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青海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大学政治预测试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就是______。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把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D.把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相结合2、摩擦生热,水涨船高……这些现象表明______。A.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B.因果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C.原因和结果是不确定的D.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改革创新爱国主义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C.自强不息与时俱进D.勤劳勇敢开拓创新4、明确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5、感性认识是客体直接作用于______的感官而产生的认识。A.事物B.主体C.个别人D.对象6、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实践(B)有用性(C)逻辑证明(D)直觉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与实践探索都是围绕______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A.全面深化改革B.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8、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______。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拔苗助长”的典故是()(A)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C)体现内因是事物发展根据的表现(D)体现外因是事物发展条件的表现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______。A.自然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C.物质的具体形态D.物质的存在方式11、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践性(C)唯一性(D)运动12、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自然属性(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的逐利性(D)人的无私性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观点的是______。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始终代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D.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4、科学发展观在______被写入党章,被指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七大D.党的十八大1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法属于()(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16、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推进______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增长动能转换C.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D.现代化经济体系17、下列说法中符合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是______。A.眉毛胡子一把抓B.白马非马C.天不变,道亦不变D.物极必反18、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是()(A)合作共事(B)参政议政(C)自我教育(D)沟通关系1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矛盾(B)理论与实践的矛盾(C)人际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0、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现在的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这表明______。A.人可以创造或改变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D.事物的运动是没有固定规律的21、生活中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体现了()(A)矛盾的斗争性(B)矛盾的同一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发展(B)以人为本(C)民主法制(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3、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B.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C.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D.从党的十八大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24、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______是核心。A.政党制度B.立法司法制度C.国家政权D.行政制度25、“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_____。A.真理和谬误互相包容B.真理和谬误互相排斥C.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26、连接北京和雄安的______全线开通运营后,北京西站至雄安区间最快的旅行时间为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19分钟可抵达。A.京雄铁路B.京雄城际铁路C.京雄高铁D.京雄地铁27、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A.劳动者素质B.生产工具C.科学技术D.生产要素28、2021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如承担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自主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运营,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提升,这表明______。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实力决定经济结构C.新技术日益成长为市场主体D.智能制造服务美好生活29、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摆到首位的是()(A)政治建设(B)思想建设(C)纪律建设(D)制度建设3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______。A.是纯粹偶然的B.是纯粹必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二、多选题31、有人说:“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混淆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B)否认了社会实践中的意识能动性(C)否认了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否认了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32、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天赋人权高于一切(D)中国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33、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正确的认识包括______。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4、物质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______。A.多样性包含统一性B.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C.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D.统一性与多样性互不相容3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______。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B.是贯彻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C.是理解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钥匙”D.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三、判析题36、中国的现代化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A.正确B.错误37、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38、简答确保党始终总损全局协调各方。39、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40、简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4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五、论述题42、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和当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六、材料分析题43、材料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着眼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着眼于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相继提出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新方略,形成了“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协调推进的战略新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材料2“四个全面”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现阶段事业发展,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深刻认识“四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材料3纲举才能目张。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更加明确。如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牢牢扭住治国理政的“牛鼻子”?如何放眼长远,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如何攻坚克难,走好新时代,实现强国梦想?这些答案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关系是怎样的?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故选A。2、B[解析]摩擦生热、水涨船高体现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果联系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一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一定的结果必定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摩擦是原因,热是结果;水涨是原因,船高是结果。故选B。3、B[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故选B。4、C【试题解析】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5、B[解析]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客体直接作用于主体的感官而产生的认识。故选B。6、A【试题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C[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与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故选C。8、D[解析]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故选D。9、B【试题解析】“拔苗助长”的典故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10、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和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故选B。11、D【试题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12、B【试题解析】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C[解析]“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故选C。14、D[解析]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故选D。15、D【试题解析】形而上学是一种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16、A[解析]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故选A。17、D[解析]A项“眉毛胡子一把抓”体现的是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B项“白马非马”是一种诡辩论的命题,违背了唯物辩证法;C项“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项“物极必反”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思想。故选D。18、B【试题解析】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19、D【试题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0、C[解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题目中正是人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案例。故选C。21、D【试题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22、B【试题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23、A[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故选A。24、C[解析]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的上层建筑与政治的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故选C。25、C[解析]在认识探索的过程中,“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总结失败的教训,是获得真理、消除谬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谬误可以起到“反面教员”的作用,警示人们更加深刻、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故选C。26、B27、B[解析]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故选B。28、A[解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题目材料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并说明了科技发展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观点。故选A。29、A【试题解析】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30、C[解析]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故选C。二、多选题31、A,B,D【试题解析】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资本主义灭亡是必然的,但也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革命来推翻它。题干中的观点错误理解了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否认了人作为历史主体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演变的作用。C项错误,题干没有否定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题干并没有否定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32、A,B,D【试题解析】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33、ABD[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故选ABD。34、ABC[解析]物质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表现在:第一,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以其多样性为前提,离开多样性的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第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又以其客观存在性为基础,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是纯粹的虚无。第三,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并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多样性中包含着统一性。故选ABC。35、ABCD[解析]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故选ABCD。三、判析题36、A解析: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外殖民血腥掠夺、对内残酷剥削人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37、A解析:第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邓小平领导全党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二,邓小平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邓小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才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四、简答题38、(第一,确保党始终总损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第三,确保党始终总搅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第四,确保党始终总搅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3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40、(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1、(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现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五、论述题42、(1)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金融问题;政治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核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移民潮等问题。(2)当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3)指导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数制-三要素电子课件教学版
- 稀土金属提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研究考核试卷
- 目视化管理与危机管理考核试卷
- 海洋能资源勘查技术考核试卷
- 以错过为话题的高考语文800字作文赏析
- 厦门高三市质检语文作文
- 橡胶制品行业市场营销推广案例考核试卷
- 炼油厂能源管理与节能措施考核试卷
- 电声器件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糕点制作工艺与模具应用考核试卷
- 机构与零件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 哈萨克斯坦劳动法中文版
- SHANLONG山龙 CA100-X雕刻机控制系统中文使用手册 V1.3
- 第十一章-玛莎·E·罗杰斯的整体人科学模式
- 森林管护措施及造林工作思考
- 汉语拼音音节全表(A4打印版)
- 中班科学《筷子提米》
- 陕西延长石油靖边煤业有限公司海测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中英语试卷-普通用卷
- 北京大学研修班通讯录
- 小学劳动教育教研活动记录(共7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