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以下哪个不是水蚀的类型()A、溅蚀B、片蚀C、剥蚀D、沟蚀2.湿润区的干燥度应该为()A、1.0以下B、1.0-1.5C、1.5-4.0D、4.0以上3.基本耕作主要类型主要有翻耕、深松耕、旋耕。4.根据气候资源特点,我国东北地区的熟制是()。A、一年两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一熟5.在一片土地上,隔一年或一茬再种植相同作物的耕作方式称为()A、正茬B、倒茬C、迎茬D、重茬6.下列作物在温度适应性上属于喜温作物的是()A、油菜棉花玉米B、小麦棉花甜菜C、棉花玉米水稻D、玉米甜菜大豆7.地力是越种越好,还是越种越坏?8.根据茬口特性可把作物分为(),(),()三类。9.复种的方式有间作,混作,套作。10.简述提高年单产的途径。11.复种的效益原理是什么?复种技术有哪些?12.种植指数是衡量耕地有无休闲或撂荒的指标,种植指数()100%,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每年收获的次数,复种指数()100%。13.我国日照时数最多的中心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内蒙西部、宁夏、甘肃北部、柴达木盆地和西藏西部地区。14.农田土体主要层次有覆盖层、种床层、稳定层、犁底层。15.耕作制度的目标总的是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16.保护性作物种植主要有(),(),()。17.水稻水田管理中,无论苗期还是后期都要注意促发新根。18.下列哪些生态位是正确的()A、时间生态位B、物理生态位C、化学生态位D、空间生态位E、营养生态位19.下列种植方式中,充分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主要是()。A、间作;B、轮作;C、连作;D、净种。20.一般≥10℃的日数少于多少天的地区为一年一熟?()A、100天B、120天C、180天D、200天21.南方丘陵旱地最常见的套作方式的是()。A、小麦/玉米/甘薯B、水稻/小麦C、马铃薯/油菜D、小麦/花生22.养地制度的技术体系包括哪些内容?23.生活因子是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24.某些作物长期连作会形成土壤环境失去栽培这种作物的可能性,这就是一般所谓的土壤衰竭现象。25.中耕作物的中耕深度,一般规律是()A、浅─浅─深B、深─浅─深C、浅─深─浅26.指出下列富氮作物()A、大豆B、小麦C、棉花D、甜菜27.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众多任务,主要包括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效益问题与生态问题。28.耕作制度的演进顺序是()A、撩荒─轮种─休闲─集约B、撩荒─休闲─轮种─集约C、休闲─轮种─撩荒─集约D、撩荒─休闲─集约─轮种29.试论述平翻耕法的优缺点。30.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时间效应、营养异质效应、边际效应、补偿效应和正对等效应。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正确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 (1)地力在自然植被下的变化是逐渐变好; (2)荒地开垦后的养分变化呈下降趋势; (3)常耕地有机质养分动态取决于投入与移出的状况; (4)多熟制下的养分动态呈下将趋势,但采用多用多养措施,用于还田的秸杆量增加,土壤肥力将增加,地力可以逐步提高。8.参考答案:富氮作物;富碳耗氮作物;半养地作物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 (1)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2)努力提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 (3)实行多熟种植,提高年单产。 (4)因地种植,合理布局。 (5)保护耕地。11.参考答案: 效益原理是:复种提高光能的集约利用,提高热量的集约利用,提高地力的集约利用,与水分的集约利用,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复种技术: 1.作物组合技术 (1)充分利用休闲季节增种一季作物。根据休闲季节的长短以及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的作物。 (2)利用短生育期作物代替长生育期作物增加熟制。 (3)开发短间隙生长期的填闲作物。如种植绿肥、饲料、蔬菜等填闲作物。 (4)生长季节富裕地区选用生育期较长的作物。 (5)利用某些作物的再生习性,发展再生种植。如水稻、甘蔗等。 (6)选择经济效益高的作物与主体大宗作物组配。 2.作物品种搭配技术。 (1)生长季节充裕地区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类型 (2)生长季节紧张的地区宜选用早熟高产的品种类型。 (3)选择可抗避当地灾害性天气的品种类型。 3.超额利用生长季节技术。 (1)改直播为育苗移栽,缩短本田期。 (2)留头再生。可作为克服热量条件不足而实现多熟复种的有效方式,而且成本低,效益高。 (3)运用套作技术。 (4)合理利用免耕播种技术缩短农耗期、促进早熟。 (5)作物晚播技术。