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巴中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零诊”测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散文须有学,就是要有学养。所谓学养,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养与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仅仅是知识储备。学养是学问和修养的综合,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整体气质,一种非常自然的能够传递生命信息的书卷气。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厚度。好的散文,应当以知识为核心,闪烁着知性的光辉,流露出作家的学养、涵养、修养,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应该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感。古人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是蕴含着知识的光辉,令人回味无穷。

散文须有识,就是要有见识。“识”与。“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学未必有识,但有识必先有学。学是识的前提和基础,识是学的升华和结晶。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散文的高度。唐代刘晏明确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文艺观,强调“士”要先培养自己的胸怀、器识,培养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然后才能从事文艺创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强调了文章的价值,认为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为重大的社会责任,表现了当时人们最关切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战国策》中的那些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纵观古代散文传统,占据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的是“文以载道”的创作主张。在作品中表述一种价值、一种追求,或者表述对某种价值的希冀和愿望,这不就是文学的责任吗从《论语》的“仁义礼智信”,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若干“道”语,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家有着怎样的胸襟,才有怎样的格局;有着怎样的格局,才有怎样的境界。有大胸襟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有大境界。

散文须有情,就是要有情感、有情怀,有情的散文才有温度。“情感”是散文的基底和内核,没有情感的散文是冷冰冰的,不能给人以温暖。中国散文素有伟大的抒情传统。陈世骧认为:“抒情精神在中国传统之中享有最尊尚的地位,正如史诗和戏剧兴致之于西方。”我国古人没有情感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很多散文实际上起到了情感教育作用。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是以情动人的上品。清代张潮表示:“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散文须学、须识、须情,是一个很高的标准。纵观当下的散文创作,学养不足、见识不深、功力不够的问题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不少散文,可以说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也许有的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这是很危险的。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看来所有的人写散文,都不得不接受中国的传统……既然我们自己的散文传统这样深厚,为什么一定要拒绝接受呢我认为二三十年来散文不发达,原因之一,可能是对于传统重视不够。”我相信,不管散文如何变化如何创新,它的这些基本价值永远不会过时,学、识、情,这个本不能丢。这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的灵魂,也是散文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之所在。广大读者之所以依然爱散文,爱的就是它所传达出的真善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摘编自徐可《“学、识、情”是散文的生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养是知识储备在一个人身上展现出来的整体气质,是能够传递生命气息的书卷气。

B.见识是建立在学养基础上的思想,反映的是作家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等的看法、观念。

C.我国古代没有情感教育的概念,但像韩愈一样的大家写出许多以情动人的上品,承担起了情感教育责任。

D.当下许多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因此写出的散文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可以作为例子来论说作家应具有胸襟格局,从而论证散文须有识。

B.文章在行文中注重引用,比如引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既使内容丰富,又增强了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C.文中“求木之长者……本固才能枝荣”,使用比喻论证,将抽象道理具体化,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了散文须有学、识、情的创作主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富五车的学者能更得心应手地写出闪烁着知性光辉令人回味无穷的好散文。

B.不要为作文而作文,文以载道,文学创作要自觉地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C.当代散文不管如何变化创新,都要接受、传承古代优秀散文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

D.作家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厚度,思想决定了散文的高度,情感决定了散文的温度。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对美的认识有相对与绝对之分,把这两者推向极端,就成为美学中的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在中国美学史上,儒学对美的主张,基本上属于绝对论的,如孔子对“韶乐”的评价,就认为

是尽善尽美的。而道家则是相对论者,如老子认为美与丑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是可以转换的,没有

丑,即无所谓美,所以只知美之谓美,也就无所谓美了;如果一味地追求美,超过了美的界限,美

就可能转化为丑。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

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合乎辩证法的。这些思想对于建立朴素的、辩证的美学观很有意义,根

据这些思想,进一步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等思想。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大力攻击文章礼乐有失性命之情,并

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发展为相对主义。如在《知北游》中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

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

观乎天地之谓也”。他把美与无为密切结合起来,以此得出天地之美与万物之理,发展了道家归真

返璞的思想。在庄子看来,人只有达到听其自然,超乎一切利害得失,才能排除一切痛苦,实现超

脱,以达到无我之境,才能“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这些思想,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影响。但他从另一方面,也把老子的相对论发展为相对主义,如在《齐物论》中提出“毛

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在

《至乐》篇中也讲到同样的事实,指出:“《成池》《九韶》之美,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

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人,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在这里阐发了他的美的相对性的观点,而

