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 提高训练_第1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 提高训练_第2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 提高训练_第3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 提高训练_第4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 提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提高训练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提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高一下·合肥期中)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

B.《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兴起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劝退秦师埋下伏笔。

C.《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

D.孟子用“以羊易牛”一例,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认为齐宣王已具备“保民”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C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课文内容的能力。

C.“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错误,应该是采用夸张、对比、映衬、描摹等多种手法,本文中没有“想象”手法。

故解析为:C

此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文言文文意的概括和分析,出题方向主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它的一般解法就是比对排除法:将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到,归纳出原文的文意,然后和选项进行比对,从而辨别出正误。只是各选项对错误处的设置比较细腻,所以做题时要细致。

2.(2021高一下·永安月考)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庖丁解牛》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C

课文理解

C.“强调对技术的追求”错,结合“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分析,庄子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将之作为实践的目标。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下列对文章《庖丁解牛》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技巧发展的第二阶段:三年后,不再把牛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这反映了他技术的精湛。

B.庖丁技术高超的原因之一是他对技术的追求超过了对“道”的追求。

C.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凡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认识并掌握其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它的客观规律,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D.庖丁解牛的故事启示我们,技术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

B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

B项,“是他对技术的追求超过了对‘道’的追求”错,应为: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

故解析为:B

此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主要是依靠平时的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是在理解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的语境。

4.对下列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节奏感;以“触、倚、履、跨”四个动词,生动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情状,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其解牛动作的娴熟,突出了其技艺的高超。

B.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承上启下,借文惠君的赞叹和好奇,引出庖丁对解牛的见解,也从正面表现了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

C.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由“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反映了庖丁解牛的技术日益精进。

D.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已达到极高妙的境界,他不是凭感官的知觉来解牛的,而是靠精神活动来行事的。

B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内容以及掌握句子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B项,“从正面表现了”说法错误。应为“从侧面表现了”。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5.(2020高一下·福州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运用比喻说理,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使文章形象而富有说服力。

B.《过秦论》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示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以此劝谏汉文帝实行仁政。

C.在正反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很有特色,如用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作对比,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又用蚓和蟹作对比,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D.韩愈在《师说》中高度概括地提出了教师的职责。文中所包含的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C

课文理解

C项,“又用蚓和蟹作对比,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理解有误。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是为“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而不是为了“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故选C。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6.(2020高一下·福州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秦国开凿蜀道的史实,意在写出秦人开辟蜀道的艰辛。

B.《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借咏史表述了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C.《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的身世,昔详而今略:写白居易的身世,昔略而今详。这样的写法,让二者互相映衬,构思精巧。

D.《醉花阴》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佳节又重阳”中的“永”和“又”字具有很浓的感彩,突出地表述了词人的伤感孤独之情。

A

课文理解

A项,“回顾了秦国开凿蜀道的史实”错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是关于蜀道的神话。故选A。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对课文内容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7.(2020高一下·瑞安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之力”指秦嬴政帮助重耳回国的事,此文的晋侯就是公子重耳。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为长者折枝”和“挟泰山超北海”的比喻来阐明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C.《庖丁解牛》中,庖丁比一般的厨子厉害,一般的厨子一个月换一把刀,他的刀因为不用来砍骨头,所以一年才换一把。

D.《鸿门宴》中,沛公、张良、樊哙一行人凭借谦卑的态度、团结的精神、随机应变的策略,加上项庄的保护,逃过了一劫。

B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是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证方法,评价语言风格能力的综合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重在理解文意,抓住细节。A项,“指秦嬴政帮助重耳回国的事”错,应该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B项,正确;C项,“所以一年才换一把”错,原文为“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可知,他的刀十九年没有换;D项,“加上项庄的保护”错,原文“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可知,项庄想杀掉刘邦,并没有保护他。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文段内容。根据题干,翻译相关文段,掌握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选择解析。

8.对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磣可怜)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力媚态)

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

C

课文理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选划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不知后事如何”解释为“展品下落不明”太肤浅,没有理解鲁迅真正想表述的意思。为何展品下落不明?是因为有人借展览之名盗卖文物谋取私利。“不知后事如何”语带讽刺,表述了鲁迅对这种借展览之名而盗卖文物的行为的憎恨。故选C。

故解析为:C

此题考查鉴赏文本的语言。品味关键字词是文本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文本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文本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与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诗人称自己与楚王同姓同宗,目的不仅在于表明他有高贵的血统和身世,而且也表明他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B.“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诗人用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花名草来比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

