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阳高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
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有学者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渊源与发朝、开创与奠基、综合与成型、融合与新变、
冲突与共融、合流与内化、集成与沉淀、变革与转型等阶段的历史演化,形成了一系列基本
理念与人文精神。下列思想理念最有可能在“开创与奠基”阶段得到阐述的是()
A.“和而不同”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2.1971年,考古学家在陕西乾陵章怀太子(655年-684年)
墓道东壁上发现了《礼宾图》。此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
欣赏价值,而且也为研究中外交往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观察图片,其中左边3人最有可能来()
A.典属国
B.鸿胪寺
C.理藩院
D.提督四夷馆
3.人口的多少,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关系,生产人口和非生产人口的结构等,是古代思想家
在考察人口现象时主要关心的问题。对“口”中人口上升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白银法定地位的确立
②乡里制度的施行
③北美高产作物的传入
④摊丁入亩的推行
A.①②B.③④C.Φ©④D.②③④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
的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
A.苏维埃政权一一边区政府一一行政区B.边区政府一一苏维埃政权一一行政区
C.苏维埃政权一一行政区一一边区政府D.行政区一一苏维埃政权一一边区政府
5.“当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使人类的眼界大为开
阔,从此,人类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关于“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
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亚的居民饲养了绵羊和山羊
②中国的居民已经饲养了猪
③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种植大麦、小麦
④中美洲的居民种植了玉米、甘薯
A.①③B.②④C.©©③D.①②③④
6.在奥地利的外交大臣,颇有影响力的克莱蒙斯•冯•米特尼希王子的领导下,会议瓜分了
拿破仑帝国的领土,将统治权交给传统的欧洲王室,扶植这些在拿破仑时期失去王权的国王
们复辟,还创立了一个建立在欧洲力量平衡基础上的外交原则。该“会议”是()
A.威斯特伐利亚会议B.维也纳会议C.巴黎和会D.开罗会议
7.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再度掀起殷墟热。
自1933年至今,这里相继发现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数量众多、制作
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随着殷墟考古与研究的深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是商汤灭夏并定都殷的历史见证
②陶器生产开始采用坯车控制坯件的薄厚
③青铜器比较多的用于农业生产
④史书中有关商朝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验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Φ©④D.②③④
8.日本华北方面军10月15日给日本陆军省的报告中写到:“遭受损害最严重的是石太线,
京汉线……石太线破坏极其严重,敌人以爆炸、焚烧、毁坏等手段,企图对桥梁、轨道、通
信网、车站等重要技术性设备,进行有组织的彻底破坏”。据此判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这一战役发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B.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C.打破日军的囚笼,此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9.如图是1978年和2007年中国农业和城镇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产生主要是由于
()
衣ILAc3∙WMV<tΛα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一半
10.秦二世继位合法性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史记》记载:“高(赵高)乃与公子胡亥、
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作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
子。”而秦简牍“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
今宗庙吏(事)及答(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有学者认为秦二
世继位是合法的。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秦简牍是一手史料,因此其记述更可信B.《史记》是正史,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C.秦朝历史久远,历史的真相无从考证D.多种史料综合分析可探究出历史的真相
11.亚历山大远征征服波斯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袭用东方的
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同时他还多次举办希腊式的文学、音乐比
赛和体育比赛等文艺竞赛。这些措施()
A.使得希腊地区逐渐东方化B.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C.旨在缓和各民族间的矛盾D.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
12.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把终生积攒
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丁龙的经历说明华工出国()
A.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B.推动了美国停止人口贩卖
