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4869大众传播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4869大众传播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4869大众传播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4869大众传播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4869大众传播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4869大众传播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 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涉及过程的()。2.知识沟理论3.传播效果分哪些层面?4.新闻框架5.集合行为6.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主要有()5W模式和香农—韦弗的()模式。7.传播权8.社会心理学的舆论观9.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要点是什么?10.社会科学的效果理论如何发挥其社会影响力?11.文化帝国主义12.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立场和差异是什么?13.在民主参与理论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学者J.A.巴隆的()和B.H.巴格迪坎的()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4.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运用先进的()和()手段,以社会上()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5.德弗勒认为美国大众传媒的内容主要包括()、()和高级趣味内容。16.较早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形态进行考察的是()A、h.赫卓格B、b.R.贝雷尔森C、麦奎尔D、e.M.罗杰斯17.如果我们用玫瑰花指代爱情,那么玫瑰花和爱情分别就是符号的()A、所指和能指B、能指和所指C、意指和意符D、意义和形式18.美国学者赖特所提出的“四功能说”将大众传播的功能概括为: (1)(); (2)(); (3)(); (4)()。19.传播者20.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 二是()的群体,如家庭、单位、团体、宗教信仰群体等。21.介的发展规律有哪些?22.根据麦奎尔的研究,媒介的表现可以从()、()、新闻的客观性及现实的反映还是扭曲等几个方面评估。23.按照感觉方式可将符号分为()两大类。A、听觉符号与视觉符号B、信号与象征符号C、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D、物体语言符号与身体语言符号24.简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25.知晓权26.学者R.M.恩特曼在他的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有两种机制对新闻框架的与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种机制是(); 第二种机制是()。27.媒介接近权28.子弹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9.“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A、霍夫曼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梅罗维茨30.指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信息流”;“影响流”2.参考答案: 知识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卡茨曼·蒂奇等人提出。 其核心观点是:尽管大众传播可以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但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下,由于富有者能比贫困者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大众传播越发达,富有者和贫困者之间的知识沟壑就越大。3.参考答案: 第一层,认知效果。指的是受传者对信息的表层反应,它表现为对信息的接受与分享; 第二层,情感效果。指的是受传者对信息的深层反应,是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感情性色彩的分析、判断和取舍; 第三层,态度效果。是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对等事物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第四层,行为效果。是受传者接受讯息后在行为上发生的变化。4.参考答案: 指新闻媒介呈现新闻信息的一系列的动态过程--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件、及一系列的框架工具形成新闻的框架,这个框架赋予新闻文本特定的意义,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5.参考答案: 其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比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合、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是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有其特殊的传播机制。6.参考答案:直线;循环7.参考答案: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在现代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8.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的舆论观把舆论看做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9.参考答案: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10.参考答案: 社会科学的效果理论影响的对象包括三部分: 它影响公众,推动对传媒活动的社会舆论监督; 它影响传媒工作者,促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 它影响立法、司法与行政,为传播管理和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三种影响,社会科学的效果理论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同时对大众传媒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11.参考答案:文化帝国主义又称为媒介帝国主义,主要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大众传播媒介,以自己的文化模式取代各国文化多样性的过程,是构成当代帝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2.参考答案: (1)主要立场。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的对立,归根结底是由于立场的不同。经验学派的立场总是肯定性的,而批判学派的立场总是否定性的。 (2)差异。 第一,两者涉及的研究内容有差异。经验学派关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之类的问题,因而致力于寻求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落脚点在传播的效果上;而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为何传播、为谁传播之类的问题,因而致力于阐述人类传播的总体运动,落脚点在传播意义上。简而言之。经验学派侧重事实判断,而批判学派侧重价值判断。 第二是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既然经验学派更关注事实判断,那么其研究方法自然强调一切从经验或事实出发,通过量化与统计的过程,步步为营地求得实证性结论。而批判学派既然更关注价值判断,那其方法论就不得不具有思辨的特征,以确保其理论思想能从宏观的、联系的和总体的方面把握传播的意义。 第三是研究工作立场或研究取向的差异。13.参考答案:《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传播媒介的垄断》14.参考答案:媒介组织;传播技术;产业化;一般大众15.参考答案:低级趣味内容;信息服务内容16.参考答案:B17.参考答案:B18.参考答案: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19.参考答案:传播者是发起传播行为的人,是利用某种传播技术和工具,以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20.参考答案: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社会关系意义上21.参考答案: 我国学者邵培仁在《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提出媒介发展的规律是: (1)加速度发展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 (2)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呈叠加性状态发展 (3)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性状态发展 (4)信息和知识的增长和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22.参考答案:自由与独立;内容的多样性;23.参考答案:A24.参考答案: 个人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持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避免孤立,个人在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一般会首先对周围“意见气候”环境进行观察。发现自己属于多数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公开自己的意见;反之则屈从于社会压力转向“沉默”。 意见表明和沉默的社会过程: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优势增大,这种意见优势反过来会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没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舆论的形成是意见气候作用的结果,惧怕孤独的心理强制人们认同“优势意见”,而大众传播正是“优势意见”的主要制造者。25.参考答案: 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26.参考答案:报道规模控制;具体信息的呈现27.参考答案: 媒介接近权在狭义上是指利用大众媒介表达思想、观点和意见以及发布信息的权利,属于表达权的一种,而表达权是新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自由包括公民通过新闻媒体享有的知情权和表决权,是公民实现出版自由、言论自由以及其他自由权利的重要渠道和保障。”广义的媒介接近权包含的范围很广,如参与媒介内容生产或者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受众创作的新闻性、思想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等,每个公民都有在媒介上表达思想、观点和意见的自由和权利。28.参考答案:又被称为“皮下注射论”或“传送带理论”。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29.参考答案:C30.参考答案: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以下因素: A.传播者 B.受传者 C.讯息 D.媒介 E.反馈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传播制度2.