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练地质作用过程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练地质作用过程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练地质作用过程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练地质作用过程_第4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练地质作用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考情全知道知考点考频考查要点考查热度命题角度真题示例地质作用过程5年15考1.岩石的分类及其特征2.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2022浙江6月·5—6某地地质剖面图构造地貌的形成5年22考1.地质构造;2.板块运动;3.火山地貌;4.人地关系2021河北·14—15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图2023全国乙·6—8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变化常见外力作用地貌5年21考1.海岸地貌;2.喀斯特地貌;3.风成地貌;4.冰川地貌2023新课标·7—8莲花盆2022全国甲·7—8北美东南部沿海海岸线的变化河流地貌的发育5年18考1.河流侵蚀地貌2.河流堆积地貌2022广东·3—4帕隆藏布江河床纵剖面2022山东·18古雅斯河的发育知考法考向延续性:①知识延续,河流地貌、地质构造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②考法延续,选择题、综合题均有涉及,突出考查地貌发育过程、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创新性:①情境创新,如第15练T8(2022全国乙·37),引入全球变暖导致冰盖消融,进而引发陆面垂直变化的情境,考查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②图像创新,创新地质构造平面图,考查临场思维应变能力,如第13练T13—14(2023浙江1月·13—14);③角度创新,内力作用与河流地貌发育融合考查,如第16练T9(2022山东·18)。知素材情境地质剖面:常选取河床纵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景观图,考查对地质作用过程的分析,如第16练T3—4(2022广东·3—4)。学术探究:常选取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地质地貌演化的论文进行设题,考查地貌发育过程,如第16练T9(2022山东·18)。知备考方向第13练

地质作用过程(5年15考)

[2022浙江1月·17—18,4分,难度★★★☆☆]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据此完成1—2题。1.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A.东北

B.西南C.西北

D.东南【答案】1.A根据图文信息,该地地形起伏不大,北部有水库,说明北部地势较低,可判断该地地势整体南高北低。甲地东南部附近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断层地带岩石脆弱,因此甲地附近的小河最可能是流水侵蚀该断层形成的,河槽也应呈东北—西南走向,再结合当地整体南高北低的地势可判断小河应由西南流向东北,故选A。

[2022浙江1月·17—18,4分,难度★★★☆☆]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据此完成1—2题。2.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叙述正确的是()①b比c老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③b比c新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D由材料可知,该地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说明岩石坚硬,外力侵蚀掉的岩层相对较少。由图可知,b石灰岩覆于c砂页岩之上,形成时间较砂页岩晚,所以b比c新,①错,③对;水越深,沉积岩颗粒物越细,bc期间先沉积形成砂页岩、后沉积形成颗粒更细的石灰岩,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说明水逐渐变深,海岸线应向陆地前进,②错,④对。故选D。

[2021天津·2—3,6分,难度★★☆☆☆]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3.图中四处岩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答案】3.D当地层呈水平状态分布时,在垂直方向上,越向下,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故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石灰岩、页岩、砂岩、黄土,但①处出现断层,石灰岩断裂上升,使得该处最上层的岩层为石灰岩,因此图中四处岩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D。

[2021天津·2—3,6分,难度★★☆☆☆]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4.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A.水热条件较差B.岩石的可溶性低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答案】4.A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甲地位于华北地区,水热条件较西南地区差,导致该地区流水溶蚀作用缓慢,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A对。同类岩层的可溶性差异不大,B错;地表植被茂密可减缓地表水流速度,地表水下渗量增多,有利于地表岩溶地貌的发育,C错;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岩石性质关系密切,受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影响较小,D错误。

[2020江苏·3—4,4分,难度★★★☆☆]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5.A读图可知,①河谷下半部有石灰岩分布,溶蚀作用下易形成溶洞等喀斯特地貌,A对。②③④河谷没有可溶性岩石分布,难以形成溶洞地貌,B、C、D错。

[2020江苏·3—4,4分,难度★★★☆☆]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6.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6.D图示断层被花岗岩切断,说明断层在花岗岩之前形成,而且花岗岩连续完整,没有出现断裂,说明花岗岩形成后断层没有活动,A、B错;断层上面还覆盖有砂砾岩和砂岩,且断层带上没有发育成明显的河谷,说明断层对现代河谷下切影响较小,C错;砂砾岩、砂岩和断层之间发育了侵蚀面,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比侵蚀面早,D对。

[2022浙江6月·5—6,4分,难度★★☆☆☆]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7—8题。7.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7.B读图可知,①代表沉积物,②代表砂岩(砂岩属于沉积岩),③代表大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④代表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B正确。

[2022浙江6月·5—6,4分,难度★★☆☆☆]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7—8题。8.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答案】8.A读图可知,甲处岩层受挤压并向下弯曲,属于向斜构造,A正确;甲所在地块相对上升,B错误;甲处并无喷出岩和变质岩分布,C、D错误。

[2020全国Ⅲ·7—8,8分,难度★★★☆☆]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9—10题。9.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D根据沉积岩的形成顺序可知,通常情况下下部的沉积岩先形成,上部的沉积岩后形成。图中最先形成的是沉积岩④,后受到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当地应力足够大时发生断裂,形成断层①,之后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喷出岩③。

[2020全国Ⅲ·7—8,8分,难度★★★☆☆]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9—10题。10.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答案】10.C砂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先遭受侵蚀,后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砂砾石层。

[2022天津·3—4,6分,难度★★★☆☆]下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回答11—12题。11.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B.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答案】11.A沉积地层一般是地壳下沉形成海洋或湖泊,流水汇入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形成的;而沉积间断往往是地壳抬升为陆地、外力不断侵蚀形成的。读图可知,奥陶纪到泥盆纪形成了连续沉积地层,说明该时期地壳处于缓慢下沉状态,泥沙不断沉积,直到泥盆纪结束;泥盆纪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成陆地并接受外力侵蚀,因而缺失石炭纪的地层;到二叠纪,该地区地壳整体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二叠纪地层。因此,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下降沉积(从奥陶纪至泥盆纪)、抬升侵蚀(石炭纪时期)、下降沉积(二叠纪时期),故选A。

[2022天津·3—4,6分,难度★★★☆☆]下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回答11—12题。12.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关于该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B.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C.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D.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答案】12.B被子植物繁盛的地质时代是新生代,并不在中生代的三叠纪,所以三叠纪地层中不会找到被子植物化石,A错误;该地层中的落水洞、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B正确;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在气候较湿润的地区,当地风力作用并不明显,C错误;图中三叠纪岩层是最新的岩层,向两翼的岩层越来越老,符合向斜构造特征,因此三叠纪岩层位于向斜构造中心部位,D错误。

[2023浙江1月·13—14,4分,难度★★★☆☆]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图中岩浆岩 ()①沿断层F侵入

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

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3.A由图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线延伸区域,且两侧岩层发生错位,可判断岩浆岩沿断层F侵入,①正确;从图例中读取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图中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说明岩浆岩切穿的是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沿断层F侵入,由背斜轴部切穿所有岩层,侵入了寒武纪岩层,因此岩浆岩形成时间晚于寒武纪,④错误。A正确。

[2023浙江1月·13—1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