C.提高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D.助推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
13.公元8世纪后期,阿拉伯人在古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希腊人的传统和实践基础上,增添
了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化学知识,推动了地方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出苏打、明矶、硫酸铁等
化工品。这体现了()
A.科技进步助推帝国建立B.阿拉伯的世界中心地位
C.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D.丝绸之路具有辐射作用
14.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讲述了美国黑人琼斯犯罪后逃到一个小岛,通
过在白人那里学习的社会规则成为小岛皇帝。他自己制定法令,同时又在无时无刻违反这些
法令。因为他相信在这个岛上没有人可以击败他,可以征服他。只有“银弹”才能结束他的
生命,唯一一颗银弹在他自己的手中。据此可知该剧()
A.抨击黑人政治地位低下B.体现现代主义的特征
C.回归现实主义文学传统D.突出控诉了种族主义
15.如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
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铃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任
中
革4k4
⅛任
K人
此
匕
命
很
广
,-*!大
二"∙U
状
“∙
y庄⅜∙Λ
{交
Λ:
仅Ie
K通
祺+2
心开
/
X4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公务员制度的内容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如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
其中代表日本实力变迁的是()
17.在吐鲁番发现的大量唐代户籍资料,格式与内地一致。如表为开元四年(716年)西州
柳中县高宁乡江义宣一户的户籍残卷摘编。对该表解读错误的是()
户主江义宣年二十二岁白丁亲侍下中户课户不输
母张年四十一岁丁寡
弟义珍年十五岁小男
妹寿持年十五岁小女
叔母俎渠年五十七岁丁寡笃疾两目盲
应受田九H■■一亩一~K三亩八十步已受七十七亩半四十步未受
A.均田制在边疆地区得到推行B.开元年间,官府授田严重不足
C.户籍使征发赋役的重要依据D.租庸调制被废除,改行两税法
18.观察图片,20世纪70年代汇率变化反映了()
美元
220F(1971年7月=IOO)_
200,日本日元,/V∖
德国马克
法国法郎
]980年
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图
A.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欧盟的成员国追求经济一体化D,区域经济集团竞争激烈
19.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学者认为,罗马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采取了一种“混合政体”。
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三者相互牵制,处于
平衡的状态。关于古罗马的政体,下列说法准确的是O
A.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B.此政体与近代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性质相同
C.它适应并且推动了古代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
D.其机构设置和制衡理念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
人士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
人士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这一举动有利于()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党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
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2.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
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23.妇女的贞节观念,在明代书籍方面,有《内训》《古今列女传》;法律方面,明太祖下
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又
令地方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立牌坊,用以奖励贞节。这表明这一时
期()
A.开始确立了妇女的贞节观念B.社会风气恶化须严加整饬
C.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社会生活D.妇女饱受封建礼教的摧残
24.针对统治者暴政,孟子指出,“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而黄宗羲则指出,其(君
主)既得之天下也,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
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据此可知,黄宗羲对孟子思想的发展体现在()
A.突出了对个别暴君的抨击B.明确了推翻君主制度的方案
C.超越了对君主个体的批判D.突破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窠臼
25.公元前5世纪前,雅典人将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泛称为
“智者”。后来,“智者”专指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并以此获取报
酬的教师。这一变化是雅典()
A.教育完善的反映B.经济发展的结果C.政治体制的产物D.文化繁荣的原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文化在冲突、碰撞和交融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古典时代的希腊和中世纪的穆斯
林世界。然而,科学革命却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为什么这个划时代的发展发生在西方?