内容分析3.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4.从构成上讲,作为社会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由()、()和()三大部分组成。5.电视购物频道一个30分钟的促销节目,使很多观众购买其推销的产品,这种传播效果属于哪类传播效果()A、短期的预期效果B、短期的非预期效果C、长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非预期效果6.“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A、wP.戴维森B、r.M.佩洛夫C、j.a.佛罗拉D、jT.蒂德格7.与“知沟”假说持相反观点的是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假说。8.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是()A、副语言B、体态符号C、物化符号D、仪式化符号9.“北极熊”一词原指生活在北极地带的一种凶猛的哺乳纲大型食肉动物,但在20世纪冷战时期,它成了当时某个推行霸权主义的北方大国的代名词,前者和后者分别是()A、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B、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C、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D、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10.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从()视角来把握舆论现象的.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11.拟态环境12.请画出并解释麦奎尔和S.温达尔关于“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示意图,并结合此图说明什么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和其作用机制。13.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动物与人包括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青年人、老年人等分别是人这个符号的()A、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B、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C、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D、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14.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传播实际进行论述。15.20世纪50年代所罗门·阿什的实验证明,趋同行为发生的概率受到两个重要条件的制约:一个条件是(),另一个条件是().16.在众多的新闻框架实证研究中,()对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两大类似的击落飞机事件时所采用的不同新闻构架的比较分析最有代表性。A、r.M.恩特曼B、d.桑德斯C、e.戈夫曼D、g贝特林17.什么是传播学发展的“12345”?18.有限效果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9.戴维森认为有两种社会显性行为可能与“第三人效果”有关: 一种是(); 另一种则是与抢购、挤兑等群体行为有拳()。20.《人民的选择》是()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县进行,所以又称()。21.“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什么重要的意义?22.媒介控制23.传播效果24.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大学诞生。25.“受众即市场”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积极的意义与消极的方面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看待这一观点。26.最早的网络是()A、美国阿帕网B、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C、网万维网D、商用因特网27.信息社会28.1974年()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他的“信息沟”理论。A、pJ.蒂奇诺B、a.M.松伯格C、j.S.艾蒂玛D、n.卡兹曼29.第三人效果30.请画出“沉默的螺旋”假说示意图,并结合此图说明舆论形成的过程与大众传媒在其中的作用。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内容包括:大众传播活动与政府的关系;大众传播活动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及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2.参考答案: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在1952年曾为内容分析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3.参考答案: 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听从性,有人容易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不不容易听取意见,前者是听从性较高中人,后者就是听众性较低的人,对大众传播者来说,面对听从性高的爱人自然容易实现传播效果,反之则比较困难。 (2)恐惧诉求。在传播信息中加入一些恐怖的、威胁性的信息,使受众产生畏惧心理,往往可以促使传播效果的实现。 (3)免疫论。在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可以通过给受众介绍少量反面信息的方式,而使他们增强对反而信息的抵抗力,有效地利这种方式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确信受众的确不可避免要接触到反而信息,事先给予受众的反而信息应是少量的。4.参考答案:人员;设备;组织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上限效果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公开的意见”11.参考答案: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但是,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一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对待。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产生影响。12.参考答案: 图中左侧的X1,2,3……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议题”,中间的粗黑线段表示传播媒介对这些“议题”的强调程度,右边大小不一的X代表公众对这些“议题”及其重要性的谁知。通过该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传媒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高度的相关关系。这说明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大众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机制来设置议程。 第一是知觉模式,即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 第二是显著性模式,即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第三是优先顺序模式,即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 制约和影响传播效果显著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传播主体 传播主体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者的可信度和权威度。 2.传播技巧 传播是一项技巧性很高的活动,不同的传播方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所以要提高传播效果显著,就是掌握必要的传播技巧。 3.传播对象 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听从性 恐惧诉求 免疫论15.参考答案:有没有来自分他人的支持;个人对自己的见解或信念的确信程度16.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奠基者; 二大学派: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 三大来源:传播学来源于信息科学、“三论”和新闻学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18.参考答案: 960年,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以来的“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第一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只是中介因素之一; 第二,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既有态度的强化; 第三,态度改变产生效果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第四,效果的产生,受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第五,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9.参考答案: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集合行为20.参考答案:拉扎斯菲尔德;伊里;“伊里调查”21.参考答案: 第一,把舆论研究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深层社会心理分析,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舆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这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启迪意义。22.参考答案: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了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能够产生媒介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和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等。23.参考答案: 其一,它指的是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其二,它指的是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地还是潜在的。其又表现为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和社会行为示范效果。24.参考答案:伊利诺伊大学25.参考答案: “受众即市场”观点的主要内容:将受众视为大众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受众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与其在超市购买商品呈样,能否满足个人的需求是最重要的标准。传播者与受众是一种买卖关系,大众传播者是信息产品的制造企业,受众是信息产品的购买点。 积极的意义: 一,它强化了受众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受众的主动性,避免了“传而不通”的零效果或负效果现象。 二,它反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