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_第1页
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_第2页
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_第3页
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_第4页
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摘要:2012年,我国便已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是我国修改刑诉法后以未成年人为对象制定的,强调要通过教育、感化等手段,来纠正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机制,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未成年权益保护的一种倾向。但是,此制度仍有着部分欠缺与不足有待完善,本文将对该制度的概念特征入手,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构建我国实际的体系。关键词: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成年人教育矫治前言:2012年中上旬,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得以批复与通过。而这则法律文件的颁布也首次提出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意味着国家检察机关长达二十余年的实践探索的制度得到了刑事基本法的确立。但在制度实行期间一直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一是适用范围过窄,导致很多本可以以附条件不起诉来简化诉讼程序的案件不能得以实现;二是所附“条件”不明确,导致实践中难以规范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三是违背控审分离,以至于法院的定罪权被侵犯;四是帮教体系不全面,将检察机关作为帮教主体,但实践中检察机关并不具有优质帮教的能力,使得帮教效果不好;五是检察机关权力被无限扩大,使得起诉裁量权被滥用频繁发生。由此看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有待完善。因此,本文经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特征、概念进行分析,联系其发展历程,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再设立完善的目标,在坚持一定的原则后,给与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建议。附条件不起诉的概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根据法律有关规定,附条件不起诉主要是面向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犯罪嫌疑人,指出如果该未成年人满足《刑法》分则第四~六章的罪名,且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检察机关可以为其提供一定期限的观察期,通过教育、感化的手段,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否完全履行社会义务及其他相关义务,如果在此期间内表现良好,且完成约定,那么检察机关有权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特征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以保证未成年人而制定的特殊机制,通过提供一定期限的考察期,对未成年人错误的心理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教育及矫正,帮助他(她)回归社会,对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新的刑事诉讼法有作出部分规定,此类规定有以下特征:1.主体特定性: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仅检察机关可作出不起诉决定。2.适用无痕性:此项特征是该制度的核心,附条件不起诉的目的是让犯罪嫌疑人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以免因一时过失,而终身背负罪犯的罪名。3.理由特定性:只有在检察机关认为无需提起公诉的时才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且犯罪嫌疑人需满足《刑法》分则第四、五、六章的罪名,且具有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检察机关根据其现在是否还有人身危害性、是否具有悔罪表现和是否犯罪情节严重来判断。如此严格的条件是为了确保对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后不会再危害社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起诉便宜主义和诉讼经济原则附条件不起诉为检察机关提供了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检察机关了依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名以及社会危害程度来决定是否起诉,这种做法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减轻了检察机关的工作量;二是给予了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一定的改正空间;三是节约了诉讼资源。从某种层面而言,该机制充分体现了诉讼经济原则,以最合理的诉讼资源分配来达到最佳的效果。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司法实践中,未成人保护始终是关注重点。也正是如此,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提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刑罚相对较轻且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提供一定的纠正空间,并通过这种方式,简化诉讼程序。从历史经验来看,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经历了如下两个阶段:(一)初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1992年-2008年期间,那时不少地区的基层检察机关有进行暂缓起诉制度的试点,并获得良好反响及广泛认可,此是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前身。譬如:1992年,对涉嫌盗窃的一未成年嫌疑人,上海长宁区检察机关则作出暂缓起诉的决定,要求视该未成年在观察期间内的具体表现再作是否起诉的决议;2000年,武汉江岸区人民检察院也采取了同样的举措;2001年,对于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石家庄长安区检察机关对于此次案件作出了如下决定:设定观察期,如果在此期间达到规定要求则不予起诉;2002年,苏州沧浪区检察机关对于涉嫌盗窃的未成年人,也采取了暂缓起诉的做法,指出如果该行为人在为期半年的观察期内表现良好且符合规定要求,那么则予以不起诉;2003年,对涉嫌盗窃的一名大学生,南京浦口区人民检察院设定了长达5个月的观察期,并制定了“帮教实施方案”,以期在这一段期间内感化与“拯救”未成年,端正其生活作风;2004年,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区公安局等多个政府组织共同签署了施行暂缓起诉制度的协定书;而2004年7月最高检发出通知禁止各地不再进行暂缓起诉试点,原因是暂缓起诉制度是一个没有法律依据支撑的制度,接到了最高检的通知后,大部分基层检察院停止了暂缓起诉的试点,但其中也有一些基层检察院将其改成“附条件不起诉”并继续推行。