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学发展源流
推拿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手法治疗是指操作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受治者的体表作规范性的动作,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推拿功法训练是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挢引”、“案抚”等,如《素问·血气形志篇》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灵枢·病传》记载:“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推拿”一词,始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明代钱汝明在《秘传推拿妙诀·序》中指出:“推拿一道,古曰按摩,上世治婴赤,以指代针之法也”。明代医家万全
先秦时期,按摩是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健手段。唐代之前,常常将“导引”和“按摩”联系在一起称谓。导引,唐代王冰解释为“摇筋骨、动支节”,是自动还是他动,是自摇还是他摇,王氏未加详说;唐代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则认为导引是一种“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的方法,提出了自我操作的特点;《庄子·刻意》提出“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强调了呼吸运动的要求。从这些古代文献中可以概括地认为,“导引”是一种配合呼吸、进行自我手法操作、自主活动的防治疾病和强身保健的方法,它与现在的功法训练相类似。“推拿”则是一种可以配合呼吸,既自动又他动地进行手法操作的防病治病的方法。因此,导引和推拿也是两种密切相关的疗法。尤其是结合功法锻炼的自我手法操作,既可谓之推拿,也可称之导引。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描绘44种导引姿势,其中有捶背、抚胸、按压等动作,并注明了各种动作所防治的疾病。这些动作,就是自我推拿的方法。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的简书《引书》是一部导引术专著,其中也描写了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内复位法、治疗落枕(急性斜颈)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治疗肠癖(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后伸扳法、治疗喉痹的颈椎后伸扳法,将推拿按摩方法用于骨伤科疾病的诊治。同时,先秦时期的推拿还应用于临床急救,《周礼注疏》一书中说:“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运用推拿等方法成功地抢救了尸厥病人一事。马王堆《导引图》张家山出土的简书《引书》
秦汉时期,我国的医学著作较完整地记载了推拿防治疾病的方法。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当时有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可惜这本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已佚。《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约成书于秦汉时期。该书中有不少有关推拿的记载,概括了推拿具有的行气、活血、舒筋、通络、镇静、止痛、退热等作用(《素问·调经论》《素问·举痛论》《素问·血气形志篇》等);记载了推拿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多种病症(《灵枢·经筋》《灵枢·杂病》《灵枢·癫狂》等);描述了有关推拿工具——“九针"中的“圆针”和“鍉针”(《灵枢·九针十二原》);介绍了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素问·举痛论》和《素问·玉机真藏论》);还提出了对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标准(《灵枢·官能》)。
秦汉时期,临床已科学地应用体外心脏按摩抢救自缢死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介绍“救自缢死"方法中说:“将自缢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同时,推拿手法操作时,已注意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汉代淳于意以寒水推头治疗头痛、身热、烦满等症;《金匮要略》中提到对四肢重滞的患者可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治疗。其中膏摩,即是将药煎成膏剂,涂在患处进行按摩。用“寒水”作介质进行推,以药膏作介质进行摩,都是加强两者的作用。东汉名医张仲景
魏晋时期,有不少将推拿应用于抢救的记载。如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记载治卒心痛方:“闭气忍之数十度,并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治卒腹痛方:“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治卒腹痛方所介绍的“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的方法,可谓是最早的捏脊法。捏脊法和抄腹法的出现,表明推拿手法逐渐从简单的按压、摩擦,向手指相对用力且双手协同操作的成熟化方向发展。
隋唐时期,推拿已发展为一门专业的治疗方法。如隋代所设置的全国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有按摩博士的职务;唐代的太医署所设置的四个医学部门中就有按摩科,其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这个时期的推拿学术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推拿已成为骨伤病的普遍治疗方法,不仅适应于软组织损伤,而且对骨折、脱位也应用推拿手法整复。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第一次系统地将手法运用到骨伤科治疗之中,提出治疗闭合性骨折的四大手法“揣摸、拔伸、撙捺、捺正”,对骨伤科推拿手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推拿疗法渗透到内、外、儿诸科。《唐六典》中载有按摩可除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并说:“凡人肢节脏腑积而疾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千金方》作者孙思邈尤推崇按摩疗法应用于小儿疾病,认为小儿“鼻塞不通有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哺乳”等病证,都可用按摩治疗。三是推拿广泛地被应用于防病养生。自我推拿,又称之谓导引,得到充分的发展。如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中几乎每卷都附有导引按摩法,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详细介绍的“婆罗门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都是自我推拿、自我锻炼的方法。四是膏摩盛行。《千金方》《外台秘要》中收录了大量的膏摩方,膏剂种类很多,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苍梧道士陈元膏、木防己膏等,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孙思邈还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图4《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部份图5《诸病源候论》卷一旋转法治颈椎病原文
宋、金、元时期,虽然国家医学机构中没有设置推拿专科,但这个时期,推拿的发展还是令人瞩目的。推拿的学术发展标志主要体现在,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诊疗理论,使推拿治疗作用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宋代的大型医学著作《圣济总录》中明确地提出:对按摩手法要进行具体分析,而后才能正确认识按摩的作用和在临床应用。该书卷四“治法”一章中说:“可按可摩,时兼而用,通谓之按摩,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日按日摩,适所用也。”并提出了按摩具有“斡旋气机,周流荣卫,宣摇百关,疏通凝滞”作用,可达到“气运而神和,内外调畅,升降无碍,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复治”的目的,并能“开达则塞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傈悍者有所归宿”。书中对于“凡坠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磋跌者”,强调用按摩手法复位;对骨折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最后“加以封裹膏摩”。