一个重要原因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们不仅可以接近亚里士多德,还可
以接近阿基米德,他们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来自各种生物科学的灵感。
17世纪初的某生物学家坚持数十年间进行各种艰苦的实验,还用新的放大镜来观察蚂蜂、大
黄蜂和苍蝇,这在当时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和献身精神的严峻考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班牙在1532年只以不到200人的兵力,居然打败了印加帝国的4万大军,此故,
在亚洲的天主教会中……曾担任耶稣会日本教区院长的传教士嘉拉耳(FranCiSCOCabraI)在
1584年上书兼领葡萄牙王位的菲利普二世,认为只要集结一支一万人以内的舰队,即可控制
中国华南沿海的省份……这种以武力为后盾的想法,直到耶稣会士范礼安对中国有了较全面
的了解之后,始出现较大转变。他主张传教士应先学习中文,尽量熟悉当地社会的礼俗民
情……在他的支持下,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们穿儒服、戴儒冠,不仅在外表上开始扮
演“西儒”角色,也开始进行“合儒”与“补儒”的努力。这种尊重、调整和适应当地人文
化、语言与生活方式的策略,大大促进了传教的推进。
——摘编自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
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
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
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魂。尼赫鲁则倾向子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
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一一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阐述材料中有关“科学的根源”和“科学革命”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位传教士对传教策略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简还四方传数士在近代
中国的传教行为的本质内涵及中国对此的回应。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从构建人
们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概括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27.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移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
融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美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而欧洲的移民正迎合了美国
的需要他们在年龄、性别、就业能力的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移民中男子都系年富力强者85%
是从14岁到44岁之间且以男子为主他们中许多人从事最艰苦而收入又较低的工作,并在制
造业中承担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爱尔兰人、意大利人、斯拉夫人是修筑中西部铁路的主力.……
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移民和移民的后代给美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在不少行业作出
了特殊贡献……庞大的外来移民,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人统计,因移民而形成的附
加资本积累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此外,欧洲移民在促进国外资本的流入、带动美
国农业的发展、丰富美国多元文化等其它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一摘编自陆月娟《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有“亚洲四小龙”的美
誉.新加坡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而成,但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新
加坡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和儒家文化的精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
力和机遇。
——整理自朱婷婷等《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概括匈奴西迁对欧洲的政
治影响。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世纪至20世纪的相关史实,以“移民的影
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
文)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瑞典的死亡率与人口情况图
60.010000000
9000000
50.0
.8000000
40.0
7000000
30.06000000
20.05000000°
4000000
10.0
3000000
0.0
2000000
-10.0
1000000
-20.00
17491774179918241849187418991924194919741999
年份
——摘自《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一一摘自王金营等《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现状、特征、影响和挑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瑞典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四次寒冷期。第一个寒冷期
从公元前IooO年到公元前850年。《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
江、汉俱冻"。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
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第三个寒冷期从公
元IOOO年到公元1200年,公元Illl年太湖全部结冰,一场“大雨雪”导致“泥途尽冰,都
民寒饿,死者甚众”。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
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材料二
700
600
5∞
400
MX)
200
100
战
三
南
西
北
西
东
秦
东
春
五
南
0夏
唐
明
清
M元
国
国
宋
汉
汉
北
宋
秋
代
商9«
朝
十
西
国
冏
历代作战次数及年均作战次数图
请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气候与历史”这一主题,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
(要求:写明论题,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和解析
I.【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开创与奠基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这个时
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特点,A项正确;
“格物致知”属于宋代理学的方法论,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
“经世致用”属于明清之际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属于晚清严复的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依据关键词“开创与奠基”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为九寺之一,是唐代中央
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所以左边接待外宾的3人最有可能来自鸿胪寺,
故B项正确;
典属国是秦汉时期,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的机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理藩院是清政府统治蒙、回、藏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提督四夷馆是明官署名,掌管译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B0
本题考查唐朝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实际考查了唐朝政治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3.【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图片中“口”涉及时间是清初至中期,据此可以做出判断,①项错在白银法
定地位的确立是在明朝,并非清朝,排除;
②项错在乡里制度很早在中国就出现,很多朝代都实行,不一定是清朝,排除;
北美高产作物的传入是在明清时期传入中国,③项正确;
摊丁入亩的推行是在清朝雍正时期出现,符合时空,④项正确。
故选:Bo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信息进行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了明清经济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苏区”,是指十年(1927〜1937)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边区”主要是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它是红军长征胜利后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之
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大本营和全国敌后抗日中心根据地;行政区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
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和“国民党”统治下解放出来并已建立人民政权的地区,
故正确顺序应为苏维埃政权一一边区政府一一行政区,A项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掌握并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跨入到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如西亚
的居民饲养了绵羊和山羊;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了猪;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种植大麦、小麦;