譬如:2005年5月,对两未成年人的抢劫案件,榆社县检察院决定暂缓起诉,并设定考察期为1年,同时由检察院、公安局、未成年人监护人等共同签订了“帮教考察协议书”,将其作为承诺以及感化措施;2007年,对涉嫌敲诈勒索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盘锦双台子区检察院决定暂缓起诉,并设定考察期为1年,此人在考验期间参加高考并获得优异成绩,最终被沈阳某高校录取。(二)发展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时间为2009年至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日益受到重视,且被纳入到改革体系之中。至此,这一机制漫长则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在试行阶段,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者,检察机关将用附条件不起诉取代“暂缓起诉”,要求犯罪嫌疑人必须要在观察期内完成共同协定的约定,满足要求,方可享有不起诉的权利。与上一阶段仅有少数地方检察院进行探索不同,在此阶段各地检察机关均出台了相应规定,并进行大规模试点。譬如:四川、辽宁、上海、吉林、重庆、湖南、山东等省市,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均进行了探索与改革。不完全数据表明,附条件不起诉改革试点已然覆盖全国超过1/3的省市。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实践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一直饱受争议,直到2012年刑诉法的修改,让其“名正言顺”地存活下来。在尝试试点的二十余年期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逐步展示出其制度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宽严救济的刑事政策和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考察监督的主体单一、适用范围过窄、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的裁量权过大、所附“条件”不明确、权力救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存在缺陷,需要通过更细致地立法来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不足(一)适用范围过窄1.涉及罪名过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未成年犯罪者必须要是:其被认定的罪名必须在刑法分则第四~六章规定的罪名范围内;且刑罚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由刑法规定的以上三章节看,仅有两种罪名(偷越国境罪、侵犯通讯自由罪)满足此制度条件,而未成年人发生以上两种犯罪的概率不高,能够显著看出,在适用罪名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过窄,使得此制度具有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在实践中适用难度大。从前文可知,该制度虽然可以体现我国诉讼经济原则和起诉便宜主义,然而在适用范围上此制度有着极大限制。附条件不起诉仅对《刑法》分则的第四、五、六章的犯罪类型适用,由此导致的不足点是对某些犯罪人实施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且过失轻微的犯罪行为时会被排除出此制度的适用范围,此是与立法者的初衷相违背的,也会使得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原意受限,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借鉴德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在德国,起诉便宜主义原则最初仅对未成年案件、轻微案件适用,但在过去的十几年期间基于便宜起诉原则而不追诉的案件具有越加扩大的适用面,乃至是能够适用部分中等程度的犯罪。纵观德国的法律体系,政背信心等案件同样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条例。如2001年,轰动全球的科尔政治献金案,检察机关作出如下决定:如果科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受害人一定的赔偿,那么则可以不起诉其罪名。由此可见,检察机关针对这一案件采取了附条件不起诉做法。这可以证明德国再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中越来越广泛,更大范围地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对危害社会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等社会危害严重的罪名,我国法律规定排除在此制度的适用范围外,是有着合理性的;但是,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下,危险驾驶罪、信用卡诈骗罪、交通肇事罪、失火罪等部分轻微刑事案件并未纳入此范围,使得可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很少,不利于起诉便宜主义的运用。正如《刑法》分则第二章里的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均是具有较小主观恶性的罪名,交通肇事者更是过失类犯罪,未成年人涉嫌以上两种犯罪的,均极度契合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遵循的原则与方针。从我国司法实践中不难看出,涉嫌危险驾驶罪等相关的刑事案件,均可适用相对不起诉。尤其是交通肇事,受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和解等的影响,相对不起诉更是被大量适用。有学者表示,广州部分地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范围广泛,限制条件较少,甚至超出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范围,比如对涉及酒驾的某起交通肇事案,直接以附条件不起诉作为适用。由当事人的视角看,与相对不起诉相比较,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优点是存在适用无痕性,不会给当事人以后留下有罪的案底,更好地体现了给公民改过自新的教育理念。由罪名轻微的视角看,一般情形下,相较于附条件不起诉而言,相对不起诉所适用的案件情节相对较轻。然而在《刑法》分则中,适用于相对不起诉的所有罪名均被划分到情节更为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内,这也使得其无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由此与“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的刑法理念相矛盾。由当事人主观层面看,在主观上,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当事人对事故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有着放任态度,是否与经由附条件不起诉的监察机制进行纠正相契合值得考量。而且,在“追逐竞驶”被《刑法修正案(九)》纳入到危险驾驶罪的认定中后,对交通肇事与危险驾驶案件,未成年有着更大的实施可能性。由更大范围看,《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失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是否也可以使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值得考虑。2.涉及主体范围过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宗旨,但是仅以未成年人为适用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实质上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试点中部分基层检察机关有把其它弱势群体纳入到此制度的适用范围内。