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省阜阳市迪沟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
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告别语
铁凝
这是二楼闲置的一间客房,窗子朝北,窗外是邻居的前院。朱丽每次来舅舅家,都住
这间。
前几次,朱丽没怎么留意这个房间。她常常一大早就出门购物,客房只是她睡觉和存
放购物收获之处,每次离开时,壁橱里都堆着一些被她遗弃的装衣服的纸袋子。北京的舅
舅对朱丽很疼爱,总是给她一些钱买东西。但在她眼里,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舅舅的
房子太大,舅舅的语汇太少。
朱丽留意起客房,是这次为逃婚而来舅舅家之后。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
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日,喧闹的声音从窗外的院子传来,异常清晰。二楼的这间客房,似乎格外便于收
集声音。从前她怎么没有发现?
像是主人出来送客,一些男人、女人的寒暄,还有主人对孩子的提醒:“小宝,和叔
叔、阿姨说再见!”之后是短促的安静,大人们都在等候这位“小宝”的“再见”,可
是,迟迟没有听见孩子发出的告别之声。
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
口:“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或者“小宝,和爷爷、奶奶说再见!”然后照例是
短暂的安静。她看见的小宝,要么听而不闻地摆弄一辆遥控越野吉普车,要么跑向草坪,
爬上那只摇椅摇着自己……
朱丽一边觉得这小宝不懂礼貌,一边感叹做个孩子也挺不容易,非得随着父母对那些
他根本不认识的大人说‘'再见"。她由小宝想到自己,和自己那场没结成的婚。在婚礼
上,朱丽突然看见特地打扮一新的母亲下眼眶似有淤血。她紧盯住母亲,在心里说服自
己那不过是岁月累积起来的错觉,父亲和母亲早已离婚,怎会再殴打母亲呢?可她还是不
顾一切地跑了,就像逃离一场她以为会到来的如母亲般的命运,连个“再见”也没对大家
说,连个招呼也没跟与自己相恋多年、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新郎打。
每次想到这里,朱丽就赶紧打断思路,好像若不打断,她已知的各种谴责便立刻潮水
般向她涌来。她对付不了这些,如同她不能担当一场婚礼。
初夏过去,暑天袭来。
一个下午,朱丽迷迷糊糊之中,窗外的声音再一次飘进房间。她又听见早已熟悉的提
示:“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小宝,和露露说再见!”
朱丽继续迷糊,兼听那必然到来的短促的安静。她果然“听”见了那短促的安静,之
后是主人、客人寒暄着告别,杂以孩子们稚嫩的喊喊喳喳。接着她耳边突然响起一声清脆
的童音:“再见!”那童音分明是小宝的。
所有人都听见了这声“再见”,这是个宝贵的时刻,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
“再见!”小宝说。
“再见!”另一个童音呼应着。
朱丽迅速从床上爬起来赶往窗口,像是怕错过什么,又以为是听错了什么。她看见门
廊下站着小宝和家中大人,另外一对男女,正领着一个身穿印花连衣裙的小女孩往院子门
口走。
这前所未有的“再见”之声原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道别,与他人的引导无关。
“再见!”小宝放大了声音,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露露站住不走了,也有点扯着嗓子。
“再一一见!”小宝拖着长声跺起脚来,仿佛对“再见”这个词不依不饶。
“再一一见!”露露也拖起长声,像是要迈步跑向小宝。两人无休无止地“再见”
起来,好似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小宝更激烈地跺着脚,弯下腰,拼尽全力高喊着“再见,再见,……”他顽强地、势
不可当地向露露表达着再见的意愿。到后来,憋红了小脸,倒着气,以至于那“再见”声
变得哆哆嗦嗦,听上去就像是“再哎哎哎哎见!再哎哎哎哎见!”
