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2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解析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2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解析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2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解析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2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解析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2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收集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收集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2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命题点真题分布频次题型一战与战后国际秩序2023·高考全国乙卷·342022·山东高考·142022.6·浙江高考·212022.1·浙江高考·202021·全国甲卷·352021·海南高考·172021·辽宁高考·132021·重庆高考·142021.6·浙江高考·222020·山东高考·122020.1·浙江高考·2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2019·上海高考·11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95年20考选择题全国卷4分地方卷3分1.一战后的国际秩序2.英国外交3.一战德国的两线作战4.经济危机5.一战后美国外交原则6一战的影响7.中国参战原因及其影响8.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9.英国与德国的关系10.巴黎和会11.海上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12.一战中飞机的使用及其影响2022·全国甲卷·462022·北京高考·202022·广东高考·21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62023·海南高考·182023·全国高考乙卷·46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试题15分12分12分15分13分15分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2023·广东高考·152023·浙江高考·162022·全国乙卷·352022·天津高考·112022·江苏高考·152022·湖北高考·152022·广东高考·152022.6·浙江高考·222022·湖南高考·142021·全国甲卷·342021·山东高考·132020·海南高考·162020.7·江苏高考·192020·山东高考·132019·海南高考·182019·天津高考·85年18考选择题全国卷4分地方卷3分1.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余粮收集制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俄国十月革命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特点列宁租让制的目的新经济政策2021·江苏高考·20题2021.6·浙江高考·27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12分10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战序的形成2023·北京高考·152023·海南高考·132022·天津高考·122022·北京高考·152022.6·浙江高考·232022.1·浙江高考·222021·湖北高考·142021·天津高考·13)2021.6·浙江高考·232021.1·浙江高考·222020·山东高考·142020.1·浙江高考·222019·上海高考·202019·上海高考·16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4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3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35年24考选择题全国卷4分地方卷3分1.联合国的宗旨2.二战后的国际秩序3《开罗宣言》4敦刻尔克大撤退5二战中美国军事力量的上涨6轴心国集团瓦解美国的租借法案二战历史进程苏台德地区问题10.《联合国家宣言》11.绥靖政策12.慕尼黑阴谋13.反思二战及其爆发原因的分析14.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及开辟第二战场的意义15.中国战区设立的背景及其意义16.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其意义2023·浙江高考·242022·湖南高考·212021·海南高考·262020.7·天津高考·18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5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6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6论述题材料分析题12分10分15分15分15分15分15分1.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A.托管制度B.“大国一致”的原则C.安理会投票程序D.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来源】2023·北京高考·151.【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进行援助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其维护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故选D项;托管制度指联合国把某些殖民地交付一国或数国,或由联合国本身管理或监督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大国一致”的原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程序原则,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排除B项;安理会投票程序是联合国内部的一种投票机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2.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尼赫鲁认为:“我们正在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社会主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②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④在夕阳残照下,最后.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长达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来源】2023·海南高考·132.【答案】A【解析】据材料“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坦噶尼喀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加剧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落后;“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说明二战后英国的国力下降,使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减弱;“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说明随着宗主国实力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殖民地获得独立;“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说明独立后的印度正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所以选项主要围绕着殖民统治、宗主国实力下降、民族独立运动、探索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顺序排列;故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是③②④①,选择A项符合题意。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来源】2023·湖北高考·143.【答案】B【解析】由材料“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可知相比较一战时期欧洲殖民者直接动用非洲殖民地人民参战,二战期间则是通过宣传号召的方式鼓动殖民地国家参与战争,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战后非洲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认识到战争的侵略性,具有更加强烈的反抗精神,故选B项;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的原因是自身实力下降,排除A项;电影、无线电等现代技术手段是这种转变的客观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两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属于国际背景而非内在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4.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变化()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来源】2023·广东高考·154.