因晚播的营养生长期比较短,植株比较矮小,分蘖或分枝少,密植有利于主茎发育和提早成熟。12.参考答案:≤;>13.参考答案:正确14.参考答案:错误15.参考答案:正确16.参考答案:保护性作物布局;间作、混作和套作;带状种植17.参考答案:错误18.参考答案:A,B,D,E19.参考答案:A20.参考答案:C21.参考答案:A22.参考答案:农田建设,农田培肥,农田保护,其中心目的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23.参考答案:错误24.参考答案:正确25.参考答案:C26.参考答案:A27.参考答案:正确28.参考答案:B29.参考答案: 优点:以全需耕层结构接纳大量降雨,增加蓄水;表面有干土覆盖,缓冲气候对耕层的不利影响;以耕层翻转消灭杂草、病菌袍子和害虫、掩埋有机肥料、绿肥和作物残茬作用强;便于机械耕作,以速度争农时;可根据作物的高产要求决定行距,不受前茬行距的限制;后效期可达二年以上;作物后期生长良好,产量高。 缺点:全需耕层结构,春季提墒能力差,加剧了春旱地区的旱情;表面干土覆盖比较疏松,易发生风蚀;全需耕层结构,土壤养分分解大于积累;封闭式犁底层隔开了耕层与心土层的联系,使作物不易吸收利用心土层的养分与水分,也阻碍了根系的伸展;地面有堑沟和闭垄,增加耙地和耢地次数;土层翻转及耙耢地使杂草种子全层感染,加重作物生育期间的杂草危害;适合气候正常年景,不适合旱年和涝年;高产、但不稳产;作业次数多,耕作成本高;农机专用性强,配套农机具件数多,投入高。30.参考答案:密植效应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碳循环的特点是总量无限,直接进入食物链,快、均匀、充足,大气二氧化碳年增1ppm。2.森林对邻近农田的有益作用有哪些?3.从我国土地、人口国情,用能量金字塔的观点看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人民膳食结构的基本趋势和发展趋势?4.复种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水分和()。5.简述生物养地的主要作用。6.每种耕作措施作用的效果都是()A、翻转土层,疏松土壤B、只有利没有副作用C、有利和弊的两重性7.耕作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单位(农户或地区)的()。8.试论耕作制度的发展规律?9.要减轻风蚀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植物及其残体覆盖土壤。10.以下内容不属于种植制度内容的是()。A、土壤培肥B、种植模式C、作物布局D、熟制11.适宜在南坡生长的作物包括()A、玉米B、高粱C、大豆D、甘薯E、马铃薯12.我国的油菜主要集中于()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13.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有哪些?14.通过土壤耕作的学习,传统农业中的“精耕”,你认为合理吗?15.农业系统是由(),(),()组成。16.年平均气温为()时,是二年三熟区与套作二熟区的最适温度是。A、8℃以下B、8~12℃C、12~16℃D、16~20℃17.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没有包括间混套作18.简述耕作制度的发展规律。19.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20.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3大核心:以生态环保与食物安全消费为核心,以资源高效利用与与节能减排为核心和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及科学管理为依托和保障促经经济高效增长为核心。21.在基本生活因素中,()为宇宙因素,大范围不能调控,只能安排作物适应。A、水;B、光;C、肥;D、气。22.耕作学的性质是()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基础科学D、应用科学E、人文科学23.作物布局设计的步骤有哪些?24.耕作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25.下列作物在温度适应性上属于喜凉作物的是()A、春麦,油菜,豌豆B、春麦,玉米,甜菜C、大豆,油菜,玉米D、棉花,春麦,大豆26.()首先要服从农业生产的目标,其次决定于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可能性。27.我国年辐射量最低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28.少免耕是今后土壤耕作发展的方向。29.影响作物茬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0.下列作物哪些属于我国华北平原适宜种植的作物?()A、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B、冬小麦、夏玉米、棉花C、橡胶、水稻、油菜D、冬小麦、甘蔗、甜菜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 (1)在山区波地上保护水土。 (2)减低风俗,抗御风沙灾害。 (3)改善农田小气候。3.