C.“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并表述了自己的忧心,即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D.“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诗人愿为楚王引路。诗人崇仰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所以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

B

课文理解

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B“香花名草来比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分析理解不正确,香花名草不比喻远大的志向。所以选B。

10.(2022高一上·临沂月考)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触景生情,表述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C

课文理解

C“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错,从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古代采莲的盛况,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表明欲超然现实,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的能力,对于筛选文中信息类题型,首先要回顾文本,将试题提供的例句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11.(2022高一上·临沂月考)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述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A

课文理解

A.理解正确;

B.“感情热烈明快”理解错误,故都的秋是悲凉的。

C.“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理解错误,并没有忘记悲秋。

D.无比喻的修辞,“像”不是比喻词。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需要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需要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述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12.(2020高一上·义乌期中)下列选项中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错误的一项()

A.《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B.《师说》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D.《赤壁赋》一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

C项,“‘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理解错误,应是“和百侣游泳,激起的波浪把行船阻挡住了”,侧面表现了游泳者“风华正茂”,搏击风浪,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二、简答题

13.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最终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联系作品,谈谈李斯是怎样使秦王收回成命的

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九个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第二部分由物及人,指出逐客的无理和偏执、秦王轻视人民不思进取的过错,最后直接说理,秦王欲成就统一大业,必须海纳百川。

课文理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客卿是秦国政治中的新锐势力,为秦的大业立下了不世功勋,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李斯均位其列,但他们势力的膨胀,严重地威胁了秦国宗室大臣的权势。宗室大臣便纷纷向秦王上书,先是列陈前时的实例,说韩国间谍郑国为秦修建水渠,其目的是阻挠秦的东征进程;然后,他们又提出:别的国家的人来秦,目的也都跟郑国差不多,大抵都是代他们的主子向秦王游说,或是做间谍,反正有百害无一利。秦王听了他们的话,下了命令:驱逐在秦国的一切别国客卿。当时,李斯就在被驱逐的人当中。逐客令一出,他大为着急,于是,他连夜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谏他收回逐客令,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在书中,他举出大量实例,说秦国的强盛有赖于客卿的功劳。

故解析为: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九个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第二部分由物及人,指出逐客的无理和偏执、秦王轻视人民不思进取的过错,最后直接说理,秦王欲成就统一大业,必须海纳百川。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14.(2021高一上·崇明期末)《劝学》《师说》都运用对比论证,请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说说这种方法的表述效果。

对比论证是把两种矛盾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说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运用对比论证能使阐述的事理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如《劝学》中,通过蚓和蟹“用心一”和“用心躁”的对比,强化论证了持之以恒地积累的重要性;又如《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的观点。

课文理解

《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师说》为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文章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之”与自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由上面例子可知运用对比论证能使阐述的事理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故解析为:对比论证是把两种矛盾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说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运用对比论证能使阐述的事理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如《劝学》中,通过蚓和蟹“用心一”和“用心躁”的对比,强化论证了持之以恒地积累的重要性;又如《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的观点。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作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先指出对比论证的好处,再分析两篇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15.概括《赤壁赋》第三段的内容。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课文理解

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首先连用了两个问句,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如今已不知去处,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这是苏轼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故解析为: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梳理层次,把握人物、事件以及的观点态度等内容。

16.请简单概括《赤壁赋》中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主客同饮。写客人转悲为喜,兴尽入睡。

课文理解

写客听了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兴尽而眠。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故解析为:主客同饮。写客人转悲为喜,兴尽入睡。

本题考查概括课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前提是结合,创作背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精读文本,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关键段落,理清全文脉络,明白文段所表述的观点。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17.用自己的话概括“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容。

沐清风,赏月色,兴之所至,吟咏诗句。

课文理解

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容。这句话的大意就是:端起酒杯,劝朋友饮酒。然后兴之所至,一起朗诵《诗经》中有关的“明月”诗句。这行为前面的语境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概括为:秋风送爽,凉风习习。其后的诗句是“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观赏月亮升起的情形,即赏月。所以该句话所描述的内容就是,在秋风送爽之际,一边赏月,一边饮酒诵诗。

故解析为:沐清风,赏月色,兴之所至,吟咏诗句。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做这种题,平时要养成善于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述丰富意思的能力,也就是要力求言简意赅。