且把相对性引向相对主义。美具有相对性是对的,但引向极端而成为相对主义则是错误的。毛嫱、

丽姬之美,是客观存在,在《成池》《九韶》之美,也是客观的事实,是人们之共识。庄子以相对主

义否认美的绝对性,把一个正确的原则引向错误的道路;而且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从根本上否认

了审美是人所独有,这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

当然同属一个景物,反映在不同境遇不同心态人的身上,可能有不同的体验。范仲淹在《岳阳

楼记》中记述“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引起人们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而这两种不同的情感体

验,又都与个人的主观遭遇有关。假如不是“迁客骚人”的话,即是遇上前一种景象,也不一定会

产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情感;相反的,如果自身是“迁客骚人”,即使遇到后一种景象,

也很难产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情感。由此可见,景物是客观的存在,

而感受则是主观的体验,美感是具有相对性的。范仲淹最后的结论是“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主客观的影响,能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正确处理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提高主观认识,辩证地处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所以客观事物的美与丑,反映在情感上的苦与乐,都存在有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复杂关系。作为

一个作家和艺术家,应当站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给以艺术加工,使其典

型化,理想化,用以教育群众,鼓舞人们前进,推动社会发展。

(摘选自黄济《教育哲学通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对美的认识有相对与绝对之分,在中国美学史上,儒家属于绝对论,道家则是相对论。

B.因为庄子发展了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所以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C.庄子相对主义错在:否认美的相对性,而且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否认审美是人所独有的。

D.迁客骚人面对“淫雨霏霏”“春和景明”景象都可能产生“满目萧然,感极而恶”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济认为美具有相对性,但不可因此否认美的绝对性,从而走入相对主义的迷途。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第2、3段分别围绕美学中的“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展开论证。

C.用《知北游》的例子,意在说明庄子将美与无为密切结合,发展了返璞归真的思想。

D.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有力证明观点的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典雅厚重的韵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清瘦为美的人不会觉得体态丰盈的唐朝绝美杨玉环是美女,这侧重表现美的相对性。

B."各美其美"谈到每个人或者每个民族客观上必定有美丽的点,这侧重表现美的绝对性。

C.认为音乐《成池》《九韶》之美,是客观事实,是人们之共识,这侧重表现美的相对性。

D.在大家眼中,爱斯梅拉达有美丽绝伦的外表又有高尚纯洁的心灵,这侧重表现美的绝对性。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名僧惠洪在佛教历史、佛禅义旨、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影响深远。然而,其别集《石门文字禅》以前却没有本土校注本。此书三十卷,收录惠洪一生的单篇诗文,其内容和佛教历史相关并涉及北宋众多僧徒与文人士大夫,写作背景难定,难解之处颇多。之前只有日本僧人廓门贯彻曾对《石门文字禅》做注,但解释粗疏,谬误较多。中国学者周裕锴教授与宋代惠洪、日本廓门贯彻展开跨时空对话,积二十多年心力,完成《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

黄永年先生曾说:“要给一部书作注,一定要对这部书真正下过功夫,对书的、对书的内容,以及对书的作用都得有深切的理解。”周裕锴在唐宋文学、禅文化、古代阐释学三大领域深耕多年。其著作《中国禅宗与诗歌》《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等对佛禅与文学等问题皆有深入研究和精辟见解。此外,他还承担了《苏轼全集校注》一书的部分工作——对苏轼文集进行校注。就为《石门文字禅》作注而言,周裕锴教授无疑是最佳人选。从周裕锴2001年主持《石门文字禅》读书会算起,至《石门文字禅校注》出版,中间相距20年,可见本书耗时之久。

《石门文字禅校注》对《石门文字禅》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校勘和解释。每篇诗文下包含校记、解释、集评三项内容,书末还附篇目索引,方便了读者阅读。本书既肯定了昔贤成果,亦订正旧说疏误,在校勘、解释、标点、编年和辑佚等方面取得了远超前人的成就。以下试从两方面进行说明。

校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底本,以奠定文本基础。《石门文字禅》一书版本较为复杂,传世的有万历径山寺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天宁本等。本书将明万历径山寺刻本作为底本,但由于该底本是抄本翻刻,存在不少文字上的错误。因此除了用对校法勘证异同外,周裕锴还采用了其他方法,例如,用本书前后互证的本校法,以他书校本书的他校法和以理分析、断其是非的理校法,而且往往诸法交互为用,形成逻辑闭环,得出最可信的结论。如卷一之中《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一诗有两句:“□□□锦光照眼,更觉霓裳韵和雅。”其中前三字原缺,天宁本作“蟠龙衣”,而《宋诗钞》作“吴绫蜀”。孰是孰非呢?周裕锴在考证唐宋诗词用例后,指出“吴绫蜀锦对举,乃诗词之套语”,谓“吴绫蜀锦”泛指华丽奢侈的丝织品。他又据《新唐书》等史料,注明“吴绫蜀锦光照眼”系指玄宗晚年生活华丽奢靡,从而判定《宋诗钞》之补字可从。书中多处阙字和讹误,经周裕锴如此交错校勘,细微辨析后得以补正。

