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4/33/wKhkGWXz3-iAOlHaAAGgYhn4FCQ308.jpg)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4/33/wKhkGWXz3-iAOlHaAAGgYhn4FCQ3082.jpg)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4/33/wKhkGWXz3-iAOlHaAAGgYhn4FCQ3083.jpg)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4/33/wKhkGWXz3-iAOlHaAAGgYhn4FCQ3084.jpg)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4/33/wKhkGWXz3-iAOlHaAAGgYhn4FCQ3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稀有气体制成的霓虹
A.浑浊的松花江水可以C.钢铁等金属材料大D.低碳就是较低的一
灯使冰雪大世界绚丽迷
通过过滤变得澄清量用于城市建设氧化碳排放
人
A.AB.BC.CD.D
3.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潮解B.探究铁生锈条件C.酸或碱溶液使花改变颜色D.硝酸钾晶体析出
A.AB.BC.CD.D
4.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
B.红磷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放热
D.加热氧化汞: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液体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B.石墨做电极C.干冰用作制冷剂D.浓硫酸用于制叶脉书签
A.AB.BC.CD.D
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用于蔬菜大棚
B.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时,需调大灶具进风口
C.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火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7.下列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易得失电子的是()
8.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2NaHCO3+H2SO4=Na2SO4+2H20+2CO2T
B.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Fe2()3+3C0吧"2Fe+3c
C.验证金属铜的活动性大于银:2AgQ+Cu=2Ag+CuCl2
D.用稀盐酸除水垢:Mg(0H)2+2HC1=MgCl2+H20
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C.铁、锌、镁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烹调食物时加入过多的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10.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微观解释
A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不同种分子
B五月,丁香花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较小
A.AB.BC.CD.D
11.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B.煤、石油、天然气、沼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唯一途径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方法
A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铁溶液
B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带火星的木条
C黄铜和铜加热,观察是否变黑
D硝酸铉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J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C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C升温到t2。*两溶液溶质质
量分数仍相等
D.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提纯乙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少量杂质试剂和操作方法
加入适量稀盐酸
AMgCl2Mg(0H)2
BNaCl泥沙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通过足量灼热的
Cco2COCuO
D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OH)2溶液
A.AB.BC.CD.D
15.现有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其中
钙元素质量分数32%。将之高温城烧一段时间后,得至Uli.4g剩余固体,再向其中加入100g质
量分数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则所得溶液质量为()
A.112.5gB.103.8gC.111.4gD.105.6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6.I、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柴米油盐,人生百味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问题:
柴米
油盐
(1)木柴主要含有碳元素,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气体污染物的化学式为。
(2)大米富含的营养素(除水外)是o该营养素可以为肌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
量。
(3)餐具上的油脂可以用洗涤剂除去,这是因为洗涤剂有功能。
(4)加碘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n、2023年5月14日,北京首钢体育馆,时隔7年,浙江回浦中学逆风翻盘,重夺中国高中篮
球联赛全国总冠军。他们呈现了最精彩的自己,他们“百折不回”的篮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请回答问题:
(5)制造篮球外皮的材料是聚氨酯塑料,聚氨酯塑料属于(填“天然”或“合成”)有
机高分子材料。
(6)篮球服一般都是由涤纶、锦纶制成的,这类材料的优点有(填字母)等。
A.强度高、弹性好
B.吸水性好、透气性好
17.2023年5月28日,C919国产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该机型全
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C919飞机的机身蒙皮、地板梁、座椅滑轨等部件使用了铝锂合金,减
轻自重,降低油耗。请回答问题:
(1)由上述信息可知,铝锂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是(填字母)。
A.密度大硬度大
B.密度小强度高
(2)用铝土矿炼铝,其中有一个反应是:氧化铝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z)
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航空公司为乘客准备的餐食有:胡萝卜青豆鸡蛋炒米饭、牛肉面条、鸡肉面条等。胡萝卜
富含的营养素的作用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维持身体健康。种植水稻时,为了
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可以适量施加(写化学式)。
(4)制造C919飞机还用到了少量的钢铁。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述了我国古代许多
炼钢工艺,其中对炒钢工艺的记载是历史典籍中第一次详细的记述。这些先进的生产工艺至
今仍有参考价值。(资料: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铁的熔点是1535。盘)
撒潮泥灰
空气潮泥灰
铁矿石、煤翅,炼I炉卜>1方塘目J钢
图2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和(写一种即可),将铁矿石、煤捣碎的目的是。从方
塘中流出的液态生铁要进行不断翻炒,是为了降低元素含量。
18.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02经过适当的反应可实现空间站中。2的循环利用,下列是其中一个
(1)在图2中补充的粒子图形是(填字母)。
A.%B.8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3)图3中两种生成物的1个分子中都含有个质子。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决定。
(4)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每1个碳原
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9.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常见物质。D、C、E、F为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
