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1 ——N8029其它环境治理N18°49'23.33",E110°22'52.30"时,在该区域采土进行挖掘用于道路填方从而形成的基坑。1996年6月万宁市环卫园林局对该基坑进行简易修缮,但底部未铺设任何防渗导排系统,周边也未修建排水沟、渗滤液池等周边居民生活垃圾及简易填埋,2010年停止使用,并在垃圾堆体上进行简易覆土及部分绿化运至该垃圾堆放点进行简单实压后填埋。经现场勘察发现,由于年代久远,并无管理,项目场区西侧围墙已有部分倒塌,场区内绿植丛生,根据对本项目物探分析,项目内现状垃圾堆填土厚度8.1~8.5m,垃圾存量99861.4立方米。由于项目前期并未进行防渗及气体导排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且垃圾堆体填埋时间较长,属于典型的“非正规垃圾堆放场”,其自身及经过雨水冲刷浸泡作用产生的渗滤液将可能导致垃圾堆体场地内及周边地下水和土壤受到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和整治工作的通知》(建村「2018」52号)第二条第4要求:一处一策开展整治,“对建筑垃圾较多,有机垃圾比重不大的,可采取覆土绿化;对有机垃圾比重较高的,可增加垂2直防渗处理,渗滤液单独抽取处理;对污染较重、地处环境敏感区且有条件开挖的,应实施垃圾堆放点治理实施方案》中要求:结合各市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非正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垃圾最终采取如下两种治理方案:1、采取原位封场治理方案。2、采取异地治理方案。”本项目万宁市万城镇红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列入该实施方案初步拟定的原位堆体上已进行简易覆土;本项目为污染场地应急治理修复工程,拟采用原位规范封场的治理封场覆盖工程(堆体覆盖)、气体导排系统(填埋气导排)、环境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号)和《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4.28),受建设单位万宁市环卫园林局委托广州广茂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项目建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万宁市万城镇红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本项目进行原位封场治理完毕后,项目后期若需进行后续转移、搬迁等工程,应另补充环保本项目拟对万宁市万城镇红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实施封场治理,主要是将原堆放场垃圾场地进行平整,铺设防渗膜,用粘土进行覆盖并绿化,工程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场地改造工程(堆体修整)、雨污分流系统(地表排水及渗滤液导排)、封场覆盖工程(堆体覆盖)、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垃圾堆体修整全场垃圾堆体的整形与修坡新建3主辅工程渗滤液导排收集系统渗滤液收集沟:收集沟宽0.6m,深1.0m,总长583m。渗滤液收集池:设置50m3渗滤液收集池。收集池净空宽3.9m,长3.9m,深3.5m,池盖板平行地面。新建垃圾堆体覆盖垃圾堆体边坡修整完成后,对垃圾堆体铺设防渗膜,焊接密封,在垃圾堆体边坡脚处锚固固定。本项目拟采用“压实粘土层+1.0mm厚HDPE膜”的组合作为防渗层进行覆盖。土工膜铺设时,要尽量减少焊缝,特别是交叉缝,应为形缝,不能形成十字节点,且形节点必须采用母材料补疤。新建填埋气导排系统在垃圾堆体内共设置垂直导气竖井36口,导管埋深2.5m,高出垃圾面1.5m。新建地表水排水系统在垃圾堆体周边设置雨水排水渠、膜面排水渠,汇集HDPE膜面水、场区地表水排至场区外。排洪渠宽高比1m*0.8m,浆砌石结构,总长590米,出口采用D500混凝土排水管将地表水排放至周边地表水体,长200米。新建地面硬化及围墙地面硬化:完成垃圾堆体覆盖、排水渠修筑后,在垃圾堆体周边工作平台上泥结石路面,宽5米,面积为2500平方米;围墙:新建围墙,同时补回现有围墙缺口,高度相平。新建公用工程供电场内无用电设施,渗滤液收集池不设提升泵,由自带抽吸泵的吸污车定期抽运新建排水地表排水:在垃圾堆体周边设置地表水排水渠,汇集HDPE膜面水、场区地表水,排至周边地表水体渗滤液收集池:以垃圾堆体边界为基准,垃圾周边修筑环场设置渗滤液收集导排盲沟,内安装渗滤液收集管,收集垃圾堆体渗滤液引至渗滤液收集池内新建环保工程废水垃圾堆体产生的渗滤液排至渗滤液收集池后,由自带抽吸泵的吸污车定期抽运,至万宁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场内无工作人员留守,不产生其他废水;拟设置6口监测井对项目污染物迁移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新建废气垃圾堆体内共设置垂直导气竖井36口。由于项目垃圾堆体经过多年的自然堆放和气体散逸后,堆放场虽已基本稳定且堆放气体产量较小,故本项目不考虑设置堆放气体处理系统,气体经36个导气管扩散至周边大气环境。新建项目场内无工作人员留守,建设期间,基本与外环境隔绝。仅需由自带抽吸泵的吸污车将收集到的渗滤液定期抽运,因此噪声仅为抽运车辆周转时的交通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本项目封场后,管理人员由环卫部门统一安排,场内不设置办公、管理场所。本项目基本无新增固废产生。-覆绿工程覆绿面积23890.1平方米,洒播草种子或铺种草皮新建4环境监测井布置设置6口地下水检测井,一口位于项目上游本底井;一口位于填埋场地下水主管出口处排水监测井;四口分别位于填埋场下游30~50米处污染迁移监测井新建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m228503.62842.755亩2垃圾存量m399861.43封场修复面积m220774.07/4修整后垃圾堆体占地面积m220774.07/5垃圾、淤泥挖方(含场内搬运)m315000含清理散落垃圾、淤泥6垃圾填方m315000回填至堆体7渗滤液导流沟m583外包裹200g有纺土工布8座1/315HDPE管m32.5/600g土工布m225967.5/300mm厚压实土层m311425.7/1.0mmHDPE双糙面膜m225967.5/6mmHDPE三维排水网格m225967.5/400mm厚压实土层m314334.06/200mm厚营养土层m34778.02/覆绿m223890.1/填埋气导排井座36/周边排洪渠m5901m*0.8m,浆砌石结构20排水管m200DN500混凝土管21地下水监测井口6/22水泥路面m22500/23m710/并形成雨污分流坡度,减少雨水在场顶停留时间,控制渗滤液产生量,应进行全场垃圾堆体5以平台内侧线为基准,对垃圾堆体边坡进行修整,控制垃圾堆体边坡坡度在1:10-1:3范围内,并平整垃圾堆体表面,保证边坡稳定和排水坡度要求。在平台内侧修筑垃圾渗滤液收覆盖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覆盖层将垃圾堆体与外界环境隔绝起来,达到防渗的目的,经形状修整的垃圾堆体,表面需覆盖防渗层,防渗地表水层。《规程》中建议的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不小于30cm厚的压压实粘土防渗层;④HDPE膜+GCL;粘土材料相对便宜,但粘土源往往难以得到保证,且要求施工相对于粘土防渗层,人工防渗材料虽然价格较高,但其防渗效果好,具有施工简便,工满足防渗要求,且在填埋场的建设及封场施工中应用广泛,因6封场工程在修整后的垃圾堆体表面覆盖300mm厚的压实粘土层,粘土层需分层压实,之免水积聚在植被土层底部,导致植被土层脱离HDPE膜表排水层可采用砾石或土工排水网铺设而成。砾石排水层比土工从便于施工、边坡稳定角度考虑,本方案适宜选用6mm厚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含上下两层600g/m2土工布)。排水层上方敷设600mm厚植被土层,其中包括400mm后覆盖支持土层(压实度0.90)以植被土层的表土为含有机质的营养植被层,应取自地表耕植6mm厚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排水层(含上下两层60);7600g/m2针刺无纺土工布。本项目覆盖系统需要的防渗膜、土工布等土工数量单位备注覆绿面积23890.1平方米洒播草种子植被营养土层4778.02立方米压实度0.90支持土层14334.06立方米压实度0.906mm厚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25967.5平方米含损耗量1.0mm厚双糙面HDPE土工防渗膜25967.5平方米含损耗量膜下压实粘土保护层11425.7立方米压实度0.90600g/m2针刺无纺土工布25967.5平方米含损耗量国内关于垃圾填埋场的相关技术规范,包括《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生活垃项目封场所用的自然土和营养土就地取材,采用封场所在地万宁市万城镇及周边乡镇土壤,并需取得万宁市相关部门的许可。施工运输方便,成本低廉。