这实在不像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那像是欢欣和绝望情绪的一种混合,激烈而壮观。像冰河在春日太阳的照耀下突然融
化,“嘎啦啦”地迸裂着自己,撕开着自己。叫人觉着,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
当小宝和露露那么急赤白脸地用“再见”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们的生命。朱丽退
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
她站在房间的穿衣镜前看自己,脸色苍白,缺少血色的嘴唇含混地嚅动了几下,仿佛
在练习一个忘却已久的老词。她发现,自己对“再见”这个词从来都是漠然的,不管对一
座房子,还是对一个亲人。一种对自己的陌生的疑惧陡然从心中升腾起来,她环顾这房
间,伴着窗外那声声不断的“再哎哎哎哎见”,琢磨着,现在最该做的,是不是应该把关
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朱丽觉得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所以,尽管之前来北京多次,她对舅舅和他家
的客房也没有太深印象,不曾发现二搂的“客房”格外便于收集声音。
B.小宝告别露露时的热情与告别大人时的漠然构成鲜明对比,他和露露此起彼伏的
“再见”声,看似耍贫嘴、逗乐子,实则是他们对相见的欢欣和不能相见的绝望的激烈表
达。
C.“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生动写出了小宝那一声“再见”的难得和宝贵;而
“迅速”“赶往”等词语,形象表现了朱丽第一次听到小宝说“再见”时的意外。
D.大人苦口婆心地劝说小宝与他根本不认识的人说“再见”,小宝始终不愿合作,充
分暴露了世故的“大人”和率性的“孩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E.小说中的“客房”,既是故事发生的环境,也是“朱丽”和“小宝”两条叙述线索
的交汇点。对“客房”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也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
(2)小说中的朱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4)你是否赞同“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这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
由。(8分)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因果关系不当,对
舅舅“没有太深印象”缺乏依据;B项“不能相见的绝望”理解不准确,文中的“绝望”
应主要指小宝因露露要走,挽留不住而感到绝望;D项“充分暴露了世故的‘大人’和率
性的‘孩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理解错误。)
(2)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事)。对房子、亲人都很少说“再见”,凡事只顾及自身感
受,不考虑他人;离开舅舅家时还将一些装衣服的纸袋子遗弃在壁橱里;爱乱花钱,每次
到舅舅家后,都大量购物。②消极逃避,不负责任。走不出父母失败的婚姻给自己带来的
阴影,害怕遭逢母亲般的命运,不敢担当婚礼,不顾一切地逃跑,关闭手机,对母亲、新
郎、亲朋都是极不负责任的。③能自我反省。为逃婚行为而心怀愧疚;能从‘'小宝”不愿
与客人告别到主动与客人告别的偶然变化中自我反省,琢磨着要打开手机。④爱面子。逃
婚来到舅舅家后,感到难为情,哪儿也不去。⑤容易冲动,不冷静。婚礼上,没有给任何
人打招呼,就不顾一切地逃跑了。(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
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3)①含蓄地写出朱丽的醒悟,完成人物形象的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与
上文''关了手机”遥相呼应,并照应“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
冲动”,使情节完整、合理。③结尾表明,朱丽在两个孩子的启发下,对于怎样对待他
人、怎样与人交流有了新的认识,暗示了小说主题。④小说戛然而止,把朱丽将要做什么
事,留给读者去想象和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
点、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同意。理由:①文中的“小宝”用“再见”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
他的生命。“小宝”从对客人毫不在意、一心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到向客人打招呼、说
“再见”,意味着一个孩子迈出了走向外部世界的步伐,真诚地向外部世界打开一扇心灵
之窗。②朱丽通过对一个孩子成长变化的偶然发现,反省自己对“再见”一词的漠然,醒
悟后有了打开手机的想法,要与外界联系,回到她真正的“生活”。一个从婚礼上逃出来
的、不顾及亲人朋友的感受、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女孩,看到了自己以外的世界,并决
定积极面对。③能发自肺腑地对亲人、朋友,甚至房子说“再见”,其实是一个人在生活
中对自身被忽略的情感世界的发现,也是尊重他人、关注外部世界的一种表现。
观点二:不同意。理由:①生活是从真诚的交流开始的。“小宝”的“再见”建立在与露
露有共同语言、彼此间交流玩耍的基础上,所以露露离开时,小宝才会依依不舍,想要与
对方再次相见,他们的生活开始于两人的真诚交流。②生活是从勇敢面对开始的。朱丽逃
婚是惧怕自己的婚姻生活像母亲那样不幸,对婚姻的逃避其实是对未来生活的逃避,后
来,小宝对待客人态度的转变影响了她,使她想要面对生活。③生活是从自我反省、自我
觉醒开始的。朱丽的转变虽然受到了小宝行为的启发,但更重要的是她藏身客房时对自我
行为的反省,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思考。(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
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略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信仰
下午两点半,下着细雨,天阴得有点发冷。我刚打开办公室的门,他也跟进来了。我
沏了一杯茶,坐定,自顾喝茶,没理他。
他没有像以往一样,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
着。我没叫他坐,他也不坐。
他姓蔡,70多岁了,是上访专业户,我们都叫他蔡老头。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地来
上班了,看见他,都乐了,都说,蔡老头,又到北京回来了呀?见到某某了吗?