种,A为黑色固体,B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E俗称苛性钠,D、C、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用“一”
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有
些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A、(:的化学式:A,C。
(2)E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tF时,固体颜色由黑色变成o
(4)D-C可以加一种盐,这种盐的名称是。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分)
20.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实验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将实验进行分类,据此,可将下表中实验A与
(填字母)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2)酸和碱能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硫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发生反应,氧硫酸(HzS)
也是一种酸,像氢硫酸这样不含氧元素的酸通常被命名为“氢某酸”,则盐酸可命名为
,请写出氢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实验室现有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大理石、稀盐酸、二氧化锌、火柴及下列仪
器,请回答问题:
I、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B中用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仪器名称是o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收集装置E,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3)若要检验二氧化碳,应将装置B与装置(填字母)相连,其中盛装的液体药品为
(4)若要收集较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G装置的端(填字母)与收集装置相连,洗
气过程中,G中气体压强(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口、实验室制取氧气
(5)实验室用上述固体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多步操作,其中的两步操作为:A.在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B.检查装
置气密性。A应该在B(填“之前”或“之后”)。
(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钵制取氧气时,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填
字母)。
A.把二氧化镐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B.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二氧化锌中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2.现有“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学
习完酸碱盐后,利用这四种药品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
稀盐酸硝酸银溶液
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A
【观察与思考】
(1)A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o
(2)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同学们将B试管中剩余物过滤,将所得滤液与A试管中所有物质一同倒入烧杯中,发现仍
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以推出B试管中溶质为(填化学式)。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
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烧杯中上层清液中除了含Na+、NOJ,还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
猜想二:COg、Ag+
(4)猜想三:(填合理猜想)
【继续探究】
(5)经过认真分析,同学们排除不合理猜想,并一致认为:要想得出实验结论,只需再设计实
验证明(填离子符号)是否存在即可。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先加
入溶液,再加入溶液,若先后都观察到了白色沉淀,即可得出上层清液中
含有四种离子,完成本次探究。
【总结与提升】
(6)通过上述探究可知: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成分时,如果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且
这种离子对后续要证明的离子有干扰时,应加入试剂将这种离子除去,且。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3.将20g赤铁矿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杂质中不含铁元素
),恰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测得数据如下,请回答问题:
滤渣4g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3)向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4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4)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硫酸,则需要浓硫酸与水的质量比为
⑸若工业上用100t上述赤铁矿炼铁(假设炼制过程中铁矿石的利用率为95%),能炼出含铁
95%的生铁的质量为to
答案和解析
I.【答案】D
【解析】解:A、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因此浑浊的松花江水可以通过过滤变得澄清,该
选项叙述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稀有气体制成的霓虹灯使冰雪大世界绚丽迷人,
该选项叙述正确;
C、钢铁为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大量用于城市建设,该选项叙述正确;
D、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D。
A、根据过滤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金属材料的应用来分析;
D、根据低碳的含义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的原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金属材料的应用、低碳的含义是解题的关
键。
2.【答案】C
【解析】解: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倾斜,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
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
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溶剂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o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钠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图示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中铁钉与氧气隔绝,铁钉不会生锈,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酸或碱溶液能改变花的颜色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硝酸钾晶体析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A
【解析】解:A、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可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故错误;
B、红磷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故正确;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可观察到,银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放热,故正
确;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观察到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银白色液体,故正确;
故选:Ao
A、根据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