其绿化层土壤的有机质含由于本项目垃圾堆体经过多年的自然堆放和气体散逸后,堆放场已基本稳定且堆放气体产量较小,故本项目不考虑设置堆放气体处理系统,气为了减少雨水进行存量生活垃圾点,产生渗滤液影响周边环境,本工程治理过程在存量生活垃圾点周围边界设置排洪渠,将场区以外汇集的雨水排出场外,防止垃圾治理过程中,8完成覆盖系统的构建后,需要对场区进行覆绿及保持填埋场的生态恢复是一个漫长过程,首要前提是场区植被恢复。在场区形成良好的植被覆盖,可为生物生长提供基础条件。良好的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对土壤侵蚀、减少本项目首选种植先锋植被,改良土壤性质,使之成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选择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快,根系发达但扎根不深的易繁殖多年生草本植物,蚯蚓等)在土壤里的生长活动等,均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结合当地常见的草类植被类型,可选用狗牙根草、白三叶、大叶油草、细叶结缕草等植物;结合美观,在绿化工程物种选择时,除考虑选择速生树种外,还应因地制宜移植灌木,避免植物入侵,避免引入病虫害,因此可选择在场区周边或场区内种植一些抗害性强且具有一定空气净化效果的树种项目总体设计根据其组成和使用要求,结合国家现行的防火、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规范,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工艺流程、建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使各项设施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力求达到安全、美观、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生根据本项目确定的修复方案,稳定化修复区为整个垃圾场,主要设施包含覆膜、覆土绿9垃圾填埋场垃圾存量较小且有新的卫生填埋场可以接纳,运距适当、接纳处置费用合理的情将陈腐垃圾开挖运输至规范设计的卫生垃圾处理场重新填埋或运送至规范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该方法仅适用于存量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垃圾存量较小,且有新的卫生填埋场植被覆盖,开挖及筛分过程较为困难,且垃圾运输距离较另外,陈腐垃圾需要开挖、转运,在此过程中,无法避免由于开挖和运输造成的严重环由此可见,将项目内现有垃圾开挖并运到现有或即将建成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简易的封场治理是将原堆放场垃圾进行相对集中后,考虑采用粘土进行简单的覆盖,封场过程未考虑防渗、渗滤液和填埋气体的导排等措施,或者只有其中一部分。封场完成后基本消除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由于填埋气体、渗滤液的收集和导排系统不完善,封场后存在填埋气体爆炸、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等安全隐患。该方法仅适用于垃圾填埋时间较久且垃圾量较小(渗滤液产生量较少,存在的安全隐患较规范的封场治理是通过对垃圾堆体进行必要的整形,修筑平台、盘山道、边坡排水渠与雨水边沟,对渗滤液进行定向收集导排,然后对垃圾堆体进行最终覆盖及植被恢复,并建设填埋气体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最终达到消除垃圾堆体的安全隐患及产生的臭味,有效减少渗滤液产生量,有效控制填埋气体及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改善景观,达到生态恢复的目9.3原位筛分处置修复方法该方法是将陈腐垃圾开挖后进行筛分,按粒径大小将该技术污染治理较彻底,但存在搬迁过程中臭气、粉尘二次污染、以及处理过程中沼气的安全控制、消纳地点选择、腐殖土安全利用等问题。通过筛分垃圾减量资源化程度可以达到75%以上,同时筛分出的无机物可直接就地填埋或作为垃圾卫生填埋场覆盖土,达到了垃根据国外此类工程经验及法规要求,例如欧盟对垃圾填埋场开挖分选治理的规定,由于老旧垃圾填埋场堆体内厌氧状态下,产生和积聚了大量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和硫化氢等臭味因此,开挖前必须进行强制注气和导排措施,短时间内将填埋场内的厌氧状态转换成好氧状态,不会产生达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及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气体。为下一步的分步开挖、开挖治理工艺就是将满足开挖条件的填埋场的垃圾经过挖掘、粉碎、筛选、回填、外运等过程,将原填埋场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满足回填土要求的就回填至原垃圾坑内,可利用的废旧金属等可再生物回收利用,腐植土可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大块轻物质垃圾可压缩后转本项目垃圾堆放点垃圾存量较大,填埋时间较久,且曾经覆土。与此同时,陈腐垃圾筛分后分类利用和处理的运行成本也较高,以及开挖后带来的二次污染的问题,综合考虑,从工程周期、处置费用需求、环境影响等方面来看,本项目为尽快交付并规划使用,采取原位项目建设前期,项目场区并未做防渗及垃圾渗滤液收集等相关环保措施,但根据项目监项目所在地区土壤中铁含量背景值较高,但地下水中氨氮及铅超标倍数由东向西逐渐变小,四周有减缓的趋势;根据项目ZK3钻孔点抽水试验可知,垃圾堆放渗措施条件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会下渗,进入第二层砂质粘土层,本层对渗滤液有很好的阻隔作用,且场区内土层的第三层为强风化花岗岩(位于场区内),且根据项目物探可知,垃圾渗滤液垂向渗流不明显,本场地垃圾渗滤液以水平向渗流为释目前垃圾液渗流不明显或无渗流,仅以局部残留液形式存在,这可能与废弃堆填时间久有关。这种断续的低阻带位于垃圾堆填土层与砂质粘性土层接触界面附近偏下方一侧,在场地据物探实测低阻异常,解释推断场区内垃圾渗滤液总渗流方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汇集渗流位置在场地东南角,渗流方向为东南、并跨越场区;本次实测低阻异常在平面上呈现鸡窝状分布,解释推断场区目前无垃圾液渗流层,仅并结合场地内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结果,本项目导致场区内出现铁、铅等重金属离子超标的原因可能为项目前期未做任何防渗等环保措施,导致雨水冲刷场区垃圾携带的重金属离子进入浅层地下水;根据地勘土层结构分析,污染物最大限度只能下渗到砂质粘性土层,且地下为强化花岗岩层,垂向方向上污染物不会无限扩因场区砂质粘性土层中该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为K=8.43×10-5cm/s,水平渗透系数为扩散速度极慢,是很好的天然防渗。项目建成后,垃圾堆体与场界距离3~5米的道路,说明水平方向上有3~5米的阻隔防渗层;为时刻监控地下水的情况,本项目建议建设单位应建设地下水监测井,定期抽取水样监测,观察水样水质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项目封场后,场区内做好雨污分流,雨水截留,做好现状堆土渗滤液收集等建设,封场本项目为污染场地应急整治类型项目,综上通过对几种修复方案的比较,针对万宁市万城镇红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具体情况,根据本项目提出的措施对场区进行污染防治后,本项目适宜采用原位规范封场整治方案。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理简易垃圾填埋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普遍采用的方式。通过对垃圾堆体进行必要的修整,修筑平台及雨水边沟,对渗滤液进行定向收集导排,并建设填埋气体疏导设施或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最终消除垃圾堆体的安全隐患及产生的臭味,有效减少渗滤液产生量、控制填埋气体及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达到改善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目的。就地封场改造方式操作比较容易,工程措施实施后可控制并逐步减轻填埋场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原场址还可通过复绿改造成休闲公园供市民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停至今9年,场地正趋向稳定,此时适宜作公园、公园道路、高尔夫球场、田径运动场、野营、野炊场、园林种植、植物园目前该整治模式施工技术成熟,在国内已有多个成功案例,可取得业界普遍认可的封场改造效果。