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19近五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19近五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19近五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19近五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19近五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1-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

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国玺”,即“中革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代表着

熠生辉的共和国符号。她由铜胎铸字,不易变形。选用这种材料作为印章胎体最大的优点是

A.硬度较大B.熔点较高C.不溶于水D.形状美观

2.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列纯争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

一项是

A.H2SB.2C.遥1D.NaNO,

3.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以下四种

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粮食B.牛奶C.豆油D.蔬菜

4.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

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的间隔变小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5.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的陶艺“踢毯子”,童稚十足,形神兼备。这种陶艺的制作

用到了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0j、石英砂(主要成分SiO。、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j和萤

石(主要成分CaF1。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

A.钾长石B.萤石C.方解石D.石英砂

6.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

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9S0]_点]o氢原子

86G—饼gO氧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

A.H20B.OHC.H2O2D.H2

7.在以下四种均含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的是:

A.甲烷(CH)B.乙醇CHeO)C.丙烷CHJD.醋酸CH。)

8.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中有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描绘了绵绵春

雨百草充满生机,隆隆春雷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惊蛰之后

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

A.光合作用加强B.能量消耗减小C.新陈代谢加强D.物种数量减少

9.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A.试管口应该倾斜B.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D.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

10.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下图为配制氯化钠杀菌液的

过程,结合图表信息,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图2

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C010203040608090100

氯化钠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338.439.039.8

A.图1中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B.图2中溶液为20℃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图2中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

D.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均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第H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1-35.5

三、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

分。)

【化学与工程】

11.科技缔造生活,创新筑梦未来。我国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让青少年深成骄傲和自豪的

同时,对培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是我国科技领域中引

起世界关注的三个典型实例。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题的相关问题。

图1空(中国航母)图2陆(中国高铁)图3空(中国空间站)

(1)图1:十年砺剑跨越发展,大国重器挺进深蓝。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

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常规燃油和核能。当使用燃油工作时,能量转化是_______,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当使用核能工作时,对其安全问题提出的要求是

(2)图2:我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与燃油相比,其优点是。”和谐号列车车体

内用到了许多环保材料,其中的塑料属于材料。乘坐高铁时,限制携带的物品中

包括火柴和打火机,其原因是。

(3)图3:我国空间站的问天舱中,通过无土栽培种植了螺旋生长的水稻,其栽培过程用到

的营养液中,需要量较大的一种营养元素为(用符号表示)。值得赞誉的是,空间

站的太阳能电池翼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的神化像太阳能技术。碑化像中,碑和

钱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卷)

28185,其

中x=,二者相比,原子结构不同之处为。

(4)在航母、高铁和空间站建设中,钛和钛合金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得到普遍应用。钛是用铝

粉与二氧化钛(TiOj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化学与技术】

12.制作豆腐过程中用到了盐卤。盐卤是我国数千年来豆腐制作的传统凝固剂,有较好的溶

解性和凝固性,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含量约2%~6%)和氯化钾(含量约2%~4%)等。豆腐的制作

流程如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浸泡过盐卤

E严昌一声一

研磨机煮浆器混合器成品器

(1)研磨机将豆子研碎、研细的目的是。

(2)煮浆器内在煮沸过程中,可将有毒豆浆转化为无毒豆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3)为加快凝固速度,当把盐卤慢慢加入混合器时,需进行的操作是o

(4)向盐卤中滴加AgNOs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1个)。

(5)“花开富贵”是一道吃出咸辣味、品出世间美的豆腐制品,它有强筋骨、防贫血等功效

由此推知,这种食物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3.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它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通过引水、调水、储

水等方式将长江等水源送往北方。截至2003条5月,工程置计调水量超过620亿而,惠及

沿线280多个是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结构。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地水质要求较高,其中一种做法是在水源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以配置

优良水质,改善水的硬度。输水工程沿线有严格的要求,不可随意取水用水,为安全起见,

沿途设置了三道防线。禁止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

南水北调进入穿黄段(如图)时,对工程质量是一个严的考脸,因此该段的隧源使用了钢板、

混凝土和高强度钢丝加固而成。

千里迢迢风雨路,万丝甘甜济北方。在以露天水渠榆水时,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水渠常采用

