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鸿门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鸿门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鸿门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鸿门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鸿门宴》同步练习一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涉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

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

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月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

王为人不忍。若入朝为寿,寿毕,请«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日:“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

日:"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粤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良目:“甚急!今者项庄拔

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

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

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目:“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项王日:“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涉,起,立而饮之。

项王日:“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日:“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冬

心,杀人‘口不能举,个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成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目:“坐。”樊哙

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选自《鸿门宴》)

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A.范增数目项王B.常以身善蔽沛公

C.个人如恐不胜D.若入朝为寿

2.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鸿门,涉口哙拜谢B.杀人力口不能举沛公起出厕

C.请?剑舞樊哙侧其盾«撞D.今者有小人芸言夫秦王有虎狼与心

3.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藉何以至此客何为者B.亚父者,范增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

C.若属皆且为所虏窃为大王不取也D.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几段文字表现了刘邦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项

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列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

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

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

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

王日:“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

王日:“壮士!能复饮乎?”樊哙目:“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成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

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

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目:“坐。”樊哙从良坐。坐

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沛公起如厕,口招樊哙出②与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还军霸上,名待大王来②?其无礼于晋

C.①拔剑切巾啖之②于是荆轲遂就车不去

D.①臣死耳不避,卮酒安足②不者,若属皆耳为虏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

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试卷第2页,共6页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跑”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

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

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二、选择题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鳏■生(Zh6u)参枣(sheng)樊喙■(kuαi)飨士卒(Xiðng)

B.攀(Icl)力彘(Zh1)肩卮(Zhi)酒裁吏民(jie)

C.披帷(wei)刀珥(zu)杯杓(Shdo)要项伯(yao)

D.车.(j))玉玦(ju6)交裁(jτ)说项羽(ShUl)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秦时与臣游游:交往

B.君安与项伯有如故:缘故

C.沛公起如厕如厕:上厕所

D.号丹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

11.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范增数目项王④令将军与臣有郤

⑤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⑥张良出,要项伯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⑧秋毫

不敢有所近

A.①③⑥⑦⑧B.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⑧D.①②④⑥⑦

1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少③项伯杀人,臣西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个事之

⑤沛公今事有卓⑥项伯乃逸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百余骑来

见项王

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B.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

三、语言表达

13.《鸿门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结合《鸿门

宴》的内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能使语段意思完整,逻辑严密。每句

不超过15字。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见,①:②,刘邦则善于采

纳意见随机应变。项羽任人唯亲刚愎自用;③。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

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

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四、小阅读一课内

14.项羽不杀刘邦仅仅是因为“为人不忍”吗?

15.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

16.请简要分析''鸿门宴”中的对比手法。

17.项羽是一个有浓厚悲剧色彩的英雄。对于他失败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对于他的

失败,我们应如何评价呢?

18.刘邦在鸿门宴中是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的?

五、非选择类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分别包含的成语。

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⑵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1.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二十八岁

时正式做了太史令,因李陵事件受了宫刑之后,他更加发奋著述,到五十五岁时终于完

试卷第4页,共6页

成了《》,它是我国第一部,共篇,包括本纪、

世家、列传、表、书,记载了汉武帝太初元年之前的三千年历史,

勾画出古代社会三千年来的历史面貌。它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传记也是优

秀的文学作品,鲁迅曾评之为","。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

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22.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项伯乃荏驰之沛公军

②吾得受事之

③常以身萼蔽沛公

④呵至军中

⑤沛公军霸上

⑥沛公欲4•关中

⑦爸吏民

⑧范增数月项王

⑨道芷阳间行

⑩先破秦人成阳者壬之

(2)动词的活用

①项伯杀人,臣声之

②沛公旦日八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交戟之卫士欲斗不自

(3)形容词的活用

①此其志不在少

②素普留侯张良

③拔剑撞而尊之

23.给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分类。

①此天子气也。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李父也。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

⑥客何为者?

⑦大王来何操?

⑧沛公安在?

⑨长于臣。

⑩竖子不足与谋!

24.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②张良出,要项伯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2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岁旭

古义:今义: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并年也

古义:今义:

③沛公居中有时

古义:今义:

④将军战可毋,臣战可承。

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刎?。

古义:今义:

⑥可.遣将守关者。

古义:今义:

六、微写作

26.在《鸿门宴》中,司马迁用他的生花妙笔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请根

据你的理解,选择一个人物,为他写一则点评,写出人物形象特点。IOo字左右。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B2.D3.C4.(1)我连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怎么会推辞呢?

