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社会的问题层出不穷。根据最高院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不断上升。本文先以实务的角度出发,对现行与夫妻共同债务有关的三个认定规则进行分析,并提出夫妻共同债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目前在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中存在认定标准不一、认定过程举证难、认定过程中债权人权益易受损害等。同时,对比域外的法律且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于完善夫妻共同债务提出完善约定财产制度、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划分标准和构建家事代理制度的三个建议。关键字:婚姻法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PAGEII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growthofChina'seconomiclevel,socialproblemsemergeinendlessly.AccordingtotheSupremeCourt,maritalandfamilydisputeshavebeenontheriseinrecentyears.Thispaperstartsfromthepracticalpointofview,analyzesthethreeexistingrulesaboutthejointdebtofhusbandandwife,andputsforward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thejointdebtofhusbandandwife,suchasthecurrentexistenceofdifferentrecognitionstandardsinthejointdebtofhusbandandwife,thedifficultyofproofproofintherecognitionprocess,andthevulnerabilityofthecreditor'srightsintherecognitionprocess.Atthesametime,bycomparingforeignlawsandcombiningChina'snationalconditions,thispaperputsforwardthreeSuggestionsonperfectingtheagreedpropertysystem,clarifyingthedividingstandardofhusbandandwife'sjointdebtsandconstructingthefamilyagencysystem.Keywords:marriagelawmaritaljointdebtIdentified一、夫妻共同债务的概述(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当代我国经济不断平稳增长,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国民生活质量,一方面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根据最高法发布2019年上半年审判执行工作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各省(区、市)法院审结的民事案件中,数量最多、占比最大的5类案由分别是: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劳动争议,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魏悦.最高法发布2019年上半年审判执行工作数据新收案件数持续增长结案数同比大幅增加整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EB/OL]./xinshidai-xiangqing-174372.html,2019-07-31。离婚案件的比例在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越来越高,我国法院的离婚案件数量也越来越多。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是显而易见的焦点。在以往的司法工作中,《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二)》)第24条这一条文被法院大量用于解决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问题上。但该规定,过分于侧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导致出现大量虚假债务的现象,使未举债的夫妻一方无故负债,从而损害了其财产权益。《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新《解释》)于2018年被最高院出台,该解释的出台后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部分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而且实践中法院根据新《解释》的作出判决与根据《司法解释(二)》作出的判决截然不同,这导致了实践中产生了新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新《解释》中的债权人承担了大部分的举证责任,当债权人无法找出该债务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证据时,举证不能的后果将由债权人来承担,这种做法势必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是离婚案件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在当下具有研究价值。不管是《司法解释(二)》还是新《解释》在举证责任方面都有责任分配失衡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问题,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夫妻中非举债方的利益,贯彻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魏悦.最高法发布2019年上半年审判执行工作数据新收案件数持续增长结案数同比大幅增加整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EB/OL]./xinshidai-xiangqing-174372.html,2019-07-31(二)夫妻共同债务问题的背景分析 随着国家司法的进步,司法公开越来越透明,除去不能公开的裁判文书以外,在裁判文书网中能看出各类案件的状况。在“无讼案例网”中高级检索“夫妻共同债务”“民事案件”“基层人民法院”得出了今年来夫妻共同债务的案件数量的大概情况。近年来与夫妻共同债务有关的案件大概有939901件,其中2012年10865件2013年26486件;2014年103277件;2015年149819件;2016年189757件;2017年206435件;2018年145462件;2019年65562件。虽然数据不能全面准确的反应该问题的现状,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夫妻共同债务的发展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图表所示2012年至2017年间夫妻共同债务案件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在2017年这一年夫妻共同债务案件数量达到了顶峰,自2018年新《解释》出台施行后,案件数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了新《解释》的出台在法律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解决了在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中部分的问题,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三)夫妻共同债务的基本理论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我国现在所适用的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中,目前没有对该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解释。