元代名医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记载了利用身体的重力牵引复位的各种方法,特别是髋关节脱位的倒吊复位法和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以身体下坠力来替代拔伸手法。此外,宋代还运用按摩催产,如宋医庞安时用按摩法催产获得“十愈八九”的效果。金代创立“攻邪论”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一书中,认为按摩也具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对推拿的治疗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有《按摩法》和《按摩要法》各一卷,惜已亡佚。张从正与《儒门事亲》
明代,太医院设十三医科进行医学教育。《明史》卷七十四“太医院”条写道“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生医士专科肆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试、再试、三试,乃黜陟之”,推拿成为医术十三科之一。推拿在当时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按摩科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被官方取缔,此时恰逢小儿推拿的蓬勃兴起,其影响之大,以至于本来专指小儿按摩的“推拿”一词,从明代起,广泛取代了按摩的概念。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在理论、手法、穴位上都有不同于推拿在其他临床各科中应用的特色。如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也有线(前臂的“三关”和“六腑”)和面(如手指指面部的“脾”、“肝”、“心”、“肺”、“肾”);在手法应用上,较多地使用推法和拿法,并有复式操作法等;在临床治疗中,配合药物,既用药物作介质行操作手法,又用药物内服。惊证是儿科危重症,小儿推拿的发展与当时推拿治疗惊证的独特效果是分不开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约成书于1405年)可作佐证。民间有称推拿为“推筋(惊)”,“掐筋(惊)”的。推拿诊治惊证,使用较多的手法是推法、拿法和掐法。
这个时期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问世。《小儿按摩经》被收录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一书中,作者仅说是“四明陈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小儿推拿秘旨》和《小儿推拿方脉全书》,系龚云林撰著,该书刊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其中内容除一部分取材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外,其余都是作者的经验和见解的记录,全书分二卷,卷一所述以推拿治法为主,卷二主要为药物治疗;《小儿推拿秘诀》又名《推拿仙术》,为周于蕃所撰,完成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书中详细介绍了“身中十二拿法”,的穴位和功效,并绘有周身穴图,在治疗部分,则介绍了用葱姜汤推、用艾绒敷脐、用葱捣细捏成饼敷穴位等法。四明陈氏撰《小儿按摩经》
清代,医学分科数度变动,太医院未设推拿专科,但推拿无论在临床实践中,还是在理论总结上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首先是儿科杂病临床应用的发展。17世纪70年代(康熙年间),熊应雄编撰的《小儿推拿广意》,对前人的推拿论述与经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在详细介绍推拿疗法时,收录了不少小儿病症的内服方剂,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张振鏊的《厘正按摩要术》在《小儿推拿秘亏》一书的基础上增补了一些新的内容,书中所介绍的“胸腹按诊法”为其他医书所少见。此外,还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如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钱怀邮的《小儿推拿直录》、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等,都是小儿推拿实践和理论的总结。
其次,以骨伤科疾病为对象的正骨推拿已形成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正骨推拿手法总结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的正骨八法;提出了手法操作的要领;对骨折、脱位的手法诊治意义,不仅提出有整复作用,而且指出有康复价值。第三,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的推拿,与其他外治法和药物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1864年),是清代外治法中成就最大、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该书将推拿、针灸、刮痧等数十种疗法列为外治方法,并介绍将药物熬膏,或敷、或擦、或摩、或浸、或熨、或熏的方法,这使古代的膏摩、药摩得到了较大发展。1.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
以操作者的手,或者借用一定的器具以到手的功能的延伸,或者适当运用操作者肢体的其他部分,在受治者的肢体体表上作规范性的动作,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些作用于受治者肢体体表上的规范性动作,称为手法。其具体的操作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肘部以及肢体其他部分如头顶、脚踩等,甚至运用桑枝棒,直接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通过功力作用于特定部位或经络腧穴而产生作用。这里还包含多个相关联的概念的内涵要素:①手法操作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以防病治病为目的;②手法是操作在受治者的肢体体表上,不需要切开肌肤后导入的手法,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自然疗法。
功法训练对推拿专业人员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推拿专业人员本人必需进行功法锻炼,以助于掌握手法的技巧性;也有利于增加体质与长时间的手法操作和施行具有一定力量的手法动作。二是指导病人功能锻炼,以巩固和延伸临床治疗效果。推拿临床工作人员的功法锻炼有动功和静功之分。而训练病人的功能锻炼,则是参照推拿专业人员功法锻炼的方法结合不同疾病的病理和症状,指导病人进行锻炼的。2.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
中医推拿是中医外治法之一,虽不同于药物,但其基本理论也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但由于推拿学的临床治疗特点表现为手法在人体体表上操作以及运动人体肢体的治疗方式,在基础理论应用方面,尤以经络腧穴为重。经络学为推拿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特别与经络学中的“皮部”和“经筋”密切相关。推拿学不但重视传统的腧穴,而且还有一些在十四经穴以外具有自身特色的穴位,如呈面状穴、线状穴的天河水、三关、六腑、五经穴、板门等。
