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阅读复习题与答案
《七律长征》
本课是在红军长征胜利完毕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困难历
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
中不畏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
篇的纲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困难困苦看
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上下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
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
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
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
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
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得意,空气是那么〔〕,天空是
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羊群一会儿上了小
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不用〔〕那样,到欠〔〕,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人〔〕,〔〕叫人舒服,〔〕愿久立四
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
1/37
象回味着草原的〔〕。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的。(1分)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绿毯绿色渲染〕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在这境界里'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似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
牛这些实际的事物来联想的。〕
6'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作者来到了草原上。〕
7、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都是描写绿色的景物。〕
9、一碧千里的意思是: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围辽阔无边〕。“一〃是
〔“全〃和“都〃〕的意思。“一碧千里〃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句
析〕
10、《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按〔事情开展〕的顺序,描绘了:
〔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
〔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总结
全文。(参〕
11'根据课文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12、在这段话中,采用了〔描写和抒情〕的写法,在写草原的“天底下”时,从〔小丘,
羊群,平地〕三个方面进展具体描写,写出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
这个特点〔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3'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天空、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表达了作者惊叹、愉快、舒服的心情。
14、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赞叹〕柔美〔柔和〕奇丽〔绚丽〕
15、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无边的绿毯〃指的是〔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的〔羊群〕,
“中国画〃指的是〔草原〕,这样写,让人感觉到〔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的柔美,整
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让人赏心悦目。〕。
2/37
16'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绿草如茵〕和〔青山绿水〕。
17、用“一〃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草原的无限乐趣。
18、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
里吗?〔句析〕
羊群本来是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而在老舍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
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19、这段主要写〔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风光〕。〔5页〕
20、“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指的是草原上的天空、平地、小丘、羊群构成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风光。
《白》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树从来
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
那么坚强,不软弱,〔〕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白》〕。
2、在文中空格填上适当的词语
3.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
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台风〕。
4、这段话写出了白树的三个特点:〔1〕〔高大挺秀〕〔2〕〔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或生命
力强〕〔3〕〔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或坚强〕〔句析〕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b分〕
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
6、这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赞美白树赞美了〔边疆建立者服从
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7、造句: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说几句话。
〔交警叔叔、阿姨为了维护交通,保证道路畅通,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哪儿需要他们,哪
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总是奋斗在自己的
岗位上。〕
3/37
8、“不管……不管……总是……〃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树的什么?〔16页〕
答: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树的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默默无闻、坚强执著。
9、根据课文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心。〔参22页〕
微笑时,心里在想:〔孩子关于白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
严肃时,心里在想:〔自己和孩子可不可以都扎根边疆,为边疆的建立做出奉献〕
“出神〃和“沉思〃,心里想到:(环境,想至“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
“又陷入沉思“,心里在想:〔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
“浮起一丝微笑〃心里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9、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立者,也像白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那里〕来
工作;〔西部开发〕需要他们,就到〔西部〕来工作;〔边境的开展〕需要他们,就到〔边境〕
来工作;〔西部的人民〕需要他们,就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来工作。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语
〔一望无际〕的大戈壁〔荒凉〕的大戈壁〔茫茫〕的大戈壁
〔高大挺秀〕的白树〔生命力强〕的白树〔坚强〕的白树
〔美丽〕的〔富饶〕的〔瓜果之乡〕的
11、根据课文容理解,补充句子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工作,妈妈也在工作,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他们
只知道爸爸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
做。〕;他们只知道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他们不知道〔这么
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
12.〔句析〕“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
一个〔设问〕句,表白是〔解释说明〕的意思,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联系全文答复:爸爸在借白树表白什么?〔爸爸以白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一样扎
根边疆,建立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13、读课文最后一段,答复下面的问题。〔17页〕
“高大的白树〃指〔边疆建立者〕〕;“几棵小树〃指〔孩子们或者边疆建立者的后代〕。“迎
着风沙成长起来〃说明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制各种困难,在边疆扎根,茁壮成长。“浮起