18.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知道无法实现,只好借箫声表述内心悲苦。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之上,然后可从内容、情感、手法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之中。结合前一句可知,飞仙、明月,都是清冷孤寒之意象,诗人有以此自喻的意味,如水调歌头里那句“高处不胜寒”,诗人深深理解这种孤独感,于是想与飞仙、明月为伍,其实也是说自己的孤傲曲高和寡,难以真正找到一心知己,只能寄希望于那些遥远的可望不可即的。

故解析为:知道无法实现,只好借箫声表述内心悲苦。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注意联系上下句。读文句,翻译重点词,再联系上下句组织解析。

19.这是苏轼《前赤壁赋》中一段对箫声的精彩描写,赏析下面这句话,看箫声表述了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先用比喻描绘箫声的凄婉,再借助想象,写其音乐效果,能使蛟龙起舞、寡妇落泪。悲。箫声使苏子的感情陡转,由乐入悲。

课文理解

这句话前面写饮酒放歌的欢乐,欢乐的气氛中,客人吹奏起洞箫。箫声起,悲意生,主客触景生情,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在手法上,先用比喻描绘箫声的凄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音调悲凉、幽怨。比喻之外,再借助想象,写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落泪,进一步表现音乐效果。这里表现的是的悲切之情,在结构上,箫声使苏子的感情陡转,由乐入悲。

故解析为:先用比喻描绘箫声的凄婉,再借助想象,写其音乐效果,能使蛟龙起舞、寡妇落泪。悲。箫声使苏子的感情陡转,由乐入悲。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对语句所用手法进行分析,看有何表述效果,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20.《赤壁赋》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等语句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描写曹军攻占江陵的盛况,为下面的生命短暂之叹张本。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言文内容,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通读文章,理解文本大意,整体把握意图;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内容和句子作用两个两面进行分析,解答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本题的题干要求为“《赤壁赋》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等语句有什么作用?”。题中语句的意思是:当初曹孟德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通过与客的问答,从历史到现实,描写曹军连克荆州、江陵后顺流而下时军容盛况,接着“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表现出消极与虚无的思想,同时为后文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感叹生命短暂与个人渺小之感做铺垫。

故解析为:描写曹军攻占江陵的盛况,为下面的生命短暂之叹张本。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注意正确翻译文本。阅读文句病并翻译其内容,根据内容筛选重点词概括,并联系上下文组织解析。

21.理解下面语句所阐明的道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赤壁赋》)

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转瞬即逝;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们一样永恒。启发我们不必“羡长江”“哀吾生”。

课文理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阐发的道理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该句的意思是: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阐发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了。这看似对“客”说的,其实这正是借虚拟的“客”,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故解析为: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转瞬即逝;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们一样永恒。启发我们不必“羡长江”“哀吾生”。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理解能力,注意分析其上下句的语境。先正确翻译句子,然后联系上下句的内容和文段的内容,筛选重点词来组织解析。

22.阅读下列节选自《登泰山记》中的文句,思考所给文句写了什么内容,它的妙处何在?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三无”概写深冬冰封雪飘的景象。后句将人物形象与泰山形象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也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做此题,首先要在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后要会翻译所给文句在文中的意思,这样才能把握所给文句所写的内容以及它的妙处,所给文句的译文是“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齐平”。这几句文句节选自原文的第五段,阅读文本可知,第五段的内容是补记的内容,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其中的“三无”文字简练,寥寥几句,概写泰山深冬冰封雪飘的景象,尤其是“而雪与人膝齐”句,将人物形象与泰山形象融为一体,引发人无穷无尽的联想。

故解析为:“三无”概写深冬冰封雪飘的景象。后句将人物形象与泰山形象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理解能力,注意整体把握文句的内容,通过翻译把握文句的内容,结合主旨、上下文等内容组织解析。

23.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先顺势写河流界线,再写日观峰位置。本段描写对象一句一换,粗笔勾勒山水、古长城、日观峰概貌,为下文做铺垫。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述)。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其中结构上的作用要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第一段先从地理环境落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接着点出泰山最高点日观峰,为后文埋下伏笔。这一段文字,是在登泰山之前,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等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

故解析为:先顺势写河流界线,再写日观峰位置。本段描写对象一句一换,粗笔勾勒山水、古长城、日观峰概貌,为下文做铺垫。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注意答题的角度。熟悉文本的内容后,筛选重点词句,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组织解析。