本书解释工作包括系年系地、考索人名、引证典故、解释词义、疏通文意、阐明思想等。惠洪交游广泛,《石门文字禅》中许多篇题和正文涉及到众多同时期人物,这些人物往往是简称或代称,所指难明。周裕锴曾撰《略谈唐宋僧人的法名与表字》,总结对僧人的称呼惯例,又在《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里考证出惠洪的诸多交游。这些成果被运用到本书,其中人物多已注出所指为谁。某些常用词,在惠洪作品里有特殊涵义,周裕锴亦一一考证。如“拴索”一词,常用作拴缚拘羁之义,然卷三《游南岳福岩寺》一诗“他年遗迹旧岩下,拴索犹存众惊愕”,周裕锴认为此处“拴索”就不能解作拴缚拘羁之意,而应解作“骸骨”之意,其依据是黄庭坚《枯骨颂》:“皮肤落尽露拴索,一切虚诳法现前。”经过这样的解释,惠洪诗文的文意豁然开朗,惠洪丰富而立体的文学世界就被打开了。

本书虽然仍有阙文未补,一些作品系年和人物尚待确定,但体例严整,点校精审,解释明晰,善于不疑处见疑,揭示出古书撰述与校释的若干“新义例”,并提供了许多启人心智的新论题,确系一部严谨、准确、详明、完整的宋人文集点校解释本,对文学史、词汇史、佛教史、政治史、文化史研究皆极具价值。

(摘编自李贵《评——不诬古人,不误今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周裕锴之前,《石门文字禅》没有严谨准确的校注本,这增加了他校注该书的难度。

B.周裕锴以天宁本《石门文字禅》为基础,耗时二十年,出色地完成了对其的校注工作。

C.《石门文字禅》收录了很多诗文,为方便阅读,每篇诗文都有校记、解释和集评等内容。

D.校注《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中的缺字时,周裕锴运用了本校法,确定《宋诗钞》可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文中肯定惠洪在诸多领域具有影响,认为对《石门文字禅》进行校注极具价值。

B.文章引用黄永年的话,是为了证明周裕锴在唐宋文学和禅文化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C.文章论及了《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的优点,肯定了其价值,但是也未回避其不足。

D.文章在论述校勘和解释这两方面内容时均有例证,从这些例子中可见周裕锴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对古书时,如遇到没有底本作为依据,或者不同注本出现矛盾的情况,可以运用理校法,以理分析,断其是非。

B.周裕锴既对宋代僧人的法名有研究,也考证了惠洪的交游情况,这些都利于他对惠洪作品中出现的人名进行考释。

C.如果能够找到更多像“皮肤落尽露拴索”这样的例证,那么用“拴索”解释“骸骨”的结论也就会更加让人信服。

D.《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不仅对惠洪诗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典故等进行了考释,还提供了具有研究价值的新论题。

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指由中华民族创造或构建,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述之中,如“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讲信修睦”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

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上。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有了差异。譬如,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不同之处。区域性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又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反过来又阐释、维护和强化着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各地的生产和生活形态。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精神特质与各地的生产、生活形态相互作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逐渐形成,并以术语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术语即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当然,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终极基础,而许多先贤的提炼与升华,使这些术语具有了学术性、审美性甚至“神圣的”恒久力量。

数量繁多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当代中国人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变化乃至文学艺术、历史等各领域之发展的关键密码,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只有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精妙内涵,才能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譬如“和而不同”这一术语强调在尊重事物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共存,它在理性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给予西方“唯我独尊”的思想强有力的批判。因此,在观察、思考、理解和体悟中国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时,必须理解中国自身的思想文化术语,弄清楚这些术语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