【答案】C【解析】据材料“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可知苏联在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前提下,大量带有经济计划色彩的人民委员部逐渐增多,故选C项;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于1941年,但是人民委员部早在30年代初已经持续增多,排除A项;人民委员部只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容易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等问题,但是无法导致经济比例失衡,排除B项;人民委员部的不断增多是国家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排斥市场体制和强化干预经济的结果,排除D项。5.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来源】2023·高考全国乙卷·345.【答案】A【解析】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可知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势力趁机大肆活动,美国国内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是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的表现,故选A项;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推行政府全面干预的政策,排除B项;罗斯福全面干预政策,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成效显著,排除C项;面对经济危机,德意日等国家的法西斯分子登上政治舞台,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排除D项。6.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来源】2023·浙江高考·166.【答案】D【解析】据材料“列宁……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可知,列宁正在了解农民面临的困难情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国内战争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故选D项;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的过程,排除B项;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7分)【来源】2023·海南高考·18题13分7.【答案】(13分)(1)特征:海上霸主不断发生转移;英国较长时间占据海上霸主地位;由一国独霸到多国并立;出现“海上多极”趋势。(2)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海洋规则的认识的差异;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加强;海洋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海洋时代的发展需要。【解析】(1)据材料“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可知近代以来海上格局的霸权总是在随着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不断调整,西葡、荷兰、英国和美国相继成为海上霸主;据材料“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可知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长期占据海上霸主的地位;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日本的实力逐渐上升,同时欧洲国家始终把持着传统的优势地位,英国传统的海上霸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当时的海上格局呈现出由一国独霸到多国并立的趋势;据材料“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可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世界海上格局也呈现出“多极”的趋势。(2)据材料“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可知海上格局的变化是以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为基础的,同时不同国家对海洋规则的认识的差异也成为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据材料“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可知美国对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使美国与其他海洋国家的矛盾存在尖锐矛盾,客观上影响了海上格局的变化;据材料“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可知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分工更加细致,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中需要密切合作;据材料“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可知全球性的环境和自然灾害问题日益严重,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据材料“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可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权益认知的变化客观上推动了海上格局的调整,以适应海洋时代的发展需要;据材料“‘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可知新世纪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加速了海上力量对比的变化,加速了海上格局的调整。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来源】2023·浙江高考·24题(12分)8.【答案】示例:反思战争,珍惜和平。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政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等26国在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对法西斯的斗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投掷下两颗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世界各国要反思战争,珍惜和平,要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遏制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首先,分析材料内容,第一幅图片是德国的希特勒上台,用法西斯思想浇灌橡子树,第二幅图片是广岛的蘑菇云,结合二战史实,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例如,结合两幅图片可得出战争与和平--反思战争,珍惜和平;其次,结合二战的背景、法西斯主义思想、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形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原子弹爆发等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注意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主题。最后,对所阐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答题思路及评分标准:(1)标题(2分):有题目1分,有价值判断1分。价值错误的标题不得分主题:反法西斯/战争与和平/科技是把双刃剑等(2)结构3分:总分(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2分,总结有价值升华1分价值升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当代启示(3)史实6分(正反、辩证的史实),史实表述必须准确,史实错误不得分(4)表述1分9.材料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情况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飞机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9分)【来源】2023·全国高考乙卷·46题15分9.【答案】(1)[参考答案]变化:一战前:飞机军事价值低。一战时期:初期担任侦查任务;逐渐应用于空战,交战国利用飞机争夺制空权;空战技术提高,数量增加到拥有数量多的飞机就牢牢掌握制空权。(2)[参考答案]影响:飞机是一战中重要的武器系统,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有利于加速飞机占优势的协约国的胜利;刺激了更多新式武器的发明;为了赢得战争,很多国家加紧新式武器的研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飞机应用到生活方面,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为出行带来便利。【详解】(1)变化: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0年至1918年。根据材料“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并结合一战初期飞机在战争中的运用情况可知,一战前飞机军事价值低。根据材料“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初期担任侦查任务;逐渐应用于空战。根据材料“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并结合空战发展史的相关史实可知,交战国利用飞机争夺制空权。根据材料“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可知空战技术提高。根据材料“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并结合一战的相关史实可知,1918年,飞机数量大幅增加,战机也逐渐成为战争中的主角,数量增加到拥有数量多的飞机就牢牢掌握制空权。