一丝微笑〃意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对祖
国有用的人才〕。“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暗指〔他们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立边疆的栋梁
4/37
之材。〕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句析〕:〔爸爸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
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立边疆的栋梁之才。〕
《童年的发现》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教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
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
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教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
出去!〃“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
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不过,
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一条自我抚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创造与发
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再现〔重现〕情不自禁〔不由自主〕抚慰〔问候〕驱逐〔驱赶〕
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我〃和同学们笑的不同原因。
〔55页右边〔2〕)“我〃笑的原因是因为当教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
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
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同学的笑那么是同学们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不怀好意,嘲笑我。
3、“清清楚楚〃一词说明了什么?(55页〕
说明作者听课态度认真,对教师的讲解入耳人心。
4、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他放学后没扫地。〕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她被教师批评后眼里清楚有晶莹的小水珠〕。
5、“驱逐〃指〔被轰出教室〕。“迫害”指的是〔被轰出教室的遭遇〕。
6'句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7、结合上下文说说,教师为什么会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句析〕
这位教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
性,可能这位教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可“我〃却笑出了声音,所以教师认为我“不怀好
意〃。
8、“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创造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举例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句析〕
5/37
这句话一语双关。它既讲出了科学事业开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
过这样的遭遇;又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
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缺乏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创造与发现的人
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抚慰的理由。
9、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课后作业〕
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假设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从常做飞行的梦就认为
自己有飞行的天赋,可以感受到他的天真无邪;从问教师在梦中人为什么会飞翔这件事能看出
他求知假设渴;他想弄清人是怎样来的都想痴迷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什么,写出他善于探
究;他从画地图联想到了人的变化过程,并且把每个阶段分了时间,折合成月正好是九个月,
可以看出他善于想象。
第三单元《晏子使楚》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
肃地答复:“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
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
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
这一问,我实在不好答复。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
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
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成心
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
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zhdng〕
2'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络绎不绝
3、“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根据76页编〕(嘲笑齐国没有人才,
居然派这样一个矮子来。)
4'"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瞅〃的意思是:〔很快地、不屑一顾的看了一眼〕。
你能读出什么吗?〔76页〕〔从瞅字看出了楚王的不屑和无理。)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B〕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6/37
c,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快乐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
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答复
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长进,干这种事
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
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就只能结
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
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
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Q〕,音节〔qiu),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口〕部,
再查[2)画。
2、在文中括号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得意扬扬〕笑眯眯〔笑嘻嘻〕
嘲笑〔取笑〕神情自假设(面不改色)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从这以后,楚王难道还敢不尊重晏子吗?。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句析或课后作业〕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
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
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妙在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
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没有到达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楚王两次想侮辱晏子都没得逞,反被晏子回击得颜面尽失。第三次想侮辱晏子时,楚王的
霸气没了,由第二次的“冷笑〃变成了“笑嘻嘻〃。这最后一次侮辱也被晏子还击得无地自容
时,不得不彻底认输,“只好赔不是说〃.”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容写一写。〔课文中心〕
《再见了'亲人》
7/37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
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忧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
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慈
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给困难。我们空着肚
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
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
们〔打胜胜利〕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
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
小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
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雪中送炭〃通常用来比喻;在文中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析]
3、从划线句子中用“。〃圈出反映大娘爱志愿军伤员胜过爱小的词语。
4'语段追忆了朝鲜大娘的三件事:〔1〕大娘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2〕大娘为
志愿军送打糕昏倒在路旁〔3〕大娘为了抢救伤员失去小