在现代推拿学的临床治疗中,在治疗不同系统疾病时应用的理论有一种多元现象。如在治疗内科、妇科疾病时,是采用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治疗儿科疾病时,则是以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位、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等独特的理论指导的;在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时,基本上是应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由于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推拿学是一种以力学为特征的物理疗法,所以为了正确地掌握和操作手法,推拿学十分重视现代生物力学的理论和应用。推拿的作用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达表里,贯穿上下,像网络一样,通布全身,将人体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灵枢·本藏》)的作用,以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当血气不和,外邪人侵,经络闭塞,不通则痛,就会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如《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推拿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其中的疏通作用有两层含义。首先,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行。正如《素问·血气行志》中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素问·举痛论》在分析了疼痛的病理后,也指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其次,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作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动。《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筋骨、关节是人体的运动器官。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确保机体筋骨强健、关节滑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和活动功能。正如《灵枢·本藏》中所说:“是故血和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在《医宗余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指出:“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说明推拿具有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的作用,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手法作用于损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理气止痛;二是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三是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盛衰消长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机体有充分的抗病能力,致病因素就不起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之所以发生和发展,是因为机体的抗病能力处于相对劣势,邪气乘虚而人。从人体后天之本来看,脏腑的功能,与人体的正气有直接关系。中医的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脏腑有受纳排浊、化生气血的功能。当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受纳有限,化生无源,排浊困难,从而正气虚弱,邪气壅盛。
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在体表上的相应经络腧穴,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手法对脏腑疾病的治疗有三个途径:一是在体表的相应穴位上,施于手法,是通过经络的介导发生作用的:二是脏腑的器质病变,是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的:三是手法对脏腑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手法操作要辨证得当。推拿手法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整,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有利于激发机体内的抗病因素,扶正祛邪。推拿的治疗原则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术
在临床推拿工作中,辨证论治具体表现为辨证施术,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疗法则,选择手法的操作方法、穴位和部位,进行具体的操作治疗。对按照现代医学分类的疾病的推拿治疗,辨证施术的原则表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以病机的异同为依据的治疗原则,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同病异治,即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相同,但因其具体的病机不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选用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就因之而异。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但因其主要病机相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选用相同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由于推拿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指导下,应该标本同治、缓急兼顾。既要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又要注重疾病次要矛盾的处理;既要积极治疗疾病的急性发作,又要兼顾疾病慢性症状的处理。同时,在推拿临床中,正确地应用标本同治、缓急兼顾的治疗原则,不仅要制定推拿本身具体的治疗方法,还应该依据这一原则与其他治疗方法合理结合。
小儿推拿穴位除了经穴、奇穴、经验穴、阿是穴之外,有相当部分穴位是小儿推拿学特有的,称为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特定穴不同于经络学说中的特定穴位,具有以下特点:
1、不仅具有孔穴点状,还有从某点至另一点成为线状和部位(面)状;
2、大多数分布在头面和四肢(特别是双手);前人对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中部分穴位归属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但不像十四经穴那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小儿推拿穴位中有部分穴位属于十四经穴,但其作用受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影响而与成人经穴作用有所不同。其作用原理受经络学说指导。
3、小儿推拿穴位呈面状分布为多,操作大部分是直接作用于皮肤,因此与十二皮部的关系密切。
1.坎宫【位置】眉心至眉梢成一横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阴阳。【次数】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等。【临床应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开天门,揉太阳等合用;若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2.攒竹(天门)【位置】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次断】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临床应用】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外感内伤均宜。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太阳、推坎宫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配伍应用。3.天柱骨【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亦可用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称刮天柱骨。【次数】推100~500次,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主治】发热,呕吐,颈项痛。【临床应用】推、刮天柱骨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呕吐、恶心和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单用本法亦有效,但次数宜多;治外感发热、颈项强痛多与拿风地、掐揉二扇门等同用;用刮法亦可治暑热发痧症。4.腹【位置】腹部【操作】自剑突下到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称摩腹。【次数】腹胀,腹痛,疳积,呕吐,便秘等症。