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面临哪些挑战呢?首先,与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翻译相比,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相对缺乏语境的支持。因此,在翻译思想文化术语时,用词必须更加精准。其次,因存在文化差异而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术语内涵,以看似对应的词语翻译却导致误读。要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另辟蹊径。德国学者裴德思曾因不知如何翻译中国的“圣人”这个关键词而深感痛苦。为了了解“中国圣人”和他们开创的“理想国”图景,他决定到中国求学。来到中国之后,他发现中国的“圣人”与西方基于基督教神学背景的“圣人”相去甚远,中国的“圣人”是世俗的,而不是宗教意义上的。最后,思想文化术语起源的文化背景往往使其内涵超越词语本身的内涵。譬如,中国的“国家”有“家国同构”的内涵,一提到“国家”,中国人就能想到家国情怀或感受到家的温暖,而这些内涵在西方的“国家”这一词语中是不存在的。对此,在翻译思想文化术语时,我们要适当地补充释义。

(摘编自韩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表述中常用到这些术语。

B.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存在差异,人类能形成多种文明与这些差异密切相关。

C.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先贤们的提炼和升华增强了这些术语的审美性、力量等,有助于这些术语的传承。

D.“和而不同”思想与西方“唯我独尊”的思想迥异,“不同”体现了对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尊重,“和”强调整体的和谐共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从内涵、产生过程、整理、翻译等角度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B.第二段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举裴德思专程到中国求学的例子,论证出国考察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途径的观点。

D.文章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喻为“密码”和“窗口”,形象地阐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各地的生产、生活形态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精神特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数量繁多,涉及哲学、文艺、历史等诸多领域,他国人民可通过这些表述极其凝练的术语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C.翻译思想文化术语面临语境不足的挑战,翻译整篇文章时面对的语境相对充足,可见,翻译思想文化术语比翻译整篇文章要求更高。

D.在起源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国家”这一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有“家国同构”的内涵,而在西方,“国家”一词没有这一内涵。

四川省泸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9分)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人民至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价值理念。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看,人民至上是一个价值命题,包含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明确的实践要求。

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命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在社会(国家)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一切国家权力。在人民至上中,“人民”是主词,一般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至上中的“至上”,指的是人民是社会共同体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主人,拥有一切国家权力,没有任何群体、组织、机构与人民处于同等地位,拥有相同权力。

人民至上与中国传统的“民惟邦本”观念、西方“主权在民”观念存在着重大差别。“民惟邦本”观念即“民本”观念,其基本含义是以民众或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或基础。这里所说的“民众”并不是指社会的所有成员,而是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黎民百姓。因此,在传统的民本观念中,隐含着君王是百姓的主人并为民做主的含义,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主权在民”观念,看起来是认为国家的主权在人民,但这里所说的“民”不是指作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而是指社会中的各个个人。所谓“主权在民”实际上是主权在个人。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忽视人民整体,把单个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主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至高无上。

人民至上并不是一个事实命题,而是一个价值命题,既可以表述应然状态,也可以表述实然状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人民至上确立为根本价值理念并始终加以践行,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至上就从应然状态转变成为实然状态。

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理念包含着多方面的实战要求,其中主要是对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治理者的实践要求。人民至上对社会治理者的实战要求,就是要确保人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是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二是要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三是要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四是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追求目标。

人民至上对人民个体也有实战要求。人民是一个由个人构成的基本共同体,只有其中每一个个人都强大,人民才能强大。因此,个人必须将这种价值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信念和德性品质,成为自己毕生不懈奋斗的追求和实践。这种价值要求就是自强不息。人民个体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才能自强不息,这就要求人民个体必须具备社会性。社会性的实质就是道德性,也就是人必须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与同为社会主体的其他人友好合作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强大。这也就是厚德载物。无论是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作为德性品质和价值理念,都是后天经过不断努力获得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强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涵养锻炼或修养作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身过程。每一个社会成员要使自己所在的人民共同体能够成为至上者,修身成人是必由之路。

(摘编自江畅《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至上既是价值命题也是事实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

B.西方的“主权在民”认为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这一理念与当代中国的“人民至上”相同。

C.人民至上意味着人民能够拥有并能直接行使一切国家权力,最终获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D.人民个体必须具备社会性,才能在社会共同体中与他人友好合作,追求和实现个人强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采用总分结构,从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两个方面对“人民至上”进行阐述。

B.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人民至上”“民为邦本”“主权在民”的内涵异同。

C.第五段着重论述人民至上对国家治理者的实践要求,具体从四个“要”做出规范。

D.人民至上对人民个体提出了“修身成人”的实践要求,强调个体应具备“社会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的民本观念虽然把百姓作为国家的根本,但其实质却是君权至上,因为百姓是被统治者,不是国家主人。

B.在革命时期,人民至上是价值理想,表述的是实然状态;当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人民至上就转变为应然状态。

C.人民至上是根本价值理念,“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幸福”等理念都隐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