而夫妻共同债务这一概念,在《婚姻法》第41条中有涉及,根据该法条可知,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仅在《婚姻法》中粗略带过,并没有详细的说明。所以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这一问题在立法上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在理论上,我国理论界在这问题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综合各方的观点粗略可以得出,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主要基于夫妻的共同生活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柴学勇,论柴学勇,论夫妻共同债务的立法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24):30-31二、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法律规定从《婚姻法》第41条提出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到2017年出台的《司法解释(二)》第24条及其补充规定,深化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再到“夫妻合意”、“共债共签”等认定方式被提出于2018年最高院出台的新《解释》中,该认定方式是我国吸收了多方的理论观点后才总结得出的,显然,我国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一直在不断改进。《婚姻法》第41条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的原则,该规定针对夫妻共同债务,明确了清偿主体,并且限定由其双方共同财产进行偿还。且该规定给予了夫妻双方处分自己的财产的权利,体现了民法的宗旨,有利于保护夫妻双方的的合法利益。但是该规定过于模糊和笼统,只能体现出我国婚姻法对于夫妻双方共同债务的原则性规定。没有对夫妻共同债务提出明确的认定规则,在实践中难以界定共同债务,导致该法条难以落实,不利于在实践中法律的适用,容易产生歧义。《司法解释(二)》第24条及其补充规定,在《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夫妻债务问题的解释,着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该规定过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容易导致夫妻在离婚时负上不必要的债务。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为了保护交易公平地进行,但是该规定在保护债权人利益与保护债务人利益的责任分配中出现了失衡,导致出现了夫妻一方恶意向债务人举债,另一方无辜负债,夫妻之间的虚假债务增多,给违法的交易提供了滋生的空间。虽然保护债务人的利益是出于善意,但是也让一部分带有恶意的人利用了法律。而且《司法解释(二)》第24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是基于婚姻关系仍在持续时,夫妻的其中一人用个人名义向第三人进行举债,该认定规则并非以夫妻双方共同生活需要为基础。仅仅以婚姻缔结关系就认定夫妻共同债务,会严重损害非举债一方的财产利益,这样的规定是十分不合理的。《司法解释(二)》中的部分缺陷在新出台的新《解释》中得到了解决方式,该规定明确了“共认共签”或“事后追认”的夫妻共同债务是认定方式之一。换一个说法就是,新《解释》的中的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表意。虽然新《解释》在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问题上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该认定规则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本解释中搜集证据的责任都交由了债权人,债权人需要完成对于债务人夫妻双方因共同生活所需而使用债务的证据收集并交由法院裁判。对于债务人的夫妻生活,债权人作为一个外人,要完成搜集举证有一定的困难,夫妻生活是婚姻缔结方的个人生活,作为债权人如何得知其借款有没有用在双方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债权人不能完成举证则债权人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这将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司法解释(二)》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与新《解释》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新《解释》出台后的判决与解释出台以前的判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样无论对于债权人来说还是对于债务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虽然我国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规则经历了多次的补充与完善,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司法实践中对该类问题的裁决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过于复杂,现行的认定规则仍然存在不足,仍有改进的空间。(二)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理论探讨1.以“债务推定论”为标准就《司法解释(二)》第24条来说,债务推定论是传统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该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市场交易的秩序,但是现阶段的社会问题变化多端,越来越复杂。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来说,债务推定论这一认定标准过于简单,单单凭借夫妻婚姻缔结关系这一条件即可通过推定的方式将债务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很容易会损害作为非举债方的利益,导致非举债方无辜负债。同时,夫妻的婚姻缔结是基于夫妻双方对彼此的信任和双方的感情,如果简单地根据债务推定论认定共同债务有可能会给夫妻双方带来不安全感,由此动摇夫妻双方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不利于婚姻关系的延续。这就违背了当时立法的初衷,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上对于两性问题的矛盾。虽然该规定在立法之处的本意是善意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在司法解释推出之初的确也解决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减少了假离婚而逃避债务的问题,维护了市场交易的秩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复杂程度增加,人心的复杂多变,让一些人借法律的名义钻空子,损害部分人的利益,破坏社会的秩序,证明该规定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该规定作为一个司法解释,其作用并不在于构建法律的架构而是在于解释法律,让法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显然现在的《司法解释(二)》已经出现了滞后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磨合剂,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产生更多的法律问题。因此,该规定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发展。2.