C、根据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分析;
D、根据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D
【解析】解:A、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故A正确;
B、石墨具有导电性,则可做电极,故B正确;
C、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则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制作叶脉书签用的为氢氧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Do
A、根据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进行分析。
B、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
C、根据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
D、根据制作叶脉书签用的为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
的知识进行解题。
6.【答案】B
【解析】解:A.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具有塑形和弹性,但由于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受热会产生
有毒物质,不可用于蔬菜大棚,故A不正确;
B.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故B正确;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C不正确;
D.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纯碱(而不是火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故D
不正确;
故选:Bo
A、根据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具有塑形和弹性进行分析。
B、根据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进行分析。
D、根据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塑料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
进行解题。
7.【答案】C
【解析】解:A、最外层电子数是4,可以得到电子也可以失去电子,故选项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且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该结构是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不易
得失电子,故选项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
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
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1=NaCl+H20+
C02T,故A错误;
B.高炉炼铁即为一氧化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
3co竺12Fe+3c故B正确;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铜,但由于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铜
不能与氯化银发生置换反应,故C错误;
D.用稀盐酸除水垢,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0H)2+2HC1=
MgCl2+2H2O,故D错误;
故选:Bo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
反应条件是否正确:个和儿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基本
的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新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
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该选项叙述
正确;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该选项叙述正确;
C、铁、锌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镁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该选项叙述错误;
D、食用过多的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如导致血压高等,该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Co
A、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
B、根据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来分析;
C、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D、根据过多摄入食盐的危害来分析。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
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10.【答案】D
【解析】解:A、酒精溶液中含有不同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解释正确;
B、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解释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但由于碳原子排列防止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
质相差很大,故解释正确;
D、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气体之间有间隔,且加压情况下,间隔减小,故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
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
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
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保护金属资源有多种途径,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沼气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之一,故选
项说法错误。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e
A、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B、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
C、根据爱护水资源的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爱护水资源的途径、空气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与氢氧化畏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和水放带火星的木条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故B错误;
C、黄铜是铜锌合金和铜加热后都发生铜和氧气的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C错误;
D、硝酸锭属于镀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尿素加熟石灰研磨不会产生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正确。
故选:Do
A、根据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钢离子都会生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水放带火星的木条都没有明显的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D、根据镂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
鉴别。
13.【答案】B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J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
示tJ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
B、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说法错误;
C、tJ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甲、乙的
饱和溶液分别从tJC升温到12汽,甲乙的溶解度均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故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
相等,说法正确;
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提纯乙,说法正确.