本项目覆绿工程效果参考下图为广州市某就地封场填埋场封场覆绿设计效果图,对项目堆体修整边坡、排水渠和雨水边沟等,防渗层顶部覆盖浅根性草本植物,四周因地制种植草籽种植草籽夹竹桃、棕榈树等乔灌木9.5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环境工程2006年12月),填埋场封场时间夫球场、田径运动场、野营、野炊场、园林种植、植物园、特殊林区、娱乐区等等。待堆体稳定后,本项目所涉规范填埋封场后整体坡度较为平缓,适合作为运动及娱乐场所。根据项目及周边实际情况,周边现状以林地及耕地为主,因此,本项目建议用于绿化景观用地较为②项目封场后期可终止绿化带和堆体植被养护,由于该填埋场为原地封场处置,建议在场内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色块、地被等,建设成一定规模的生态景观区域,形成相对多样性的绿化景观以美化环境。不对填埋场堆体防渗膜造成影响,且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经济9.6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2017)的相符性分析项目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2017)技术要求的符合性详见表1-4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2017)的相符性序号技术规范要求本项目一覆盖工程1土工膜作为主防渗层,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土工膜,厚度宜为1mm~1.5mm。上下部应设置保护层,边坡上宜采用双糙面土工膜,并应在边坡平台上设土工膜锚固沟。上保护层可选择复合土工排水网,厚度不宜小于5mm。符合2垃圾堆体顶部宜选用碎石作为排水层,堆体边坡宜选用复合土工排水网作为排水层。符合3边坡复合土工排水网厚度不宜小于5mm。符合4垃圾堆体覆盖层上部应铺设绿化土层。符合二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1当填埋场场底地下水已被污染时,可对地下水实施截流,截流措施应考虑防止场外地下水向场内流动和防止场内地下水向场外扩散。设置渗滤液导排管、渗滤液截流沟和收集池,防治渗滤液向下及水平渗透2地下水实施截流后应将其导出,并将其纳入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由导流管及渗滤液截流沟导排至渗滤液收集池后,由自带抽吸泵的吸污车抽运至万宁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三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处理与利用工程1封场前无气体导排收集设施的垃圾堆体,应设置填埋气体导排收集设施。符合2填埋气体利用方式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JJ133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堆场内垃圾填埋时间较久,垃圾现状已基本矿化,产气量少及浓度较小,因此,本项目填埋气体经收集后自然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四渗滤液导排与处理工程1封场前无渗滤液导排设施或导排设施被堵的垃圾堆体,封场工程应考虑设置渗滤液导排设施,新设置的符合垂直导排井底部距场底渗滤液导排层的距离应保证场底防渗层的安全,并应满足控制水位低于堆体警戒水位的要求,警戒水位的确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石工程技术规范》CJJ176的有关规定。2封场前无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封场工程应考虑渗滤液处理。渗滤液处理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就地处理后达标排放和预处理后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收集可能存在的渗滤液,并送到万宁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五防洪与地表径流导排1原填埋场无防洪设施的,封场工程应设置防洪设施符合2垃圾堆体顶面、边坡及平台应设置表面排水沟符合六垃圾堆体绿化1垃圾堆体上除必要的气体导出、防洪及雨水导排、渗滤液导排等设施占用的部分外,其余表面均应绿化。符合2封场绿化应选择抗逆性强、适应填埋场环境条件、生长稳定的植物,垃圾堆体上义选用护坡、防冲刷能力强的浅根植物。地被植物宜选择生长强势、覆盖率高、病虫害少、绿化期长和耐修剪的种类。符合七填埋场封场监测1无环境与安全监测设施的填埋场,应补充设置环境与安全监测设施。本项目为非正规垃圾堆放场的应急治理工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设置地下水监测井,监测频率为1年2次2填埋场封场工程运行监测应包括地下水、污水排放、填埋气体集中排放、场区及场界大气等监测设施。3封场后应对地下水、场区大气进行定期监测,监测频次不宜小于1次/季度,监测指标应能满足判断监测对象是否受填埋场污染的需要。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的相符性正规垃圾堆放点位置、堆体规模、有机物比重、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侧向和底部渗透等情况,评估污染程度、风险等级和开挖条件,一处一策确定为进一步了解本项目的情况,明确治理方案,万宁市环卫园林局委托海南联合绿洲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场地污染调查,并编制《万宁市万城镇红石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场地环境调查报告》(2019年5月),该调查对项目比重、周边环境及地下水渗透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及评价,根据对本项目场内垃圾组分及容重数据分析,说明场地原先堆放的生活垃圾中可降解的成分几乎已基本降解,现存的垃圾主要围内;结合项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17m左右深度以下为强风化花岗岩,污调查结论认为:综上所述,项目污染物对地下水、土壤有液收集等建设,封场后并进行生态恢复,定期综上,本项目与《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和整治工作的通知》(建村〔2018〕9.8与《海南省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实施方案》的相符性项目建设前期,项目场区并未做防渗及垃圾渗滤液收集等相关环保措施,但根据项目监场内地下水出现铁、铅及氨氮超标点,由于红石SB0对照监测点出现铁超标情况,说明现状项目所在地区土壤中铁含量背景值较高,但地下水中氨氮及铅超标倍数由东向西逐渐变小,最高超标倍数为场内东南侧GB2监测点,场区范围内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四周有减缓的趋势;根据项目ZK3钻孔点抽水试验及渗水试验可知,圾堆放的前期,在没有任何环保防渗措施条件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会下渗,进入第二层砂质粘土层,本层对渗滤液有很好的阻隔作用,且场区内土层的第三层为强风化花岗岩(位于),且根据项目物探可知,垃圾渗滤液垂向渗流不明显,本场地垃圾渗滤液以水平向渗流为释目前垃圾液渗流不明显或无渗流,仅以局部残留液形式存在,这可能与废弃堆填时间久有关。这种断续的低阻带位于垃圾堆填土层与砂质粘性土层接触界面附近偏下方一侧,在场地据物探实测低阻异常,解释推断场区内垃圾渗滤液总渗流方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汇集渗流位置在场地东南角,渗流方向为东南、并跨越场区;本次实测低阻异常在平面上呈现鸡窝状分布,解释推断场区目前无垃圾液渗流层,仅并结合场地内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结果,本项目导致场区内出现铁、铅等重金属离子超标的原因可能为项目前期未做任何防渗等环保措施,导致雨水冲刷场区垃圾携带的重金属离子进入浅层地下水;根据地勘土层结构分析,污染物最大限度只能下渗到砂质粘性土层,且地下为强化花岗岩层,垂向方向上污染物不会无限扩因场区砂质粘性土层中该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为K=8.43×10-5cm/s,水平渗透系数为扩散速度极慢,是很好的天然防渗。项目建成后,垃圾堆体与场界距离3~5米的道路,说明水平方向上有3~5米的阻隔防渗层;为时刻监控地下水的情况,本项目建议建设单位应建设地下水监测井,定期抽取水样监测,观察水样水质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项目封场后,场区内做好雨污分流,雨水截留,做好现状堆土渗滤液收集等建设,封场本项目为污染场地的应急整治项目,目前,万宁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尚未完善,结合对25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海南省非正规垃圾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996年始,万宁市万城镇镇区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运至本项目所在地。