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备课与学习提示:1.东晋的政权特点是什么?2.南北朝时,是什么原因使南方从“处于下风”到“明显劣势”?3.江南经济快速发展,但为何南朝越来越弱?4.内迁的北方民族的社会组织处于什么状态?5.孝文帝改革“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是赞美还是批评?6.北周与北齐对峙,北周靠什么“逐渐占据优势”?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解析(上)一、三国与两晋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用“图示法”一目了然。从曹丕称帝算起,到隋朝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361年。三国时间最短,东晋不仅寿命长,而且文化成就丰富。但是,中国人大都熟知三国,而不知东晋多少事。三国时期,北方民族内迁还没有大动静,淝水之战的规模和影响大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无论从哪方面说,三国都不是历史重要的一页,本课第一子目只是过渡性叙述。鉴于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教学时,教师可借三国时期可辨史料与历史认识的演变进行讲解,以下内容仅供阅读。三国因《三国演义》而家喻户晓。《三国演义》源自《三国志》。《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曹魏旧臣,曹魏灭亡时,陈寿32岁。他是当代人写当代史,有利条件是亲身经历,见闻真切;不利的是史料尚未全出,褒贬出于恩怨。陈寿的《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但并不避讳曹操的暴行。东晋有位名士叫习凿齿,他写的《汉晋春秋》(已失传)以蜀汉刘备为正统,曹操是篡逆的奸雄。南朝的宋文帝受其影响,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引征了很多陈寿未见的史料,丰富了史事,使注的分量超过原书数倍。但是,毕竟事隔130多年,裴松之所注史事也有传说成分,很难说千真万确。从习凿齿到裴松之,褒刘贬曹的忠义观念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三国演义》依据《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情感更倾向于蜀汉。实际上,三国鼎立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对峙,一个家族同时服务于三个政权,彼此都没有受到影响,典型如诸葛家族。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是东吴重臣,孙权称帝时成为大将军,其长子诸葛恪在陆逊病故后升职为军队首领,也是孙权托孤的首要大臣。诸葛瑾的女儿嫁给张昭的儿子,生两女,分别嫁给孙权和陆逊的后代。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国官至征东大将军,是对东吴的前线指挥官。诸葛诞之女嫁给了司马懿的第五个儿子,生三子,长子的儿子就是司马睿。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是后主刘禅的女婿。尽管诸葛亮敌视魏国,但没有影响诸葛家族在魏国发展。南北朝也有这种现象,政权分立并没有阻碍彼此往来。一个民族内的政治分裂,无法割断人们的亲情和乡情。三国之后西晋实现统一。晋武帝认为,魏主让位是因为曹氏没有分封宗室,于是他仿照西周,实行宗室分封制。分封的27个同姓国和500个小国占据全国户数近半,封国拥有军政自主权,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晋武帝死后,其子继位,不久发生内乱,战火从洛阳燃遍黄河南北和关中地区,加之天灾不断、瘟疫流行,西晋一蹶不振。这时,内迁的北方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灭掉西晋。二、东晋与南朝匈奴人攻破洛阳时,杀死贵族官僚和平民3万余人,洛阳变成废墟。羯人打败晋军,杀王公以下10余万人。北方人十分恐慌,大量南逃。南逃的官僚大族拥立西晋琅邪王司马睿为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基本控制了长江以南地区,黄河流域至长江以北由内迁北方民族控制。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史称“十六国”。东晋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北方氐族建立的前秦一度统一北方。383年,前秦发兵90万南下,企图一举吞并东晋。东晋以8万人在淝水击败秦军,保住了江南地区。在淝水之战中,由北方流民武装构成的北府兵是东晋的主力。北府兵的将领非高门出身,大多居边州前线,而掌握朝政的士族世代占据重要官位,拥有选官特权。高门士族定期把士人评定为九等品级,作为吏部任官的资格,形式上评定以“才德”为标准,实际上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任职资格取决于门第高下。但是,文化士族不足以担当军事重任,到南朝时,士族基本没有了军事能力,皇帝不得不用寒门出身的心腹执掌兵权和朝廷机要。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都是庶族出身,但是士族的门第观念仍然弥漫官场。汉朝官员的俸禄是钱或半钱半谷,而东晋南朝不重视户籍,税收无法保证俸禄的发放,因此用禄田和力役作为官员的俸禄。于是,官员占有土地,征调农民劳作成为常态。这导致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里,佃农数量增加,自耕农减少,朝廷实力和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南方皇权衰弱,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远不如北方,户籍人口,北多南少。这使南逃的汉人避免了政府的盘剥和劳役,农民保持了生产积极性。他们改进生产工具使之适应南方水田耕作,农业出现“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的高产势头。南方的手工业也超过北方,海外贸易逐渐开展。此时,南方还是初步开发,南方各地差距很大,福建只有6万多人,广东山地、湖南和江西南部仍很落后。水稻种植的关键技术移秧栽培还没有出现。《中外历史纲要(上)》说:“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这里的少数民族主要指在汉代被称为东夷、山越、百越和南蛮等的部族,他们在这个时期逐渐同汉族交融。南迁的汉人仍保持着聚族而居的家族传统,保持着北方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和神祇崇拜,如今很多“客家人”都还知道他们的祖先来自河南、河北等地区。人口的南迁带动了江南山地的百越族,不断与他们交融。汉族的历史就是不断交融的历史,生活地域也不断扩展。南北朝的界线起初在长江以北,到陈朝时,南朝地盘只有江陵(今荆州)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地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东晋十六国形势图》与《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直观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南北力量的变化和北强南弱格局的形成。