(2)(沛公)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

故。5.(1)原因:在与项羽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暂时缓和矛盾,以图长远打算。

⑵刘邦性格:隐忍不发,工于心计,善于应变,擅长用人,能言善辩。

(3)项羽性格:心直口快,直来直去,表里如一。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目: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B.翼,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C.刑:名词活用作动词,施刑。

D.前:名词活用作动词,走上前。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动词,分别是“谢罪”和“感谢”;

B.都是动词,分别是“好像”和“到、往”;

C分别是介词“用”和连词“来”。

D.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以何”“为何”。

B.都是判断句,“者……也”“……也”表判断。

C.第一句是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第二句无特殊句式;

D.都是状语后置句,“于此”“于坐”是后置状语。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且”,尚且;“卮酒”,一杯酒;“安”,怎么;“辞”,推辞。

(2)“所以",……的原因;”者……也”,表判断;“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

常”,意外的变故。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原因:结合“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可知,刘邦为了缓和与项羽

的矛盾,亲自到鸿门谢罪,以图长远打算。

答案第7页,共13页

刘邦性格:结合“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可知,刘邦在与项羽力

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亲自到鸿门谢罪,以求缓和矛盾,可见他善于隐忍。结合“今者有小人

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把罪过推给曹无伤,体现他能言善辩,工于心计。结合“沛公

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可知,刘邦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情况下从鸿门宴脱身,体现他善于应变。

鸿门宴上张良、樊哙等人为了刘邦谋划并全力维护,从侧面表现他善于用人。

项羽性格:结合“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曰:'壮士!——

赐之卮酒。'”“壮士!能复饮乎?”可知,项羽直接说出曹无伤,在樊哙冲撞时毫不介意,

还赐酒,体现他心直口快、直来直去、表里如一的性格。

参考译文:

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

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

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

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

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

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

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

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

无法刺杀沛公。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

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类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

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

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喳着眼睛看着项

羽,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

“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

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羽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

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羽说:“壮士!

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

'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

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

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将已亡的秦朝的作为延续罢了。我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

答案第8页,共13页

种做法好。”项羽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

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去。

6.C7.A8.(1)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总是在沛公身上。

(2)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因",第①个作介词,“趁机”;第②个作介词,“依靠”。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B.“以",第①个作目的连词,“来”;第②个作介词,“因为”。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0.“而”都是连词,表顺承,“接着”。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D.第①个作副词,“尚且”;第②个作副词,“将”。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故选Co

7.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楼括和分析能力。

A.错在“总是于心不忍。”结合原文“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庄不得击”,项庄不能刺杀刘邦,不能理解是因他心软,而是因为刘邦有项伯的保护。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得分点有:(1)今,如今;其,他的;意,意图。(2)故,特意;出入,偏义副词,偏

重于“人”;非常,古今异义词,意外变故;……者……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奥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

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

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

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喳着眼睛看着项

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

“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

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于是给了他一个生的猪前

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的前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

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

'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成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

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

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

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

答案第9页,共13页

樊哙叫了出来。

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婀生”的“蛆”应读z6u。

B.“卮酒”的“卮”应读ZhT,“籍吏民”的“籍”应读.

D.“交戟”的“戟”应读jT。

故选C。

1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君安与项伯有故,意思是“您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故:老交情。

故选B。

1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距”通“拒”,据守;“内”通“纳”,让……进入。

②“倍”通“背”,背叛。

④“郤”通“隙”,隔阂。

⑥“要”通“邀”,邀请。

⑦“蚤”通“早”,早点。

①②④⑥⑦含有通假字。

故选Do

1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⑦名词作动词,军,驻军;目,使眼色;

②⑤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急,紧急情况;

③⑧动词的使动用法,活,使……活,救活:从,使……跟从,带领;

④⑥名词作状语,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夜,在夜里。

故选D。

13.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高瞻远瞩项羽常常独断专行拙于应变刘邦知人善任

从谏如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作答本题要对《鸿门宴》的内容有所了解,把握刘邦和项羽的人物性格,以及关涉题干中的