5、用“/〃把这段话分为“劝慰一一回忆一一抒情“三局部
这段话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辞别时的情景,追忆〔大娘为志愿军战士作出的牺
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大娘的依依惜别之情〕。〔102页段导读〕
6'判断下面句子,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并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述句。
A'反问句B、感慨句C'疑问句D、设问句
1、难道您担忧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D〕
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A〕
改为述句: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7、造句:
〔1〕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桥》
一、阅读16课《桥》第14至23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8/37
1、“瞪”查音序应查〔D〕,音节是〔deng〕,查部首应查〔目〕部,这个字共有〔十七〕
画。〔2分〕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窜、舔”中我们能够感受
到〔洪水疯狂肆虐,此时形势很危急,撤离必须争分夺秒〕。
3、在第15自然段中,〔冲〕、〔揪〕、〔吼〕这三个词是描写老汉动作。请用两个词
语形容“老汉〃的形象:〔不徇私情〕、〔舍己为人118页右〕
4、“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是一
个〔比喻〕句,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
静〕。〔句析〕二、阅读平台。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联系课文,解释词语。〔117页〕
咆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势不可当:
2、“像泼。像倒。〃短短四个字,构成了几句话?写出了什么?〔117页〕
3、“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是不是比喻句?〔不是〕
4'文章把“山洪〃比作了什么?写出了什么?〔117页〕
蔺相如到了国,进宫见了王,献上和氏璧。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
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
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
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
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
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
把允诺划归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
肯交出来。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语。
〔2〕一读到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我就会想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
9/37
〔3〕文中加点的“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从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
性格特点?〔139页〕
答:文中加点的“理直气壮〃是“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的意思。
从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中,我感受到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沉着果断的性格特点。
〔4〕为什么蔺相如坚持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139页〕
蔺相如想争取时间,把和氏璧送回国。
《草船借箭》
有一天,周瑜请诸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
么兵器最好?〃诸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的
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
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
得好吗?〃诸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
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
可不能开玩笑。〃诸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
好,甘受惩罚。〃周瑜很快乐,叫诸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亮说:“今
天来不与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的“说〃和“问〃字换成另外的词,或者在“说〃和“问〃字的前面加上一些
表示人物神态、心理、动作的词,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2、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147页段导读〕
写周瑜叫诸亮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诸亮承受任务并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造好。
3、诸亮立下军令关,周瑜为什么很快乐?〔课后作业〕从中反映出什么?〔147页〕
4、“草船借箭〃的故事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你还知
10/37
道其中的哪些故事:(《西游记》〔吴承恩〕、《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雪芹〕)
5、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减弱〕进攻-----〔攻击〕同心协力-----〔同心同德〕
6、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换一种说法。
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2'文中有这样一句"诸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请你说说诸亮这样安
排的妙处。〔149页〕
这样安排的好外: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
掉头的时间♦
3、请你写出一条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关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人物描写一组》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盏,公鸡鸽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
子精神〔shdusG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
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
不露一点儿破绽〔zh&nding〕。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aorGo〕,
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Ldangdang]: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
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钩〕他的腿,不
料反给他把脚别〔biebie〕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画去括号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精神抖擞〔shdusbu/〕破绽〔zhan/ding〕上当〔dhngdang/〕三抓两挠〔n8o/
rao]别〔bie/bie]住
(2)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
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虎势儿公鸡掐架似的牛劲儿
〔3〕请用“O”圈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
(4)请用“2”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5)文段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189页〕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11/3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理解词语。
〔1〕颇:很,非常。
〔2〕耐人寻味〔210页〕:意味深长,值得仔细琢磨。
2•文中描写花多而美的词语是:花团锦簇、婢紫嫣红。这样的词还有:花枝招展、
百花争艳、繁花似锦。
3•“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什么?(211页〕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课后作业152页〕
5.“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你是怎样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的?〔课后作业
152页〕
是指
也指
6、作者在这篇文章最后一段说的“多么奇丽的风光,多么奇特的民族。〃〔211页右边)
“奇丽的风光〃指的是:;
“奇特的民族〃指的是:。
〔5〕用自己的话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211页右边〕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
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这段话在介绍小艇时,使用了、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2〕小艇的特点有:长、窄、深
(3)这段话中分别把小艇比作了;
〔4〕判断:
12/37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这句是比喻句吗?理由
是什么?