譬如:残疾人、年龄超过70周岁(含)的老人、在读的已满18周岁的学生等,适用范围的扩大,使得此制度能够更有效的体现诉讼经济原则,取得了更好的社会效果。但如果只限制于弱势群体,那教育感化的机会也只留给了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例如有些普通的成年人因为过失而犯社会危险性相对较小的罪如交通肇事罪,悔罪态度较好的却不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导致犯罪率过高,这会违背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在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案件范围是研究的重点,众多研究者有形成共识,那就是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不应将1年以下有期徒刑作为限定条件,而应当适当地扩大至3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情节相对较为轻微的成年案件也可以酌情考虑纳入适用的范畴内。而最终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有把涉嫌《刑法》分则第四、五、六章且刑罚可能在1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未成年人案件作为适用范围,此反映出立法思路的循序渐进,并且也保留结合一定时间内实践成效对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做进一步扩展的可能性。时至现阶段,仍有少数研究者认定需要把成年人案件纳入到适用范围内。(二)所附”条件“不明确由《刑事诉讼法》第283条第三款看,在观察期内,被附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必须要满足如下要求:一是服从相关部门的监督,遵纪守法;二是切实履行职责与义务,向考察机关出具自身的活动报告;三是离开长期居住的市、县或者搬迁到其他地方时,均需要向考察机关申报审批;四是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自觉接受教育与矫治。此法条的(1)至(3)项规定,无法实现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的教育意义的反映,而是以《刑法》缓刑、假释制度的规定作为参考,对部分行为限制与方式作出笼统规定;但是,相对缓刑、假释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本质区别。缓刑、假释的罪犯的活动有着众多的监督者,譬如: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等,而附条件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仅由检察机关监督,此规定的条件相对简单,对在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有着消极影响,使得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无法获得充分的运用。此三项规定,均只是说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应遵守的消极义务,并不能实现教育、感化、挽救以确定犯罪的未成年人。樊崇义指出:附加的“条件”,需要存着某种准刑罚性质,譬如:赔偿损失、履行社会服务等,而不得是存在奖励性质的条件。在所附条件中,第(4)项目=可看作是积极义务,但此项义务具有怎样的具体内容?教育矫治的执行者是谁?怎样矫治?均不存在明确界定。哪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498条有作出部分细化,然而也未对“条件”的处分性质进行明确,只是模糊条款,尚需要立法与相关机制作更深度的明确。(三)考察监督的主体单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来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察主体是人民检察院。从具体实践来看,我国检察机关扮演了多种角色,既是附条件不起诉案件的决定主体,又是考察监督主体,同时还是教育矫治主体,承担了三个主题角色,身兼多职,负担过重。现阶段,基层检察院仍旧未能够根本性改变“人少案多”的现状,与庞大的司法案件相比,我国检察院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另外附条件不起诉案件普遍存在考察期长、工作量大等特征,因此匮乏的人力很难完成支撑这一工作,这也使得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工作必然存着着形式化的现象。而且人民检察院本不是专业的矫治机构而是公诉机构,教育矫治的效果有待考量。在我国一些地方试点中,地方检察院组建了帮教小组来承担教育矫治的职能,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帮教小组的地位、职责是如何的成为了问题。(四)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的裁量权过大与普通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相比较,附条件不起诉存着不同,较大程度是以检察机关如何裁量决定为核心进行设计的。不管是何种权利,均需要加以规制,立法有明文规定:必须在全面听取与尊重被害人意见的基础上,检察机关才能够作出是否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这意味着被害人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以对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作出规制,避免其在裁量认定中存在任意性。在附条件不起诉中,检察机关近乎掌握着全部的公权力,被害人对检察机关的规制没有公权力的支撑下可能得不到公平对待,因此对因监督制约的缺少而导致检察院具有广泛扩张的自由裁量权后面临的失衡问题需要加以避免。(五)权力救济机制不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建立救济制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虽然总体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犯罪嫌疑人有着有利影响,然而也意味着因可能不接受审判而导致犯罪嫌疑人失去接受公平审判的权利。还有如果对于本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但检察机关没有适用的情况下,其没有权利提出异议。如果在检察机关处理此案不公平时,缺少了必要的监督和补救措施,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会受到损害。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目标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将成年人纳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主体范围在我国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期间,很多研究者在讨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该通过扩大审前的程序分流来更好地运用,而其中一个构建多元化程序分流机制的选项正式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第一,对于情节较轻微,认罪态度良好的成年人犯罪案件,可以将“非罪化”作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条件,以此有效解决不起诉制度适用范围过窄的问题,并使得非罪化分流机制的空白得到填补。第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给予了涉罪者一个更为宽缓的程序处理结果,避免了入狱监禁,给予了涉罪者一个更为宽缓的实体惩罚。