(2)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0年至1918年。根据材料“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并结合一战的过程与结果可知,飞机是一战中重要的武器系统,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有利于加速飞机占优势的协约国的胜利。根据材料“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并结合一战对武器研发的促进作用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作为军事工具被广泛应用,进行了侦查、轰炸和空中战斗等任务,刺激了更多新式武器的发明;为了赢得战争,很多国家加紧新式武器的研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现代交通技术发展的相关史实可知,飞机应用到生活方面,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为出行带来便利。1.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来源】2022·全国乙卷·351.【答案】C【解析】据材料“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结合所学可知,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二人的主张表明其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存在幻想,希望通过妥协的方式继续与其合作,却忽视了人民对面包、和平与土地的需求,对革命形势认知不够清晰,且党内大多数人都支持这种主张,说明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故选C项;据所学,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参与帝国主义战争,并不反对继续战争,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斯大林对临时政府的态度,并未涉及沙皇残余势力,且沙皇政府已经被推翻,“严重威胁”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据所学,1917年正处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俄国革命发展,为革命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排除D项。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官方称,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保卫民主的战争。据此,有些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于1943年底召开了“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要求将煤炭、钢铁和银行收归国有,给予印度独立地位等。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A.英国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B.世界大战导致的政治革命C.政府宣传引发的社会对立D.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来源】2022·天津高考·122.【答案】D【解析】由于英国官方宣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保卫民主的战争,才出现了英国士兵模拟议会的行动,这体现出英国士兵要求自己参与民主决策的要求和愿望,这是维护民主和独立的进步意识,说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唤醒了英国士兵的进步意识,故选D项;英国士兵的行动是反映了其要求民主的进步意识的,其模拟议会的行动是反映了对参与民主决策的渴望,这是迎合当时英国官方的宣传的,所以并不能反映出英国空前的阶级矛盾,排除A项;题目中英国普通士兵的行动是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战争和希望获得民主决策权利的愿望的体现,所以并不属于政治革命,排除B项;英国普通士兵的模拟会议是受到英国政府宣传的影响,其要求也是迎合了政府关于保卫民主的宣传,所以能得出英国政府宣传引发社会对立的结论,排除C项。3.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来源】2022·天津高考·113.【答案】A【解析】由于斯达汉诺夫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对其工资的计算方法由计时变为计件,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才出现了斯达汉诺夫运动,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可以极大地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故选A项;题目的主旨是想强调企业改变管理策略,从而有效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意义,而不是强调斯达汉诺夫创造生产奇迹,且斯达汉诺夫创造生产奇迹并未采用先进技术,而是使用普通风镐创造的,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企业采用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导致了劳动竞赛的进行,而不是强调劳动竞赛取得的结果,排除C项;1935年苏联已经采用计划经济了,市场经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4.下图海报描绘的是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A.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B.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C.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来源】2022·江苏高考·154.【答案】C【解析】据材料“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材料强调十月革命后苏俄工人通过参加义务劳动促进生产,有利于早日结束战争,因此该创举体现了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故选C项;苏联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28年,排除A项;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工人的认同,并未提及农民的态度,排除D项。5.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②“(八日)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③“(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来源】2022·北京高考·155.【答案】B【解析】①“三国之宗旨……归还中华民国”指1943年中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的开罗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②“(八日)彼得格勒……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指1917年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③“(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领土”指1938年《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故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①③,选择B项符合题意。6.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来源】2022·山东高考·146.【答案】B【解析】一战初期,英国从“欧洲均势”考虑出发,担心德国战败后法国会成为另一个霸权国家,所以对法国采取有限援助政策,希望法德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随着形势变化,如果法国与德国媾和,那么德国势力将迅速壮大,打破欧洲大陆均势格局,进而威胁英国利益,所以英国才与法国全力合作以遏制德国,仍然体现的是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故选B项;如果要尽快恢复欧洲和平,在战争初期就应该全力援助法国以终结战争,排除A项;此项是表象,而非实质,排除C项;英国一贯的政策是“欧洲均势”,不会联合法国控制欧洲,排除D项。7.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A.输出了革命文化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来源】2022·湖北高考·157.【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后烧制的瓷器中,既有革命的标记、也有专制的标记(尼古拉二世的标记),并且在国外成为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革命政权输出的产品竟然保留有专制的标记,说明政治对现实(外汇、经济支持)的妥协,故选B项;此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排除A项;瓷盘的出口只是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并不能打破外交孤立,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十月革命后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这一现象,从苏俄角度而言“兼有两个时代标记”是向现实的妥协,本身不涉及艺术审美旨趣(不符合革命政权身份),排除D项。8.