参考答案: 我国土地及人口国情:中国人均只有1.2~1.5亩耕地,只有世界人均土地面积1/3,而每年人口增加1700万,耕地下降700万亩(667m2),能量金字塔分为基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从下至上能级越高遵守1/10定律即能量级愈高,保持的能量愈少能够维持的生物量愈少。 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的组成及其比重,它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机构。 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素食)为主,植物性蛋白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为主,畜牧业为辅.膳食结构的发展趋势:新鲜的蔬菜、水果消费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人均口粮消费下降。 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趋势: 1.种植业三元结构的逐步形成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种植业中牧草和饲料作物均占较大的比重。 2.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比例加大。4.参考答案:养分条件5.参考答案: (1)固氮,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土壤中的生物提供能源。 (2)分解有机态养料为无机态养料。 (3)保持水土。 (4)松土耕地。 (5)生物排除盐碱。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耕作制度8.参考答案: (1)社会需要是推动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 (2)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标志; (3)土地用养结合是耕作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 (4)社会条件的改善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必要条件; (5)耕作制度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 (6)继承与发展是耕作制度演进的重要原则。9.参考答案:正确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C13.参考答案: 1.合理选配作物,协调种间关系; 2.因地制宜确定田间结构与配置方式、密度、行比、带宽、间距、幅宽; 3.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1)掌握适宜的播种期; (2)合理运用水肥等管理措施; (3)注意防治病虫害。14.参考答案: 土壤耕作与施肥、灌水不同,它不直接向农田增加营养物质(增加生存因子或生活因子),而是通过农具的物理机械作用,改善耕层土壤的物理状况和地表状况,进而改善土壤化学、生物状况,充分发挥土壤肥力对作物生产的有利作用即不增加生活因子,而是改善生活因子,提高利用率。传统的精耕,如水稻田的“三犁多耙”、棉花地“中耕九遍”、,通过物理机械作用加速有机质的矿化,增加土壤的速效养分(即细土效应);借助于干湿交替、晒垡、冻融交替的自然力,熟化土壤并使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加强;通过上述物理机械作用和自然力使土壤深厚、细碎、平整,有利于播种出苗;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加根毛与土粒的结触面积;但这只是加速了对土壤库中原有N、P、K等利用速度,提高利用率,当季增产,但并不能增加土壤库N、P、K等数量;传统农业中长期面临(有机)肥料不足的问题,最终多季增产有限,是一种“以工(增加劳动力投入)代肥”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当时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措施。 只有进入现代农业阶段,用方便(与粗、重的有机肥施用相比)、廉价(与消耗在积、造、运有机肥上的劳动力价格相比)的N素化肥等(如N、P、K和微量元素——多肥集约)来直接增加农田矿物质营养循环的数量,结合适当土壤耕作,如配套农机具和除草剂结合的少耕或免耕,不再需要上述的大强度耕作,成为了提高产量的主要手段。15.参考答案: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16.参考答案:B17.参考答案:错误18.参考答案: 1、自然条件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础 2、社会需要是推动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 3、用地程度与养地程度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内涵 4、继承与发展结合是耕作制度演进的重要原则19.参考答案: (1)多数种植。 (2)节水农业。 (3)保护土地。 (4)养分管理。 (5)综合防治。 (6)农制改革。 (7)高薪技术。20.参考答案:正确21.参考答案: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