D.人民至上的实质内涵是人民拥有国家一切权力,因此国家治理者作为人民代表,要确保人民在社会中的至上地位。

写作专题

四川省巴中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零诊”测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散文须有学,就是要有学养。所谓学养,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养与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仅仅是知识储备。学养是学问和修养的综合,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整体气质,一种非常自然的能够传递生命信息的书卷气。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厚度。好的散文,应当以知识为核心,闪烁着知性的光辉,流露出作家的学养、涵养、修养,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应该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感。古人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是蕴含着知识的光辉,令人回味无穷。

散文须有识,就是要有见识。“识”与。“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学未必有识,但有识必先有学。学是识的前提和基础,识是学的升华和结晶。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散文的高度。唐代刘晏明确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文艺观,强调“士”要先培养自己的胸怀、器识,培养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然后才能从事文艺创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强调了文章的价值,认为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为重大的社会责任,表现了当时人们最关切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战国策》中的那些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纵观古代散文传统,占据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的是“文以载道”的创作主张。在作品中表述一种价值、一种追求,或者表述对某种价值的希冀和愿望,这不就是文学的责任吗从《论语》的“仁义礼智信”,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若干“道”语,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家有着怎样的胸襟,才有怎样的格局;有着怎样的格局,才有怎样的境界。有大胸襟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有大境界。

散文须有情,就是要有情感、有情怀,有情的散文才有温度。“情感”是散文的基底和内核,没有情感的散文是冷冰冰的,不能给人以温暖。中国散文素有伟大的抒情传统。陈世骧认为:“抒情精神在中国传统之中享有最尊尚的地位,正如史诗和戏剧兴致之于西方。”我国古人没有情感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很多散文实际上起到了情感教育作用。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是以情动人的上品。清代张潮表示:“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散文须学、须识、须情,是一个很高的标准。纵观当下的散文创作,学养不足、见识不深、功力不够的问题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不少散文,可以说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也许有的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这是很危险的。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看来所有的人写散文,都不得不接受中国的传统……既然我们自己的散文传统这样深厚,为什么一定要拒绝接受呢我认为二三十年来散文不发达,原因之一,可能是对于传统重视不够。”我相信,不管散文如何变化如何创新,它的这些基本价值永远不会过时,学、识、情,这个本不能丢。这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的灵魂,也是散文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之所在。广大读者之所以依然爱散文,爱的就是它所传达出的真善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摘编自徐可《“学、识、情”是散文的生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养是知识储备在一个人身上展现出来的整体气质,是能够传递生命气息的书卷气。

B.见识是建立在学养基础上的思想,反映的是作家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等的看法、观念。

C.我国古代没有情感教育的概念,但像韩愈一样的大家写出许多以情动人的上品,承担起了情感教育责任。

D.当下许多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因此写出的散文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可以作为例子来论说作家应具有胸襟格局,从而论证散文须有识。

B.文章在行文中注重引用,比如引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既使内容丰富,又增强了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C.文中“求木之长者……本固才能枝荣”,使用比喻论证,将抽象道理具体化,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了散文须有学、识、情的创作主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富五车的学者能更得心应手地写出闪烁着知性光辉令人回味无穷的好散文。

B.不要为作文而作文,文以载道,文学创作要自觉地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C.当代散文不管如何变化创新,都要接受、传承古代优秀散文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

D.作家的学养决定了散文的厚度,思想决定了散文的高度,情感决定了散文的温度。

1.B(A项概括不全,学养不仅仅是知识储备,还包括修养;C项“承担起了情感教育责任”缺乏依据;D项“因此”强加因果。)

2.D(文章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

3.A(根据原文“作家的学养、涵养、修养,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A项“更能”缺乏比较依据)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对美的认识有相对与绝对之分,把这两者推向极端,就成为美学中的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在中国美学史上,儒学对美的主张,基本上属于绝对论的,如孔子对“韶乐”的评价,就认为

是尽善尽美的。而道家则是相对论者,如老子认为美与丑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是可以转换的,没有

丑,即无所谓美,所以只知美之谓美,也就无所谓美了;如果一味地追求美,超过了美的界限,美

就可能转化为丑。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

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合乎辩证法的。这些思想对于建立朴素的、辩证的美学观很有意义,根

据这些思想,进一步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等思想。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大力攻击文章礼乐有失性命之情,并

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发展为相对主义。如在《知北游》中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

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

观乎天地之谓也”。他把美与无为密切结合起来,以此得出天地之美与万物之理,发展了道家归真

返璞的思想。在庄子看来,人只有达到听其自然,超乎一切利害得失,才能排除一切痛苦,实现超

脱,以达到无我之境,才能“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这些思想,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影响。但他从另一方面,也把老子的相对论发展为相对主义,如在《齐物论》中提出“毛