这一时期堆积的垃圾在本次调查的区域形成了高出地面高度不等的堆体,本项目场界占地范围约28503.62平方米,垃圾存量约99861.4立方米,场内地势西高东低,垃圾堆体上曾经做过简单的覆土绿化,该垃圾堆放点停用后至今已达9年,由于常年无人管理,场区内杂草丛生,项目场区西侧围墙已有部分倒塌,现场勘察发现,小部分区域任然有附近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项目内东南侧现状(N:18°49′22.76″E:110°22′51.56″)项目内东南侧现状(N:18°49′23.03″E:110°22′53.59″)项目内西侧现状(N:18°49′23.03″E:110°22′48.88″)项目西南侧现状(N:18°49′24.64″E:110°22′50.85″)根据现场调查,除了场区西侧及南侧边界处有小部分附近居民随意倾倒的生活垃圾外,其它的区域均已填埋,表面绿化较好。由于项目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停用至今已9年,生活垃圾场已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垃圾成为了矿化项目内东北侧现状(N:18°49′24.39″E:110°22′55.27″)项目内东南侧现状(N:18°49′21.61″E:110°22′51.97″)项目内西北侧现状(N:18°49′22.52″E:110°22′49.30″)项目内东南侧现状(N:18°49′22.39″E:110°22′52.76″)反映,场区地表岩性为第四纪更新世北海组(QP2b)粉质粘土、砂砾土,赋水性稍差,基岩为花岗岩,完整岩石没有赋水性及渗透性。垃圾渗滤液垂向渗流不明显,本场地垃圾渗滤液面偏下方,一般雨季渗流作用才较为明显,旱季无渗流。钻孔位置在项目平面图中标注:ZK6ZK5ZKZK5ZK2ZK4ZK3图1-4钻孔位置示意图根据核工业赣州工程勘探院海南分院对垃圾场区内进行钻孔采土分析堆放垃圾的成分:为竹木类(0.39%~2.37%)。同时垃圾分布不均匀,建筑渣土与组分及容重数据说明场地原先堆放的生活垃圾中可降解的成分几乎已基本降解,现存的表1-5项目已建工程排查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项目厂区现状整改措施1垃圾堆体垃圾堆体高低不等,边坡坡度大于1:3对垃圾堆体边坡进行修整,控制垃圾堆体边坡坡度在1:3-1:5范围内,并平整垃圾堆体表面,保证边坡稳定和排水坡度要求;垃圾堆体边坡修整完成后,对修复区(即垃圾堆体)铺设防渗膜202渗滤液处置无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自然排放下渗以垃圾堆体边界为基准,垃圾周边修筑环场设置渗滤液收集导排盲沟,内安装渗滤液收集管,收集垃圾堆体渗滤液。建设容量50m3的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由定期外运处理;建设单位应定期做好转运台帐;同时建议建设单位在场界东南侧方向上设置长40米、深10米的渗滤液截留沟及收集井,有效防治项目对下游地下水污染扩大3废气处置无废弃收集导排系统设置垂直导气竖井,将垃圾堆体内部产生的堆放气得到有效收集排放4地表排水无地表水导排系统,地表水可进入垃圾内部增加渗滤液产量设置垃圾堆体周边地表水排水渠、膜面排水渠建设,汇集HDPE膜面水、场区地表水排至场区外5地面硬化及围墙场内地面裸露、围墙已部分残缺倒塌场区地面及围墙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满足管理需求6场区环境周边部分村民仍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在本项目场区加强场区环境管理,禁止附近村民将垃圾丢弃在本场区内。2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万宁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呈梯阶状平缓下降。该市各种地形兼备,地貌类型多样,西北本项目位于万宁市万城镇红石南侧,该垃圾场填埋时间为1996年-2010年,为了查明垃圾填埋场区内垃圾液体的水平渗流位置和垂直渗流深度,土性特征如下:①垃圾堆填土:整个场地分布,主要为生活垃圾,松散,不均匀,一般厚度8.1~8.5米。②砂质粘性土: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花岗岩:灰褐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碎屑状、局部夹少量风化残积土。硬,裂隙发育,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裂隙发育,岩芯主要呈短柱状,局部少量机械破碎场区边界是由杂填土、砂质粘性土、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组成。与场区内地基表3-1物探解释地层厚度及层顶埋深地层2线3线4线垃圾堆填土①厚度(m)2.0-8.61.0-5.63.2-10.0砂质粘性土②厚度(m)8.0-21.97.9-14.37.3-15.6强风化花岗岩③厚度(m)2.6-3.31.5-9.32.5-3.022层顶埋深(m)7.6-23.1中风化花岗岩④层顶埋深(m)12.8-26.513.3-20.2图3-1垃圾场物探测线位置(绿色为物探测线,黄色为测点编号,蓝色为垃圾液渗流方向)图3-2地质断面解释图1号线23图3-3地质断面解释图2号线图3-4地质断面解释图3号线24图3-5地质断面解释图4号线海,并与陵水县、琼中县和琼海市为邻。万宁市属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光、水、湿、热条件优越,全年无霜冻,四季分明。年平项目所在区域周边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大型水库等,相距较近为项目东南侧112米处一条小农用灌溉水渠,为万宁水库灌溉分支,万宁水库位于海南岛万宁市南部的太阳河上,南分院对项目场地进行钻孔勘察,完成了6岩性为第四纪更新世北海组(QP2b)粉质粘土、砂砾土,赋水性稍差为更好的了解项目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钻井口25层岩性描述和岩芯照片,0-8.8m主要是杂填土和砂质粘性土,中间并没有明显的含水层根据要求及对项目勘察资料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抽水试验井及场地尽量选在具有一表3-2试验井设计结构表编号井深m井直径井管埋深m滤管埋深ZK3300MM0~60~8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抽水试验井采用正循环钻机开凿成井,成井后用32m3/h水双环法试验是野外测定包气带非饱和松散岩层的渗透系数的常用的简易方法,试验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利用这个试验资料研究区域性水均衡以及求取包气带的渗透系数都是十本次双环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计算项目区的包气带表层渗透系数,为后期地下水预测提供野外测定包气带非饱和松散岩层的渗透系数最常用的是试坑法、单环法和双环法。其中在一定的水文地质边界以内,向地表松散岩层进行注水,使渗入的水量达到稳定,即单26位时间的渗入水量近似相等时,再利用达西定律的原理求出包),透场的约束作用使内环的水只能垂向渗入,因而排除了侧向渗流的误差,因此它比试坑法和XY27测量深度(cm)体积含水率(%)干洛阳铲孔双环试坑032.1\27.4\2023.1\3026.235.24023.134.85033.833.6603137.6703038.325.337.99031.939.134.837.230.536.837.939.438.740.238.339.438.739.438.340.6200\39.1210\39.8220\40.628230\40.6240\39.1250\42.2根据干洛阳铲孔内测得的体积含水率和双环入渗实验坑内测得各深度的体积含水率绘制根据上述的渗透速度,通过测得地下含水率变化确定地下水渗表3-5项目区抽水试验求参成编号井深(m)地下水位埋深(m)稳定水位(m)稳定出水量(m3/h)Cooper&JacobI模型计算渗透系数(m/d)Neuman模型计算渗透系数(m/d)渗透系数建议值(m/d)导水系数(m2/d)6.130.360.4940.7260.615.3729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及修改单评价,根据2019年万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城镇红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场地环境调查报告》中的监测数据,用于评价场区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特征污以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场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