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来源】2022·广东高考·15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工业化能够促进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无产阶级的统治,这是“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A项正确;提升国防实力并不能挖掉国内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可知,发展农业不会“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C项;恢复市场并不能“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D项。9.“抗日何所恃?忠贞与汗血。”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发表宣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次会议召开地点所处地区是()A.西亚B.东欧C.北非D.东亚【来源】2022.6·浙江高考·239.【答案】C【解析】据材料“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可知,1943年11月,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讨论三国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会议,《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故选C项;开罗处于北非,而非西亚,排除A项;开罗处于北非,而非东欧,排除B项;开罗处于北非,而非东亚,排除D项。10.建立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在他看来,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不把俄国移到另一种比先前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就根本谈不上恢复国民经济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为不实行电气化,要振兴工业是不可能的。”据此分析,列宁关注的重心在于()A.“布尔什维克速度”B.推行“新经济体制”C.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D.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来源】2022.6·浙江高考·2210.【答案】C【解析】据材料“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可知,列宁认为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实现现代化大生产,故选C项;斯大林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要求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速度”,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排除B项;列宁认为当时俄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即重工业并不发达,而“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出现的,排除D项。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来源】2022.6·浙江高考·2111.【答案】D【解析】面对德国的不断强大,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这说明英国的外交取向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故选D项;“结伴不结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总结与坚持,而材料英俄结盟,排除A项;“集体安全”指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排除B项;英国外交针对的是德国,不符合“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且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排除C项。12.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来源】2022·湖南高考·1412.【答案】D【解析】由“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可知,这位学者指出的是,布尔什维克党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既可以解决国内战争问题,也可以用于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所以这有助于解释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什么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D项;题干大意是这位学者主张布尔什维克党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适用范围放在了国内战争与向共产主义过渡两个目标上,而不是评价其做法是否符合实际,排除A项;题干中这位学者指出,布尔什维克党主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既是国内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也是消除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长远措施,所以并没有否认这一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排除B项;上述学者的主张有助于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结束国内战争后继续执行的原因,也就有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排除C项。13.1940年5月,德军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某地。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该地位于下图(示意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来源】2022.1·浙江高考·2213.【答案】D【解析】据材料“1940年5月”“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可知,这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敦刻尔克位于法国东北,临近比利时边境,④为敦刻尔克,故选D项;①为勒阿弗尔,法国北部海滨城市,排除A项;②为阿布维尔,法国北部皮卡第大区索姆省城市,排除B项;③为加来,位于法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排除C项。14.一战前,德国按速决战思想制定了作战计划,提出“必须避免两线同时作战,德国必须扑在最强大最有力最危险的那个敌人即法国身上,迅速击溃它”。下列项中,导致该“作战计划”破产的因素有()①比利时和法国军队的顽强抵抗②俄军出人意料地攻入东普鲁士③英国很快参战④新型武器坦克的使用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来源】2022.1·浙江高考·2014.【答案】C【解析】据材料“必须避免两线同时作战……迅速击溃它”可知,“施里芬计划”是在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但这一战略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德国遇到了比利时和法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比利时军队长时间顽强抵抗,为法军、英军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马恩河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故①正确;在东线,俄军也出人意料地在1914年8月攻人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德国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故②正确;1914年8月2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威胁英国本土安全,英国于8月4日对德宣战,派军队赴法国参战,英国的很快参战也是该计划破产的因素,故③正确;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黎元洪反对参战的原因。(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9分)【来源】2022·全国甲卷·46题(15分)15.【答案】(15分)(1)抵制段祺瑞集团势力的发展;美国反对中国参战,抵制日本在华势力扩张;中国内忧外患,避免中国卷入战争泥潭。(2分)(2)日美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北洋军阀混战加剧,中国政局日益混乱;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鼓舞了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思潮。【解析】(1)由材料“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得出抵制段祺瑞集团势力的发展;由材料“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得出美国反对中国参战,抵制日本在华势力扩张;由材料“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得出中国内忧外患,避免中国卷入战争泥潭。(2)由材料“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得出日美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由材料“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得出北洋军阀混战加剧,中国政局日益混乱;由材料“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结合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得出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由材料“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得出鼓舞了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思潮。