区域防洪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排洪沟清淤工程,使得排洪沟得以拓浚,底泥内源污染得以清除,河道调蓄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增加。可见,本项目工程的实施,将对区域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5、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1、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在施工阶段,粉尘产生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建筑施工地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结构工程等工程活动而产生,其中产生扬尘最为严重是由于各种施工车辆、机械造成的扬尘污染。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等的过程中,因风力作用也会产生污染。如果施工期对场地路面实施洒水措施(每天4-5次),可使扬尘减小70%左右。相关洒水降尘试验资料见表4-3。表4-3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5mg/m3结果表明,每天实施洒水4~5次抑尘,可有效控制施工扬尘,将TSP污染距离缩短至20m~50m范围内。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主要影响是场地二次扬尘,其主要来自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筑路机械作业过程中扬起的灰尘。据经验数据,在风速为1.2m/s下土方和灰土的装卸、运输、施工或现场施工以及石料运输时距离0m~150m处下风方向扬尘浓度为11.7mg/m3~5.0mg/m3。建议施工时尽量润湿路面,以减少起尘量。5.2、施工车辆及机械废气环境影响分析尾气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交通运输车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等。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4-4。表4-4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NOX以黄河重型车为例,其额定燃油量为30.19L/100km,按表4-4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测算,单车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分别为:CO:815.13g/100km,NOx:1340.44g/100km,THC:134.0g/100km。施工机械和汽车运输时所排放的尾气,主要对作业点周围和运输路线两侧局部范围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工程量不大,运输及施工机械为间断使用,其排放量较少。同时,通过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未施工情况下或等待装卸过程,尽量关掉机械引擎等措施,尾气对敏感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5.3、恶臭影响分析(1)疏浚过程恶臭排洪沟清淤期间,主要是对其中的泥砂进行挖掘,泥沙在受到扰动和堆置地面时,炎热气候条件下可能会引起恶臭物质呈无组织状态释放,从而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臭气是由某些物质刺激人的嗅觉器官后,引起厌恶或不愉快的气体。但由于排洪沟内主要为雨水冲刷带来的泥沙,其成分简单,产生的臭气浓度小。泥沙中还可能含有水浮莲、杂草、生活垃圾等,沉积时间如果较长,有机质腐败后容易散发臭味,清除出的淤泥经脱水晾干后及时清运,贮存量不多于一车装载量,采用密罐运输车,运至当地部门指定地点处理,则产生的异味影响不大。(2)淤泥堆场恶臭本项目沿排洪沟临近设施工便道(仅设置在南侧),疏浚过程中由反铲挖机开挖上岸,经过约2-3天晾晒后,最后由封闭式载重车将淤泥运至三亚市指定地点处置。淤泥晾晒过程喷洒除臭剂,可进一步减小恶臭污染物的影响。由于暴露时间短,且工程区空旷、扩散条件好,淤泥产生的恶臭对环境影响较小。由于排洪沟清淤施工时间相对较短,随着排洪沟清淤工程的结束,恶臭异味将会逐渐消失。因此本项目清淤工程产生的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短暂而有限6、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阶段的主要噪声来自于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具有高噪声、无规律的特点,它对外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机械设备噪声值很高,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周围各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自卸汽车、振动碾等。施工区域周边敏感点的最近距离为清淤段南侧14m处的海螺村,因此施工机械噪声会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7、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7.1、施工生活垃圾影响分析为了预防生活垃圾对土壤、水环境、景观的危害,预防垃圾随意向河道倾倒,在施工过程中生活垃圾要实行袋装化,定点堆放,及时清运,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7.2、施工固体废物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产生的挖填方量,及弃方量和弃方的去向见表4-5。表4-5项目建设土石方平衡一览表序号3)1程23种填土、绿456——拟建项目开挖的总土石方产生量为45441.51m3,其中回填两量为18867.80m3,弃渣总共产生量为26573.71m3。施工期产生弃渣须运往三亚市指定弃渣场处理,弃土由施工单位使用或外部修路路基使用。利用不完的淤泥运往三亚市指定弃渣场处置。在整治土方堆放前应先将堆放场所的水排干,采用粘土垫底夯实,并在四周建有围堰。同时对堆积场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尽可能减轻底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临时施工用地内设立1套简易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处理混凝土拌和废水等;在工区内设置专门的车辆冲洗场所,设置隔油沉淀池处理车辆冲洗废水,施工期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施工人员就近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利用原有的卫生设备处理,并在施工现场配置移动厕所,污水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因此在加强施工管理下,项目施工对地下水产生影响较小。9、强降雨天气对施工作业的影响分析三亚每年11月以后雨量明显减少,进入枯水季节,至次年4月以后雨量渐增,此外三亚也易发台风暴雨,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会导致施工场地积水,从而影响土方的外运、钢筋笼下放和混凝土浇筑以及施工机械的正常作业,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塌方,对施工人员的和下游水质造成威胁。调试项目施工期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到极端天气应停止施工。10、项目施工对基本农田的影响分析项目清淤段用地规划为一般耕地及城镇建设用地,其北侧有一块基本农田。项目在清淤段南侧临时建设一施工便道项目用地不会占用到基本农田。项目施工对基本农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废水若不妥善处理直接排至基本农田种植区,油类和大量泥沙进入基本农田,将影响基本农田植被生长;施工土方开挖、搬运和车辆行驶将产生施工扬尘,扬尘附着在基本农田作物表面,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项目施工若不严格控制施工界线,土方开挖和堆放将压占作物生存环境,破坏水田作物生境和土壤耕作层,造成当地农作物减产。因此在施工过程,应落实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界线,土方开挖、堆存和运输应减少影响作物种植区面积,严格控制施工废水排放和扬尘产生量后对周边基本农田环境影响较小。