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长宁、嘉定区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L由NaCKMgCL、B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则此溶液中Ba?+的物质的量是
A.3.0molB.2.0molC.l.OmolD.0.5mol
2、下列关于SiCh和S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跟强碱溶液反应,都不会跟任何酸反应
B.都能跟烧碱反应,都不会跟纯碱反应
C.Si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SiO2跟任何非金属单质都不反应
D.两者都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熔点和沸点都比较高
3、配制lOOmLl.Omol/LNa2c。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蒸储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0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4、下列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的是()
A.0.012kgCB.0.012kg12C
C.0.012kg13CD.0.012kg气和13c
5、一定条件下,当溶液中XO与HQ分子个数比恰好为2:5时,溶液中X0,离子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X元素的化合
价变为()
A.+2B.+3
C.+4D.+5
6、已知H+可以写成H3O+,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和H3O+,OHNH-,M-和O2一两两相似,据此
判断下列反应式(反应条件忽略)正确的是()
①2Na+2NH3=2NaNH2+H2T
②CaO+2NH4Cl=CaC12+2NH3T+H2O
③3Mg(NH2)2=Mg3N2+4NH3T
④NH4cl+NaNH2=NaCl+2NH3T
A.①B.②④C.全部D.①②④
7、对于反应3cL+6NaOH-^-5NaCl+NaCK)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CI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Cb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D.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5:1
8、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酸性氧化物B.都具有氧化性
C.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都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9、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四氯化碳中C.煤油中D.汽油中
10、以下仪器中,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g
T7■0?
11、O.lmolCaCL固体中含有
A.0.1molChB.1.204x1024个crc.0.1molCa2+D.3.01xl023>bCa2+
12、下列实验过程不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
A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察颜色变化
分别向两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烧杯中加入打磨过的同样
B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泼性
大小的镁片和铝片,比较反应现象
C比较Fb和L的氧化性强弱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溶液变蓝色
D检验NaHC03与Na2C03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13、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CL、FeCb、AlCb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仍有剩余,则溶液中存在较
多的阳离子是
A.Fe3+>Cu2+B.Fe3+、Al3+C.Fe2+>Al3+D.Fe2+,Fe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HNO3、KM11O4都是常见的氧化剂
B.SiO2>CO、P2O5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雨后彩虹、血液透析、卤水点豆腐都属于化学变化
D.CO2、NaOH、CaCCh都属于电解质
15、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下列有关描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烧铁器淬于胆矶水中,即成铜色也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6、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3+2+2
A.2CF-Cl2B.Fe-*FeC.NIV—NFLD.CO3*-CO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十本一♦溶液跖色反应呈紫色
AgNQ、(透过蓝色祜装瑞)
A
Hires
Tn。溶液,_^白色沉淀H
溶液旧色沉淀£一空7景霹遂叫五朝
A
试回答:
⑴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⑵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F转化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322
18、某固体中可能合有Na+、K\NH4\Fe\Fe\Cl\SO4>CO3>HCO3,将其配成100mL溶液。学生研究
性学习小组为了确认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气体
100mL过特NaOH溶电焰色反应观察到紫色火焰
溶液加热*(透过蓝色钻玻璃)
溶液
足后舒.酸是与
无现象白色沉淀
BaCI2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制100mL该溶液的过程中,“定容”操作正确的是
通过鉴定,该固体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实验过程生成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⑵下列实验结论符合事实的是o
A.该固体中可能含有(NH4)2SC)4、K2so4、NaCl
B.该固体中可能含有(NH4)2SO4、KC1,一定不含NH4a
C.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I、K2s04
D.该固体中可能含有(NH4)2S()4、KC1
19、(1)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b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刻蚀印刷电路板涉及的离子方
程式为____检验溶液中还有Fe3+的试剂是
⑵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____溶液中。
⑶铝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若两个反应在相同状况下放出等量的气体,则两个反应中消耗的铝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
⑷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L,质量为12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
20、某学生用12moi的浓盐酸配制O.lOmol-L1的稀盐酸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b.用蒸储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要摇匀
e.用500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mL溶液
f.当用容量瓶配制完溶液后,可用容量瓶存放配制的试剂
(2)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填“10mL”“25mL”或“50mL”)。
(3)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o
21、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已知。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可与网9©眈同
⑴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的化学式是o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而污染了环境。