“对比”手法。

语段是将刘邦和项羽作对比,突出两人的性格特点,表明两人成败的原因。补写句子可以结

合对比的手法填写,填写注意字数不超过15字。

答案第10页,共13页

第一处,前一句是项羽在优势下的性格特征,根据对比,可以填写刘邦在劣势下的性格特征,

所以第一处可填写:”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保全自己”或“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高

瞻远瞩”;

第二处,根据刘邦善于纳谏随机应变的内容,运用对比手法填写项羽,所以第二处可以填写:

“项羽骄傲自负拙于应变”或“项羽常常独断专行拙于应变”;

第三处,写项羽用人,可以根据对比手法写刘邦用人,所以第三处填写:“刘邦则任人唯贤

知人善任”或“刘邦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14.关于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前人时贤皆多有评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项羽存在

比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一方面残暴倨傲,逞匹夫之勇,一方面又优柔寡断,好沽名钓誉。有

人认为这是因为项羽虽然勇冠三军,在政治上却颇为幼稚,先后被刘邦、樊哙的话迷惑,于

是放走刘邦,铸下大错。也有人从正面分析这一问题,认为项羽不愿杀害只带了“百余骑”

的刘邦,是“贵族精神”“大将风度”的体现,只愿光明正大一决雌雄,不愿做“当宴杀人”

这样的事。还有一些论者则将视野投向历史事实本身,认为项羽不杀刘邦一是不必,二是不

能。一方面,刘邦已经示弱输诚,并已表示将让出占领的地盘,且项羽虽然兵力占优,但刘

邦也有十万之众,相攻必有损失,因此“不必杀”;另一方面,项羽的大军是“联军”,如

果杀掉“道义”上占据优势的刘邦(毕竟刘邦的行为合乎“怀王之约”),其他诸侯会有何

反应很难预料,对自己的名声也很不利,因此“不能杀”。更有论者着眼于项羽的政治理念,

指出他的理想并非统一天下,而是要做诸侯的霸主,因此当刘邦表示服从于他时,他就不会

杀掉刘邦,最多会将其作为一个需要防范的诸侯看待罢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本题的阅读文章是《鸿门宴》,探究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本题可从对角度进行思

考。

从项羽的人物性格角度分析,根据原文''范增说项羽日:'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

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

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判断,范增已经看出了刘邦的野心,并与项羽定计在鸿门宴上杀

掉刘邦,可是刘邦的“臣与将军”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中的

“不自意”就赞扬项羽的军师才能,这让项羽就开始沾沾自喜,自认为自己比刘邦强,因而

慢慢的打消了杀掉刘邦的计划,可见没有杀掉刘邦是因为项羽存在比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一

方面残暴倨傲,逞匹夫之勇,一方面又优柔寡断,好沽名钓誉。

从项羽的政治才能南度看,连亚父范增都能看出刘邦称帝的野心,项羽先后被刘邦、樊哙的

话迷惑,却最终打消了杀掉刘邦的念头,最终放虎归山,可见没有杀掉刘邦是因为项羽虽然

勇冠三军,在政治上却颇为幼稚,最终放走刘邦,铸下大错。

从项羽的精神特点来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本身就是示弱的表现,项羽不愿杀

害只带了“百余骑”的刘邦,是“贵族精神”“大将风度”的体现,只愿光明正大一决雌雄,

答案第11页,共13页

不愿做“当宴杀人”这样的小人之事。

从历史事件中的强弱对比来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本身就是示弱,从原文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日:'固不如也'”分析可知,刘邦的实力远

不如项羽,因此,项羽认为杀刘邦没有必要。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分析,项羽的大军

是“联军”,如果杀掉“道义”上占据优势的刘邦(毕竟刘邦的行为合乎“怀王之约”),

其他诸侯会有何反应很难预料,对自己的名声也很不利,因此“不能杀”。

从项羽的政治理想角度分析,他的理想并非统一天下,而是要做诸侯的霸主,因此当刘邦表

示服从于他时,他就不会杀掉刘邦,还继续宴请他,通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分析,项羽把自己当做“王”,只是把刘

邦作为一个需要防范的诸侯看待罢了,因此鸿门宴上并没有杀掉刘邦。

15.(1)项伯“夜报项王”。如果项羽一方确实计划要杀刘邦,项伯作为项羽阵营的一员,

私会刘邦阵营中的张良并泄露消息,这已是重大的罪过,他又怎么会跑回项羽军营中“具以

沛公言报项王”?