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在

《至乐》篇中也讲到同样的事实,指出:“《成池》《九韶》之美,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

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人,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在这里阐发了他的美的相对性的观点,而

且把相对性引向相对主义。美具有相对性是对的,但引向极端而成为相对主义则是错误的。毛嫱、

丽姬之美,是客观存在,在《成池》《九韶》之美,也是客观的事实,是人们之共识。庄子以相对主

义否认美的绝对性,把一个正确的原则引向错误的道路;而且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从根本上否认

了审美是人所独有,这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

当然同属一个景物,反映在不同境遇不同心态人的身上,可能有不同的体验。范仲淹在《岳阳

楼记》中记述“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引起人们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而这两种不同的情感体

验,又都与个人的主观遭遇有关。假如不是“迁客骚人”的话,即是遇上前一种景象,也不一定会

产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情感;相反的,如果自身是“迁客骚人”,即使遇到后一种景象,

也很难产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情感。由此可见,景物是客观的存在,

而感受则是主观的体验,美感是具有相对性的。范仲淹最后的结论是“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主客观的影响,能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正确处理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提高主观认识,辩证地处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所以客观事物的美与丑,反映在情感上的苦与乐,都存在有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复杂关系。作为

一个作家和艺术家,应当站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给以艺术加工,使其典

型化,理想化,用以教育群众,鼓舞人们前进,推动社会发展。

(摘选自黄济《教育哲学通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对美的认识有相对与绝对之分,在中国美学史上,儒家属于绝对论,道家则是相对论。

B.因为庄子发展了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所以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C.庄子相对主义错在:否认美的相对性,而且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否认审美是人所独有的。

D.迁客骚人面对“淫雨霏霏”“春和景明”景象都可能产生“满目萧然,感极而恶”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济认为美具有相对性,但不可因此否认美的绝对性,从而走入相对主义的迷途。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第2、3段分别围绕美学中的“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展开论证。

C.用《知北游》的例子,意在说明庄子将美与无为密切结合,发展了返璞归真的思想。

D.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有力证明观点的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典雅厚重的韵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清瘦为美的人不会觉得体态丰盈的唐朝绝美杨玉环是美女,这侧重表现美的相对性。

B."各美其美"谈到每个人或者每个民族客观上必定有美丽的点,这侧重表现美的绝对性。

C.认为音乐《成池》《九韶》之美,是客观事实,是人们之共识,这侧重表现美的相对性。

D.在大家眼中,爱斯梅拉达有美丽绝伦的外表又有高尚纯洁的心灵,这侧重表现美的绝对性。

1.D2.B3.C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儒家属于绝对论”表述绝对化。由原文可知“儒学对美的主张,基本上属于绝对论的”。

B.“因为……,所以……”强加因果。原文“并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发展为相对主义”“他把美与无为密切结合起来,以此得出天地之美与万物之理,发展了道家归真返璞的思想。在庄子看来,人只有达到听其自然,超乎一切利害得失,才能排除一切痛苦,实现超脱,以达到无我之境,才能‘澹然无极而众美

从之’。庄子这些思想,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可知原文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否认美的相对性”错误。原文“庄子以相对主义否认美的绝对性”可知否定的是美的绝对性。而且“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否认审美是人所独有的”不属于相对主义的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第2、3段分别围绕美学中的‘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展开论证”错误。第三段在谈“相对性”,辩证地处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C.“这侧重表现美的相对性”错误。从“在《成池》《九韶》之美,也是客观的事实,是人们之共识。庄子以相对主义否认美的绝对性”可知,体现的是美

的绝对性。②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故选C。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名僧惠洪在佛教历史、佛禅义旨、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影响深远。然而,其别集《石门文字禅》以前却没有本土校注本。此书三十卷,收录惠洪一生的单篇诗文,其内容和佛教历史相关并涉及北宋众多僧徒与文人士大夫,写作背景难定,难解之处颇多。之前只有日本僧人廓门贯彻曾对《石门文字禅》做注,但解释粗疏,谬误较多。中国学者周裕锴教授与宋代惠洪、日本廓门贯彻展开跨时空对话,积二十多年心力,完成《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