30表4-1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布点及监测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污染物因子主导风向A0对照点NH3、H2S、臭气浓度、CO、氮氧化物、TSP东北风A1项目所在区域中心位置A2深路子村A3邻近厂房NH3、H2S、臭气浓度、CO、氮氧化物、TSP图4-1地表水、地下水及环境空气监测布点图采样检测项目检测点位标准A0(对照点)A1(项目中心)A2(深路子)A3(厂房)2019.05.11TSP0.0990.0950.1040.1020.3氮氧化物0.0120.0220.0290.0190.1氨0.050.090.060.100.20硫化氢<0.0010.0010.0020.0040.01臭气浓度(无量纲)<10<10<1030一氧化碳<0.3<0.3<0.3<0.32019.05.TSP0.1040.0970.0970.0960.3氮氧化物0.0100.0240.0280.0250.1氨0.060.090.2031硫化氢<0.0010.0020.0040.0030.01臭气浓度(无量纲)<10<10<1030一氧化碳<0.3<0.3<0.3<0.3监测点项目NOx(mg/m³)CO(mg/m³)TSP(mg/m³)NH3(mg/m³)H2S(mg/m³)臭气浓度A0最大值0.012<0.30.1040.06<0.001<10标准值0.013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A1最大值0.024<0.30.0970.002标准值0.013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A2最大值0.029<0.30.1040.090.004<10标准值0.013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A3最大值0.025<0.30.1020.004<10标准值0.013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本项目于2019年11月委托海南中特环境监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场界四周进行噪声现状监测,根据检测报告(中特)环境检测(2019)第11035号中的监测数据对本项目进行环32图4-2噪声监测布点图表4-4项目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监测点监测监测结果Leq(A)主要声源N1项目东侧边界等效连续A声级昼间41.4昼间41.66050夜间40.1夜间40.6N2项目北侧边界昼间40.6昼间41.7夜间40.2夜间40.6N3项目西侧边界昼间41.5昼间41.8夜间40.6夜间41.3N4项目南侧边界昼间41.3昼间42.5夜间40.9夜间40.6备注1、AWAS680型声级计在检测前、后都进行了校核;2噪声检测点位见末页检测点示意图3、“昼间”是指6:00至22:0,“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时段4、限值来源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噪声排放限值中2类标准要求。根据以上监测结果及分析,区域声环境现状昼夜均能三、地表水环境现状及评价大型水库等,相距较近为项目东南侧112米处一条农用灌溉水渠,为万宁水库灌溉分支,万宁水库位于海南岛万宁市南部的太阳河上,是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养鱼等综合利33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场地环境调查报告》中的监测数据。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检测项目SW0距离项目场区530m西侧农灌渠上游112m南侧农灌渠下游SW2距离项目场区138m西南侧的水塘标准评价结果pH值(无量纲)7.006.966.987.027.026.986~9达标高锰酸盐指数≤6达标石油类0.020.030.020.020.010.02≤0.05达标氨氮0.8550.8480.8230.8210.2500.245≤1.0达标总磷90.070.10≤0.2达标总氮2.302.180.760.81≤1.0超标锌0.05L0.05L0.070.070.05L0.05L≤1.0达标铜0.05L0.05L0.05L0.05L0.05L0.05L≤1.0达标氟化物0.0810.0480.0660.0580.0440.052≤1.0达标砷0.0003L0.0003L0.0003L0.0003L0.0003L0.0003L≤0.05达标汞0.000140.000140.000130.000380.00004L0.00004L≤0.0001超标镉0.0005L0.0005L0.0005L0.0005L0.0005L0.0005L≤0.005达标六价铬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5达标铅0.0025L0.0025L0.0025L0.0025L0.0025L0.0025L≤0.05达标氰化物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2达标挥发酚0.00140.00110.00080.00100.00120.0014≤0.005达标生化需氧量5.07.07.8≤4.0超标溶解氧5.215.085.105.445.37≥5.0达标粪大肠菌群(个/L)240220260220≤10000达标参考执行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备注SW0距离项目场区530m西侧农灌渠上游:11日水温:24.2℃、12日水温:25.1℃、水深:0.1m、流速:0.1m/s、水宽3.5m、透明度:0.1cm。SW1距离项目场区112m南侧农灌渠下游:11日水温:25.0℃、12日水温:25.5℃、水深:0.15m、流速:0.1m/s、水宽3.5m、透明度:0.15cm。SW2距离项目场区138m西南侧的水塘:11日水温:24.6℃、12日水温:24.3℃、水深:2m、水宽50m、透明度:0.5cm。34生化需氧量超标外,其它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能力降低,且由于流速慢,重金属汞在水渠中滞留、富集,同时导致生化需氧量升高;另一点超标原因为农业面源污染,化肥的使用不当及地表径流等造成,致使项目上游已出现污染因子的超标情况,经过地表径流进入农用渠造成监测因子超标,但经过水体自净作用后,项根据项目物探结果分析,本场地地基土按其工程特性从上到下可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各土层分布厚度及土性特征如下:①垃圾堆填土:整个场地分布,主要为生活垃圾,松散,米。③强风化花岗岩:灰褐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碎屑状、局部夹少量风化残积土。一般厚度为2.6~2.7米构造、岩质较硬,裂隙发育,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裂隙发育,岩芯主要呈短柱状,局部①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层项目所在区域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类型属于潜水类型,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雨水补给,水位埋深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主要赋存在砂质粘土层中,根据项目区域钻探、地层岩性描述和岩芯照片,0-8.8m主要是杂填土和砂质粘性土,中间并没有明显的含水②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区域内上层滞水及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点位编号位置坐标监测因子备注GW0(对照点)红石村水井场界边界东北侧E:110.384080N:18.826488常规指标:色、嗅和味、浑浊度、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CODMn、氨氮、总大镍、钡、铍、总铬、苯、甲苯非常规指标:五氯酚、六氯笨、六六六、滴滴涕、乐果-GW1场区内1#井E:110.381334N:18.823361GW2场区内2#井E:110.381618N:18.822888GW3场区外南侧边界3#井E:110.381441N:18.8226090.81GW4项目场界边界西侧4#井E:110.380266N:18.8226800.778GW5项目场界边界北侧5#井E:110.380690N:18.8234420.73GW6项目场界边界东侧6#井E:110.382101N:18.8235180.75GW7深路子村水井E:110.380175N:18.81919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拟对场地周边及场表4-7地下水八大离子监测布点检测类别检测点位检测项目检测频次地下水GW0红石村水井,GW2场区内2#井、GW7深路子水井检测1天,136图4-3地下水、土壤环境监测布点图本评价引用《万宁市万城