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9338课程设计与评价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9338课程设计与评价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9338课程设计与评价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9338课程设计与评价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9338课程设计与评价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9338课程设计与评价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方法应充分体现的理念是()。A、重过程B、评价主体多元化C、淡化量化评定D、以上都是2.简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3.下列不属于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是()。A、技术初步B、家政C、职业了解D、职业引导4.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基本特征是()。A、实践性B、社会性C、服务性D、体验性5.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只能集中使用。6.下列各项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的步骤:制定活动方案—确立活动主题—组织开展活动—活动总结交流—评价和反思—活动拓展延伸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8.校本课程是与()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式。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9.组织方式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10.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11.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地方课程B、学科课程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12.简述课程设计的几种基本策略。13.分析、解决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14.某些学校对国外引进的课程进行了翻译和本土化改造,这属于()。A、课程改编B、课程补充C、课程拓展D、课程新编15.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组织实施。16.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切入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实施的有效途径。17.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8.影响中观设计的因素主要有()。A、学生的已有基础及学习状态B、教师的自身条件C、可运用的课程资源D、传统习俗和价值观1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包括三个维度,下列不属于这三个维度的是()。A、学生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B、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专业提高的评价)C、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支持D、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改进的评价20.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社区服务B、劳动实践C、技术实践D、信息实践21.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愿意组织和领导不同形式的活动,并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这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A、交流观点B、个人实验C、主动参与D、寻求信息22.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23.简述微观层次的课程设计。24.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的课程评价方法属于()。A、量化评价B、质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形成性评价25.课程设计的思路包括目标中心思路、过程中心思路和整体设计思路,其中最早论述目标模式的是美国学者()。A、泰勒B、博比特C、查特斯D、塔巴26.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27.关注对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组织,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逻辑序列,强调课程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规律,符合以上特征的是()。A、结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B、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D、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28.所谓课程设计最优化,就是指课程设计的最大合理化。2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个大拼盘,是其他课程的附庸。30.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主要有三个环节,下列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A、开题评价B、作品评价C、结题评价D、中期评价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分析这四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概念界定。当然,不同的教育学者对这几个概念的界定是不同的。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权威性的概念界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最宽泛,层次最高,指导范围最广,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培养目标次之,是针对一个学段或一种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目的的解释具有独特性、针对性,也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而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最具体的,它的制定必须要考虑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学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扩充。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错误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正确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正确11.参考答案:C12.参考答案:课程设计的基本策略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13.参考答案:错误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正确16.参考答案:正确17.参考答案:正确18.参考答案:D19.参考答案:B20.参考答案:A21.参考答案:C22.参考答案:正确23.参考答案: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实施已有的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时,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特征,以及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对已确定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组织设计,以服务于现实的教学。它类似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设计。从设计的结果看,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及发生在教室中的各类教学活动等,基本等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谈及的“备课”。从设计所涵盖的因素看,包括教师自身在课程实施上的特征及素养,学生的知识准备、现有水平,课程实施的有利、不利因素,以及课程资源的准备等,在设计的过程中,需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协调搭配,以发挥整体功效。影响微观设计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的已有基础及学习状态、教师的自身条件、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等等。24.参考答案:B25.参考答案:B26.参考答案:正确27.参考答案:B28.参考答案:错误29.参考答案:错误30.参考答案:B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2.研究性学习的分层模式不包括()。A、目标分层B、主题分层C、内容分层D、评价分层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A、重发展B、重改善C、重过程D、以上都是4.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5.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A、学校教师B、课程专家C、学生家长D、社会人士6.一般来说,宏观和中观的课程设计主体是()。A、国家B、地方政府C、学校D、教师7.在设计与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传统等基本因素。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8.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考核不包括()。A、平时考核B、年终考核C、学期考核D、学年考核9.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10.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分科课程D、国家课程11.在中小学阶段,常常会有一些超常学生或在某一方面有特殊兴趣的学生,针对这种“吃不饱饭”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课程拓展。12.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13.()是通过精心设计的书面调查或问题来搜集信息的方法。A、测量法B、问卷法C、文献法D、访谈法14.简述课程评价的三种价值取向。15.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不以认知目标为主,而是以各种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为主。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16.试述目标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17.学校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而开发新兴的专题或学科领域,属于课程新编活动。18.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宏观课程设计的结果。19.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20.简述核心课程的优缺点。21.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首先要收集资料,然后就可以进入价值判断阶段了。2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应是()。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与分科并行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2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都为()。A、记录B、描述C、汇报D、观察24.只有评价者是课程开发、设计的单位或个人才有资格参与课程评价。25.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对概念是按照()来划分的。A、学生可否选择B、课程内容C、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D、课程开发主体26.7~9年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目标不包括()。A、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B、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C、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D、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27.下列对过程模式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发展心理学理论,是过程模式的重要思想基础B、儿童在学习中的兴趣不会随时发生改变,故而目标和内容也不必预先制定C、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注重自己发现,自行探究D、教育不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更应突出儿童的发展28.下列不属于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的是()。A、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B、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C、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D、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29.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效果评价D、诊断性评价3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应是()。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与分科并行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正确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正确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C11.参考答案:正确12.参考答案: 在具体的目的、编排方式和评价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 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 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 从取向的维度,一般把课程评价归纳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以及主体取向的评价。 (1)目标取向的评价。课程评价被看作是将教育结果或课程计划和预定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它以“自然科学范式”为其理论基础,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化。它把预定目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在本质上受“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所支配,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2)过程取向的评价。它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倡导“量化研究”方法,但同时也关注“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本质上,它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作出评价,而是要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作出改进,获得发展。它评价反对量的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方法,强调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15.参考答案:错误16.参考答案: 根据泰勒的看法,目标评价首先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的。其次,评价活动不可能一次完成,至少需要两次。一个恰当的评价至少包括两次评估:一次在课程计划实施的早期进行,一次在后期进行,以便测量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变化。 关于评价的方法,泰勒认为,虽然传统的纸笔测验是一种收集学生行为变化证据的有效方法,但是评价方法不仅局限于此。事实上,凡是能获得教育目标所指各种行为的有效证据的任何途径,都可以作为评价的适当方法。 关于评价的程序,大体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课程计划的目的和目标; (2)按照行为和内容两个维度界定每一个目标; (3)确定让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指行为的情境; (4)选择和编制相应的评价工具; (5)设计获取学生行为记录的方式和使用的计分单位; (6)收集反映学生行为变化的有关信息; (7)将收集到的信息与行为目标做比较。泰勒的评价步骤和评价定义是一致的。课程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类型,那评价就应该反映行为变化的程度。因此,建立课程计划的目标并用行为术语对每一个目标加以界说就应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行为目标确定后再为学生提供表现这种行为所需要的情境就能清楚地检验出目标是否达到。行为目标是合理的评价标准。 目标评价模式的主要特点有: (1)目标评价模式把关注的焦点从学生转向整个课程方案。 (2)目标评价模式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课程计划的反馈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