某某指的是中央的一个大人物。
他说,回来了。又给每个人都敬上烟。
抽的是大中华。老头今天有喜事了?
我不问,其他人也不问,都去忙自己的事,把老头一个人揩在屋中间。他有话自然会
说。
他果然就说了,他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都将头抬了起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又都一齐看着蔡老头。
老头高兴了,自个儿搬了个凳子,坐了下来,猛吸了一口烟,说,解决了,我的问题
解决了。
我说,这么说,他们认定你是1940年入党的了?
老头说,不,他们说我是1949年入党的。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几个人差点笑出了眼泪。
只有老头不笑,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我们。我们也看着怪物一样看着他。
蔡老头真是个怪物。就为到底是哪一年入党的问题,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上访。本
来,不管是1940年还是1949年入党的,他都享受离休待遇。可是他固执得很,死
认定自己是1940年入的党,十几年里,他跑广州跑北京,几年工资都倒贴进去了。这
一次,他去北京,是去找一个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蔡老头说,是真金,就不怕烈
火烧。
我对他说,这么说,蔡老头,这一次你没有找到你那位战友?
不,找到了。老头说,他也说我是1940年入的党,我确实是1940年入的党。
就是那一年,日本鬼子的炸弹炸伤了我的左腿。老头说着就卷起他的裤腿,把那一个碗口
大的疤指给我们看。
老头的固执劲又来了。屋子里的几个人又都笑了起来。按惯例,老头接下来会呈上他
那一叠厚厚的材料。那一叠材料里有上至中央下至村委会的公章,老头每到一个地方申
诉,就一定叫人家盖上公章,明明那公章一点也不管用,可老头信它。那一叠材料里,就
有我亲自给他盖上的十九个公章。我拿出公章来,准备给他盖上第二十个公章。
可这次老头没带材料来,见我们都笑,老头张开的嘴又闭上了。
我说,蔡老头呀,你这次来,到底想干什么呀?
老头搓搓手,说,嘿,我要干什么呀?突然又说,你们都是党员吧?
办公室里几个年轻小伙子打趣道,蔡老头,党员又有什么用呀?你还是先弄清自己是
哪一年入党的吧。
老头激动起来了,满脸通红,牙齿格格地响。他大声说,我告诉你,小子,我是19
40年入党的,我是老党员了。入党没用,干啥有用?你说说,你说说。泡歌厅、包二
奶,这些就有用了吗?你们这些人,还是共产党员吗?
老头几乎要跳起来了。他说,我这次去北京,我那位战友死了,他死了,我突然想开
了,他干了一辈子革命,死了还将遗体捐献给国家,我还在哪一年入党的问题上争什么,
我还算个共产党员吗?!老头突然“啪”地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清脆的一巴掌,像打在办公室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不说话,老头脸色发紫,我脱下
一件衣服,披在他身上。
我的心里,流着长长的泪。
25.下列对小说的理解或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信仰”为题,既有作者对人物塑造的考虑,也体现了作者对情节设计、主题
表达的用心。
B.第一段中“我”自顾喝茶、不理蔡老头,这是因为“我”因缺失信仰而高高在上,严
重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C.蔡老头初进办公室时“局促”、“抖瑟”,是因为他想明白了自己曾纠结的问题后感
到愧疚,同时也因不知道如何向大家说明而尴尬。
D.蔡老头反复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是因为他在入党时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后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E.结尾“我的心里,流着长长的泪”,既与前面“我们”的“笑”形成对比,也暗
“我”的心理变化,含蓄而发人深省。
26.文中说“蔡老头真是个怪物”,请概述“我们”这样认为的理由。
27.小说中写到了办公室几个年轻小伙子打趣“党员有什么用",请分析“党员有什么
用”这句话的作用。
28.倒数第二段写“我脱下一件衣服,披在他身上”,这一细节反映了“我”怎样的心
理?