镇红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场地环境调查报告》(2019),检测项目检测点位标准GW0红石村GW1GW2GW3GW4GW5GW6GW7深路子pH值7.067.076.967.006.5≤pH≤8.5色度58884≤15浑浊度26681≤3总硬度7562≤450溶解性总固体78777572≤1000高锰酸钾指数2.102.482.592.522.962.452.652.05≤3.0氨氮3.534.313.072.87≤0.50总大肠菌群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3.0菌落总数23343841283420≤100硫酸盐3.757.576.4120.93.18≤250硝酸盐4.42.9≤20.0亚硝酸盐(氮)0.001L0.0130.0180.0080.0040.0030.001L0.001L≤1.0氯化物4.376.727.595.479.985.749.624.8≤25037铁4.359.28≤0.3锰0.01L0.050.050.050.030.050.01L0.01L≤0.10铜0.05L0.05L0.05L0.05L0.05L0.05L0.05L0.05L≤1.00锌0.05L0.05L0.05L0.05L0.05L0.05L0.05L0.05L≤1.00铝0.0410.0360.0400.0370.0350.0370.0400.043≤0.20挥发酚0.00040.00050.00060.00060.00040.00080.00060.0005≤0.002氰化物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0.05氟化物0.3≤1.0镍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2钡*0.06080.03540.05090.03980.03110.06550.02170.0504≤0.70铍*0.000040.000040.000040.000070.000040.000040.000040.00004≤0.002苯*0.005L0.005L0.005L0.005L0.005L0.005L0.005L0.005L≤10.00.006L0.006L0.006L0.006L0.006L0.006L0.006L0.006L≤700铅0.0025L0.01260.01310.01240.00670.00330.00250.0025≤0.01镉0.0005L0.0005L0.0005L-4L-4L-4L-4L-4L≤0.005砷0.0010L0.0010L0.0010L0.0010L0.0010L0.0010L0.0010L0.0010L≤0.01六价铬0.004L0.0130.0150.0110.0070.0080.004L0.004L≤0.05硒0.0004L0.0004L0.0004L0.0004L0.0004L0.0004L0.0004L0.0004L≤0.01汞0.0001L0.0001L0.0001L0.0001L0.0001L0.0001L0.0001L0.0001L≤0.001五氯酚*0.0011L0.0011L0.0011L0.0011L0.0011L0.0011L0.0011L0.0011L≤9.0六氯苯*-6LL-6L-6L-6LL-6L-6L≤1.00六六六*66≤5.00滴滴涕*0.00020.00020.00020.00020.00020.00020.00020.0002L≤1.00乐果*0.000570.000570.000570.000570.000570.000570.000570.00057≤80.04.37-7.59----4.8-SO42‐3.75-7.57----3.18-K+5.41-----4.1-Na+3.32-8.41-----Ca2+-44.2-----Mg2+4.2-4.5-----62-----54-CO32‐未检出-未检出----出-执行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标准。备注检测结果低于检出限的测试结果时,用“最低检出限(数值)+L”表示,带*为分包项目,分包至广州京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证书编号:201719000568。根据采样结果分析,采用标准指数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单项评价指数计算,各监测点超标38坐标污染物标准限值(mg/L)浓度值(mg/L)达标情况最大超标倍数红石村水井E:110.381355N:18.823381氨氮≤0.50超标铁≤0.3超标3.20GW1场区内E:110.381334N:18.823361氨氮≤0.503.53超标6.06铁≤0.34.35超标铅≤0.010.0126超标0.26GW2场区内2#井E:110.381618N:18.822888氨氮≤0.504.31超标7.62铁≤0.39.28超标29.9铅≤0.010.0131超标0.31GW3场区南侧边界3#井E:110.381618N:18.822888氨氮≤0.503.07超标铁≤0.3超标41铅≤0.010.0124超标0.24GW4项目场界边界西侧4#井E:110.380266N:18.822680氨氮≤0.502.87超标4.74铁≤0.3超标6.0GW5项目场界边界北侧5#井E:110.380690N:18.823442氨氮≤0.50超标铁≤0.3超标5.5GW6项目场界边界东侧6#井E:110.382101N:18.823518氨氮≤0.50超标铁≤0.3超标3.6GW7深路子水井E:110.380175N:18.819197铁≤0.3超标3.3由以上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汇总可知,本项目调查评价区内采样点地下水氨氮、铁、铅三项因子超标,其余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程度超标情况。①由于对照点GW0均出现铁和氨氮的超标情况,铁背景值超标倍数3.2倍,下水为周边大自然及降水补充,本项目早期主要堆放建筑垃圾,在未做任何防渗措施下,垃圾经长年堆积沉压,渗滤液浸泡的砂质粘性土层强度降低,导致建筑垃圾中金属类经雨水冲刷,渗滤液下渗浅层地下水,同时地层中的三价铁会被氧化还原,导致土壤原生的重金属铁元素超标;同时根据类比中国科学院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识别与质量评价》的相关报道分析,未做防渗处理的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即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场,会导致垃圾填埋渗滤液等下渗至地下水,主要的污染物包括:铁、铅等重金属离子及氨氮等,这些污染物与垃综上分析,导致场区内出现铁、铅等重金属离子及氨氮超标的主要原因为:项目所在区39本评价引用《万宁市万城镇红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场地环境调查报告》(2019表4-9土壤现状监测布点及监测项目一览表序号位置坐标因子执行标准SB0项目北侧槟榔林E:110.380197N:18.823579监测项:常规因子:重金属和无机物: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氯甲烷、二氯甲烷、苯、甲苯五氯酚有机农药类:滴滴涕、乐果、α六六六、六氯笨、灭虫灵分析垃圾成分:有机质含量:容重、垃圾的组成成分、含水率、有机质、PH值、可降解有机质、腐殖质SB2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其他农用地的风险筛选值;产地环境通用要求》SB1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SB1场区内E:110.381334N:18.823361SB2场区内2#井E:110.381618N:18.822888表4-10场地内土壤中污染物总体检出检测项目检测点位标准限值mg/kg达标情况SB0项槟榔林土层1.5m处SB1场区内1#井土层深度1.5m处SB1场区内1#井土层深度12m处SB2厂区土层深度1.5m处SB2厂区内2#井土层深度12m处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pH值6.486.345.826.085.73<6.555~6.5-达标总砷3.089.323.344.95404060达标总汞ND0.908ND0.716ND0.2538达标总镉0.390.190.465超标总铅46.161.427.864.928.55090800达标铬(六价)4.923.874.104.08/5.7达标总铜782.19505018000超标镍ND2529/70900达标氯甲烷*9.8420.830.7//37达标二氯甲烷*54.1587541497454//616达标苯*0.6222.172.092.82//4达标256774698467450//达标苯并芘*0.001680.001860.001700.002540.00396//达标40五氯酚*0.001060.03860.04110.03560.0374//2.7达标滴滴涕*0.03363.162.070.05/6.7达标乐果*260250341338//619达标α—六六六*0.005410.03370.04170.05260.04980.050.100.3达标六氯苯*0.002640.008240.09650.09890.0842//1达标灭蚁灵*0.0001080.002260.003130.005280.00477//0.09达标含水率%///达标有机质*0.1230.6920.4510.5860.613///达标土壤容重*(g/cm3)///达标可降解有机质*0.002520.01650.01320.01690.0251///达标腐殖质组成*胡敏酸碳量7093907013700210///达标胡敏素碳量4050091038900///达标酸碳量92108000320///达标TP*(%)0.0030.0040.0040.0030.003///达标TN*73407250591///达标备注:“ND”表示小于方法检出限,带*为分包项目,分包至广州京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证书编号:201719000568。