以“债务目的论”为标准“债务目的论”是理论界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研究后提出的理论标准,即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而产生的债务才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该理论在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上对比“债务推定论”有更深层的理解。韦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债务目的论”的标准与“夫妻协议”的标准相似,都是基于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愿。“债务目的论”要求债务形成需要用于夫妻共同生活,这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认才能够形成的。“夫妻合意”显然就是需要夫妻双方都相同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因此两个观点具有相似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意思表示在社交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应当尊重意思自治。新出台的新《解释》所采用的的认定标准就明确了,对于夫妻其中一方因家庭生活以自己个人名义向债权人借款的行为,债权人以夫妻共同债务的名义向非举债方主张权利,法院表示支持。在我国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中,新《解释》首次明确指出,由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产生的债务属于共同债务。由此可知,“债务目的论”的观点跟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相匹配,得到了法律的确定和认可。并且从上文提到的案件数量来看,自新《解释》出台以后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案件数量有所回落,对于司法实践来说这是良好的趋势。韦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3.合意推定制合意推定制是在“债务推定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具体司法工作需求所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现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之中。合意推定制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所欠的债务,要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必要条件。夏吟兰.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之检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01):32-36该理论与“夫妻合意”夏吟兰.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之检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01):32-36三、现阶段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不一就我国现在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问题上可以适用的认定规则有《婚姻法》第41条、《司法解释(二)》第24条及其补充规定以及新《解释》。而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与新《解释》的认定规则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司法解释》的认定标准以“债务推定论”为主,且对于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举证责任在于债务人;而新《解释》是以“债务目的论”为主,而对于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举证责任归于债权人,因此不同的法官适用不同的认定规则得出的判决是截然不同的。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公开案例来看,目前我国法院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的法律适用还没有达到统一。以“陈景权与富克平、谢迎红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为例,该案件是2019年12月30日裁判的,法官适用的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认定其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但是近年来更多的法院适用的是新《解释》来认定夫妻共同债务问题。若法院用不同的适用规则得出的判决是截然不同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不公平的,违背了立法的原则。(二)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过程举证难以《司法解释(二)》为例,该规定用推定的方式将夫妻在婚姻之中所产生的债务定义为夫妻共同债务,但若有证据能够说明该债务其实是个人债务,或者有证据能够说明债权人知道夫妻之间的财产协议,则可将债务认定为非夫妻共同债务。该规定将举证责任归咎给债务人,特别是夫妻双方之中非举债方的一方。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缔结是基于夫妻双方的感情以及信任,有些夫妻之间可能基于信任而由双方其中一方去处理家庭问题。当举债方以家庭名义去为自己举债时,作为非举债方即其配偶有可能基于对配偶的信任,对配偶举债问题并不过问,到最后才发现该债务并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债权人和债务人恶意勾结编造债务的现象,对于没有举债的一方来说要拿到证据是十分困难的。一旦非举债方做不到举证,其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导致需要承担不必要的债务。2018年1月17日出台的新《解释》对于举证责任做了新的分配,但就债权人而言,这样的举证是难以实现的。首先,夫妻双方就是一个共同体,他们之间的生活具有私密性,债权人作为第三方难以清楚知晓夫妻之间的财产分配。其次,就我国夫妻而言,大部分的夫妻财产都是混同的。当债权人的借款与夫妻的共同财产混同一起时,借款已经与夫妻双方的收入混合在一起,当财产再支出时,就更加难以说明款项是债务人的收入还是债权人的借款。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债权人都完成举证,这对债权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在分配举证责任时,应当做到公平、合理,虽然《民事诉讼法》中有“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但是证据法中也有“控制证据的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则,对于在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举证责任分配中,我国的认定规则仍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做好公平、合理分配。(三)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过程中债权人权益容易受到损害作为债权人来说,提起诉讼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回借款。自新《解释》出台以后,虚假借款或债权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借款来转移财产的现象已经很少出现了。相反,自该规定出台后,债权人的权益更容易受到损害。