是的。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木舟,表达了它“长、窄、深〃的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izhi)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遛到极窄的地方他(总)
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zhu%izhua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
的往后倒(daocUo)退,我们的眼(晴睛)忙极了,不知看(哪那)一处好。
1、划去括号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在括号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哪儿看出耿:①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
自如,毫不手忙脚乱②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③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
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4、“拥〃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Y)。再查音节(yong);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首(),再查(5)画。拥的字义有:⑴持有;⑵抱;⑶聚到一块儿;⑷围着。在以下句子中,
拥字应选哪种义项?(填序号)
①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2))
②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4))
③成了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珍贵财富。((1))
④船很宽阔,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3))
5、这段话是围“”这句话来
写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的作用是什么?分别从“、
、三方面把总起句
写具体。它与后面的几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217页〕
总领全段的作用。
概括和具体的关系或总分关系。
6、如果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好,那就是“〃。从
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他操纵自如〃?〔三个方面〕
13/37
7、画“一一〃的句子写了什么容?有什么作用?〔217页〕
8、这段话的段意是:[217页段导读)
《开国大典》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
自豪、冲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的领袖风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
进展的顺序表达。先讲大会开场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局部——宣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
众游行。①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说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
被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
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③光明充满了整个城。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使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④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
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冲动。这里用夸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
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⑤毛泽东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
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泽东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对人民的热爱,另
一
方面,
14/37
这些动作和口号非一般人所为,直接表现了的伟大形象。
第一单元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gaogelutanrdumeixuanrangoulediyin
15/37
qi1ihuiweisatudyuhuijichima
ti
IImaojushuxiuseshuaijiaotianya
qingxl
chazuifenbianfumojieshaoxlnjiangxian
ru
rehuhuyibiqianlicuiseyu1iujinpiaodai
wu
hunhuangyitifeiqinwangshi
读读记记
gupudianyachulirongzhuangshouhbutubniao
bishoushangmaozhimayaoraojixiekaizao
weiemeitizhengningchengxiongsichexiao
lu
16/37
guantongxiamaweijingshengbaomanmeilunmeihuan
yinzhuangsuguoyanzhenyidaishiliaobujibeishui
chexin
默写日积月累
更正
第二单元词语盘点
17/37
读读写写
mutongsuoyijilonglianpengzhanmaoxiemei
jujuejiaocubyouzhishambjimbmianao
tubrongpaozishashipeitaihubhuanhuaxiang
V1V
shuangbitianfutaoqifangaiqizhichimi
limixiukuixingkuiquzhupdhaisuixlnsuo
yu
••V
yunzhuanziruJiaojinnaozhi
读读记记
mazhayingtaobangkexianaowoguashuipiao
chengchekunjionghuabaorouruanliuxuxuannao
shuzhuangyuangungunshuimohuayidongbudong
18/37
默写日积月累
牧童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19/37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wuruweifengaixiaolengxiaoweinanguiju
zhaodaiqiufanchuxidachenganjudaozei
quxiaoxiaoxixipeibushishihuashlshudmianbu
gaise
anjuleye
读读记记
jieshifuzewanhaowusunbuxidaijia
20/37
1iaoruzhizhang
默写日积月累
〔回文联〕
〔数字联〕
〔叠字联〕
〔顶针联〕
氏之子
21/37
更正
第四单元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zhanyifengsuozanshixiaoyanqingyiehao
gangqiangdasaolanzipaoxiaokuangbenning
xiao
yongdaiqlngshbushayafangsibaozidiediezhuang
zhuang
22/37
xiongtangchanfujidianluanhonghongxuezhongsong
tan
tongguiyujinshenqinghbuyishibukedangshenyin
读读记记
quangu1iangbinbanbaitangciyanlishou
1ian
gedacucaochouyehongxiuxiaxunmujuan
shuibengfangqichouqidianbojiezbucuyong
suyingdiqingkemianxichuwangwaireqitengteng
wubianwuyahunmibuxingyanyanyixipbbujidai
xinxinkukuyishengbukeng
默写日积月累
23/37
精〔〕填〔〕〕公〔〕山含〔〕茹〔〕任〔〕劳〔〕
怨
艰辛〔〕〔〕[〕〔〕不挠千里〔〕〔〕肝〔〕相〔〕
风〔〕无〔]坚贞〔)〔〕〔〕〔〕忠心全〔〕全〔]
〔〕〔〕尽瘁扶〔〕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碎玻璃回收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书籍
- 工程收款简单协议书范本(9篇)
- 2025年BOD自动在线监测仪合作协议书
- 农田承租合同范本
- 用地划拨合同范本
- 鱼塘租凭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泡沫玻璃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涂料市场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凸轮轴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JJF(鄂) 143-2024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校准规范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台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父母房产继承协议书范本
- 51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汇编
- 2024年高二化学教案 选择性必修2(配人教版)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性质
- 2024-2030年中国空气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一年级口算天天练1(打印版)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