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4/20/wKhkGWX03DOAHcvfAAIVz22MRvM286.jpg)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4/20/wKhkGWX03DOAHcvfAAIVz22MRvM2862.jpg)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4/20/wKhkGWX03DOAHcvfAAIVz22MRvM2863.jpg)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4/20/wKhkGWX03DOAHcvfAAIVz22MRvM2864.jpg)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4/20/wKhkGWX03DOAHcvfAAIVz22MRvM28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路不忘,前路正长——《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珙县中学校王融【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鲁迅笔下革命青年的形象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左联五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执著精神,理解鲁迅的悲愤之情,以及为理想坚韧斗争的精神。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向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五烈士致敬;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解读白莽、柔石的性格特征,感受左联五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执著精神。教学难点:理解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认同作者主张坚韧斗争的理想追逐方式。
【学习策略】
(一)自主学习
1.情感朗读:在多样化朗读方式中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
2.片段写作:在写作训练中不断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合作探究
1.情境讨论:在情境中凝聚学习方向,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思维碰撞。
2.难点探究:任务引领,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在探究中生成观点。【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尝试概括作者笔下白莽、柔石的人物形象,自主赏读文字并批注。(二)课堂教学情境导入:(播放视频音乐)一曲《前哨》,让人思绪万千;透过歌声,我们仿佛看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宏伟征程。王富仁先生在自己的新著中提出,鲁迅先生是一个醒着的人,一个以良心作为双眼呐喊着的“守夜人”。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清醒、执着、孤独而又坚强的战士,他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用笔作武器,激励革命志士。1931年2月,柔石等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对此鲁迅无比愤恨,当即写下文章以示抗议。1933年2月,在五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又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现在我们一起走近这篇文章,透过先生那耐人寻味的语言,感受一个“守夜人”的爱与恨,体悟一个战士的清醒与执着。任务一:认识一群人——追忆“很好的青年”鲁迅先生在文中反复提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呢?活动:以白莽、柔石中任选一人,品读相关语句,概括其形象特点。提示:品味记叙、描写性语言,关注人物的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句话等。【白莽形象】勤奋好学、爱憎分明、率直坦诚、积极乐观执着坚定、勇敢无畏、追求真理和自由、勇于斗争【柔石形象】迂:善良与纯真、勤勉与憨厚、执着与坚定硬气:勇于承担、刚毅坚强、勇敢无畏、宁折不屈【小结】不独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亦是如此。在鲁迅的眼中,这些青年为了国家,为了真理,为了自由和民主,英勇反抗、不畏牺牲、宁死不屈。任务二:表达一份情——痛惜“很好的青年”白莽、柔石与鲁迅在性格、理想、信念等方面是十分投合的,鲁迅乐于与这些青年交往。文中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对白莽、柔石等青年的的欣赏、赞美,以及爱护之情。这样纯真美好的青年,却被反动派无情杀害,鲁迅先生用怎样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呢?1.在作者万分悲痛之际,作者写下了一首诗歌,请赏析这首诗歌。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首联:点明了作者生活的困难和处境的艰难,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本质。颔联:既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又表明母亲对儿子遭受迫害时的担忧,暗示了中国的百姓正在遭受封建军阀混战的痛苦。颈联:“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既表现了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又表现了是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苦仇恨和迎着血雨腥风前进的战斗精神。尾联:以景作结,既表达了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又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材料补充】这首诗可以说前后修改了三次。第一次修改是题赠山本夫人时,将首句“惯于长夜度春时”的“度”改为“过”。第二次修改是题赠许寿裳时,将“眼看朋辈成新鬼”的“眼看”改为“忍看”。第三次修改是在写《为了忘却的记念》时,又将“刀边”改为“刀丛”。分析3处字词的差异,体会文字中的情感。预设:“度春”与“过春”:二者皆是对春天时光的度过。但“度春”有一种享受春天的意味在里面,显得更有诗意,与此处的情感不相符。同时“度”比“过”会显得比较轻松,“过”的情绪可以比较复杂,这里的“过”有种紧张、煎熬之感,显出“长夜”的漫长。“眼看”与“忍看”:“眼看”指看见、看着,没有直接表达出内心的情绪,有种带着旁观者的冷静态度去看,而“忍看”的“忍”字有隐忍、无奈之意,其中所包含的情绪更加饱满、丰富。“刀边”与“刀丛”:“刀边”说明敌人不多,“刀丛”说明敌人之多,写出了险恶的环境,“我”将以愤怒之情面向的不止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刀丛中将面临的是更多的危险,但“我”也甘愿前往,将笔化作刀。