因为该规定中对于债权人所要承担的责任过于重,债权人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若夫妻的财产已经转移到另一方身上,债权人一旦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就要面临收不回借款的风险,这对于债权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虽然该规定的出台保护了未举债的夫妻一方的权益,但是也伤害了债权人的权益,这样“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是在不适合当下的社会现状,还有可能扰乱市场交易秩序。该解释在出台之初的本意应为保护市场交易秩序,惩处夫妻其中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编造债务的虚假诉讼,但不应因为这样的本意就增加债权人的举证责任。作为债权人本就处于稍弱的一方,若债权人能轻易收回借款,债权人就不会提起诉讼。正是因为债权人无法通过一般的渠道收回属于自己的借款,才会提起诉讼希望通过法院的判决能够收回借款。当债权人提起诉讼后,明明能够收回的借款要因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导致面临不能收回的风险,这会使法院的公信力打折扣。因此,举证责任不能顾此失彼,应当公平合理,要做到既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也保护债务人的权益。四、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立法建议(一)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域外法律规定1.德国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外国的法律也有相关的规定,其中大陆法系的国家对我国的立法由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而在众多的大陆法系国家中,德国在夫妻财产制方面的规定是最全面的。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德国民法典》韦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有规定,为了保证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对配偶有利的事,夫妻双方都可以拥有处理的权利,同时由于该处理行为而导致的后果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有特殊情形的除外。对于《德国民法典》中提到的“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这一标准,在我国的新《解释》中也有纳入。德国的法律对共同债务的承担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如何承担即承担的方式也有所规定。法典中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对外所举的债务无论是什么时间产生的,在净益共同制之下,由对外举债的一方用其个人财产承担。如果所欠的债务是为了“家庭共同日常生活需要”,则债务人对该债务承担的应当是连带责任。夫妻双方内部的按份清偿不会受对外责任承担的影响,若其中一方将韦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2.美国虽然美国作为英美法系国家,无论从立法背景还是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都与我国不相同,但是美国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这个问题上的规定有其独特的价值,也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美国由于其历史的原因,美国的各大州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美国理论界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有些不一样的声音,一种观点是认为,以夫妻一同获取利益作为目的的债务应当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另外一种观点是基于“生活必需品理论”,就是满足家庭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向外举债的,可以被认定为共同债务。美国明确了当夫妻处于婚姻缔结关系的状态时,其中一方向外举债可以通过自然推定的方式认定共同债务,以家庭生活必需品作为认定标准韦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美国婚姻法还规定了对于夫妻双方偿还债务的顺序:第一是先将举债方的个人财产用于清偿;二是将夫妻双方婚后所享有的共同财产的收益中属于举债方的那一部分用于清偿。另外对于避免夫妻双方其中一方存在虚假债务或者非法债务,美国婚姻法还有例外规定,该条款对配偶依照其他部门法所获得的财产豁免权不会产生影响。这是为了保障当发生特殊情况时,法律韦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二)完善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立法建议1.完善约定财产制度法定共同财产制和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我国现行的两种夫妻财产制。就现今社会形势的来说,笔者认为夫妻财产约定制优于法定共同财产制。但在我国对于夫妻财产约定制只有《婚姻法》第19条中有所规定,且该规定只是对顶夫妻约定财产用书面形式,没有具体可供实施或落实的条文,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很难落实约定财产制。构建一个完整的约定财产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问题,也能够令我国婚姻法得到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完善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明确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备案机关以及公示问题。做好完整的备案与公示可以提高约定财产制的公信力。我国可借鉴日本的经验,于婚姻登记机关处进行备案登记。婚姻登记机关作为法定办理婚姻业务的地点,财产制度的备案在该行政机关中进行会相对方便快捷。其次,夫妻双方在约定好财产后所备案的协议内容,应当允许第三人查询。由于夫妻的婚姻生活具有私密性,作为第三人难以知晓夫妻之间的约定,因此允许第三方查询夫妻约定协议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财师考试考后总结及反思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信息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证券交易所功能与2025年考试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考试真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科技应用前景分析试题及答案
- 项目调度技巧与工具比较试题及答案
- 注会考试重要考证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预测题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解读政策变化试题及答案
- 2025安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我爱刷牙幼儿课件
- 智慧树知到《演讲学(同济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高等数学(慕课版)教案 教学设计-3.4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3.5函数的最值及其应用
- 政府审计 课件 第五章 金融审计
- 2025年度文化产业竞业禁止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孕产妇分娩恐惧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 2025年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家开放大学《小企业管理基础》综合练习题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吊装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