24.请赏析《登泰山记》中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一句。

“负”字写出雪之厚,这两句,语言简洁明快,写出日光雪光交相辉映的奇观和泰山的气势。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语言表述,写作手法,内容情感等,还要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苍山负雪”意思是,青黑色的山背负着皑皑白雪,黑白相应,一个“负”字,写出雪之厚,让山也活了起来,“负”字使常见的景色描绘得异常简洁而生动。“明烛天南”则更为有趣。这里的“烛”非蜡烛之意,而是名词活用做动词,为“照亮”之意,白雪的雪光照亮了南边的天空。“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整句的意思是,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写出日光雪光交相辉映的奇观和泰山的气势。

故解析为:“负”字写出雪之厚,这两句,语言简洁明快,写出日光雪光交相辉映的奇观和泰山的气势。

本题考查的是文句的赏析能力,注意答题的角度。先分析理解内容,再从句子的手法、特点和去情感等角度组织解析。

三、名著导读

25.(2021高一下·北京月考)概括下列各句中君子具备的品格。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子曰:“君子不器。”

(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庄重大方、威严深沉、有错必改。

(2)博学多能。

(3)先行后言。

(4)交友无私,待人真诚。

(5)乐道好学。

课文理解

⑴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也不稳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志趣不相同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这是说君子要具有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以重托,还善于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而且有错必改。

⑵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这是说君子应为通才,博学多能,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重任。对内可以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这是说君子应先做后说,不能眼高于顶。

⑷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这是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既不徇私护短,也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或私心,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而小人却总是喜欢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喜欢和与自己品性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

⑸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

故解析为:

(1)庄重大方、威严深沉、有错必改。

(2)博学多能。

(3)先行后言。

(4)交友无私,待人真诚。

(5)乐道好学。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首先读懂句子,再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分析君子具备的品格。理解句子,一方面要依靠平时对于字词的积累,另一方面依靠对孔子思想的了解。

四、现代文阅读

2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zhǔ,致意,引申为劝酒。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凌。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遗留。

D.桂棹兮兰桨棹:船桨。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凌万顷之茫然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D.舞幽壑之潜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交代了出游的时间,然后用极其优美的笔调描画出一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的美好景色,为下文生发感慨做了很好的铺垫。结尾部分总写江天一色,小船飘荡的景色。

B.第二段紧承上文。主客舟中对酌,酒酣耳热后“扣舷而歌之”。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忧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

C.文中的“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在遭贬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写箫声的悲凉。借助于拟人、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泪下。

(1)C

(2)B

(3)D

课文理解

(1)C项,“遗”,遗弃。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2)A.C.D项,“之”为结构助词,B项,“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凌茫然之万顷”。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3)D项,“拟人”错,应为“夸张”。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首先要浏览四个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段落和句子,然后将选项与原句进行比较。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课文理解提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高一下·合肥期中)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

B.《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兴起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劝退秦师埋下伏笔。

C.《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

D.孟子用“以羊易牛”一例,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认为齐宣王已具备“保民”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2.(2021高一下·永安月考)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庖丁解牛》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3.下列对文章《庖丁解牛》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技巧发展的第二阶段:三年后,不再把牛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这反映了他技术的精湛。

B.庖丁技术高超的原因之一是他对技术的追求超过了对“道”的追求。

C.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凡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认识并掌握其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它的客观规律,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D.庖丁解牛的故事启示我们,技术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

4.对下列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节奏感;以“触、倚、履、跨”四个动词,生动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情状,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其解牛动作的娴熟,突出了其技艺的高超。

B.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承上启下,借文惠君的赞叹和好奇,引出庖丁对解牛的见解,也从正面表现了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

C.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由“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反映了庖丁解牛的技术日益精进。

D.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已达到极高妙的境界,他不是凭感官的知觉来解牛的,而是靠精神活动来行事的。

5.(2020高一下·福州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运用比喻说理,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使文章形象而富有说服力。

B.《过秦论》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示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以此劝谏汉文帝实行仁政。

C.在正反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很有特色,如用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作对比,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又用蚓和蟹作对比,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D.韩愈在《师说》中高度概括地提出了教师的职责。文中所包含的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6.(2020高一下·福州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秦国开凿蜀道的史实,意在写出秦人开辟蜀道的艰辛。

B.《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借咏史表述了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C.《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的身世,昔详而今略:写白居易的身世,昔略而今详。这样的写法,让二者互相映衬,构思精巧。

D.《醉花阴》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佳节又重阳”中的“永”和“又”字具有很浓的感彩,突出地表述了词人的伤感孤独之情。

