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_第1页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_第2页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_第3页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_第4页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6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2、实施的原因:①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剧农业劳动力的流失;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④文化方面,“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3、目的: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主要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对商业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限制商业的规模和影响;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实行专卖制度,对盐、铁等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手工业部门和商业种类实行官营制度,独占专利,不许商人染指;对民营商业和手工业征收重税;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5.历代措施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等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于是出现重农抑商思想。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出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商鞅在秦国实现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西汉初: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经济造成阻碍。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至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影响: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一是要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分析,二是要注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影响上的差异。(1)积极意义:历代统治者奉行以农为本的重农政策,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这种积极意义在封建社会的前期阶段尤为突出;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科技的进步,使中国逐渐丧失领先世界的地位,并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二、“海禁”及“闭关政策”1、明代的“海禁”⑴原因: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明朝实行海禁;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⑵内容: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不禁止官方朝贡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如郑和下西洋。明代的海禁从明初延续到嘉靖年间,倭患肃清以后,就重新开放海禁,准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⑶明代的“海禁”的影响:“海禁”的实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2、清朝“闭关锁国”(1)含义:严格限制而非禁绝中外贸易。清初,朝廷多次颁布禁海令,对外国采取“非系贡献,概不准贸易”的态度,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许与朝鲜等国贸易往来)。但不禁止官府组织的朝贡贸易。乾隆帝时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而且由政府特许的“公行”(“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其他港口一律关闭。清代的闭关锁国则从清初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后,“公行”制度鸦片战争开放“五口通商”后被打破。(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①经济上,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②政治上,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杜绝中外反清势力之间相互结合、防范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势力渗透;③思想上,儒家思想片面强调重义轻利观念、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3)“海禁”及“闭关政策”相同点:①内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严格限制对外贸易。②出发点: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③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④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4)评价: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5)启示:从闭关锁国中汲取教训,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不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主要特点:(1)对外贸易主要由官府控制;(2)朝贡贸易是其主要形式,占有重要地位。(3)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如郑和下西洋)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走向衰弱:①原因: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②表现: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出口商品仅占总量3%左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2.具体原因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主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的狭小。国际市场缺乏: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国家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厂长和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2014·江苏卷]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A[解析]本题以唐朝对市的管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以及“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的信息可知,唐朝前期非州县不准设置市,后期依据户口数量和市场变化可以设置,从而说明市的建置管理有所变化,故本题选A项;材料中“不满三千户……不得置市官”未体现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能置市,故B项错误;C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材料中“若要路须置……听依三千户法置”的信息。[2014·江苏卷]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B[解析]本题以明朝“海禁”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以及“奉旨允行”等信息说明政府对“海禁”的放松,是有条件地开放,是故本题选B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明显错误,决策权在中央不在巡抚;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朝贡贸易仍然存在。[2014·全国大纲卷]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D[解析]本题以汉朝商人服饰与乘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西汉初期商人在舆服方面受到政府严格限制,随着历史发展,这种限制开始被突破,说明了西汉商业有了一定发展,原有规制受到商业的挑战,故答案为D项。A项本身错误,整个封建社会没有改变这一政策;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本身错误。[2014·福建卷]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