参考答案:
25.BD
26.蔡老头死认定自己是1940年入党,和组织认定不一致。而这个结果丝毫不影响他的
待遇。他却执着上访了十几年。并且还是自费,倒贴了几年工资。一般人绝不如如此,因
此认为“蔡老头真是个怪物”。
27.呼应上文蔡老头“你们都是党员吧”的问题,激发了老头对于当下漠视党员信仰的激
烈批评,进而引出了老头对于战友的事情的讲述以及因自责而打自己耳光的情节,从而说
明蔡老头的问题得到解决的“真相”。
“党员有什么用”看似随意的一句话,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衬托人物形象,突出文章
中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
28.天气阴冷,而老头过于激动,“我”担心老人的身体,体现“我”对老人的关心:为
老人的战友坚守信仰以及老人自责而感动;老人的言行促发了“我”的自省,为自己漠视
信仰而愧疚。
【25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
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
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
是否有出入。
B项,第一段中“我”不理理蔡老头,并非因为“缺失信仰而高高在上,严重脱离群众,
漠视群众疾苦”,而是“我”对此很熟悉,见怪不怪了。D项,“入党时间问题得到彻底
解决"理解错误。文中蔡老头最后说“我这次去北京,我那位战友死了,他死了,我突然
想开了,他干了一辈子革命,死了还将遗体捐献给国家,我还在哪一年入党的问题上争什
么,我还算个共产党员吗?!”表明他由战友的行为想到自己,感到羞愧。他也想开了,
想通了,不会再纠结这个问题了。故选BD两项。
【2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答题前,考生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
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搜寻答题区间,抓住文中对相关对象评价或描述的词语、句子或段
落,然后加以概括,分点陈述。该题要求概括“我们”认为“蔡老头真是个怪物”的理
由。分析理由时要抓住“怪物”这个词,“怪物”,说明他行事思维和大家不一样,格格
不入,很另类。到文中去找他行事思维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加以概括即可。他纠结是他
是1940年入党的,而组织认定1949年,无论哪一年,都不影响他的待遇。但他却十几年
执着上访,且自费。几年工资都倒贴进去了。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的情节作用,先概括情节的内容,分析内容
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然后可以从情节与情节的关系,情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情
节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等角度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本
题要求分析办公室几个年轻小伙子打趣“党员有什么用”这句话的作用。从情节结构上分
析,这句话看似随意的一句话,结构既照应上文,又引起下文。承上文蔡老头“你们都是
党员吧”的问题,引出下文他对于当下漠视党员信仰的激烈批评,也引出他讲战友的事及
他自打耳光。同时又解答了前文蔡老头说的“问题解决了”的含义。从表现人物形象上分
析,“党员有什么用”这句话能表现蔡老头的对党坚定的信念和立场,表现他的正义和正
气。从表现主旨的角度分析,这句话所引发的内容也反映了社会现实,能表现小说的主
旨,党员应有讲正气,讲奉献,不能只讲好处。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的情节作用,先概括情节的内容,分析内容
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然后可以从情节与情节的关系,情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情
节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等角度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
本题要求分析“我脱下一件衣服,披在他身上”这一细节反映了
“我”怎样的心理。本题要结合“我”对老人态度的变化来思考。
“我”开始也是和其他人一样调侃着老人,但当他
谈到战友去世,打了自己响亮的一耳光后,
“我”的态度完全变了。这说明“我”再也不
能对这样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调侃了,老人的一耳光不仅仅是打他自己,更是打包括
“我”在内的更多的所谓的共产党员。这里有“我”的感动,有自责和自省。当然,老人
毕竟已经七十岁了,天冷,老人又激动,我也担心老人的身体。这个脱衣和披衣的行为也
