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矫正对近视眼的危害_第1页
过度矫正对近视眼的危害_第2页
过度矫正对近视眼的危害_第3页
过度矫正对近视眼的危害_第4页
过度矫正对近视眼的危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第页过度矫正对近视眼的危害2矫正过度性近视的危害

矫正过度性近视是配戴矫正度数过深的眼镜带来的后果,给原本近视的眼球造成一种远视状态。佩戴这种镜片检影,表现出的是顺动光影,和原先是远视的情况一样,戴镜者可能看远很清楚,但是,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需要睫状肌的调节,所以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从而促使了近视的形成和发展。

3解决办法

3.1对青少年配镜者,应在消除睫状肌调节麻痹(散瞳)后检影或电脑验光;对假性近视,劝其暂不配镜;真性近视按矫正视力达到1.0的最低度数配镜。

3.2向矫正视力要求过高的配镜者做好解释,坚持配镜原则和职业道德,不迁就对配镜者有害的要求,对已经是矫正过度性的近视者,在每次换镜时适当减低矫正视力,逐步接近正常的应配度数;对有需要配镜的散光者,尽可能以相应的散光片予以矫正,不可用近视度数替代散光度数。

第二篇:近视眼对人的危害近视眼对人的危害

一旦出现近视,不单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可能因视力达不到要求不能就读于中意的学校或从事理想的职业。因为许多专业及工种如航海、航空、精密仪器、军工、高科技等,对裸视力要求很高。

近视眼的危害,视力低下,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长期戴镜,会导致生活工作不便。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升学、参军和找工作受限。

近视眼危害,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近视学生看远物模糊,上课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体,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学习。如果发展成高度近视,常常会形成好静不好动的习惯,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发育;另外也容易形成斜视、飞蚊症、黄斑变性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病,甚至失明,这将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近视眼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其一生的幸福。因此,对近视应该也必须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防止其无限制地发展,对此,无论从学生自身,还是从家长方面讲,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患近视眼决不单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儿童的视力问题。

第三篇。家长对孩子近视眼矫正的4大误区家长对孩子近视眼矫正的4大误区由于课业负担过重,玩电脑和看电视等近距离用眼环境增多,青少年近视眼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家长虽具较强的防控意愿,但以下4大认识误区的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近视程度的发展。

误区1:孩子太小别戴近视眼镜

经常有眯眼看人、视物的儿童。不少父母会说。“别让孩子那么小就戴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和非常有害的。

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完整、健全的视觉,最重要的就是双眼能同时看到一个清晰的视网膜(眼底)像。近视眼如不及时矫正,长期的视网膜模糊像,一方面会诱发眼轴的进一步加长,使近视度增加,甚至引发弱、斜视;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表现为对外界新事物兴趣降低,生活范围缩窄,重者影响智力发育。

误区2:近视眼镜越换度数越高

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过重的用眼负担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身高快速发育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因此,在科学、合理矫正的基础上,近视度数是否增加与是否更换眼镜无关。

建议青少年应每3~6个月做一次视光学检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矫正视力过低者须重新验光,并更换合理屈光度的矫正镜片。

误区3:近视眼镜不能配得太清楚

近视的完全矫正是将近视矫正为正视,用以恢复调节与集合之间固有的正常关系。长期戴低矫眼镜,眼睛看近物时不用调节或少用调节,为了维持双眼单视,两眼视轴一定要集合起来,这样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紊乱。如果使调节向集合靠拢就要产生过度调节,因而引起睫状痉挛,即人为地增加了近视度数;另一方面是集合向调节靠拢,即向低集合方面发展,产生眼外肌肌力不平衡,当肌力不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功能就会被破坏,只靠一眼看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外斜视。对于配镜度数的高低,验光师会根据孩子的视功能情况合理给予,家长不要盲目干预。

误区4:

为不戴眼镜或少长度数而盲信各种“治疗”