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文献史料①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②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④《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⑤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⑥《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⑦《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⑧《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⑨《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⑩《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⑪《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⑫《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⑬《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⑭《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其他资料⑮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⑯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材料二探究主题甲华工赴欧的原因乙英法对华工的态度丙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丁一战后华工的境遇(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3分)(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9分)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来源】2022·北京高考·20题(12分)【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6.【答案】(12分)(1)文献史料:档案:①②③⑤报刊:④⑥⑦⑨⑩⑪⑫⑬⑭书信:②⑧公文:①②③⑬(2)参考答案示例:选题:甲华工赴欧的原因选题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很多华工赴欧从事艰苦的工作,为协约国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中国赢得了一定声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出国?这一问题是研究一战华工诸多问题的起点,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的另一个视角,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提纲:一、一战的爆发与协约国的人力需求二、中国政府对华工赴欧的态度三、华工个人的选择四、结论参考资料:①③⑤②【解析】(1)档案:①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②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⑤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都属于档案。报刊:④“《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⑥“《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⑦“《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⑨“《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⑩“《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⑪“《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⑫“《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⑬“《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⑭“《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都属于报刊。书信:②《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⑧《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都属于书信。公文:①《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②《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③《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⑬《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都属于公文。(2)第一小问选题,据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如甲华工赴欧的原因。第二小问选题意义,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结合所学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很多华工赴欧从事艰苦的工作,为协约国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中国赢得了一定声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出国?这一问题是研究一战华工诸多问题的起点,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的另一个视角,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三小问研究提纲,

一、一战的爆发与协约国的人力需求,可供参考的资料是①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二、中国政府对华工赴欧的态度,可供参考的资料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三、华工个人的选择,可供参考的资料是⑤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四、结论,可供参考的资料是②《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即参考资料为:①③⑤②。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二战之前保守党长期在英国执政,相当多的重要成员都属于极为富有的阶层,内阁大臣们也多来自工业和商业大家族。保守党人主张纳粹德国应当得到支持,认为它是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向西蔓延的堡垒。在保守党执政下的英国,伦敦的各大银行给纳粹德国提供了大量商业信贷,英德贸易使德国获得相当可观的英镑外汇,由此,德国重新武装具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多的英国银行家和商人在同德国的生意中赚取了丰厚利润;对他们来说,通过与德国维持良好关系获取私人利益的重要性要大于国家利益。1939年4月,苏联建议成立英法苏三国联盟,民意测验表明84%的英国人赞成该倡议,保守党政府却坚决地拒绝了。——摘编自(英)桑德拉·哈尔珀琳《现代欧洲的战争与社会变迁》(1)概括二战爆发之前英国保守党政府对纳粹德国的政策,并简述其后果。(8分)(2)指出影响英国保守党政府对德政策的因素。(4分)【来源】2022·广东高考·21题12分17.【答案】(1)政策:绥靖政策,姑息纵容;允许与纳粹德国的商业贸易往来。后果:增强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力量;对纳粹德国在欧洲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保守党政府代表的工商业集团的利益;反共反苏的意识形态;英国的国家利益。【解析】(1)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保守党人主张纳粹德国应当得到支持,认为它是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向西蔓延的堡垒”得出支持纳粹德国,将其视为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堡垒,实行绥靖政策,姑息纵容;根据“在保守党执政下的英国,伦敦的各大银行给纳粹德国提供了大量商业信贷,英德贸易使德国获得相当可观的英镑外汇”得出支持银行给纳粹德国提供大量商业信贷,鼓励英德贸易。第二小问后果,根据“英德贸易使德国获得相当可观的英镑外汇,由此,德国重新武装具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得出增强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力量,对纳粹德国在欧洲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影响英国保守党政府对德政策的因素,根据材料“使德国重新武装具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加速纳粹侵略势力的崛起”得出保守党代表工商业集团的利益;根据“保守党人认为它是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向西蔓延的堡垒”得出保守党敌视苏联布尔什维克主义,反共反苏的意识形态;根据“相当多的英国银行家和商人在同德国的生意中赚取了丰厚利润;对他们来说,通过与德国维持良好关系获取私人利益的重要性要大于国家利益”得出很多英国银行家和商人将私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要相关条款如下:《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条:“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1)根据材料,归纳国际社会在限制战争权方面的阶段性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限制战争权的背景。