中美洲的居民种植了玉米、甘薯等等。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
ABC项内容均不全面,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原始社会历史演变情况,依据题干要求“关于'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叙述正确的
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原始社会历史演变情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会议瓜分了拿破仑帝国的领土,将统治权交给传统的欧洲王室,扶植这些在
拿破仑时期失去王权的国王们复辟,还创立了一个建立在欧洲力量平衡基础上的外交原则”可知,
该“会议”是维也纳会议。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协商打败拿破仑的战后事宜)及此
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维护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
他许多地方。国际社会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B项正确;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召开,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
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它开创了
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
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
巴黎和平会议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战后条约会议,会议通过领土分配及
赔款等措施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维埃俄国等战败国及共产国家,并通过筹组国际联
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
材料和开罗会议无关,排除D。
故选:Bo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从材料“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再度掀起
殷墟热。自1933年至今,这里相继发现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数量众多、
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和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历史记载有了考古发掘的具体
证据,证明了古代关于商朝记载的真实性,④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①②③不能从材料中准确的体现,但是符合题干的要求。
故选:A0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石太线,京汉线……石太线破坏极其严重,敌人以爆炸、焚烧、毁坏等手段,
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车站等重要技术性设备,进行有组织的彻底破坏”可知,该战役主
要是破坏日军的交通网络,而且发生在华北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共发动的百团大战,百
团大战沉重打击II军的侵略气焰,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故D项正确;
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于1942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故A项错误;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太原会战,故B项错误;
1938年月,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石太线,京汉线……石太线破坏极其严重,敌人
以爆炸、焚烧、毁坏等手段,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车站等重要技术性设备,进行有组织
的彻底破坏”,结合百团大战的概况和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2007年城镇常住人口远远多于1978年,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逐渐建立,促进了城市化进程,B正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排除C;
我国当前农村人口依然多于城镇人口,排除D。
故选:Bo
本题考查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10.【答案】D
【解析】从材料“高(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作
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天下失始皇帝,皆
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事)及答(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
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体现出不同的史料•,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出入,从而可以综合探索出历
史的真实情况,D正确;
ABC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材料“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
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体现了亚历山大远征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D正确;
材料强调亚历山大吸收东方制度,和“使得希腊地区逐渐东方化”无关,排除A;
BC均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
把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可知,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
在美国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华工出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A项正确;
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与美国停止人口贩卖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
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与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无关,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13.【答案】C
【解析】从材料“公元8世纪后期,阿拉伯人在古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希腊人的传统和实践基础
上,增添了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化学知识,推动了地方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出苏打、明矶、硫酸
铁等化工品”和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将各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促进了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
反映出文明交流能够促进社会进步,C正确;
AB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在对外交流中的作用,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在对外交流中的作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自己制定法令,同时又在无时无刻违反这些法令"、"只有‘银弹'才能结
束他的生命,唯一一颗银弹在他自己的手中”可知,《琼斯皇》故事是荒诞,令人绝望的,属于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B项正确;
黑人成为皇帝不能体现黑人政治地位低下,排除A项;
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
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排除C项;
材料也没有控诉种族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
故选:B0
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
代理国务总理段棋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铃的签名。”可知,民国二年是1913年,民国政府实行责
任内阁制,民国总统签署的文件需要内阁总理附署,①正确;由所学可知,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
部技监,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铁路发展,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于1915年,且材料未体现新文化运动,②错误,排除AC;
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公务员制度,③错误,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北洋政府的统治及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及所学北洋政府的政治制度、中
国铁路发展史的知识分析作答。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后,日本国家实力总体上不断增强,这是因为日
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启动国家近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和对外侵略扩张,国家实力不断增
强;二战期间,因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影响,日本的国家实力有所下降;二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援助;朝鲜战争提供机遇;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
日本国家实力不断增加,后因经济泡沫而下跌等等.因此代表日本实力变迁的是③,C项正确。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代表日本实力变迁的是③,①为中国,因为中国古代的国家实力强大,
近代逐渐落后,1978年改革开放后不断增长;②为英国,英国在近代因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