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治疗近视”仪器、疗法(按摩、针灸等)已经让众多的家长上当、受骗。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治疗手段往往对舒缓眼疲劳可能有所帮助,对假性近视的恢复视力有一定作用,而对真性近视(近视眼)无任何帮助。到目前为止,近视眼最有效的矫治手段仍然是光学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

因此,如孩子视力出现下降,家长应抓紧时间到正规的眼镜验配机构让孩子接受检查,请专业人员帮助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

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影像的唯一器官,80%以上的外界信息由视觉系统接收、处理和感知。儿童时期正是感知外界事物的旺盛期,这一时期家长应纠正认识误区,克服侥幸、盲信心理,让孩子拥有以最佳矫正视力为基础的完整、良好的视觉。

第四篇:青霉素过度使用的危害青霉素过度使用的危害

摘要。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反应死亡率高达10%,居各种药物的首位。又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环境污染,隐性接触青霉素等现象日渐严重,其过敏反应的几率逐年上升,过敏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在临床用药前,要询问青霉素过敏史及作皮试,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及早发现过敏反应以便及时处理。文章分析了青霉素的功能、青霉素使用过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特殊表现,概括青霉素对我们生活的危害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青霉素适用于a组及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产褥热等。也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与氨基糖苷类联合);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在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进行口腔手术或牙科操作,胃肠道和生殖泌尿道手术或某些操作时,青霉素也可用于心内膜炎的预防。

但是“是药三分毒”,这是一个公认的说法。因而青霉素也有其副作用,特别是过度使用青霉素,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⒈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0.004%~0.015%,Ⅱ型变态反应为溶血性贫血、药疹、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Ⅲ型变态反应即血清病型反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者,病死率高。因此,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肾上腺素可作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亦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予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青霉素酶应用意义不大。⒉毒性反应:青霉素毒性反应较少见,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2万单位或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的病人。青霉素偶可致精神病发作,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后个别病人可出现焦虑、发热、呼吸急促、高血压、心率快、幻觉、抽搐、昏迷等。此反应发生机制不明。⒊二重感染:用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⒋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与高钠血症。如静脉给予大量青霉素钾时,可发生高钾血症或钾中毒反应。大剂量给予青霉素钠,尤其是对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造成高钠血症。每日给予病人1亿单位青霉素钠后,少数病人可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

⒌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反应,系大量病原体被杀灭引起的全身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病人,系由于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但组织修补较慢,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6.兽医临床上的过敏一般较轻,主要表现为流汗、兴奋、不安、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站立不稳、有时见荨麻疹、眼睑和面部水肿,阴门和直肠肿胀和无菌性蜂窝织炎、严重时休克甚至死亡

这是青霉素药物本身过度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还有,当青霉素与其他药物结合使用的时候也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1.青霉素不可与同类抗生素联用

由于它们的抗菌谱和抗菌机制大部分相似,联用效果并不相加。相反,合并用药加重肾损害,还可以引起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它们之间有交叉抗药性,不主张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

2.青霉素不可与磺胺和四环素联合用药

青霉素属繁殖期“杀菌剂”,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四环素属“抑菌剂”,影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二者联合作用属拮抗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应联合用药。临床资料表明单用青霉素抗菌效力为90%,单用磺胺类药效力为81%,两者联合用药抗菌效力为75%,若非特殊情况不可联合使用。

3.青霉素不可与氨基糖苷类混合输液

两者混合同于输液器给病人输液,因青霉素的β-内酰胺可使庆大霉素产生灭活作用,其机制为两者之间发生化学相互作用,故严禁混合应用,应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

综上所述,青霉素联用不当,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可低估的。青霉素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最常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合理联用,措施得力,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⒋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药等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活性,不宜与青霉素类合用,尤其是在治疗脑膜炎或需迅速杀菌的严重感染时。⒌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青霉素类在肾小管的排泄,因而使青霉素类的血药浓度增高,而且维持较久,半衰期延长,毒性也可能增加。