角能度表分明析“我。答”题对前老先人通的读关原心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小说情节的基本作用有:①
【点睛】分析小说的情节作用,先概括情节的内容,分析内容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然
后可以从情节与情节的关系,情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情节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等
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
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也可能与前后文相关情节照应或形成对比或做了铺垫,或推
动情节的发展。④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古董
韦延长
“好东西!好东西!”任大川连连叫道。他把那件青花瓷器凑近灯光前,双手慢慢地将
它翻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看似普通的小碗,是不久前儿子任小格到山里“意外”淘到
的。
那天任小格走累了,就敲开一户农家的门。三间低矮的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腰上,
房子四周是用山石垒成的矮墙,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藤,院里有两株上
了年纪的龙眼树,几只公鸡悠闲地吃着食,几只老母鸡“咕咕”地叫着。房子的主人和他的
老伴、儿子坐在门前的小木凳上,每人手里端着一碗粥,一家人正在吃午饭。
主人热情地招呼他,给他搬来一只小凳子。他坐下来,和主人聊起天来,“大爷,您老贵
姓?”“姓夏。”话没说几句,地上装鸡食的一个小碗引起他的注意。凭着多年对瓷器的研
究,他觉得那个小碗有些年纪了,便若无其事地上前几步,拿起小碗看了看,这一看不打紧,
任小格差点惊叫起来……
“是清代的吧?”任小格问父亲。任大川摇了摇头,''是明初期的。”
“能卖什么价钱?”任小格脸上的亢奋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来。“按现在的行情,它的价
格应在五万左右。你花了多少钱?”“二十元。”任小格喜形于色地说。
那天他问老夏,能不能把这个碗卖给他,老夏想也没想,说:“装鸡食的碗,喜欢就拿
去。”
任小格还是给他留下了二十块钱。
第二天一大早,任大川把还在睡梦中的任小格叫醒,说:“我们再去一趟山里。”“干
吗?"任小格揉着惺怯的眼睛问。“我想老人家那里八成还有古董。”任大川说。任小格
想想也是,这么老的古董他们都拿来装鸡食,家里说不定还有古椅古镜什么的。
快到老夏家时,任小格说:“爸,你还是自己去吧。”任大川不解地看着儿子。任小格
见父亲一脸的疑惑,就说老夏他们若知道当初他买走的小碗是价值不菲的古董,可能父子俩
就走不出这村子了。
“为啥?”
“穷山恶水出刁民呀。”
任大川想想也是,就让任小格在山下等他,按照任小格的指点,他独自去了老夏家。走
进院子,任大川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正在给鸡喂食,他想那应该就是老夏。
任大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落在装鸡食的碗上。直觉告诉他,那是一只普通的小碗,但
那些搅拌的谷糠已把碗弄得面目全非。任大川还是想亲眼看看,亲手去摸摸这个碗,如果错
过了一件宝物那就可惜了。
任大川拿起那碗,一看底部,知道它没什么价值。正想把碗放回地上,一个公鸡见他夺
去了它们的午饭,扑闪着翅膀朝他扑了过来,老夏见了大喝一声。不知任大川是被凶恶的鸡
吓着了,还是听了老夏的喝声,碗“啪”地掉到地上摔开了花。
对于突然发生的一切,老夏显然意料不到。他看了眼任大川,略带责备地说:“怎么把
碗摔坏了。”看着分成几块的小碗,任大川急忙说道:“大伯,碗摔坏了,我赔你。”
“赔,赔……”老夏磕磕巴巴地说,“你赔多少?”
任大川看着老夏,说:“你说值多少呢?”
“你是城里的?住在什么地方?”老夏问道。
“老大爷您就放心吧,我不会跑的。您说赔多少钱吧。”任大川急于脱身,连忙问道。
老夏伸出两个手指:“两,两……”
“两千,好,就给你两千。”任大川给老夏丢下两千块钱,没再说什么就走了。
几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天,任大川一早就到古董市场去了,转了大半天,听说不
久前拍卖市场上明青花瓷器的拍卖品已经到了十几万元。家里的那个小碗价格肯定比以前
又翻了几番,而且还有看涨的势头。他兴奋地往家走,在市场的一个出口,忽然看到一个身
影,好像是在哪里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到了家门口,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禁一愣,“原来是他?会不会是来讨要那明青花瓷小
碗?”任大川连忙走进屋,发现任小格正在把玩那件从山里淘来的明青花瓷器,连忙叫任小
格把那小碗藏起来。
“爸,出什么事了?”