7.(2020高一下·瑞安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之力”指秦嬴政帮助重耳回国的事,此文的晋侯就是公子重耳。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为长者折枝”和“挟泰山超北海”的比喻来阐明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C.《庖丁解牛》中,庖丁比一般的厨子厉害,一般的厨子一个月换一把刀,他的刀因为不用来砍骨头,所以一年才换一把。

D.《鸿门宴》中,沛公、张良、樊哙一行人凭借谦卑的态度、团结的精神、随机应变的策略,加上项庄的保护,逃过了一劫。

8.对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磣可怜)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力媚态)

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

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与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诗人称自己与楚王同姓同宗,目的不仅在于表明他有高贵的血统和身世,而且也表明他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B.“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诗人用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花名草来比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

C.“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并表述了自己的忧心,即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D.“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诗人愿为楚王引路。诗人崇仰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所以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

10.(2022高一上·临沂月考)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触景生情,表述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11.(2022高一上·临沂月考)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述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12.(2020高一上·义乌期中)下列选项中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错误的一项()

A.《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B.《师说》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D.《赤壁赋》一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简答题

13.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最终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联系作品,谈谈李斯是怎样使秦王收回成命的

14.(2021高一上·崇明期末)《劝学》《师说》都运用对比论证,请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说说这种方法的表述效果。

15.概括《赤壁赋》第三段的内容。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6.请简单概括《赤壁赋》中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7.用自己的话概括“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容。

18.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9.这是苏轼《前赤壁赋》中一段对箫声的精彩描写,赏析下面这句话,看箫声表述了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0.《赤壁赋》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等语句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21.理解下面语句所阐明的道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赤壁赋》)

22.阅读下列节选自《登泰山记》中的文句,思考所给文句写了什么内容,它的妙处何在?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23.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4.请赏析《登泰山记》中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一句。

三、名著导读

25.(2021高一下·北京月考)概括下列各句中君子具备的品格。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子曰:“君子不器。”

(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四、现代文阅读

2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zhǔ,致意,引申为劝酒。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凌。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遗留。

D.桂棹兮兰桨棹:船桨。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凌万顷之茫然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D.舞幽壑之潜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交代了出游的时间,然后用极其优美的笔调描画出一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的美好景色,为下文生发感慨做了很好的铺垫。结尾部分总写江天一色,小船飘荡的景色。

B.第二段紧承上文。主客舟中对酌,酒酣耳热后“扣舷而歌之”。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忧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

C.文中的“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在遭贬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写箫声的悲凉。借助于拟人、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泪下。

解析解答部分

1.C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课文内容的能力。

C.“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错误,应该是采用夸张、对比、映衬、描摹等多种手法,本文中没有“想象”手法。

故解析为:C

此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文言文文意的概括和分析,出题方向主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它的一般解法就是比对排除法:将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到,归纳出原文的文意,然后和选项进行比对,从而辨别出正误。只是各选项对错误处的设置比较细腻,所以做题时要细致。

2.C

课文理解

C.“强调对技术的追求”错,结合“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分析,庄子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将之作为实践的目标。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B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

B项,“是他对技术的追求超过了对‘道’的追求”错,应为: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

故解析为:B

此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主要是依靠平时的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是在理解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的语境。

4.B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内容以及掌握句子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B项,“从正面表现了”说法错误。应为“从侧面表现了”。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5.C

课文理解

C项,“又用蚓和蟹作对比,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理解有误。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是为“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而不是为了“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故选C。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6.A

课文理解

A项,“回顾了秦国开凿蜀道的史实”错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是关于蜀道的神话。故选A。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对课文内容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7.B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是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证方法,评价语言风格能力的综合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重在理解文意,抓住细节。A项,“指秦嬴政帮助重耳回国的事”错,应该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B项,正确;C项,“所以一年才换一把”错,原文为“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可知,他的刀十九年没有换;D项,“加上项庄的保护”错,原文“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可知,项庄想杀掉刘邦,并没有保护他。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文段内容。根据题干,翻译相关文段,掌握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选择解析。

8.C

课文理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选划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不知后事如何”解释为“展品下落不明”太肤浅,没有理解鲁迅真正想表述的意思。为何展品下落不明?是因为有人借展览之名盗卖文物谋取私利。“不知后事如何”语带讽刺,表述了鲁迅对这种借展览之名而盗卖文物的行为的憎恨。故选C。

故解析为:C

此题考查鉴赏文本的语言。品味关键字词是文本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文本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文本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9.B

课文理解

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B“香花名草来比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分析理解不正确,香花名草不比喻远大的志向。所以选B。