国家实力不断壮大,后因战争等原因而逐渐衰落;④为美国,美国于1776年正式成立,因地理、
经济、政治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排除A、B、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极化趋势。要求学生结合多极化趋势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极化趋势,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7.【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分田的数据可得出,当地推行了均田制,从授田的数据及人数可以看出,开元
时期依然存在贫困现象,并且官府授田严重不足,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
税法,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
均田制在边疆地区得到推行,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材料表明开元年间,官府授田严重不足,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户籍在古代是征发赋役的重要依据,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特
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
主旨的能力。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兑换美元的汇率都在下降,说明美元地位的下降,
体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B正确;
ACD均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学生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由材料“罗马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采取了一种‘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和
公民大会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三者相互牵制,处于平衡的状态”可知,罗
马人的“混合政体”有效协调了各方利益,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适应并推动了古罗马国家
的发展壮大,C项正确。
古罗马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并不是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排除A项;
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近代欧美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性质不同,排除B项;
古罗马的机构设置没有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古罗马政治制度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0.【答案】A
【解析】A.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当时主要是为了筹备,建立新中国,材料中邀请了许多的
民主党派,更加有利于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第一届政协没有涉及到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党组织。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来的。
D.材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政协会议,要求学生结合第一届政协会议的特征的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
料的能力。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仅新诸侯即位时盟誓,而且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
盟誓活动,周天子通过经常性的盟誓活动让诸侯宣誓效忠,目的是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C项符
合题意。
异姓诸侯不属于宗族内部,A项错误;
西周的分封制没有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排除B项;
盟誓活动并不能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排除D项。
故选:C0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西周分封制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西周分封制的表现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和荀子以及韩非子、墨子等人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有共同
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没有体现唯物思想的初步形成,A项错误;
材料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没有体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的信息,B项错误;
材料反映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存在相似的地方,但不能说是思想合流趋势
愈加明显,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诸子百家思想的相同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思想的主张,
然后找出其共同之处即可知道是“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相同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2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在明代书籍方面和法律方面强调贞节观念,说明程朱理
学思想在明代影响广泛,故C项正确。
A项中的“开始确立”不符合史实,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气恶化,故B项错误。
D项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从明代在明代书籍方面和法律方面强调
贞节观念分析得出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社会生活。
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孟子反对暴君。若君主不仁不义,就失去作为君主的资格,成为民众讨伐
的对象;黄宗羲超越了对君主个体的批判,对以天下为私产的君主群体进行批判,故本题选C项;
突出了对个别暴君的抨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故排除A项;
在明清时期,还没有明确推翻君主制度的方案,故排除B项:
黄宗羲的思想仍然是儒家人本思想的范畴,没有突破儒家人本思想的窠白,故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
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25.【答案】C
【解析】A.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表现,其主要的背景应该是民主政体的促
进,教育制度的完善不是主要的原因。
B.智者侧重与修辞,也辩论和演说,这与政治民主密切相关,与经济发展联系不密切。
D.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所以出现了智者学派,人文主义诞生。
D.智者学派的出现不是雅典文化繁荣的原因,而是表现。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城邦,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城邦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还要搞清楚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影响。
26.【答案】【小题1】科学的根源: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
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埃及:①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
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古希腊:①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
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②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
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
响。
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一一①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面涂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芳纶压光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立体车库车位租赁与智能化改造合同
- 2024年搽剂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医疗设备租赁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注塑元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年产6000万块粉煤灰煤矸石烧结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 2024-2030年中国EDI超纯水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合同
- 2020-2025年中国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DeepSeek新手入门教程
- 课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押题试题库及答案(共九套)
- 2024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产品试产流程
- 舞台机械基础知识培训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16章 二次根式 单元测试(含答案)
- 中学班主任培训内容
- DB51T 1511-2022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
- 2024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