这时,门“笃笃”地响了几下,任大川打开门,眼前的人果然是山里的老夏。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任大川顿时紧张起来。
“我找了你好长时间了。刚才在市场上路过,真凑巧,见个人像你,就一路跟过来了,没
想到还真是你,哈哈……”
任大川把老夏请进客厅。老夏到屋里,从内衣兜子里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解开层层的
包裹,拿出两千块钱,递给任大川,说:“当初那个喂鸡的碗摔了,我讹了你两千块,那时实在
没办法,孩子他妈得了急病,要住院,一时筹不到钱,我就动了这个邪念,真是对不起。”
任大川不禁一愣,“不,这是你应该得的。”边说边把钱往老夏身上推。老夏摇了摇
头:“那只碗是我从用上买的,只值五毛钱。”“我知道这个碗不值钱。”任大川看着老夏
说,他把任小格拉到跟前,“真对不起,这是我儿子,他此前买你的一只碗是古董,只给了你
二十块钱,他骗了你。这钱就当是给你老人家的补偿吧。”
老夏摇了摇头:“愿买愿卖。再说了,宝物只跟有缘人。”老夏说完,把两千块钱放到
桌子上,就匆匆离开了。
任大川父子急忙追出去,任他俩怎么叫喊,老夏头也不回。看着老人的背影,任大川的
眼里涌出愧疚的泪水。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20.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21.任大川几年后遇到老夏时两次“不禁一愣”(见划线处)的描写,刻画了任大川当时
怎样的心理?
22.小说中的老夏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23.小说为什么以任大川父子追赶、叫喊、流泪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20.(1)交代任小格“意外”淘到明青花瓷器“小碗”所在“山里”的具体地点及景况。
(2)渲染强调“山里”人家的僻远古朴,为古董明青花瓷器的存在提供合理的依据,为
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3)以景衬人,用“山里”人家古朴的环境衬托出老夏淳朴热诚的性格特点。
21.第一次是惊奇中有害怕,怕老夏来讨要那明青花瓷小碗;第二次是惊奇中有感动,被
老夏的诚信感动。
22.(1)热情招呼陌生人任小格,给他搬来一只小凳子,表现了他的淳朴热情,心地善
良。
(2)当老夏得知“那只碗是古董”后,说“愿买愿卖”,不反悔,表现了他的豪爽慷
慨,信守诺言。
(3)拿出两千块钱,一定要还给任大川,并且说“我讹了你两千块”,表现其为人诚
实,勇于改过。
23.(1)思想内容上,由一般的批判金钱的罪恶和人性的迷失扩展到赞扬人性的回归、
歌颂人性的善良这一层面,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2)人物塑造上,以任大川父子的转变来衬托老夏善良淳朴、信守诺言等品质的高贵,
人物形象更显丰满。
(3)情节结构上,以任大川父子的愧疚与开头的贪财形成对比,情节更具波澜,结构更
显紧密,启人深思,耐人寻味。
20.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
考查小说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找到这段景物描写,明确描写的中心以及景物的特点,
“三间低矮的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腰上,房子四周是用山石垒成的矮墙,墙上爬满了牵
牛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藤,院里有两株上了年纪的龙眼树,几只公鸡悠闲地吃着食,几
只老母鸡'咕咕’地叫着”,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淘到瓷器的地点以及老夏家的家庭境
况,偏远古朴的环境为古董的出现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同时古朴的环境对这一家人起到衬
托作用。
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
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
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
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
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
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比如本
题中,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突出环境的僻远以及古朴,一是让故事情节更为合理,二是对
人物形象起到烘托的作用。
2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任大川几年后遇到老夏时两次‘不禁一愣'(见划线处)的
描写,刻画了任大川当时怎样的心理”,这是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的反应应与当
时的情境与他此时的心理有关,故考生应到文中找出“不禁一愣”的语境,第一处,
“‘原来是他?会不会是来讨要那明青花瓷小碗?'任大川连忙走进屋,发现任小格正在把
玩那件从山里淘来的明青花瓷器,连忙叫任小格把那小碗藏起来”,从他的心理活动以及
对儿子的吩咐可以知道,此时应是担心和害怕,担心老夏来要回瓷器;第二处,“愣”是
因为听说老夏来送还2000元钱,这一反应说明任大川被感动了,从后文任大川的反应中
也可以得知这一点。
2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小说中的老夏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
考查人物形象。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中来看,“老夏”是一个普通的山民;然后找出描
写“老夏”的言行举止等的内容,当任小格走累到老夏歇脚的时候,老夏“热情地招呼他,
给他搬来一只小凳子”,表现出山民的善良热情,当任小格问他“能不能把这个碗卖给
他”,老夏想也没想,说:“装鸡食的碗,喜欢就拿去”,山民的淳朴可见一斑;当老夏知道
碗是古董后,老夏的反应是“愿买愿卖。再说了,宝物只跟有缘人”,信守诺言;最后老
夏拿出任大川给他的两千元钱,说自己“讹了两千块”,非常诚实。
点睛: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
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比如本文中对于“老夏”的言
行举止的描写,有对老夏的行为的描写,也有对其语言的描写;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主要包括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细节等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在此基础上进行归
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为什么以任大川父子追赶、叫喊、流泪为结尾?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可以从情节结构、形象塑造、主旨表达
上考虑。“任大川父子急忙追出去,任他俩怎么叫喊,老夏头也不回。看着老人的背影,任
大川的眼里涌出愧疚的泪水”,任大川父子的表现说明他们的内心满是愧疚,这与开头父
子二人表现出的贪财形成对比;从形象来看,任大川父子的转变与老夏分不开,父子二人
的形象对老夏起到衬托作用;从主旨来看,父子二人的转变让文章的主旨从简单的批判人
性的贪婪上升到人性善良的歌颂上。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
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
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
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
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
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
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为之奈何?”荆轲曰:“愿
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携其胸,然则将军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
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深厚。
C.秦王购之金千斤购:悬赏、重金征求。
D.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
的转折。
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B.以其无礼于晋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夫晋,何厌之有
6.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B.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C.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D.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3