故选:Bo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
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A、Mg(0H)2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充分反应后应再进行蒸发,故选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稀硫酸和稀盐酸均能与适量Ba(OH)2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
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o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
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
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本题有一定难度,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
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燃烧一段时间得到11.4g剩余固体,剩余
固体中可能是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加入盐酸反应为:CaCO3+2HC1=CaCl2+H20+C02T,
Ca0+2HCl=CaCl2+H20,石灰石中的钙元素全部转化为氯化钙,所以最终溶液增重为氧化钙的
质量,设氧化钙的质量为x,所以有关系:
CaO〜〜2HCI
5673
100gx7.3%
73=100gx7.3%,解得X=5.6g,
则溶液的质量:5.6g+100g=105.6g。
故选:Do
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
碳,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稀盐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溶液增重
的质量。
根据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6.【答案】CO糖类乳化混合物合成A
【解析】解:(1)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气体污染物,它的化学式为CO。
(2)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可以为肌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3)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可以除去油污。
(4)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
(5)聚氨酯塑料属于塑料的一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6)涤纶、锦纶制成的,这类材料的优点有强度高、弹性好。
故答案为:(1)CO;
(2)糖类;
(3)乳化;
(4)混合物;
(5)合成;
(6)A»
(1)根据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2)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及其作用来分析;
(3)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5)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6)根据合成纤维的优点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17.【答案】BA12O3+2NaOH=2NaA102+H20+3价疾病K2SO4磁铁矿增大接触面积碳
【解析】解:(1)由上述信息可知,铝锂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是密度小强度高。
(2)氧化铝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z)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12O3+2NaOH=2NaA1024-H20,设铝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0则有
+1+x+(-2x2)=0,解得x=+3。
(3)胡萝卜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作用为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种植水稻时,为了增强其抗倒
伏能力,可以适量施加钾肥例如:K2S04;
(4)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和磁铁矿等;铁矿石、煤捣碎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方塘中流
出的液态生铁要进行不断翻炒,是为了降低碳元素含量。
故答案为:(1)B;
(2)A12O3+2NaOH=2NaA102+H20;+3价;
(3)疾病;K2SO4;
(4)磁铁矿:增大接触面积:碳。
(1)由题干中所给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维生素c的作用和钾肥的作用进行分析;
(4)根据常见的铁矿石,增大反应速率的方法和生铁中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维生素c的作用和钾肥的作用,
常见的铁矿石,增大反应速率的方法和生铁中含有碳元素。
10
18.【答案总(:02+4%催上剂(^4+2也0质子数二氧化碳分子分解为碳原子和氧原子1个
甲烷分子
【解析】解:(1)根据图中的内容可得图2是中间过渡状态,在图2中补充的粒子图形是A图。
(2)由图可知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02+
催化剂
4H2=CH4+2H2O°
(3)生成物为甲烷和水,质子数都为10,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的。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
故答案为:(1)A;
催化剂
;
(2)C02+4H2=CH4+2H20
(3)10;质子数;
(4)二氧化碳分子分解为碳原子和氧原子;1个甲烷分子。
(1)根据图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烷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生成物为甲烷和水,质子数都为10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粒观点的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
识进行解题。
19.【答案】CuOBaCl22NaOH+CuS04=Na2S04+Cu(OH)2I紫红色碳酸领
【解析】解:(1)A、B、C、D、E、F六种初中常见物质,D、C、E、F为酸、碱、盐、氧化物中的
一种,B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所以B为氢氧化钙或硫酸铜中的一种,E俗称苛性钠,所以E为氢氧
化钠(碱),B和E可以反应,所以B为硫酸铜,A为黑色固体,A可以转化为B,所以A为氧化铜,D、
C、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D和C可以相互转化,A氧化铜可以与D反应,B硫酸铜可以与C反应,D可
以与E氢氧化钠反应,可以推测D为盐酸(酸),所以C为氯化钢(盐),D可以转化为F,A氧化铜也可
以转化为F,F可以与E(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为二氧化碳(氧化物),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C为氯化银,化学式为Bad2;
(2)E为氢氧化钠,B为硫酸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04=Na2SO4+Cu(OH)2J;
(3)ATF时,即为氧化铜与一氧化碳灾难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颜色由黑色变
成紫红色;
(4)D为盐酸,C为氯化钢,DrC可以加一种盐,这种盐的名称是碳酸钏,碳酸钏与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钢、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l)CuO;BaCl2;
(2)2NaOH+CuS04=Na2SO4+Cu(OH)21;
(3)紫红色;
(4)碳酸钢。
根据A、B、C、D、E、F六种初中常见物质,D、C、E、F为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B可用
于配制波尔多液,所以B为氢氧化钙或硫酸铜中的一种,E俗称苛性钠,所以E为氢氧化钠(碱),B
和E可以反应,所以B为硫酸铜,A为黑色固体,A可以转化为B,所以A为氧化铜,D、C、F均由两
种元素组成,D和C可以相互转化,A氧化铜可以与D反应,B硫酸铜可以与C反应,D可以与E氢氧
化钠反应,可以推测D为盐酸(酸),所以C为氯化钢(盐),D可以转化为F,A氧化铜也可以转化为F,