减宽度、加深度的方式将长江水保质保量运达北方,实现长江水源合理调配。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长江水源中含有的一种金属阳离子是(写名称)。

(2)穿黄工程隧洞的坚固结构可防止o

(3)工程沿线设置三道防线,禁止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如o

(4)以水渠方式输水时,采用减宽度、加深度的方式,其目的是减少污染和)。

(5)为输送优良水质,向水源地加入适量生石灰,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

径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氢氧化钠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

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________。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水后的热量变化为。

(3)氢氧化钠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原因是。

(4)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

(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1)每空1分,(2)4分,共6分。)

15.“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经过多年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其最大的优

点是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1)“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表示为:X+NaCl+NaHCO『NH4c1+Na2co3,X的化学式是

,X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一(精确到0.1%)。

(2)用58.5tNaCl(其利用率在96%以上)制碱,至少能生成Na2co、的质量是多少?

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实验设计】

16.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

实验方法: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

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IIIIII

(1)实验原理:H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现象:H中蜡烛正常燃烧,I和HI中蜡烛熄灭,III中的现象还有。

(3)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4)问题与交流:III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科学探究】

17.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项重

要工程。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焚

烧产物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调查垃圾分类的价值

【咨询交流】同学们参观了一个垃圾分类处理厂,获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

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的综合化分类具体可得到金属、塑料和—

等可再利用的资源。

任务二:学习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

【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到垃圾回收处理的过程如下:分类收集一

运输一垃圾处理厂简分一分类处理一最终处置。

【小组交流】垃圾筛分时,可根据_______区分铜和铝。

任务三: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提出问题】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CO、C02?

【调查资料】①S0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常用于检验SO"

②紫红色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可与S0,反应而褪色,常用于除去S02;

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ab

TT

足量酸性L_J

高锦酸钾国引

溶液

(图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除尘后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红色褪去

②将除尘后的气体先通过图1装置后,再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澄清石灰水变

含有C02

水的试管中浑浊

【反思评价】

(1)步骤②中,气体从端通入图1装置。

(2)步骤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组同学通过一定手段,测得焚烧垃圾时间段内CO体积分数出现异常的原因是

测量co的

体积分数

任务四:设计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活动

活动

实现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活动对象小区居民

主题

时间

5月6日上午,文明小区活动形式演讲

地点

活动①用讲解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知识。②引导小区居民认识垃圾桶上

流程的分类标识。③活动总结,撰写实践报告。

成果分享: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学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分类管理知识。在

项目化学习的成果报告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为了强化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让

更多的人了解并执行分类措施,你还能提出的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是。

参考答案

1.A

【详解】铜胎属于金属材料,最大的优点是硬度较大。故选A。

2.C

【详解】A、硫化氢中氢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硫元素化合价为一2价。A

不正确;

B、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B不正确;

C、氯化钾在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氯元素化合价为一1价。C正

确;

D、硝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一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氮元

素化合价为+5价。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3.B

【详解】A、粮食富含糖类,故A错误:

B、牛奶富含蛋白质,故B正确;

C、豆油富含油脂,故C错误;

D、蔬菜富含维生素,故D错误;

故选Bo

4.C

【详解】A、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形成冰晶,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

D、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钾长石的主要成分是KAlSisO”是由K、AKSi、0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

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萤石主要成分是CaFz,CaF?是由Ca、F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

题意;

C、方解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Ca、C、0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D、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由Si、0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图2中,存在的微粒有比0、02,其中氧气为反应的剩余物,所以反应后生成图2

中的新微粒符号为出0。

故选A»

7.B

【详解】A、甲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1X4)=3:1,故A错误;

B、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2):(1X6)=4:1,故B正确;

C、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1X8)=9:2,故C错误;

D、醋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2):(1X4)=6:1,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的意思是蛰伏在泥土中的动物被春雷惊醒过

来,开始活动了,说明惊蛰之后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新陈代谢加强。故选C。

9.D

【详解】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此选项错

误;

B.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错误;

C.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是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此选项错误;

D.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空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Do

10.B

【详解】A、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

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该温度下,将10g氯化钠溶解

在100g水中得到的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10g

C、图2中溶液的浓度为:s,xl00%a91%小于10%,所以对葡萄球菌没有明显的杀

10g+100g

菌效果,故选项说法错误;