分)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3分)
参考答案:
4.B.(深:刻毒)5.C(A.判断句B.状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6.B(心狠手辣
不对)7.略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
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
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
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
市,农夫相与怀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日:“五日不雨则无
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
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
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乙】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船千里旌旗蔽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
蜉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
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节选)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岫胪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炉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汉代帝王刘彻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岐山之阳,说的是岐山的北面。山之阳指的是山的北面,水之阴指的是水的南面。
C.乙卯、甲子、丁卯指的是时间,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D.孟德,即曹操,孟德为曹操的字,古代人的名字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
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古代逢到喜庆,便以之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甲文中作者以“雨”题名亭子,
也有这个意思。
B.甲文写作者到了扶风第二年,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亭子,在南面开凿池
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C.甲文中说没有收成,盗贼就会猖獗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监狱,如果这样,作者与客人
想在这亭子上和百姓游玩享乐,也难做得到了。
D.乙文中写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时,何况自己!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生命的
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参考答案:
10.D11.B12.C
13.(1)于是我在亭子里开办酒宴,向客人劝酒并且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
不下雨可以吗?”
(2)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
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
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下”是沿着长江而下,所以“下”和“江”不
能断开,所以“下”前断句,排除选项BC,“旌旗”做“蔽空”的主语,不能断开,所以
“旌旗”前断句,排除选项A,故选D。
句子翻译: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
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选项“说的是岐山的北面。山之阳
指的是山的北面”错误,山之阳是山的南面。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
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
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选项“这就需要很多监
狱”错误,“狱讼繁兴”指的是诉讼案件多。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
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
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
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举酒:开办酒宴。属:同“嘱”’此处为“劝”。雨:名
词作动词,下雨。(2)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侣,以……为友。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
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
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
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
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
“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
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
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
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甲: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
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
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
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
口
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
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过
了三个月,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
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
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怡好造成了。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并且告诉他们,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
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
答说:“十
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
起来。
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的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
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
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乙: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
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
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
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
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
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
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蟒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