所以,从事实上看,“度”、“眼看”与“刀边”并不是同时修改的,中间有一个不断推敲的过程。虽只几字之差,但是更深刻地表达了鲁迅当时的愤怒心情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2.在小诗中,作者直接表达内心悲愤交织的情感。文中除了直接抒情外,作者还运用了曲笔隐晦抒情,以此来发泄内心的情感。找出文中运用曲笔手法的段落,并体会作者的情感。(1)鲁迅怀念柔石,为何不写文章,反而选了名曰《牺牲》的木刻呢?【相关文段】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KatheKollwitz)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珂勒惠支夫人是德国版画家雕塑家,她的作品大多以工农的苦难生活和革命斗争为内容。鲁迅说,她的作品是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小结】鲁迅以曲笔手法,借木刻作品表示对国民党反动派残杀烈士行为的愤怒以及反抗,表示对烈士母亲及柔时母亲的赞颂。悲哀抗议,愤怒斗争。以此来表达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鲁迅在第五部分提到向子期《思旧赋》有何深意呢?【相关文段】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预设:在这一段中作者也是运用曲笔手法,借典抒情。鲁迅以自己写此文与向子期写《思旧赋》类比。相似点:向子期生活在魏晋时期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之下,没有言论自由;鲁迅生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也没有言论自由。不同之处:向子期不敢写。鲁迅以古喻今,曲折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3)文中一共有三处用典,揣摩作者的用意。【小结】这篇文章共有三处用典。向子期写《思旧赋》的典故,表现了司马氏杀害天下文氏的残暴无情;方孝孺被处死,表现了朱棣残杀方孝孺及其族人的嗜血成性;《说岳全传》高僧坐化的典故,表现了秦桧对岳飞的残害及赶尽杀绝的狠力。作者借这三个典故,用曲笔手法暗指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青年的暴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高压统治。和《记念刘和珍君》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不同,本文表达更加委婉、曲折、含蓄、酝藉,也更浓郁而深沉。鲁迅用曲笔、借用木刻和典故等,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革命作家的暴行,对其专制的独裁统治表示愤怒和最强烈的控诉。3.鲁迅失去青年如此悲痛,对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青年的举动如此愤怒,那他为何不去与国民党反动派拼命,而是选择了逃走?如何理解作者的“避”与“逃”?【相关文段】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相关文段】我不是高僧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盘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补充材料】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北京通信》)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华盖集续编·空谈》)预设:鲁迅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的选择。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鲁迅却没有像高僧一样选择作画而亡,而是因对生还有留恋,选择了逃走。但是,鲁迅并非逆袭生命,他评价高僧的坐化,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唯一的好方法。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磐的自由,也指我不能随意去死。因为革命尚未成功,我的使命也没有结束。所以相比和尚坐以待毙、不知反抗的举动而言,鲁迅的逃走是反抗,是保存实力,是继续战斗的表现。在这种辗转逃难的日子里,鲁迅依然笔耕不辍,只是换了另一种更隐晦的战斗方法。学完本文,比对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思考:如何理解《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题目的含义?所谓的“忘却”,不是遗忘先烈,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才能更好的去战斗。“忘却”是为了更好地战斗,是为了更好地“记念”!任务三:书写一份思——致敬“很好的青年”面对“左联”五位作家惨遭反动派杀害的残酷事实,是责任与担当,是正义与仁爱,让鲁迅先生不顾白色恐怖的阴霾,一边将“五烈士”的功绩铭刻,一边将武器插入敌人的心脏。没有什么悼念,比回忆更加真切;没有什么挽歌,比文字更加永恒;没有什么战斗,比呐喊、反思、继承更加充满力量。跨越百年,穿越时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你又会用怎样的文字致敬这些革命青年呢?请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段,表达你的情感与思考。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砥砺前行,成为中国的脊梁,成为照亮民族道路的永恒火炬!面对丰富而特立的鲁迅,我们仰止如高山。鲁迅的精神不像任何一位作家那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内旅游合作合同标准格式
- 2025年企业与股东资金互助协议
- 2025年保险赔付责任权益协议
- 2025年官方版复婚双方解除婚姻策划协议书
- 2025年人力资源与组织绩效评估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策划投资协议书
- 2025年古建筑保护工程进度申请监管协议
- 2025年二手房产一次性付款交易合同模板
- 2025年债券交易委托策划协议书
- 2025年度店铺租赁协议标准格式
- 最新变态心理学课件
- 《民航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件合集
- 工程洽商记录表格
- 桥梁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要点(PPT,46)
- 中俄文一般贸易合同范本
- 2021最新版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 【自考练习题】石家庄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市政管道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45页)
- 依恋理论之母婴依恋
- 电气CAD-电气图基本知识
- 混合痔的治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