I)、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把氯化钠从它的饱和溶

液中结晶出来,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11.(1)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动能防止核泄漏/防止核辐射(合理

即可)

(2)无污染##更环保(合理即可)有机高分子合成##合成防止发生火灾/防止

发生爆炸(合理即可)

(3)N##P##K3核电荷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高温

⑷4Al+3TiO2^3Ti+2Al2O3

【详解】(1)使用燃油工作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当使用核能工作时注重安

全使用,防止核泄漏(防止核辐射)。

(2)电气化铁路不会产生污染性气体,与燃油对比,其优点是无污染,更环保;塑料属于

合成材料;乘坐高铁时,不能携带火柴和打火机,防止发生火灾(防止发生爆炸)。

(3)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的N、P、K元素(写一种即可)。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所以31=2+8+18+x,则x=3;对比珅和钱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两者原子结构不同之处为

核电荷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铝粉与二氧化钛(TiOj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钛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4Al+3TiO2-3Ti+2Al2O3。

12.(1)使豆子得到充分利用(合理即可)

(2)化学变化

(3)搅拌

(4)AgNO3+NaCl=AgClJ+NaNO3##AgNO3+KCl=AgClJ+KNO3

(5)Fe##铁元素

【详解】(1)研磨机将豆子研碎、研细的目的是使豆子得到充分利用或得到更多的豆浆;

(2)煮浆器内在煮沸过程中,可将有毒豆浆转化为无毒豆浆,会杀死一部分细菌,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当把盐卤慢慢加入混合器时,搅拌可以增大盐卤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加快凝固速度;

(4)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钾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

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NO3+NaCl=AgClJ+NaNO3^AgNO,+KCl=AgCII+KNO,;

(5)铁元素能预防贫血。

13.(1)钙离子或镁离子

(2)坍塌或漏水(合理即可)

(3)私自取水用水或攀爬(合理即可)

(4)减少水分蒸发(合理即可)

(5)降低水的硬度Ca0+H20=Ca(0H)2

【详解】(1)长江水源属于硬水,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故含有的金属离

子为:钙离子、镁离子;

(2)穿黄工程隧洞的坚固结构可防止坍塌或漏水等;

(3)工程沿线设置三道防线,可以禁止私自取水用水、攀爬等行为;

(4)以水渠方式输水时,采用减宽度、加深度的方式,具有减少污染、减少水分蒸发等优

点;

(5)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可以降低水

的硬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14.(1)去除油污(合理即可)

(2)放热

(3)有强腐蚀性

(4)用pH试纸检测

(5)2NaOH+CuSO4=Cu(OH)2J+Na2so4

【详解】(1)氢氧化钠可以与油脂发生反应,所以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合理

即可);

(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水后的热量变化为放热;

(3)氢氧化钠属于碱,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使用氢氧化钠必须十分小心;

(4)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检测,故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检测;

(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

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J+Na^SO』。

15.(1)NIL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4%或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6%

(2)解:设至少能生成NaEOa的质量为x

NH,+NaCl+NaHCOi=NH4C1+Na2CO3

58.5106

58.5tx96%x

106_x

58^5~58.5tx96%

解得产101.76t

答:至少能生成Na2c的质量为101.76t。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

1个氯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4

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则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

即为限;

14

NH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x82.4%;

314+3

3

N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xi00%=17.6%;

37174+3

(2)见答案。

16.(1)2HCl+Na2CO3=2NaCl+H2O+CO,t

(2)产生大量气泡

(3)整理洗涤仪器(合理即可)

(4)盐酸酒出##HI中蜡烛没熄灭(合理即可)

【详解】(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Na2CO,=2NaCl+H2O+CO2T;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3)结束实验后,将残余物倒入水池中,用清水洗涤仪器;整理实验台,报告老师后离开

实验室;

(4)向烧杯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未紧靠烧杯口,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盐酸酒出或III中蜡

烛没熄灭。

17.可回收垃圾废纸##可燃物(合理即可)颜色含有SO?b

C02+Ca(0H)2<aC03I+H20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合理即可)制作小海报##学习垃

圾回收法律条文(合理即可)

