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1页
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2页
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以阴囊结节15年就诊。15年前阴囊出现一处黄豆大小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结节逐渐增多,体积增大,为明确诊断至医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皮肤科情况:患者阴囊散在数个大小不等黄白色结节,直径

0.5~3cm,边界清楚,结节质地坚硬,与周围皮肤组织无粘连,无浸润、破溃、糜烂、渗出,表面有蜡样光泽(图1a),部分结节可见浅表毛细血管增生,无压痛。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可见钙化伴肉芽肿反应(图1b,1c)。诊断: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阴囊散在黄白色结节,边界清楚,结节质地坚硬,与周围皮肤组织无粘连,部分结节可见浅表毛细血管增生;阴囊内钙化伴肉芽肿反应(HE×100);阴囊内钙化伴肉芽肿反应(HE×200)图1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患者阴囊部皮损及皮肤组织病理2讨论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是一种由于特发性、转移性、营养不良或肿瘤等因素导致钙盐沉积于阴囊部位皮肤而发生的良性病变[1],典型的外观为阴囊皮肤上坚硬的白色结节,多数患者年轻时发病,结节在阴囊上增长缓慢、无痛,部分患者自觉结节有瘙痒、酸痛症状,或有白垩性渗出物,可伴随皮肤继发感染。组织病理特异性的表现为真皮下钙质沉着。本病需与皮肤脂肪瘤、淋巴管瘤相鉴别,皮肤脂肪瘤特征是直径1~3cm的肤色软结节,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单一的空泡状成熟脂肪细胞,其细胞核偏于一侧;淋巴管瘤在病理上表现为真皮浅层的,由内皮细胞构成的大量淋巴管扩张,管腔内为嗜酸性的粉红色淋巴液,组织病理可相鉴别。特别指出的是,本病应该考虑将CREST综合征作为一种相关的鉴别诊断,因为25%~40%的病例可见钙化皮肤病,这些病例倾向于手指和压力点,它在临床上表现为散发的、类似于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的白垩性的坚硬结节[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