黄永年先生曾说:“要给一部书作注,一定要对这部书真正下过功夫,对书的、对书的内容,以及对书的作用都得有深切的理解。”周裕锴在唐宋文学、禅文化、古代阐释学三大领域深耕多年。其著作《中国禅宗与诗歌》《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等对佛禅与文学等问题皆有深入研究和精辟见解。此外,他还承担了《苏轼全集校注》一书的部分工作——对苏轼文集进行校注。就为《石门文字禅》作注而言,周裕锴教授无疑是最佳人选。从周裕锴2001年主持《石门文字禅》读书会算起,至《石门文字禅校注》出版,中间相距20年,可见本书耗时之久。

《石门文字禅校注》对《石门文字禅》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校勘和解释。每篇诗文下包含校记、解释、集评三项内容,书末还附篇目索引,方便了读者阅读。本书既肯定了昔贤成果,亦订正旧说疏误,在校勘、解释、标点、编年和辑佚等方面取得了远超前人的成就。以下试从两方面进行说明。

校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底本,以奠定文本基础。《石门文字禅》一书版本较为复杂,传世的有万历径山寺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天宁本等。本书将明万历径山寺刻本作为底本,但由于该底本是抄本翻刻,存在不少文字上的错误。因此除了用对校法勘证异同外,周裕锴还采用了其他方法,例如,用本书前后互证的本校法,以他书校本书的他校法和以理分析、断其是非的理校法,而且往往诸法交互为用,形成逻辑闭环,得出最可信的结论。如卷一之中《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一诗有两句:“□□□锦光照眼,更觉霓裳韵和雅。”其中前三字原缺,天宁本作“蟠龙衣”,而《宋诗钞》作“吴绫蜀”。孰是孰非呢?周裕锴在考证唐宋诗词用例后,指出“吴绫蜀锦对举,乃诗词之套语”,谓“吴绫蜀锦”泛指华丽奢侈的丝织品。他又据《新唐书》等史料,注明“吴绫蜀锦光照眼”系指玄宗晚年生活华丽奢靡,从而判定《宋诗钞》之补字可从。书中多处阙字和讹误,经周裕锴如此交错校勘,细微辨析后得以补正。

本书解释工作包括系年系地、考索人名、引证典故、解释词义、疏通文意、阐明思想等。惠洪交游广泛,《石门文字禅》中许多篇题和正文涉及到众多同时期人物,这些人物往往是简称或代称,所指难明。周裕锴曾撰《略谈唐宋僧人的法名与表字》,总结对僧人的称呼惯例,又在《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里考证出惠洪的诸多交游。这些成果被运用到本书,其中人物多已注出所指为谁。某些常用词,在惠洪作品里有特殊涵义,周裕锴亦一一考证。如“拴索”一词,常用作拴缚拘羁之义,然卷三《游南岳福岩寺》一诗“他年遗迹旧岩下,拴索犹存众惊愕”,周裕锴认为此处“拴索”就不能解作拴缚拘羁之意,而应解作“骸骨”之意,其依据是黄庭坚《枯骨颂》:“皮肤落尽露拴索,一切虚诳法现前。”经过这样的解释,惠洪诗文的文意豁然开朗,惠洪丰富而立体的文学世界就被打开了。

本书虽然仍有阙文未补,一些作品系年和人物尚待确定,但体例严整,点校精审,解释明晰,善于不疑处见疑,揭示出古书撰述与校释的若干“新义例”,并提供了许多启人心智的新论题,确系一部严谨、准确、详明、完整的宋人文集点校解释本,对文学史、词汇史、佛教史、政治史、文化史研究皆极具价值。

(摘编自李贵《评——不诬古人,不误今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周裕锴之前,《石门文字禅》没有严谨准确的校注本,这增加了他校注该书的难度。

B.周裕锴以天宁本《石门文字禅》为基础,耗时二十年,出色地完成了对其的校注工作。

C.《石门文字禅》收录了很多诗文,为方便阅读,每篇诗文都有校记、解释和集评等内容。

D.校注《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中的缺字时,周裕锴运用了本校法,确定《宋诗钞》可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文中肯定惠洪在诸多领域具有影响,认为对《石门文字禅》进行校注极具价值。

B.文章引用黄永年的话,是为了证明周裕锴在唐宋文学和禅文化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C.文章论及了《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的优点,肯定了其价值,但是也未回避其不足。

D.文章在论述校勘和解释这两方面内容时均有例证,从这些例子中可见周裕锴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对古书时,如遇到没有底本作为依据,或者不同注本出现矛盾的情况,可以运用理校法,以理分析,断其是非。

B.周裕锴既对宋代僧人的法名有研究,也考证了惠洪的交游情况,这些都利于他对惠洪作品中出现的人名进行考释。

C.如果能够找到更多像“皮肤落尽露拴索”这样的例证,那么用“拴索”解释“骸骨”的结论也就会更加让人信服。

D.《石门文字禅校注》一书不仅对惠洪诗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典故等进行了考释,还提供了具有研究价值的新论题。