同时项目建设前应在项目用地范围内北侧设置围挡,减少对基本农田的影响,同时项目施工结束后应尽快将临时施工设施拆除,并播撒草籽,防止临时施工用地水土流失。11、施工景观影响分析本项目均为露天施工,施工地段多,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开挖、施工弃土、弃渣和施工材料沿途堆放;雨天施工弃土弃渣、建筑材料经雨水冲刷以及车辆的碾压,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这些都会影响道路及周边用地的景观和整洁。由于项目工程量小、施工期短,随着工程竣工,施工期的景观影响将不再存在,对景观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但是,仍然强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场地的清洁工作,将对环境的景观影响降到最低。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项目建成后本身不排放污染物,无废水、废气、噪声产生,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属于对公益性的水环境改善建设项目。工程通过新建排沟及对现状排洪沟清淤,该排洪沟行洪面增大,过水能力增强,排洪沟洪水水位降低,排洪沟泄洪能力加强,同时使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涝能力得到提升,解决该区域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对该地区防洪涝带来长期的有利影响。项目涉水工程主要为排洪沟清淤及进水池的建设,工程营运期将对排洪沟淤积起到改善的作用,其涉水建设工程营运期对河道起到正面的影响。二、水文情势影响分析项目所属区域南丁岭西南侧山体集雨面积0.85km2,河流长度1.05m,河道平均坡降12.54%,多年平均降雨量1448mm。本次新建排沟采用50年一遇,相应防洪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其洪水计算采用综合单位线法测算,设计流量15.2m³/s。项目于排洪口设置进水池用于沉淀泥沙,以防止过量泥沙进入三亚东河中。同时设置排口及拍门以减少排洪沟溢洪时的冲击力,防止洪水对三亚东河的环境造成破坏。本项目排沟建设后,减轻了南丁岭西南侧山体集雨的排水和受涝压力,对环境具有明显的正效益。三、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排沟两岸现状植被单一。随着排沟两岸绿化工程的实施,工程沿线的植被及生境逐渐恢复和景观带绿化植被的生长,将大大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一、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迎宾路中段,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关于申请出具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洪沟迁改工程项目规划意见的复函》(三自然资市政〔2023〕191号附件)及《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年-2030年)局部图》,项目排洪沟迁改段规划用地性质为园地、Ⅳ级保护林地、自然保留地及公路用地。项目清淤段规划用地为一般耕地及城镇建设用地。本项目新建排洪沟迁改用地不涉及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清淤段用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但在施工期间,由于需要建设排放口需设置临时施工围堰,在围堰建设及拆除的时候会扰动水流,使得水中悬浮物增加,从而影响清淤段排洪沟西侧70m的水域生态保护红线。但临时施工围堰不会占用到生态保护红线,同时围堰建设及拆除时间都较短,施工结束后影响也会随之停止,项目建设不会对生态保护红线造成永久影响。符合生态红线要求。同时清淤段北侧与基本农田相近,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严格控制施工界线,加强施工管理,以免在清淤过程中对基本农田造成影响。本项目主要是对迎宾路现状排洪沟进行迁改,同时对排入三亚东河段排洪沟进行清淤,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善城市排洪。项目排洪沟迁改段采取地埋方式敷设箱涵,其埋深在1.35~7.35m,不涉及新增用地,施工结束后恢复其原有用地性质,同时由于施工而开挖的行道树也会重新种植。项目清淤段仅清淤,不会改变其原有用地性质,清淤结束后恢复原有样貌,不涉及新增用地。项目排洪沟迁改段线路为沿着迎宾路及学院路一侧,迁改段上无房屋拆迁,线路基本上为空地,走线合理,经济效益较高。同时本项目应按资规局复函要求,合理布局设计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界线,同时项目建设需按程序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二、环境影响程度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集中在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为4个月,项目工期较短,且施工结束后,其噪声、扬尘、固废等不利影响也会随之消失。施工结束后会拆除临时施工用地设施及临时施工便道,同时在施工便道铺洒草籽,在排洪沟迁改段施工便道上种植行道树,以此恢复因施工被破坏的生物量。施工完成后也需在排洪沟清淤段的施工便道上铺设草籽,以防止施工便道裸露地表造成水土流失。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产生,项目建成后将使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排涝能力得到提升,解决该区域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对环境主要为正面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1、施工期陆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涉及陆生生态环境影响时段为2023年09月2023年12月份排洪沟迁改区建设工程等,其责任主体单位为施工单位。为了减缓施工期对陆生生态的影响,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1)在项目施工前对岸坡施工区域合理规划车辆临时行驶通道,并对规划好的通道周边的树木、植被等采取保护措施;(2)岸坡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车辆在岸滩区域的活动范围,禁止施工车辆在非施工区域通行和进行维修保养等工作;(3)施工期间对固体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独家商业合作协议书例文版B版
- 2024版餐饮酒水供应协议3篇
- 《冬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能源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土地流转及农业产业化合作合同3篇
- 辅警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2024短视频平台与广告代理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 2024门窗销售渠道拓展及代理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GRC构件环保认证采购合同3篇
- 2024游艇销售及售后服务投诉处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采购部工作计划
-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江苏某小区园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勘察工作质量及保证措施
- 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及护理
- 垫江县中医院2018年11月份临床技能中心教学设备招标项目招标文件
- 排放源统计(环统)年报填报指南
- 反射疗法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房地产销售主管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
- 心电图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重庆市七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