梁朝的梁武帝曾派陈庆之护送北海王元颢回洛阳,在行前举办的宴会上,陈庆之说:“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而他目睹了洛阳气象后,回来再谈北方,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梁朝自侯景之乱后败象丛生,梁武帝的子孙都纷纷移居北方,皇帝的后代对自己的国都缺乏信心。南朝的汉族政权与北方相比,每况愈下,陈朝只存在了32年就灭亡了。最后陈后主的昏庸无能,与北周杨坚的励精图治形成鲜明对照。北朝稳步上升,南朝日益衰落。三、十六国与北朝北方的民族交融不同于南方,统一力量的蓄势在北方。北方在民族交融中复兴并发展了官僚政治,增强了君主专制和政权的控制力,同时将北方民族部族成员平等、重武功、尚法制的传统融入制度建设,壮大了实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些是学术研究的新认识,“以前有这么一种倾向:把北朝的制度进化描述为学习汉晋南朝的进程。这个认识并不全面,北朝制度也有自己的创造”①。《中外历史纲要(上)》“学习聚焦”指出:“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这是点睛之笔。500年左右,整个欧亚世界处在一个动乱时期,游牧民族侵袭了当时所有的文明中心。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摧毁了罗马帝国,史称“蛮族入侵”。此后,欧洲一片废墟,10世纪经济才复苏。而在亚洲东部,从北方草原内迁的民族不止5个,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主。他们原本还处于部族时代,建立的政权保持着部落传统,比如王位还称“大单于”,部民号称“国人”,属于自由民,得到王权的保护。在大多数十六国政权中,军功贵族的权势最大。由于北方各民族尚未充分交融,一度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淝水之战后,鲜卑族建立了5个政权,还不包括稍后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国家。拓跋部原先建立的代国被前秦灭掉,这时又重建,改国号为魏,所占地区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拓跋部迅速强大起来,在439年统一北方,史称“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历来都得到充分肯定,本课在肯定的语气中说,孝文帝“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前面“东晋与南朝”叙述东晋政权依靠士族支持,“历史纵横”描述“东晋的士族专权”,“王与马,共天下”旨在说明皇帝与士族共治天下是东晋政权的特点。强调门第激化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导致东晋衰弱、南朝内乱不止。士族制度显然不是个好制度,那么,孝文帝改革学习士族制度似有东施效颦之嫌。2019年版本的《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学习拓展”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被删掉了,但是课文没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北魏存在了149年,孝文帝改革在北魏后期,大约进行了30年。改革是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高潮,但是,过分改革则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学习士族制度使鲜卑上层出现一个特权阶层他们重文轻武,迅速腐败、僵化,而鲜卑一大批军功贵族被排除在一等高门之外,6个军镇的鲜卑武人,地位由崇高走向低落。孝文帝将鲜卑贵族划分出高低等级,把东晋南朝已经腐朽的门阀制度移植到北魏,冲淡了鲜卑族质朴、勇武的优点,造成鲜卑族的分裂,六镇起义不可避免。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副作用”,不这样讲的话就无法解释既然改革符合历史趋势,又为何造成北魏分裂。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六镇军人取代北魏,分别建立东魏、西魏。他们的后裔又篡位,建立北齐、北周。东魏、北齐盛行鲜卑化。西魏政权一方面在府兵系统恢复将领的鲜卑姓,另一方面倚重关陇地区汉族豪强,承袭汉制加强皇权。这样两股势力折中,西魏国力日益强盛,势力伸展到长江中游的荆州。继承西魏的北周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北方。杨坚在北周基础上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北方政权起初用汉制,但不得要领;后来不仅相差无几,而且还有改进。比如,十六国多用察举制,北魏、北齐还用考试选拔官吏;虽然战乱频仍,但很多政权都办学校,后赵学校设有经学、律学,还将“史”作为专门学科。三省六部在南朝和北朝同时存在。北齐的门下已有封驳复奏权,北周的中书、门下摆脱了皇帝侍从身份,在建制上走出内宫,成为政府部门。而南朝的三省却没什么变化。北朝因部族成员平等而产生均田制,府兵制也源于部族传统。北朝在民族交融中制度不断创新,实力不断增长。北魏末年,河北丁口增加了一倍,东魏户籍增60万,政府控制力强于南朝。最终是北方统一南方,是北朝而非南朝构成了隋唐盛世的来源。教师教学用书“分裂下的南北朝:孰为历史主流?”中“强调北朝重要性”,是近30年历史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钱穆认为,新生的希望在北朝,隋唐继承北周;田余庆、阎步克认为,主流在北朝,新的动力重振隋唐。从东汉末开始的这一轮民族大迁徙,一直持续到唐前期才稳定下来。双方互相影响。在黄河流域,窄袖的胡服十分流行,与宽袖的汉服平分秋色。《齐民要术》记载的一些饮食烹饪,例如,奶酪和类似涮羊肉和烤乳猪的吃法,都来自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舞蹈、音乐也传入中原。北方汉族妇女受游牧民族影响,与社会接触较多,比较自由。民族交融是这个时期突出的历史特点,交融是双向的。在政治、文化方面无疑是汉文化为主导,但是若以过去只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正能量”,则违背教材的本意,是以旧知识解释新教材,而后唐朝社会的兴盛与开放也成为无源之水。从孝文帝驾崩到隋统一,这中间还有180多年。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未止步,源于鲜卑族的府兵制得到强化,士兵都要随从主将的姓氏,具有浓厚的部族兵色彩,但是战斗力增强了。这时,民族差异逐渐消失,南北趋向一致,而且传统文化的中心更多地体现在北方。有学者说:“在南北朝后期,北朝显示蓬勃活力;北朝最终得以统一南方,绝不仅仅来自部族的骑射传统和强大的武力。······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而体制的进步活力,则可以最终归结为北方的独特历史道路。”教学与学习建议:“东晋与南朝”与“十六国与北朝”两个子目,后者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