⑵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C的化学式是o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钠离子浓度为1.0mol/L,镁离子浓度为0.5mol/L,氯离子浓度为3.0mol/L,则依据电荷守恒可知:
1.0mol/Lxl+0.5mol/Lx2+c(Ba2+)x2=3.0mol/Lxl,解得c(Ba2+)=0.5mol/L,故答案为D。
2、D
【解析】
A.二者都可以和氢氟酸反应,A项错误;
B.二者都可以和烧碱反应,Si。2还能和纯碱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硅酸钠,B项错误;
C.Si。?可以与氢气或者氟气反应,C项错误;
D.二者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熔沸点较高,D项正确;
答案选D。
3、D
【解析】
配制100mL1.0mol/LNa2c03溶液,应称取碳酸钠的质量为1.0mol/Lx(ULxl06g/mol=10.6g,溶于水配成溶液的体积
为100mL,由此分析。
【详解】
A.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称量固体后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先在烧杯中溶解,故A错误;
m10.6g
B.碳酸钠溶液的配制时,10.6g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溶解过程就加入100mL的水,再
M106g/mol
n
移液、洗涤、定容再加上水,溶液体积就会超过100mL,根据c=1,V浓的值偏大,浓度偏小,故B错误;
V液
C.移液操作时,防止液体外溅,需要玻璃棒来引流,故c错误;
D.定容后,塞好瓶塞,要进行反复倒转、摇匀操作,为了使瓶内溶液进一步均匀,故D正确;
答案选D。
4、B
【解析】
每摩尔微粒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指明的微粒,0.012kgDC含有碳原子数目为阿伏伽德罗常数,故B正确。
5、A
【解析】
H2O2恰好将XO4-还原,反应中H2O2变成02,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则X的化合价降低,设元素X在
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2x(7-x)=5x2x(L0),x=2,A项正确,故选A。
6、C
【解析】
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4+和H3O+,和NH*M-和O”两两相似,根据信息利用类推方法分析判断。
【详解】
①NH3和H2O相似,可以依据2Na+2H2O=2NaOH+H2f,类推得到反应为:2Na+2NH3=2NaNH2+H2t,故①正确;
②NH4+和H3O+相似,H+可以写成H3O+,依据CaO+2HCl=CaC12+H2O,类推得到反应:
CaO+2NH4Cl=CaC12+2NH3T+H2O,故②正确;
③OH-和NH2湘似,N&和CP湘似,NH3和H2O相似,依据Mg(OH)2=MgO+H2。,类推得到:3Mg(NH2)2=Mg3N2+4NH3f,
故③正确;
④OH-和NEL湘似,NH3和H2O相似,依据NH4Cl+NaOH=NaCl+NH3+H2O,类推得到:NH4Cl+NaNH2=NaCl+2NH3,
故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相似性找到熟悉的反应方程式。本题的易错点为③,要注意3Mg(NH2)2=Mg3N2+4NH3T中利用
OH和NH2湘似,将Mg(NH2)2改为Mg(OH)2,利用N3-和O?-相似,将Mg3N2改为MgO,利用NH3和H2O相似,将
NH3改为H2O„
7、C
【解析】
A.反应中只有C1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1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A错误;
B.由反应可知,1个C1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5个C1原子得到电子被还原,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1:5,故B错误;
C.反应中只有C1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L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C正确;
D.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为1:1,故D错误;
答案:Co
【点睛】
根据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8、D
【解析】
A、SOz和COz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碳只有氧化性,所以两者都有氧化性,故B选项是正确的;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分别生成亚硫酸钙和碳酸钙的沉淀,故C正确;
D.根据强酸制取弱酸原理可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Do
9、C
【解析】
钠是活泼金属,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要密封干燥保存,钠的密度小于水,
大于煤油。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选C,故答案为:Co
10、C
【解析】
A.依据形状可知该仪器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
B.依据形状可知该仪器为漏斗,故B错误;
C.容量瓶是一种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颈上有刻度。当瓶内体积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
时,其体积即为所标明的容积数,故c正确;
D.依据形状可知该仪器为分液漏斗,故D错误;
答案选C。
11、C
【解析】
CaCh固体是由©22*和C厂组成的离子化合物,0.1molCaCh中含有1.204x1()23个CF,0.1molCa2+,其中不存在Ch;
故答案为Co
12、D
【解析】
A.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黄色褪去,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离子被还原,则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A正确;
B.分别向两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烧杯中加入打磨过的同样大小的镁片和铝片,通过比较反应现象(产生气
泡的快慢)可以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泼性,B正确;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即碘化钾被氯化铁氧化为单质碘,所以氧
化性是铁离子强于单质碘,即可以比较Fe3+和L的氧化性强弱,C正确;
D.NaHCCh与Na2c03溶液均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检验二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
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13、B
【解析】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铝排在铁的前面,所以
铁和氯化铝不反应,溶液中一定存在铝离子,根据氧化性:Fe3+>Cu2+>Fe2+,还原性:Fe>Cu,所以由相同物质的
量的CuCb、FeCb、AlCb混合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搅拌后振荡,先发生2Fe3++Fe=3Fe?+,铁粉仍有剩余,溶液
中三价铁离子无剩余,必还发生Cu2++Fe=Fe2++Cu,肯定有Fe?+且无G?+剩余,所以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是Fe2\
Al3+,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Fe3+、CiP+的氧化能力大小的比较,明确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以及反应的先后
顺序是解本题的关键。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铝排在铁的
前面,所以铁和氯化铝不反应,根据三价铁离子、铜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反应先后顺序,从而确定溶液的成分;铁
粉仍有剩余,一定有铜生成,溶液中三价铁离子和铜离子无剩余。
14、A
【解析】
A.Cl2>HNO3、KM11O4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常见的氧化剂,A说法正确;
B.SiO2、P2O5都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与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B说法错误;