林地、其他农用地和园地,其中SB2监测点位于园地上,因此执行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其他农用地的风险筛选值41项目于1996年使用至2010年停用,主要来源于万城镇及周边村落生产边为大面积人工种植林地和耕地,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含镉农药及化废弃以及生活中镍镉电池等重金属废弃物的在场内的堆积,经雨水冲综上分析,导致场区内出现镉、铜等重金属离子超标的早期未做任何防渗及雨水收集导排措施,项目场区垃圾常年堆放,导洗产生的渗滤液会被土壤所吸收,从而使之项目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层土壤中均未发现重金属及监测因子超标情况,说明污染物垂直下渗范围不大。本项目属于污染场地应急治理修复工程,项目建成后,堆地硬化及设置地表水导排边沟,阻隔自然降雨及周边地表水进入堆体42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分析环境要素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因项目内垃圾填埋年限较久,已成矿化垃圾,根据预测,项目封场后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最大浓度占标率均Pmax=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评级判别表,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设评价范围以项目为中心,边长5km范围内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项目位于声环境功能2类区。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噪声增加值较小,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考虑周边环境敏感性结合项目特点,本声环境评价范围为边界外200m以内的区域地表水环境项目垃圾堆体产生的渗滤液排至渗滤液收集池后,由自带抽吸泵的吸污车定期抽运,至万宁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最终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一级标准后排放;场内不产生其他废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的规定,本项目废水为间接排放,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废水处理可行性分析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注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订后较本表行业类别发生变化的行业,应根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参照相近行业分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进行分类。本次评价根据周边环境敏感性结合项目特点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参照原类别Ⅲ类进行。根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项目评价区内不属于集中式、分散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也不属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以及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故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三级。以场区为中心的6km2范围土壤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中附录A备注2: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在本表的,可根据土壤环境影响源、影响途径、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参照相近或相似项目类别确定。本项目为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目的是为了减轻垃圾堆体对场地内及周边的影响。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为治理修复场地内的存量垃圾,影响途径为渗滤液垂直渗入场地内及周边土壤环境,影响因子为铜、镉、铅、锌等重金属因子及有机物。根据本项目采取的修复治理措施:包括进行垃圾堆体覆膜、覆绿、修建渗滤液导盲管及雨水导排边沟等,从途径上阻隔了外界水进入垃圾堆体及渗漏液垂直下渗对土壤的影响;同时根据此次土壤监测结果显示,本项目外界土壤监测值均未超标,场区内所采集的深层土壤样品中,12m处监测结果未超标,说明场地内深层土壤未受影响,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对场地内及周边土壤影响较小,甚至项目实施对土壤影响产生积极效益,因此,判定本项目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43中附录A中“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其他”类,由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可知,本项目属于附录A中Ⅳ类项目;根据导则要求,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评价。本评价考虑周边环境敏感性结合项目特点,对土壤环境进行定性分析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中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计算公式进行。本项目涉及的各类风险物质(甲烷)Q∑(qi/Qi)=0.602<1,因此,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主要为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44环境要素名称方位坐标距离人数特征保护目标大气环境甘塘村西北N:18°50′47.00″E:110°22′17.02″2.3km783居住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8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北埇村西北N:18°50′47.00″E:110°21′54.57″2.8km965符宅西北N:18°50′36.12″E:110°21′54.63″2.6km李宅西北N:18°50′35.54″E:110°21′29.79″下伍村西北N:18°50′14.17″E:110°21′42.38″2.3km340东埇村西北N:18°50′21.51″E:110°22′8.50″550厚皮树村西北N:18°50′17.70″头坡仔村西北N:18°50′2.01″E:110°21′45.07″420石井村西北N:18°49′41.31″210土坡仔村西N:18°49′42.35″E:110°21′24.99″埇尾村西N:18°49′34.67″E:110°21′39.82″杨家村西N:18°49′34.39″老麦村西N:18°49′37.52″E:110°22′24.60″748m40林村西N:18°49′22.65″E:110°22′6.84″40南门村西N:18°49′20.29″E:110°21′33.03″2.03km320牛石埇村西N:18°49′17.73″E:110°22′35.43″347m老张村西南N:18°49′11.26″E:110°21′55.19″坑子村西南N:18°49′3.29″1.04km45E:110°22′14.62″边沟村西南N:18°49′0.25″1.28km56南禄村西南N:18°48′57.88″E:110°21′49.32″210和昌坡西南N:18°48′46.43″E:110°21′26.29″2.5km68边园村西南N:18°50′42.97″E:110°20′40.88″2.06km南山村西南N:18°48′14