⒍青霉素钾或钠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后者可破坏青霉素的氧化噻唑环。由锌化合物制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响青霉素活力。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环素注射液皆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青霉素也可为氧化剂或还原剂或羟基化合物灭活。

⒎青霉素静脉输液加入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后将出现混浊。故该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同并滴注。

⒏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作用。

⒐该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混合后,两者的抗菌活性明显减弱,因此两药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

因而青霉素过度使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接下来就举些例子进一步阐述一下。

对于几岁的小孩子,过量使用青霉素可能会导致脑袋的损伤、身体畸变。还有些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注射青霉素最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休克。其次,由于我们对青霉素的大量使用,身体免疫能力下降,身体的一些病菌已经对它产生抗体了,不能有效的治疗疾病。长期大量的应用或者过量应用的话,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炎,有的人可能引发肌肉痉挛抽搐,昏迷。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经常把抗生素当作安慰剂使用,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疾病,部分医师总觉得不用抗生素就不放心.2、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剂的区别,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许多医师以为有炎症就应用抗生素,如关节炎多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3、分不清抗生素和抗菌药的区别,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其他微生物感染无效或效果很差,而目前在病毒性感染(如感冒)或在发热时使用抗菌药现象较为普遍.4、盲目认为价格越贵疗效亦越好,而事实上药品的疗效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在临床上不少价格便宜的药物,也有明显的疗效,如青霉素等.

5、选用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不科学,不少医师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联合使用2种以上的抗生素.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尽相同,若联合用药不当,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反而降低疗效,甚至加重毒副作用.6、无指征预防性用药:有的医师为保险起见,随意扩大预防性用药范围或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在手术前后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预防性用药的指征.

7、无规律用药:有些医师由于未能掌握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随意延长给药时间,又有些医师看到患者病情缓解,又随意地减少剂量或停药.给药次数、剂量或疗程的掌握不合理,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病原菌,反而会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8、局部用药现象比较多见.局部软组织的瘀血、红肿、疼痛和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均不宜局部使用抗生素.

9、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周期问题,如果疗效暂时不理想,首先应考虑用药时间不足,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频繁更换药物,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10、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倾向较多。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加强对于青霉素的认识,不要盲目用药,要学会一些药理常识。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少些悲剧,多些欢乐。参考文献:

(1)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21年第一期

(2)青霉素过敏继发癔症盲1例临床荟萃2021/07

(3)过敏性休克岂是青霉素的“专利”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1/04(4)羟氨苄青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03

(5)药物影响皮试结果致青霉素过敏反应死亡2例报告山东医药2021/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青霉素过敏性皮试——一道难解的医学难题首都医药2021/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第五篇:近视眼的原因及危害预防近视眼的原因及危害预防

莱西姜山泰光中学

张佳斌

指导教师张利

近视眼的原因及危害预防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物像只有落在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象。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近视眼。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

近视眼主要原因

1、长时间在强光或太暗光线下看书写字等,躺着看书或边走路边看书,睫状肌始终保持紧张状态,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

2、疾病。相当数量的患者曾患过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这些病儿大多出现眼球膨大,而眼球处于膨大状态时,眼球的屈光度下降,视力减弱。

3、噪音。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超过4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散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

4、矿物元素不足。医学研究表明,钙、铬等矿物元素是保证儿童视力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钙元素在维持眼晶体正常压力,铬元素在保持眼睛屈光度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加工过细的米、面,会丧失80%的铬元素,故意吃一些粗粮有益于视力健康。

5、吃甜食太多。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监督孩子少吃为妙。

6、被动吸烟。德国专家发现,烟草中含有一种毒性较强的氰化物,它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中毒性弱视。而孩子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期,对烟草中的有害物更为敏感。

