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城东乡沱河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多选题)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B.在t1时刻B运动方向改变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D.在t2时刻,A、B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参考答案:B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由速度﹣时间图象读出:在t1时刻前B运动方向为负方向,t1时刻后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t1时刻前,A、B速度方向相反,t1时刻后速度方向相同.根据斜率大小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在t2时刻,A、B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解答】解:A、B、在t1时刻前B沿负方向运动,A沿正方向运动,两者运动方向相反;t1时刻后都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在t1时刻B运动方向改变.故A错误,B正确.C、A、B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加速度均为正方向,两者加速度方向相同,而且B图线斜率大,B比A的加速度大.故C正确.D、在t2时刻,A、B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BC2.(单选)一辆汽车沿平直线公路通过一段位移,它在前半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v1=40km/h,后半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v2=60km/h,则汽车在整个这位段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48km/h
B.50km/h
C.36km/h
D.54km/h参考答案:A3.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度为3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不能垂直到达对岸
B.船渡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C.船垂直到达对岸所需时间为6s
D.船渡河的最短距离为40m参考答案:AD4.(单选)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则它的运动时间为:A
B
C
D
参考答案:D5.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中肯定不变的是:A.角速度
B.线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合力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如图,在探究向心力公式的实验中,为了探究物体质量、圆周运动的半径、角速度与向心力的关系,运用的试验方法是
法;现将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关系,做法正确的是:在小球运动半径
(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钢球做实验。参考答案:控制变量法;
相等
相同7.一物体沿直线向东作匀减速运动,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若已知物体经过A时的速度大小为5m/s,经过B时的速度大小为3m/s,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0.5s,则由A到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
,方向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B之间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2m/s,
向西;
4m/s2,
2m8.显像管中的电子束在从阴极射到阳极的过程中,经过2×10-5s速度由0增加到107m/s,其加速度为
。参考答案:5×1011m/s29.—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6N和8N的两个力。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_______N;当这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合力大小为_______N.参考答案:10.某两个同学用图4-2-6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带滑轮的长木板,C为水平桌面),分别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间的关系》实验中,各自得到的图象如图4-2-7中甲和乙所示,则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甲是
,乙是
.参考答案:甲是下滑力平衡摩擦力过多,0过大,乙是下滑力平衡摩擦力不够,倾角0过小.11.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2m/s,A出发4s后,B物体从同一地点从静止开始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2m/s2,且A、B运动方向相同,B出发后s才能追上A,A、B相遇前的它们的最大距离为m.参考答案:4;9.【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结合位移相等,运用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最大距离.【解答】解:设B出发后经t时间赶上A,则有:代入数据解得:t=4s;由题意在A、B相遇前,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B出发后经t0时间,两者速度相等.则有:,此时A的位移:x1=v(t0+4)=2×(1+4)=10mB的位移:A、B间距离:△x=x1﹣x2=10﹣1=9m故答案为:4;9.12.一质点沿直线Ox做匀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t+2t2m,则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v=
m/s,质点在t=3s末的瞬时速度v3=
m/s。参考答案:5
1313.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的最大值为7N,最小值为1N.当F1、F2的夹角为00时,合力大小为
N,当F1、F2的夹角为900时,合力大小为
N.
参考答案:7N
5N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24.(2分)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参考答案:N、S极1分电源+、-极1分15.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取10m/s2)求拉力F的大小.参考答案:10N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Fcosθ=f竖直方向:Fsinθ+FN=mg且f=μFN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10N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小王为搭车,从距公路60m的C处开始以的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司机发现小王后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当车停在B点时,小王同时到达B点,已知AB=120m。求:(1)小王到达B点的时间是多少?(3分)(2)汽车在距A多远处开始刹车?(3分)(3)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3分)参考答案:解:(1)小王到达B点的时间是
3分(2)设汽车匀速用时,则刹车用时
1分对汽车:
1分由上联解得=4s汽车匀速行驶距离=10×4m=40m
1分(3)刹车后汽车加速度
1分-0.625m/s2
1分
因此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0.625m/s2
1分
17.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2.0×103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m/s2.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800m,此时获得最大速度,然后匀速行驶.取g=10m/s2,试求:(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3)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参考答案:(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分)(2)设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由,得
……(2分)由,得……(2分)(3)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
………………(1分)恒定功率运动阶段的时间设为,由动能定理
…(2分)得t2=35s
………(1分)总的时间为t=t1+t2=55s
…………(1分)
18.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专业技能提升题)-消防工程设计变更与验收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写作技巧拓展与句型练习试题
- 2025年物业管理师职业能力测试卷:物业管理与社区公共空间绿化管理试题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实践试题
- 2025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卷:资产评估师考试重点考点试题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法规解读与试题解析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理念辨析题库精讲试卷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地图与地球知识专项提升策略及答案
- 2025年声乐演唱职业能力测试卷:声乐演唱音乐剧舞台表演灯光设计试题
- 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示
- 心脏外伤护理查房课件
- 参军复检申请书范文
- 利雅路RIELLO-40燃烧机中文操作手册
- 患者整体护理计划单
- 食堂油烟系统清洗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用人单位意见反馈表模板
- SVG无功补偿系统培训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施工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
- 变速自行车拆装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