1.A(B项“周裕锴以天宁本《石门文字禅》为基础”错误,原文是说“本书将明万历径山寺刻本作为底本”,不是“天宁本”。C项每篇诗文都有校记、解释和集评等内容的不是《石门文字禅》,而应是《石门文字禅校注》,此处为张冠李戴。D项“周裕锴运用了本校法”错误,结合原文“周裕锴在考证唐宋诗词用例后,指出……他又据《新唐书》等史料……”可知,校注《谒蔡州颜鲁公祠堂》中的缺字时,用的是以他书校本书的他校法,不是本校法。)

2.B(B项“是为了证明周裕锴在唐宋文学和禅文化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错误。黄永年先生曾说:“要给一部书作注,一定要对这部书真正下过功夫,对书的、对书的内容,以及对书的作用都得有深切的理解。”可见,引用黄永年的话是强调周裕锴“对这部书真正下过功夫”,而不是证明周裕锴在唐宋文学和禅文化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3.C(“如果能够找到更多像“……这样的例证,那么用‘拴索’解释‘骸骨’的结论也就会更加让人信服”错误,原文“其依据是黄庭坚《枯骨颂》”是强调周裕锴对“拴索”一词词义的考证是有依据的,与例证多少无关。)

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指由中华民族创造或构建,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述之中,如“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讲信修睦”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

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上。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有了差异。譬如,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不同之处。区域性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又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反过来又阐释、维护和强化着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各地的生产和生活形态。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精神特质与各地的生产、生活形态相互作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逐渐形成,并以术语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术语即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当然,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终极基础,而许多先贤的提炼与升华,使这些术语具有了学术性、审美性甚至“神圣的”恒久力量。

数量繁多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当代中国人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变化乃至文学艺术、历史等各领域之发展的关键密码,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只有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精妙内涵,才能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譬如“和而不同”这一术语强调在尊重事物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共存,它在理性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给予西方“唯我独尊”的思想强有力的批判。因此,在观察、思考、理解和体悟中国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时,必须理解中国自身的思想文化术语,弄清楚这些术语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

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面临哪些挑战呢?首先,与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翻译相比,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相对缺乏语境的支持。因此,在翻译思想文化术语时,用词必须更加精准。其次,因存在文化差异而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术语内涵,以看似对应的词语翻译却导致误读。要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另辟蹊径。德国学者裴德思曾因不知如何翻译中国的“圣人”这个关键词而深感痛苦。为了了解“中国圣人”和他们开创的“理想国”图景,他决定到中国求学。来到中国之后,他发现中国的“圣人”与西方基于基督教神学背景的“圣人”相去甚远,中国的“圣人”是世俗的,而不是宗教意义上的。最后,思想文化术语起源的文化背景往往使其内涵超越词语本身的内涵。譬如,中国的“国家”有“家国同构”的内涵,一提到“国家”,中国人就能想到家国情怀或感受到家的温暖,而这些内涵在西方的“国家”这一词语中是不存在的。对此,在翻译思想文化术语时,我们要适当地补充释义。

(摘编自韩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表述中常用到这些术语。

B.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存在差异,人类能形成多种文明与这些差异密切相关。

C.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先贤们的提炼和升华增强了这些术语的审美性、力量等,有助于这些术语的传承。

D.“和而不同”思想与西方“唯我独尊”的思想迥异,“不同”体现了对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尊重,“和”强调整体的和谐共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从内涵、产生过程、整理、翻译等角度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B.第二段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举裴德思专程到中国求学的例子,论证出国考察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途径的观点。

D.文章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喻为“密码”和“窗口”,形象地阐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各地的生产、生活形态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精神特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数量繁多,涉及哲学、文艺、历史等诸多领域,他国人民可通过这些表述极其凝练的术语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C.翻译思想文化术语面临语境不足的挑战,翻译整篇文章时面对的语境相对充足,可见,翻译思想文化术语比翻译整篇文章要求更高。

D.在起源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国家”这一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有“家国同构”的内涵,而在西方,“国家”一词没有这一内涵。

1.CC.由第二段中“使这些术语具有了………审美性……”可知,在先贤们提炼和升华之前,这些术语不具有审美性,因此不能说“先贤们的提炼和升华增强了这些术语的审美性”。故选C。

2.DA.文章没有从“整理”的角度进行论述。第一段讲的是内涵,第二段是产生过程,第三段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