第三,认罪认罚制度的核心理念是是“区别对待”,打击少数恶性罪犯,挽救多数误入歧途的公民,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恰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给予了犯罪嫌疑人在实体程序上的从宽处理,其特征的无痕性可以对于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避免刑事污点,通过教育矫治让他们防止再犯更好地回归社会。以上三点更为体现了附条件不起诉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两者的匹配性,反映出覆盖成年人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所以将成年人纳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实现“程序从宽”和“实体从宽”的重要一步,也是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目标之一。限制检察机关公权力,设置监督体系附条件不起诉赋予了检察机关较大自由裁量空间,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未成年人不起诉的提起和决定是由承办检察官审查,然后经检察长同意,如果未能够形成一致意见,那么由检察委员会决定,此种流程明显缺乏透明度。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有着对起诉与否作出判断的决定主体、考察主体的双重身份,任何权力都需要被加强规范和监督,防止权力被滥用进而失去法律的威严。虽然我国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定了检察机关决定主体的法律地位,以及赋予公安机关与被害人救济权的合法地位,但是在对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持不同态度的情形下,如何救济未给出具体说明。由此看来实质上检察机关只受上下级的纵向监督,缺少了横向监督,使得其有可能利用该制度滥用权力。所以设置完善的监督体系限制检察机关的公权力是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目标之一。健全帮教体系现阶段,完善与优化帮教与考察体系,是推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更好适用的关键,也是发挥该机制感化与教化犯罪嫌疑人,使其弃恶从善,改过自新的重要举措。但是,对帮教体系,我国现行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作出以检察机关为监察主体的规定。2012年,最高检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制度规则》表示,对于满足附条件不起诉要求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可以与当事人所在学校、监护人、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相关者展开合作,联合签署协定书,共同对当事人进行考察监督。由此能够看出,帮教主体是检察机关,其它主体及监护人仅是协助帮教,但检察机关并不具有专业的教育矫治能力,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帮教的效果,应该设置一个完整的帮教体系以及协助帮教体系,要严格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基本原则,矫正未成年人不端正行为和思想,使其以积极向上的面貌重新回归社会。而现有的教育矫治组织中社区矫正管理机构有着大量缓刑、假释犯等教育经验。然而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矫正对象并没有包括附条件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其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缓刑制度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符合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非刑罚司法目的,也是实现宽严救济政策的重要制度,考验期和考察内容都大致相同,因此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纳入社区矫正管理制度是我们健全帮教体系的重要目标。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应坚持的原则坚持起诉便宜主义和诉讼经济原则目前,刑罚的目的要兼并刑罚原始的报应理念和预防犯罪的目的,而起诉便宜主义因兼顾了报应理念和预防犯罪这两个目的得到了各国的广泛采纳。附条件不起诉与上述原则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其要求当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尚未满足起诉的必要条件时,可由检察机关监督判定,通过设定观察期等方式,予以一定的教化空间,以此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另外,附条件不起诉也与现代刑事司法的发展走向保持一致。它是对刑事案件“去犯罪化”策略的反映,与微观现行刑事政策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可借助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轻微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帮教,预防其继续实施犯罪,使其回归社会。鉴于我国目前人口基数较大,而目前刑事审判前普遍采取拘留、逮捕的强制措施,使得看守所供不应求,司法成本过高。因此,坚持诉讼经济原则,在审查起诉阶段对轻微案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可缩短诉讼程序的过程,更好地实现审前程序分流。坚持诉讼经济原则可以实现个案公正和司法资源的合理分配。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原则1979年,我国针对未成年犯罪提出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立法原则,然而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却并没有严格遵循;后来到2006年,我国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后,这一原则才得以从立法和司法中体现。该原则意味着我国刑事司法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强调教育时,应坚守刑罚的惩戒性,在强调惩戒时,对未成年人教育存在的特殊性也需要加以认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立法原则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结合,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能够做到宽严适度。当然,要是把成年人纳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主体范围时,应做到区别对待,尽管均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作为坚持,但是在适用条件方面,成年犯罪嫌疑人需要有更严格要求。遵循法律上人人平等原则该原则要求在施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应给与成年人一个平等的地位,对一些轻微罪可以实施附条件不起诉,一来是保证法律上人人平等原则的宗旨,二来可以更好地实现诉讼经济原则。