.25″E:110°22′21.41″志棵村西南N:18°48′17.85″E:110°22′7.31″2.15km甘塘西南N:18°48′51.02″E:110°22′20.70″深路子南N:18°49′7.14″E:110°22′43.58″276m长水村南N:18°48′45.34″E:110°22′45.68″宿车村南N:18°49′5.58″E:110°23′2.69″380m双溪村南N:18°48′14.80″E:110°22′42.70″2.0km长星村南N:18°49′2.60″E:110°23′49.45″540仁里村南N:18°48′20.58″340排溪村南N:18°49′3.29″E:110°22′14.62″321瓜园东南N:18°49′4.00″E:110°23′34.06″540m278坡顶蔡宅东南N:18°48′57.42″E:110°23′31.74″800苏宅东南N:18°49′3.30″E:110°23′52.89″剪领前村东南N:18°49′5.38″E:110°24′4.92″824看天塘东N:18°49′38.30″E:110°23′21.47″750m东星村东N:18°49′27.45″E:110°24′21.92″外村东N:18°49′51.20″E:110°23′52.85″96046面前坡东N:18°49′54.28″E:110°23′58.33″2.3km后田村东北N:18°49′58.56″E:110°23′28.16″306山柚园东北N:18°50′9.22″2.47km483太子墓村东北E:110°23′47.45″604东北N:18°50′37.54″E:110°23′48.16″2.5km357进坑村北N:18°50′20.87″大乳园北N:18°50′37.05″红石村北N:18°49′47.29″E:110°22′59.58″350m红石仔北N:18°49′56.24″E:110°23′7.85″870m地表水环境农灌渠东南N:18°49′23.44″E:110°22′59.52″/农灌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III类标准地下水环境项目区周边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土壤环境周边林地及基本农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其他”的风险筛选值及《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1678-2014)生态环境周边林地及基本农田(本项目不占用生态红线,详见附图5)/47项目所在位置东南侧112米处有一条农用渠,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标准值分类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1PH值(无量纲)6~92溶解氧≥饱和率90%(活7.5)65323高锰酸盐指数≤2464化学需氧量(COD)≤203040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6氨氮≤7总磷(以P计)≤0.02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4(湖、库0.2)8总氮(湖、库以N计)≤9铜≤0.01锌≤0.052.02.0氟化物(以F-计)≤砷≤0.050.050.050.10.1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镉≤0.0010.0050.0050.0050.01铬(六价)≤0.010.050.050.050.01铅≤0.010.010.050.050.1氰化物≤0.0050.0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石油类≤0.050.050.050.520粪大肠菌群≤2002000100002000040000项目所在区域周边居民点及项目场区环境空(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48表6-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摘录)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2060ug/m³24小时平均501小时平均50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4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200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44mg/m³1小时平均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ug/m³1小时平均20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um)年平均407024小时平均5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um)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3575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00ug/m³(标准状态)24小时平均300氮氧化物NOx年平均505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50250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制mg/m3(标准状态)备注NH3一次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H2S一次0.01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表6-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摘录)类别昼间dB(A)夜间dB(A)2类6050主要为乡村建设用地、四级保护林地和园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49表6-5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风险筛选值pH≤5.55.5<pH≤6.56.5<pH≤7.5pH>7.51镉水田0.8其他0.62汞水田其他2.43.43砷水田30302520其他404030254铅水田240其他70905铬水田250250300350其他2002506铜果园200200其他50507镍60708锌200200250300注:①重金属和类金属砷均按元素总量计算。②对于水旱轮作地,采用其中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值。表6-6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CAS编号筛选值管制值第一类用地第二类用地第一类用地第二类用地重金属和无机物1砷7440-38-220①60①2镉7440-43-92065473铬(六价)18540-29-93.05.730784铜7440-50-82000180008000360005铅7439-92-140080080025006汞7439-97-6838337镍7440-02-09006002000挥发性有机物8四氯化碳56-23-50.92.89369氯仿67-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式餐厅装修设计合同
-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Java+Web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试卷(B版)含解析
-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日本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第一外国语(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书法与板书设计实践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健康医学院《企业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体育学院《外国文学史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体外膈肌起搏器
- “数学悖论”-辛普森悖论
- 六宫格数独100题
-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送审资料清单
- 中文产品手册机架效果器tcelectronic-triplec manual chinese
- 人卫版内科学第九章白血病(第3节)
- 食堂设备维修记录
- 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植物生理学_第七版_潘瑞炽_答案
- FZ∕T 60021-2021 织带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