(2)樊哙“力闯营帐”。项羽设宴请刘邦,帐外布满了守卫的甲士。樊哙一个人怎么可能

闯得进去?而且还带着剑和盾这样的武器?樊哙绝无可能以一人之力冲破重重守卫,除非樊

哙能以一敌百。但是樊哙确确实实进去了,还带着武器。由此可见,樊哙进帐的过程中,几

乎没有人拦着他。或者说有人拦他,但被里面的人接应进去了。

(3)刘邦“逃宴”,张良“留谢”。刘邦趁如厕出逃,“因招樊哙出”。此时张良并没有

一起出来,但是后文却提到“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从刘邦出来到刘邦让张良留下道

歉之间,《鸿门宴》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张良从帐中出来。刘邦从帐中出来之后,再没回去。

因此刘邦是怎么和张良讨论逃离鸿门宴的计划的呢?文中又提到“张良人谢,曰:'沛公不

胜杯杓,不能辞……'”,张良没有出来,又谈何进去道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1)项伯“夜报项王”情节“不合常理”。根据原文”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

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可知,在项羽一方确实计划要杀刘邦的情况

下,项伯作为项羽阵营中重要的成员,去私会刘邦阵营中的张良并泄露消息,这已是重大的

罪过,被项羽知道会被砍头的,可是文中记述他从刘邦处回来,却“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这相当于不打自招,通过这一情节判断,项伯“夜报项王”情节“不合常理”。

(2)樊哙“力闯营帐'’情节"不合常理”。根据“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

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分析,项羽设宴请刘邦,帐外布满了守卫的甲

士。樊哙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带着剑和盾这样的武器进入营帐中的,文中描述的“交戟之卫士”

实在是不堪一击,也没有大喊叫人,实在是愚钝,这与守卫主帅项羽营帐的“卫士”形象不

符,与跟随项羽东征西战的勇士形象不符,按常理来看,樊哙绝无可能以一人之力冲破重重

守卫,除非樊哙能以一敌百。但是樊哙确确实实进去了,还带着武器。由此可见,樊哙进帐

答案第12页,共13页

情节“不合常理”。

(3)刘邦''逃宴”,张良“留谢”的情节“不合常理”。根据原文“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因招樊哙出”分析,刘邦趁如厕出逃,“因招樊哙出”,此时张良并没有一起出来,可是文

章记载“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按常理来看,刘邦从帐中出来之后,再没回去,当时

有人给张良通报的人应该是没有,张良应该是不知道刘邦已经逃回自己的营帐,因此“张良

入谢,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的情节“不合常理”。

16.(1)主师将士的对比。鸿门宴中,刘邦的知人善任和项羽的刚愎自用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者的识人善断使得集团内部能够上下一条心,生死与共。刘邦驻军霸上,忽闻项羽欲击之,

便虚心向张良请教,得到张良的倾力相助。后来会见项伯,又“约为婚姻”,化敌为友,为

己所用。刘邦对谋士的策略言听计从,表示出对部下的极大信任。在宴会上,张良面授机宜,

樊哙言语铿锵,以攻代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在“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的险境中,通过大智大勇的较量取得了胜利。而项羽的狂妄自大则造成了集团内部的种种矛