【临床应用】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多与推脾经、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等合用。5.丹田【位置】脐下2.5寸。【操作】用掌揉或摩,称操丹田或摩丹田。【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主治】腹泻,遗尿,脱肛,尿潴留。【临床应用】揉、摩丹田能温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痛、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等合用;用于尿潴留,常与清小肠、推箕门等合用。6.肚角【位置】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操作】用拇、食、中三指,由脐向两旁深处拿捏,一拿一松为一次,称拿肚角。【次数】3~5次。【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临床应用】拿捏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佳。7.脊柱【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次数】推100~300次,捏3~5次。【主治】发热,惊风,疳积,腹泻等症。【临床应用】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天和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推脊柱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并能疗腰背强痛,角弓反张,下焦阳气虚弱等症。8.七节骨【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次数】100~300次。【主治】泄泻、便秘、脱肛。【临床应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临床上常与按揉百会、揉丹田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等症。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9.龟尾【位置】在尾椎骨端。【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次数】100~300次。【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临床应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本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与揉脐、推七节骨等合用,治疗泄泻、便秘等症。10.脾经【位置】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亦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脾经。若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次数】100~500次。【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痢疾,咳嗽等症。【临床应用】①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多与推三关,运八卦、捏脊等合用。②清脾经能清利湿热、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痢疾等症。由于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过,在一般情况下,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可用清法。③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隐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11.肝经【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操作】用推法自食指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清肝经;反之为补肝经。【次数】100~500次。【主治】惊风,目赤,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症。【临床应用】①清肝经能平肝泻火、解郁除烦、息风止痉,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多与清心经、掐揉小天心、退六腑等合用。②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12.心经【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操作】用推法自中指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清心经;反之为补心经。【次数】100~500次。【主治】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惊惕不安,心血不足等症。【临床应用】①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症,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退六腑等配合使用。②本穴宜清不宜补,恐动心火,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13.肺经【位置】无名指末节指面。【操作】用推法自无名指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清肺经;反之为补肺经。【次数】100~500次。【主治】感冒,咳嗽,气喘痰鸣,自汗,盗汗,遗尿,脱肛等症。【临床应用】①清肺经能清肺泻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痰喘、痰鸣等症,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运八卦等合用。②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弱、咳嗽、气喘、虚汗、畏寒等症,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揉二马等合用。14.肾经【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操作】用推法自小指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补肾经,反之为清肾经。【次数】100~500次。【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五更泄泻,遗尿,虚喘,小便淋漓刺痛等症。【临床应用】①补肾经能补肾健脑、温养下元、常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虚喘、遗尿等症。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揉二马等合用。②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常用于膀胱湿热、小便短赤等症,多与掐揉小天心、清小肠、推箕门等合用。15.小肠【位置】小指尺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操作】用推法自指尖向指根直推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小肠。【次数】100~500次。【主治】小便赤涩,水泄,口舌糜烂等症。【临床应用】本穴多用清法,有清热利尿、分清别浊的作用,主要用于小便短赤不利或尿闭、泄泻等症。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可配合清天河水,加强清热利尿作用。若阴虚水亏、小便短赤可用补法。16.大肠【位置】在食指桡侧缘,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指尖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次数】100~500次。【主治】泄泻,便秘,痢疾,脱肛等症。【临床应用】①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痛、泄泻、脱肛等症,多与补脾经、推三关等合同。②清大肠能清利肠腑、祛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留滞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等症,常与清天河水、分阴阳等合用。17.肾纹【位置】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肾纹。【次数】100~500次。【主治】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等症。【临床应用】揉肾纹能祛风明目、散结热,常用于目赤肿痛或热毒内陷、瘀结不散所致的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等症,多与揉小天心、退六腑、清天河水等合用。