【详解】①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故填写:可

回收垃圾。

②垃圾的综合化分类具体可得到金属、塑料和废纸、可燃物、玻璃等可再利用的资源,故填

写:废纸或可燃物(合理即可)。

③铜为紫红色固体,铝为印白色固体,可以通过颜色加以区分,故填写:颜色。

④将除尘后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红色褪去,根据资料可知,SO?能使红

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因此,得出除尘后的气体中含有SO”故填写:含有SO?。

⑤气体除杂时,要遵循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的原则,对应图1装置的b端进气,故填写:

bo

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化学方

程式为:CO24Ca(OH)1=CaCO31+H2O,故填写:CO2+Ca(OH),=CaCO3+H,O0

⑦由图2可知,焚烧时间段内,一氧化碳体积分数出现异常,可能是因为与可燃物接触的氧

气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故填写:氧气不足或燃烧不充分(合理即可)。

⑧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学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分类管理知识。在项目化学

习的成果报告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为了强化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让更多的人

了解并执行分类措施,你还能提出的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是制作小海报;学习垃圾回收法律条

文,故填写:制作小海报;学习垃圾回收法律条文(合理即可)。

2022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P-31C1-35.5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

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

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

兴建牧场养殖

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

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

无机盐

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

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

水分子数目增多

4.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

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C.剪窗花D.

包饺子

5.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

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1

B.CaCbC.KH0

A.N2

-2

D.P502

6.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

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

纸杯不是可燃物

7.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H“N0,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gD.

由五种元素组成

8.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

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卜稀盐酸

,块状

崛/大理石

C

9.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

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I垃圾综合化分类I

WV

金属可燃物有机物轻圾料情性物和杂物

(如:废玻璃)

A.金属可直接利用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D.

惰性物可彻底抛弃

10.尿素[CO(NHJ/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

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V。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I)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B.(II)生成的镀态氮肥一定

含NH.C1

C.(IH)暴雨会使镂态氮肥营养流失D.(IV)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

质分离

g\

i,hia®/r

(IV)

第n卷非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P-31C1-35.5K-39

三、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

16分。)

【关注生活现象】

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

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

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

2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朋(C2H8N2,有毒)和

四氧化二氮(弗0"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0)2、

比0和,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

体是,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

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性。

23.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_材料,铝的元素符

为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

御像

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合理即可)。

2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关注生产实际】

25.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人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

光能后,可在水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练泥机制坯机施釉机

(1)上述设备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o

(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

(4)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5)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问1分,共7分。)

26.火山喷发

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屿发生火山大喷发,其威力之大,令

世界担忧。卫星照片显示,此次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

和气体在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升腾而起,喷发的火山柱直径约5千米,高约20千米,

呈蘑菇状笼罩在火山上空,导致空气有毒,石油泄漏,海鸟死亡,甚至几公里外都能

闻到异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地表温度骤降,对

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施洋层结、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

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

积聚压力,岩石受压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写1种)

(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因。

(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温度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冷却对农作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哪一种能源?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

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共6分。)

27.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

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一”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

ADF

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o

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六、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1分,共6分。)

28.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作催化剂制取0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

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

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o(1

分)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

0.01)o

实磁室用KCK),奥疝达的牖者囱制取。2,其

,中Mn0,^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为25%,求KCiO,髡全反应后星成02的康鼠

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间或每空1分,共

15分。)

【基本实验】

29.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研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

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

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2)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交流】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科学探究】

30.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

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

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

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

【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

【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

(写1种)。

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

【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

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

(1)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2)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写]

种)。

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

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为难溶于水的白色

沉淀。

【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

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变红

废水中含有

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Ba(NO3)2硫酸和盐酸

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AgNO,溶液/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D废水中不含C(V的原因是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

【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

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

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种)。

【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

可以提供丰富的自

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D4.A5.A6.B7.D8.A9.C10.C

三、生活、生产应用题

21.Nz/氮气

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2.Oz/氧气

气密/耐压

23.金属

A1

强度高/耐撞击

24.2H2+02息燃2玲0

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

25.

(1)烧成炉

⑵搅拌

(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

(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

(5)3Fe+20z亘逞Fe3(),(反应条件高温或点燃均可)

四、科普阅读题

26.(1)SO2/1IC1

(2)CaC0:,高温CaO+CO2t

(3)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太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

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合理即可)。

(4)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合理即可)

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

27.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CaCO3+2IICl=CaCl2+H2O+CO2t(合理即可).