盾。他似乎也能够采取谋士的建议,这可以从“范增说项”中得到证明。他听到曹无伤的密

报及范增的说法后,也下定决心要消灭刘邦,可是在听到项伯说的“不义也”后,他恐损其

威,恐伤其言,又改变了主意。他用人失察,朝令夕改,不能集思广益,缺乏谋略和政治远

见。他亲近立场不明的项伯,疏远忠心耿耿的范增,最终导致了全盘计划的落空。

(2)人物语言的对比。

在对项伯“吾得兄事之”的极尽笼络中体现出刘邦圆滑世故的特点;而“然不自意能先入关

破秦……今者有小人之言……”,寥寥数语既隐瞒了事实真相,又尊崇了项羽,既否认了欲

王关中,又把不实之词推到他人身上,有力地突出了刘邦能言善辩、看风使舵的性格。而项

羽本要杀刘邦,但听到项伯之言后,竟答应“善遇之”,他头脑简单、不善思索的缺点暴露

无遗。更为荒唐的是,他口无遮拦,竟随口将“眼线”曹无伤说出,宁要面子,不要人头,

这又表现了他直率、缺乏谋喀、麻痹轻敌的特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

《鸿门宴》中的对比手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宴会前后战争形势的对比

文章一开始,便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曹无伤的告密,亚父范增对项羽的不断点

拨,逐步导致场上形势对刘邦极为不利,火药味愈来愈重,战争一触即发。这其中,曹无伤

的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是矛盾的导火索;范增分析刘邦“志不

在小,急击勿失”,更是道出了项羽与刘邦水火不相容的形势,矛盾更加激化。然而,随着

双方在鸿门宴上的明争暗斗,局势逐渐平缓直至风平浪静。在鸿门宴中,项羽为刘邦的假意

屈从、谦卑之词及张良的巧言机辩所迷惑;为樊哙义正词严、有理有节有据,貌似训斥实则

恭维的话语所蒙骗,实质上恰恰迎合了项羽居功自傲、舍我其谁的思想,使之狂妄自大心理

答案第13页,共13页

抬头继而麻痹轻敌。通过项羽“善遇之(刘邦)、赐坐(樊哙)、受壁(张良)”等一系列语言动

作,充分反映了项羽由盛怒到息怒,由击之到不击的心理变化。正是这种对比折射出项羽由

“气吞万里如虎”走向“四面楚歌”的内在必然性。

二、主帅对将士的态度对比

通过阅读《鸿门宴》,我们可以感受到刘邦知人善任的胸怀。正是这种识人善断使得集团内

部能够上下一条心,生死与共;而项羽则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用人失察,这必然造成集

团内部的种种矛盾。刘邦驻军霸上,忽闻项羽欲击之,大惊之下“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

请教,得谋十张良相助。后又会见项伯,功于心计,巧于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

寿,约为婚姻。”化敌为友,为己所用。张良分析双方力量大小,权衡利弊,出谋划策。对

此,刘邦言听计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表现出对部下的极大信任。在双方共宴时,张良

注意到局势变幻莫测,危机四伏。于是又寻找机会,面授机宜。要刘邦当机立断,从速脱身。

樊哙带剑拥盾怒闯酒宴,言语铿锵,以攻代守,配合默契。由于刘邦对将士的信任,上下团

结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在鸿门宴这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险境

中,通过大智大勇的较量取得了胜利。反观项羽,他似平也能够采纳谋士的建议,可以从“范

增说项”得到证明。他听到曹无伤的密报及范增的说服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恐损其威,恐伤其信,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

遇之”。用人失察,朝令夕改,未能集思广益,缺乏谋略和政治远见,于是在鸿门宴上,被

刘邦请罪、张良巧言所蒙蔽,完全忘掉既定之决策。面对范增”举玉玦以示者三默然不应”,

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也是熟视无睹,一意孤行,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这充分暴

露出项羽头脑简单、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思想。仅凭一己之力,逞匹夫之勇,致使谋臣不

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最终导致全盘计划落空。

三、人物语言上的对比

刘邦面对项伯的到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并约为婚姻,极尽笼络利用之能事,

表现了刘邦圆滑、世故的性格。刘邦对项羽的谢罪之词,让人听起来情直意切,滴水不漏。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寥寥数语,既隐瞒了事实真相,又尊崇了项羽:既否认欲王关中,又

把不实之词推到小人身上,有力地突出了刘邦能言善辩、看风使舵的性格。

综上所述,《鸿门宴》至少从以上三个方面体现了“对比”这一艺术法则,文章一波三折,

扣人心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7.(观点一)项羽错在优柔寡断,错在妇人之仁。想他一介武夫,性格豪爽,血气方刚,

容易激动,千斤重担压在身上,致一失足成千古恨。项羽本不是狡猾奸诈之人,他重义,项

伯为一己之私坏他大事,他不可能无动于衷;然血浓于水,到底没有责怪项伯。项羽不像历

答案第14页,共13页

代帝王那样,能为帝王之位不惜牺牲一切亲情、友情、义气。

(观点二)项羽是一个过于追求完美的英雄,所以他有时会表现出不必要的妇人之仁,像鸿

门宴时,关键时刻没表现出“无毒不丈夫”的魄力。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屑于卑鄙手段,全

身散发着才气,项羽是真英雄,真豪杰,而绝非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政治家。

(观点三)作为一个政治家,项羽缺乏头脑和眼光。我要肯定作为军事家的项羽,他是很勇

敢、很能打仗的。他幼年时不愿意读书和学剑术,而要学“万人敌”的作战本领。他后来带

领八千江东子弟转战疆场,所向披靡,力量不断壮大,打垮很大一部分秦朝的兵力,为推翻

秦朝的暴虐统治,出了很大的力。但在政治上,他远远不及老谋深算的刘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能力。