C.雨后彩虹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关,血液透析是渗析原理,卤水点豆腐为胶体的聚沉,都不属于化学变化,C说
法错误;
D.NaOH、CaCCh都属于电解质,CO2属于非电解质,D说法错误;
答案为A。
15、D
【解析】
A.烧铁器淬于胆研水中,即成铜色也,用胆研炼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u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
0价,所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指硫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和硫,积变又还成丹砂,指汞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涉及氧化还
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爆竹声中一岁除,,中黑火药的使用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C、S、N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
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铁杵磨成针,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6、B
【解析】
此题考查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
【详解】
A.2CL-Ch,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B.Fe3+—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
原,需要加入还原剂;C.NH4+-NH3,氮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为-3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CCV-一CO2,碳
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为+4价,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3+
17、FeChKC14Fe(OH)2+O2+2H2O=4Fe(OH)3Fe(OH)3+3H=Fe+3H2O
【解析】
根据D溶液与AgNCh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因此H是AgCL同时得到的溶液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说明D是KC1;根据白色沉淀E遇到空气变成红褐色沉淀F,可知E为Fe(OH)2,F为Fe(OH)3,G为FeCb;根据B
溶液和C溶液可以生成Fe(OH)2和KC1溶液,则B为FeCL,C为KOH;A+G-B,A可以转化成B和气体,A为
Fe;
(1)B的化学式为FeCL,D的化学式为KCL
(2)E转变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MFe(OH)3。
+3+
(3)F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H2Oo
【点睛】
无机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
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2-+--
18、BK\NHjC03\HCO3Na,ClW+OHNH3t+H20AD
【解析】
(1)配置100mL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视线应平视刻度线,故正确的操
作为B;
(2)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有气体生成,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
+,反应得到溶液,说明没有沉淀生成,则原溶液没有Fe2+、Fe3
+.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原溶液含有K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没有COS?-、HCO3
一,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含有Sth?一,溶液中Na+、Cr
+2
不能确定,故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K+、NH4;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CO3>HCO3
+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r;实验过程生成气体的反应是:NH4+OHNH3T+H2O;
2-2+2
(3)由⑵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离子是:K+、NlV、SO4,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Fe3+、CO3~,HCO3
,不能确定的是:Na+、CF;故答案为AD。
【点睛】
对于离子的检验,需掌握其特征反应,并需要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的影响以及加入的试剂因过量对后续相关离子检验
是否有干扰等。对于K+常见检验方法是焰色反应(需通过蓝色钻玻璃),若观察到有紫色火焰,则说明有K+,但不能
证明是否有Na+o
19、2Fe3++Cu=2Fe2++Cu2+KSCN溶液2cl2+2Ca(OH)2=CaC12+Ca(ClO)2+2H2O饱和食盐水1:1
1:3
【解析】
⑴用FeCb溶液做腐蚀液与Cu反应生成CuCL和FeCL,由反应物、生成物及电子、原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检验
Fe3+溶液的试剂是KSCN溶液。
⑵工业上是利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1极易溶于水,可用饱
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
⑶铝分别和足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如果生成相同条件下等量的氢气,这两个反应中都是铝失电子,且都是由
0价升高到+3价,由电子守恒,可求出需要铝的物质的量。
⑸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G72L=o.3mol,
22.4L/mol
设CO的物质的量为x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贝!!:
x+y=0.3
28x+44y=12
解得:x=0.075mol,y=0.225mol,
由此求出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
【详解】
⑴用FeCb溶液做腐蚀液与Cu反应生成CuC12和FeCL,由反应物、生成物及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2Fe3++Cu=2Fe2++Cu2+,检验Fe3+溶液的试剂是KSCN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铁离子。答案
为:2Fe3++Cu=2Fe2++Cu2+;KSCN溶液;
⑵工业上是利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因氯气与水发生CI2+H2OH+C1+HC1O,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但
HC1极易溶于水,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答案为:2c12+2Ca(OH)2=CaC12+Ca(ClO)2+2H2O;
饱和食盐水;
(3)铝分别和足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如果生成相同条件下等量的氢气,这两个反应中都是铝失电子,由转移电
子守恒知,需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为:1:1;
⑸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W^^=0.3mol,
22.4L/mol
设CO的物质的量为x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贝!I:
x+y=0.3
28x+44y=12
解得:x=0.075mol,y=0.225mol,
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0.075mol:0.225mol=l:3。答案为:1:3。
【点睛】
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3H2sO4=AL(SO4)3+3H2b
2Al+2NaOH+2H2O=2NaAlO2+3H2t,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不管是在稀硫酸中,还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存在
下列关系式:2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