10.C

课文理解

C“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错,从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古代采莲的盛况,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表明欲超然现实,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的能力,对于筛选文中信息类题型,首先要回顾文本,将试题提供的例句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11.A

课文理解

A.理解正确;

B.“感情热烈明快”理解错误,故都的秋是悲凉的。

C.“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理解错误,并没有忘记悲秋。

D.无比喻的修辞,“像”不是比喻词。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需要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需要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述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12.C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

C项,“‘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理解错误,应是“和百侣游泳,激起的波浪把行船阻挡住了”,侧面表现了游泳者“风华正茂”,搏击风浪,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13.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九个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第二部分由物及人,指出逐客的无理和偏执、秦王轻视人民不思进取的过错,最后直接说理,秦王欲成就统一大业,必须海纳百川。

课文理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客卿是秦国政治中的新锐势力,为秦的大业立下了不世功勋,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李斯均位其列,但他们势力的膨胀,严重地威胁了秦国宗室大臣的权势。宗室大臣便纷纷向秦王上书,先是列陈前时的实例,说韩国间谍郑国为秦修建水渠,其目的是阻挠秦的东征进程;然后,他们又提出:别的国家的人来秦,目的也都跟郑国差不多,大抵都是代他们的主子向秦王游说,或是做间谍,反正有百害无一利。秦王听了他们的话,下了命令:驱逐在秦国的一切别国客卿。当时,李斯就在被驱逐的人当中。逐客令一出,他大为着急,于是,他连夜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谏他收回逐客令,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在书中,他举出大量实例,说秦国的强盛有赖于客卿的功劳。

故解析为: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九个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第二部分由物及人,指出逐客的无理和偏执、秦王轻视人民不思进取的过错,最后直接说理,秦王欲成就统一大业,必须海纳百川。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14.对比论证是把两种矛盾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说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运用对比论证能使阐述的事理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如《劝学》中,通过蚓和蟹“用心一”和“用心躁”的对比,强化论证了持之以恒地积累的重要性;又如《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的观点。

课文理解

《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师说》为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文章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之”与自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由上面例子可知运用对比论证能使阐述的事理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故解析为:对比论证是把两种矛盾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说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运用对比论证能使阐述的事理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如《劝学》中,通过蚓和蟹“用心一”和“用心躁”的对比,强化论证了持之以恒地积累的重要性;又如《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的观点。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作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先指出对比论证的好处,再分析两篇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15.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课文理解

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首先连用了两个问句,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如今已不知去处,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这是苏轼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故解析为: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梳理层次,把握人物、事件以及的观点态度等内容。

16.主客同饮。写客人转悲为喜,兴尽入睡。

课文理解

写客听了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兴尽而眠。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故解析为:主客同饮。写客人转悲为喜,兴尽入睡。

本题考查概括课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前提是结合,创作背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精读文本,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关键段落,理清全文脉络,明白文段所表述的观点。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17.沐清风,赏月色,兴之所至,吟咏诗句。

课文理解

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容。这句话的大意就是:端起酒杯,劝朋友饮酒。然后兴之所至,一起朗诵《诗经》中有关的“明月”诗句。这行为前面的语境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概括为:秋风送爽,凉风习习。其后的诗句是“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观赏月亮升起的情形,即赏月。所以该句话所描述的内容就是,在秋风送爽之际,一边赏月,一边饮酒诵诗。

故解析为:沐清风,赏月色,兴之所至,吟咏诗句。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做这种题,平时要养成善于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述丰富意思的能力,也就是要力求言简意赅。

18.知道无法实现,只好借箫声表述内心悲苦。

课文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之上,然后可从内容、情感、手法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之中。结合前一句可知,飞仙、明月,都是清冷孤寒之意象,诗人有以此自喻的意味,如水调歌头里那句“高处不胜寒”,诗人深深理解这种孤独感,于是想与飞仙、明月为伍,其实也是说自己的孤傲曲高和寡,难以真正找到一心知己,只能寄希望于那些遥远的可望不可即的。

故解析为:知道无法实现,只好借箫声表述内心悲苦。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注意联系上下句。读文句,翻译重点词,再联系上下句组织解析。

19.先用比喻描绘箫声的凄婉,再借助想象,写其音乐效果,能使蛟龙起舞、寡妇落泪。悲。箫声使苏子的感情陡转,由乐入悲。

课文理解

这句话前面写饮酒放歌的欢乐,欢乐的气氛中,客人吹奏起洞箫。箫声起,悲意生,主客触景生情,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在手法上,先用比喻描绘箫声的凄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