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墓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
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
悲凉的风中罢了。”
(苏轼《赤壁赋》节选)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颜含传
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少有操行,以孝闻。二亲既终,两兄继没,次嫂樊氏
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屐束带。医
人疏方,应须髯蛇胆,而寻求备至。得胆,药成,嫂病即愈。由是著名。
本州辟,不就。东海王越以为太傅参军,出补闿阳令。元帝初镇下邳,复命为参
军。过江,以含为上虞令。转王国郎中、丞相东阁祭酒,出为东阳太守。东宫初
建,含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散骑常侍、大司
农。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吴郡太守。王导问含曰:“卿今莅名
郡,政将何先?”答曰:“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
执事之忧。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
明宰。”含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然以威御下。导叹曰:“颜公在事,吴人敛
手矣。”未之官,复为侍中。寻除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光禄勋,以年老逊
位。成帝美其素行,就加右光禄大夫,门施行马,赐床帐被褥,敕太官四时致膳,
固辞不受。
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太常冯怀以问于含,含曰:
“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既而
告人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人尝论少正
卯、盗跖其恶孰深。或曰:“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弃膳,盗跖为甚。”含曰:“为
恶彰露,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由此言之,少正为甚。"众咸服焉。郭
璞尝遇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而
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恒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惟
与邓攸深交。或问江左群士优劣,答曰:“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
节,余则吾不知也。”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谥曰靖。丧在殡而邻家失火,移棺绯
断,火将至而灭,佥以为淳诚所感也。
(选自《晋书•列传五十八》)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课:督促
B.豫讨苏峻功,封西产县侯豫:准备,预先
C.迁光禄勋,以年老逊位逊:让,退让
D.郭璞尝遇含,欲为之筮筮:占卜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颜含“雅重行实”的一组是(3分)
①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②含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
③颜公在事,吴人敛手矣④由此言之,少正为甚
⑤自有性命,无劳蓍龟⑥周伯仁之正……余则吾不知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⑤⑥D.③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含二嫂樊氏因病眼睛失明,颜含每天亲自检查尝试药食,察问病情好坏,多
方寻找蛇胆,终于药到病除。
B.颜含认为将权豪竞相招募的游食之人从他们家中征出,让他们回到农桑之业中
去,几年之内,将使之户给人足。
C.成帝赞美颜含高尚淳朴的品行,加授颜含右光禄大夫,门前设置行马,赐给床
帐被褥,并敕命太官四季送膳食,他坚持辞让不接受。
D.颜含做了二十多年的官,九十三岁时去世。灵柩停放在家中时邻居家失火,火
将要烧到棺材时自动熄灭了,人们都认为这是他淳厚的诚心所致。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含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然以威御下。(4分)
⑵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3分)
⑶恒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3分)
参考答案:
13.B
14.C
15.D
16.⑴颜含任职时政务简约而有恩惠,明察而能决断,然而以威严控制下属。
⑵前些时候冯祖思向我问讨好巴结的事,难道是我的德行不正吗?
⑶恒温向颜含家求婚,颜含认为他权势过盛,没有答应。
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把下列句子填入文段,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
以o
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
汗;;o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正受到严峻的
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②④①③(共2分,顺序有一处有误则该题不得分。)
8.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4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
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
中,无关的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O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
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参考答案:
第一,语音发送便捷(语音的快捷性)第二,用户真实私密有用(用户的真实性)
第三,功能更实用(功能的实用性)(每点1分,全对4分)
略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文言文相比,白话文的劣势是全方位的。一言以蔽之,白话文缺少了“场”。归纳
起来,文言文的“场”主要包括雅、文、礼、中庸与天人合一。
“雅”是形成文言文气场的首要元素。(兀俗字由人与谷组
成,,人吃谷为俗。俗对于人是最重要的,也是人人都会的。正因为如此,
超越俗的层次达到雅是人的更高追求。“雅”从牙从隹。牙就是牙齿,隹代表鸟类。雅本
指一种楚鸟,后来转义为高尚、美好,还是与牙齿。造“雅”字时,鸟类的
牙齿已经退化为喙。鸟儿没有了牙齿在天空中傍晚悠闲地飞翔,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营销 课件
- 西京学院《电工电子实训》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知识产权法学》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艺术采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举一反三系列专题2.1 温度和温标(含答案)
- 西华师范大学《平面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个人理财实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创业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英汉笔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泵房施工合同范例
- 食品代加工合同
- JT-T-1238-2019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浆材料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
- 《师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HYT 116-2008 蒸馏法海水淡化蒸汽喷射装置通 用技术要求(正式版)
- 2024保密知识竞赛题库(完整版)
-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 人体常见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4月自考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试题
- 《跟上兔子》绘本五年级第1季A-Magic-Car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