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正在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因此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不应当对主体有额外的限制,然而这种做法违背了法律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当然对于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应该更加保护其权益,因此,相较于未成年人而言,对于成年人案件的附条件不起诉标准理应更为严苛;此外对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权益也应该受法律上人人平等原则约束,赋予被害人对检察机关做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异议权同时也应赋予对检察机关不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后犯罪嫌疑人的异议权。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完善建议适当扩大适用范围1.在适用刑期的范围上扩大我国可以在推行附条件不起诉机制时,可根据情节严重,适当地将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犯罪案件纳入到适用范畴之内,当然提高了量刑幅度也应该同时提高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标准,应考虑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态度、监管表现和悔罪态度,认为其可以经过教育矫治后具有较大的可能性回归社会才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当然对于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量刑幅度应该更加严格,由于成年人心智年龄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比未成年人来说更为成熟,因此,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上,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案件需要保持一定差异。在附条件不起诉的量刑幅度上,对成年人案件,可将1年以下有期徒刑纳入其中。2.在适用罪名的范围上扩大在附条件不起诉方面可以在原先规定的第四、五、六章的基础上,把第二、三章的部分过失类犯罪、非法持有假币罪等纳入进来,更理想的方法是由检察官结合未成年自身状况及具体案件对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与否进行裁量决定。对于成年人案件的罪名范围也应小于未成年人案件,为了提现起诉便宜主义和诉讼经济原则,可以选择一些实务中案件数量较大、适合以非刑罚的负担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的轻微案件,比如:危险驾驶罪、偷税漏税罪和交通肇事罪等轻微罪名。明确所附“条件”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除了《刑事诉讼法》第283条第三款规定的(1)至(3)项消极义务外,应详细解释第(4)项详细解释考察机关矫治和教育的内容,附加的条件要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自身的情况,设置合理的条件,不能模棱两可,尽量准确具体。另外,所附加的条件不能够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要使犯罪嫌疑人通过帮教制度改邪归正,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回归社会,重新被社会接纳。而对于成年人案件所附带的条件要更多一点,附加条件可以有:赔礼道歉、赔偿被害人损失、公益给付、公益劳动、参加心理治疗和戒瘾治疗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终能够得以实现是需要这些“条件”来促成的,因为只有避免再犯才能够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真正的被消除。当然,此类“条件”要起到效果,需要健全的监督体系、帮教体系及社会支持体系给予支撑,但我们国目前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这些制度适用还未到理想,所以我们还是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再去附加这些条件。现阶段,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实践中,我国对监督禁止性条款的适用状况未达理想,譬如: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不得进入特定场所等,在实践中一般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实际履行很难被监督到,而如果在成年人案件数量更为庞大得体系中,这种禁止性条款的监督更难以被理想实施。建立考察帮教体系对检察机关教育矫治不专业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在社区矫正管理制度中,纳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教育、考察。如此,可使得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条件”的量化问题得到解决,也可以作为证据支撑是否撤销起诉。对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可以设定:(1)职责分工:法律监督主体是人民检察院;帮教主体是矫正机构;指导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协助主体是被附加不起诉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单位、家庭成员等相关者。(2)内容规定:犯罪嫌疑人除了需要履行《刑事诉讼法》第283条规定的义务外,也需要定期参加矫正机构开展的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服务活动。对于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可以借鉴缓刑制度的社区矫正管理办法,但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制定符合其年龄、心理和身心发育所需的监督管理措施,还应根据其不良习惯制定相对应的禁止性义务,如“禁止进入网吧、禁止抽烟、禁止进入酒吧、禁止打架斗殴等”。完善监督机制——赋予法院启动附条件不起诉程序的同意权陈瑞华教授提出了建立一种由司法人员控制的程序分流机制,对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分流在司法控制上的不足予以弥补。在德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除两种极轻罪行的情形,其他均需要法官的参与,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与否的决定是法院与检察院协商的结果,反映出在程序中审判人员具有的最终掌控力,防止出现检察机关一家权力过大的情况。我国理应作出如下约束: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时,必须要经预审法官的同意,才可以适用。既可以限制检察院过大的裁量权,对其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更好地行驶公权力,又可以实现审前分流制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完善权利救济机制1.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完善法律尽管有对被害人提出意见的权利作出了规定,但是对检察机关如何处理该意见并未明文规定,使得被害人如果不服有提出的权利,但权利却未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对此,我国可作出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