Ca(OH)2+Na2co产CaCOsI+2NaOH(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六、定量分析题

28.(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反应未开始

(2)解:KClOs的质量为:2g+25%-2g=6g……1分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MnO2八

2KC103=^=2KC1+302t...1分

24596

6gx..................1分

x=2.35g....1分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

(注:化学式书写正确、方程式未配平扣1分;未写条件或条件错误扣1分;未标“t”

或“I”

不扣分。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或因配平导致计算错误,但对应关系、比例关系均正

确的,扣1分。)

七、实验探究题

29.(2)Fe+CuS0*=Cu+FeS04

(3)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

着。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硫酸铜能溶于水/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①铁丝要打磨干净/硫酸铜溶液浓度适中(合理即可)

②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

30.任务一:

氯化钠/碘(合理即可)

任务二:

(1)含盐量降低/密度减小(合理即可)

(2)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合理即可)

任务三:

(1)CO」-与H'不能共存/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

(2)AgN0:,+HCl=AgClI+HNO3

任务四:

甲状腺期肿大/癌症/皮肤角质化

2021年山西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C1-35.5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珠穆朗玛峰是我国跨境四个县的自然保护区,它以独特的雪域冰川,使许多人心生向往,

为保护其自然资源,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禁止破坏水源B.提倡攀爬雪山C.允许开矿寻宝D.随意丢

弃垃圾

【答案】A

【解析】

【详解】A、禁止破坏水源,可以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提倡攀爬雪山,会破坏其环境,不符合题意;

C、允许开矿寻宝,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其环境,不符合题意;

D、随意丢弃垃圾,会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

图)。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k.工「X_______

:囱磷乏;透

____h一水一、三二.三.二

LJ—————

A.。2、P2O5B.P、P205C.02>PD.弗、P205

【答案】A

【解析】

【详解】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

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燃烧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故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

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选Ao

3.人体健康与体内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息息相关、对于14-18岁人群,因摄入不足而引起

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的元素是

A.硒B.锌C.钾D.氟

【答案】B

【解析】

【详解】A、缺硒会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不符合题意;

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符合题意;

C、缺钾会引起造成全身无力、疲乏、心跳减弱、头昏眼花,不符合题意;

D、缺氟会产生制齿,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4.中国喀斯特地貌是以碳酸盐为主的地形区域。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对这样的地质结构

产生一定的破坏。下列气候变化对该地影响最大的是

A.潮湿B.干早C.严寒D.酸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冷暖空气交替就会使天气变得潮湿,对地质结构没有破坏,所以A错误;

B、干旱是长时间不下雨导致的,对地质结构也没有影响,所以B错误;

C、严寒是天气温度低造成,对地质结构也没有影响,所以C错误;

D、酸雨中会存在硫酸和硝酸,酸会和碳酸盐反应破坏地质结构,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酸与碳酸盐反应,破坏地质结构,酸雨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5.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观察下图,有关苯分

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在不断运动B.它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它真实

存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苯分子肉眼不可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

才能发现,说明它的体积很小,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能通过扫描隧道显

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说明它真实存在,不能说明它在不断运动。

故选Ao

6.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有峡谷山群、尘埃风暴,昼夜温

差较大。安全着陆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A.火星地形地貌B.探测器金属硬度C.火星岩石成分D.探测器

外壳熔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火星地形地貌,影响探测器的着陆情况,需要考虑;

B、探测器金属硬度要大,使得仪器有一定的强度,在着陆时不易变形,需要考虑;

c、火星岩石成分是着陆后需要探测研究的,在着陆时不需要考虑;

1)、火星上昼夜温差较大,探测器外壳熔点在着陆时需要考虑。

故选C。

7.不同元素在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时,呈现的化合价有所不同。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元素

表现+3价的是

A.S02B.AI2O3C.NaClD.NH3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T价,不符合题意;

D、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显-3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糖精钠(CNNOR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它浸泡过的冬枣,与普通冬枣相比,表皮变

红,甜度增大。有关糖精钠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属于氧化物B.过量食用对人体无害

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D.由6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糖精钠含有多种

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糖精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过量食用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对人体有害,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