(4分)【来源】2022·湖南高考·21题10分18.【答案】(10分)(1)《国际联盟盟约》开始制止战争;《非战公约》开始宣布战争非法,强调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联合国宪章》禁止非法使用武力,授权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承认正当自卫权。(2)世界大战的影响;国际合作的加强。【解析】(1)由材料中《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不得从事战争”可得,《国际联盟盟约》开始制止战争;由材料中《非战公约》(1928年)“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等信息可得,《非战公约》开始宣布战争非法,强调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由材料“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等信息可得,《联合国宪章》禁止非法使用武力,授权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承认正当自卫权。(2)《国联盟约》、《非战公约》是一战后主张限制战争权的,《联合国宪章》是二战后提出限制战争权的,所以其中一个背景是世界大战的影响;20世纪以来,世界联系越来越多,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增多,国际合作的加强也是提出限制战争权的背景之一。1.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来源】2021·全国甲卷·351.【答案】A【解析】1930—1931年政治美国经济大危机持续进行,所以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了更多的廉价午餐给孩子们,香烟产量剧增是为了满足人们麻醉自己的需要,穿着整洁西装的人沦为了街头兜售苹果的商贩,这些现象都表明危机依然在持续加深,故选A项;1930—1931年危机的持续进行,会使法西斯势力盛行,社会矛盾加剧,而不是缓和,排除B项;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从1933年开始实行的,新政取得良好成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福利制度是在二战后逐步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2.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来源】2021·全国甲卷·342.【答案】C【解析】在全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候,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他们支援战争主要靠向贩粮者征税,说明当地政府看到了战时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改变了策略,故选C项;“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说明当时粮食短缺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需要靠征税手段缓解,排除A项;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废除自由贸易才是经济活动的常态,排除B项;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是在1921年开始的,当时国内战争已经结束,与题干中的“国内战争时期”不符,排除D项。3.十月革命爆发后,美国特使R·罗宾斯自称是“布尔什维克社会性实验的反对者”,但他认为必须“利用能够将布尔什维克拉向美国一方的所有因素”与布尔什维克保持联系。直到他离开苏俄,美国仍与苏俄保持接触。这说明()A.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布尔什维克主义在美国受欢迎C.十月革命为俄国发展开辟新道路D.美国外交秉承实用主义原则【来源】2021·海南高考·173.【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代表美国的特使R·罗宾斯虽然反对十月革命,但他敦促美国与苏俄保持联系以“将布尔什维克拉向美国一方”,可见美国外交不唯意识形态而注重现实利益,故选D项;“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十月革命的意义的信息,排除A项;“在美国受欢迎”不合题意,题干只提及了美国特使一人,排除B项;“为俄国发展开辟新道路”不合题意,题干提及的是美国特使对十月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来源】2021·辽宁高考·13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一战爆发后,为取得战争胜利,英国政府集中国家的经济力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促使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故选B项;“完成”说法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根本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5.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A.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B.与文明的冲突有关C.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D.与经济的低迷有关【来源】2021·重庆高考·145.【答案】C【解析】由材料“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可知丘吉尔认为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扭曲的安全观、民族观等极端思想都成为诱导战争爆发的因素,故选C项;由材料“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可知强调的是极端思想和情绪,而非军备竞赛,排除A项;由材料“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可知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冲突,而非文明冲突,排除B项;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场景,经济的低迷引发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D项。6.图3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图3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来源】2021·湖北高考·146.【答案】A【解析】据材料“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可知,1942年后,美国军火产值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即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故选A项;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世界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阵营,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腾飞、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发展等,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7.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来源】2021·天津高考·13)7.【答案】B【解析】据材料“1943.7”“1943.9”可知,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与美英进行秘密谈判,1943年9月,意大利向盟国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故选B项;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45年10月,联合国才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8.表2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表2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来源】2021·山东高考·138.【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拖拉机数量代表的是苏联工业化的成果,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的比例代表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结果,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二者的数据都在提高,可得出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的结论,故选B项;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数据都是逐步上升的,但不能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中只有工业经济发展的数据,没有其他经济部门的数据,没法得出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结论,排除C项;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的数据都是逐步上升的,可看出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没法得出农业集体化滞后的结论,排除D项。9.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来源】2021·广东高考·159.