18.肾顶【位置】小指顶端。【操作】以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肾顶。【次数】100~500次。【主治】自汗,虚汗,解颅等症。【临床应用】揉肾顶为止汗要穴,对自汗、盗汗、大汗淋漓者,均有良效。19.四横纹【位置】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间关节横纹。【操作】用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次数】掐3~5次,推100~300次。【主治】气血不畅,消化不良,疳积,腹痛,气喘,口唇破裂等症。【临床应用】掐四横纹能退热除烦、散结;推四横纹能调和气血、消胀。常用于疳积、腹胀、气血不和等症,多与补牌经,揉中脘等合用。20.小横纹【位置】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操作】有掐小横纹和推小横纹之分。术者一手将患儿四指固定,另一手拇指甲由患儿食指依次掐至小指,掐3~5次,称掐小横纹;用另手拇指桡侧推100~150次,称推小横纹。【作用】推掐小横纹:退热,消胀散结。推小横纹:治肺部干性罗音。掐小横纹:治疗脾胃热结,口唇破烂及腹胀等症。因脾虚作胀者,兼补脾经;因食损者,兼揉脐清补脾经,运八卦;口唇破裂,口舌生疮者,常与清脾经、清胃经、清天河水合用。21.掌小横纹【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次数】100~500次。【主治】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临床应用】揉掌小横纹能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常用于喘咳、口舌生疮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22.胃经【位置】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从掌根至拇指根部。【操作】用拇指或中指从掌根推至拇指根部,称清胃经。【次数】100~500次。【主治】呕吐,呃逆,衄血等症。【临床应用】清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递、泻胃火、除烦止渴,亦可用于胃火上亢引起的衄血等症,多与推天柱骨合用。23.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用拇指揉大鱼际平面中点,称揉板门;用拇指桡侧从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次数】100~300次。【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临床应用】①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常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多与推脾经、运八卦等合用。②板门推向横纹,功专止泻;横纹推向板门,功专止呕。24.内劳宫【位置】掌心中,屈指握拳时中指和无名指之间中点。【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内劳宫。【次数】100~300次。【主治】发热,烦渴,口疮等症。【临床应用】揉内劳官能清热除烦,用于心经有热而致口舌生疮、发热、烦恼等症,多与清天河水合用。25.小天心【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用中指尖捣,称捣小天心。【次数】揉100~300次,掐捣5~20次。【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短赤,目赤痛等症。【临床应用】①掐揉小天心能清热、明目、利尿,常用于心经有热而致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惊惕不安、小便短赤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天河水等合用。②掐、捣小天心能镇静安神,用于惊风抽搐、夜啼、惊惕不安等症。26.运土入水运水入土【位置】手掌面,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操作】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之称运水入土。【次数】100~300次。【主治】小便赤涩,腹泻,便秘,痢疾等症。【临床应用】①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常用于新病、实证,如因湿热内蕴而见少腹胀满、小便赤涩、泄泻、痢疾等症。②运水入土能健脾胃、助运化、润燥通便,常用于因脾胃虚弱而致完谷不化、腹泻、疳积、便秘等症。27.总筋【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主治】惊风,抽搐,口舌生疮,潮热,牙痛等症。【临床应用】揉总筋能清心经热、通调周身气机,常用于口舌生疮、潮热等症,多与清心经、清天河水合用。治疗惊风、抽搐,多用掐法。28.大横纹【位置】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为阳池,近小指端为阴池。【操作】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点向两旁分推,称分阴阳;自两旁(阳池、阴池)向横纹中点推,称合阴阳。【次数】100~300次。【主治】寒热往来,腹泻,腹胀,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等症。【临床应用】①分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消食积,常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而导致的寒热往来、烦躁不安等症。操作时,实热证阴池重分,虚寒证阳池重分。②合阴阳能行痰散结,用于痰结喘咳,胸闷等症,多配合揉肾纹,清天河水以加强行痰散结的作用。29.左右端正【位置】中指甲根两侧旁一分处,桡侧为左端正,尺侧为右端正。【操作】用拇指甲掐并揉之,称掐、揉端正。【次数】掐5次,揉50~100次。【主治】痢疾,水泻,鼻咽,呕吐等症。【临床应用】①掐、揉右端正降逆止呕,用于胃气上逆而致的恶心呕吐等症;掐、揉左端正功能升提,用于水泄、痢疾。②掐端正多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等合用。另外,本穴对鼻衄有良效,方法是用细绳由中指第三节横纹起扎至指端(不可过紧),扎好患儿静卧即可。30.老龙【位置】中指背,距指甲根一分处。【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老龙。【次数】3~5次。【主治】急惊风。【临床应用】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对急惊风有效。31.二扇门【位置】手背中指根两旁凹陷中。【操作】用两手拇指掐揉,称掐揉二扇门。【次数】50~100次。【主治】身热无汗,痰喘气粗。【临床应用】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退热平喘,是发汗效穴,揉时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外感风寒,身热无汗。32.上马(二马)【位置】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中间的后方凹陷中。【操作】用右手拇指和中指相对掐或揉二马穴,称掐揉二人上马。【次数】掐揉100~500次。【主治】小便短赤,腹痛、牙痛、虚热喘促等症。【临床应用】揉二马为补肾滋阴的要法,主要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便赤等症,可与其它补益穴合用。33.一窝风【位置】手背腕横纹中央凹陷处。【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一窝风。【次数】100~300次。【主治】感冒,腹痛,关节痛。【临床应用】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常用于受寒、食积等原因引起的腹痛等症,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等合用。本法亦能发散风寒、宣通表里,对寒滞经络引起的痹痛或外感风寒等证也有效。34.三关【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次数】100~500次。【主治】腹痛,腹泻,畏寒肢冷,病后体弱等一切虚寒证。【临床应用】①本穴性温,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主治一切虚寒证。常用于治疗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多与补脾经、摩腹、揉脐、捏脊等合用。②推三关能益气活血、发汗解表,用于治疗感冒、畏寒肢冷或疹出不透等症,多与清肺经、推赞竹、掐揉二扇门等合用。35.六腑【位置】前臂尺侧,肘尖至阴池成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肘尖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次数】100~500次。【主治】高热,烦躁,口渴,惊风,鹅口疮,咽痛,便秘等一切实热证。【临床应用】退六腑性寒凉,能清热、凉血、解毒、对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痄腮、肿毒等实热证均可应用。