F可以与E(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为二氧化碳(氧化物),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
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B(或C)实验都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都体现物质的可燃性或实验都体现了
氧气的氧化性)氢氯酸H2s+2NaOH=N?S+2H2。
【解析】解:(1)按照实验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将实验进行分类,实验A中点燃一氧化碳,体现了一
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还原性;实验B中一氧化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
原性;实验C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体现了铁丝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还原性;
按照实验都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将实验A和B归为一类;
按照实验都体现物质的可燃性,可将实验A和实验C归为一类;
按照实验都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可将实验A和C归为一类;
(2)像氢硫酸这样不含氧元素的酸通常被命名为“氢某酸”,则盐酸可命名为氢氯酸;
硫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2NaOH=Na2S4-2H2O»
故答案为:(1)B(或C);实验都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都体现物质的可燃性或实验都体
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2)氢氯酸;H2S+2NaOH=N2S+2H20o
(1)根据实验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分析;
(2)根据酸的性质和命名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明确实验目的、酸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长颈漏斗密度比空气大F氢氧化钙溶液或澄清石灰水b大于2KC1O3M吧z2KC1+
3。2T之后B
【解析】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选择收集装置E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故
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
氧化碳;故答案为:F;氢氧化钙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4)若要收集较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常使用G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应将G装置的b端与收集装置相连,洗气装置中气体应该长进短出,洗气过程中,G中气体压强大
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的作用下,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收集装置;故答案为:b;大于;
(5)根据提供的药品,可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镭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
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KC103M吧22KC1+3。2T;
(6)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多步操作,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在试管中装入固体药品,防
止因更换仪器,造成的药品浪费,故其中的两步操作为:A.在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B.检查装置
气密性。A应该在B之后;故答案为:之后;
(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时,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把过氧化氢溶液
缓缓加入二氧化镒中,通过控制液体药品的加入而控制反应速率;故答案为:Bo
(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
氧化碳;
(4)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并且长进短出;
(5)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高镒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6)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多步操作,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镭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气体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
实验题中。
22.【答案】溶液中有气泡冒出NaCl+AgNO3=AgClI+NaNO3NaNO3.AgNO3
crcr足量硝酸钢硝酸银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不引入新的干扰离子或待测离子
【解析】解:(1)A试管中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现象为溶
液中有气泡冒出;
(2)B试管中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
AgNO3=AgClI+NaNO3;
(3)A试管中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B试管中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根据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即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试管A中碳酸钠有剩余,所以A试管中的
物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同学们将B试管中剩余物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钠,将B试管反
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与A试管中所有物质一同倒入烧杯中,发现仍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试管中硝
酸银有剩余,故B试管中的溶质为NaN()3、AgNO3;
(4)烧杯A中的物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烧杯B中的物质为硝酸钠和硝酸银,硝酸钠不参与反应,
故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钠,即烧杯中上层清液中含Na+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供应链物流外包项目协议
- 2025年债权让与四方合同策划范本
- 2025年仓库管理员职责与待遇合同
- 2025年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投资对赌协议
- 2025年电子点火沼气灯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热熔胶胶粉及胶粒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双方教育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冬季社会实践活动协议范本
- 2025年教育实践基地联盟发展与协作策划协议
- 2025年生育保险赔付条款示范性策划协议
- 如何提升小学教学质量
-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导则
- 无人机飞行表演合同
- 广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法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栾川光伏扶贫发电项目部qc成果
- 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产业链全景及发展趋势报告
- DB4420-T 7-2021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 四年级上册100道口算题大全(通用版各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