【答案】A【解析】2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发展中等技术教育是针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对技术工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工农速成班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教育的需要,这些做法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故选A项;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是客观作用,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1928年后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与材料时间20年代中后期不符,排除C项;冲破西方技术封锁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10.读下表,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主要供应类别类别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产品金额(亿美元)221976123主要对象国国家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金额(亿美元)303108146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①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来源】2021.6·浙江高考·2310.【答案】A【解析】美国通过《租借法》向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等必要的战略物资,故①正确;美国向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故②正确;据材料“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可知,美国通过《租借法》使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故③正确;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而美国《租借法》1941年3月通过,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1.下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注:败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来源】2021.6·浙江高考·2211.【答案】D【解析】据材料“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败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可知,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进到马恩河一线(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故选D项;“决定”说法错误,战争从来不靠武器决定胜负,排除A项;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排除B项;1914年东线德军进入俄国境内,但同时俄军也打败了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东西两线的战事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排除C项。12.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该画作()A.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B.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C.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D.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来源】2021.1·浙江高考·2212.【答案】B【解析】据材料“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1941”“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可知,英国赢得了不列颠之战的胜利,表达了对后继战争必胜的信念,故选B项;材料强调必胜信念,并且1942年1月1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才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阿拉曼战役发生于1942年,排除C项;《大西洋宪章》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1921年,法国国防部长马奇诺在“停战车厢”揭幕仪式上说,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1934年7月13~16日,前往贡比涅森林朝圣的法国老兵J·埃泰写道:“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利用复仇情绪上台的德国纳粹党在1940年占领法国后,德军凯尔特将军在“停战车厢”内宣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法国投降仪式结束后,德军将这节车厢运到柏林。20世纪50年代,“停战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两国民众面对过往时,愈发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2018年11月10日下午,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在贡比涅森林“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1)根据材料,概括“停战车厢”在法德两国人民心目中象征意义的变化。(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原因。(6分)【来源】2021·海南高考·26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3.【答案】(15分)(1)变化:一战后,法德两国的光荣与耻辱;二战后,反思与理性;欧洲一体化时期,合作与共赢。(2)社会原因: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民族矛盾的累积;经济大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社会缺乏共识。【解析】(1)据材料“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得出一战后,法德两国的光荣与耻辱;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停战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两国民众面对过往时,愈发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得出二战后,反思与理性;据材料“2018年11月10日下午,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在贡比涅森林‘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得出欧洲一体化时期,合作与共赢。(2)据材料“法国老兵J·埃泰写道:‘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利用复仇情绪上台的德国纳粹党在1940年占领法国后,德军凯尔特将军在‘停战车厢’内宣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并结合纲要下册所学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得出,政治——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民族矛盾的累积;经济——经济大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社会——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社会缺乏共识。14.材料租让制是列宁首先制定并亲自领导苏维埃俄国加以实践的对外经济制度。1920年11月之后,列宁在其报告和文章中阐述了租让制的理论与原则。他认为,不实行租让,苏俄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只要苏俄掌握着所有国营企业,那么租让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承租人对企业只有经营权或使用权。承租人将按照合同规定,得到一部分产品作为报酬,并有权运出国外。政府对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承租人要给予优惠和补偿,保证不会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保证承租人投入企业的财产安全。——摘编自杨运中《列宁租让制思想研究》(1)据材料概括列宁所制定的租让制的特点。(7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制定租让制的目的。(5分)【来源】2021·江苏高考·20题(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4.【答案】(12分)(1)苏俄政府制定和重视;租让制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租让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政府一定程度上对租让制实施政策优惠和保护;租让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2)租让制有利于发展同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为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以充实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解析】(1)由材料“首先制定并亲自领导苏维埃俄国加以实践的对外经济制度”得出苏俄政府制定和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