36.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从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次数】100~500次。【主治】外感发热,潮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等一切热证。【临床应用】清天河水性微凉,能清热解表、泻热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分,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等症。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咽痛等症,常与“四大手法”配合使用。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2)后面观: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3)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生理弯曲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脊柱的构造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椎弓突起棘突1个横突l对关节突2对椎弓根椎弓板
椎孔→椎管椎间孔椎体椎弓根上关节突椎孔横突椎弓板棘突棘突横突椎体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横突孔椎体上关节突椎弓椎孔棘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颈椎
椎体较小颈椎有横突孔,第2~6颈椎棘突短而分叉。第3~7颈椎椎体钩
前结节横突孔上关节凹后弓前弓后结节椎孔第1颈椎呈环状
—寰椎
椎动脉沟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前弓后弓侧块齿关节凹(齿突凹)椎动脉沟
齿突凹齿突上关节面横突孔椎弓椎孔棘突第2颈椎有齿突
—枢椎
椎体椎弓根上关节突横突下关节突椎体钩第7颈椎棘突长
—隆椎
棘突上关节突横突棘突棘突横突上肋凹下肋凹上关节突横突肋凹上关节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椎肋凹—与肋头相关节。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上关节突椎体横突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椎孔椎体棘突下关节突上关节突横突椎体大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方向后伸棘突间隙较宽,可作腰椎穿刺术。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腰椎骶前孔岬横线尾骨骶后孔尾骨骶管骶角耳状面骶管裂孔上关节突骶骨
岬
骶前孔骶后孔骶管骶角
骶管裂孔
尾骨
由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Intervertebraldiscs
椎间盘椎体间的连接An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
前纵韧带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后纵韧带椎弓间的连结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作用在脊柱上的肌肉脊神经
脊神经是借前后根与脊髓相连的周围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为运动性,借根丝与脊髓前外侧沟相连,由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和侧角中间外侧核的神经元发出的轴突组成。后根为感觉性,借根丝与脊髓后外侧沟相连,由膨大的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支组成,其周围支参加组成脊神经。脊神经大多经椎间孔穿出椎管。
脊柱是人体一条稳定的主轴,它必须协调两个相矛盾的力学要求:坚固性和弹性,此要求正是通过其帆缰结构的形式来实现的。整条脊柱犹如船的桅樯竖立在骨盆上,上面顶着头颅,在肩部水平横架着帆桁般的肩胛骨,诸多椎体依靠椎间盘架叠成竹节样结构,并由诸肌肉和韧带紧系着,成为脊柱的弹性基础。在维持着其坚固性的同时,有关肌肉也可改变诸椎体的连系状态。整条脊柱由于需要适应人体复杂的运动形式要求,而形成了“S”形结构,颈、胸、腰、骶4段脊柱也因其相应的活动要求,不但具备各具特征的解剖结构,同时也具有不同的运动生理特点。一、上颈椎运动生理和临床意义
1.枕寰枢复合关节的屈伸运动
(1)寰枕关节的屈伸运动:当头颈开始前屈时(即点头运动),枕骨髁逐渐在寰椎侧块上向后上方进行旋转,同时枕骨后下缘与寰椎后弓的距离越来越远;随着寰枕后膜越来越高的牵拉张力,带动寰枢后弓向上移动,使寰枢关节也逐渐前屈。寰枕关节的后伸运动(即仰头运动)则正好相反,枕骨髁逐渐在寰椎侧块上向前上方进行旋转,同时枕骨前下缘与寰椎前弓的距离越来越远;并随着寰枕前膜和前纵韧带越来越高的牵拉张力,带动寰枢后弓向上移动,使寰枢关节也逐渐后伸。
(2)寰枢关节的屈伸运动:寰枢关节屈伸运动时,受到寰椎横韧带对齿突的约束作用影响。当寰枢关节前屈时,寰椎前弓沿着齿突前弧向下滑动,同时寰椎横韧带则沿着齿突的后弧向上滑动,后伸时则反向移动。作为寰齿关节这一运动方式的空间共轭运动结果,寰椎侧块下关节面在枢椎上关节突关节面上的运动类似与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的运动形式,既有滚动,又有滑动。
(3)临床意义:颈椎的后伸,引起寰枕后间隙的减小。由于寰枕后膜在结构上的特殊性,寰枕关节后伸可造成寰枕后膜对椎动脉产生切割挤压,引起椎动脉枕段压迫。若患者寰椎后弓上面存在椎动脉沟环时,这一椎动脉机械性压迫更为严重,是颈椎后伸时姿势性眩晕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颈椎前屈时,寰椎相对枢椎齿突前移,对寰椎十字韧带产生强烈的推挤牵拉。若手法中用力不当或幅度过大,可能使寰椎十字韧带撕裂,齿突失去约束稳定因素而相对寰椎后移,造成脊髓及延髓压迫,导致突然死亡或高位截瘫。2.枕寰枢复合关节的侧屈运动(1)侧屈运动:侧屈运动只发生于寰枕关节。由于寰枢后关节特定的外“八”字形骨性解剖结构,当头颈进行侧屈运动时,寰枢关节并不出现明显的侧屈移动。寰枕关节的侧屈的运动幅度仅为30度,其限制因素是对侧的寰枕关节侧副韧带及齿突顶韧带和翼状韧带。这些韧带迅速增高的张力使枕骨髁在远离齿突时即停止了向内滑动,以免造成对高位脊髓产生挤压,随后同侧寰枕侧副韧带和对侧齿突翼状韧带的紧张,牵拉同侧枕骨髁向前滑动2~3mm,出现向对侧侧屈的共轭运动。(2)临床意义:枕寰枢复合关节侧屈运动的临床意义较轻微,一般以引起寰椎侧向错位交锁,出现头痛眩晕等慢性症状为主。3.枕寰枢复合关节的旋转运动
枕寰枢复合关节的旋转运动主要发生在寰枢关节,单一寰枢关节可产生47度旋转幅度,几乎占整个颈椎旋转幅度的一半。当头颈开始向左侧旋转时,齿突作为轴心保持不动,而由寰椎前弓和横韧带组成的骨纤维性外环则环绕齿突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寰椎左侧侧块后移而右侧侧块前移,使左侧关节囊松弛而右侧关节囊紧张。由于枢椎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在前后向上隆凸,因而寰枢后关节的旋转移动并不是在平面上进行的,而是在一个前后低而中心高的曲面上进行的,当寰椎从其中立位旋转到极限位时,寰椎侧块下关节面将向后下降2—3mm。从这一过程分析可以看出,寰枢椎之间的旋转运动轨迹呈一螺旋型。(1)寰枕关节的旋转运动:寰枕关节的旋转运动可看作是寰枢节段旋转运动的延续,当寰椎向左转动到极限位后,若旋转动力较大,头颈运动的惯性必然驱使枕骨髁在寰椎上关节面上继续向左旋转运动。然而,由于寰枕侧副韧带的存在,发生在寰枕节段的旋转运动就不象寰枢关节那样单纯了。仍以头颈向左旋转为例,左侧枕骨髁在寰椎侧块上向后滑动,而右侧枕骨髁则向前滑动,由此引起右侧寰枕侧副韧带和齿突翼状韧带的紧张,牵拉右侧枕骨髁向内侧滑动2~3mm,出现向右侧侧屈的共轭运动。(2)临床意义:寰枢关节旋转时,影响最大的是椎动脉。旋转侧的寰椎侧块相对枢椎横突向后运动,对侧的寰椎侧块相对枢椎横突向前运动,造成对侧椎动脉上段的机械压迫。因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到进入枕骨大孔的狭小区间内存在连续的多个弯曲,椎动脉上段受牵拉后必然造成管腔的塌陷。故颈椎旋转一旦超过45度后,其对侧椎动脉血流逐渐减少,直至完全阻断。幸运的是,椎----基底动脉具有完善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在两侧椎动脉管径正常的情况下,一侧血流阻断并不会造成急性脑缺血。而在椎动脉本身或动脉周围已经存在病变的情况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瘤、第5第6颈椎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对椎动脉行程压迫等,对侧椎动脉不能完全补偿,才会引起急性脑缺血的发作。
除了椎动脉以外,颈内动脉也会受到颈椎旋转运动的影响。颈内动脉紧贴着寰椎侧块和枢椎横突的前缘上升,进入颅内。急剧的颈椎旋转,因寰椎侧块的急速前移而压迫颈内动脉,引起颈内动脉支配区的急性血供不足。颈部慢性炎症,如慢性咽喉炎、颈动脉炎等,使颈动脉鞘与周围组织相互粘连,降低了颈内动脉的顺应性和活动度,将提高颈椎旋转运动对颈内动脉机械压迫的发生几率。二、下颈椎运动生理和临床意义1.前屈运动:
颈椎椎体的上下面均呈弧形,其后关节面又自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故颈椎活动节段进行屈伸运动时,其上椎骨在下椎骨上面成前后滑移。颈椎前屈运动的限制因素是后纵韧带、后关节囊、棘间韧带、黄韧带及项韧带因拉伸而出现的张力增高。颈椎前屈时,活动节段上一椎的下关节突在下一椎上关节突上向前上方滑移,后关节间隙有增大的趋势,有利于减少关节面活动的摩擦阻力。前屈对神经根的影响要从两方面来看,其一,前屈时椎间孔上下径扩大,有利于神经根减压;其二,前屈时脊髓及神经根向头端移动,过度前屈又能使已受压迫的神经根张力增高。
前屈运动使髓核在椎间盘内向后滚动,盘内压增高,前屈过度易诱发颈椎间盘突出;前屈也有使黄韧带拉长变薄,有利于膜性椎管管径的增加。但对已存在颈椎向前滑脱的患者进行大幅度的前屈操作,有使颈椎滑脱增大的可能;对已存在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巨大骨赘的病人进行前屈操作,则有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的可能。3.旋转运动:
颈椎旋转运动主要发生在寰枢关节,其次是中颈段,越往低位,活动节段的旋转幅度越小。旋转运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诸韧带及关节囊的弹性张力,骨性障碍在旋转运动限制中的作用不明显。活动节段的旋转可使棘突凸向对侧,并使旋转侧的横突向后凸起,而对侧的横突向颈前方凸起。以上棘突和横突的变化既可作为临床体检的依据,也可作为手法整复时着力位置的选择。旋转运动时,活动节段上椎骨的下关节突向后向内移动,因而旋转侧椎间孔孔径扩大;但由于对侧下关节突向前向外移动,故对侧的椎间孔孔径相应减小。颈椎旋转性手法常用以调整椎间孔孔径,减少或消除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即是此机理。
颈椎旋转时,影响最大最重要的结构是椎动脉。旋转侧的寰椎侧块相对枢椎横突向后运动,对侧的寰椎侧块相对枢椎横突向前运动,由于寰枢椎之间的旋转幅度可达到45度左右,引起旋转侧椎动脉上段松弛及下段受牵拉,而对侧椎动脉上段受牵拉及下段出现松弛。除了椎动脉以外,颈内动脉也会受到颈椎旋转运动的影响。颈内动脉紧贴着寰椎侧块和枢椎横突的前缘上升,进入颅内。急剧的颈椎旋转,因寰椎侧块的急速前移而压迫颈内动脉,引起颈内动脉支配区的急性血供不足。颈部慢性炎症,如慢性咽喉炎、颈动脉炎等,使颈动脉鞘与周围组织相互粘连,降低了颈内动脉的顺应性和活动度,将提高颈椎旋转运动对颈内动脉机械压迫的发生几率。
除了寰枢椎骨质对椎动脉、颈内动脉的直接压迫外,还有三个病理环节可能在颈椎旋转造成急性脑缺血发作中起着作用。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周有丰富的交感神经丛分布,旋转运动引起的血管壁牵拉及受压,必然刺激交感神经纤维,导致动脉分支平滑肌的痉挛,同样可造成脑组织缺血。血管阻力的增大,又引起血流缓慢,容易在脑血管内部引发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颈椎的急剧旋转及寰枢椎骨质对颈内动脉的挤压作用还可造成动脉内附壁血栓的脱落,经血流栓塞于脑内血管,是颈椎手法诱发缺血性中风的另一途径。4.侧屈运动:
除寰枢关节外,颈椎其他活动节段的侧屈运动与旋转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单纯的侧屈运动,也不存在单纯的旋转运动。侧屈运动可使对侧钩椎关节面相互分离,扩大对侧椎间孔,并使椎骨向对侧旋转(指棘突的旋转方向),而对同侧钩椎关节面、椎间孔的作用正好相反。侧屈运动同时使对侧颈神经根、椎动脉处于紧张、受牵拉的状态,过度侧屈容易对此两种组织产生伤害。三、胸椎运动生理和临床意义1.屈伸运动:当胸椎活动节段前屈时,上位胸椎骨的下关节突在下位椎骨上关节突关节面上向上滑移,前屈的限制因素是棘间韧带、后纵韧带及后关节囊的弹性张力;胸椎活动节段后伸时,上位胸椎的下关节突向下滑移,其限制因素是棘突的骨性碰撞和前纵韧带的弹性张力。2.侧屈运动:胸椎活动节段进行侧屈运动时,上位胸椎的同侧下关节突向下滑移而对侧下关节突上移,同侧关节突间的骨性碰撞和对侧横突间韧带的张力是侧屈运动的限制因素。3.旋转运动:胸椎两侧后关节面呈向心性同心弧排列,弧面的圆心位于椎体中心,旋转运动即是胸椎两侧后关节面之间的相对滑移。胸椎旋转运动不仅受到短韧带张力的限制,还受到相应肋骨环弹性的影响,当中老年以后,肋骨有机成分减少,弹性降低,则胸椎活动节段的旋转运动的范围也明显减少。
四、腰椎运动生理和临床意义
1.屈曲运动:
腰椎屈伸运动幅度最大的是腰4、5节段,随着节段上升,其屈伸幅度依次降低。腰椎前屈时,腹壁肌群首先收缩;随后由于人体重力的作用,脊柱进一步向前弯曲,同时脊柱伸肌群也发生收缩,以控制、对抗前屈运动;当脊柱完全屈曲时,骶棘肌松弛,由韧带的被动张力使躯干重力矩得以平衡。骨盆前倾可进一步增加脊柱前屈幅度,胭绳肌的紧张可限制骨盆的前倾,故也可影响脊柱的前屈运动。腰椎前屈的限制因素是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后纵韧带和髂腰韧带的弹性张力。当腰椎前屈时,椎间盘的一部分受到牵拉,而另一部分受到挤压,关节突关节产生相对滑动,关节囊被拉紧,关节突承受牵拉载荷。当腰椎出于最大前屈位时,关节突所承受的拉伸载荷占总载荷量的39%,此时上下关节突相对滑动的尺度为5~7mm。
腰椎屈曲时,椎间盘的前缘变窄而膨出,椎间盘后缘则增宽而向内凹陷,纤维环后部的张力和压力均显著增加。由于人体腰部前屈运动的频度远远超过后伸运动的频度,纤维环后部纤维在这种生理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容易出现断裂,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脊柱屈曲时,脊髓因处于屈曲运动轴的后面,故随之被拉伸而上升,硬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等附属结构也随之被拉紧。在生理状态下,由于这些附属结构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和松弛性,故脊柱屈曲并不会引起硬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张力的提高而引起神经刺激。但在病理情况下,如神经根受压、硬脊膜粘连时,限制了其活动度,脊髓的上升将引起这些附属结构张力的急剧增高,从而产生疼痛刺激。
腰部前屈运动对关节突的作用是以向前移动为主,过度屈曲将导致两关节突的抵触,不利于扩大神经根管和改善关节突之间的关系。腰椎前屈还可使纤维环后部及后纵韧带紧张。在椎间盘结构尚未严重破坏、椎间盘内压不高的情况下,卧位腰椎前屈手法操作可使纤维环后部纤维和后纵韧带适度紧张,有助于挤压髓核组织向前移动,对解除神经根压迫是有利的。但对于椎间盘结构已经完全破坏及(或)椎间盘处于高压的情况下,前屈手法操作不慎会增加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样,黄韧带因处于屈伸运动轴的后方,前屈时被拉伸而变薄,故对椎管狭窄症减轻椎管狭窄程度是有利的。
腰椎前屈可减少腰骶角,同时失稳节段的椎骨在被动紧张的后部韧带的牵拉下,可发生向后移动,这种后移对于腰椎假性滑脱患者来说,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对马尾神经的压迫。2.后伸运动:当脊柱由前屈位后伸时,首先是胭绳肌的收缩,使骨盆产生后倾,为脊柱后伸肌群提供所需的杠杆臂;随后竖脊肌收缩,腰脊柱逐渐后伸;当脊柱超过垂直位后,腹壁肌群开始收缩,以控制、对抗后伸运动。腰椎后伸的限制因素是前纵韧带的张力和关节突之间、棘突之间的骨性碰撞。髂腰肌紧张能限制骨盆后倾,从而影响腰椎的后伸运动。
正常状态下,当腰椎承受剪切载荷时,关节突关节大约承受其中的1/3,而其余的2/3剪切载荷由椎间盘所承受。由于椎间盘结构的粘弹性特点,受载后发生蠕变和松弛,再加上附着于椎弓后方肌肉的收缩,使上下关节突靠拢,从而逐渐加大了小关节突的抗剪切负荷。
腰椎后伸时,椎间隙的前缘增宽而向内凹陷,其后缘则变窄而向外膨出,髓核被迫向前方滚动,纤维环前部的压力和张力增高,而纤维环后部的压力及张力均呈降低的趋势。在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完整的情况下,腰椎后伸手法对髓核和纤维环的这种生物力学效应有助于后突的髓核组织回纳。但在椎间盘结构已有严重退变或纤维环外层、后纵韧带已经完全破裂的情况下,腰椎后伸运动可能造成纤维环破裂口的闭合,突出的间盘组织嵌顿于破裂口,不仅不能回纳,反而更向后突出。腰椎后伸时,脊髓在椎管内下降,硬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等附属结构均处于松弛的状态。
后伸手法对后关节突的影响,不仅在于上下或前后方向的位移,还存在着侧方的位移,因而反复轻度后伸腰椎,能松动关节突之间的粘连,改善局部循环,缓解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但盲目对腰椎进行大幅度的后伸操作,则必然造成后关节突之间的碰撞,有引起关节突骨折的可能。腰椎后伸,引起后部韧带,如后纵韧带、黄韧带的松弛,在这些组织已经发生退变、增厚的情况下,会出现韧带的蜷曲,导致膜性椎管管径的减小。后伸运动还造成腰骶角增大,加重腰椎失稳和向前滑脱。3.侧屈运动:腰椎侧屈运动幅度最大的节段是腰3、4间隙,最小的节段是腰5、骶1关节。同侧的腰方肌、腰大肌和骶棘肌参与侧屈运动,其限制因素是对侧横突间韧带和关节突关节囊的张力,对侧腰方肌和腰大肌则控制和对抗侧屈运动。侧屈运动可引起同侧神经根松弛而对侧神经根紧张。4.旋转运动:腰椎旋转幅度最大的节段是腰5骶1,同侧的横突棘肌、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腰大肌都参与腰椎的旋转运动。其中腹内斜肌由于附着于胸廓的下缘和髂嵴,扭矩较大,是主要的旋转肌。旋转运动的限制因素是纤维环与旋转运动同向胶元纤维的张及关节突骨质间的碰撞。根据关节面的几何分析,其旋转轴心应位于关节突的后面,棘突的基底部。由于腰椎关节突旋转中心并不位于椎间盘,故当上位腰椎在下位腰椎上绕棘突基底部的轴心旋转时,椎骨将被迫向侧方滑移。椎间盘在腰椎旋转时所承受的负荷并非扭转力,而是剪切力。