对于项羽的失败,我们可从他的性格方面寻找原因,既可以肯定他的性格豪爽,重情重义,

重视亲情,坦荡磊落;也可以批评他的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容易轻信,城府不够,缺乏

大丈夫的果断和狠毒。也可从作为军事家的项羽和作为政治家的项羽两种身份去评价他,比

如作为军事家,他作战勇敢,有战略思想,能够带领江东子弟击垮大部分秦军,是个军事天

才;但作为政治家,他缺乏眼光和头脑,过于追求完美,不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合格政治家。

总之,评价时既要有观点,又有要分析,这样才能具有说服力。

18.(1)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军事力量的不足,避免军事冲突。(2)凡事向谋臣讨计。(3)利

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笼络人心,化敌为友。(4)善于伪装欺骗,收敛锋芒。(5)说话谨慎,

言语得体。(6)内部团结,亲信得力。(7)当机立断,措施恰当——主动上门谢罪、逃宴、

杀内奸。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⅛t括能力。

纵观刘邦在鸿门宴前后的表现,可以做如下概括:当张良问项羽和刘邦军事力量如何时,刘

邦说“固不如也”,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军事力量的不足,避免军事冲突;接着刘邦问

张良“且为之奈何?”,他能够做到凡事向谋臣讨计;当张良把项伯介绍给刘邦时,刘邦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并且“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请求项伯帮他在项羽

面前说好话,可见他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笼络人心,化敌为友;鸿门宴上,他的言

行十分谨慎,伪装也十分巧妙,他到了后立即向项羽谢罪,“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

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有郤”,这番话说的十分得体,骗取了项羽的信任;同时刘邦的亲信樊哙也起了很好的辅助

作用,“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人成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

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同时谋士张良也尽心辅助刘邦,

刘邦内部团结,亲信得力;最后,刘邦的性格十分果断,他知道不能与项羽正面抗衡,于是

主动上门谢罪,又在樊哙的劝说下“脱身独去”,回去后“立诛杀曹无伤”。

答案第15页,共13页

19.(1)像这样劳苦而且功高,没有封侯的奖赏,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要讨伐有功之人,这

是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啊。

(2)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

(3)现在人家正是切肉用的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细说”,小人谗言;“续”,继承者,后续者,指重蹈覆辙。

(2)“大行”,做大事;“细谨”,小细节:“辞”,回避;“让”,责备。

(3)“为”,是;“鱼肉”,鱼和肉;“何……为”,还……干什么,何必……?

20.(1)秋毫无犯(秋毫不犯)(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积累掌握成语的能力。

(1)句意: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

微小的事物。犯:侵犯。据此引申出成语“秋毫无犯”或“秋毫不犯”,常用来形容军队纪

律严明,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⑵句意: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用身体掩

护刘邦,项庄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据此引申出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

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⑶句意: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等待宰割的鱼和肉。刀俎:菜刀和

砧板。据此引申出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

被宰割的地位。

21.《史记》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十二三十七十十八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司马迁和他创作的《史记》的相关常识知识,涉及史书的体例、包含的内

容以及后人的评价。考生在平时应注重积累和梳理,准确识记。

22.(1)①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②名词用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③名词用作状语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④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⑤名词用作动词驻军⑥名词用作动词

为王,称王⑦名词用作动词登记⑧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⑨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

(2)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③动

词的使动用法使……止,制止;使……进入,接纳

(3)①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②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③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破碎,撞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答案第16页,共13页

(1)①句意:项伯就连夜驹•马跑到刘邦的军营。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②句意: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兄:名词用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③句意: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翼: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

翅膀一样。

④句意:从小路回到军营里。间: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

⑤句意:刘邦驻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⑥句意: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⑦句意:登记了官吏、百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

⑧句意: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目: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

⑨句意:取道芷阳,抄小路走。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⑩句意: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

(2)①句意: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②句意: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跟从,率领。

③句意: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制止;

内:使...进入,接纳。

(3)①句意: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②句意: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

③句意:拔出剑来敲碎了它。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撞破。

23.①②判断句。③④被动句。⑤⑥⑦⑧宾语前置句。⑨状语后置句。⑩省略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此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