7、睡眠不足。10—13岁是近视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龄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故保证每晚睡足9—11小时,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8、电子游戏机。电子游戏机对视力的影响相当大。荧光屏上闪烁不定的画面增加了眼睛的负担,迫使睫状肌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这也是近视眼的一大诱因。

近视眼危害:

第一点,易引起营养不良,近视患者眼部长期疲劳,导致所耗血氧供应不足,所需要营养物质无法及时满足眼睛所消耗营养,引起营养不良。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近视患者都有“电线杆”或“小豆芽”称号。

第二点,思维受到限制,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人的思维只有在无束的状态下才干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而当患近视的孩子架一副眼镜,同世界有了镜片这一层隔离,思维就会受到限制,直接表示就是反应愚钝,学习效率底下。致盲已超30万。

第三点,不自信,适应环境能力差,不自信、缺乏主见、自理能力差、过分近视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还容易发生焦虑情绪,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第四点,升学受限,寒窗苦读十几年,手持高分,却上不了理想的大学。近视患者受到限制报考的专业大约有48个,视力低于1.5不能报考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技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查等专业;近视度数大于400度的不能录取到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近视度数大于800度,不能录取到地质矿产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农业工程等学科类。

近视预防

怎么预防儿童与青少年近视眼。随着人类的进步,生存环境改变对眼睛来说,最大的变化是由视远为主变为视近为主尤其是城市中的人,不但工作以视近为主,即便休息、娱乐仍是以视近为主,即是外出、交通同样失去了很多视远机会,尤其眼球发育阶段的儿童与青少年学习、游戏的环境更是其处于长期视近状态。预防儿童与青少年近视眼,做好以下几点:

1、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写字时不使手的阴影遮住光线,桌面上的照度不低于100lx,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30~60w之间,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防止了光线过强或过暗所带来的用眼疲劳。

2、电视最好为大屏幕,距离眼睛应在3m以上。

3、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以随时可以看到5m之为宜;

4、阅读、写字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0cm左右,不能小于23cm;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

5、课桌椅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适合于儿童身长及年龄的特征,使上课或做作业时,能保持正确的体位与姿势;

6、教室光线要明亮,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积之比不低于1:6;

7、采光及照明力求标准化,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并保持乌黑或墨绿色;

8、青少年每学习1个小时后,应向远处眺望一会儿,每次最少要眺望10-15分钟,每日最少要眺望3次以上,以缓解眼睛的疲劳。

9、儿童和青少年要养成做眼保健操的习惯,以缓解其睫状肌的紧张状态,消除视疲劳。眼保健操可每日做4-6次。

10、保持营养的均衡。青少年应多吃些粗粮、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食物,多吃一些坚果和枸杞子等食物,以增加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11、增加运动是很好的预防近视的方法,可以避免过度用眼,在室外运动时可以多看绿色植物和远处的景物,调节眼部的肌肉和晶体的厚薄,避免长期固定在同一厚度导致近视。同时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预防近视度数加深:

1.保持健康的身体。注重均衡的营养、适度的运动及休息。

2.防止眼睛疲劳。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的工作。除了眼睛要有充分的休息外,充足的睡眠可以减少眼睛疲劳。

3.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适当的照明、良好的纸质、清晰的印刷、大小适当的字体、合适的桌椅高度。

4.良好的阅读习惯。减少精细的近距离阅读,用眼距离保持三十五公分左右,每阅读四十分钟至一小时要休息五至十分钟。休息时不妨出去走走,看看远方,帮助肌肉放松。

5.减少近视的环境。多看远处,尤其现在实施周休二日,更可利用假日到郊外踏青。

6.看电视讲求「原则」。电视机放置在眼睛视线稍下方;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为电视机画面对角线的五至七倍;室内灯不可全关掉;电视屏幕影像需清晰;每看三十分钟要休息五分钟,可利用广告时段闭目休息或起来走走。

7.正确配戴眼镜。要让眼科医师检查后再配眼镜;镜片的度数、散光轴的角度、瞳孔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