旋转运动影响最大的后部结构是后关节突。实验时模拟脊柱旋转复位手法,发现后关节突的活动度相当大,上位腰椎的下关节突出现向上→前一下→后的全方位移动,使活动关节出现复位倾向。在某节段失稳的情况下,脊柱旋转活动时后关节内的压力大大增加,比相邻节段小关节内压力增大8倍左右,并呈现先低后高的双相变化。这种关节内压力前半程较低,后半程升高的变化提示手法操作时,作用在棘突上的拇指推压力应该比以前所认为的时机要早一点,以配合因位移变化而产生的复位倾向。实验还发现,当脊柱向左侧旋转时,左侧后关节间隙增大,向右侧旋转时则相反。此外,不同的体位对关节突的活动度也有影响,腰椎前屈侧弯旋转手法(坐姿旋转)对腰椎小关节突的活动幅度最大,直立旋转法次之。旋转扳法还可调整侧隐窝、神经根管及关节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神经根管内容物和小关节粘连的松解,甚至可调整局部循环及改变其他病理变化。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旋转手法前后的CT片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手法时突出物顶点的位移及曲率均有明显变化,即病变椎间盘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故可以认为腰椎旋转性手法主要通过改变椎间盘组织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消除病理刺激和压迫。实验发现,对腰椎进行旋转手法操作时,椎间盘的内压是上升而不是降低,这就推翻了先前对旋转手法治疗机理的推测。而且,手法过程中髓内压力是逐渐增大的,髓内压与旋转角度成正比关系,在手法获得成功时,髓内压达到最大值,手法后也未能使髓内压呈现负压改变。但也有实验证明当脊柱向左侧旋转时,椎间盘的左后外侧压力增高而右后外侧压力降低,向右旋转则反之。当旋转运动结束复原时,出现负压的一侧均出现一个微小的正压。这种正负压力的反复变化,可以使突出的髓核变形或变位,从而使受压的神经根减张。第一节基本理论人体力学的定义是:描述和预测在外力作用时,人体静态和动态力学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力学本身是一门物理学,但将物理学应用于人体时,即称为生物力学。生物的肢体运动神经肌肉控制生物体内血液循环肌肉力学骨骼力学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二、移位三、载荷四、阻力(即组织结构的内部诸力)五、时间六、临床应用及意义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1.刚体:刚体是指这样一种物体,就是它的大小和形状对所讨论的问题来说,不能忽略;但它受到力的作用时,大小和形状都保持不变,即不发生变形。刚体转动综合演示仪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2.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力对物体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3.力矩:设有一作用于物体的力及一点,力与点至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的乘积为力矩,即力对一点的矩。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
4.笛卡儿坐标系:空间相互垂直的线交汇于一点,即原点,包括二维和三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有X和Y轴,三维坐标系有X、Y、Z三条轴线。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5.平衡:作用在一个刚体上所有力的总和以及所有力矩的总和都等于零时,我们称刚体的这种状态为平衡。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6.平移:刚体运动时,如果其上任一直线始终与其初始位置平行,则这种运动称为平移。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7.旋转:刚体围绕某一固定轴(直线)做角位移。轴线可位于刚体之内或刚体之外。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8.自由度:是指该体系运动时,用来确定其位置所需独立坐标系的数目。即刚体沿着所有的轴做前后平移或绕着轴做旋转运动的总数。一、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9.运动学:属于力学的一个分支,在不考虑引起任何动作力的前提下,研究刚体运动学的一门学科。生物力学是研究力或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统时力的运动和形式的一门科学。刚体生物力学静力学动力学长度作用力时间质量加速度速度载荷阻力移位时间二、移位分类:动力型(由于运动造成的移位)静力型(偏歪)张力型(变形)。张力或变形。张力是表示物体在静力载荷条件下,物体内诸力相互作用时,物体的大小无改变。脊柱移位(偏斜和变形)是载荷克服阻力的结果。三、载荷载荷和张力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轴向载荷(拉伸和压缩)、剪切力、侧曲力、扭力。载荷的大小载荷的方向载荷的作用线载荷的作用点。物体的线性运动或角速度轴向载荷剪切力扭力三、载荷1.重力:重力所产生的载荷(如人体的体重)作用于人体的组织结构有如下性质:①为连续均匀一致的作用②作用的单向性(重力线)③总作用力(体重)④重力作用时可集中于一点(重力点)。三、载荷2.生理性载荷:如果以脊柱作为参照物,体内的其他作用力对其产生的载荷有:①肌肉作用(如平衡、动力和运动)②韧带(弹性)③液压(如血压)④肺压(肺脏)。三、载荷3.功能性载荷:功能性载荷是指来自外部的动力所产生的载荷造成脊柱正负加速度的改变。这些载荷包括振动、压力和冲力。由外部载荷作用而出现的组织结构内部诸力小于组织结构结合力的情况下,在去除载荷后,组织将回复到原来相应的位置上。一旦作用力超过组织结构的结合力,组织结构将会发生永久性的变形。如果载荷量进一步增加,最终组织结构将发生破坏,如出现撕裂或骨折等。四、阻力(即组织结构的内部诸力)阻力是指组织结构内本身所具有的抵抗外部载荷作用时组织结构所产生的扭曲变形和移位。在临床上评价阻力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到一些因素可影响或改变组织结构的刚度,其中有:疾病、适应或训练、创伤、年龄、手术、代谢变化等。五、时间在所有的运动系统的研究中,时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评价单位时间内的力学因素时,应了解功能组成部分的3个力学因素,它们是:①单位时间内的载荷是用压力、冲力或振动来表示的②单位时间内的移位是用速度、速率或加速度来表示的③单位时间内的阻力可以表示为蠕变、应力松弛、滞后和粘弹性。一般认为与时间因素相关的生物学特征具有长短两种概念。五、时间1.与短时间概念相关(1)生理性反应:有反射活动、刺激和习惯养成等;(2)力学效应:蠕变、应力松弛(持续变形)、粘弹性(载荷量)和疲劳(反复载荷)。五、时间2.与长时间概念相关(1)适应(负反馈)包括组织结构大小的变化、密度的变化和纤维走行的变化。(2)退变(正反馈)包括组织结构特征的消失、结构的丧失(萎缩)和功能的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租赁权益保障合同(2024年版)版
- 2024年新版建筑项目施工协议条款精要版
- 2024年简化版劳动雇佣协议模板
- 2024年标准电梯销售协议一
- 二手轿车买卖:2024年标准协议模板版
- 个性化二人合伙创业协议模板2024版一
- 2024年标准化建筑工程资料供应协议模板版
-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考核单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呼伦贝尔学院《电视文案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WORD操作技巧深度练习(20题)
- 提升员工营销能力的企业教育培训
- 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的社会调查报告
- 麻醉科临床诊疗指南2020版
- 马自达3昂克赛拉说明书
-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相关试题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67.《港澳台大中小学生国情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 搪瓷钢板安装技术
- 某卫生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二手车合同模板电子版(通用)
- 洛阳市社会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申请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